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12省市)
2017年中考作文题目分析之吉林、辽宁
![2017年中考作文题目分析之吉林、辽宁](https://img.taocdn.com/s3/m/ba073bd0c8d376eeaeaa3165.png)
【传说】仓鼠助理:光老祖(大仓鼠的小迷妹)(3485008902) 20:35:04
为时光着色。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36:02
开头写:暑假,到海边旅游——因为你中考结束,你在“过节”。
你看到大海的蔚蓝,领略了大海的宽博、深沉、澎湃。
于是,你想为自己着上大海的蔚蓝之色——同样宽博、深沉、澎湃!
@醉漾轻舟 写着写着就写成我和某某的深厚情谊了,然后离题,零分。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08:52
再具体一些,到底哪些才算是一个人的节日呢——除了那些法定的、民俗的节日之外?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09:45
有时候,一段苦难的结束,就是节日。
请以“有一种色彩属于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色彩,是指你的某种特质,往往有外在表现。比如某种性格——活泼开朗、忧郁沉静;比如某种品质——宽怀大度、勇敢坚强;或者你对未来、理想的畅想。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38:16
所以,你发现,有些题目之间是互通的——把一个题目的构思改一改,就可以用来写另一个,而且还挺好。
某位久别、远行的亲友,突然回来,微笑着站在你面前,讲述分别的时光、旅途的见闻。
对你,这也是节日。
【活跃】醉漾轻舟(1159219950) 20:15:13
节日是为了快乐、轻松,那么快乐轻松的日子不也是节日吗?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15:22
度过一道难关,完成一项挑战,你也因此成为一个“新人”。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31:20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湖南襄阳卷)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湖南襄阳卷)](https://img.taocdn.com/s3/m/65b7143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f.png)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湖南襄阳卷)助力每一位学生阅读写作水平的提高点击上方蓝字“一堂作文课”可以订阅哦编者按:中考在即,一想到要在短时间内完成800字的考场作文,同学们不免会有紧张感。
为帮助考生近距离感受中考,提前做好准备,“一堂作文课”公众号将持续推送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真题解密,分析命题规律及趋势,通过满分范文真实再现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为2018年中考作文写作提供有效建议。
欢迎关注及转发分享!今天让我们一起进行2017年中考作文湖北襄阳卷的解读。
2017年中考作文湖北襄阳卷中考真题写作与表达(50分)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现代生活,密码与我们紧紧相随。
微信、QQ登录,电脑开机,自行车开锁,银行取款,甚至进入楼道都需要密码。
其实用密码的地方远不止这些,成功有它的“密码”,走进朋友的内心需要“密码”,与父母的沟通也得输入正确的“密码”……请以“密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二:“后盾”,意即“背后支持和援助的力量”。
生活中,亲朋是后盾;学习上,师长是后盾;行动时,伙伴是后盾。
疲惫了,坚持是后盾;失望了,自信是后盾;软弱了,坚强是后盾……请以“后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二,请自拟题目。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2017年襄阳中考的两道作文题分别是以“密码”为题目的命题作文和以“后盾”为话题的话题作文。
根据作文的提示语,我们可以知道这两道作文题的写作范畴都很广,都可以从“实写”和“虚写”两方面入手。
若采用实写的方法,以“密码”为题,可选择生活中与密码有关的事件,以密码为线索,贯串全文。
比如,因为日记本密码、手机密码或电脑密码,与妈妈发生的误会、争执或是趣事等等,反映两代人之间不同的价值观。
2017年4月全国各地最新作文及其立意
![2017年4月全国各地最新作文及其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03fefecfb14e852458fb574d.png)
2017年4月全国各地最新作文及其立意2017年4月全国各地最新作文及其立意1、. (潍坊二模)一条瀑布,有的水草经不住冲击,被水流裹挟而下;有的水草顺势而倒,仅仅留下一些绿壁;有的水草则用力扎根,在潜流中生长起来。
观点:顺势而倒与扎根生长;人生不要盲从,要自主自立;勿盲从,当自主;勿流俗,勿盲从,要独立思考;2、(潍坊一模)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在宿舍门口贴的中文名字被撕掉。
有人说撕下纸条是种族歧视;有人说,中文不容易学,要多交流;有人说,不应该贴中文,人家不认识。
观点:凡是给你几个观点的,可以写一个观点。
勿歧视,多沟通;文化需要交流;歧视与交流。
3、石家庄:2017年北京电视台春晚小品《取钱》大受好评。
它讲述的是一个热心人出门,遇到一位接到骗子的大妈,便百般劝阻其给骗子账,反而被大妈当作坏人,历经波折误会最终得以澄清的故事。
因小品中骗子打时说的是某省方言,一律师以地域歧视为由提起诉讼,要求电视台和该小品剧组赔礼道歉并给予经济赔偿。
律师此举引起网友热议。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分析:否定律师做法:方言并非歧视,请勿对号入座。
这是小题大做,过度敏感,放着大好的内容不去,反而抓着细枝末节的形式不放,本末倒置;不能把艺术和现实混淆,如果演讽刺小品都要被起诉,谁还敢演反面人物呢?说某地方言是地域歧视,说普通话就不是吗?只能不说话了。
肯定律师做法:就是要坚决向地域歧视行为说不。
不但如此,还要向一切歧视行为说不。
4、成都:有个木匠去城里的路上看见一棵栎树,栎树的树荫可以遮蔽几千头牛,树干有百人合抱那么粗,高出山顶八十尺才生长枝干,这些枝干可以造几十条大船。
很多围观者赞叹不已。
木匠的弟子们也停下来围观,但木匠连看都不看一眼,直往前走。
弟子问木匠:这么大的树,您怎么看都不看一眼呢?木匠说:这是一棵毫无用处的散木,造船会沉,做棺材很快就会腐烂,做器具不结实,做门窗会流出树脂,做柱子易被虫蛀。
2017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评析及示例
![2017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评析及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0e060806137ee06eef91830.png)
2017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评析及示例【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
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请以“原来,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从2015年《特别的______》,到2016年的《我真想______》,再到2017年的《原来,______》,最近几年广东省卷对半命题作文情有独钟。
半命题作文的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对考生来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在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给考生适当的选择余地。
半命题形式既有利于考生个性的张扬,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考查的目的。
2017年广东省卷审题障碍不大,结合材料,知道“原来”一词含义为“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包含有发现、醒悟、惊叹等意思在其中,突出的是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
比如幡然醒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等等,着重体现变化的心理过程,由不知道到知道,由不明白到明白,由毫无感觉到感动满满……这是写作前构思立意的出发点,比如人间自有真情在,但是以前没有发现,现在感受到了;比如世间万物发展均有哲理,但是以前没有发现,现在体悟到了;比如自己身上有某优点,但是以前不承认,现在得到肯定,需要……由此看来,考生只需要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善于从自身的学习生活中入眼,突出其中的“发现”和“改变”,就能写出精彩的作文,实现“我手写我心”的效果。
横线上填写的内容应该不能是一个词语或者短语,而应该是一句完整的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要出彩就要想别人所未想,思别人所未思,比如“原来,狗也会吃草”这个题目,与平常的现实相差甚远,但却也是事实,只是大家未曾看见而已,狗在生胃病的时候,就会采用这个治疗方法。
这样的作文既能够体现作者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也会令阅卷教师眼前一亮。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写作专题含解析34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写作专题含解析34](https://img.taocdn.com/s3/m/5da478c2b90d6c85ed3ac6ac.png)
写作杭州12.按要求作文。
(写分 5 分)生活中,多人和事的意不是一的。
比方,成,不不过年的增,更是心智的成熟;出,不不过了抵达,更是了沿途的景;父亲母亲,不不过生养我的人,更是精神成的带路人;家,不不过“港湾”,更是一种任与⋯⋯ 系自己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虑和感悟,以“,不不过” 作文。
要求:(1)先将目充完好;文章立意来自资料。
(2)字数许多于 600 字,文体不限(如写成歌,许多于 16 行)。
(3)写出真情感,但不要出真的校名、人名。
【考点】 L2:半命作文.【剖析】本作文半命作文.半命作文就是指作文目只出一半或一部分,此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充的一种作文.半命有三种:前、后,首尾.本作文属于第三,的前二者而言,自由度更大.【立意】,抓准切点仔作文的,抓住此中的关句“生活中,多人和事不是一.” 里潜藏着两个关“生活”与“ 一”.“生活”的指向又在何?中例了“成”“出”“父亲母亲”“家”⋯要求考生“ 系自己自然、社会和生活”写出自己“不是一”的思虑与感悟”.写作考学生自然、社会、生活中的详细象或的感觉、思虑和析能力.依据不一样的目的和象行写作,能表达个人的真感情,表自己的见解.要求考生关注生活,写自己的所思所感.【指】作文,侧重考学生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虑与感悟”.关“不不过⋯更是”,前后形成比关系,种比能够是外与内、程与果,也能够是物与精神、享受与付出等.同一感知象,不亦步亦趋,有自己的个性化.所以眼在“不不过”,是限制,也是划分学生有没有思虑感悟的关点.思辩的落点揭露二者之的关点,要点放在“更是”后半部分干,也就是挖深“别的的是什么”,防止亦步亦趋.【写作方法】种首尾的本命命开放度大.中提示考生能够从“成”“出”“ 情”“家”等角度切入,自而后边的省略号示意考生也能够从其余角度切入.但必定要“ 系自己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虑与感悟”,而要写出一个由表及里的考虑程.所以,运用插叙、倒叙手法能够使行文得跌荡起伏,借助心理活、作、神、言等描绘,使得人物形象前后形成明的比.里要防止的就是材老套、一模一样.建能够发掘一些人无己有的陌生化材,加上个性化心理,的文章就会染上“俺”的滋味,放“我”的采.【防止区】道的点在于好干中的空白“,不不过”.在写作程中,经常会犯以下:区一:不.前后缺乏必定的关系,没有必定的序.特别是没有出“不不过”后半部分“更是”的深沉与个性之.区二:材老套,亦步亦趋,缺乏新意.的一杯牛奶、一杯咖啡仿佛成了情永的志,成了不去的坎.区三:就事事.考生叙事而叙事,不会内行文中运用虚合,情形交融等手法帮助升要旨.【解答】【例文】六月,不不过夜已三更,窗外月朦,西帷,不愁人睡.只得深夜独倚杆,数落花,深三年同学情.静静,泪早已滑落,划破那浩大的汪洋.不知何歌响起,咽咽地落断人⋯前,那一棵得亮,得盎然.中有些知了在不知疲地吼着,在个漫漫的子夜,在个开始燥的六月.六月,到了.能否意味着?那来去的册不知已落下几个人的字迹?不知会不会勾起惆客的愁?不知会不会念那些年,我一起度的青翠月?曾否?三年从前,我相遇在那葱的香樟下,在成的盛夏.年少的眼波流,是天真无邪的初.于是足,逗留,相知⋯校园内的那一片天,了我的与拼搏.曾否,那年初三,我持每日行晨跑.在那一个呈的色跑道上,我互相激励,互相扶助,绝不惜地洒年少的汗水与泪水这样狂!也会在成快要放弃的候拍拍他的肩,:“加油,我一起跑!”也会在成大汗淋漓的候上一杯水,一巾,他起傲的大姆指:“你真棒!”那整的方,那一的服饰,那此起彼伏的喘气声,都是我成的.有那个充的班,随可的励志条子,教室后口的那堵照片,那着我三年点滴的相片;那台上的色盆栽,像是披着衣的天使,寂静地,固地帮我化空气;有窗台上的那条小儿,是那么,甚至陪同着我迎来中考.在个地方,我收了太多太多,开学班主任出心裁的新年小包,后上壁的状是我引以傲的光荣,全部全部都本有些乏味的学增加了多不一的趣,我的成打上明的号.此刻,知了喊声有些聒躁,角的子花次序放,开得猖狂,开得,在阳光下这样灼灼其.六月,究是到来了.了,屋内的人儿能否也要各奔西了?能否能与你奔跑在同一条跑道?能否能你一瓶水,一巾?能否能与你看着同一黑板,用同一枝粉笔固地起脚尖,在其实不是很干的黑板上写下心的?能否能用笔盖戳你的背,而后和你一起解那复的几何形?能否能⋯人生最将荒地渡口,在世中翻的人,不是心惆的客?六月,不不过,更是三年情的离.更是我多人,多过后成的.湖州10.下边文字,按要求写作。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河南卷)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河南卷)](https://img.taocdn.com/s3/m/7310b763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7f.png)
中考满分作⽂2017年中考作⽂真题及范⽂深度解析(河南卷)今天让我们⼀起进⾏2017年中考作⽂河南卷的解读。
2017中考作⽂河南卷中考真题作⽂(50分)任选⼀题作⽂。
(1)题⽬:越来越的我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补充完整,然后作⽂。
②除诗歌外,⽂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③⽂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名、校名、地名。
(2)读下⾯材料,然后作⽂。
燕⼦每次⾼飞前,总要先在低处飞⾏⼀段距离,积蓄⼒量,然后倏地向上,在天空中画出⼀道漂亮的弧线。
读了上⾯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度,⾃定⽴意,⾃拟题⽬,写⼀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体不限。
600字左右。
②⽂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名、校名、地名。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2017年河南卷同2016年的命题形式⼀致,即采⽤“半命题作⽂+材料作⽂”的形式,要求考⽣⼆选⼀作⽂。
(⼀)半命题作⽂“越来越的我”是⼀个补全中间式半命题作⽂。
该题⽬要求考⽣关注并书写⾃我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注重考⽣的精神层⾯。
通过前后变化,借以展⽰考⽣精神世界的成长、变化轨迹。
题⽬为⼴⼤考⽣提供了写作的⾃由度,梳理成长中的点滴变化。
对考⽣⽽⾔难度不⼤,但要写出新意,从众多考场作⽂中脱颖⽽出,却并⾮易事。
已知信息的关键词是“越来越”和“我”,它提⽰考⽣要在横线上填写体现“我”精神变化的内容,以修饰题⽬中的“我”,进⽽将该半命题作⽂具体化。
关键词“越来越”提⽰考⽣要写出变化的过程,关键词“我”限定了叙述的⼈称。
考⽣要书写⾃⼰⾝上真、善、美的变化,传递⽣活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并表达真情实感。
(⼆)材料作⽂该材料作⽂重在考查理性思辨能⼒。
它所提供的材料是⼀句富含⼈⽣哲理的话,句⼦⽐较短,内涵却⽐较丰富,考⽣可从不同的⾓度进⾏⽴意。
在审题⽅⾯难度不⼤,考⽣在把握材料关键信息“积蓄⼒量”“漂亮的弧线”的同时,还要注意材料所隐含的⾮关键信息“每次”“总要”等对题意的辅助作⽤。
考⽣在准确思考“积蓄⼒量”与“漂亮的弧线”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可从成长、成功、锤炼⾃我、定位等⾓度⽴意,表达对材料的感悟和思考,还可以写由这则材料所引发的“联想”。
2017年中考作文题目分析之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
![2017年中考作文题目分析之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https://img.taocdn.com/s3/m/9d6e6b33650e52ea55189859.png)
玩,是心态,是轻松自如的生活心态。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45:26
庆阳、白银
(1)生活是快乐的源泉。幸福的家庭、精彩的课堂、美丽的大自然,会让我们快乐;买了新书,穿了新衣,学了新知识,长了新本事,交了新朋友,也会让我们快乐……享受生活,快乐多多!
请以“快乐多多”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许抄袭套写;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请以“给我一个_______就够了”为题目,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用“222”结构这个中考作文神器!
【管理员】仓鼠警长(2653865847) 20:06:46
保洁员真了不起
交通协管员真了不起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06:55
还可以写“大自然了不起”。
参考下面的题目:
216、万物静美我在中央
万物静美,我想到两点:第一,泰戈尔的“生如夏花绚烂,死如秋叶静美”;第二,道家所言“天地之间有大美”,大自然有不言之美。
【管理员】虎嗅蔷薇(1970541262) 20:34:11
还有“挫折一直都在”,文艺一点写“阴霾一直都在”,但我不会放弃,努力战胜眼前挫折,迎接更大的挑战,提升自己。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34:14
陕西
玩,是人的天性。玩,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钥匙;玩,是塑造性格、丰富情感的向导。玩中有学问,玩中有智慧……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山东潍坊卷)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山东潍坊卷)](https://img.taocdn.com/s3/m/41c75d3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7.png)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山东潍坊卷)助力每一位学生阅读写作水平的提高点击上方蓝字“一堂作文课”可以订阅哦编者按:中考在即,一想到要在短时间内完成800字的考场作文,同学们不免会有紧张感。
为帮助考生近距离感受中考,提前做好准备,“一堂作文课”公众号将持续推送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真题解密,分析命题规律及趋势,通过满分范文真实再现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为2018年中考作文写作提供有效建议。
欢迎关注及转发分享!今天让我们一起进行2017年中考作文山东威海卷的解读。
2017年中考作文山东潍坊卷中考真题作文。
(50分)户外行走时,我们有时会遇到顺风,有时会遇到逆风。
对于同一个人来说,即使风力一样,也往往感觉逆风比顺风的风力更大。
顺风时,即使感觉不到,它也一直推着你。
生活中,顺风如同好运,人们往往会忽略它,高估自己;相反,逆风堪比霉运,人们往往会放大阻力,甚至会选择逃避。
请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这是一道立意深刻的材料作文题。
这样的命题形式鼓励学生联想与发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与去年“自行车比赛”的材料作文相比,降低了难度,与2013年潍坊市中考题有相似之处。
准确解读材料内涵,确定文章立意是写作的前提。
细读材料,不难发现材料内涵:人生难免会遇到顺风和逆风,但是无论身处顺境逆境,我们都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不能因为处于逆境而选择逃避、自暴自弃,也不能因在顺境中就沾沾自喜,忘记自己的奋斗目标。
如果你敢于直面逆境和磨难,勇于接受挑战,把逆境和磨难当作奋斗的动力,那么成功非你莫属。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正视逆境,直面挫折”“不畏困难,不避挫折”“在逆风中奔跑,是对自己最好的磨砺”“逆境造就人才”“逆境成就人生”“正视自己,敢于面对挫折”“坚定信念,逆风飞翔”“逆风飞翔,方能百炼成钢”“激流勇进,做生活的强者”“直面生活,不惧霉运”“拥有一颗平常心”“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等立意。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河北卷)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河北卷)](https://img.taocdn.com/s3/m/f8b8c3a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9.png)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河北卷)今天让我们一起进行2017年中考作文河北卷的解读。
2017年中考作文河北卷中考真题作文(50分)“了不起”的意思是:①不平凡;(优点)突出。
②重大;严重。
根据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请以“了不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今年河北省再次回归话题作文,这是继2014年话题作文“这样的衣着”和2016年话题作文“不可怕”之后,又一次将话题作文推到了前台,有些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考前押题、套题,又可以在拟题、选材、立意上给考生以更大的自由。
这既是落实新课标“自由作文、酣畅表达”的要求,又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表达,同时也能避免阻碍考场作文的思路。
如果从“不平凡”的角度来写,就应该注意事例要真实生动,叙事要清楚完整,选材新颖,言之有情。
如果从“重大”的角度来写,容易在主题上有所突破,写出新意,从而占据立意上的优势。
比如我们可以写《作文有什么了不起》,具体内容可以写最初自己也是“谈作文而色变”,但是通过积极地迎难而上,按照老师要求每天坚持写日记,认真观察生活,描写生活,多看书,多积累,终于不害怕写作文,逐渐找到作文的规律,成了作文高手,从而得出作文没什么了不起的结论。
写话题作文,立意的过程即拟定题目的过程,所以审题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拟定题目,缩小话题。
话题一般都比较抽象、概括,形象地来讲,话题好比一个面,而我们要写的作文只是这个“面”中的一个“点”,因此题目中给出的词语能直接用来拟题,应该通过修饰、限定等手法把话题切入点缩小,使其变得具体可感。
如“××真了不起”或“了不起的××”。
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拟题技巧,独辟蹊径。
由于话题作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我们可选择的角度就会很多。
中考满分作文|2017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辽宁沈阳卷)
![中考满分作文|2017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辽宁沈阳卷)](https://img.taocdn.com/s3/m/3106b21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c.png)
中考满分作文|2017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辽宁沈阳卷)中考真题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50分)(1)请以“家与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请以“为着色”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写试卷里的材料。
⑤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今年沈阳的中考作文题,继续沿用了“二选一”的形式。
不过,今年两道作文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力和思辨力,着重表现家国情怀,以及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感受和感悟。
选材范围包括写真情、立志和成长等。
题(1)属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即由两个词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命题。
具体构思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命题构成的两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家”与“国”的关系。
此命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同时贴近时事,适合写议论文或以议论为主的散文、演讲稿等。
题(2)是半命题作文,其难度明显低于题(1)。
“为”,是表示目的的词语。
“着色”,从绘画的角度上说,就是给某样东西上色;从文学的角度上说,有点给某样东西添姿色、添色彩、增添辉煌之类的意思,这里显然用的是引申义。
审题时,一定要抓住“着色”这个关键词。
此文题适合写记叙文或以记叙为主的散文等。
从立意上看,题(1)“家与国”会有什么关系呢?首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家和国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其次是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两个词语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它们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
题(2)“为着色”,此题补题立意不难,如补“青春”“明天”“生活”“梦想”“自己”“人生”等,是很容易打开思路的。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写作专题 有解析
![浙江省12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写作专题 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3e1de9aa00b52acec7ca25.png)
写作专题杭州12.按要求作文。
(书写分5分)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
比如,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出发,不只是为了到达,更是为了沿途的风景;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家,不只是“港湾”,更是一种责任与义务……请联系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以“,不只是”为题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章立意来自材料。
(2)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如写成诗歌,则不少于16行)。
(3)写出真情实感,但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考点】L2:半命题作文.【分析】本作文题为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半命题补题有三种:前补、后补,首尾补.本作文题属于第三类,这样的补题较前两者而言,自由度更大.【审题立意】审读导语,抓准切点仔细阅读作文的导语,抓住其中的关键句“生活中,许多人和事不是单一.”这里潜伏着两个关键词“生活”与“单一”.“生活”的指向又在何处?导语中例举了“成长”“出发”“父母”“家”…要求考生“联系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生活”写出自己对“不是单一”的思考与感悟”.写作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现象或问题的感受、思考和评析能力.强调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进行写作,能表达个人的真实感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考生关注生活,写自己的所思所感.【补题指导】作文,着重考查学生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关联词“不只是…更是”,前后形成对比递进关系,这种对比可以是外与内、过程与结果,也可以是物质与精神、享受与付出等.对同一感知对象,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个性化认识.所以题眼在“不只是”,这是限制,也是区分学生有没有思考感悟的关节点.思辨的落点应该揭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重点放在“更是”后半部分题干,也就是挖深“此外的是什么”,避免人云亦云.【写作方法】这种补首尾的本命题命题开放度较大.导语中提示考生可以从“成长”“出发”“亲情”“家”等角度切入,当然后面的省略号暗示考生也可以从其他角度切入.但一定要“联系自己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进而要写出一个由表及里的思索过程.因此,运用插叙、倒叙手法可以使行文显得跌宕起伏,借助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使得人物形象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要避免的就是题材老套、千篇一律.建议可以挖掘一些人无己有的陌生化题材,加上个性化心理,这样的文章就会染上“俺”的味道,绽放“我”的风采.【避免误区】这道试题审题的难点在于补好题干中的空白“,不只是”.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犯以下错误:误区一:补题不严.前后缺乏必然的逻辑关系,没有一定的递进序.尤其是没有补出“不只是”后半部分“更是”的深邃与个性之处.误区二:题材老套,人云亦云,缺乏新意.妈妈的一杯牛奶、一杯咖啡似乎成了亲情永远的标志,成了迈不过去的坎.误区三:就事论事.考生为叙事而叙事,不会在行文中运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手法帮助升华主旨.【解答】【例文】六月,不只是毕业夜已三更,窗外月朦胧,西风鸣络帷,不许愁人睡.只得深夜独倚阑杆,细数落花,深忆三年同学情缘.悄然间,泪早已滑落,划破那浩瀚的时间汪洋.不知何处毕业骊歌响起,呜呜咽咽地落断人肠…门前,那一棵树绿得发亮,绿得盎然.树丛中还有些许知了在不知疲惫地吼着,在这个漫漫的午夜,在这个开始燥热的六月.六月,到了.是否仅仅意味着毕业?那传来传去的毕业册不知已落下几个人的笔迹?不知会不会勾起惆怅客的忧愁?不知﹣﹣会不会怀念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青葱岁月?曾记否?三年之前,我们相逢在那葱茏的香樟树下,在绿树成荫的盛夏时节.年少时的眼波流转,是天真无邪的初见.于是﹣﹣驻足,停留,相知许…校园内的那一片蓝天,见证了我们的团结与拼搏.曾记否,那年初三,我们坚持每天进行晨跑锻炼.在那一个呈椭圆的红色跑道上,我们相互鼓舞,相互扶持,毫不吝啬地挥洒年少的汗水与泪水﹣﹣如此轻狂!也会在成员快要放弃的时候拍拍他的肩头,说:“加油,我们一起跑!”也会在成员大汗淋漓的时候递上一杯水,一张纸巾,对他竖起骄傲的大姆指说:“你真棒!”那整齐的方阵,那统一的服装,那此起彼伏的喘息声,都是我们成长的标记.还有那个充满爱的班级,随处可见的励志便条,教室后门口的那堵照片墙,那记载着我们三年点滴的相片;那讲台上的绿色盆栽,像是披着绿衣的天使,安静地,固执地帮我们净化空气;还有窗台上的那条小鱼儿,是那么坚强,甚至陪伴着我们迎来中考.在这个地方,我们收获了太多太多,开学时班主任别出心裁的新年小红包,后墙上满壁的奖状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荣耀,这一切一切都为本有些枯燥的学习增添了许多不一样的乐趣,为我们的成长打上鲜明的记号.如今,知了叫声有些聒躁,墙角的栀子花次第绽放,开得放肆,开得灿烂,在阳光下如此灼灼其华.﹣﹣六月,终究还是到来了.毕业了,屋内的人儿们是否也要各奔东西了?是否还能与你奔跑在同一条跑道?是否还能给你递一瓶水,一张纸巾?是否还能与你看着同一块黑板,用同一枝粉笔固执地踮起脚尖,在并不是很干净的黑板上写下铭心的话语?是否还能用笔盖轻轻戳你的背,然后和你一起解那复杂的几何图形?是否还能…人生最终将荒芜地过渡口,在尘世中翻滚的人们,谁不是心带惆怅的红尘过客?六月,不只是毕业,更是三年情缘的别离.更是我们经历许多人,许多事后成长的标记.湖州1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2017年河南中考作文解析及满分作文
![2017年河南中考作文解析及满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72d4a0e011ca300a6c39083.png)
君亦尝识月相乎?月有阴晴圆缺,此殆天之所计。然月满则
亏,蚀甚则盈。亦如俯仰之间,仰兮则为盈,俯兮则为亏,盈亏 之理,天地变化之精妙也。欲盈则必先有亏,盖以亏而待盈者乎?
夫月绕地而动,地又绕日而行,日复行于星汉之中。宇宙之
大,愚以为不动者寥若晨星。月以地为轴而行,周而复始,其速 恒乎?余以为不然。月向心时,其速递增;离心而去,其速则衰。 然欲求速则必先去,以借力而返,否则,必隳之。
泱泱华夏,迁客骚人不计其数,古来圣贤如恒河之沙。余尝
遍稽群书,亦曾通读五史,惊觉历代文人先贤独领一代风骚者, 平生盖郁郁不得志!何哉?余欲究其根本。
我们任选了50份样本,来分析考生选题的情况。 其中选择文题(1)的考生共42人,占总数的84%;选 择文题(2)的考生仅有8人,占总数的16%。
而在选择文题(1)的42名考生中,填入“自 信”“成熟”“坚强”的比例最高。其中,选择填入 “自信”的考生共8人,选择填入“成熟”“坚强” 的各有6人,填入“自立”“诚实”的各有2人。其余 的填入的有“爱哭”、“闪亮”、“长大”、“学 习”、“自由”、“懂得爱”、“懂得感恩”、“高 大”、“勇敢”等各有1人。
孩子,你要知道,我陪不了你一生一世,但起码 我现在能一直陪伴着你。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只要 在你的身边,这样,我很幸福,这样,便足矣!
祝你: 中考顺利,身体健康!
爱你的妈妈 2017年6月25日
满分作文展示 俯兮仰兮
山间雨后,景色空明。常有雨燕翔于清空,自在俯仰,饶有
趣味。然,余观之燕欲升空者,必先急堕,而后击空拍翼迅起, 何哉?
选择文题(2)的8名考生,拟的题目分别是《所 谓成功》、《潜行,不失为人生最美的高度》、《鸣 就一鸣惊人》、《人生总有沉寂》、《厚积薄发,蓄 力前行》、《努力的结果就是成功》、《成功留给有 准备的人》和《把挫折装进行囊》。
2017年中考作文题目分析之福建、广西、云南、安徽、江西
![2017年中考作文题目分析之福建、广西、云南、安徽、江西](https://img.taocdn.com/s3/m/2ced787cf01dc281e53af067.png)
或许是一次选择,或许是一种坚守,或许是一个尝试……当我们回眸时,因为它表现了真我,磨炼了意志,增加了勇气,丰富了我们人生的阅历,从而让我们铭记,并为之深深回味。
表示坚定的自我评判或者对他人的赞扬。
这么做值得,可以写:
为将来的理想而牺牲眼前的安逸享乐;为未来的成功而忍受暂时的失败;为他人的幸福而舍弃自己的利益;放弃稳妥、熟悉的做事套路,开辟具有挑战性的途径,不怕艰苦、不畏失败。
第八个
云南
昆明
题一:初中三年,你厚厚的作业本里留下了老师的各种评语。这些评语曾热情地鼓励过你、悉心地指导过你、善意地提醒过你、中肯地批评过你……
请以“老师写的评语_______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题目“这就是我的承诺”,与前面的题目“我不后悔”,都是口语化的题目。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56:31
1128、承诺
一般写对别人的承诺。
我觉得,还可以写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就像童年那样怀抱对自己的期望,不辜负自己的天赋,不浪费成长的环境,完成对自己曾经的承诺:即使做不到最优秀,也要一天有一天的进步,一日胜似一日。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22:27
感觉,这两个题目之间有关联。
“我不后悔”,已经暗示了在别人眼中、按常理讲,“我”应该后悔。
所以,你可以对比写“后悔”与“不后悔”,前者略后者详。
【群主】麦田里的守望者(924559871) 20:24:46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安徽卷)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安徽卷)](https://img.taocdn.com/s3/m/7fa0d4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6.png)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安徽卷)今天让我们一起进行2017年中考作文安徽卷的解读。
2017年中考作文安徽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
在初中生活里,你有哪些与承诺有关的经历和感触呢?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承诺,最通俗的理解是:凡是答应他人的事情或任务就应当做,并且要尽力做好。
引导考生关注自身的成长,思考自身的生活,领悟做人的道理,做一个讲诚信重修养的人,是2017年安徽省中考作文命题的显著特点。
题目以“引言型”全命题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为了降低考生审题的难度,帮助考生确立写作的内容,尽快理清写作的思路,题目之前,给了一段极其重要的“引言”。
从所给的“引言”内容来分析,主要给考生提供了四点信息:除了列举的四个承诺之外,省略号说明承诺的内容还有很多;命题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承诺”,感触过的“承诺”;最重要的还应该明白“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这就道出了承诺的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作为考生,只有先弄清承诺的内容、承诺的形式、承诺的价值与意义这四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确定写什么和怎么写。
这是构思立意的关键所在。
审题误区1.此道全命题作文题中有一个表示人称限制的词“我”,往往易被考生疏忽。
命题要求写“我”自己在初中三年生活中所经历和感触过的承诺,有的考生写的不是“我”自己的承诺,而是“我们”集体的承诺,甚至还有的考生写的是“他人”的承诺,更有甚者居然把历史上某个名人的“承诺”当作自己的“承诺”。
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12省市)
![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12省市)](https://img.taocdn.com/s3/m/8e7600e70b4e767f5bcfce29.png)
2017 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剖析及范文(一) 2017 年济宁中考作文“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屡见不鲜后的一种自然。
习惯能够是一种行为,也能够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
对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虑?请依据上边的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许多于 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问题特色鲜亮;(3)要有真切感情,不得剽窃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切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分析】这道题目的资料环绕“习惯”张开,从对习惯的定义、认识以及影响三方面进行认识说.此中“习惯能够是一种行为,也能够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是理解材料的要点,“行为”“心理”“风气”“传统”是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认识,考生可从中选用角度进行写作,也可写对“习惯”的其余感悟与认识。
“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提示考生要在文中写出习惯所产生的影响。
【审题立意】写作时,既要写“经历与体验”,也要写“认识与思虑”,这样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立意深刻。
审题时,需要注意习惯有好有坏,文章不只可写好习惯,也可写坏习惯,从反面立意,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虑。
【思路点拨】“习惯成自然”、“勤能补拙”、“耳熟能祥”、“屡见不鲜”等等都是人们的口头禅,也是初中生不难理解的话题。
但是,受自己思想囹圄的限制(责任主要在于老师),很可能会提笔瞢圈,不知所云.其实,打开思想就好写.比如,“优异是一种习惯”,懒散是中学生最大的缺点,同学们可据此论述和佐证博引,一篇锦绣文章便如汩汩江水从指尖流出【范文】让优异成为一种习惯忆往昔峥嵘光阴稠,回顾十五年的青翠过往,深感自己最大的陋习就是懒散。
曾几何时,“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得手抽筋”是我的追求;“磕着瓜子,扯着闲皮,打开试卷,高分拿来”是我的梦想。
但是,一朝梦醒,返璞归真,才觉察是“无能为力花落去,乱随流水到人家”的黄粱南柯。
中考满分作文|2017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广东深圳卷)
![中考满分作文|2017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广东深圳卷)](https://img.taocdn.com/s3/m/2f52ec1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4.png)
中考满分作文|2017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广东深圳卷)今天让我们一起进行2017年中考作文广东深圳卷的解读。
广东深圳卷中考真题陈忠实在获得茅盾文学奖时,说出了他的“动力源”:他看到比自己小七岁的路遥写出了那么多本优秀的小说,这成了自己写作的动力。
当他沥尽心血写出《白鹿原》后,他获得了成功……根据以上材料,请你以“我的动力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600 字以上,900 字以内;2.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名师解读命题解码《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写作的要求有这样一段文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正是基于此,深圳市历年的中考作文题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受。
今年的这道题也不例外。
人生于世间,正因为有前行的动力,才把这仅有一次的生命活得多姿多彩。
然而,时下的一些年轻人却在前行中茫然困惑,甚至浑浑噩噩。
因此,本题意在引导广大的初中生朋友探寻生命的动力,一如陈忠实在寻找到他的“动力源”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从这一角度说,这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命题,它体现了命题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切关注,对生存价值的思考,是一道很好的作文题。
那么,是什么支持我们在忙碌紧张的生活中咬牙坚持?是什么让我们在困顿彷徨中依然执着地向前方的目标迈进?或许是一句温暖的话,或许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或许是一个给自己带来重大影响的人……无论是什么,都让我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点燃生命的激情,为理想而奋斗,为未来而拼搏。
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动力源。
初中生已具备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对生命的思考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因此,这个题目不会让考生产生距离感,考生可以在一个个方格内抒写自己的感悟、思考,成就一篇篇属于自己的佳作。
审题误区这个题目的关键不在“动力”而在“源”。
“源”的本意是什么呢?源头、源流、发源处。
许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容易写到某人或某事让自己产生动力,但忽视了“源”这个字。
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
![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5bbe332eff9aef8941e06c5.png)
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2017年济宁中考作文“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
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
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问题特征鲜明;(3)要有真实情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解析】这道题目的材料围绕“习惯”展开,从对习惯的定义、认识以及影响三方面进行了解说.其中“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是理解材料的重点,“行为”“心理”“风气”“传统”是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认识,考生可从中选取角度进行写作,也可写对“习惯”的其他感悟与认识。
“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提示考生要在文中写出习惯所产生的影响。
【审题立意】写作时,既要写“经历与体验”,也要写“认识与思考”,这样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立意深刻。
审题时,需要注意习惯有好有坏,文章不止可写好习惯,也可写坏习惯,从反面立意,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思路点拨】“习惯成自然”、“熟能生巧”、“耳熟能祥”、“习以为常”等等都是人们的口头禅,也是初中生不难理解的话题。
但是,受自身思维囹圄的限制(责任主要在于老师),很可能会提笔瞢圈,不知所云.其实,打开思维就好写.譬如,“优秀是一种习惯”,懒惰是中学生最大的毛病,同学们可据此阐述和旁证博引,一篇锦绣文章便如汩汩江水从指尖流出……【范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首十五年的青葱过往,深感自身最大的恶习就是懒惰。
曾几何时,“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是我的追求;“磕着瓜子,扯着闲皮,打开试卷,高分拿来”是我的梦想。
然而,一朝梦醒,洗尽铅华,才发觉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乱随流水到人家”的黄粱南柯。
2017年湖北荆州中考作文评析与范文
![2017年湖北荆州中考作文评析与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7b6060e5f0e7cd1842536c5.png)
2017年湖北荆州中考作文评析与范文【中考真题】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
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表达着相互的尊重;一声善意的提醒,一次抬手相助,传递着邻里的温情。
当然,或许你是依山而居,傍水为邻,花草树林,鸟兽虫鱼……一些别样的友邻也会给你带来温暖、慰藉和感动。
请你以“邻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文题解读】与前两年的文题(2015年“那天,雨一直下”、2016年“哇,好香”)相比,今年荆州的作文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写景叙事转变为写人状物,不但可写自己的邻居,也可把自然风物当作自己的邻居来写;不但可写实,也可写虚,其写作空间得以拓展,学生才情得以彰显。
提示语也充满人性化与大智慧——前者写自己的邻居,要求寫活人物个性与风采,着眼写实,易于掌控;后者以自然风物为邻,要求抒写体验与感悟,凸显特长,易于创新。
写好此题,不妨从如下方面入手:一、聚焦特质,细节出彩。
写此文,先要深度思考:“邻居”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外在的形象与内在神韵如何?哪些方面的特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其次要善于提炼,无论是写人还是状物,均要精准地提炼与概括,力求让笔下的人、物、景的特质与神韵立体呈现,让人读之难忘。
最后是要写活细节,要抓住人物言行举止细腻描绘,展现其个性与精神。
对于自然风物要细绘其外在之姿与内在之美,凸显其正能量与影响力。
二、巧妙布局,剪裁精当。
可以“个性或神韵”为线,横向展开,从不同角度,立体呈现“邻居”的亮点,写活其高大形象。
也可纵向深入,紧扣一点,运用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方法,妙用对比、悬念、抑扬等写作技巧,由外而内,逐层深入地展现其动人风采。
在行文中,对于“真善美”的闪光点,一定要重笔细绘,只有如此,其文才会详略得当,主旨鲜明。
【考场佳作】邻居荆州一考生与树相伴,与树为邻。
——题记正值深冬,曾热情似火的阳光变得黯然无色,处处都是一片残花败柳的衰败景象。
刺骨的寒流悄然游走在空气中,平日里卖弄着婉转歌喉的鸟儿也纷纷躲匿在巢穴中,不见踪迹。
2017 常州中考作文解析
![2017 常州中考作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8234245727a5e9856a61ec.png)
【7】围墙外边,岁月静好,人事从容。我对 老人的怀想也在寂静之中渐行渐远,悠悠 长长。 【评点】 此文的成功之处,在于鲜活的细节描写, 如卖糖老人叫卖声、外貌、制糖等细节, 把老人专注于发扬光大传统工艺的执着精 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语言清新朴素, 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如极具 个性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的景物描写, 寥寥几笔就将围墙外的寂静和围墙内的喧 嚣形成了鲜明对比,画面感极强。
【考场佳作2】
【1】指尖轻抚过古城墙的黛砖 空垛,一步步踏过古老的青石 板路。我来到被围墙包围的古 镇,在一个夏日。
【2】在古街上迂回几次,抬头便是清亮 亮的天空,白晃晃的光影,喧嚣的市 井正演绎经久不息的繁华。耳畔燥热, 充斥在耳边的是小商贩尖锐的叫卖声, 过客匆匆的脚步声,游客的高声嬉笑 声。在这被围墙围起来的狭小拥挤的 空间里,人们心与心的距离,却仿佛 隔了几个世纪,到处弥散着浮躁的气 息。
【考场佳作1】
【1】 从未抬头看向窗外,窗外有盆昙花, 也不知何时摆在那里的。相比于其他植物 的枝繁叶茂,这盆昙花显得十分平常,除 了枝条日渐蓬勃,一点也无开花的迹象。 【2】我也自然忽略了它的存在,昙花与我 之间就像隔了一堵围墙,互不相扰。
【3】一天傍晚,我走上阳台,忽然看见 了一团紫色的绒球,从花盆中钻了出 来。我大吃一惊,定睛细看——那不是 绒球,而是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 万确。我郑重地把它搬回家中,放在 书房中央的书桌上。天色渐渐暗了下 来,那紫色的花苞却渐渐明亮了起来。 时针指向了八点,昙花的花苞忽然颤 动了一下,我精神为之一振——重头戏 来了„„
【4】仿佛清晨熟睡的婴儿被一声慈母的 呼唤唤醒,白嫩的小手揉着惺忪的睡 眼,蜷曲的身子慢慢张开,昙花渐渐 打开了花苞,一股清香弥散而出,四 处溅溢,金黄的花蕊上分布着密密的 花粉,传递着幸福的呢喃。昙花终于 完全打开了花苞,此时的她正如一位 美妙绝伦的紫衣仙女,赤着脚从云中 翩然而至,施施然降临于世;又如一 位婀娜多姿的舞者,从音乐奏响的那 一刻起翩然的喧嚣。老人 手握糖棒,微晃木勺,空气里溢满了清甜的糖香, 似有似无,如梦如幻。因为是在围墙外边,老人 的生意似乎很冷清,我走上前要了一个绕绕糖。 老人打开糖罐,糖浆因为长时间的轻微慢炖,阳 光照在上面,便闪着金属的光泽,像草间闪烁的 星。老人又用糖棒撩起糖浆,让糖浆在两棒之间 打磨、旋转、交织,柔软的糖浆在老人的手下被 打磨得极富韧性。他的手法不失苍劲有力,专心 凝神的样子像是在写书法。一起一落,一頓一收, 尺寸之间,气象万千。他那一双深邃的眼睛里炯 炯有神,闪烁着永不熄灭的光芒,像是对艺术的 虔诚。他望着自己的糖,眼里满是珍惜和小心翼 翼。凝重,无言,可思绪万千,我只是静静地看 着老人幻妙的表演。
[中考作文范文]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福建卷)
![[中考作文范文]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福建卷)](https://img.taocdn.com/s3/m/851922350029bd64793e2c67.png)
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憩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链条。
以上文字给了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名师解读 命题解码 2017年可谓福建省中考的改革年。
“分久必合”,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终于结束了延续长达十几年的九地市自主命题,回归为省统一命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2017年也是福建省中考改革的重要“站点”。
作为中考第一科的语文,出题老师这次作文命题的灵感是否也跟这个有关呢? 就这道题本身来看,命题者的立意显然在于引导考生思考与发现人生旅程中的美景与意义。
应该说,比较明显地延续了近年福建省各地市重视从生活、生命与人生这三个维度去引领学生发现、感悟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灵魂高度这一贯串的命题理念。
同时,与去年福州市中考作文“和谐之美,美在”这种关系型命题作文的风格也是一脉相承的。
审题的关键在于围绕“人生”这一话题,准确把握“站点”与“风景”这两个词之间的关系。
显然,这两个词都应该从它们各自的比喻义来理解。
问题来了,怎样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首先,要准确理解“站点”,“站点”有哪些?想一想,便不难发现,“站点”一词从时间维度思考,必然是指人的童年、少年、青年、老年,过去、现在、将来,昨天、今天、明天……其中某一个关键的时刻;从空间维度思考,必然是指家庭、学校、社会中某一特定的场合。
而且,从人的社会性的角度来理解,每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站点”。
那么,这些“站点”可以包括:自己、别人,熟人、陌生人,今人、古人,中国人、外国人,现实中的人、想象的人,等等。
其次,要回答“风景”在哪儿。
而“风景”到底有哪些呢?必然包括这些人生阶段、这些场合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或这些人身上具有的某种可贵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
(一)2017年济宁中考作文“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
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
自然。
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
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
巨大。
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
的认识和思考?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
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问题特征鲜明;
(3)要有真实情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解析】
这道题目的材料围绕“习惯”展开,从对习惯的定义、认
识以及影响三方面进行了解说.其中“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
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是理解材
料的重点,“行为”“心理”“风气”“传统”是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