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客居天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最终形成汉族的一个新民系。客家人的大本营是赣
南、闽西、粤北三角地区。后又因战乱和人口膨胀等原 因一部份又从这三地继续迁往其他地区,一个民系成立
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语
言即客家语。
历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南迁,时延1500年的记载。
第一次的大迁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间,东晋怀帝妥朝时,由于西 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对汉民族影响深远的“五胡乱华”之局, 中原地区的不少官员和平民,也纷纷随着渡过黄河南下。为了避免和原 户籍者发生混淆,便把这些新来的户籍称为“客”。这是“客”字第一 次在中华民旅上出现。 第二次大迁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间。唐朝末年,黄巢举兵起 义及“五代十国”,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从皖赣某地居所,现迁往江 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广东北边。
高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田高景”的突出艺术特 点是“高、险、巧”。“高” 是指景旦所在的空中位置高, 一般为7-8米。“险”是指整 台高景仅由一根6-8米长不规 则小钢条独立支撑,景旦立 于景梗正上方,看起来无依 无托,随时都有摔下来的危 险,让观众提心吊胆、捏一 把汗。“巧”是指高景各有 机单元巧妙组合,奇特考究, 高景制作中既要依照景梗形 状来谋篇布局,又要严密隐 蔽景梗所在,绝对不能暴露 景梗的“来龙去脉”,留下 悬念让观众去猜测、争论。
客家民居,不论土楼还是围屋,五凤楼,里面的每一个房间, 厅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楼梯相通,住户生活方便。然而,它们对外则 是全封闭的。土楼一般只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围屋, 围龙屋的各横屋,半环形围屋,皆设有门楼。万一有盗匪打劫,只要把门一关, 便封闭得严严实实的。
三、封闭性
客 居 天 下
人文地理第一小组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约4500万人。其中国内 4000万人,国外有500万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 分布很广,较集中的是东南亚一带,新加坡的李光耀
和国际知名作家韩素音均是客家人。国内有客家人聚
居的地区共有17个省、185个市县,其中客家人占
95%以上的纯客县50个,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
四、合族聚居性
客家土楼,围屋,五凤楼等,一般都规模庞大。
永定“承启楼”有300多 个房间,面积5376平方 米。“遗经楼”有五层 楼,面积10336平方米, 光是厅堂便有51个。难 怪日本一位建筑学教授 看了永定土楼后写道: “这动人的客家土楼, 与其说是一幢庞大的住 宅,不如说是一座小城 市”。 如此庞大的民居, 正是为了适应聚族而居 的特点。“承启楼”最 多时曾住80户,600多人。
第三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间,金元相继入侵,宋高宗
南渡,在这过程中,许多客家人不幸均卷入保卫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 战争。宋亡后,他们只好退往更偏远的广东东、北部。(一般认为第三
次大迁徙是为河源地区客家人大规模入境的时间)
第四次大迁徙在公元1645——1843年间,这次迁徙却 是康熙皇帝为了争取南方的民心,赐给每个男子8两银子、 妇女儿童4两银子,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及台湾。一 向以客家人为荣的朱德同志的祖辈就是在这一次迁徙时, 从韶关移居四川的。
赣南、闽南和粤东北部。广东的客家人有2000多万, 占全省总人数近30%,其中纯客县15个。
客家人物是客家文化与理念的创造者和践行者,是客家文化最重要的表 征。客家人重视教育,读书明理、读书起身、读书致仕、读书济民的信 念深入客家人脑海之中。 蔡蒙吉、蓝奎、李二何、宋湘、黄遵宪、 丘逢甲、胡晓岑、何如璋、丁日昌、叶璧华、罗香林、叶剑英、林风眠、 罗清桢、李金发、张资平、蒲风、 温流、黄凤眠、侯过、吴康、袁文殊、 杜埃、碧野、钟惠澜、吴桓兴、丘成桐、李国豪等,都是客家文化杰出 的演绎者。清朝罗芳伯开发加里曼丹成为大酋长,其首创之共和制度尤 比美国宪法早几年。丘逢甲爱国保台,尽显忠贞。叶剑英参与共和国的 建立,于危局中力挽狂澜,手握权力,不谋私利。李光耀,大埔客家之 后,在新加坡建成了现代化国家,有“国父”之称。丰顺客家后裔他信, 位至泰国总理。清末黄遵宪,诗人、外交家,梅县客家人。其主张“我 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香港著名实业家—— 田家炳。张九龄,曾 巩 ,文天祥 ,抗金明军统帅——袁崇焕,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 黄慎,中国民主革命先驱—— 孙中山 ,陈寅恪,郭沫若· · · · · ·
伤心凉粉,一语双关。肯定
是说它很辣,辣得吃客留眼泪。 内在的一个意思,背井离乡的 人思念家乡,常常会伤心。 “伤心深处有离别”,不 管和当地人处得多么融洽,不 管新到的地方有多么富庶,不 管经历了多少代人,游子的心 里永远装的家乡它的辣味直扑 嗓子眼,眼睛一下子有潮乎乎 的感觉。伤心凉粉,名符其实。 远离故乡的人吃到这个味道, 内外交攻,百感交集,不流泪 才怪。
围龙屋 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 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 围龙屋。围龙屋始于唐宋,盛 行于明清。客家人选择丘陵地 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建 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 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围 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 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 的“一颗印”一起被称为中国 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围龙屋是 我国古代中原的一种府第建筑 形式。客家民居具有五种优越 性:一是充分的经济性;二是 良好的坚固性;三是奇妙的物 理性;四是突出的防御性;五 是独特的艺术性。
4、 江运贵:非汉族说,汉化的塞外民族,农业化的蒙古匈奴后裔, 古代中国的少数民族〈客家人口占中国人口4%〉见其《客家与台 湾》。此种观点不为官方及民间承认,收到客家人的抵制。 5、 房学嘉:高度汉化的南方人,张光宇有「畲族混血」说。 6、 高木贵藏:东洋的犹太人、中国内部造成的异乡人。高木贵藏 著‧关屋牧译《日本人笔下的客家》,认为是北方南迁的汉人(异 乡人)。
二、安全性
历史上,客家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至闽粤赣边区山区后,为防止土著 和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土楼、围屋,皆防范严密,甚为安 全。 古城堡似的土楼,一、二层不设朝外的窗子,或只开设枪眼似的细长石窗, 三楼四楼和每个房间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于采光,流通空气,又成了瞭望 敌情和向外射击的枪孔。土楼大门的门框,门槛都是条石,门板厚约10厘米。 有的大门上斜挖了几个嵌有竹筒的护门孔,倘有土匪攻门,可往下射击和浇 开水。有的土楼大门还安装了防火水柜、水槽,若来犯之敌放火烧门,只要 一按开关,水便顺门而下,以灭火护门。土楼本来已坚固异常,但为防万一, 有的土楼还夯筑了夹墙。万一外墙被炮火轰开,土楼仍有夹墙支撑,安然无 恙。土楼内有各种齐全的生活设施:设于天井的深水井,是被围困时的水源, 楼内有砻、碓等加工粮食的设备。这一切都使匪敌久攻不下。至于那些四角 建有高耸碉楼的“四点金”,更是领盗匪望而却步。
叶剑英· 梅县
叶挺· 惠州惠阳
廖仲恺
羽毛球名将林丹
张国荣
他信·西那瓦是第四代泰国华裔客 家人,知名企业家,泰国前总理。
2001年2月9日,他信当选为泰国 第23任总理,成为泰国史上第一 位任期满四年的总理,也是第一位 通过选举连任的总理。2006年9 月19日,泰国军方发动政变,被迫 下台,流亡海外。
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 祸最惨。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12月称帝建立政权,国号"大西 ",定成都为"西京"。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 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 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戳。据官方统计, 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一些州县的户口存损比例,原有的人口 只剩下10%或20%。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 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 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 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 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 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 和条件。
7、传说中的古代的客家国。古籍记载,片言只语,不详。
8、南迁汉人的入客籍,有别于本地土著。
"客家"一词出现于清朝。旧时,南方客家地区的 长者一辈都自称福广人、岭东人或者循州人、嘉应人、 汀州人、韶州人、虔州人,或者直接以当地县名为名。 客家人是近代学者罗香林构建的一个民系,罗香 林在其著作《客家源流考》说客家人来自中原,然而客 家人和现在的中原人无论语言还是相貌差距甚大。《客 家源流考》中说客家人通过所谓的近千年的五次大迁徙
第五次大迁徙是在1866年以后,发生于太平天国起义 末期。由于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是客家人,太平天国失 败后,许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压力下,纷纷向地理位置偏 远的南方,甚至向东南亚等海外地区迁徙。
湖广填四川给蜀地带来客家文化
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带 来的是文化转移与扩散,还有其后的文化融 合。 四川境内的客家文化现象,就是在清初 这一次“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由居住 在闽粤赣边的客家移民带进来的。陈世松说, 四川之有客家,是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 之后的事。客家大举进入四川地区,它开启 了以“内陆腹地”为舞台的客家文化传播的 新篇章,其在客家民系发展历史上的地位是 不容忽视的。四川客家的加入,扩大了客家 的居住地域,丰富了客家文化的类型,拓宽 了客家文化的接触范围。同时,客家文化在 巴蜀地区的传播,为巴蜀文明体带来了新的 文明因子,对巴蜀文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 影响。
客家人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⒈ 罗香林:中原汉族的一支,古司州、豫州流人〈山西、河南〉南迁者。《见客家研究导 论》 2、客家人根在中原。从语言的角度证明客家语有别与周围其他民系,音近中州音。见美 国耶鲁大学韩廷敦教授在《种族的品性》,东南亚研究专家许云樵教授在《客家话音韵研 究》 3、南迁的北方汉人为主体,融入抗元失败的残余畲民。《客家源流考》学术界客家研究 学者普遍认同观点。
在总理任期内,他信将泰国带出亚 洲金融危机,铁腕禁毒(泰国毒品 产量曾居世界第二),对泰国南部 的穆斯林武装分离运动进行严厉的 军事镇压。
徐旭曾的《丰湖杂记》撰于1815年(清朝嘉庆乙亥二十年),实为系统论述客家问题的第一 人。"客家"这个他称名词后来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知,并逐渐成为族群名称, 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
wenku.baidu.com
走马楼
四角楼
穿堂屋
初溪土楼
如此多样化的民居建筑,都是在客家人定居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客家传统民居的特点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 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 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
一、坚固性 现在的福建、广东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 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 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 中。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 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 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 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 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 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 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 筑,便筑起了有如钢铁混凝土似的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 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 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白天柝柝有 声,历时20分钟,夜里继续震动,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土楼、围屋的“心脏”——祖宗祠堂。这里是族长聚集各户家长议事
的地方。逢年过节,合族的每家都挑着各种供品,到这里祭祀祖先。男儿娶亲, 须在祠堂拜天地,叩祖先,宴宾客。闺女出嫁,向列祖辞行后,方可罩上盖头, 踏着象征团圆的大圆匾出阁。老人谢世,祠堂成了举哀发丧的灵堂。就这样,一 座祠堂将合族融洽地凝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