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材料 教学设计及反思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482d60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75.png)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湖北省安陆市王义贞镇中心小学胡劲松【教材分析】《身边的材料》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物件与材料》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单元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测量、估量、实验、分析、搜集、记录等方法,展开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特征、分类、性质及材料的研究活动。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认识具体的事物逐步过渡到获得抽象的概念,如通过“古人用的材料”到“家庭材料调查”,再到“了解新型材料”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让学生了解从古至今、由近及远的材料发展过程,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型材料。
【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能力培养目标】1、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2、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
2、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联系生活经验、动手实验等活动,对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形成初步的印象。
2、能区分身边材料是天然材料还是人造材料,明白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材料。
【教学难点】1、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明白分工合作的道理。
2、组织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自己的见解。
【实验准备】1、工具: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水槽、打火机(各10个)。
2、牛奶10盒、白醋10瓶、食用色素10瓶。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出示课件一:教材第40页情景图。
问题情景:真皮沙发的材料来自动物皮毛,仿皮沙发的材料来自人造皮革。
波波和彬彬就“真皮”与“假皮”发生了争论。
难道还有“假皮”吗?(揭示课题)二、活动1:了解古人用的材料同学们,在远古时代,古人们用了我们今天用的各种餐具吗?穿了我们今天穿的各种衣服吗?(生:没有。
)他们用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出示课件二:教材第41页插图。
师:观察图画,讨论古人用了哪些材料制作生活用品。
《身边的材料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身边的材料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https://img.taocdn.com/s3/m/2b621b8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9.png)
《身边的材料》导学案一、导言材料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食物、衣物、建筑材料到电子产品,无处不在。
通过进修身边的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它们的性质、用途和制作方法,从而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身边常见材料的分类和特点。
2. 掌握身边材料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提高对材料的认知和鉴别能力。
4. 培养对资源的勤俭认识和珍爱环境的责任感。
三、进修内容1. 常见材料的分类:金属、塑料、纸张、布料等。
2. 材料的性质和特点:硬度、耐磨性、导电性、可塑性等。
3. 材料的用途和制作方法:食物加工、服装制作、建筑施工等。
4. 材料的保养和回收利用:定期清洁、避免过度应用、分类回收等。
四、进修过程1. 观察身边的材料,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3. 参与实践活动,尝试应用不同材料进行手工制作或实验。
4. 小组讨论,分享对材料的认识和体会。
5. 总结进修效果,撰写进修笔记或心得体会。
五、进修评判1. 参与教室讨论和小组活动,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完成进修任务和实践活动,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教室小测或作业评定。
4.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增进进修效果的提升和进步。
六、延伸拓展1. 参观工厂或实验室,深入了解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过程。
2. 进行实地考察,探究不同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表现和影响。
3. 参与志愿活动,推广资源勤俭和环境珍爱的理念和做法。
七、进修反思通过进修《身边的材料》,我们深刻认识到材料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
只有正确理解和合理利用材料,才能更好地珍爱环境、勤俭资源,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珍惜身边的材料,做一个有责任感和创造力的材料应用者。
愿我们的进修之旅越走越遥,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感悟!。
小班科学教案发现身边的材料
![小班科学教案发现身边的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40e0f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3.png)
小班科学教案发现身边的材料一、教学目标1. 了解材料的概念和分类;2. 探索幼儿身边的常见材料,并了解其特点和用途;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科学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材料的概念和分类;2. 探索身边的一些材料。
三、教学准备1. 图片、实物或视频素材:纸张、塑料、布料、金属、木头等常见材料;2. PPT或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展示一本书,并问学生这本书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概念,问学生还有哪些物体是由材料制成的。
Step 2 材料的概念和分类1. 继续引导学生探索材料的概念,解释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物品、建筑、工具等的原料。
2. 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然后询问学生这些材料有哪些共同点和区别。
3. 教师提示学生,根据材料的来源和性质,将其分为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并解释这两类材料的特点。
Step 3 身边的材料1.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教室,观察和发现身边常见的材料,如木桌、塑料椅子、黑板等,并让学生说出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 教师通过图画或视频展示一些其他常见材料,如纸张、布料、金属等,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Step 4 分组活动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材料,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索该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并制作一份小报告。
2. 学生展示小报告,让其他组的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五、教学拓展1. 带领学生思考,为什么相同的材料可以用来制造不同的物品?2.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的选择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六、教学反思1. 教师观察学生在观察和探索材料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小报告的内容和质量。
2. 教师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小学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含反思
![小学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6e8e800a5e9856a561260fa.png)
小学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1. 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 用语言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养成教育训练点】1.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材料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教学准备】用几种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出示袋子,描述袋内物品的作用与特点,同学们根据描述猜测物品的名称,并说说它们分别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师随机板书学生说出的材料。
)2. 揭示课题师:金属、木头等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生活中的材料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们周围的材料”。
(板书课题)二、观察探究1. 观察我们身上的物品(1)请同学们观察小组其他同学穿的、佩戴的、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试着把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
(2)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2.观察书包里的物品(1)观察书包里的物品,猜测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并完成记录单。
(2)生观察记录,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3.观察描述一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1)师描述一种材料的特征,生猜测是什么材料。
(2)说出教室里以及生活中的木制品。
(3)知识延伸,认识到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主要特征。
三、巩固发展1. 观察教室里的其他物品,说出制成这些物品的材料。
2. 师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继续观察教室或家里的物品,试着从以下几个问题来考虑:它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人们要用这样的材料制成这些物品?可不可以用其它材料来代替呢?附:板书设计我们周围的材料(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金属纤维玻璃纸塑料木头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本着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努力创设平等、轻松地探究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活动,获得“身边的物品都是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等科学概念,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材料》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材料》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24671d3102de2bd960588b7.png)
---------------------------------------------------------------最新资料推荐------------------------------------------------------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材料》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材料》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反思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材料》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反思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材料》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反思 1、身边的材料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由何种材料构成的。
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提出对物品分类的标准。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把本组找到的材料告诉其他组。
能举例说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3、科学知识目标:能漳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询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能区分此常见的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课。
能举例说明天然材料与人炙造材料的关系。
4、STS 煎 E 目标:能举例说明材料与曳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能描缨述某种人造材料的主要加工催过程。
二、教学重点:1 / 4佯 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掺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憎 2、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缔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三、教交学难点:能以制成物品的材疹料为准,给物品分类。
四、使教学准备:铝制饭盒、办铜钥匙、塑料袋、报纸、棉所布制的玩具娃娃、木椅、书粕、玩具小木船、塑料瓶、棉倚布衣服、铁制小刀、铅笔、舒手电筒、放大镜、一小块棉瑚布、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煎料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时痉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粥第一课时乐生疑教师:迂同学们,看你们桌子上物品务中的钥匙,用力试试!会弯眷吗?生齐:不会。
教师廊:对了,它很硬,那它是用惯什么材料做的呢?学生:是旧用铜做成的。
教师:钥腕匙是用材料铜制作成的。
请亭同学讨论一下:钥匙是铜,诗铜就是钥匙这句话对吗?探顷究解决学生小---------------------------------------------------------------最新资料推荐------------------------------------------------------ 组进行讨论。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反思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a9cf87d7e21af45b307a8f4.png)
课题:1、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掌握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科学探究能力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手段】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教学策略】对于学生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要求学生作出标记,与同学交流或向教师请教,师生交流与质疑的同时共同分享大家的研究成果,了解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广泛应用着。
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自选一种材料,并研究这种材料的特点,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获得第一手关于材料特点的资料,尝试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某种材料的特性。
【教学资源】学生的书包及学习、活动用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一、导入1.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制成的物品,形形色色的材料构筑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大厦。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你们身边的物品呢?它们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这些材料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些特性与它们的用途有什么关系?本单元,老师将与同学们一起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去认识研究我们周围的材料。
2.师:请同学们翻到书本46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我们身边的材料》。
(板书课题)(通过问题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然导入课题。
)二、说说我们周围的材料1.师:同学们今天都坐的特别端正,老师非常高兴,现在老师要提问了,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听,听完之后认真思考,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第一个问题:你知道哪些材料呢?生:汇报2.师:同学们真棒!说了好多材料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材料你都知道吗?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幻2,师指读)3.师:这么多材料,有哪些是最常用的呢?请同学们与同桌讨论找出最常见的六种材料,找出来后请举手示意。
生:汇报。
(金属、塑料、木头、玻璃、纸、纤维)(衣服是由棉花或者化学纤维经过纺织加工制成。
小学科学教案《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和反思
![小学科学教案《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164023d77232f60ddcca17f.png)
小学科学教案《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和反思《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认识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1.能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点。
2.能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通过调查发现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观察和辨认我们周围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能辨认我们周围不同的材料,并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铁钉、玻璃、纸、布、木块、塑料块、夹子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做的?2.我们把像木头和金属这样能制作成物体的叫做材料。
3.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二、调查身边的材料1.我们自己和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2.分组完成观察活动3.汇报: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观察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你遇到了哪些问题?4.我们周围许许多多的物品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那我们书包里的物品又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5.分组完成观察活动6.汇报:你们观察了哪些物品?它们分别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7.我们来看看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8.观察了这么多材料,哪些材料使用最多?为什么要大量使用它们?三、观察描述材料1.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有哪些特征呢?2.分组观察3.谁来描述一下这六种材料的特征?4.为什么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5.是呀,每种材料都有它的特性,大多数的物品并不是由单一的材料做成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观察研究,你有什么发现与收获?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呀!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些常见的材料。
小班身边的工具教案及反思
![小班身边的工具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f2fe04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d.png)
小班身边的工具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小班身边的工具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身边常见的工具,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展示常见的工具,如锤子、尺子、剪刀、笔、刷子等。
2. 教学板书:工具的名称和简单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的各种工具,鼓励他们说出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 准备一些图片或实物展示给幼儿,让他们辨认并说出工具的名称。
正式教学:1. 教师向幼儿介绍每个工具的名称和简单的使用方法,例如:“这是锤子,可以用来敲打东西。
”2. 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工具,如敲打桌子、用尺子量东西等。
3.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给一些工具,让他们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如用刷子刷画、用剪刀剪纸等。
巩固练习:1. 教师放置一些工具在桌子上,让幼儿自由选择并使用工具进行各种活动,如画画、修复玩具等。
2.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反思与评估: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所学的工具名称和使用方法,鼓励幼儿进行总结。
2.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正确使用工具,是否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拓展活动:1. 组织幼儿参观学校附近的修理店或工具店,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工具的使用场景。
2. 鼓励幼儿在家中和家人一起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维修或创作活动。
教案反思:1. 教案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2. 引入活动和巩固练习的设计使得幼儿能够在不同场景下认识和使用工具。
3. 反思和评估环节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教学调整。
4. 拓展活动的设计可以让幼儿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含反思
![小学科学“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fb4b38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7.png)
小学科学“我们四周的资料”教课方案【教课目的】科学观点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资料做成的,我们的四周存在着很多不一样种类的资料。
2.我们四周的常有资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1.检查资料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2.察看和辨识不一样的资料。
3.用语言描绘常有资料。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资料的兴趣和梦想。
【养成教育训练点】1.培育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2.培育学生对不一样资料认真察看的习惯。
【教课要点】察看和辨识身旁不一样的资料。
【教课难点】用适合的词语描绘常有资料。
【教课准备】用几种最常有的资料做成的物件;记录表。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袋子,描绘袋内物件的作用与特点,同学们依据描绘猜想物件的名称,并谈谈它们分别是由什么资料制成的。
(师随机板书学生说出的资料。
)2.揭露课题师:金属、木优等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资料,生活中的资料还有好多。
今日,我们就来认识“我们四周的资料”。
(板书课题)二、察看研究1.察看我们身上的物件(1)请同学们察看小组其余同学穿的、佩带的、携带的物件都是什么资料制成的,试着把察看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
(2)学生疏组察看,教师巡视指导。
(3)报告沟通。
2.察看书包里的物件(1)察看书包里的物件,猜想它们是什么资料制成的,并达成记录单。
(2)生察看记录,师巡视指导。
(3)报告沟通。
3.察看描绘一种常有资料的主要特色(1)师描绘一种资料的特色,生猜想是什么资料。
(2)说出教室里以及生活中的木制品。
(3)知识延长,认识到每种资料都有自己的主要特色。
三、稳固发展1.察看教室里的其余物件,说出制成这些物件的资料。
2.师生疏享本节课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持续察看教室或家里的物件,试着从以下几个问题来考虑:它是由什么资料制成的?为何人们要用这样的资料制成这些物件?可不可以够用其余资料来取代呢?附:板书设计我们四周的资料(依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金属纤维玻璃纸塑料木头教课反省:在本课教课中,我本着以研究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课理念,努力创建同等、轻松地研究气氛,给学生充足的研究时间,指引学生经历察看活动,获取“身旁的物件都是资料做成的”、“我们四周存在着很多不一样种类的资料”等科学观点,培育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小学科学三年级《身边的材料》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三年级《身边的材料》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bad563e866fb84ae55c8d07.png)
课题:身边的材料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天然材料,认识用天然材料制成的物品(2)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3)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不断发明创新材料教学重点:能区分常见物品中适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难点:理解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不断创新发明德育渗透: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能源教具准备:视频、图片、皮毛、尼龙、棉布教学过程:一、导入夏天,妈妈为琪琪选衣料。
出示皮毛、尼龙、棉布图片。
你会提议妈妈选择哪种衣料?都是衣料,但它们有什么不同呢?(教学意图:通过对不同的衣料的观察,引入对不同材料的特征的探讨。
)二、新授(情景)出示课本图片。
描述坐时光机回到远古时代,我们将会看到古人生活和劳作的情景炉子用石头砌成,器皿是用黏土制成的陶瓷罐,锤子用石块、绳子、木条组合起来,捕鱼船来自粗大植物的树干,手里拿的武器用木棍等加工而成,衣服和帐篷则是来自动物皮毛,制作用品的材料全部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天然材料。
思考一:古人用哪些材料制作生活用品?这些材料来自哪里呢?归纳:存在于自然环境种(中)的材料是天然材料,如木材、岩石、粘土、动物皮毛、棉花、蚕丝、石油等。
讨论二: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还保留了哪些天然材料制作生活用品?(教学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天然材料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发展情况。
)归纳: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对材料占有、认识、制造、使用与发展的历史。
思考三:1、对比古人和现代人利用材料的方式,说明了什么?2、天然的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教学意图:为了让学生理解到,技术越来越先进,人们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归纳:看来天然的材料可以制成很多生活用品,可是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有缺陷。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加热或化学反应去处理天然材料,所以有些用品虽然都来自天然材料,但其技术含量是完全不同的。
了解:在使用天然材料的过程中,人们发现通过加热或者其他的一些方法可以制造出新材料,我们把这些人工制成的材料就是人造材料。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5c7b0224b73f242336c5fc1.png)
师: 大家对他们小组 的调查还有什 么看 起始课 ,其 目标是要让 学生知道 我们生 活 中的各种材料 和物 品都是 由一种材 料和儿 法吗 ?
性 》 它们 吸水吗 》 材 料在 水 中的沉 浮》 《 《 等 做 成 的? ( ) 程 与方 法 二 过 通 过 我 们 调 查 身 上 的物 品 ,义 发 现 了 都 是 专 一 研 究 各 种 材 料 的 特 性 。 如 果 说 是 通 过 调 查 身 边 的 物 品 ,认 识 各 种 不 同 儿种材料 ,而且我 还发现 同学们找材料 的 为 了 对 下 面 的 几 节 课 有 个 铺 垫 的话 ,为 什 的材 料 。 这 种 情 趣 非 常 高 ,接 下 来 我 们 就 来 观 察 一 么不 把 这 一 块 内 容 放 在 教 材 的 最 后 ,如 果 ( ) 感 目标 三 情 下 书 包 里 的 物 品 , 它 们 义 是 r什 么材 料 做 这 样 的 话 , 仅 可 以 承 上 启 下 , 可 以 培 养 h 培养 学 生学 习材 料 的兴 趣 。 不 还
二 、 学 准 备 教 成 的 呢 ?大 家 可 以把 调 查 记 录在 书 本 4 7页 学 生 学 习 材 料 的兴 趣 , 举 两 得 。 一 六 种 常 见 的材 料 、 子 、 镜 、 块 、 的 表 格 中 。 尺 眼 木 玻 其 二 :生 活 中 常见 的 材 料 有 哪 些 ? 一 璃 、 片、 、 铁 纸 记录纸 。 1活动 开 始 。 . 2{报 交 流 。 . L
2 报交 流。 .
一
下 记号 。
同一 物 品 名 称 不 要重 复 。 问 去研 究这 些 材 料 的 特 点 , 信 同学 们 通 过 相 生 所 说 的铁 改 成 金 属 材 料 的 话也 同 样 失 去 碰 到 不 认 识 的 材 料 J ( ) 2 ( ) 做 自己的研究能顺利地找到你们想要 的答案。 r 1 ( )3 来 f j 了科学课 的真实性 。教 师只有通 过在接下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3be1065336c1eb91a375df0.png)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与反思执教:古田县第二小学 倪金樱【教学内容】 教科版科学三年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目标】1、知道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并能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的特性。
3、培养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材料的特性。
【教学准备】6种最常见的材料,两份记录单。
一、谈话导入1、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东西,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台灯)它是由哪些材料做成的呢?(板书塑料、金属、玻璃)。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材料呢?(板书纸、纤维、木头)黑板上的这六种材料就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我们周围的材料》(板书课题)。
二、描述材料的特点1、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近距离观察这些材料的机会,请各小组同学认真、仔细地观察,看看这些材料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2、请各小组组长来讲台领材料。
六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交流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完成记录单。
第( )小组 描述材料的特性记录单3、小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结果。
(金属:有金属光泽,硬,可以传热。
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不太重,能浮在水上。
塑料:白色,很轻。
容易变形。
玻璃:是透明的,反光,易碎,一材料:特性:材料:特性:般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
纸:白色,很薄,易吸水,用于书写。
纤维:弹性大,易吸水,可以用来做衣服。
)5、小结:每种材料都有它各自不同的特点,正因为这样,才能够被我们广泛的使用。
三、寻找身边的材料1、我们每位同学的身边就藏满了材料。
你们想去寻找它们吗?2、现在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找一找藏在你们身上、书包里、教室里的物品吧,看看它们都用到了哪些材料,完成记录单。
第( ) 小组调查身边的材料记录单物品名称观察身边的物品,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请在相应的栏内画“√”。
可能使用的材料塑料纸布金属木材玻璃书本桌子3、小组开展调查活动。
三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下册《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4f42a9580216fc710afd67.png)
《身边的材料》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2、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
【教学重点】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难点】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
【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3、乐于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难点】学会搜集信息。
【教学准备】汽水灌、字典、报纸、小刀、钥匙、杯子
【教学内容】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目标】
1、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各种材料。
2、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3、乐于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教学难点】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三年级《身边的材料》科学教学反思(5篇)
![三年级《身边的材料》科学教学反思(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eddba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2.png)
三年级《身边的材料》科学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三年级《身边的材料》科学教学反思《我们身边的材料》《我们身边的材料》是三年级教材第三单元的开篇课,通过观察和辨认来引导学生学生探究材料,将观察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以及教师里的设施,分别辨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且在此基础上找出常见材料,描述它们的特点。
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材料,因此要了解那些物质材料。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主要分为5种:木头、金属、纸、塑料、纤维等。
在教学中,首先以观察物品钥匙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
来引出这节课我们要了解和观察、去发现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由什么材料构成。
我先把“材料”写在黑板上的时候,让学生能说一说什么东西称的上材料,出好多材料的名称如“塑料”、“纸”、“橡胶”、“金属”。
当学生说出“水泥”时,学生很多有了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这个时候,我再将材料的含义和学生说清楚,原来这也是材料。
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自己身上的物品,说一说这些物品可能使用的材料,例如校服、拉链、钥匙、扣子、发夹,但是并不是有确定的答案,因为例如扣子有是金属的有的是塑料的。
在查找材料的活动中,学生发现身边的物品并不是都是一个材料组成,而是由几种材料共同组成,让学生体会身边世界的复杂性。
例如门包含的材料就有玻璃、木头、金属这三种材料。
这个时候我提出问题:为什么要采用这三种材料,不同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学生踊跃回答,之所有要采用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各种材料的主要特质和用途。
然后找出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具体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
同时对这些材料加以区分: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其正确的材料的特性的认识。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
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
如燃料和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
但是这个定义并不那么严格,如炸药、固体火箭推进剂,一般称之为“含能材料”,因为它属于火炮或火箭的组成部分。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c65ce0bb4cf7ec4bfed01f.png)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知道一些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初步能区分常见物品中使用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知道生活离不开材料。
(二)能力培养1主动搜集关于新材料的信息。
2懂得动手制作新材料的一些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乐于与人合作。
2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材料。
3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新意识。
二、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材料在总体上可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类,并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地发明新材料。
三、教学准备教师:对身边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收集,制作“塑料”的材料(酒精灯、烧杯、牛奶、醋、勺子等)。
(前每小组材料全组装好,放置在小组桌面中间,把纱布也是先扎在烧杯口,)学生:前收集材料的知识,收集身边的材料。
事先布置家里物品调查作业。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导入:波波等几位好友一起到妍妍家做客。
波波说“真皮沙发真舒服”,彬彬说“难道还有假的皮沙发吗?”。
谁说的对?你怎么区别呢?真皮沙发的材料自动物,仿皮沙发的材料自人造皮革。
这是存在的事实,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的区别。
(目的:引入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概念,引领学生对身边材料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引入题。
)(二)活动一:古人用的材料情景:出示本图片。
描述:这是我们人类的远古时代,我们看看古人生活和劳作的情景:炉子用石头砌成,器皿是用黏土制成的陶土罐,锤子用石块、绳子、木条组合起,捕鱼船自粗大植物的树干,手里拿的武器用木棍等加工而成,衣服和帐篷则是自动物皮毛,制作的生活、生产用品材料全部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天然材料。
思考:古人用这些材料制作生活用品,这些材料自哪里呢?学生讨论汇报:归纳:存在于自然环境种的材料是天然材料,如木材、岩石、粘土、动物皮毛、棉花、蚕丝、石油等。
学生观察:天然材料可以制成很多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用品,看看用哪些天然材料制作了生产、生活用品?同时指导学生填好记录表。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及反思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79ce0026fff705cd170a29.png)
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及反思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科学概念: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过程与方法: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教学难点】: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教学准备】:六种常见的材料、尺子、眼镜、玻璃杯、铅笔、记录纸。
【教学活动过程】:一,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在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的东西我们会经常使用,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你知道他们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吗?(板书)出示:勺子、碗(金属)尺子(塑料)剪刀(金属,塑料)课本、报纸(纸)铅笔(木头)红领巾(纤维)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们周围的材料(板书课题:我们周围的材料)二、新授1.你能说出哪些常见的材料?预设:皮鞋用的.皮革、砖、水泥、陶瓷等。
2.你能说出用这些材料做成的东西吗?同桌互相说一说,记录到笔记本上。
3.你能用适当的词语描述这些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吗?预设:金属:有光泽、比较硬、导热、导电、易沉入水中。
塑料:比较透明、轻、木头:黄色、有条纹、能浮在水中、轻纸:薄、轻、可以书写、易燃、可折叠、吸水玻璃:透明、用于建筑物上、隔风纤维:可以做衣服三、调查身边的材料1、我们身上的物品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特点和用途来做成我们需要的物品。
其实在我们身上就有很多物品,你知道它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吗?我们不妨来调查一下。
以小组为单位,先观察自己身上穿的、佩戴的、身上携带的物品。
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记录到书中表一中,在活动之前,先看要求。
出示课件要求:(请学生读)(1)先观察再记录(强调必须要先观察)(2)分工合作,四人一组(前后两桌同学),边观察边记录到表一中。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和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教学设计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074c53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0.png)
教学文档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材料)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反思(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是第三单元的第—课,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里的物品和教室里的物品,分辩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从而找出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并能初步用言语描述它们的特性。
从整堂课来看,由于我做了非常充分的打算,整节课的观察活动进行得比拟有序。
首先课前我自己就对我们周围的材料进行了调查与认识,防止了在课堂上出现错认或不了解的情况。
其次,课上的三个调查活动,我不要求学生肯定要把物品写全,但每次最少要调查五种以上的物品,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保证了物品的丰富性,同时我采纳了三种形式,调查自己身上的物品时,我要学生只个人调查个人的;调查书包里的物品时,则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教室里的物品时,则以全班为单位共同商量。
这样后面的商量时间就比拟充分了,然后我让学生对比刚刚调查的数据,找出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要大量的使用它们,再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这个部位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材料,说说自己的看法。
通过这些商量,学生对材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时我适时发给每组不同的常见材料,让他们认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最后让学生认识一些新型的材料和特别材料。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后面材料的认识奠定了根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边的材料》教学设计及反思
继红小学徐园园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正确判断出常见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2、能以制成物品的材料为标准给物品分类。
3、能举例说出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4、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能描述一种人造材料的主要加工过程。
如:陶瓷、玻璃、塑料等。
6、能够举例说明材料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7、能够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并且能够认真的倾听别人的意见。
二、教学重点:
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懂得一种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
3、能够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述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并能举例说明。
三、教学难点:
1、正确判断出常见的物体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能够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述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并能举例说明。
四、教学准备:
常见物品的实物或图片资料。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
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
﹙播放各种材料的杯子的幻灯片。
﹚
教师提问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答:杯子。
﹚
“你们认为杯子是什么?它又是用来干什么的?”﹙生答:一件东西,用来装水的等。
﹚
引出物品的概念:很好,准确地来说,它是一件物品。
一般来说,我们将具有一定功能和用途的成品称为物品。
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
下面我给每个小组一个杯子,大家可以感受一下:“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制作的?”﹙生答:塑料、玻璃、陶瓷等。
﹚
关于这些杯子请大家告诉我:什么是物品?什么是材料?”﹙茶杯是物品,而制造它的材料是金属、陶瓷、玻璃、木头、塑料。
﹚
活动一:
教师谈话:通过上面的观察和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你们知道哪些材料?
学生回答:木头、金属、塑料、纸、布、泥、棉花、石油、沙子、水、毛…﹙板书﹚
那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身边的材料”。
﹙板书“身边的材料”。
﹚
请自告奋勇的同学说一说:材料是什么?生答:可以制成某种物品的材质。
1、首先,我们对材料做一下大概了解。
(播放小资料幻灯片)
2、我们已经通过刚才的讨论和阅读对材料有了一定的概念。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物品,并认真讨论这些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播放幻灯片)
①老师可以给一点提示,例如:塑料杯是用塑料制成的,我们就可以说塑料是制成它的材料。
②对于铜、铁、铝、这些材料,老师可以先归类示范,引导学生归纳出他们都是金属,提出金属材料的概念。
(播放幻灯片)
③对于玩具娃娃和衣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校服、衣服或红领巾的纤维。
(可用放大镜也可将小块棉布撕开。
)引导学生得出纤维材料这一概念。
(播放幻灯片)
3、按材料给第2页上面图片中的物品分类。
(播放幻灯片)
老师可以先以一种材料举例。
先在对应的圆圈上分别填上“金属”“塑料”“纸”“木头”“棉布或纤维”。
4、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第2页下面这些物品都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课桌(木头、塑料或金属)保温杯(里面玻璃、外面塑料或金属)铅笔(木头、橡胶、石墨)手电筒(玻璃、金属、塑料)衣架(金属、木头)沙发(布、木头、金属)
注:有些物品可以观察实物。
老师可以先举一个例子,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呈现讨论结果。
(播放幻灯片)
5、通过对这几幅图的观察我们发现了什么?
“一些物品往往不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一种材料可以制成很多种物品”。
“杯子同样是用来装水的,为什么要分别用塑料,玻璃,不锈钢去制作呢?”(生答:方便携带,不易摔碎,保温等。
)
为什么用这些材料就可以做到方便携带,不易摔碎,保温呢?(生答:这就和材料的性质有关。
)
那么下面我们联系材料的性质,试着说明用这些材料制作某种物品的好处。
手电筒:外壳用塑料做:冬天用手握着不感觉到凉
里面用金属:可以导电
沙发罩:棉布:柔软,舒适
衣服架:金属:可以节省木材,耐用,不易变形
6、组织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比一比谁的观察更仔细,发现的材料更多。
第二课时:
通过活动一的学习和讨论,我们身边常见的材料都有哪些?找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同学们说得很全面,通过大家的积极讨论和认真思考,我们总结出身边的材料有:黏土、沙、石、木头、棉、麻、丝、人造纤维(尼龙、涤纶、腈纶等)、玻璃、塑料、陶瓷、橡胶、纸、石灰、水泥等。
(播放幻灯片)
活动二:
1、播放幻灯片。
2、先让学生讲一讲木头、棉花、沙可以制成什么。
3、再让学生讲一讲这些材料是怎么得到的。
4、引导学生思考,塑料和玻璃是从哪里来的。
5、启发学生思考:石油、木头、棉花、沙子和塑料、玻璃的来源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概念。
6、学生先用简单词语概括,老师补充从而得出准确概念。
天然材料:人们可以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取的材料。
人造材料:人们通过对天然材料的加工或改进,从而获得的材料。
7、给所列出的材料分类(上面幻灯片中的材料),分组讨论,展示结果。
8、引导学生观察玻璃加工过程的图片或视频,描述玻璃的加工过程。
(理解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体会到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能只依靠天然材料。
)
活动三:
分组讨论教室中的各种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①每组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物品进行观察和分析,然后填在横线上。
②引导学生讨论材料的性质与用途有怎样的联系。
(如窗户为什么不用玻璃而用其他材料)
③区分所找到的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
扩展延伸:
材料的发展及大量使用也带来了不少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材料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
①白色污染
②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电子产品的污染等
所以,我们要合理利用材料。
有节制的使用,合理利用材料。
回收利用,废旧材料重新再利用。
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材料。
用易分解的材料代替。
小结:
找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做总结。
课后作业:
调查自己家中的物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完成表格。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把原本是两节课的知识放在一节课讲,并且做了相关知识的延伸,时间比较紧迫,我想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加上我的课件引导会很顺利的认识我们周围的材料。
但是效果不太理想,原因是我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估计的不够准确,我想对于我自己的学生来说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由于内容过多,并且出现了不必要的重复,所以整节课显得条理不太清晰,重难点不能突出。
另外,用杯子贯穿其中的时候没能做到彻底的从头到尾,显得有点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