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文学和艺术教案 中华书局版
2024年春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24年春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设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989c7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4.png)
观察:在课堂过程中,我将密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互动表现和思维过程。通过观察,我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困惑和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习世界的文化杰作,培养学生的历史视野和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2. 文化理解与传承:通过分析文化杰作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使学生能够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尊重和欣赏各种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通过对文化杰作的评价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例如:“为什么保护文化遗产很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采用案例研究法,以具体的 cultural landmarks 作为案例,让学生深入研究和分析其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 利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协作能力。
- 采用项目导向学习法,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文化杰作,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23 世界的文化杰作》word教案 (1)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23 世界的文化杰作》word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23e416edb9d528ea80c7791c.png)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凡·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过程与方法: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重点:列夫·高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凡·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难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应教学手段:ppt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阅读教材147页导入框中的内容,这个故事说的是谁的事迹?能说明什么?贝多芬。
能说明贝多芬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二、讲授新课那你知道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吗?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3课世界的文家杰作(一)音乐家贝多芬关于贝多芬学习的故事,有许多传说。
有一次,贝多芬去办点事情,回来的时候,他感到有些饿了,于是,便走进了一家饭馆,他找了一把椅子就坐了下来。
这时,他正在思考创作一支钢琴曲,不知不觉中,他抬起手,用手指就在餐桌上敲了起来,就像以往弹钢琴一样。
“咚咚咚,咚咚咚”,这有节奏的弹击吸引了不少人向他看来,他却毫无察觉。
就餐的人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人们都在私下议论着这个奇怪的人。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还在有节奏地敲着。
这时,店老板过来想提醒提醒他,刚走到他面前,他一看店老板来了,立刻明白了这是在饭店里,于是便问老板:“请结账吧,多少钱?”店里吃饭的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店老板看他还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大笑,就说:“先生,您还没吃饭呢!”“这……哈哈哈哈……”他自己也大笑起来。
2016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上第23课《文学和艺术》精品课件下载
![2016秋中华书局版历史九上第23课《文学和艺术》精品课件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ef622f39cc22bcd127ff0c3b.png)
A.发展和创造了奏鸣—交响曲的结构形式 B.为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奠基C.Fra bibliotek情讴歌法国大革命
D.揭露俄国社会的黑暗
谢谢大家
知识点 1 “天才的艺术家”
1.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天才的艺术家”的作
家是( C )
A.莎士比亚 C.托尔斯泰
B.但丁 D.伏尔泰
2.下列不是托尔斯泰的代表作的是( D )
A.《战争与和平》 C.《复活》
B.《安娜·卡列尼娜》 D.《神曲》
知识点 2 用生命作画的人
3.名画《向日葵》的作者是( D )
《太阳和云彩下的麦田》
《桃花盛开》
《塞纳河上的渡船》
向 日 葵
美术名家
生命的写照 《向日葵》
这幅画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 来的? 具有什么艺术价值呢?
该画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 产生了艳丽、和谐、优雅的画面 效果、令人激动、振奋,观者无 不心灵震颤。说明了他勤于观察, 善于思考,表达了梵高对生活的 无比热爱。在梵高的笔下,向日 葵不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是一 个带有热情的生命。
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却耳闻目睹着社会中的 贫困和不幸、国家的动荡不安,优越的生活环境与他 创作的社会现实产生了矛盾。
为了更好地创作,继续探索人生的 意义,寻找改造社会良方,要摆脱贵族 托尔斯泰的墓地 化的生活。他选择了走“平民化”的道路。
返回首页
2、文学成就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发展和创造 了奏鸣—交响 曲的音乐结构 形式
• 3.作品特点:
• 线条严整粗狂, 旋律简洁质朴、 含蓄深情,极富 心灵的震撼力
• 4.主要作品:
共有9部交 响曲,其中《命 运交响曲》(即 《第五交响曲》) 最杰出。还有许 多其他体裁的作 品,如:《悲怆 奏鸣曲》和《月 光奏鸣曲》等。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23 世界的文化杰作》word教案 (16)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23 世界的文化杰作》word教案 (16)](https://img.taocdn.com/s3/m/b4d3feba240c844768eaee25.png)
介绍《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创作于1804年,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 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被例举为浪漫乐派的创始作品。
【自主预习】
独立完成“知 识梳理”。同桌之间通对答案。提出疑问。
【合作探究】
一、著名的音乐家
1、文艺繁荣的原因定的社会文化建立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激烈的社会变革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2、贝多芬的艺术成就
出示贝多芬的图片
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德国人,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
第二十三课世界文化的杰作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2.通过学习,使学 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 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 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
在世界绘画作品排行榜前十名的作品中,凡高占有四幅《加歇医生》、《没胡子的自画像》、《鸢尾花》(5300万美元)和《向日葵》,数量位居第一。《向日葵》卖价最低,仅4000万美元。(约2250万英镑,58亿日元)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af710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0.png)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学案
学习目标
1.学生把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及《英雄交响曲》。
2.通过本果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到世界近代文学艺术成绩是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熟悉到这些闻名代表人物能取得辉煌成绩的全然缘故在于他们观看社会生活,自强
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命运联在一路。
学习重点:贝多芬及《英雄交响曲》列夫•托尔斯泰作品,梵高与《向日葵》
学习进程:
一.自主探讨
1.德国作家既是伟大的作曲家,也是,它是代表作是
2. 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有、、,他写的作品被称为。
3.梵高是的一名有世界阻碍的画家,其代表作是。
二合作探讨
1.我的问题是。
2.咱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是。
3.教师的问题是。
三.拓展延伸
文学艺术作品源于社会现实,请你列出一部你喜爱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佳作,说说它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四.系统总结
世界文化简表
项目人国家代表作作品特点
音乐
文学
美术
五.巩固练习
1.连线题
梵高复活
托尔斯泰向日葵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2.材料分析
咱们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请回答:
(1)贝多芬的代表作有哪些?有何特点?(2)咱们应学习他的什么品质?
六.当堂反思
这节课,咱们的收成是
不足有。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二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629dcc34a26925c52cc5bf6e.png)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过程与方法: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教学重点:列夫·高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教学难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应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由序言框中贝多芬的故事导入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二、探究新知1、音乐家贝多芬[出示:贝多芬像]师:尽管贝多芬在乐曲创作上表现出了不凡的才能,但他本身却连遭不幸和打击。
27岁时,他患了耳聋症,而且病情不断恶化。
这对于酷爱音乐、视音乐如生命的贝多芬来说,无异于夺去自己的生命。
他痛苦而无奈地喊道:“上帝啊,这是为什么?”到了中年,他的耳朵一点也听不见了。
但是,贝多芬却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对音乐的执着的追求。
他说[出示贝多芬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这段经历能说明贝多芬具有怎样的品质?生:不被困境屈服,有顽强的毅力战胜病魔,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师:由于贝多芬经典性作品的问世,他成了交响乐之王,人们以无比敬佩、赞慕、崇仰之情来欣赏着他的作品,同时,他也成为继海顿、莫扎特之后,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大师。
早在青年时期,贝多芬就树立了民主、斗争、进步的思想,这种思想他一直没有改变过。
[出示问题]哪一首乐曲标志着贝多芬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熟?生:《英雄交响曲》。
师:[出示问题]这首交响曲反映了哪一个重大的社会题材?生:完成于1804年,是以在欧洲扫除封建势力,赢得人民极力赞扬的资产阶级领袖拿破仑的事迹为题材的,所以,贝多芬在作品扉页上写上了“献给拿破仑·波拿巴”几个大字。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b3098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9.png)
第 23 课世界的文化杰作知识与技术(1)掌握列夫·托尔斯泰、梵高、贝多芬及其有名代表作品,经过这些代表人物及作品,贯通融会,认识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
掌握从历史的角度学习文化史的一般方法,即世界近代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应。
(2)要指引学生独立思虑,鼓舞学生发布不一样建议。
从作品所反应的时代背景及对作品的剖析认识作品的价值,果断反对照本宣科的不良学习习惯。
培育学生自主研究的能力和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认识作者的生活经历,感觉作品富裕的时代气味,对所学内容产生激烈的求知欲念;经过感知所学内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形成对该时代文学艺术成就的主观认识,对不一样民族、国家和人类所创建的文明成就形成认可感;能够独立思虑所学内容,发布个人的看法,养成研究学习过程的优异习惯。
(2)鼓舞学生踊跃主动学习,可经过教师生动的叙述、学生间接体验感觉、学生角色饰演、小组议论等方式参加到教课过程中;教师要踊跃创建教课内容的情形,指引学生掌握学习主题和学习重点,帮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鼓舞学生运用各样文字、图表、文件资料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徙,鼓舞学生研究式的学习方式,独立思虑问题,得出有创见性的看法和看法,提升学生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中国近代文学艺术作品进行比较教课,培育学生比较、剖析问题的能力。
(3)经过对本课重点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以点带面,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引学生拓展知识,经过几个典型人物及事迹的学习,指引学生向世界近代文化广阔的舞台迈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改变教师的教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应共同发掘储藏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思想教育要素,感觉文学艺术作品的时代气味,体验其价值,要特别注意不一样学生的心理感觉,尊敬不一样学生的价值取向,合时指引学生将感情态度和价值观融入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运用之中,使学生关注社会、察看社会,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同,使学生在学习世界近代文学艺术史中,能够认识到这些优异人物获得绚烂成就的本源所在。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文学和艺术课件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文学和艺术课件 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9b1050f12d2af90242e6c1.png)
知识复习
科学家
天文学: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 数学:创立微积分
力学: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理论体系
达尔文 出版《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思想
爱因斯坦 创立相对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兴起时间 17——18世纪
运动中心 法国 启蒙思想 代表人物 伏尔泰
性质 继文艺复兴之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核心思想 理性主义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托尔斯泰
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
现实主义作家,世界文学 巨匠。他的作品反映了19 世纪后半期而过的重要社 会现象,列宁称赞他的作 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
他创作的《战争与和平》 和《安娜﹒卡列尼娜》是 震惊世界文坛的巨著。其 中《战争与和平》是世界 文坛上历史小说的典范。
《战争与和平》
• 1863―1869年,他创作了长篇历史 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他创作历程 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 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 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 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 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 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 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 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了俄国的前途和命 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 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 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 的鸿篇巨制。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科学文化第23课 文学和艺术 ppt课件新授课课件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科学文化第23课 文学和艺术 ppt课件新授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599f1dccbff121dc36833d.png)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3)作品内容
4)作品的思想性 俄国革命的镜子
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 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19世纪 中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社 会矛盾激化,私有制弊端日益显露.人们不 得不冷静观察现实,客观剖析社会,因此 他的作品大多产生于此历史背景之下.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巨著,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 以库拉金、包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 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 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 史诗。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 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 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 仍旧撼动人心。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 作于 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 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渥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 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 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 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一次在车站上, 安娜和年轻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 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渥伦斯基同居。但 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 她逐渐发现渥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继失去儿 子和精神上最后一根支柱 ——渥伦斯基后,经过一次和渥伦斯 基的口角,安娜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在这个虚伪的社会中生活下 去,绝望之余,她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揭露了 19世纪六七十 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
他创作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fa09340508763230121242.png)
九年级上历史教案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通过文学、美术和音乐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分析,以点带面,概述了世界近代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
本课的引言部分,即贝多芬拒绝为侵略别国的法国军官演奏的故事,教材这样安排其目的在于,第一,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牢牢吸引学生;第二,贝多芬所表现出的品德是文学艺术家所共有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本课教学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就在于他所创作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俄国现实生活,他的作品深深打上了他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努力改造不合理社会的烙印,体现了他将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崇高品质。
教材概述了《战争与和平》的基本内容和情节以说明托尔斯泰作品的特点,《战争与和平》讴歌了俄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斗争精神。
托尔斯泰晚年的“平民化”道路的选择是教材的难点,它反映了托尔斯泰所生活的优越环境与他所创作的现实生活产生了矛盾。
为了更好地创作,就要摆脱贵族化的生活。
梵高和他的《向日葵》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梵高的一生都处于不断追求和探索中,梵高的名言集中反映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0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01](https://img.taocdn.com/s3/m/d6a3f3d90975f46527d3e169.png)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充分调动学生对该时期西方文学艺术作品了解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有关内容加深对该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
(2)该课内容特别是小字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素材,指导学生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使有些学生回忆更多的内容,使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4.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5.难点:认识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
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图示归纳法、直观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2.学法选择:图示归纳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材中的图文史料、网上下载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设问:同学们还记得文艺复兴的作用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因势导入新课:文艺复兴之后,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思想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讲授新课】一、启蒙思想的火种①教师设问:何谓启蒙思想?教师在学生思考后,指出其基本含义。
②教师设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求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有哪些重要思想主张?他们的思想主张有何共同作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要求学生按启蒙思想家、主要著作、主要思想主张、共同作用等,制作完成《法国启蒙思想家简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0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教案01](https://img.taocdn.com/s3/m/a43e80ba195f312b3169a58a.png)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充分调动学生对该时期西方文学艺术作品了解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有关内容加深对该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
(2)该课内容特别是小字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素材,指导学生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使有些学生回忆更多的内容,使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4.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5.难点:认识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
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图示归纳法、直观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2.学法选择:图示归纳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材中的图文史料、网上下载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设问:同学们还记得文艺复兴的作用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因势导入新课:文艺复兴之后,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思想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讲授新课】一、启蒙思想的火种①教师设问:何谓启蒙思想?教师在学生思考后,指出其基本含义。
②教师设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求解: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有哪些重要思想主张?他们的思想主张有何共同作用?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要求学生按启蒙思想家、主要著作、主要思想主张、共同作用等,制作完成《法国启蒙思想家简表》。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文学与艺术
![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3课文学与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12832456be23482fb4da4c6d.png)
创作于 1889―1899年,是 他长期思想、艺术 探索的总结,也是 对俄国社会批判最 全面深刻、有力的 著作。
关于正义、法律、宗教、上帝等等一切话都 是空话,用来掩盖最粗暴的贪欲和残忍! ——摘自《复活》
达·芬奇——意大利文 艺复兴的杰出代表,文 艺复兴时期的巨人。
《蒙娜丽莎》
《最后的晚餐》
达· 芬奇(14521519)自画像
1873―1877年,他完成其第二 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 娜》。小说是由两条平行而又互相 联系的线索构成的。一条是贵族妇 女安娜,由于对她的丈夫、大官僚 卡列宁不满,爱上了渥伦斯基,她 的行为遭到贵族社会的鄙弃,终于 在痛苦和绝望中卧轨自杀。围绕着 安娜对爱情的追求,作者对上流社 会、官僚贵族做了暴露性的勾画。 另一条线索是外省地主列文和贵族 小姐吉提的恋爱、波折、终成眷属 的故事。作者通过列文对事业和生 活道路的探索,广泛描写了农奴制 改革后的地主、农民、新兴资产者、 商人阶层。
哈姆雷特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19世 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世界文学巨匠。 他出身于贵族家庭,一生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寻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强调描写现实生活, 找改造社会的良方。面对种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揭露社会矛盾和冲突。 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 托尔斯泰的作品为什么被列宁称为 《复活》等不朽名著。他在《战争与和平》序中说: “俄国革命的镜子”? “如果我们胜利的原因不是偶然的,而实际上是俄 罗斯人民和军队的性格,那么,这种性格在我们遭 受挫折和失败的时代就应当表现得更为鲜明。”他 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在《战争与和平》的跋中再次说:“应当重复这句 ——列宁 话:我是努力写人民的历史呀。” 他是十九世纪俄国的巨人。 1910 年,托尔斯泰经过长期激烈的思想斗争,最 ——鲁迅 终决定摆脱贵族生活,把财产交给妻子,弃家出走, 以实现自己“平民化”的夙愿。结果他途中身染肺 疾,死在一个车站上。
9上23课文学和艺术教案和导学案文档 中华书局版
![9上23课文学和艺术教案和导学案文档 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5895be1a37f111f1855b3e.png)
第23课文学和艺术教案和导学案教学目标:1.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映;通过对三个著名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
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难点:认识这些著名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除了波澜壮阔的的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发展有巨大作用的新航路开辟,百家争鸣的,百花齐放的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运动以外,近代资产阶级文化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添上了一笔壮丽的色彩。
自主学习;1、著名德国的是伟大的作曲家,代表作是为而作,完成于1804年。
2、在近代,社会政治经济都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人们的思想发生重大变化,这为文学家提供了写作素材。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列宁称为“”,代表作品有《》《》和《》。
3、美术名家梵高:一位有世界影响的画家。
代表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他创作于法国南方,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4、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他的文学作品最高成就是,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王冠。
讲授新课一.音乐1.贝多芬德国人,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
2.成就贝多芬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九部交响曲,32部钢琴奏鸣曲,五部钢琴协奏曲,十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一系列弦乐四重奏曲,声乐曲,剧乐曲,以及许多其他乐曲。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文学和艺术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文学和艺术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72da7a770bf78a652954d2.png)
第23课文学和艺术学习目标: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题)一、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1、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其中_____________被誉为莎士比亚戏剧的王冠,是其悲剧的代表作。
莎士比亚被人们尊称为 __________ 马克思称他为 __________2、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代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宁称他为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1)《最后的晚餐》作者是________ ,取材于《圣经》(2)美术名家__________ ,代表作《向日葵》和___________ ,反映了画家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三、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德国人,被公认为音乐泰斗,其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出名的是____________,反映的事件是________ 。
为__________ 写的。
合作探究课本141页思考与讨论达标练习1.达·芬奇的名画中虽取材于宗教,但却是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真实情感的是()A.《蒙娜丽莎》B.《最后的晚餐》C.《自画像》D.《西斯廷圣母》2.荷兰著名画家梵高运用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来表达他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代表作品是()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向日葵》 D.《战争与和平》3.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西方科技文化成就的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A.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B.牛顿——英国——“现代科学之父”C.德国——贝多芬——浪漫乐派的开拓者D.西班牙——毕加索——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4.以下对应关系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B.毕加索---《向日葵》C.达·芬奇一《最后的晚餐》D.莎士比亚---《哈姆雷特》5.下列思想家不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是()A.莎士比亚 B.孟德斯鸠 C.卢梭D.伏尔泰6.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作家是()A.高尔基B.列夫·托尔斯泰C.肖洛霍夫D.柴可夫斯基7.(2015·辽宁丹东)荷兰伟大的画家凡·高的代表作是()A.《向日葵》B.《最后的晚餐》C.《和平鸽》D.《亚威农的少女》8.(2015·山东济宁市B)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启发、鼓励和警戒作用。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https://img.taocdn.com/s3/m/cc1e412a26fff705cd170a32.png)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历史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历史教课方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教课方案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初中历史教课方案文讯教育教课方案九年级上册第23 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历史给人们供给了经验,历史学是全部学科的基础,没有历史就没有传承,就没有其余各样学科。
历史不不过留给我们不过,相同也有教训,本教学设计资料合用于初中九年级历史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改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认识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要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凡·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豪交响曲》。
2、过程与方法:认识到世界近代的文学艺术成就是世界近代社会生活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反应;经过对三个有名代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的研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剖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应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而培育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感情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这些有名代表人物能够获得灿烂成就的根来源因在于他们善于察看社会生活,发奋图强,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同。
尊敬和赏识不一样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就,进而建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要点:列夫· 高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凡·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豪交响曲》。
难点:一准期间的文化是一准期间的政治、经济的反响教课手段: ppt 课件教课方法:讲话法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阅读教材147 页导入框中的内容,这个故事说的是谁的事迹?能说明什么?贝多芬。
能说明贝多芬是一个富裕正义感的人。
二、讲解新课那你知道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吗?下边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3 课世界的文家杰作(一)音乐家贝多芬对于贝多芬学习的故事,有很多传说。
历史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文学和艺术》 教学设计
![历史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文学和艺术》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619aed05087632311212ff.png)
第23课文学和艺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品《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凡•高及其代表作品《向日葵》和《在阿尔勒的卧室》;贝多芬及其代表作品《英雄交响曲》和《致爱丽丝》。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寻找相关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答案;2、本课自己动手题看起来简单,但要理解说明“莎士比亚的诗歌中,成就最高的是什么”并不容易。
教师一定要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这一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勇于创新、勇于探索与实践的信念和意识;并从中认识到这些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树立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成果的观念和追求真理及献身文学艺术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莎士比亚的代表作;难点:理解和欣赏凡•高的名画《向日葵》。
【教学教法】一、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板书)1、莎士比亚(板书)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威尼斯商人》影视片段,然后展示问题: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它的主题是什么?作者:莎士比亚主题:《威尼斯商人》痛斥了贪婪和自私,歌颂了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依据教材简介莎士比亚及其成就。
教师提问:阅读《哈姆雷特》的故事梗概,你怎样看待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观点均可:(1)哈姆雷特复仇是除暴安良,代表了正义。
(2)哈姆雷特之死,说明维护正义是要付出代价的。
(3)哈姆雷特复仇,为民除害,是正义的;但个人英雄主义不可取。
应揭露克劳迪斯的阴谋,发动群众把暴君赶下台。
(4)邪不胜正,多行不义必自毙。
(5)哈姆雷特警惕性不高,明知克劳迪斯是阴谋家和暴君,还接受他的各种安排,实在可悲。
2、列夫•托尔斯泰(板书)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安娜•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片段,提问:这是什么作品?这是谁的作品?提问: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价值如何?学生:他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充分反映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象。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23 世界的文化杰作》word教案 (9)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23 世界的文化杰作》word教案 (9)](https://img.taocdn.com/s3/m/b8823bd4960590c69fc3761c.png)
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一、重点和难点本课通过文学、美术和音乐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分析,以点带面,概述了世界近代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
本课的引言部分,即贝多芬拒绝为侵略别国的法国军官演奏的故事,教材这样安排其目的在于,第一,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牢牢吸引学生;第二,贝多芬所表现出的品德是文学艺术家所共有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本课教学重点: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是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就在于他所创作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俄国现实生活,他的作品深深打上了他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努力改造不合理社会的烙印,体现了他将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崇高品质。
教材概述了《战争与和平》的基本内容和情节以说明托尔斯泰作品的特点,《战争与和平》讴歌了俄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斗争精神。
托尔斯泰晚年的“平民化”道路的选择是教材的难点,它反映了托尔斯泰所生活的优越环境与他所创作的现实生活产生了矛盾。
为了更好地创作,就要摆脱贵族化的生活。
梵高和他的《向日葵》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
梵高的一生都处于不断追求和探索中,梵高的名言集中反映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他能把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通过绘画这种形式反映出来,说明了他勤于观察善于思考,表现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是本课最后一个重点。
贝多芬堪称欧洲音乐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
第一,双耳失聪使他异常痛苦,但他勇于向命运挑战,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出了《英雄交响曲》等不朽乐章。
第二,贝多芬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富于正义感。
教材通过两个典型事例予以叙述,这两个典型事例反映了他高傲、不驯的性格和强烈的自尊、自信,这些性格特征不仅反映在他的生活中,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贝多芬的音乐跳动着强烈的时代脉搏,充满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精神。
贝多芬的音乐无论在思想深度,还是在艺术成就,都达到了最高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文学和艺术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学生通过自学与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让学生搜集关于文学艺术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讨,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通过学习凡高·贝多芬的简要生平与艺术创作经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理想
2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为中华书局初三历史上册第23课,文学和艺术,在教材的第140-144页。
本课概括介绍了各国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文学艺术界的代表人物和作品,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反映。
3重点难点
1、重点:16-19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和达·芬奇,另一个是19世纪乐坛的代表人物贝多芬。
2、难点:凡·高的成就,他的绘画艺术属于后印象主义画派,托尔斯泰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含义和社会意义。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第23课文学和艺术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第23课文学和艺术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回顾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但丁《神曲》。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二)揭示学习目标
(三)巡视自学,自学内容如下:
人物:莎士比亚国家:英国悲剧作品:《哈姆雷特》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历史剧作品:《享利四世》、《理查三世》、喜剧作品、《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和剧
作家
),其中《哈姆雷特》被誉为莎士比亚戏剧的王冠,是其悲剧的代表作。
人物:托尔斯泰国家:俄国作品:《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他是我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世界文学巨匠)。
人物:达芬奇国家:意大利作品:《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蒙娜丽莎》。
人物:凡高国家:荷兰作品:《向日葵》、《桃花盛开》,他笔下的向日葵不仅是(植物),而且是热情的(生命体)。
人物:贝多芬国家:德国作品:《英雄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作品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了民主精神和理想信念,构思宏大,气势磅礴。
(四)检查自学效果
(五)讲授和点拔
(六)小组讨论:思考与讨论题,每一小组1人代表回答。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描写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矛盾和冲突,说说托尔斯泰的作品何以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答:因为托尔斯泰的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示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七)当堂训练
1、其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文学巨匠是:
A、高尔基
B、列夫·托尔斯泰
C、孟德斯鸠
D、伏尔泰
2、下列哪部作品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了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
A、《战争与和平》
B、《老人与海鸥》
C、《百年孤独》
D、《人间喜剧》
3、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达尔文《物种起源》
B、托尔斯泰《哈姆雷特》
C、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D、凡高《桃花盛开》
4、下列音乐作品中,贝多芬为拿破伦而写的是( )
A、《英雄交响曲》
B、《第二交响曲》
C、《命运交响曲》
D、《月光奏鸣曲》
5、列夫·托尔斯泰,凡高,贝多芬三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共性是( )
A、都是批判现实主义者
B、都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C、都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都具有反对社会黑暗,主张公平的正义感
5、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在18世纪,音乐界诞生了一位真正的伟人,他双耳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持“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而奋臂呐喊。
材料二: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某位音乐家言论
请回答:⑴这是哪国的哪位音乐家?
答:德国的贝多芬
⑵他为拿破仑写的一部交响曲是什么?
答:《英雄交响曲》
⑶他的第一部交响曲的特点是什么?
答:从内容到形式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宏大。
⑷从这位音乐家的名言中我们可以学到他的什么精神?
答:善于创新,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等。
(八)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请学生回答。
(九)预习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六、板书设计(略)
七、教学反思: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