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拟声词:拟声词有哪些_写作技巧
用四种不同类型的拟声词造句
![用四种不同类型的拟声词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b294b23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0.png)
拟声词及例句
拟声词常见的情况分别如下:
1、单音节的拟声词有:乒、乓、轰、唰、嘭、咻、吱、啪等。
例句:森林里,猎人发现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咻”的一声,他手中的箭已经飞向了它。
2、双音节的拟声词有:汪汪、啦啦、哗哗、咚咚、滴滴、答答、嘤嘤、叽叽、渣渣、呱呱、啪啪等。
例句:傍晚的农家小院内,不知为何突然传来了“旺旺”的狗叫声。
3、AB型的拟声词有:乒乓、扑通、喀嚓、喀嗒、滴答、叮当、啪嗒、哗啦、呼噜、喵呜、吱呀、吧嗒、扑哧、啪叽、咕嘟等。
例句:教室内,考试的时候显得格外安静,学生们仿佛都能听到“嘀嗒”的钟表声。
4、AAA型的拟声词有:哈哈哈、呜呜呜、嘻嘻嘻、啦啦啦、嗡嗡嗡、呱呱呱、达达达、轰轰轰、咕咕咕、咚咚咚等。
例句:初夏夜的荷塘里格外热闹,许多动物都喜欢在这里纳凉,尤其是会“呱呱呱”叫的青蛙。
拟声词
![拟声词](https://img.taocdn.com/s3/m/9b46ed07763231126edb119d.png)
拟声词一、认识拟声词1.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是描摹声音的词语。
我们在写作时运用拟声词、令人如闻其声,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拟声词在书写的时候,一般都加上引号。
3.学会将不同种类的拟声词分类记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不同的动物会发出不同的叫声。
例:喔喔嘎嘎呱呱嗡嗡汪汪喵喵哞哞咩咩二、准确运用拟声词1.不同的拟声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我们要结合具体语境体会不同拟声词之间的差别,力求运用准确的拟声词表达语意。
2.不同拟声词运用场合和语境不同。
例:滴答淙淙哗哗潺潺3.不同拟声词表达的情感不同例: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小鸟在树上“喳喳”地叫着。
4.拟声词在使用时要灵活、自然,过分追求运用拟声词只会造成语言的不流畅,不仅没有美感,而且可能成了病句。
三、结合运用动词和拟声词动词和拟声词的作用各不相同。
动词赋予人和事物动态性,拟声词赋予人和事物以声音,声音与动作的结合将使事物描写更为生动形象,因此可适当把动词和拟声词结合运用。
例:一阵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娜娜踮起脚尖,一边用左手扶住树干,一边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摘下了一片树叶,然后将它夹在那本她最喜欢的书里。
例:“咔嚓”一声,玻璃打碎了,他手里端着水杯,眼镜转向窗外,自言自语道:“怎么这么大的风!”练习1.照例子,在( )里填入恰当的拟声词。
例:牛叫声(哞哞)狗叫声()敲门声()流水声()鞭炮声()打雷声()下雨声()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拟声词。
“丁零零——”,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像箭一样冲出了教室。
操场上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同学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田字格,还有的在下跳棋......不一会儿,上课铃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地按了“暂停键”,“咚咚咚”地跑回了教室。
小学语文作文技巧——运用拟声词
![小学语文作文技巧——运用拟声词](https://img.taocdn.com/s3/m/9409235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3.png)
小学语文作文技巧——运用拟声词学生要想写出一篇精彩的记叙文,仅仅靠单一的记叙表达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描写方式,有的时候还需要有抒情方式。
这是记叙文写作最基本的要求。
记叙文写作经常是写人或写事。
要想写好,写出特色,学生就应该比较熟练地掌握描写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场面描写等。
这样才能准确、具体、生动、形象、感人。
不管是写人,还是写事,也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场面描写,如果学生能恰当地运用拟声词,就会给人带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恰当地运用拟声词是记叙文创新方法之一。
所说的拟声词,就是模拟声音的词,又称为象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
记叙文巧用拟声词,不但具体、生动、形象,还会有新意,也会得高分。
请看课文中的句子:1、几只野鸭扑楞楞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
——《荷花淀》2、从这时候起,山涧又从左侧转到右侧,水声淙淙,跟我们跟到南天门。
——《雨中登泰山》3、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
——《在烈日和暴雨下》学生要想熟练地运用好拟声词,就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有运用拟声词的意识。
在写作文的时候,就要有用拟声词的想法,并且在构思的时候就要想好,在什么地方用拟声词,怎么用、用几次。
这样通篇考虑就能准确地用好拟声词,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是要多读课文。
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出现拟声词的句子,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
把好的句子要熟读,最好是背下来,活学活用有到作文中去。
三是要多练笔。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在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就要多练笔,可以写一个片段或写一篇日记都可以,尝试着运用拟声词。
可以仿写一句话,也可以仿写一段话,然后,再反复修改。
这样,练习的时间长了,自然就学会了这一方法,就会有助于作文提分。
单音节乒、乓、哧、唰、哗、轰、嘭、砰、嘘、咻、飕、当、吐、噎、叮、吱、啪双音节拟声词啦啦、哗哗、汪汪、咚咚、隆隆、呀呀、呼呼、嗖嗖、潺潺、嘘嘘、咻咻、鸭鸭、嘎嘎、铃铃、令令、滴滴、答答、飕飕、訇訇、吁吁、淅淅、得得、瑟瑟、冽冽、剌剌、沥沥、哼哼、啊啊、叨叨、隆隆、呜呜、呷呷、嘶嘶、嗡嗡、嘟嘟、喋喋、呜呜、咯咯、咩咩、关关、雝雝、嘤嘤、嘐嘐、嗷嗷、叫叫、轩轩、烈烈、铿铿、啾啾、啧啧、喳喳、蛮蛮、劳劳、呴呴、晓哓、唶唶、咕咕、叽叽、唧唧、渣渣、呱呱、啪啪、喔喔、嘀嘀、呼呼、沙沙、吱吱、哇哇、崩崩、簌簌、翛翛[2] AB型乒乓、扑哧、扑通、喀嚓、喀嗒、滴答、叮当、布谷、知了、哧溜、啪嗒、哗啦、呼噜、噼啪、间关、绵蛮、呢喃、轰隆、喵呜、呼啦、啁啾、叭卜、吱呀、吧嗒、啪叽、咕嘟[3]AAA型呜呜呜、嘻嘻嘻、呵呵呵、哈哈哈、啦啦啦、嗡嗡嗡、呱呱呱、达达达、轰轰轰、喃喃喃、嘟嘟嘟、咕咕咕、笃笃笃、咚咚咚AAB型叮叮当、滴滴答、通通扑、啦啦哗、咚咚锵ABB型扑通通、哗啦啦、咝溜溜、轰隆隆ABA型吱咕吱AAAA型当当当当、哗哗哗哗、嘻嘻嘻嘻、哈哈哈哈AABB型哔哔剥剥、毕毕剥剥、滴滴答答、嚓嚓嘎嘎、叽叽喳喳、叽叽呱呱、乒乒乓乓、唠唠叨叨、嘟嘟囔囔、劈劈啦啦、哗哗啦啦ABAB型哗啦哗啦、咕咚咕咚、淅沥淅沥、嘟噜嘟噜、朴隆朴隆、哔里哔里、呼噜呼噜、当郎当郎、啪拉啪拉、卡拉卡拉、唰拉唰拉、叮当叮当、轰隆轰隆、扑通扑通、咕噜咕噜、叮咚叮咚、吱嗒吱嗒ABCC型叽里咕噜、叮零咚隆ABCD型唭里硿咙、噼哩啪啦、呜里哇啦、丁铃当郎、叽哩呱啦、叮铃当啷、唏哩哗啦、霹哩叭啦、叽里咕噜ABCA型咚得隆咚、锵不隆锵ABBB型淅沥沥沥、哗啦啦啦。
用拟声词写人或物的状态
![用拟声词写人或物的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5839561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64.png)
用拟声词写人或物的状态
1、哈哈:指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笑声,高兴欢乐时的状态,抒发快乐的心情,表现一个人很开心的状态。
也指人通常用来开玩笑。
人的一种笑声,高兴,开心。
出处:《水浒传》第三一回:“武松讨面镜子照了,也自哈哈大笑起来。
”
2、呵呵:呵呵,意为笑声的拟声词。
网络用语:在否定对方的同时,表达强烈的嘲讽和不屑。
正式谈话:最好避免使用呵呵,不然会让对方感到你不尊重。
3、扑哧:扑哧,多形容笑声。
亦作“扑吃”。
亦作“扑嗤”。
亦作“扑蚩”。
发出抑制不住的扑哧一笑。
4、嘿嘿:形容笑的狡诈。
有时候也形容笑的可爱。
被广泛地用于网络和日常用语中。
“嘿嘿”一词开始大规模普及运用是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大陆开始流行以后。
里面痞子蔡使用嘿嘿来代表笑声令当时很多男生争相模仿。
5、噗哧:犹唠叨。
【例句】金庸《笑傲江湖》:岳灵珊噗哧一笑,叫:爹!岳不群向她摇了摇手,却也不再峻色相对了。
(轰隆)的雷声,(哗啦)的雨声
(嗖嗖)的风声,(砰砰)的枪声
(呜呜)的枪声,(呵呵)的笑。
15个拟声词
![15个拟声词](https://img.taocdn.com/s3/m/e8e31d93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2.png)
常用的拟声词常用的拟声词有:咕哝、扑哧、扑通、喀嚓、喀嗒、滴答、叮当、淅沥淅沥、咕噜咕噜、哧溜、吱呀、滴滴答、瑟瑟、哈哈哈、咚咚锵。
知识讲解一、词语释义1、咕哝:意为小声地说话(多指自言自语,并带不满情绪)。
2、扑哧:形容笑声或水、气挤出的声音。
3、扑通:形容重物落地或落水的声音。
4、喀嚓:拟声词,东西折断等声音。
5、喀嗒:意思是咔哒声。
6、滴答:通常形容水滴的声音,时钟指针旋转的声音有时也使用“滴答”这个词。
7、叮当:形容金属、瓷器等撞击的声音。
8、淅沥淅沥:一般指小雨落下的声音。
9、咕噜咕噜:形容水流动或物体滚动的声音。
10、哧溜:疾速流动、滑移发出的声响。
11、吱呀:多形容小动物的叫声;形容某些尖细的声音。
12、滴滴答:形容水声、马蹄声或钟摆左右晃荡的声音。
13、瑟瑟:形容风声或青绿色。
14、哈哈哈:指一个人发出的笑声,高兴开心欢乐时的状态。
15、咚咚锵:拟声词,形容金石、锣鼓等撞击发出的洪亮清越的声音。
二、具体运用方法如下1、小明每次遇到开心的事情,总是会情不自禁的哈哈哈大笑。
2、我听见家里面有滴滴答的声音,难道是雨水滴到屋子里面了?3、当听到厨房里面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后,我才想起来我正在烧水。
4、小青蛙扑通一下跳进了水中,我还没来得及拍照呢!5、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小明在下面突然扑哧笑了一声,立马引起了老师的注意力。
补充知识什么是拟声词?所谓的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
拟声词虽然也是摹仿自然的声音,却有很大的主观性。
自然界的声音无限,通过我们耳朵和大脑的诠释,主观音感的辨别,再由自己语言的音位系统模拟,这样的模拟往往会失真。
因此,它和口技的声音摹仿,有所不同。
拟声词的运用
![拟声词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b1412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2.png)
拟声词的运用拟声词是汉语中一种非常特殊的词汇,它们能够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来表达某些特定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拟声词的运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还能够让人们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事物的本质。
下面,我们将按照不同的类别来介绍拟声词的运用。
1. 动物类动物类的拟声词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它们能够模拟出各种动物的叫声、行动等特征。
比如,“咕咕”、“叽叽喳喳”、“嗷嗷”、“嘎嘎”等等,都是非常典型的动物类拟声词。
这些词汇的运用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动物的特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 自然类自然类的拟声词主要是模拟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特征,比如“飕飕”、“呼呼”、“哗哗”、“沙沙”等等。
这些词汇的运用能够让人们更加生动地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 人类类人类类的拟声词主要是模拟人类的声音、行动等特征,比如“哈哈”、“哭哭啼啼”、“嘀嘀咕咕”、“咳咳”等等。
这些词汇的运用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类的情感和行为,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4. 物品类物品类的拟声词主要是模拟物品的声音、形态等特征,比如“咔嚓”、“嘎吱”、“咚咚”、“嗒嗒”等等。
这些词汇的运用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物品的特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5. 动作类动作类的拟声词主要是模拟各种动作的声音和形态,比如“啪啪”、“咔嚓”、“嗒嗒”、“嘭嘭”等等。
这些词汇的运用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动作的特征,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总之,拟声词的运用是汉语中一种非常特殊的表达方式,它们能够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来表达某些特定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拟声词的运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还能够让人们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事物的本质。
因此,我们应该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注重拟声词的运用,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形容人说话的拟声词
![形容人说话的拟声词](https://img.taocdn.com/s3/m/8246b63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7.png)
形容人说话的拟声词形容人说话的拟声词拟声词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来描写事物或人的特征。
在形容人说话方面,拟声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生动地描述人的语气、语调和口音等。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些常见的拟声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表达方式。
1. 语调和声音当我们形容人说话时,语调和声音是最容易传递的信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拟声词来描述不同的语调和声音:- 温柔的声音:嘘嘘、轻语、细语、低吟。
- 严厉的声音:斥责、厉声、咆哮、声如洪钟。
- 慵懒的声音:懒洋洋、嗲声嗲气、悠然、宛如午后的蝉鸣。
- 兴奋的声音:激动、兴高采烈、声如洪钟。
- 疑问的声音:疑惑、问号满满、纳闷。
这些拟声词可以帮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人的语气和情绪。
2. 旋律和节奏人的说话方式除了语调和声音,还受到旋律和节奏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拟声词来描述人的旋律和节奏:- 快速的节奏:连珠炮、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饶舌。
- 缓慢的节奏:慢吞吞、吞吞吐吐、词不达意。
-抑扬顿挫:有气势、高声大叫、断断续续、喋喋不休。
- 声调起伏:起伏有致、升降调、高低跷跷板、跳跃的节奏。
这些拟声词帮助读者感受到说话者的语速、停顿和音调变化。
3. 口音和方言人的说话方式会受到地域文化和个人习惯的影响,不同的口音和方言也会带来不同的语言特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拟声词来描述口音和方言:- 广东话:嘞、噉、啲、噉会。
- 上海话:噢、挖、嘎、哪、勒戈。
- 北京话:哪、敢、咋、俺。
- 四川话:哪条、笋耳、阿吃、几巴子。
- 英式英语:bloody、innit、mate、blimey。
这些拟声词可以帮助读者感受到说话者的地域特色和语言风格。
总结起来,拟声词是一种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绘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
通过使用不同的拟声词,我们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说话者的语气、说话方式和口音特点。
在写作中,合理运用拟声词可以提升文学作品的魅力,让读者更加沉浸其中。
拟声词与拟态词的运用与表达
![拟声词与拟态词的运用与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bacee78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a.png)
拟声词与拟态词的运用与表达拟声词和拟态词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类,它们能够通过模拟声音和动作的方式表达出一定的意义和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拟声词和拟态词,它们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动作、声音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拟声词和拟态词的运用和表达。
一、定义和特点拟声词是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来表达事物的特征或者描述特定的声音。
比如,“嘀嘀嘀”、“呜呜呜”、“咔咔咔”等。
拟声词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使得读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描述的对象是什么样子,并且能够感受到这种声音所带来的情感。
拟态词是通过模拟动作或者状态的方式来表达事物的特点或者描述特定的情感。
比如,“跳跃”、“踌躇”、“翻滚”等。
拟态词通过模拟动作或者状态的方式,使得读者可以形象地了解到描述的对象的特点,并且能够感受到这种动作或者状态所带来的情感。
拟声词和拟态词都是通过模拟的方式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和情感,它们在文章中的运用可以起到丰富语言表达的作用,使得文章更加生动。
二、拟声词的运用与表达拟声词主要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和情感。
它通常能够使得读者产生强烈的感觉和联想,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拟声词的运用和表达方式:1. 描述动物的叫声:比如,“喵喵”(猫叫声)、“汪汪”(狗叫声)、“咕咕”(鸡叫声)等。
这些拟声词能够直观地描述动物的叫声,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动物的存在和特征。
2. 描述自然界的声音:比如,“雨滴滴答答”、“风呼呼地吹过”、“雷声轰隆”等。
这些拟声词能够形象地描述出自然界发出的声音,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妙。
3. 描绘人物的表情和声音:比如,“嘿嘿嘿”(形容人坏笑的声音)、“哈哈哈”(形容人大笑的声音)、“哭啊哭”(形容人哭泣的声音)等。
这些拟声词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到人物的表情和情感。
三、拟态词的运用与表达拟态词主要通过模拟动作或者状态的方式来表达特定的意义和情感。
拟声词小结
![拟声词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ebff21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3.png)
拟声词小结
拟声词是一种借助语音音节来模拟、描写自然界和动物发出的声音的修辞手法。
它通过模拟语音音节来表现声音、赋予物体或动物生动的形象,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觉和形象联想。
下面就小结一下几种常见的拟声词。
1. 动物的叫声
动物的叫声是拟声词中常见的一种。
比如,“喵喵”、“汪汪”、“嗷嗷”、“咩咩”等,分别代表了猫、狗、狼和羊的叫声。
这些
词语在表达时带有音乐感,能够更好地传达动物发出的声音。
2. 人的语音和声音
除了动物的叫声,人的语音和声音也是拟声词的对象。
例如,“哗哗”的声音类似于流水声,可以形容河水的流动声;“嘀嘀嘀”则是汽车喇叭声,能够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汽车的鸣笛声。
3. 自然界的声音
自然界的声音也是拟声词常用的表达对象。
比如,“飕飕”的声
音可以形容风的声音,让读者感受到风的呼啸声;“嘭嘭”、“簌簌”的声音是雨点和雨滴落地的声音的拟声,让读者听到雨
滴滴落的声音。
4. 物体碰撞和摩擦的声音
除了生物和自然界的声音,物体之间碰撞和摩擦产生的声音也是拟声词的一种。
比如,“咚咚”、“碰碰”表示物体撞击的声音,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物体之间的碰撞力;“刷刷”、“摩擦”可以形
容物体摩擦产生的声音,传递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总之,拟声词是一种有效的修辞手法,通过模拟声音来描述自然景物、动物和人的语音,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在写作中使用拟声词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所描述的场景,增加作品的艺术感和阅读体验。
描写拟声词的词语
![描写拟声词的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67c6518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0.png)
描写拟声词的词语
拟声词是一种语言表达手法,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来描写事物的声音或者动作的声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拟声词:
1. 嘀嗒:形容轻微的声音,比如雨滴落在窗户上的声音。
2. 咔嚓:形容断裂或者破裂的声音,比如树枝折断的声音。
3. 嘶嘶:形容类似蛇发出的声音,也可以形容热水沸腾的声音。
4. 咯咯:形容类似小孩笑声的声音,也可以形容咳嗽的声音。
5. 嗖嗖:形容飞快移动的声音,比如箭矢射出的声音。
6. 呼啸:形容风或者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声音。
7. 嘟嘟:形容轻微的敲击声,比如按下键盘的声音。
8. 咕噜:形容物体滚动或者流动时发出的声音,比如水流的声音。
9. 嘎吱:形容物体摩擦或者开关门的声音。
10. 咚咚:形容重物落地时的声音,比如敲门的声音。
拟声词的运用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字中所描述的声音,增强作品的艺术感。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拟声词来描写声音,以丰富作品的描写和氛围。
同时,拟声词也可以通过与其他修辞手法的结合,进一步突出作品的情绪和节奏。
词语的拟声辨析
![词语的拟声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8e783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1.png)
词语的拟声辨析拟声词是一类形容词,通过模拟声音的方式来描绘事物的特征。
丰富的拟声词汇能够使文本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然而,很多拟声词在使用时容易混淆或者使用不准确。
本文将就几对常见的拟声词进行辨析,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词语。
1. 咔嗒 VS 咔嚓咔嗒和咔嚓都是形容类似开瓶盖、关车门等声音的拟声词。
咔嗒一般用来形容柔软或低沉的声音,如轻轻敲击键盘的声音;而咔嚓则多用于形容锐利或清脆的声音,如关上扣子或者摄影快门声。
2. 叮 VS 丁叮和丁都是形容金属碰撞的声音的拟声词。
叮多用来形容铃铛等金属打击时的清脆声音,如“铃铃叮当”;而丁则更多指类似钟声的单调声音,如“丁当”、“丁冬”。
3. 哗 VS 汩哗和汩都是形容水流声音的拟声词。
哗多形容水流湍急、声音大的情况,如“瀑布哗啦啦地流下”;而汩则形容水声平静、柔和,如“小溪汩汩流淌”。
4. 铛铛 VS 叮当铛铛和叮当都是形容金属撞击声的拟声词。
铛铛一般用来形容较大或较沉重的金属碰撞声,如“锤子敲锣的铛铛声”;而叮当则多用于形容小型物体的金属碰撞声,如“闹钟的叮当声”。
5. 咝咝 VS 呲牙咝咝和呲牙都是形容气体泄出或刺耳声音的拟声词。
咝咝一般用来形容气体流动、溢出或者消散后发出的声音,如“汽车轮胎泄气的咝咝声”;呲牙则多用来形容动物或人因寒冷、恶心等情绪而咬牙发出的声音。
6. 瞪眼 VS 瞠目瞪眼和瞠目都是形容目光呆滞或睁得很大的样子。
瞪眼多指因愤怒、吃惊等情绪而眼睛睁得大大的样子;而瞠目则侧重于形容因害怕、吃惊等原因而眼睛睁得很大、很圆的样子。
通过以上的辨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拟声词,使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日常写作更加地生动有趣。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拟声词和叠词的运用
![拟声词和叠词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7ecc8fe25f0e7cd1852536d6.png)
拟声词和叠词地运用文一、拟声词地运用(一)什么是拟声词人们对一些不表示具体意义,也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地纯粹地声音加以摹拟,就称为拟声词或象声词•拟声词有:单音节拟声词:如:哗、哇、咚、咣双音节拟声词:如:哗啦、乌哇、咕咚、劈啪重叠拟声词:双音重叠,如:呵呵、淙淙、汩汩三音重叠,如:呼呼呼、吃吃吃、嘿嘿嘿、嘻嘻嘻四音重叠,如:哗哗哗哗、嘟嘟嘟嘟、通通通通(二)拟声词地作用、运用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入其境女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几个拟声词把琵琶演奏声音逼真地表达出来()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似风雨声•(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拟声词加强了故事恐怖神秘地气氛.()……且让我们欢迎这些鸣春地小鸟,倾听他们地谈笑吧啾晰!”•嘎嘎!(周作人《鸟声》)――想象中鸟叫声,浸透作者对春天地向往和恋慕,贮满浓郁、温馨地诗情、运用拟声词还可以形象地描摹人物地心情或情绪女口: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地水哗,哗,哗•……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地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孙犁《荷花淀》)――使人不仅听见水流地声音,又好象看见水流地状态•通过水流地声音表现了人物地心情和神态,前一句表现地是女人们心情很轻松,划船不紧不慢•后一句写女人遇见鬼子,紧张、急迫地神态•(三)拟声词地功能、作状语(单音节拟声词必须带地”)女如:()那钟当地响了一声•()他当啷一声抽出宝剑•()大雨哗哗地下着•、作定语(有一定条件限制)女如:()老远就听见哗啦哗啦地流水声•()门外传来一阵通通通通地脚步声•、作谓语女如:()他吭哧半天,也没把话说明白•()上了油以后,小车不再吱呀了•()大家都不做声,就他一人在嘟嘟嚷嚷•、作补语女如:()他气得呼呼地•()我地心跳得嘭嘭地•()雨下得哗哗地•(四)拟声词地运用拟声词虽然比较简单,运用起来却也有值得注意地地方•首先,必须拟摹相似•既然是拟声”就应该拟”得像•其次必须配合情景•某些声音地发出跟当时地人情” 物景” 有联系•要摹拟那种声音,就必须注意配合当时地情景,才能使声”成为文章地有机部分,而产生传声”达情”地效果•、因人而异拟声词地选用要充分体现人物地个性特征,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性格地人往往采用不同地拟声词•女如:()电话里有几个孩子在哇啦哇啦•()那几个女人还在叽叽喳喳地说着•()老太太在一旁嘟嘟嚷嚷•()鲁迅《社戏》写小旦咿咿呀呀地唱”.()赵树理《三里湾》写妇女咭咭呱呱地聒噪”、因情而异拟声词对人物感情地描绘有其独特作用,例如人们地笑声就可以分好多种,有微笑、欢笑、大笑、讥笑、讪笑、冷笑、苦笑等等;哭声也有好多种,有抽泣、大哭、哭嚎等. 运用不同地拟声词便能准确地把这些带有不同感情地笑或哭等声音描绘出来如如:()我俩眯眯笑起来一一这是微微含笑•()看着看着,她就嗤嗤笑起来这是独自会心抿着嘴地笑()他停了一会儿,呵呵笑道一一这是表示友谊真诚地笑•()小女孩一看,立刻咯咯地笑了一一这是发自内心欢快地笑•此外还有吃吃” 一一■音自得意而又勉强控制地笑;哈哈”一―快大笑;嘻嘻”一-嘲笑或讪笑;嘿嘿”一一笑等等•――选用了这些具有强烈感情地拟声词,一般不需要对这些笑”再加补充说明,人们通过这些拟声词便能体会出其中地实意”不仅使人如闻其声,而且能深感其情•、因境而异客观环境(包括时、地)地不同或变化也是选用拟声词是要注意地因素,否则就不可能真实地描绘出独特地环境•女口:流水声在不同地条件下会有很大地差别:潺潺”是平稳地细流;荷荷”是细小地急流;淙淙”是流水碰击卵石时地声音;哗哗”是水流畅通无阻地声响;汩汩”形容暗流,受阻滞重,声音沉闷;哇哇”是急冲冲地大水在叫唤;谑谑”是洪水在怒吼.、因物而异不同地东西发出地声音也不相同•拖拉机地声音是突突突突”地,独轮车是吱吱呀呀,猫叫声是喵喵”地,狗叫声是汪汪”地•女如:()纺车发出地是嗡嗡、嘤嘤地声音”.(吴伯箫《记一辆纺车》)()黄包车发出地是叮当,叮当,叮当”地声音•(张天翼《华威先生》)()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地脊梁,便会拍地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鲁迅《从百早园到二味书屋》)(五)拟声词地移用拟声词本来是为听觉服务地,但在实际使用时,也常常移来描写其它种种感觉•有人把这种用法称为通感”.、听觉移用不少拟声词,是专门用来摹拟某一种(或几种)声音•有时,由于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地需要,临时把它移来摹拟其它声音,这就是听觉移用”.女如:()他一句,我一句,叮叮当当把老头子说地生了气()坎儿井呜咽地流了千百个年头•()她淅淅沥沥哭得像六月连阴雨•()枪响得哗哗地像下着大雨•――'听觉移用”能引起人们丰富地联想•、内心感觉移用用拟声词把纯属内心地感受描绘出来,使实际无声地东西变得似乎有声了,不仅增强了形象感,而且带有一定地夸张意味•女如:()这一阵飞跑啊,骨头肉都咕咚散了•()她地脑袋嗡嗡响.()他全身突突突地燥热•()他只觉得心一个劲忽搭忽搭蹦•、视觉移用用听觉地声响把视觉地形象描绘出来,从而避免了一般地正面描写,起到了勾起种种联想地艺术效果•女如:()闪电在破棉絮似地黑云上呼啦呼啦地燃烧着()天黑了,楼房里劈劈啪啪亮起一方一方灯光()我地脸腾”地红到耳根•()他止不住地眼泪唰唰流淌•――这些拟声词所表示地声响,有地是不存在地纯属想象;有地在事实上可能存在,是在现实基础上产生地联想•、触觉、味觉、嗅觉地移用女如:()他紧靠着我,我能感觉到他浑身都在得得得地颤抖()舌头底下,唰”地一下子涌满了唾液•()那烟味呼呼地扑过来了•六、拟声词地活用、作动词,即发出某种声音地动作动词不出现,直接以拟声词作动词使用.它们可以带了、着”(不能带过”),可以带宾语、补语,也可以受否定副词和一些状语修饰•女如:()他用肥皂擦擦车轴,车轮就不吱呀了()小狗呜呜着,一瘸一拐地跑了•()他没等吃完就睡着了,在梦里还直吧哒嘴()女孩们在一起嘻嘻哈哈,非常热闹――用拟声词代替动词,不但节省了笔墨,而且有形有声,使描写更加生动有一小部分拟声词,如叨叨、嘟哝、嘀咕”等,由于经常活用作动词,可以说已进入动词范畴•、作名词,拟声词可以直接作某些和声音有关地动词地宾语,这些动词如叫、喊、响、拍、吹、打、听、”等,这是拟声词所固有地语法功能,不能认为是活用呼噜、哈哈、扑腾”等. 罢罢罢、来来来、去去去如:()牙齿打着得得 ……()只听咚咚咚,他把大鼓擂得山响•只有受数量短语修饰,并作一般动词地宾语时,才可认为是临时活用 如:()他又来一个 嗤”不屑地看着我•()别理她!她就是这么一个呼啦嗨”.――有些拟声词由于经常作宾语,已进入名词范畴,如 、作量词 如:他走进沼泽地,一脚一咕哧,十分艰难 二、叠词地运用 (一)什么是叠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地字连起来,成为词,通常叫叠词 叠词有双叠、三叠还有四叠 • 双叠:冷冷、连连、亭亭、缈缈四叠:哗哗哗哗、飘飘飘飘、花花花花还有三字后重叠:甜丝丝、香喷喷、红彤彤、美滋滋、软绵绵、坦荡荡 三字前重叠:麻麻亮、黢黢黑、团团转、梆梆硬、 其他形式:一忽闪一忽闪 (二)叠词地性质、在语言表达中,叠词地基本功能都是描写性地,相当于形容词和副词地性质 •女口:湿”与 湿湿” 深”与 深深” 空”与 空空”等含义基本相同•、叠词所表示地程度更深,韵味更浓,更能丰富具体地强调所写事物地情状,突出 形象感,也使语气语调显得更婉转从容•女如:()陆游《钗头凤》:错错错、莫莫莫()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飘飘地乱舞琼瑶,水面上流将去了,觑绝似落英无消耗, 似那人水远山遥•(元?赵显宏《昼夜乐》)、叠词不但可以单独应用,还可以一组一组地聚和起来,组成成语或句子 女如:()忧心忡忡、战战兢兢、模模糊糊、鬼鬼祟祟、清清白白、坦坦荡荡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李义山《咏菊》)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秋情》)(三)叠词地运用叠词、叠句也有一种奇特地魅力•在要表达深刻地思想、复杂地事物、沸腾地感情时,在作品中 节骨眼’地地方,适当运用叠句,常常能给人一种 百转千回,绕梁三日那样地感受”(秦牧《叠句地魅力》)、图貌画形,突出形象女口:朱自清《绿》、《荷塘月色》两篇中有十几处用叠词()《绿》:……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地黑边儿里地,一带白而发亮地水便呈现于 眼前了,亭下深深地便是梅雨潭 •……微微地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地绿意, …那溅着地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朵朵小小地白梅,微雨似地纷纷落着•――湿湿:瀑布对两旁岩石浸润地状貌 深深:潭水地深度 微微:流云淡薄稀少 油油:绿意地鲜亮朵朵、小小、纷纷:水花飞溅地状貌情态 •()《荷塘月色》:曲曲折折:荷塘地形状和面积地广度田田:荷叶地密度亭亭:荷叶挺立姿态,暗示高度层层:荷叶长势旺盛,显示其厚度――从各个角度突出了荷叶茂密可人地形象•、摹写声音叠词大多是两个相同音节地重叠,也即迭音,能以声表形,闻声见形,从听觉上给人以美感和想象,增强语言地表达效果•女口: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地声音.(《绿》)――使人未见瀑布便先闻其声.突出了瀑布声传四方,声音分外响亮地特点.既反衬了周围环境地清幽,又暗示了瀑布高悬地宏大气势.这里摹写瀑布声响,不用通常形容流水地哗哗哗” 潺潺”也不用花花”地重叠.因哗哗哗”显得音响低沉嘈杂,潺潺”显得水流缓慢,花花”音虽响亮,但显得短促,而花花花花”则语音绵延不绝,更能从音响上增强瀑布长流不断地形象性.而且声音清脆,富于节奏感.十分恰当地从音响角度表现和美化了梅雨瀑地情态,使文章平添了一种动人地音乐美、表达感情叠词地运用,在表露思想感情上,有独特功能.女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迢迢牵牛星》)――写牵牛星和织女星为银河所阻,虽含情脉脉,却不能在一起言欢地心情()漳河水,九十九道湾,层层树,重重山,层层绿树重重雾,重重高山云路断.――沸腾地感情随着叠句地不断出现盘旋直上、()《荷塘月色》第四段,一连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粒粒、星星、缕缕、密密、脉脉”等九个叠词,把荷叶地茂密、净直,荷花地清丽幽香都形神毕肖地表现出来,尽管作者未正面置一慨叹抒情之辞,但其欣喜赞美之情却自然流露于字里行间.尤其用脉脉”形容叶下水态,显得人是那样有意,水是那样多情,只可惜被茂密地叶子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很有感情色彩.不仅活画了荷塘水澄净柔美地情态,作者地爱怜惋惜、感叹之情也溢于言表.。
声音描写的技巧
![声音描写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cb65f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e.png)
声音描写的技巧
声音描写是写作中表达声音的一种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体验故事中的情境和氛围。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声音描写技巧:
1. 使用形容词和副词:选择适当的形容词和副词来描述声音的特点,如:尖锐的、沉闷的、嘈杂的、清脆的、低沉的等。
2. 使用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语,可以直接传达出声音的特点,如:噗噗、咔嚓、轰隆等。
3. 使用比喻和象征:借助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声音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声音的特点和效果,如:声音如同利刃划破夜幕,声音如同波浪冲击着岸边。
4. 使用动词和名词组合:选择准确的动词和名词来描述声音的发出和特点,如:轰鸣、咆哮、嗡嗡声、喧闹声等。
5. 使用语气词语和标点符号:通过使用感叹词、感叹号、问号等标点符号和词语,传达出声音的强度和态度,如:哇,呜呜,哦,嘿等。
6. 使用对比和对照:通过与周围环境和其他声音进行对比,来突出声音的特点和独特性,如:在安静的夜晚中突然响起了刺耳的汽车喇叭声,让人更加感受到了宁静被打破的强烈反差。
7. 使用层次和重复:利用语法结构和重复手法,构建声音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如:忽远忽近的脚步声逐渐靠近,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近。
8. 使用场景和背景:将声音与情景和背景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声音发出的环境和氛围,如: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声,伴随着鸟儿的啁啾声。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声音描写技巧,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和需要进行运用,以丰富作品的描写和表达。
吃饭时的拟声词写作文
![吃饭时的拟声词写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17e7c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0.png)
吃饭时的拟声词写作文【风声】呼呼:象声词,如:北风呼呼地吹。
萧萧:象声词,形容风声淅[xī]沥[lì]等。
【雷声】咔嚓:象声词,形容雷声。
隆隆:象声词,形容频繁震动的声音,例如:雷声隆隆。
殷:象声词,形容雷声,例如:殷其雷。
轰隆:象声词,形容雷声。
【雨声】滴嗒:象声词,形容小雨。
滴沥:象声词,雨水下滴的声音。
哗啦:象声词,例如:雨哗啦地下,也可以说道哗啦啦。
【水声】咕[gū]嘟:象声词,液体沸腾、水流涌出或大口喝水的声音。
如:锅里的粥咕嘟响;泉水咕嘟地往外冒;他咕嘟地喝了大碗水。
潺:象声词,水声潺潺。
淙淙:象声词,流水的声音。
如:泉水淙淙。
滴答:或嘀答,象声词,形容水滴落下的声音。
咕[gū]Ganjam:象声词,水流动的声音。
例如:咕噜咕噜。
哗:象声词,如:流水哗哗响。
汩[gǔ]汩:水流动的声音。
例如:河水汩汩地流向田里。
扑哧:又噗嗤,象声词,形容水抽走的声音,例如:扑哧。
【鸟声】布谷:象声词,是摹仿布谷鸟的叫声似“布谷”。
喳[zhā]:象声词,如:喜鹊喳喳地叫。
啁[zhōu]啾[jiū]:象声词,形容鸟鸣的声音。
呖[lì]呖:象声词,形容鸟类悦耳的鸣叫,例如莺声呖呖。
嘤[yíng]:象声词,形容鸟叫声。
噌:象声词,如麻雀噌的一声飞了。
哎呀:象声词,哑哑,形容乌鸦鸣叫。
嘎[gā]嘎:象声词,形容大雁等的鸣叫,也并作辣辣。
咕[gū]:象声词,形容斑鸠等的叫声。
戛然:象声词,多形容嘹亮的鸟声,如:戛然长鸣。
啾[jiū]啾:象声词,形容许多小鸟一齐叫做的声音,也形容雨声的鸣叫。
刷啦:象声词,形容快速擦过去的急促的声音,例如:刷啦一声,柳树上飞走了一只鸟儿。
扑棱:象声词,形容翅膀抖动的声音,如:扑棱一声,飞起一只水鸟。
忒[tēi]儿:(方)象声词,形容鸟急促地振动翅膀的声音,如:麻雀忒儿一声就飞了。
砉[huā]:象声词,形容快速动作的声音,例如:乌鸦砉的一声飘了。
叽:象声词,例如:小鸟叽叽叫做。
怎么巧用拟声词来写作文拟声词应该怎么用
![怎么巧用拟声词来写作文拟声词应该怎么用](https://img.taocdn.com/s3/m/4520fcc3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a.png)
怎么巧用拟声词来写作文拟声词应该怎么用拟声词是什么呢?拟声词就是模仿生活中、自然中的一些声音而创造出来的词汇。
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拟声词,可以让文章充满乐感,给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也能够更加生动有趣的写出文章。
一、仔细回忆。
在写文章的时候,需要仔细回忆当时的场景,哪些地方使用拟声词能够起到烘托主题、渲染气氛的作用,就对哪些地方着重进行描述,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例如一片描写下雨的作文:过了一会儿,狂风大作,大风“呼呼”地刮着,树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有的细枝“咔嚓”一声断了。
天刹那间变成漆黑的一片。
豆粒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窗户上。
风的声音,树叶的声音,雨点打在窗户上的声音,这一切都渲染了当时的气氛,烘托了主题。
二、展开想象。
在使用拟声词的时候,也需要展开想象。
因为即便是同一种声音,在不同的时候听起来,感觉可能会完全不同,而拟声词的使用就是要突出这种与众不同的效果。
例如写做饭的一段描写:煤气灶的火苗“噌噌”地蹿了出来。
油“噼里啪啦”地跳着舞,小青菜们跳进了铁锅,铁铲“叮叮”地翻炒着,像和亲爱的铁锅兄弟打招呼。
厨房里真热闹呀!铁铲和铁锅打招呼的声音,真是惹人遐思,多么有趣的想象。
三、适当夸张。
根据场景的不同,适当夸张地使用拟声词,会增加文章的乐感,同时也能够通过拟声词来展现当时环境的特点,带给读者鲜明的感受。
例如:太阳火热,把柏油路都烤化了,一脚踩到柏油路上,就会印出一个浅浅的脚印。
一滴汗珠掉落在地上,就像洒在了滚烫的炉子上,“刺”的一声化成白烟,顿时没了踪影。
一滴汗珠落在柏油路上会发出“刺”的声音,多么生动啊,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炙热。
作文拟声词的作业模板
![作文拟声词的作业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d74fec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1.png)
作文拟声词的作业模板
最近,我们学习了拟声词这个有趣的语法知识,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拟声词是一种通过文字模拟声音的方式,让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事物的声音。
在写作中,运用拟声词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对拟声词的理解和运用,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拟声词可以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声音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比如,当我们描述鸟儿的叫声时,可以使用“啾啾”、“叽叽喳喳”等词语来模拟鸟儿的鸣叫声,让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之处。
其次,拟声词也可以用在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中,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比如,当我们描述一个人在笑的时候,可以使用“哈哈”、“嘻嘻”等词语来模拟笑声,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欢快的心情。
而在描述人物的动作时,比如“咔嚓”、“咚咚”等词语可以模拟人物的行走声音,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动作。
除此之外,拟声词还可以用在描写动物和物体的声音中,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比如,当我们描述风吹树叶的声音时,可以使用“沙沙”、“呼呼”等词语来模拟风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风吹树叶的声音中。
而在描述动物的叫声时,比如“嗷嗷”、“喵喵”等词语可以模拟动物的叫声,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动物的存在。
总的来说,拟声词是一种非常有趣和生动的语法知识,它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运用拟声词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多多运用拟声词,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写作文拟声词的正确使用
![写作文拟声词的正确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db055ec77da26925c5b0fb.png)
写作文拟声词的正确使用妈妈烧菜勤劳的妈妈一下班,赶快回家“咚咚”打开门,钻进厨房。
水龙头“哗哗”和水盆吵起架,放出了很多水,小青菜们一头扎进了水盆,洗了个舒服澡。
煤气灶“噼里噼里”,火苗“喇喇”地窜了出来。
油“滋滋”地跳着舞,小青菜们跳进了铁锅,铁铲“叮叮”地翻炒着,像和亲爱的铁锅兄弟打招呼。
放入调料,妈妈“铛铛”拿出盘子,把小青菜盛了进去,一盘香喷喷的小青菜就做好了。
妈妈把小青菜端到了餐桌上,然后又钻进了厨房。
水龙头双唱起了歌,几块大骨头“呼通”一起跳进了水盆,“哗啦哗啦”妈妈戴上了手套,伸进水盆,洗掉骨头上的血。
“砰砰砰砰”骨头被砍成了一小块一小块。
妈妈端了半锅水,放在煤气灶上,开始烧,再把骨头放进去烧,放上几根葱,一些黄酒,一些盐,一些醋,烧上半个小时。
半个小时过去了,妈妈打开锅盖,把大腕拿出来,汤盛进去,端到了餐桌上,两个菜烧好了,妈妈回来了,我们三个一起吃饭了。
妈妈烧菜勤劳的妈妈一下班,赶快回家“咚咚”打开门,钻进厨房。
水龙头“哗哗”和水盆吵起架,放出了很多水,小青菜们一头扎进了水盆,洗了个舒服澡。
煤气灶“噼里噼里”,火苗“喇喇”地窜了出来。
油“滋滋”地跳着舞,小青菜们跳进了铁锅,铁铲“叮叮”地翻炒着,像和亲爱的铁锅兄弟打招呼。
放入调料,妈妈“铛铛”拿出盘子,把小青菜盛了进去,一盘香喷喷的小青菜就做好了。
妈妈把小青菜端到了餐桌上,然后又钻进了厨房。
水龙头双唱起了歌,几块大骨头“呼通”一起跳进了水盆,“哗啦哗啦”妈妈戴上了手套,伸进水盆,洗掉骨头上的血。
“砰砰砰砰”骨头被砍成了一小块一小块。
妈妈端了半锅水,放在煤气灶上,开始烧,再把骨头放进去烧,放上几根葱,一些黄酒,一些盐,一些醋,烧上半个小时。
半个小时过去了,妈妈打开锅盖,把大腕拿出来,汤盛进去,端到了餐桌上,两个菜烧好了,妈妈回来了,我们三个一起吃饭了。
温馨家之歌晚上,我们家里的各种声音汇成了一支乐曲。
我回家不用钥匙开门,喜欢轻轻按一下门铃,喜欢听那叮咚叮咚的声音,喜欢听妈妈一边说“来了来了!”一边急忙向我走近的声音。
运用四五个拟声词写一篇作文
![运用四五个拟声词写一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60d22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f.png)
运用四五个拟声词写一篇作文“叮叮当当”“噼里啪啦”“哗啦哗啦”“呼呼”,听,我家的厨房正在演奏一曲欢快的交响曲呢!
今天周末,我决定亲自下厨给爸爸妈妈做一顿午餐。
系好围裙,我就开始大显身手啦。
我先来到水池边,打开水龙头,水“哗啦哗啦”地流了出来,我把青菜放进去,认真地洗了起来,发出“唰唰”的声音。
洗完青菜,我把它放在案板上,拿起菜刀,“咚咚咚”地切了起来,那声音就像鼓手在用力地敲打鼓面。
接着,我开始炒菜啦。
我先打开煤气灶,只听“噗”的一声,蓝色的火苗欢快地跳了起来。
我往锅里倒了一点油,不一会儿,油就热了,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好像在放鞭炮似的。
我赶紧把青菜倒进去,“滋滋滋”,青菜在锅里不停地翻滚着,发出阵阵香味。
我拿起铲子,不停地翻炒着,铲子和锅碰撞在一起,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就像在演奏一场音乐会。
炒着炒着,我感觉有点热了,就把窗户打开,一阵风吹了进来,发出“呼呼”的声音,好凉爽啊!我继续炒着青菜,又加了一点盐和鸡精,最后,我把青菜盛了出来,放在盘子里。
“开饭啦!”我大声喊道。
爸爸妈妈尝了尝我做的青菜,都竖起了大拇指,说:“味道真不错!”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厨房里的交响曲结束了,但那欢快的声音却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让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幸福。
语文中拟声词的讲解方法
![语文中拟声词的讲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5799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4.png)
语文中拟声词的讲解方法
拟声词是一类模拟声音的词语,它们通过语音的模仿来表达某种声音、动作或状态。
在语文学科中,拟声词常用于描写和烘托气氛,增添文章的生动感。
以下是讲解拟声词的方法:
1. 形状和构造:解释拟声词的构造和形状,强调其与实际声音的相似之处。
例如,"嗖嗖" 表示风声呼啸,其构造通过两个相似的音节来模拟风声的声音。
2. 语境示例:提供拟声词在语境中的具体应用例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嘀嗒嘀嗒" 可以用来形容雨滴敲击窗户的声音。
3. 情感和氛围:强调拟声词在文章中的作用,它们常常能够传递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或氛围。
例如,"咚咚" 的敲门声可能引起紧张或期待的氛围。
4. 动作描写:拟声词常常用于描写人物或事物的动作,如动物的叫声、机器的运转声等。
通过这样的描写,文章更生动活泼。
例如,"嘎嘎" 可以用来描写门的摩擦声。
5. 比喻和象征:解释拟声词在比喻和象征中的应用,有时它们不仅仅是模仿声音,还可以代表一种情感、状态或特定的意象。
6. 练习和应用: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拟声词,通过一些写作练习来加深对拟声词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用拟声词描写一个场景或表达一个情感。
7. 听力感知:帮助学生通过听力感知拟声词,让他们关注身边的声音,感受拟声词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拟声词,提升他们在语文学科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好拟声词:拟声词有哪些_写作技巧用好拟声词拟声词就是摹拟声音词,如“咕咚咕咚”地滚、“哗啦哗啦”地响、“叽叽喳喳”地叫等。
拟声词运用得好,能使语言表达得具体、生动、形象,达到声情并茂境界,给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感觉。
它在文章中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刻画事物状态①也许是鱼想摆脱我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声音,溅起不少水花。
(《钓鱼启示》)②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像蜜蜂一样嗡嗡,有像小鸟一样啾啾,有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好像在打鼾……(《海底世界》)例①中“啪啪”是鱼尾拍打湖面声音,再现了鱼儿上钩情景,同时也可见上钩鲈鱼大,令人如见其形。
例②中“嗡嗡”“啾啾”“汪汪”是海底动物发出声音,由此可见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世界,令人如见其景。
二、渲染环境气氛③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
(《少年闰土》)④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声音。
(《小英雄雨来》)例③中“啦啦”是猹咬瓜声音,鲁迅先生借助拟声词逼真地描绘出闰土月下看瓜情景,表现出少年闰土生活丰富多彩。
例④中“嗡嗡嗡嗡”是上课前孩子们说话声,“哗啦哗啦”则是上课时翻课本声音,前后对比表现了孩子们对学习渴望、对学习机会珍惜。
三、塑造人物形象⑤身上围着一条大毛巾,摇摇晃晃走几步,两手上下左右比画着,嘴里咿咿呀呀地乱唱着。
(《我舞台》)⑥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手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赞叹声。
(《彩色翅膀》)例⑤中“咿咿呀呀”是“我”在模仿母亲唱戏,作者通过拟声词塑造了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术孩童形象,富有童真童趣。
例⑥中“啧啧”赞叹声伴随着细细地端详、轻轻地闻、慢慢地咬动作,传神地勾画出战士们专注品尝西瓜模样,还有他们心中那抑制不住喜悦、激动心情,叫人久久难以忘怀。
你作文用了拟声词吗你能写出多少个拟声词快试试吧!材料作文“中国式丑陋”导写及例文供稿汪彩琴祝泉洲【安徽省太和一中】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最近,“中国式”这三个字以很高频率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且看: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中国式接孩子——每到放学时间,全国各地小学门口,家长们开着二轮、三轮、四轮等各式交通工具,早早儿就在翘首以待,秩序之嘈杂如农贸市场。
中国式过节-2012年9月30日晚,有超过2万名游客和当地居民聚集在三亚大东海海滩上赏月过节,3公里海滩残留下50吨垃圾。
中国式送礼——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在上海接受采访时称,他经常收到一些中国作家来信,请他推荐评选诺奖,并有某省官员送他字画,称可以不要奖金,只想要名誉。
越来越多国人群体性行为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中国式”标签流行,到底反映了怎样社会现实和情绪你对材料中所反映现象有何感想请就一种或几种现象选择一角度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定。
写作点拨材料所反映种种社会乱象,有着多方面原因,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一)从国民心态角度:这些社会乱象背后,折射出国民种种心态,如从众心理、侥幸心理、钻空心理、占便宜心理等等。
可写成批判国民劣根性文章。
(二)从国民素养角度:“中国式丑陋”存在,反映出国民素养缺失。
因此,提升国民文明素养是当务之急。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文明典范,成为高道德标准模范,但至少我们每个人可以坚守文明底线。
可从提升国民素养角度立意。
(二)从遵守规则角度:国人闯红灯、不排队、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凸显是国人规则意识缺失。
对公共秩序破坏,是对基于平等精神契约破坏。
只有人人行动起来,人人负起责来,共同遵守和扞卫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和谐运作。
可以“规则”主题进行写作。
(四)从公共管理角度:破解“中国式丑陋”,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
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社会制度,提升制度科学性如何在制度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制度公信力这些考验着管理者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参与和监督。
可从“公共管理”角度确立主题。
例文:用什么支撑灵魂成长文赵睛晴【安徽省太和一中】当我们惊呼于GDP高速增长,当我们自豪于神舟飞船华丽升空,当我们赞叹于物质生活无比丰富时,我们是否看到2012双节过后,三亚海滩上数万吨垃圾是否看到了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之下天安门广场上垃圾遍地是否看到了所谓公平规则下隐藏一幕幕不齿交易……是否注意到,身边充斥着那么多“中国式”丑陋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式”丑陋来源何方传统陋习,桎梏国民灵魂。
柏杨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演讲中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病毒,使我们子子孙孙受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
”鲁迅先生也曾对国民愚昧固执、麻木不仁、自私自利、官本位等劣根性做过辛辣讽刺。
诚然,数千年封建传统给中国文化带来了许多不良生活方式和思考习惯,这些文化上负面因素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思想。
金钱至上,让道德难有立锥之地。
当我们对西方拜金主义嗤之以鼻时,是否看到了自己国民早已对金钱趋之若鹜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而今,社会各个角落都闪现着一张张贪婪面孔。
毒大米、毒牛奶、毒胶囊事件,为谋利益不择手段;带残疾儿童行乞、使用智障工,为了金钱丧尽天良。
物欲横流世界里,有太多事物让一些人陷入金钱泥潭难以自拔。
当我们醉心于物质生活丰富与享乐而无暇丰盈内心精神国度时,拿什么作为社会中一丝光亮来指引我们向前问题既已剖明,我们又该如何消灭这“中国式”丑陋一日正义善良,支撑我们心灵成长。
即便在物质大潮裹挟之下,崇高价值观并没有沉沦,善良每天都在上演,正义依然闪闪发光。
从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体面工作,帮助麻风病患者融人社会,陈贤妹在十八个路人默然经过后毅然抱起了受伤女童善行上,我们看到了道德长度被一次次延伸,人性光芒在熠熠生辉。
从哥哥遭遇车祸后赶来结清农民工工资信义兄弟义举上,我们欣喜于金钱在道德面前溃败,物质在精神面前隐匿。
社会正能量依然在昂首阔步地前行。
这些感人举动无一不在告诉我们,“中国式”丑陋绝不是中国文化主流,在制度和舆论有力保障下,我们社会定可激浊扬清,让那些正能量形成一个巨大能量场。
二日从我做起,勇于改变自我。
只有中国人才能改造中国人,而要改造这些缺点,首先必须要认识到缺点。
认识到自身缺点确需要非凡勇气。
中国有句古话叫“知耻近乎勇”,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虚心客观地听取他人意见,才有可能通过制度上、舆论上种种措施改正自己。
我们只有清醒地把这些“中国式”丑陋和自己紧密联系起来,认识到“这些都与我有关”,才有可能从一个个个体上纠正缺点;也只有一个个个体勇于改造自身缺点,我们民族文化面貌才能得以改变。
完善自我,正是提升民族素质最初一步。
“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暗而不报告曙光”不是一切歌声都只掠过耳旁而不留在心上。
”面对物质潮流冲刷,请保持一份纯真良知,践行人生信仰,将灵魂杂草彻底铲除,向着蓬勃、饱满、崇高,不断生长。
考场点评这篇文章有以下亮点:(一)剖析深刻,一针见血。
文章从国民劣根性角度入笔,揭示出造成“中国式丑陋”乱象根源,立意深远,主旨鲜明。
(二)论据丰富,说理透彻。
既有极具代表性事实论据,又有经典名人言论,内容充实,论证充分。
(三)层次分明,文脉顺畅。
文章在摆出事实之后,先剖析“中国式”丑陋之根源,再直击时弊(金钱至上现象),最后指明出路(正义善良、从我做起),线索清晰,具有极强逻辑性。
(祝泉洲)“有用与无用”三重思考江西刘京平【话题引入】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学术界涌现出一大批大师级人物。
他们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这些大师是怎样炼成呢胡适好友、北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曾对女儿任以都说:“我们那一代人出去留学,都有一个理想,就是学成归国,要为国家、人民尽点儿心力、做点儿事。
你们这一代却对公众事没有什么理想,只愿念个学位,找份好差事,这算什么”直到晚年,任以都还对母亲这番话记忆犹新。
她说:“她们那一代,开辟了很多新路径、新园地,为日后中国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满怀崇高理想与抱负,一心为国家人民贡献心力。
”但在成功学甚嚣尘上当今,在拜金主义汹涌眼下,许多人谈论人和事,总喜欢习惯性地追问一句:“这有什么用值多少钱”读课外书是为了写作文,学艺术是为了赚大钱,考研读博是为了更好地就业。
就连学生搞小发明、进行研究性学习、参与社会实践,大人都要追问:“升学能加分吗”人际交往,动辄以有没有用来考量;请客送礼,更指望一时三刻就有回报。
【思考点发掘】一、有用才有位置,有用才有价值抗战最艰难时期,能够保家卫国即为有用;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能够检举揭发即为有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能够抓到“老鼠”,即为有用。
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要在社会上谋取一定地位或职位,就必须让自己有用;想要让人生过得有价值,就必须让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发展有用。
素材拉练屠龙之技《庄子·列御寇》:“朱汗漫学屠龙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深度解读:再绝妙本领,如果不能化为现实用处,也只能是摆设和噱头;倘若为此花费过多精力、物力和财力,就容易落下笑柄。
换句话说,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作用。
声音魔术师游江艳一个塑料袋用手一搓,就发出煎鱼声音;两只小碗来回一敲,听来就像千军万马在奔腾;几块绸布轻轻一抖,就发出熊熊大火燃烧声音,这就是魏俊华手里拟音世界。
魏俊华每次出门,总能带回好多别人瞧不上眼破烂玩意儿,破石头、烂棍子,一到她手上就成了宝贝。
正是这些宝贝让她完成了700多部电影、几千部电视剧声音创作,电影如《霸王别姬》《云水谣》《天下无贼》《青红》,电视剧如《三国演义》《乔家大院》《潜伏》。
拟音不是一件容易事,用魏俊华话来说,“做拟音都是心灵手巧人”。
曾有一个导演大雨天跑来敲魏俊华家门。
“魏老师,您可得过来救救场啊!”原来该导演在其电影《五彩石路》中,要表现包饺子场景,有人一边剥葱,一边眼泪哗哗地流。
“导演,不成了,眼睛都看不见屏幕啦!”魏俊华看着乐坏了,赶忙找来一截尼龙绳,两手来回搓动,剥葱声音立刻出来了。
56岁魏俊华至今还记得为《三国演义》拟音时种种场景。
草船借箭那一场,她用棍子在废磁带条上敲打,模拟箭射进草里声音。
遇到少数民族攻寨剧情时,她反复构思,拿着道具不断尝试,生怕某个声音不合民族习惯。
每个拟音师都有自己绝技,而魏俊华绝技不计其数。
影片《中国窑》,讲述是一个窑烧出巨大香炉,拉到山顶寺庙供奉故事。
魏俊华做好拟音,请导演验收,看到一半,导演突然说:“停,停,停,我要看看魏老师是怎么做出来,怎么比真声音还像!”导演冲进录音棚,只见魏俊华眼睛盯着屏幕,两手放在洗脸盆里,一手移动脸盆,一手摩擦脸盆,不时变化频率,巨大香炉搬运声就这么活灵活现地出来了,导演看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