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成绩统计
一年级语文数学成绩统计表
学校:南阳村小学教师:饶成、付欣日期:2015年5月
班级
学生数
总分
均分
合格
率
优秀
率
标准差
备注
应考
实考
80分以上
(甲)
70—79分
(乙)
60—69分
(丙)
60分以下
(丁)
不及格
名单
一(1)
31
30
2790
93
100%
97%
29
1
一(2)
32
31
2820.5
91
计算能力
得失分统计
应得分一(1)1020一(二)1054
实得分一(1)1001
一(2)1038
得分率一(1)98.1%
一(2)98.4%
成因分析(包括成绩及原因、问题及原因、改进措施等);典型案例。
口算部分,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以及加减混合运算。仍然有个别学生用手指数数,要让他们牢记数的组成和分成。才会使孩子烂熟于心。加减运算混合的题,仍然有学生把数字和运算符号看错,所以要孩子们养成自我检查形成习惯。
100%
94%
29
2
语文质量分析
项目
卷面反映
基
础
知
识
得失分统计
应得分一(1)2250
一(2)2325
实得分一(1)2174
一(2)2183.5
得分率一(2)97%
一(1)94%
成因分析(包括成绩及原因、问题及原因、改进措施等);典型案例。
基础知识部分,本次检测,学生平时练习过,所以学生做起来还比较好,每一题完成得都还不错。第八题,照样子写句子,学生都会写,按原文填空,平时认真的学生做得很好。部分后进生,句子会写,但总会出现一点点不恰当的地方。按原文填空,平时会背,但要他们写出来,就总会有一些个别的生字不会写,或记错了顺序。
初中数学测验成绩数据
初中数学测验成绩数据1.引言1.1 概述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更加深入和复杂的数学概念与知识。
因此,对初中数学测验成绩数据的研究和分析对于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情况以及提升数学教育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收集和分析初中数学测验成绩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处理,提供有关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客观依据,揭示初中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科学参考。
首先,我们将介绍数学测验成绩数据的收集方法。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我们将收集到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的学生数学测验成绩数据。
同时,我们还将搜集相关的背景信息,如学生的性别、年龄、学科选择情况等,以便更好地分析数据。
其次,我们将进行初中数学测验成绩数据的分析。
我们将通过统计学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等,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抽取一些关键指标来描述学生的数学表现。
同时,我们还将绘制图表和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分布和趋势,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学生数学成绩的整体情况。
最后,我们将总结初中数学测验成绩数据的特点,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数学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也能够发现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普遍存在较大的困难。
基于这些发现,我们将提出一些建议,如加强对难点知识的教学,提供更多的解题方法和案例分析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和学习兴趣。
总之,本文将通过收集和分析初中数学测验成绩数据,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并据此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
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希望能够为改进数学教育提供一些参考,推动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然后介绍了该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这样的结构安排有助于读者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便于阅读和理解。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数学测验成绩数据收集方法和初中数学测验成绩数据分析。
一年级数学填写成绩统计及分析表 2222
第七大题解决问题。部分同学还存在着审题不认真现象。这里主要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好,错误率并不高。大部分学生都能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并认真思考。只有个别学生因为句子长了,没有读懂句子的意思,将答案的顺序的颠倒了,导致失分,还有个别学生是因为粗心大意,计算错误。最主人的原因还在不认识字,造成不理解字面的意思,如第2题池塘求原来有多少只鸭子?学生都用减法计算(8—5=3)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造成错误(因为在复习中多次提到)或对原来这个词还不理解。第3题题目和图分开了,学生本来认字不多,考试老师的读题不到位,大部分学生看图上的兔子减去3,学生就没有看到一共有10只兔子。第5题第6题孩子的认字都不全造成不理解字面的意思。第三小题是要比较两盘苹果合起来和其中另一盘苹果的多少,学生能比出来,但是要选择的答案句子太长,学生不认识字,即使有老师读题目,有些学生还是不能清楚到底是什么,而导致错误。
最 高 分
最 低 分
实 得 分
得 分 率
最 高 分
最 低 分
实 得 分
得 分 率
最 高 分
最 低 分
最 高 分
最 低 分
32
41.09
78.3%
52
22.5
7.89
87.67%
9
0.5
3.28
65.6%
5
1
21.75
65.15%
33
3
97
35
一、试卷总体评析。
本次试卷从总体来看,抓住了一年级本学期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体现了“教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灵活运用能力。当然本次检测难度对于农村的这些没有学前教育的孩子来说有一些难,题量还比较的适中。能够通过检测看出那些学生掌握的更好,反应问题更优异。本次检测分成五个部分:我会填;我会做;我会算;我会看图写算式;我能解决问题。从试卷检测内容看,难易程度适中。
班级期中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表
不及格人数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体育
及格人数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体育
良好人数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体育
优秀人数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体育
5
8
5
8
6
7
5
8
6
10
项目 不及格
及格 良好 优秀
MIN 0 60 70 90
分数 ≤X ≤X< ≤X< ≤X<
MAX 60 70 90 100
各科平均分
80.0
76.2 77.2 76.8 76.3 76.6 75.9
78.6 76.6
75.7
75.0
73.4
70.0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体育
班级期中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表
项目 科目 语文
平均分
76.2
数学 77.2
英语 76.8
历史 76.3
地理 76.6
政治 75.9
物理 73.4
化学 76.6
生物 75.7
体育 78.6
不及格人数 1
2
2
3
1
3
6
3
2
1
及格人数
8
9
8
9
12
9
18
12
11
6
良好人数
48
43
47
42
43
43
33
39
43
45Biblioteka 优秀人数
四年级数学表格统计
四年级数学表格统计
今天我们学校刚刚公布了四年级的数学成绩,统计数据如下所示:
表格:
班级 | A班 | B班 | C班
-------|------|------|-----
人数 | 20 | 21 | 23
优秀 | 5 | 6 | 8
及格 | 18 | 20 | 21
不及格| 0 | 0 | 0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四年级有64名学生,优秀学生有19名,及格率为97%,不及格人数为0,四年级数学学科成绩总体是比较优秀的,大家学习成绩很稳定。
A班有20名同学,其中优秀人数为5人,及格人数为18人,不及格人数为0.班级数学成绩为优良水平,可见A班同学在学习数学上有很好的表现。
B班有21人,优秀人数为6人,及格人数为20人,不及格人数为0.从而可以看出B班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
C班有23位同学,其中优秀人数为8人,及格人数为21,不及格人数为0。
可见C班学生数学成绩也很优秀,充分说明该班学习数学的成绩是很好的。
综上所述,四年级的数学成绩总体良好,及格率高达97%,各班成绩也都属于优良水平。
由此可见,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都有着较好的能力,老师也有责任引导学生重视数学学习,并争取取得更高的数学成绩。
四(2)学生成绩统计表(语文、数学)
岩头小学 四年级 (2)班 姓名 杨梦 张婷婷 张娇燕 杨青 尹文杰 李香 张鹏杰 赵恒 李妍婧 李舒雅 尹娜 唐叙彤 陈瑞芝 赵然 吴悠 杨瑞 李蕊诗 唐文通 莫子龙 莫品 李开信 李翠英 李薇 李修 考号 124201 124202 124203 124204 124205 124206 124207 124208 124209 124210 124211 124212 124213 124214 124215 124216 124217 124218 124219 124220 124221 124222 124223 124224 成绩 科 姓名 赵恒通 尹进旭 李杏 李能锋 龚桓 赵芳 赵丽娟 尹雨欢 莫鸥 李纯 董燃 侯奕 李壮 莫拂尘 李凯 张兰兰 杨若 尹康 张广启 莫莎莎 李丽莎 张秀春 杨茂杰 李思杰 分 0—29 考生人数 总分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注:优秀率指学科得分率为0.8及以上。 30—59 填表人: 考号 124225 124226 124227 124228 124229 பைடு நூலகம்24230 124231 124232 124233 124234 124235 124236 124237 124238 124239 124240 124241 124242 124243 124244 124245 124246 124247 124248 数 60—79 优秀人数 优秀率% 最高分 最低分 段 80—89 90—99 学籍人数 总分 平均分 100 成绩 姓名 尹毕肖 赵刘英 赵念 李霞 赵琪月 尹明明 赵廷 考号 124249 124250 124251 124252 124253 124254 124255 成绩
语数英成绩统计表 (1)
81
95 覃海风 84.5 64.5 88
莫子惠 92 100 92 陆橙虹 95.5 80
98 罗 雨 92
86
94
覃振璇 78.5 78
87 韦 庆 96.5 83
87 施耀军 44 85.5 89
陈袁玲 69
70
56 龙彦彤 92
95
94
梁小妮 83
79
96 龚馨怡 81.5 80
78
韦耀孟 60.5 87.5 66 韦丽娟 73.5 84.5 56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81.5
50
94.3
99
98.5 优秀 人数
35
62 95 优秀率 66
最高分 最低分
99.5
44
任课教师 罗玉梅
数学
53 4440 83.5
50
94.3 41 77.4
100
21 兰燕萍
英语 53 4262 80.5
46
86.8 31 58.5
99
39
龙丽红
蒙泽权 86.5 86
80 罗欣怡 89.5 95
99
石德艺 86
85
94 吴子驰 71.5 65
57
冉冰心 89.5 93.5 94 王藜亲 74
73
63
钟圆圆 85.5 62.5 95 余倩倩 91
98
93
马萌礼 79 976.5 56 唐凤敏 93
97
95
向国松 86
89
77 张力尹 92
92
南丹县第三小学2013年秋季学期 五(2) 班 期 中考成绩统计表(二)
班主任: 罗玉梅
班级原有人数 : 54 人
数学统计试题
数学统计试题1.某校六年级有两个班,上学期级数学平均成绩是85分.已知六(1)班40人,平均成绩为87.1分;六(2)班有42人,平均成绩是多少分?【答案】83分【解析】先算出两个班的总成绩,再算出六(1)班的总成绩,那六(2)班的总成绩即可求出,问题即可解决.解:85×(42+40)﹣87.1×40,=85×82﹣3484,=6970﹣3484,=3486(分),3486÷42=83(人);答:平均成绩是83分.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确定列式顺序,即可解答.2.一位同学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成绩是85分,其中英语得了96分,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答案】79.5分【解析】根据“总分=平均分×科数”求出语文、数学、英语的总成绩,列式为:85×3=255(分),然后用255分减去96分就是语文、数学的总成绩,再根据“总分÷科数”求出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列式为:(255﹣96)÷2=159÷2=79.5(分);据此解答.解:(85×3﹣96)÷2,=159÷2,=79.5(分);答: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79.5分.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总数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灵活转化关系式列式计算即可解决问题.3.下面是三年级一班某位同学家里一周丢弃废塑料袋情况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25个 28个 16个 20个 25个 24个 30个(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涂一涂,完成下面的统计图(2)平均每天丢多少个废旧塑料袋?(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你有什么建议?【答案】;24个;【解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绘图即可;(2)求出一周丢弃废塑料袋的总个数,然后除以7即可;(3)根据统计图结合实际提出合理的问题并解答即可.解:(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如下:(2)(25+28+16+20+25+24+30)÷7,=168÷7,=24(个);答:平均每天丢24个废旧塑料袋.(3)一周中哪天丢弃废塑料袋数量最少?答:第三天丢弃废塑料袋数量最少.我们要减少丢弃废塑料袋的数量,减少白色垃圾,让世界更美好.点评:此题考查了根据统计表制统计图,并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取有用的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4.七名裁判员给一名歌手打分,平均分为9.6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分为9,55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分为9.7分,如果最高分和最低分都去掉,这位歌手平均为分.【答案】9.66【解析】先用“9.6×7”求出七个裁判打的总分,进而用“9.55×6”求出去掉最高分后的六名裁判打的总分,继而用“七个裁判打的总分﹣去掉最高分后的六名裁判的总分”求出最高分;同理求出最低分,最后根据“5名裁判打的总成绩÷裁判的人数=平均成绩”求解即可.解:最高分:9.6×7﹣9.55×6=67.2﹣57.3,=9.9(分);最低分:9.6×7﹣9.7×6,=67.2﹣58.2,=9(分);平均分:(9.6×7﹣9.9﹣9)÷(7﹣2),=(67.2﹣9.9﹣9)÷5,=48.3÷5,=9.66(分);答:这位歌手平均为9.66分.故答案为:9.66.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先求出最高分和最低分,进而根据总数、数量和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5.某此考试,A、B、C、D、E五人的平均分是90分.若A、B、C的平均分是86分,B、D、E的平均分是95分,则B的得分是分.【答案】93【解析】根据“平均数×数量=总数”分别计算出A、B、C三个数的和与B、D、E三个数的和与这五个数的和,进而用“A、B、C三个数的和+B、D、E三个数的和﹣五个数的和”进行解答即可.解:(86×3+95×3)﹣(90×5),=543﹣450,=93(分);故答案为:93.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平均数和数量、总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6.某商场去年7﹣12月份销售电视机的台数如下表:月份 7 8 9 10 11 12 合计数量 1251 1324 1369 1162 1300 1328①下半年一共销售电视机多少台?②哪个月销售量最多?③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多少台?【答案】7734台;9月;1289台【解析】(1)把下半年各个月的销售电视机的台数加起来,就是下半年一共销售电视机的台数;(2)把各个月销售电视机的台数进行比较,即可得出哪个月销售量最多;(3)把各个月销售的电视机的台数加起来除以6就是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的台数.解:(1)1251+1324+1369+1162+1300+1328=7734(台);答:下半年一共销售电视机7734台.(2)因为1369>1328>1324>1300>1251>1162;答:9月销售量最多.(3)7734÷6=1289(台);答: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电视机1289台.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看统计表各个栏的数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要求的问题,结合统计表,找出对应量,列式解答即可.7.甲班51人,乙班49人,某次考试全体同学的平均成绩是81分,乙班的平均成绩要比甲班成绩高7分,那么乙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答案】84.57分【解析】先用“51+49=100”求出两个班的总人数,进而根据“平均成绩×总人数=总成绩”求出两个班全体同学的总成绩,为:100×81=8100分,假设乙班和甲班的平均成绩一样高,那么两个班全体同学的总成绩为:8100﹣49×7=7757分;进而用“7757÷100”求出甲班的平均成绩,进而得出乙班的平均成绩.解:甲:[(51+49)×81﹣49×7]÷(51+49),=[8100﹣343]÷100,=77.57(分),乙:77.57+7=84.57(分);答:乙班的平均成绩是84.57分.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求出假设乙班和甲班的平均成绩一样高时的两个班全体同学的总成绩,进而求出出甲班的平均成绩,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8.期中考试小明3科的平均成绩是95分,数学得了99分,英语得90分,语文得了多少分?【答案】96分【解析】根据“总分数=平均分×科数”,求出期中考试小明3科的总分数,然后用“总分数﹣数学的分数﹣英语的分数=语文的分数”,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95×3﹣99﹣90,=285﹣99﹣90,=96(分),答:语文得了96分.点评:此题属于求平均数问题,根据“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进行解答.9.甲乙两地相距90千米,某人骑自行车从甲地一直下坡,平均每小时行18千米,返回时爬坡,平均每小时行9千米,求此人在两地间往返行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答案】12千米【解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去时和返回时的时间,进而根据“往返总路程÷往返总时间=往返平均速度”解答即可.解:(90×2)÷(90÷18+90÷9),=180÷15,=12(千米);答:此人在两地间往返行程的平均速度是12千米.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10.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豪上山每分钟走30米,到达山顶后,立即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原路下山.求小豪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37.5米【解析】先设小豪上山的路程为1,则上山需要的时间分钟,下山需要的时间分钟,求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因为原路返回,所以总路程1+1,代入数据解答即可.解:(1+1)÷(+),=2÷,=37.5(米).答:小豪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37.5米.点评:此题考查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关键把上山的路程看作1解答.11.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7,已知甲数是95,乙数是92,丙数是.【答案】104【解析】先用平均数乘3求三个数的和,再减甲数、乙数.解:97×3﹣95﹣92,=291﹣95﹣92,=104;故答案为:10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平均数的求法.12.一台拖拉机上午工作5小时,平均每小时耕地15公亩,下午工作3小时,共耕地36公亩,求拖拉机一天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亩?【答案】13.875公亩【解析】由平均工效的概念知,平均功率为全部工程量除以全部时间.解:(15×5+36)÷(5+3),=111÷8,=13.875(公亩);答:求拖拉机一天平均每小时耕地13.875公亩.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连除应用题,解答此题应认真审题,看要求的是什么,要求什么,必须先求什么.13.某农场有两块玉米地,第一块地8公顷,共收玉米3200千克;第二块地7公顷,共收玉米2940千克.平均每块地收玉米多少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玉米多少千克?【答案】平均每块地收玉米307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玉米约是409.3千克【解析】平均每块地收玉米的重量=(第一块地共收玉米的重量+第二块地共收玉米的重量)÷2;平均每公顷收玉米的重量=(第一块地共收玉米的重量+第二块地共收玉米的重量)÷(第一块地的公顷数+第二块地的公顷数).解:(3200+2940)÷2=6140÷2=3070(千克);(3200+2940)÷(8+7)=6140÷15≈409.3(千克).答:平均每块地收玉米307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玉米约是409.3千克.点评:考查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注意审题,了解题目中所求平均数的要求.14.4个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9cm,其中3个学生的身高分别是:147cm、144cm和152cm,第四个学生的身高是多少?【答案】153厘米【解析】先求出四个学生身高的总和,再减去其中三个同学的身高,就是第四个学生的身高.解:149×4﹣(147+144+152),=596﹣443,=153(厘米).答:第四个学生的身高是153厘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先求出总数,再从总数中减去其中三部分就是要求的答案.15.小巧想知道自己1分钟可以走多少米,她测了4次.测得1分钟走的米数分别是:28.2米、27.9米、28.1米、27.8米.(1)小巧平均每分钟可以走多少米?(2)小巧从家到学校要走9.6分钟,小巧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有多少米?【答案】28米;268.8米【解析】(1)四次的总路程除以4,即可求出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2)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式计算即可求得小巧家到学校的路程.解:(1)(28.2+27.9+28.1+27.8)÷4,=112÷4,=28(米);答:小巧平均每分钟可以走28米.(2)28×9.6=268.8(米);答:小巧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有268.8米.点评: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简单的行程问题.关键是熟悉求平均数的公式,行程中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16.一辆汽车从甲地运货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40千米,沿原路返回时空车,每小时行60千米,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答案】48/千米/小时【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不知道可以看作单位“1”,则去时的时间表示为,返回时的时间表示为;然后根据平均速度=往返的总路程÷往返的时间和,然后解答即可.解:(1×2)÷(+),=2÷,=2×24,=48(千米);答:往返的平均速度是48/千米/小时.点评:在行程问题中当总路程不知道时可以把总路程看作单位“1”,注意求平均速度时千万不要用(速度和)÷2,这是求速度的平均值,而不是求平均速度.17.一组同学进行立定跳远比赛,最远的跳了152厘米,最近的跳了144厘米,其余6名同学都跳了148厘米,这一组平均跳了多少?【答案】148厘米【解析】先求出6+2=8名同学一共跳的厘米数,再除以8求出这一组平均跳的厘米数.解:(152+144+148×6)÷(6+2),=1184÷8,=148(厘米);答:这一组平均跳了148厘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8.某钢铁厂前8天平均每天生产钢铁128吨,后12天共生产1560吨,平均每天生产钢铁多少吨?【答案】129.2吨【解析】用“128×8”求出前8天一共生产钢铁多少吨,然后加上后12天共生产的1560吨,即可求出一共生产钢铁多少吨;用“8+12”求出一共生产钢铁多少天,然后根据“生产总量÷天数=平均生产量”,即可进行解答.解(128×8+1560)÷(8+12),=2584÷20,=129.2(吨),答:平均每天生产钢铁129.2吨.点评:此题考查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可利用公式“生产总量÷天数=平均生产量”进行解答.19.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0,甲数是这三个数的和的,甲数是多少?【答案】20【解析】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即可求出甲、乙、丙三个数的和,在这里把甲、乙、丙三个数的和看作单位“1”,甲数是这三个数的和的,甲数是多少,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解:30×3×=20;答:甲数是20.点评:本题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0.有三个数,甲乙的平均数是42,甲丙的平均数是46,乙丙的平均数是47,求三个数分别是多少?【答案】甲是41,乙是43,丙是51【解析】依据甲乙的平均数是42,甲丙的平均数是46,乙丙的平均数是47,可得:甲+乙=42×2,甲+丙=46×2,乙+丙=47×2,把这3组算式相加可得:2×(甲+乙+丙)=42×2+46×2+47×2,求出3个数的和,再分别减去甲和乙的和、甲和丙的和、乙和丙的和即可解答.解:(42×2+46×2+47×2)÷2,=(84+92+94)÷2,=270÷2,=135,135﹣84=51,135﹣92=43,135﹣94=41,答:甲是41,乙是43,丙是51.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3个数的和.21.小丁丁要练习写270个毛笔字,写了5天后还剩下105个,平均每天写了多少个毛笔字?【答案】33个【解析】要求平均每天写了多少个毛笔字,用270﹣105先求出5天一共写了多少个字,进而除以5得解.解:(270﹣105)÷5,=165÷5,=33(个);答:平均每天写了33个毛笔字.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5天一共写了多少个字,也就是要平均分的总量,进而根据平均数的求法得解.22.下面是三(1)班同学回收废报纸的情况统计.组别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重量(kg) 18 15 16 19 17①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②全班共回收废报纸千克.③如果每千克废报纸值7角,这次回收废报纸共值元.④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报纸千克.【答案】;85,59.5,17【解析】①根据统计表中的有关数据,在统计图中找出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即可;②要求全班共回收废报纸多少千克,把五个组收废报纸的重量相加即可;③如果每千克废报纸值7角,要求这次回收废报纸共值多少元,先把7角化成0.7元,然后乘全班共回收废报纸的重量即可;④要求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报纸多少千克,用全班共回收废报纸的重量除以5即可.解:①②18+15+16+19+17=85(千克);答:全班共回收废报纸85千克.③7角=0.7元,0.7×85=59.5(元);答:这次回收废报纸共值59.5元.④85÷5=17(千克);答: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报纸17千克.故答案为:85,59.5,17.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统计表中已知的信息,结合给出的条件,求得各部分数据,解决问题.23.修一条路,第一个月修720米,正好是这条路的8%,余下的5个月修完,这5个月平均每月修路多少米?【答案】1656米【解析】在这里把这条路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个月修720米,正好是这条路的8%,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这条路的总长度,余下的5个月修完,用这条路的总长度减去已修的720米除以5就是这5个月平均每月修的长度.解:(720÷8%﹣720)÷5=(720÷0.08﹣720)÷5=(9000﹣720)÷5=8282÷5=1656(米),答:这5个月平均每月修路1656米.点评:本题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百分数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这条路的总长度.也可设这条长路总长x米,根据“这条路的总长度×8%=第一个月修的长度”求出这条路的总长度.24.金鑫篮球队想引进一个中锋.现在甲、乙两名运动员近5个赛季进球数:甲:28、19、15、26、22;乙:23、26、22、25、(这个赛季没参加比赛).这个篮球队该引进哪个动动员?【答案】乙【解析】首先求出甲乙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根据平均数即可确定选择哪位运动员参加比赛.解:甲每场进球数:(28+19+15+16+22)÷5,=100÷5,=20(个);乙每场进球数:(23+26+22+25)÷4,=96÷4,=24(个);甲小于乙,故选乙;答:这个篮球队该引进乙动动员.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根据总数据和÷数据数=平均数解答.25.商店第一天运来梨780筐,第二天上午运来550筐,下午运来430筐,平均每天运来多少筐?【答案】880筐【解析】先求出两天运来梨的总筐数,再除以2,即可求出平均每天运来梨的筐数.解:[780+(550+430)]÷2,=[780+980]÷2,=1760÷2,=880(筐).答:平均每天运来880筐.点评:此题考查求平均数,根据题干中告诉的数据和数量关系,求出两天运来梨的总量,然后除以天数即可得解.26.实验小学庆“六一”歌咏比赛,七位评委为四(2)班同学打出的分数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四(2)班同学的平均分是多少?【答案】91分【解析】根据题意知道最高分是93,最低分是87分,去掉这两个分数,把其它的5个分数加起来再除以5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解:(91+92+90+91+91)÷5,=455÷5,=91(分),答: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91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个数=平均数.27.气象小组测得某一周中每天最高气温的摄氏度分别是:30、31、33、32、29、32、30.这一周的平均最高气温是多少摄氏度?【答案】31摄氏度【解析】首先根据平均数的求法:把所有数据加起来再除以7即可.解:(30+31+33+32+29+32+30)÷7,=217÷7,=31(摄氏度),答:这一周的平均最高气温是31摄氏度.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平均数=所有数据的和÷数据的总个数.28.空调专卖店4﹣6月的空调销售情况如图,平均每月销售空调多少台?单位:台.【答案】51台【解析】由图可知:四月份销售了24台,五月份销售了24台,六月份销售了105台;求出销售的总数量然后除以总月数即可.解:(24+24+105)÷3,=153÷3,=51(台);答;平均每月销售空调51台.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求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29.有甲、乙、丙3个数,甲、乙的和是90.甲、丙的和是82,乙丙的和是86.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答案】43【解析】根据甲、乙的和是90.甲、丙的和是82,乙丙的和是86,可推知90+82+86是2个甲、2个乙和2个丙的和,用2个甲、2个乙、2个丙的和除以2就得到甲、乙、丙的和,然后除以3就是这3个数的平均数.解:2个甲、2个乙、2个丙的和:90+82+86=258,甲、乙、丙的和:258÷2=129,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129÷3=43.答:甲、乙、丙3个数的平均数是43.点评:此题考查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就用基本数量关系来求,即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30.一条山路全长15千米,一名运动员以每小时3千米的速度上山,再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下山,求这名运动员往返一趟的平均速度?【答案】3.75米【解析】由题意知:运动员上山时间为:15÷3=5小时,下山时间:15÷5=3小时,即一共用了5+3=8小时,上下山的总路程是15×2=30千米,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即可得出结论.解:(15×2)÷(15÷3+15÷5),=30÷8,=3.75(千米),答:这名运动员往返一趟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75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上山、下山的路程相等,进而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解答.31.某公司的10名销售员,去年完成的销售额如下表销售额(万元) 3 4 5 6 7 8 10销售人员数(人) 1 3 2 1 1 1 1求销售额的平均数.【答案】5.6万元【解析】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即用所有数据相加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解:(3+4×3+5×2+6+7+8+10)÷10,=56÷10,=5.6(万元);答:销售额的平均数为5.6万元.点评:此题考查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意义和求解方法.32.(2009•邗江区模拟)李明家2007年第四季度的用水量如表.月份十十一十二用水量/吨 14 16 12(1)十一月份用水量比十月份增加了百分之几?(2)如果每吨水按2.5元计算,李明家第四季度平均每月交水费多少?【答案】14.3%;35元【解析】由统计表可知:十月份的用水量是14吨,十一月份的用水量是16吨,十二月份的用水量是12吨;(1)先求出十一月份比十月份增加了多少吨,再用增加的吨数除以十月份的用水量;(2)先求出一共用了多少吨的水,然后用求出平均每月用多少吨的水,再乘每吨水的单价就是平均每月较的水费.解:(1)(16﹣14)÷14,=2÷14,≈14.3%;答:十一月份用水量比十月份增加了14.3%.(2)(14+16+12)÷3×2.5,=42÷3×2.5,=14×2.5,=35(元).答:李明家第四季度平均每月交水费35元.点评:先从统计表中读出数据,然后再由这些数据,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求解.33.(2012•安徽模拟)拖拉机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驶一段路程后,立即沿原路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返回原出发地,这样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答案】24千米【解析】把拖拉机行驶的一段路程看作“1”,则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拖拉机往返的时间,用往返的总路程除以往返的时间就是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解:(1+1)÷(1÷20+1÷30),=2÷(+),=2÷,=24(千米);答:这样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24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即用往返的总路程÷往返的时间=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34.寒假中,小明兴致勃勃地读《西游记》,第一天读83页,第二天读74页,第三天读71页,第四天读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五天的平均页数多页,第五天读了多少页?【答案】77页【解析】根据题意,设小明第五天读的页数是x页,则根据第五天读的页数比这五天中平均读的页数要多3页,即第五天读的页数﹣这五天中平均读的页数要=3,列方程解答即可.解:x﹣(83+74+71+64+x)÷5=3,5x﹣292﹣x=16,4x=308,x=77;答:小明第五天读了77页.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找出数量关系等式,列方程解答即可.35.老人活动中心在重阳节时组织292名老人去游玩,其中250名老人乘5部大客车,剩下的老人乘6辆小面包车,平均每辆小面包车坐人.【答案】7【解析】先用“292﹣250”求出剩下多少老人,然后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292﹣250)÷6,=42÷6,=7(人),答:平均每辆小面包车坐7人.故答案为:7点评:求出剩下多少老人,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6.某校女子排球队共有10名队员,身高分别是:182,179,179,175,174,174,172,176,176,173(单位:厘米),则这10名队员的平均身高为厘米.【答案】176【解析】先求出10名队员的身高总数,再用身高总数除以10,就是要求的答案.解:(182+179+179+175+174+174+172+176+176+173)÷10,=1760÷10,=176(厘米);答:这10名队员的平均身高为176厘米,故答案为:17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10人身高的总厘米数除以总人数,就是平均每人的身高.37.甲是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的1.2倍,如果乙、丙两数的和是99,那么甲数是.【答案】66【解析】根据题意,设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为x,那么三个数的和是3x,甲数是1.2x,进而根据甲、乙、丙三个数的和﹣甲数=乙、丙两数的和,列并解方程先求得三个数的平均数,进而求得甲数.解:设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为x,那么三个数的和是3x,甲数是1.2x,由题意得:3x﹣1.2x=99,1.8x=99,x=55;甲数是:1.2×55=66;答:甲数是66.故答案为:66.点评:此题考查平均数的含义和平均数的求法,解决此题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式:甲、乙、丙三个数的和﹣甲数=乙、丙两数的和.38.某班有男生22人,平均身高144.8厘米,女同学18人,平均身高136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列式为:(144.8+136)÷(22+18).(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先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男生22人的身高,再求出女生18人的身高,加起来除以全班人数即可.解:(144.8×22+136×18)÷(22+18),=(3185.6+2448)÷40,=5633.6÷40,=140.84(厘米);答: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84厘米.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平均数问题基本类型,解题规律是:总数÷份数=平均数.39.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58厘米,张民是学校篮球队队员,身高只有150厘米..【答案】正确【解析】“总数÷份数=平均数”,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不是其中每一个数据的特征”,所以张民身高只有150厘米,是有可能的.解:由分析可解: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58厘米,张民是学校篮球队队员,身高只有150厘米,是有可能的,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解答.40.在一次测试中,数学小组的6个人中,有2人85分,有3人90分,有1人94分,则该数学小组成员人均分.【答案】89【解析】求出这6的人总分数除以6即可求得则该数学小组成员人均分.解:(85×2+90×3+94)÷6=(170+270+94)÷6=534÷6=89(分).故答案为:89.点评:本题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关键是求出这6人的总分,用总分除以人数就是人均分.41.小明8岁,小方7岁,小红5岁,小兰和小明同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7岁..【答案】正确【解析】先求出5位小朋友的年龄和,再除以5就是他们的平均年龄.解:(8+7+5+8)÷4,=28÷4,=7(岁);所以他们的平均年龄是7岁.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总份数÷份数=一份数.42.一个班有22个男生,平均身高140.5厘米;有18个女生,平均身高142.1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答案】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1.22厘米【解析】先跟据平均身高×人数=总身高数,分别求出男生的身高数和女生的身高数,再把它们的身高数加起来除以总人数就是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解:(140.5×22+142.1×18)÷(22+18),=(3091+2557.8)÷40,=5648.8÷40,=141.22(厘米);答;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1.22厘米.点评:此题属于平均数问题基本类型,解题规律是:总数÷份数=平均数.43.小明期中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2分,数学得了98分,语文得了分.【答案】86【解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以求出语文与数学的总成绩是92×2,再减去数学的成绩98,即可得出语文的成绩.解:92×2﹣98,=184﹣98,=86(分),答:语文得了86分.故答案为:8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即求解方法.44.小明期末考试三科平均93分,其中语文91分,数学95分,那么英语分.【答案】93【解析】用93×3求出小明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总成绩,再减去语文、数学的成绩就是英语的成绩.解:93×3﹣91﹣95,=279﹣91﹣95,=188﹣95,=93(分),答:英语得了93分;故答案为:93.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平均数求出总数,再从总数中减去部分,得出另一部分.45.我们小组共有五名同学,他们的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厘米.【答案】142【解析】求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就用五名同学的身高总厘米数除以人数5,即可得解.解:(148+142+139+141+140)÷5,=710÷5,=142(厘米);答: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2厘米.。
二年级数学成绩统计表
得失分统计
应得分1536
实得分
1421
得分率
92%
成因分析(包括成绩及原因、问题及原因、改进措施等);典型案例。
平时注重了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特别是口诀的强化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课上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认真审题、敢于思考及书写好习惯的训练,让学生一开始就走上正路。当然,学生都有了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敢于创新,同学之间解互相合作,共同探究,能主动学习,所以成绩较好。存在的问题:(1)学生除法概念掌握的还不够清晰,如当中的看图列式,列式正确,计算正确,却不得分,因为没根据单位名称来填空.(2)学生的理解稍差一些,如判断对错,方框最大能填几,单独会做,但判断却错了,这说明在知识的掌握上还有一定的欠缺,是急需补上的。
今后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认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切实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
Hale Waihona Puke 得失分统计应得分832实得分692.5
得分率83%
成因分析(包括成绩及原因、问题及原因、改进措施等);典型案例。
解决问题(共26分)包括统计和混合运算,第1题正确率较高,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学生错得较多。平时我在吃透教材的知识点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多引导、多启发,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存在审题不认真,部分学生面对众多数学信息时理不清头绪,粗心,不认真,另混合运算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学生还缺乏自我检验意识,卷面中还是免不了出现了错误。
今后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上、书写的习惯,让学生全力参与学习,探究知识面,合作交流。
理工科大学生数学成绩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J our na 1 l o fSo u t h we s t
西 南 民 族 大 学 学报
。
自然
学版
i v o rN a t i on a l i t i e sN ・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Un er si t yf
数 据来 源于 太 原科 技 大 学2 0 0 9 级 的 学 生线性 代 数成 绩 .我们 将 调查 的 同学看 作 是研 究对 象 , 将 所 研究 的2 6
个因素看作是变量, 用x1 …. , X 2 6 表示, 表l 给出了2 6 个变量所对应Hale Waihona Puke 的因素 表 1 因素名称
1 取 样 范 围与 研 究 方 法
老师批 改作 业的情况 、学生入学前的数学基础和专业 因素对线性代数成绩的影响比较 显著 . 关键词 :抽样调查:因子分析:方差分析
中图 分 类 号 : 0 2 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 4 2 7 1 ( 2 0 1 3 ) 0 1 - 0 0 2 1 - 0 5
J a n .2 01 3
d o i : 1 O . 3 9 6 9  ̄i s s n . 1 0 0 3 - 4 2 7 1 2 0 1 3 0 1 . 0 6
理工科大学生数学成绩 影响因素 的统计分析
张 雪霞 。林升 明,马海 强
( 太原 科 技 大 学应 用科 学 学院 ,太 原 0 3 0 0 2 4 )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 的办 以问卷调查 的方式抽取了太原科技大学2 O O 9 级一部分学生 本文的原始数据 3 0 个 ,每 个样本点包括学生的学号、生源地 、影响学生线性代数成绩等诸 因素、线性代数成绩和高考数学成绩 】 . 在此
小学语文数学单元成绩统计表
成 绩
年级
项 目
平 均 分 及 格 率 优 秀 率 平 均 分 及 格 率 优 秀 率 平 均 分 及 格 率 优 秀 率 平 均 分 及 格 率 优 秀 率 平 均 分 及 格 率 优 秀 率 平 均 分 及 格 率 优 秀 率 平 均 分 及 格 率 优 秀 率 平 均 分 及 格 率 优 秀 率 平 均 分 及 格 率 期中 优 秀 率 平 均 分 及 格 率 期终 优 秀 率
________小学语文单元成绩统计表 小学语文单元成绩统计表 小学语文单元成绩统计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 学年第一
成 绩
项 目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期中测试
期终测试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数学单元成绩统计表 小学数学单元成绩统计
一年级
期中 期终
二年级
期中 期终
三年级
期中 期终
四年级
期中 期终
五年级
期中 期终
六年级
语文 单元成绩统计 统计表 沙塘街小学 单元成绩统计表 数学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
数学成绩整体分析报告
数学成绩整体分析报告本次数学成绩的整体分析报告,将以以下几个方面为基础进行分析:考试整体表现、成绩分布、学生群体表现、影响因素、改进建议等。
1. 考试整体表现:本次数学考试的整体表现相对较好。
总体而言,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运算能力和解题能力方面表现出较高水平。
相较于上次考试,本次考试的平均分有所提升,显示出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态度和持续进步的努力。
2. 成绩分布:数学成绩的分布呈现正态分布曲线,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平均分附近,表明整体的学习水平较为均衡。
然而,也有小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差的成绩,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帮助。
3. 学生群体表现:在学生群体表现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性别、年级和班级等因素进行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男生的平均分略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年级方面,高年级学生相对低年级学生有着更高的平均分,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学习年限的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和深入。
而在班级方面,成绩的差异主要是由个体学生差异造成的,尚未发现明显的班级整体表现规律。
4. 影响因素:数学成绩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基础知识掌握、解题能力、理解能力和学习环境等。
通过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初步找出一些可能影响成绩的因素,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5. 改进建议:针对分析中所发现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改进建议:鼓励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注重解题的灵活性和思维能力培养,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我们可以优化教学环境,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措施,培养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本次数学成绩整体上表现较好,学生对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的掌握具有一定水平。
但仍需关注个别学生的差异成绩,并通过改进措施和建议提升整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成绩。
2004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成绩统计---五年级
娄雅卉
闽侯路
30
张志千
闽侯路
30
黄逸凡
台湾路
30
马宏深
上海道
30
孙靓
实验
30
魏爱琳
南大附小
30
汤骏杰
南大附小
30
张鹏祥
南大附小
30
张学伟
南大附小
30
朱世博
南大附小
30
张云龙
昆实
29
袁翰
求真
29
王峰
求真
29
王浩宇
模范
29
张宇
二十中附小
28
王晖
育婴里
27
王达
昆一
27
薛媛
河东实验
27
叶亦欣
求真
27
刘浩天
50
二等奖
34分以上9人
陈婉莹
大安
47
冯欣鑫
大港一小
47
广浩宇
第二小学
44
王宏达
第二小学
44
王雪雯
大港一小
44
梁元
大港一小
40
于阔淼
大港四小
34
蔺可
大港三小
34
王一杰
第二小学
34
三等奖
24分以上20人
张晓彤
大港三小
30
袁文则
大港三小
30
刘谨源
第二小学
30
冯书桓
第二小学
30
王晓瑜
第二小学
30
张衷景
大港一小
30
李雨翀
大港一小
30
洪丹婷
大港一小
30
魏书道
永吉一至六年级成绩统计(已录分数)
班级综合 23 22 2
2608 118.5 59.3
12
54.5
5
22.7 64.2
登分人员签名(三人): 注:1、学科综合分=学科平均分×30%+优良率×30%+及格率×40% 2、班级综合分=(两科或三科)平均分总分×30%+优良率×30%+及格率×40%
田源镇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成绩统计表
班 主 任: 英语科任:
语文 数学 英语 总分 平均分 名次
语文 数学 英语 总分 78 9 17 1 88 88 88 75 80 73 82 81 18 54 6 93 80 89 54 89 92 89 70 32 18 24 81 90 74 73 91 47 66 228.5 58.5 89.0 31.0 261.5 257.5 251.0 201.5 260.0 211.5 237.0
1873.5 133.8 66.9
10
71.4
6
42.9 81.6
登分人员签名(三人): 注:1、学科综合分=学科平均分×30%+优良率×30%+及格率×40% 2、班级综合分=(两科或三科)平均分总分×30%+优良率×30%+及格率×40%
田源镇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成绩统计表
班级综合 20 20 3
1258.5 62.9 3574.5 178.7 59.6
20
14
70.0
11
55.0
3
15.0 51.4
2
10.0 78.6
登分人员签名(三人): 注:1、学科综合分=学科平均分×30%+优良率×30%+及格率×40% 2、班级综合分=(两科或三科)平均分总分×30%+优良率×30%+及格率×40%
六2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表
六2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表分数段人数60-69 370-79 680-89 1190-100 10按照上述统计表,六2班一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本文将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学生学习的一些建议。
1. 60-69分数段在这个分数段内,共有3名学生。
他们的成绩相对较低,可能存在学习上的困难。
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寻找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和帮助。
同时,鼓励他们参加课后辅导班和与老师的交流,提升数学水平。
2. 70-79分数段这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为6人,相对较多。
他们的成绩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额外的练习资源,并鼓励他们多参加数学讨论和课外学习小组,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3. 80-89分数段在这个分数段内,共有11名学生。
他们的成绩相对较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继续鼓励他们努力进取,并提供一些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同时,注重对他们学习情况的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4. 90-100分数段这个分数段共有10名学生,成绩最好。
他们在数学方面取得了较为出色的成绩。
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努力,并提供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内容。
同时,可以考虑将他们组织起来,形成数学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和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
总结起来,根据六2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表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成绩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对于成绩较低的学生,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学习指导和支持;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参与更多的数学学习活动;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我们要及时表扬他们的努力,并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内容。
通过这样的分析和建议,相信六2班的学生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有所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等数学成绩的统计分析
高等数学成绩的统计分析随着大学生活开始,高等数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成为了大学生的必修课。
如何提高高数成绩成为了大学生和老师最密切关注的问题。
我们利用统计学知识对高数成绩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理,通过观察与分析所给数据,考虑了性别、知识点、专业、学习态度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利用SPSS、MATLAB等工具,进行分析比较这些因素的重要程度以及影响程度,给出了针对老师和学生群体一系列有依据性的建议,从而希望提高我校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甚至是提高一点考研率。
标签:SPSS;高等数学;多元统计分析;聚类分析一、引言1.1选题的意义与目的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不再担心是否需要考得高分,不再会像高中生那样拼命努力的学习。
相反,大学自由的生活给了他们懈怠的机会。
而在他门面前,高等数学作为一门较有难度的学科,成为他们大学遇到的第一个困难。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分析他们的高等数学成绩,来帮助他们在哪方面影响了他们高等数学的学习,给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为他们尽自己的一份力。
选题的主要目的有3个:1.通过分析处理数据,给老师和同学们就高等数学学习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帮助同学们进步,更希望帮助老师更好的教学。
2.高等数学作为大学学科里较有难度学科的代表,我们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可以对同学们在今后遇到的有难度的学科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帮助同学们学好高等数学,有利于帮助同学打下信心,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的体验大学学科的有趣。
1.2高等数学学习的现状学习高等数学的动机与目的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通过调查,有以下几种情况:(1)回答“没有兴趣”或“学了没有用处,及格就行”的学生占24.3%。
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动机消极,甚至是被迫学习,从而在思想上就对高等数学有抵触情绪,表现为课堂上不愿听课,不认真甚至不做作业,比较懒散,应付考试。
其结果往往是考试不及格或成绩不理想,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写写帮整理)
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写写帮整理)第一篇: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写写帮整理)六年级一班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一、考试成绩分析(一)学情分析这次考试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内容。
因本校生源差,数学基础更差,给授课带来一定难度,教学中整个学习进度较慢,虽然相对于上学年有所提高,但是成绩问题仍然十分严峻。
(二)成绩分析班级学生成绩两级分化比较大,有部分好学生,但差生人数众多,部分学生属于特差生。
本次期末考试,90分以上8人,80分以上6人(较期中考试提高4人),60分以上8人(其中68-73有5人,中等生主要集中在偏低分数段,而且人数偏少;60-62有3人,60分段的可以说是不及格学生转化而来,但是不够稳定,极容易退化),不及格18人(其中46-56有7人,这几人学习态度较好但是灵活变通性不强,有基础但是不扎实;25-35有6人,基础薄弱且思维僵化;10-25有5人,基础极度薄弱,甚至可以追溯到学习数学之初,现在处于上课听不懂阶段)。
由成绩分布结构可以看出,本班的成绩结构严重失衡,中部优秀学生断层,大部分学生集中在中下部,导致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二、存在问题由于学生基础薄弱,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在学习的诸多环节中,知识掌握及其理解不到位,突出表现在:1.学生懒于动手、动脑。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上课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听老师讲,没有动手、动脑,导致所学知识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错。
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相对基础较差由于我校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过于懈怠,数学学科相对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差,很难在短期内提高。
3.学生计划性和学习效率太低由许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缺乏计划性,不善于归纳、总结,从而导致学习效率太低。
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成相应内容,从而造成学习拖欠现象。
4.学生应试能力还不够,规范落实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