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11

合集下载

船舶操纵试题十一

船舶操纵试题十一

1.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转舵阶段的:A. 横移速度较小,横移加速度较小B. 横移速度较小,横移加速度较大C. 横移速度较大,横移加速度较大D. 横移速度较大,横移加速度较小2. 船舶旋回圈中的进距是指:A.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B.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9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C.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横向移动距离D. 自操舵起,至航向改变180°时,其重心在原航向上的纵向移动距离3. 船舶航行中,突然在船首右前方近距离发现障碍物,应如何操纵船舶避离之?A. 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左满舵,使船尾避离B. 立即操右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右满舵,使船尾避离C. 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保持左满舵,使船尾避离D. 立即操左满舵,待船首避离后,再操右满舵,使船尾避离4. 船舶通过预配风流压差保持行驶在预定航线上,此时实现的是:A. 位置稳定性B. 直线稳定性C. 方向稳定性D. 方向和位置稳定性5. 船舶航向稳定性与船体水下侧面积形状分布和纵倾情况有关:A. 船尾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B. 船首钝材、尾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C. 船首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D. 船尾钝材、首倾越大,航向稳定性越好6.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有关:A. 航向稳定性越好,保向越容易B. 航向稳定性越差,保向越容易C. 航向稳定性越好,保向越困难D.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无关7. 船舶从静止状态起动主机前进直至达到常速,满载船的航进距离约为船长的:A. 15倍,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2~2/3B. 20倍,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2~2/3C. 15倍,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3~1/2D. 20倍,轻载时约为满载时的1/3~1/28. 一船的操纵性指数K值越小,则说明该船:A. 旋回性越差B. 旋回性越好C. 应舵越快D. 应舵越慢9. 船舶倒车停止性能或最短停船距离是指船在前进三中开后退三,从______停止时船舶所前进的距离。

科目:船舶操纵(一类三副10)

科目:船舶操纵(一类三副10)

科目:船舶操纵(一类三副1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适任培训大纲熟悉训练1.船舶顺浪航行时,主要危害是:() [单选题] *A.拍底B.甲板上浪C.螺旋浆打空车D.尾淹(正确答案)2在航行中发现舵机突然失灵,可采取的措施是:I .减速或停车;Il .使用应急舵;III.立即抛锚。

() [单选题] *A. I、II(正确答案)B.II、IIIC.I、IIID.I、II 、III3.船舶碰撞发生后,当破损部位确定后,应立即___,采取堵漏措施,并通知机舱排水。

() [单选题] *A.搁浅B.掉头C.弃船D.关闭邻近舱室的水密门窗(正确答案)4.影响船舶航向稳定性的因素包括,①纵倾②舵工的操舵技能③船型④舵角。

()[单选题] *A. 1234B.13(正确答案)C.23D. 2345.内河船舶驶靠码头,尾缆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船舶() [单选题] *A.前移(正确答案)B.后移C.外移D.内移6.船舶在风中的偏转方向取决于() [单选题] *A.风动力中心、船舶重心、水动力中心的相对位置(正确答案)B.风动力中心的位置C.船舶重心的位置D.水动力中心的位置7.船舶在航道宽阔水域掉头,采用哪种方法经济合理() [单选题] *A.连续进车掉头(正确答案)B.正倒车掉头C.进、退车掉头D.抛锚掉头8.对同一船舶,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各种锚泊方式下的偏荡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单选题] *A.八字锚、平行错、单锚B.单锚、平行锚、八字锚(正确答案)C.平行锚、单锚、八字锚D.平行锚、八字锚、单锚9.船舶在横倾状态下低速航行,向高舷一侧用舵、舵效__。

() [单选题] *A.好B.差(正确答案)C.不变D.不能确定10.前进中的双车船,采取下列何种操纵方法,才能使船舶向右旋回圈最小?()[单选题] *A.右满舵,左车和右车全速进车B.右满能,右车停车,左车全速进车C右满能,左车全速倒车,右车全速进车D.右满能,右车全速倒车,左车全速进车(正确答案)11.有关图中船舶掉头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掉头前,船舶应先向掉头的相反方向操舵,拉大档子,腾出水域;②船首转向90°时,即位置4时,应停车,控制船舶冲程,然后开倒车;③船舶处于位置3~4开倒车后,在后退中会出现“船尾找风”的现象。

船舶操纵

船舶操纵

2.2 操纵运动方程的线性化
水动力学数学模型
船舶静水中运动时的受力,采用三阶泰勒展开 水动力导数超过50个,可以参见 Fossen T. I. Guidance and Control of Ocean Vehicle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USA, 1994
阿勃柯维奇


野本兼作(1957)

1.1 船舶操纵性总论
船舶操纵性研究的发展过程

迪德

提出了用于评价航向稳定性的螺旋试验方法 6自由度运动方程,及泰勒基数展开,为非线性研究 提供了数学工具 整个系统看作一个动态系统,研究了船舶对操舵的 频域响应(舵做输入,船运动作输出)
阿勃柯维奇


野本兼作(1957)
1.1 船舶操纵性总论
船舶操纵性研究的发展过程
独木舟时期: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具有推进 和操纵功能; 随船舶容积的增加:一排长桨---〉短而宽的船 尾桨; 摇橹和舵是中国在操船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具 有重要意义; 19世纪后,风帆被蒸汽机和柴油机动力所代替, 但是舵却一直沿用至今。 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试验到理论的过程
水动力导数的物理意义

水动力和力矩的角加速度导数
正的回转角加速度在船首产横负的 在船尾产生正的 和负的 因此, 较小,取决于船型; 是一个很大的负值


和负的;
相当于船舶的附加惯性力 矩系数。
2.2 船舶操纵运动方程
水动力导数的物理意义

舵导数(控制导数)
右舵角为正,正的舵角产生负的舵力, 舵力矩使船向右转,是正的,故

2.2 操纵运动方程的线性化

船舶操纵

船舶操纵

2.防抗台风的安全操作
1)方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适时早避,留有余 地. 2)台风预报:气象部门通过远程卫星扫描,近距 离雷达观测获得台风信息.船舶通过接收气象 传真,台风预报图获得台风运动等信息. 3)根据台风的位置和本船的动态决定避台方法.
海上避台与抗台
1)及时接收气象报告获得台风位置的准确信息,移动方向,移 动速度. 2)保持与台风的距离在200海里以上通过. 3)如船舶已经受到台风影响,正确判断船舶所处的位置.如在 北半球: (1)风向顺时针方向变化,则处在台风的右半园.若气压下降 则处于右前象限;若气压上升,则处于右后象限. (2)风向逆时针方向变化,则处在台风的左半园.若气压下降 则处于左前象限;若气压上升,则处于左后象限. (3)风向稳定少变,或虽有变动但忽而顺时转,忽而逆时针转, 风力渐大,气压下降,则处在台风的进路上;气压回升,风力 渐减,则处在后半园的路径上. 如在南半球,则与上述相反.
遭遇台风时的避离方法
1)北半球危险半园避离法 (1)采用与台风进路垂直的航向,即以船首右舷15-20度顶风,全速驶离台 风中心;随着风向顺时针的变化,相应地将航向逐渐向右变动,直至离开 危区. (2)若风浪十分猛烈或前方有浅滩或陆地阻挡,则可以采取船首右舷顶风 滞航方法;随着风向右转,不断向右调整航向,等待台风前移而避离台风 区. (3)若船舶虽处在危险半园内,但却离台风进路不远时,确信有足够的时间 和较快的速度,则可以从前面横越台风进路采取船尾右后斜顺浪航行 的方法,驶入可航半园予以避离. 2)北半球可航半园避离方法 (1)以船尾右舷受斜顺风,全速驶离;船尾受风舷角的大小,一般为15-30 度;同时航向应根据风的逆时针变化,而相应地向左改向. (2)若船前方有浅滩或陆地阻挡,可采取右首受风,顶风滞航. 3)北半球台风进路上的避离法:使船尾右舷受顺风,迅速驶入可航半园后, 依照可航半园内操纵方法进行. 4)南半球台风避离法与上述相反.

船舶操纵_精品文档

船舶操纵_精品文档

船舶操纵1、试述船舶静止,前进,后退中的风致偏转规律。

1)船舶在静止中或船速接近于零时,船舶将顺风偏转至接近风舷角100度左右向下风飘移2)船舶在前进中,正横前来风,慢速,空船,尾倾,船首受风面积较大的船舶,船首顺风偏转;前进速度较大的船舶或满载或半载,首倾,船尾受风面积较大的船舶,船首将迎风偏转;正横后来风,船舶将呈现极强的迎风偏转性。

3)船舶在后退中,在一定风速下并有一定的退速时,船舶迎风偏转。

这就是通常的尾找风现象,正横前来风比正横后来风显著,左舷来风比右舷来风显著;退速降低时,船舶的偏转与静止时的情况相同,并受倒车横向力的影响。

船尾不一定迎风。

2、船舶在静止中的风致漂移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型船舶风致漂移速度的经验值多少?静止时风致漂移速度有关因素:风速,船体水线上下侧面积,水深与吃水比3、何为船舶的风中保向界限?船舶在风中的保向界限与哪些因素有关?能够用舵保持航向的风速界限,称为保向界限。

保向界限和风速与航速之比及相对风向角有关4、风对船舶操纵的影响船型一定时,风压力中心的位置随风舷角的增大逐渐向后移动,当风舷角小于90度时,风压中心位置在船中之前,正横来风时,风压中心位于船中附近,风舷角大于90度时,风压中心位置在船中之后。

除横风外,一般风压力作用中心不在船中处,故风压力的横向分量不但改变了船舶的横向运动状态,它还会时船舶产生力矩,该力矩称为风压力矩。

它使船舶产生角加速度,进而使船舶转动角速度发生变化。

风压力系数和风压力矩系数统称为风压系数。

风压力矩与相对风舷角在关,相对风舷角与风压力系数有关。

对于同一类船型,风压力系数取决于风舷角的大小,当风舷角为0度或180度时,风压力系数横向分量为0,纵向不为0,即顶风或顺风时仅对船速有影响。

当风舷角为90度时,风压系数纵向分量为0,横向为最大,对船速没影响,对横向运动状态影响最大。

当相对风舷角为30或160度时,纵向风压系数分量为最大,横向不为0。

船舶操纵011

船舶操纵011

系泊设备及作用
– 锚的运动及阻力
系泊设备及作用
– 锚的动抓力系数
• 操纵用锚一般出链长度比较短,锚在水底是处于拖 动状态的,操纵用锚的抓力仅为锚本身的抓力。 • 一般来说出链的长度应控制在水深的2.5倍左右,如 水深为10米,可采用出链一节落水或一节甲板。 出链长/水深
1.5
2.0
2.5
3.0
3.5
– 操纵用锚
– 系缆及其作用
• 靠离泊中系缆作用力的运用
港内水域概述
• 连接水域及码头前沿水域
– 码头前沿停泊水域
• 泊位长度一般为L ×120%; • 泊位方向通常与强风向接近; • 泊位方向与航道方向之间的交角越大,操纵难度越 大。
港内水域概述
• 连接水域及码头前沿水域
– 集装箱码头
• 有专门的装卸、运输设备,要有集运、贮存集装箱 的宽阔堆场,有供货物分类和拆装集装箱用的集装 箱货运站。 • 采用大型专门设备进行装卸、运输,保证货物装卸、 运输质量,提高码头装卸效率。
– 船首
• 先带前横缆; • 或将首缆和前倒缆同时带上,尽快绞紧;
– 船尾
• 船空载,吹开风强时,宜先带后横缆,后带尾缆和 后倒缆.
系解缆
• 离泊用缆
– 做好离泊前的准备工作; – 备车完毕后的离泊单绑(single up); – 离泊时倒缆的运用; – 溜缆。
系解缆
• 离泊前的准备
– 试车前检查并调整和收紧各缆,使之受力基本 均匀,以防试车时由于船身移动,缆绳受力不 均而造成断缆。
应急操纵用锚
• • • • • 避免碰撞、触礁、搁浅 保证狭水道航行安全 用于海上漂滞 用于系泊时缓和船体摇荡 搁浅后固定船体或协助脱浅

船舶操纵

船舶操纵

4.4 船舶操纵控制船舶操纵是指船舶驾驶员根据船舶操纵性能和风、浪、流等客观条件,按照有关法规要求,正确运用操纵设备,使船舶按照驾驶员的意图保持或改变船舶水平运动状态的操作。

下面介绍现代船舶航向控制和船舶主机遥控操纵。

4.4.1 船舶操纵基本原理船舶操纵是一个大系统,由人、船舶和操船环境三个小系统构成,如图4–24所示。

该系统中,船舶驾引人员是主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掌握和处理大量信息,将操船指令输人船舶,使船舶保持或改变运动状态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图4–25为船舶驾引人员操纵船舶流程。

图中信息A 为本船运动状态,信息B为自然环境,信息C 为航行环境,信息D 为操船手册。

操纵船舶运动的机构,主要有舵和推进动力装置。

舵是船舶操纵的重要设备,操舵者通过操舵可以使船舶保持或改变其航向,达到控制船舶方向的目的。

推进器是指把主机发出的功率转换为推船运动的专用装置或系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推进器是螺旋桨。

螺旋桨分为等螺距螺旋桨、变螺距螺旋桨、固定螺距螺旋桨(FPP )和可调螺距螺旋桨(CPP )等不同类型。

20世纪50年代以来,船舶自动化经历了单元自动化、机舱集中监测与控制以及主机驾驶室遥控等几个阶段。

随后,由于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在实船上的应用,以及空间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船舶自动化由机舱自动化朝综合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螺旋桨转速舵 角锚的使用缆的使用拖船的使用图4–25 船舶操纵流程图4.4.2 船舶航向控制船舶航向控制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保持航向;二是航向跟踪。

航向操纵部分——自动操舵系统自1922年自动操舵仪(也称自动舵)问世到今天,已经历了机械式自动舵、PID 自动舵和自适应自动舵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第四个研究发展阶段——智能自动舵。

1. 自动操舵系统1) 常规PID 自动舵在航海自动化系统中,船舶是系统的调节对象,若略去动力装置的影响,船舶运动状态的调节,将由舵来实现,并从船首方向表现出来。

《船舶操纵》课件

《船舶操纵》课件

4) 旋回直径(final diameter)
旋回直径是指船舶作定常旋回时重心轨迹圆的直径, 亦称旋回终径,并以D表示之,它大约为旋回初径的 0.9~ 1.2倍。 5) 滞距(reach)
亦称心距。正常旋回时,船舶旋回直径的中心 O 总较操 舵时船舶重心位置更偏于前方。滞距是该中心 O 的纵距,并 以Re代表之,大约为1~2倍船长,它表示操舵后到船舶进入 旋回的“滞后距离”,也是衡量船舶舵效的标准之一。
二节 船舶操纵方程及船舶操纵性指数
一、船舶操纵运动方程
Tŕ+r=Kδ
式中:K —— 旋回性指数(s-1); T —— 追随性指数(s); r —— 旋回角速度(1/s); ŕ —— 旋回角加速度(1/s2);
δ —— 舵角(°)。
该方程最早是由日本学者野本谦作提出的,因此也称为 野本方程。该式中,T称之为船舶的追随性指数(turning lag index), 单 位 为 s;K 称 之 为 船 舶 的 旋 回 性 指 数 ( turning ability index)。
11.螺旋桨的转动方向
由于受螺旋桨横向力的影响,船舶向左或向右旋回时的旋回 圈的大小将有所不同。对于右旋固定螺距螺旋桨单车船而言,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向左旋回时的旋回初径要比向右 旋回时的旋回初径要小一些。但对于超大型船舶而言,这一 差别很小。 另外,船体的污底、风、流的作用都将对船舶旋回圈 的大小产生影响。例如顶风、顶流使旋回圈进距减小,顺风、 顺流使旋回圈进距增大等等。
四、旋回圈要素在实际操船中的应用
由旋回试验测定的旋回圈资料是船舶操纵性能的重要 内容之一,它不仅用来评价船舶的旋回性能,同时还可以 直接用于实际操船。
1.旋回初径、进距、横距、滞距和在实际操船 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冰区操纵
• 航行准备工作
– – – – – 摸清冰区的规律及其特性; 备有足够的备用燃料、淡水和食物; 检查船体结构、卸除船旁水线附近的突出物; 检查排水设备及救生设备检查、充实堵漏器材; 调节货物、压载水、燃油、淡水,使螺旋桨全部没人 水中; – 防冻工作
冰区操纵
• 船舶操纵
– – – – – – – 迂回航线的选择 进入冰区, 通过冰区,转向角度宜小 冰困后的措施 冰区锚泊,冰锚 破冰船护航 冰中靠泊
• 不宜操纵 • 应保持在航道中央
– 顺流过弯
• 应保持在航道中央略偏向凹岸
岛礁水域的操船
• 操纵特点 • 操船要点 • 注意事项
岛礁水域的操船
• 操纵特点
– 珊瑚礁coral reef多以火山岛为基础发育而成, 并有裙状、环状等多种形式。 – 一般岸线向海的深度变化较为剧烈,因而可以 接近航行; – 但因岸形、浅滩位置和水深等常与海图和航路 指南有不同之处,故多礁水域中有许多值得重 视的特点。
锚泊操纵
• 锚泊偏荡
– 缓解偏荡的方法 • 增加压载水量; • 调成首纵倾 • 加抛止荡锚 • 改抛八字锚 • 恰当地使用主机 • 灵巧地使用侧推器
锚泊操纵
• 走锚
– 走锚的判断 • 利用各种定位方法勤测船位 • 连续观察偏荡情况 • 观测岸上串视标判断法 • 根据本船与他船相对位置变化来判断 • 观察锚链情况
锚泊操纵
• 走锚
– 应急措施 • 按国际信号规则规定,及时悬挂并鸣放“Y”信号,并 用VHF等通信手段警告附近他船; • 报告船长,同时通知机舱备车; • 及时加抛另一首锚并使之受力; • 在查明用无妨碍时,可用车抵抗外力以减轻锚链受力, 防止船舶继续走锚; • 如开车仍不能阻止走锚,则就果断决策,起锚另择锚 地或也海滞航。
港内掉头
• 常用掉头方法
– 顺流抛锚调头 • 合适的流速;1~1.5kn为宜 • 足够的掉头水域; • 右旋FPP单桨船一般宜采用向右掉头; • 横风时宜采取迎风掉头; • 弯曲水道应向凸岸一边掉头; • 控制余速; • 抛锚时机,船身约与流向成30度角; • 控制船身,转至横流时,进车、右舵; • 起锚。
靠离泊操纵
• 离泊操纵
– 操纵要领 • 确定离泊方法
– 首离,顶流较缓,有吹开风,泊位前方较清爽, 船首开出15°左右船尾的车舵与码头无碍时可 用; – 尾离,更为普遍的离码头方法,静水港内
• 掌握摆出角度 • 控制前冲后缩
靠离泊操纵
• 超大型船舶的操纵特点
– 质量大,惯性大,单位排水量主机功率远较 一般船为低,进行机动操纵异常呆笨; – 线型尺度大,浅水效应和岸壁效应较突出; – 由于水线上下面积的加大,受风、流影响较 大; – 航向稳定性差; – 淌航中丧失舵效的时间出现得较早。
岛礁水域的操船
• 操纵要点
– 确保船位
• 显著物标或航标、GPS、航路图志,对照陆岸的形 状
– 雷达观测和测深 – 减速航行 – 做好应急准备
岛礁水域的操船
• 注意事项
– 航路图志的精度不可盲目信赖 – 航标系统极不完备 – 多礁海域的海流和潮流多变 – 需要实行严密的瞭望
交通管制区域的操纵
• 研究、查核最新海图、熟悉分道通航制和交管 • 备车航行、加派了头、加强了望并开启雷达或 ARPA • 检查船舶操舵系统、声光信号设备、助航仪器 • 严格遵守各种航行规定 • 浮标、陆标进行定位核对 • 浅水区域应连续测深、保证足够富余水深 • 核对舵角指示器、车钟、转速表
狭水道中的船舶操纵
• 操船要点
– 全面调查地形地貌、水文情况、助航标志、交 通状况 – 采用正确的避险方法和导航方法,行驶在计划 航线上
• 导航方法有浮标导航、岸标导航(如人工叠标、自 然叠标等)单标方位导航等。 • 避险法可用物标方位线避险法、距离圈避险法等。
– 准确掌握转向点和施舵点及新航向距离
狭水道中的船舶操纵
• 注意事项
– 随时确认船位,注意是否偏离航线。 – 适时备车,备锚,必要时需不间断测深。 – 保持足够富余水深,必要时应降速航行。 – 选择视界良好、交通量较少的平流。 – 注意船行波将引发沿岸系泊船的激烈摇摆运动。 – 兼用雷达进行瞭望。
狭水道中的船舶操纵
• 有流弯曲航道
– 顶流过弯
本章作业
• • • • 船舶在选择锚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常用锚泊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 简述减轻单锚泊偏荡的措施。 简述超大型船舶的操纵性特点。
特殊水域中的操船
• • • • 狭水道中的船舶操纵 岛礁水域的操纵 交通管制区域的操纵 冰区操纵
狭水道中的船舶操纵
• 狭水道中的船舶操纵特点
冰区操纵
• 冰山与海冰
• 冰量通常采用十分法度量 – 无屏蔽水域(open water),1/10以下; – 稀疏冰(scattered ice)冰量1~5度,不能按预 定航向航行; – 疏散冰(broken ice)——冰量5~8度(5/10~ 8/10),航行有障碍; – 密集冰(close ice、close pack或packed ice)——冰量8度(8/10)以上,无破冰船(ice breaker)支援难以单独航行; – 固结冰——冰量10度,冰布满形成冰原。
冰区操纵
• 冰山与海冰 • 冰区操纵准备工作 • 冰区操纵
冰区操纵
• 冰山与海冰
– 冰山是南北两极周围山麓的冰河和冰棚崩塌滑 落而浮落于海洋的巨大冰块,多为淡水冰。 • 浮于海面以上的部分不过是其整体的1/8~ 1/7。 • 按大小可分为:
– 冰山(berg)直径超过30m; – 小冰山(berg bit)直径处于6~30m – 冰岩(growler)直径处于2~6m
冰区操纵
• 冰山与海冰的探测
• 使用雷达,与冰山的大小和反射面的角度有关 • 夜间,取决于月光强度与方向 • 冰光(ice blink)反射的太阳光线在其上空云底空 间所看到的现象。冰的反射光则为黄白色; • 冰区边缘往往出现浓雾; • 风力急剧减缓,浪涌也突然减低; • 海水温度急剧下降; • 汽笛声有回声,或大浪击壁声
冰区操纵
• 冰山与海冰
• 海冰(sea ice)为海水冻结(低于-1.9℃)的生成 物,系海水冰 – 冰晶(ice crystal)—薄片状的结晶; – 冰泥(ice slush)—浮于海面的初期极薄冰层; – 软冰(sludge ice)—由冰泥固结的软冰层,直 径约3~30m,圆盘状,对低速航行船舶无碍; – 荷叶冰(pancake ice)—较软冰略大,可达 30cm厚度,直径约为1.8m以下者;因其相互接 缘,故船舶以常速航行将损伤外板或推进器。
上节要点回顾
• 锚泊操纵
– 锚地的选择 – 锚泊方式 – 抛锚操纵 – 锚泊偏荡
本节主要内容
• 港内操船
– 锚泊操纵 • 走锚及其防止 – 港内掉头 – 靠、离泊操纵 • 靠离泊操纵要领 • 超大型船舶的– – – 狭水道中的船舶操纵 岛礁水域的操纵 交通管制区域的操纵 冰区操纵
港内掉头
• 常用掉头方法
– 顶流拖首调头 • 向右掉头; • 控制余速;掌握船位和船身进退;减低转头速度, 稳定船首向 – 拖尾掉头 • 在船舶前进时根据受力可知容易转向 • 较常用
靠离泊操纵
• 靠泊操纵
– 准备工作 • 掌握港口与码头信息 • 掌握本船情况 • 制定靠泊操纵计划 – 操纵要领 • 控制抵泊余速 • 合理选择横距 • 调整好靠拢角度(大型船舶平行靠)
靠离泊操纵
• 离泊操纵
– 准备工作 • 实地观察风、流及泊位前后情况,前后有无动车 余量、锚链方向及长度,系缆的角度及受力状态, 以及水域内来往船舶的动态 • 制定离泊方案,如有拖轮协助,应交待协助操纵 方案,以便使其主动配合 • 机舱活车,驾驶员应到船尾察看系缆及推进器附 近是否清爽 • 备车后单绑
– 狭水道是指相对水深或水道相对宽度较小,因而给通 过该水域的船舶进行操纵带来各种影响的水域。例如, 港区、江河、运河、锚地、岛礁区、雷区及狭窄海峡 等。 – 狭水道内,航道狭窄弯曲,水浅滩多甚而还有暗礁、 沉船或渔栅等障碍物,水文气象条件多变,船舶交通 密集。为确保狭水道内航行安全,必须经常研究和掌 握该水道的地理特点及水文气象条件,加强瞭望并谨 慎驾驶,避免发生碰撞和触浅等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