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课件1
合集下载
船舶操纵课件1
![船舶操纵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4ca5bf07a6c30c2259019ec5.png)
五、船舶种类概述
• 船舶操纵运动不但与船舶运动控制有关,还与船舶建造规 模、船型参数等因素有关。不同排水量、不同船型参数的 操纵性能不尽相同,随着船舶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这种性 能上的差别更加明显。 • 现代船舶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可按用途、船体数 目、推进方式、推进器数目以及航行状态等进行分类。最 常用的方法是按用途分类:军用船和民用船两大类。民用 船:运输船、工程船、渔船、港作船等 • 从船舶操纵角度分:小型船舶、中型船舶和大型船舶 小型船舶:一般指载重量1万吨以下的船舶; 中型船舶; 一般指载重量3-5万吨以下的船舶; 大型船舶:一般指载重量8万吨以上、船长250m以上的船 舶;
R 兴波阻力: 与V 的4-6次方成正比
w s
WUT NC
Yang yadong
2、影响船舶基本阻力的因素:在船型一定的情况 下主要是船速和吃水
① ② ③ ④ ⑤
Vs
d
Vs
V
s
一定时,R 0 R b R f R r R f R e R w 一定时, V s R 0 较小时,
3% 2%
一.船舶阻力
2.附加阻力
(1)空气阻力 :水线以上部分所受阻力,比重较小。在航海界,一般 将3级 风以下的空气阻力计入基本阻力。
(2)污底阻力 :水线以下船体表面锈蚀、海生物附着。
(3)附体阻力 等。
:水线以下船体突出物,如龙骨、推进器轴、支架、舵
:波浪冲击,船体摇摆,顶浪航行时可使
(4)波浪阻力(汹涛阻力) 总阻力增加50%-100%。 (5)浅水附加阻力
WUT NC
yang ya dong
绪 论
• 船舶驾引人员根据船舶操纵性能和外界客观条件,按照 有关法规要求,正确运用操纵设备,使船舶按照驾引人 员的意图保持或改变船舶运动状态的操作(包括观察、 判断、指挥、实施等)。
操纵(第01课)
![操纵(第01课)](https://img.taocdn.com/s3/m/16c817ad680203d8ce2f2456.png)
一 船舶旋回的运动过程
船舶以一定航速直 进当中操某一舵角 并保持之,船舶将 进入旋回过程。根 据船舶在旋回运动 过程中所受外力特 点之变化,以及运 动状态之不同,可 将船舶旋回过程划 分为三个阶段,如 图1-1所示。
图1-1船舶旋回的运动过程
1.第一阶段(横移内倾阶段)
船舶向一舷操舵
后,保持或近乎 保持其直进速度, 同时开始进入基 本上沿原航向前 进而船尾外移的 初始旋回阶段。
2.描述船舶旋回运动状态的运动要素
表征船舶旋回运动状态的运动要
素主要有漂角、转心及其位置、 旋回中的降速、旋回中的横倾和 旋回时间等,它们与船舶的旋回 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漂角(drift angle)
船舶首尾线上某
一点的线速度与 船舶首尾面的交 角叫做漂角,如 图1-6所示。用β 表示之。一般船 舶的漂角大约在 30~150之间。
3.第三阶段[定常旋回阶段(steady turning)]
随着漂角的增大, 水动力作用中 心逐渐移至重心之后, 水动力转 船力矩Nβ方向与舵力转船力矩 方向相反, 但数值相应增大,当 船舶所受的舵力转船力矩 Nδ、 和水动力转船力矩Nβ相等时, 船舶的旋回角加速度变为零, 船舶的旋回角速度达到最大值 并稳定于该值,船舶将进入稳 定旋回阶段
Hale Waihona Puke Tr1).进距 2).横距 3).旋回初径 4).旋回直径 5).滞距 6).反移量
Ad LK
Re
D
DT
图1-5 旋回圈的尺度与名称
(1)进距(advance)
进距也称纵距,是指从操舵开始 到船舶的航向转过任一角度时重心所 移动的纵向距离。通常,旋回资料中 所说的纵距,特指当航向转过 900 时 的进距,并以Ad表示之,它大约为旋 回初径的0.6~1.2倍。
《船舶操纵》课件
![《船舶操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1924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7.png)
较短时间内,较小的水域上得到的转头角,即改向 角的大小。
若转头角大,则认为舵效好,否则,舵效就差。 2)影响舵效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舵效的措施 (1)舵角:
因为舵角的大小直接影响转船力矩和转头角的大 小,所以加大舵角是提高舵效的有效措施。 (2)舵速:
舵速是由船速、伴流和螺旋桨排出流流速三部分 组成。船舶在低速航行中,当需要大角度转向时, 则可加大螺旋桨转速,提高滑失比,增大排出流流 速以提高舵效。
指船舶倒车时的最大输出功率。
上述输出功率的相互比例,将因主机的种类和 新旧程度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如下表所示。
种类
输出功率比
最大持续输出功率
100%
常用(海上)输出功率 80%~90%
过载(应急)输出功率 105%~110%
倒车输出功率
40%~60%
进港航行或雾航时往往需要备车,此时的
输出功率也称备车输出功率,通常约为最大持
1)偏移或反移量Lk:
是船舶重心在旋回初始阶段向操舵相反一舷 横移的距离。满载时其最大值约为船长的1%左 右,但船尾的反移量较大,其最大值约为船长的 1/lO~l/5,并且该值约出现在转头角达一个 罗经点左右时。
2)进距Ad:
是开始操舵到航向转过任何一角度时,重心 所移动的纵向距离。旋回资料中提供的纵距,通 常特指航向转过90°时的进距。在此基础上,如 再转过相当于漂角度数的位置处,将出现船舶在 原航向上的最大纵移距离,称为最大进距,其值 约为旋回初径的O.85~1.O倍。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船舶操纵
第一章 船舶操纵性能
第一节 船速与冲程
一、船速与阻力、推力的关系 1.船舶阻力
R =R。+△R R。=Rf+Rr=Rf+Re+Rw △R =RF+RA+Ax+RR
若转头角大,则认为舵效好,否则,舵效就差。 2)影响舵效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舵效的措施 (1)舵角:
因为舵角的大小直接影响转船力矩和转头角的大 小,所以加大舵角是提高舵效的有效措施。 (2)舵速:
舵速是由船速、伴流和螺旋桨排出流流速三部分 组成。船舶在低速航行中,当需要大角度转向时, 则可加大螺旋桨转速,提高滑失比,增大排出流流 速以提高舵效。
指船舶倒车时的最大输出功率。
上述输出功率的相互比例,将因主机的种类和 新旧程度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如下表所示。
种类
输出功率比
最大持续输出功率
100%
常用(海上)输出功率 80%~90%
过载(应急)输出功率 105%~110%
倒车输出功率
40%~60%
进港航行或雾航时往往需要备车,此时的
输出功率也称备车输出功率,通常约为最大持
1)偏移或反移量Lk:
是船舶重心在旋回初始阶段向操舵相反一舷 横移的距离。满载时其最大值约为船长的1%左 右,但船尾的反移量较大,其最大值约为船长的 1/lO~l/5,并且该值约出现在转头角达一个 罗经点左右时。
2)进距Ad:
是开始操舵到航向转过任何一角度时,重心 所移动的纵向距离。旋回资料中提供的纵距,通 常特指航向转过90°时的进距。在此基础上,如 再转过相当于漂角度数的位置处,将出现船舶在 原航向上的最大纵移距离,称为最大进距,其值 约为旋回初径的O.85~1.O倍。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船舶操纵
第一章 船舶操纵性能
第一节 船速与冲程
一、船速与阻力、推力的关系 1.船舶阻力
R =R。+△R R。=Rf+Rr=Rf+Re+Rw △R =RF+RA+Ax+RR
船舶操纵的基本原理(共10张PPT)
![船舶操纵的基本原理(共1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62e97571fe910ef02df807.png)
第二页,共10页。
船舶制动能力是指船舶在某一船速下,主机停车或 倒车以后,船舶对主机工况的反应能力。它可用主 机停车或倒车后船舶对岸相对静止所需的时间和船 舶滑行距离的长短来衡量。
第二节 旋回圈要素与船舶操纵性的关系
船舶在定速直航状态下,操某一舵角(一般为满舵), 船舶将作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复合运动,称为旋回运 动。船舶作旋回运动时重心运动的轨迹,称为旋回圈。 旋回圈几何特征是:
2)操舵时间 据1974年SOLAS公约规定,船舶主操舵装置应具备在船舶最大
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船速航行时,将舵从一舷的350转至另一 舷的350,或且从任何一舷的350转至另一舷的300的时间应不 超过28s;一般情况下,由正舵至一舷350为止的时间约15s左 右。内河船舶装备机动舵机,当L﹥30m时其主操舵装
性差得多。因此,方形系数越大,旋回性越好,旋回圈直 任何一舷的350转至另一舷的300的时间应不超过28s;
第六页,共10页。
置由一舷350至另一舷的300的时间要求不大于20s;在 急流航段,要求不大于12s;操舵时间越短,即转舵速度 越快,进距越小,舵效越好。
3)舵面积系数(μ) 实际操船中,可以通过控制增减船速来调整旋回圈的大小。
横距是指船舶开始操舵到航向转过某一角度时,船舶重心向操舵一侧偏横向移动的距离。
插入图1-1(船舶操纵75页)。
(Cb≈0.6)比方型系数较大的肥大型船(Cb≈0.8)旋回 一般15°舵角旋回时与操满舵相比,旋回初径可能将增加到130﹪~170﹪,而掉头时间则可能增加到140﹪左右。
据1974年SOLAS公约规定,船舶主操舵装置应具备在船舶最大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船速航行时,将舵从一舷的350转至另一舷的350,或且从
船尾侧面积较大的船舶,旋回圈直径较大。
船舶制动能力是指船舶在某一船速下,主机停车或 倒车以后,船舶对主机工况的反应能力。它可用主 机停车或倒车后船舶对岸相对静止所需的时间和船 舶滑行距离的长短来衡量。
第二节 旋回圈要素与船舶操纵性的关系
船舶在定速直航状态下,操某一舵角(一般为满舵), 船舶将作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复合运动,称为旋回运 动。船舶作旋回运动时重心运动的轨迹,称为旋回圈。 旋回圈几何特征是:
2)操舵时间 据1974年SOLAS公约规定,船舶主操舵装置应具备在船舶最大
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船速航行时,将舵从一舷的350转至另一 舷的350,或且从任何一舷的350转至另一舷的300的时间应不 超过28s;一般情况下,由正舵至一舷350为止的时间约15s左 右。内河船舶装备机动舵机,当L﹥30m时其主操舵装
性差得多。因此,方形系数越大,旋回性越好,旋回圈直 任何一舷的350转至另一舷的300的时间应不超过28s;
第六页,共10页。
置由一舷350至另一舷的300的时间要求不大于20s;在 急流航段,要求不大于12s;操舵时间越短,即转舵速度 越快,进距越小,舵效越好。
3)舵面积系数(μ) 实际操船中,可以通过控制增减船速来调整旋回圈的大小。
横距是指船舶开始操舵到航向转过某一角度时,船舶重心向操舵一侧偏横向移动的距离。
插入图1-1(船舶操纵75页)。
(Cb≈0.6)比方型系数较大的肥大型船(Cb≈0.8)旋回 一般15°舵角旋回时与操满舵相比,旋回初径可能将增加到130﹪~170﹪,而掉头时间则可能增加到140﹪左右。
据1974年SOLAS公约规定,船舶主操舵装置应具备在船舶最大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船速航行时,将舵从一舷的350转至另一舷的350,或且从
船尾侧面积较大的船舶,旋回圈直径较大。
《船舶操纵》课件(精选)97页PPT
![《船舶操纵》课件(精选)9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2aa76f324afe04a1b171decf.png)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船舶操纵》课件(精选)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船舶操纵-PPT课件
![船舶操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640759580216fc710afd4c.png)
2.2 船舶操纵运动方程
野本方程
操舵速度有限,船舶的惯性很大,船舶对舵的 响应也是一种非常缓慢的运动,因此有
建立了有效的数学研究方法,借鉴飞艇操纵理论
1939,巴辛
利用里亚谱诺夫运动稳定理论研究船舶的运动稳定 性
1.1 船舶操纵性总论
船舶操纵性研究的发展过程
1944,肯夫(kemf)
提出了用Z形操舵试验来评价船舶的操纵性,开创了 船舶对操舵的动态响应研究
1946,戴维逊(K. S. Davidson)和许夫(L. I. Schiff)
1.1 操纵性总论
操纵性的重要意义(经济性要求)
在海上的直航运动,
航向稳定性好 不用经常地去操舵,航迹接近直线
不好的船 频繁操舵纠正航向,经历曲折的航线,增加了实际 的航行距离,同时增加了操纵装置和推进装置的功 率消耗 由于操舵增加的功率消耗占主机功率的2%-3%,航 向稳定性不好的船,可以高达20%。
船舶有横漂速度 时横向力的导数。该力很大, 方向与 相反;
船舶有横漂速度 时横向力对重心力矩的导数。 该力矩不太大,为负值,方向有使漂角增大的趋势;
船舶有前进速度 时纵向力的导数。该力较小, 方向与 相反。
2.2 船舶操纵运动方程
水动力导数的物理意义
水动力和力矩的旋转导数 和
船首具有右舷攻角,产生负的水动力和负的水动力 矩
– 该时刻船舶运动状态决定的水动力 – 该时刻以前的运动历史决定的水动力
其他原因引起的外力,如托缆力和风压力等;
2.2 操纵运动方程的线性化
水动力学数学模型
船舶静水中运动时的受力,采用一阶泰勒展开
2.2 操纵运动方程的线性化
船舶操纵PPT学习教案课件
![船舶操纵PPT学习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1135f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9.png)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操纵
会计学
1
船舶操纵绪论
概述 船舶操纵运动学参数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船舶阻力与推进
第1页/共46页
船舶操纵概述
船舶操纵的含义 常规船舶操纵(ship handling)包括三种:
保持航向 改变航向 改变船速
第2页/共46页
船舶操纵概述
保持航向(Course keeping or steering)
第32页/共46页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船体水动力及其表 达式
水动力角是指水动力合力FH 方向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交 角γ;
水动力角可用水动力横向分 量与纵向分量的比值表示
第33页/共46页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船体水动力及其表 达式
水动力角的大小取决于横向 水动力系数和纵向水动力系 数的比值;
第6页/共46页
船舶操纵设备
• 其他设备:
– 侧推器设备; – 外力协助操纵—拖船的协助; – 系泊设备:锚、缆等。
第7页/共46页
船舶操纵特点
• 惯性大,缓变系统 • 控制输入较小 • 欠驱动特性:
控制输入的维数小于被 控自由度维数(dof), 例如,控制输入:车、 舵;被控坐标:横向位 移y1,航向角和纵向 位移x1
船体水动力及水动力矩
深水中,超大型船舶的纵向附加质 量mx≈0.07m;横向附加质量 my≈0.75m;附加惯性矩Jz≈1.0m。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有的资料将 船舶质量与附加质量之和称为虚质 量,惯性矩与附加惯性矩之和称 为虚惯性矩。
第30页/共46页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船体水动力及其 表达式
第36页/共46页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水动力作用中心
会计学
1
船舶操纵绪论
概述 船舶操纵运动学参数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船舶阻力与推进
第1页/共46页
船舶操纵概述
船舶操纵的含义 常规船舶操纵(ship handling)包括三种:
保持航向 改变航向 改变船速
第2页/共46页
船舶操纵概述
保持航向(Course keeping or steering)
第32页/共46页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船体水动力及其表 达式
水动力角是指水动力合力FH 方向与船舶首尾线之间的交 角γ;
水动力角可用水动力横向分 量与纵向分量的比值表示
第33页/共46页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船体水动力及其表 达式
水动力角的大小取决于横向 水动力系数和纵向水动力系 数的比值;
第6页/共46页
船舶操纵设备
• 其他设备:
– 侧推器设备; – 外力协助操纵—拖船的协助; – 系泊设备:锚、缆等。
第7页/共46页
船舶操纵特点
• 惯性大,缓变系统 • 控制输入较小 • 欠驱动特性:
控制输入的维数小于被 控自由度维数(dof), 例如,控制输入:车、 舵;被控坐标:横向位 移y1,航向角和纵向 位移x1
船体水动力及水动力矩
深水中,超大型船舶的纵向附加质 量mx≈0.07m;横向附加质量 my≈0.75m;附加惯性矩Jz≈1.0m。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有的资料将 船舶质量与附加质量之和称为虚质 量,惯性矩与附加惯性矩之和称 为虚惯性矩。
第30页/共46页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船体水动力及其 表达式
第36页/共46页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水动力作用中心
《船舶操纵》课件
![《船舶操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81cb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f.png)
船舶操纵的基本原则
01
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确保船舶之间的安全 避让。
02
根据船舶的装载状态、 吃水、风流影响等因素 ,合理调整船速和航向 。
03
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和条 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 施应对突发情况。
04
保持船员良好的心理状 态,避免因紧张或疏忽 导致的操作失误。
PART 02
船舶操纵性能
、航速、航向等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避让操作。
船舶的应急操纵
总结词
应急操纵是船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操纵方式, 要求驾驶员熟悉应急操纵程序和方法,确保船舶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安全脱险。
详细描述
应急操纵是船舶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操纵方式, 要求驾驶员熟悉应急操纵程序和方法。在应急操纵中 ,驾驶员需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情况并采取适当的 措施。例如,在失火、碰撞等紧急情况下,驾驶员需 要迅速停车、倒车、转向等操作,以避免危险扩大。 此外,驾驶员还需要了解各种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 如消防器材、救生设备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 确使用。
PART 05
船舶操纵安全与管理
船舶操纵安全制度与规则
船舶操纵安全制度
为确保船舶操纵安全,必须制定和遵 守相关制度,包括航行制度、停泊制 度、作业制度等。
船舶操纵规则
遵循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国内海 事管理机构制定的船舶操纵规则,确 保船舶在航行、停泊和作业过程中的 安全。
船舶操纵安全检查与评估
船舶操纵包括船舶推进、转向 、减速、停车和倒车等基本操 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船舶操纵是航海技术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航海人员进行船舶 驾驶和操作的基本技能。
船舶操纵的重要性
船舶操纵是保证船舶 安全航行和作业的重 要手段。
船舶操精品课件
![船舶操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3ce12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f.png)
第一章 船舶操纵性能
第三节 螺旋桨的致偏作用
一、单螺旋桨横向力
(一)沉深横向力(SWT)又称侧压力或水面效应横向力
1.SWT产生原因:螺旋桨上桨叶露出水面或空气卷入。
2.后果:以右旋单车船为例,进车时,该力推尾向右,
使船首向左偏转;倒车时使船首向右偏转。左旋式单车
船的偏转方向相反。
Qu
正车
右旋单车船
M=PN·ℓ
ℓ=L/2cosδ
l
PN
G L/2
M=kARVR2 sinδ·L/2cosδ=1/4kLARVR2sin2δ
第一章 船舶操纵性能
2.系泊时 船速为零,但一旦螺旋桨正转,其排出流作用在舵叶上, 同样会产生正压力PN ,只是支点要视具体情况而言。若 采用甩尾离泊时,则支点在船首,舵力转船力矩为:
第一章 船舶操纵性能
4.船舶有效功率EHP 船舶有效功率是指船舶克服阻力R而保持一定船速VS所 消耗的功率,它等于船舶阻力与船速的积,即
E H P=R·VS (二)推进效率 1.传递效率ηC:DHP╱MHP,称为传送功率。该值通常 为0.95~0.98。中机型船该值约为0.95~0.97;尾机型船 该值约为0.97~0.98。 2.推进系数Ct:EHP╱MHP,称为推进系数, 也称推进效 率。该值一般为0.50~0.70。也就是说,主机发出的功率 变为船舶推进有效功率后损失将近一半。 3.推进器效率ηP:EHP╱DHP,称为推进器效率,该值 约为0.60~0.75。
3、滑失和滑失比 (1)滑失S:螺距P与进程hp之差,称滑失S,即S=P-hp,
螺旋桨理论上应能前进的速度nP与螺旋桨实际对水 速度Vp之差,称为滑失速度,也可称为真滑失S,即:
S=nP-Vp (2)滑失比Sr: 滑失与螺距之比,称为滑失比Sr。或定义
船舶操纵第一PPT教案
![船舶操纵第一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09d3025ef7ba0d4b733b82.png)
根据船舶在旋回运动根据船舶在旋回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特点及运动状态的不同可将船过程中的受力特点及运动状态的不同可将船舶的旋回运动分为三个阶段舶的旋回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转舵阶段转舵阶段船舶从开始转舵起至转船舶从开始转舵起至转至规定舵角止一般约至规定舵角止一般约815s815s称为转舵阶称为转舵阶段或初始旋回阶段
特点: ①产生一定的漂角斜航; ②船尾出现明显外移; ③转心P在船首附近,亦可能在
首尾延长线上; ④降速不明显; ⑤出现少量的向操舵一舷的内倾
。
第5页/共33页
第一节 船舶的旋回性能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
随着船舶横移速度与漂角的增大,船舶的运 动矢量将逐渐偏离首尾面而向外转动,越来越明 显的斜航运动将使船舶的旋回运动进入加速旋回 阶段。
动所需的时间和航进的路程,以及相应的偏航量和偏航角, 统称为倒车制动性能。倒车冲程又称为紧急停船距离(crash stopping distance)或最短停船距离(shortest stopping distance)。 倒车时,主机换向时间随主机种类不同而不同:蒸汽机约需 60~90s,内燃机约需90~120s,汽轮机约需120~180s。 2.倒车停船冲程估算(看课本公式) 根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各类船舶的紧急停船距离大致为: 一般中型至万吨级的紧急停船距离可达6~8倍船长;5万吨 级达8~10倍船长;10万吨级达10~13倍船长;15-20万吨级 达13~16倍船长。
②操舵时间:对船舶的进距影响较大,对 横距和旋回初径影响不大;
③旋回方向:因为受螺旋桨横向力的影响, 右旋单车船,向左旋回比向右旋回时的旋 回初径要小一些。
第14页/共33页
第一节 船舶的旋回性能
4.外界环境的影响
①浅水:旋回圈随着水深的变浅而逐渐 增大。当水深与吃水之比小于2时,旋 回圈将明显增大。
特点: ①产生一定的漂角斜航; ②船尾出现明显外移; ③转心P在船首附近,亦可能在
首尾延长线上; ④降速不明显; ⑤出现少量的向操舵一舷的内倾
。
第5页/共33页
第一节 船舶的旋回性能
第二阶段——过渡阶段
随着船舶横移速度与漂角的增大,船舶的运 动矢量将逐渐偏离首尾面而向外转动,越来越明 显的斜航运动将使船舶的旋回运动进入加速旋回 阶段。
动所需的时间和航进的路程,以及相应的偏航量和偏航角, 统称为倒车制动性能。倒车冲程又称为紧急停船距离(crash stopping distance)或最短停船距离(shortest stopping distance)。 倒车时,主机换向时间随主机种类不同而不同:蒸汽机约需 60~90s,内燃机约需90~120s,汽轮机约需120~180s。 2.倒车停船冲程估算(看课本公式) 根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各类船舶的紧急停船距离大致为: 一般中型至万吨级的紧急停船距离可达6~8倍船长;5万吨 级达8~10倍船长;10万吨级达10~13倍船长;15-20万吨级 达13~16倍船长。
②操舵时间:对船舶的进距影响较大,对 横距和旋回初径影响不大;
③旋回方向:因为受螺旋桨横向力的影响, 右旋单车船,向左旋回比向右旋回时的旋 回初径要小一些。
第14页/共33页
第一节 船舶的旋回性能
4.外界环境的影响
①浅水:旋回圈随着水深的变浅而逐渐 增大。当水深与吃水之比小于2时,旋 回圈将明显增大。
船舶操纵ppt
![船舶操纵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e0dbc12cc58bd63186bd8b.png)
D NC
转头惯性角的估算
船舶在航行中改向操舵后,船舶的转头角速度r0
到达某一定值后操正舵,船首继续转头惯性角 为: =r0T
第二节 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
主要内容
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概念 航向稳定性的判别
一、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的概念
1、直线稳定性(动航向稳定性):其重心轨迹 最终回复为一直线,航向发生变化。t→∞,r→0, 船舶沿新航向做直线运动
定常旋回直径D的估算
根据定常旋回运动中旋回角速度r0=Kδ0的结论,可以得
到船舶定常旋回直径的估算式: D=2R=2Vt/r=2Vt/(Kδ0)
R Ad Re
推定新航向距离DNC
DNC=Re+Rtg(φ/2)
t1 57.3 s (T tan ) 2 Kd 0 2
影响 因素
K’ 、T’ 变化
舵角 增加
同时 减小
吃水 增加
同时 增大
尾倾 增加
同时 减小
水深 变浅
同时 减小
船型 越肥大
同时 增大
五、K、T值的运用 船舶操纵性的分类及比较
区分船舶操纵有很 大的不同。按照 K、T指数比较船 舶的旋回轨迹, 可将船舶操纵性 概略地区分为四 类
航向稳定性(固有稳定性):船舶在直线航行过程中受外力 干扰取得回转角速度改变了原航向,当外力消失后,不经过 操纵就能在新航向上自动恢复直线运动的性能。 保向性:船舶在直线航行过程中受外力干扰取得回转角速度 改变了原航向,经过操纵能使船舶恢复在原航向上做直线运 动的性能。 小舵角、短时间内恢复原航向直线运动,保向性好; 反之,保向性差
2.载况
载况的改变将导致水下和水上船型的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船舶种类概述
• 船舶操纵运动不但与船舶运动控制有关,还与船舶建造规 模、船型参数等因素有关。不同排水量、不同船型参数的 操纵性能不尽相同,随着船舶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这种性 能上的差别更加明显。 • 现代船舶种类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可按用途、船体数 目、推进方式、推进器数目以及航行状态等进行分类。最 常用的方法是按用途分类:军用船和民用船两大类。民用 船:运输船、工程船、渔船、港作船等 • 从船舶操纵角度分:小型船舶、中型船舶和大型船舶 小型船舶:一般指载重量1万吨以下的船舶; 中型船舶; 一般指载重量3-5万吨以下的船舶; 大型船舶:一般指载重量8万吨以上、船长250m以上的船 舶;
p
p
p
p
r
P
nP
nP
Sr nP V s nP 1 Vs nP
用船速代替螺旋桨进速,得虚滑失比:
WUT NC
yang ya dong
• 2.影响滑失比的因素
• •
S A.给定船舶时: r 桨叶上的有效冲角
s 推力系数
n
2
在 范围内
R 兴波阻力: 与V 的4-6次方成正比
w s
WUT NC
Yang yadong
2、影响船舶基本阻力的因素:在船型一定的情况 下主要是船速和吃水
① ② ③ ④ ⑤
Vs
Vs
V
s
一定时,R 0 R b R f R r R f R e R w 一定时, V s R 0 较小时,
1
w P a a
螺旋桨推力:T A (V 2 U ) U AV 1 1 (1)若螺旋桨直径一定,则 n T ,负荷增大,推进效率下降; (2)螺旋桨直径增大,若推力T 不变,可提高螺旋桨效率。
T 2
T
A
2
2T i
A
4.船速影响
螺旋桨推力随船速而变化的关系是一条横卧的“S”形曲线。
WUT NC
yang ya dong
绪 论
• 船舶驾引人员根据船舶操纵性能和外界客观条件,按照 有关法规要求,正确运用操纵设备,使船舶按照驾引人 员的意图保持或改变船舶运动状态的操作(包括观察、 判断、指挥、实施等)。
• 船舶操纵设备:车、舵、锚、缆和辅助拖轮(侧推器) • 船舶操纵任务: • 1.保持航向(course keeping or steering) • 2.改变航向(manoeuvering or course changing)
船舶操纵的任务根据不同操船环境,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大洋中 的操船,沿岸操船,浅窄水道及港内系离泊操船.
三.船舶操纵系统
1.船舶操纵大系统:人、船、环境(管理)。 即通常所说的“三性”
WUT NC
yang ya dong
2.操船信息图
WUT NC
Yang ya dong
绪 论
3.信息处理流程图
WUT NC
w P K
影响螺旋桨推力的因素
2.吸力影响
螺旋桨叶背压力 吸流 船尾部流速 ,压力 船体阻力 ; n 若 V 一定, 不变,螺旋桨产生的推力一方面克服船体阻力,还要克 服因吸力增加的阻力,相当于减小了螺旋桨的推力, 推力减额 。 阻力增额
s
3.螺旋桨负荷影响
• 3.改变船速(speed changing)
• 4.保持航迹(tracking control) • 5.保持姿态(configuration stabilization):船舶姿态包括船位、船速、 航向等所有自由度,控制或保持船舶姿态是船舶最复杂和最困难的 操纵
绪 论
二.船舶操纵的阶段(操纵任务)
速度
影响摩擦阻力的因素:船体长度、船体湿表面积、船体表面光洁度、流体 密度等。低速时在总阻力中所占比重较大,约占总阻力的70%—80%,对 于高速船,如集装箱船、客船则可达45%,它与船速的二次方成正比。 (2)压差阻力的大小取决于船体的形状和船速,高速时可达45%-60% 涡流阻力(粘性阻力):影响因素:流休水质点的速度梯度,船尾部 涡流阻力较大。
yang ya dong
绪 论
• 四.船舶操纵研究
由于船舶航行环境比较复杂,对船舶运动状态影响较大,加上船舶本身尺度和 惯性较大,操纵设备性能存在局限性,船舶的操纵安全需要良好的操纵技术加 以保证.因此,研究船舶操纵对船舶运输的效率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研究任务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船舶操纵研究的目的或任务是: 1)明确船舶操纵特性 2)研究操纵方法: 操纵方法研究是针对各种常规操纵和应急操纵任务,根据船舶操纵运动规 律,研究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证安全操纵的基本程序、方法和操纵要领。 3)操纵安全评价: 建立给定条件的船舶操纵过程安全的定量或定性分析的模型或方法,以便 对船舶操纵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最终制定安全措施,或为船舶设计,航道以及其 他水工设施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 2.研究方法 目前,研究船舶操纵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实船试验; 2)船模实验; 3)数模仿真; 4)经验总结
, 转矩系数
• B.船速一定时:螺旋桨推力及转矩∝ 一定时: 转矩达到最大。 C. n
V s 0时 , V s S r 推力 , 转矩 s
当 V 0 时
推力和
• 3.滑失在操船中的应用
• (1)有利:降低船速,增加转速 效。
WUT NC
yang ya dong
四.滑失与滑失比
1.滑失、滑失比 滑失Slip:S P h P ——螺距; 其中: V V h ——进程, , 为螺旋桨进速; h n 所以,螺旋桨旋转 n 转时的滑失Slip: 滑失比: S P h nP V 1 V
p
p
p p
R0
d R0
增加缓慢,与船速近似线性变化
2 R 较大时,0 增加明显, R 0 V s
Vs
R 增大, w 所占比重增加
WUT NC
yang ya dong
各种阻力具体所占比例见下表
阻力种类 摩擦阻力 兴波阻力
涡流阻力 空气阻力
高速船 45% 40%
5% 10%
低速船 90% 5%
3% 2%
一.船舶阻力
2.附加阻力
(1)空气阻力 :水线以上部分所受阻力,比重较小。在航海界,一般 将3级 风以下的空气阻力计入基本阻力。
(2)污底阻力 :水线以下船体表面锈蚀、海生物附着。
(3)附体阻力 等。
:水线以下船体突出物,如龙骨、推进器轴、支架、舵
:波浪冲击,船体摇摆,顶浪航行时可使
(4)波浪阻力(汹涛阻力) 总阻力增加50%-100%。 (5)浅水附加阻力
WUT NC
yang ya dong
中大型螺旋桨
螺旋桨的要素
• 1.螺旋桨推力产生的原理
—螺距角 径
P—螺距
r—半
推力产生的原理
☆ 简述螺旋桨产生推力的基本原理.
WUT NC
Yang ya dong
影响螺旋桨推力的因素
1.伴流影响
伴流:船舶在水中以某一速度向前航行时,附近的水受到船体的影响而产生运 动,表现为船体周围伴着一股水流,这股水流称为伴流或追迹流。与船舶运动 方向相同者称为“正伴流”,相反者为“负伴流”。 伴流按形成原因可分为“摩擦伴流”、“势伴流”和“兴波伴流”。 摩擦伴流——船体运动时由于水的粘性引起的一种追随水流,方向与船舶运动 方向一致,为正伴流,是伴流主要成分;在紧靠船身处最大,由船身向外则急 剧减小,离船体不远处即迅速消失,但在船后相当距离处摩擦伴流依然存在, 并有相当的厚度,与螺旋桨直径相当。 势伴流——若船舶前进一段距离,首部将这一段水向两舷挤开,尾部则有空出 一段水的趋势,使外围水自首和两舷挤入,这种随船体运动自船首经两舷再流 向船尾的水流称为势伴流。船首和船尾附近的势伴流为正伴流,船中附近的势 伴流为负伴流。因势伴流稍离船体迅速分散,所以作用不甚显著,即离船体愈 远,势伴流愈小。 兴波伴流(波浪伴流)——船行波形成的伴流,其数值较前两者为小。 WUT NC
二.推力
推进器——把能源(主机)发出的功率转换为推船运动功率的专用装置或系 统。 推进器的种类:明轮、平旋推进器、Z型推进器、喷水推进器、超导推进系 统和螺旋桨等。 螺旋桨种类:* 等螺距螺旋桨、变螺距螺旋桨、固定螺距螺旋桨(FPP)、 可调螺距螺旋桨(CPP) * 单桨船——右旋式螺旋桨/左旋式螺旋桨; •双桨船——外旋式螺旋桨(FPP)/内旋式螺旋桨(CPP) •螺旋桨的吸入流与排出流
:受限水域中流体作用发生变化。
附加阻力所占总阻力的比重大小,决定于风浪大小,船体污底轻重以及航道 浅窄情况,其中空气阻力在无风时约占基本阻力的2%-3%.顶风4-5级时,为10%-15%, 风力达到8-9级时,为30%-40% WUT NC
3.船舶总阻力:
R x R0 R
yang ya dong
绪 论
• 五.船舶操纵课程的学习要求
• 1.全面掌握船舶操纵性能、船舶操纵性指数的含义及其在操船 中 的应用; • 2.全面了解船舶所配备的操纵设备的基本性能,熟悉它们在操 船中的具体应用; • 3.掌握外界环境条件对操船的影响,在实际操船中趋利避害加 以运用或控制; • 4.了解在各种环境下的操船方法; • 5.了解船舶操纵模拟器,并在模拟器上进行模拟操船(在实验 课中完成);
第一篇 船舶操纵基本理论
第一章 船、桨、舵的性能
第一节 螺旋桨的性能
一.船舶阻力
Rb R
f
Re Rw
Re Rw
涡流阻力 兴波阻力
1.船舶基本阻力的组成
(1)摩擦阻力:船体运动 梯 度 摩擦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