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科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目录

107
脊髓损伤(不完全性)
503
老年病科
108
老年汗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511
109
尿频病(尿道综合征)
514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目录
科 别
序 号
病 种
页码
脑病科
1
颤病(帕金森病)
3
2
痫病(颞叶癫痫)
8
3
痿病(多发性硬化)
11
4
痿病(格林-巴利综合症)
16
5
目偏视(眼肌麻痹)
21
6
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
26
急诊科
7
急性咳嗽病(门诊)
33
8
急性咳嗽病(住院)
36
9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轻症阶段)
29
胫腓骨骨折
141
30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47
31
踝关节扭伤
150
32
腰椎间盘突出症
154
33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159
34
股骨颈骨折
164
35
髌骨软化症
170
36
股骨粗隆间骨折
173
针灸科
37
中风后焦虑状态
181
38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
185
39
面痛病(三叉神经痛)
189
内分泌科
40
瘿痛(亚急性甲状腺炎)
87
18
郁病(强迫症)
91
肺病科
19
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99
20
鼾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6、内科中医临床路径

目录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 (1)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 (8)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临床路径 (14)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23)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2)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临床路径 (40)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 (47)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 (52)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 (60)轻症患者住院表单 (65)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 (68)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 (78)临床路径(门诊) (78)临床路径标准门诊表单 (83)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85)标准住院表单 (90)血浊病(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路径 (94)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门诊) (100)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106)卒心痛(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中医 (116)临床路径(试行) (116)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22)郁病(强迫症)中医临床路径 (128)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136)中医临床路径 (136)鼾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143)中医临床路径 (143)慢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 (148)肺痿病(肺间质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 (153)自发性气胸中医临床路径 (160)中风后焦虑状态中医临床路径 (165)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172)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临床路径 (177)瘿痛(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临床路径 (182)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 (188)消渴汗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 (194)中医临床路径 (194)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临床路径 (199)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医临床路径 (206)中医临床路径 (213)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中医临床路径 (218)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临床路径 (225)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临床路径 (233)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中医临床路径 (240)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中医临床路径 (249)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病的住院患者。
脑病科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颞叶癫痫的门诊患者。
一、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痫病(TCD 编码:BNX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颞叶癫痫(ICD-10编码:G4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痫病(颞叶癫痫)临床常见证候:痰气郁滞证痰火扰神证瘀阻脑络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痫病(颞叶癫痫)。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6个月。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痫病(颞叶癫痫)的患者。
2.接受正规抗癫痫西药治疗后发作仍不能控制的患者;或初次诊断为颞叶癫痫未服用任何药物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或者其他疾病的治疗并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3)心电图;(4)头颅影像学检查(MRI或CT);(5)视频脑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DSA或CT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超声心动图、凝血功能、D-二聚体、心理测评、智力测评等,有条件者可行相关血药浓度测定。
脑病科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痫病的诊断标准。
(1)全面性发作时突然昏倒,项背强直,四肢抽搐。
或仅两目瞪视,呼之不应,或头部下垂,肢体无力。
(2)部分性发作时可见多种形式,如口、眼、手等局部抽搐而无突然昏倒,或幻视,或呕吐、多汗,或言语障碍,或无意识的动作等。
(3)起病急骤,醒后如常人,反复发作。
(4)多有家族史,每因惊恐、劳累、情志过极等诱发。
(5)发作前常有眩晕、胸闷等先兆。
(6)脑电图检查有阳性表现,有条件做CT、磁共振检查。
(7)应注意与中风、厥证、痉病等鉴别。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发布的《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具有典型颞叶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脑电图显示颞部导联癫痫样放电。
(1)内侧颞叶癫痫:①具有典型颞叶内侧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如上腹部感觉异常、恐惧等先兆,口咽及运动自动症等;②脑电图显示前或前中颞癫痫样放电;③MRI显示颞叶内侧病灶、海马硬化或正常。
(2)外侧颞叶癫痫:①具有典型颞叶外侧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如听觉、前庭或复杂视幻觉等先兆;②脑电图显示后或中后颞癫痫样放电;③MRI显示颞叶外侧病灶或正常。
(二)证候诊断1.痰气郁滞证:发时神情呆滞,目瞪如愚,或咂嘴、舔唇、咀嚼、吞咽,或寻衣捻物,或错语独行,或莫名伤悲,或妄见妄闻,或鼻闻焦臭,或气上冲胸,恶心、胸闷、心慌等。
甚者继而昏仆,目晴上视,口吐白沫,手足搐搦,喉中痰鸣或口吐涎沫,移时苏醒,头昏如蒙。
平素情志抑郁,静而少言,或神情呆钝,智能减退,胸部闷塞,胁肋胀满;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2.痰火扰神证:发时或咀嚼、吞咽,或寻衣捻物,或视物颠倒,或狂乱无知,狂言妄走,或卒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强痉拘挛,口中有声,口吐白沫,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漉漉。
癫痫临床路径

癫痫临床路径一、癫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癫痫(ICD-10:G40):部分性癫痫发作,全面性癫痫发作(二)诊断依据。
1.临床上至少发作一次以上。
2.存在发作易感性:包括遗传、外伤、发热和动脉硬化等因素。
3.伴随社会和心理等方面问题。
4.脑电图和或影像学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药物治疗。
2.药物控制不佳或其他特殊癫痫综合征者可请神经外科会诊进行相应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40癫痫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肌酶、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脑电图,心电图;4.头颅MRI(包括Flair相)或CT;5.有条件者可行相关血药浓度测定。
(七)药物选择。
1.常用口服抗癫痫药物:(1)一线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氯硝西泮等;(2)二线抗癫痫药物:奥卡西平、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
2.口服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应依发作类型及以前用药及疗效情况选择抗癫痫药物。
3.药物选择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禁忌证、可能的副作用、特殊治疗人群(如育龄妇女、儿童、老人等)、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来源和费用等。
(1)局灶性发作: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丙戊酸钠、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
(2)全面性发作: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
(3)肝功能损害患者:慎用丙戊酸钠。
(4)肾功能损害患者: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减少抗癫痫药物用量。
(5)过敏体质患者:慎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等药物。
(6)育龄期妇女患者:可酌情选用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孕前3个月和孕初3个月每日加用叶酸5mg。
神经内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1.癫痫090824

癫痫临床路径(征求意见稿)一、癫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癫痫(ICD10:G40)癫痫含以下部位:G40.1 局部相关性(局灶性)(部分)症状性癫痫和伴有简单部分发作的癫痫综合征;癫痫发作不伴有意识改变;简单部分发作继而成为全身发作;G40.2局部相关性(局灶行)(部分)症状性癫痫和伴有复杂部分发作的癫痫综合征;癫痫发作伴有意识改变且常常伴有自动症。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至少有一次无固定诱因的癫痫发作,单次或者单簇的癫痫发作如难以证实和确定在脑部存在慢性功能障碍,则诊断必须谨慎;2. 能够增加将来出现发作可能性的脑部持久性改变,这种脑功能障碍的表现是可能出现反复癫痫发作的基础;3.相伴随的状态,慢性脑功能障碍除了会造成反复的癫痫发作以外,还会对患者的躯体、认知、精神心理和社会功能等诸多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癫痫患者无外科手术适应证或有手术禁忌证者,选择内科保守治疗;2.有下列癫痫外科手术适应证而且无禁忌证者,可行癫痫外科术前评估。
3.癫痫外科的手术适应证:(1)药物难治性癫痫;(2)继发性癫痫;(3)特殊类型的癫痫综合症,如内侧颞叶癫痫、偏侧抽搐-偏瘫综合症、Rasmussen脑炎等。
4.癫痫外科的手术禁忌证:(1)有潜在的变性疾病或者代谢疾病者;(2)合并有突出并且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者;(3)合并有严重精神障碍、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4)由于身体和/或营养状况不能耐受手术者;(5)未经术前综合评估或未获治疗小组同意者。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40癫痫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癫痫临床路径表单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肌酶、血脂、传染性疾病筛查
□脑电图(包括蝶骨电极)(必要时)
□视频脑电图
□心电图
□头颅MRI或CT
□海马MRI、波谱分析(必要时)
□血药浓度测定(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
长期医嘱:
□神经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食
□口服药物(西药、中成药)
癫痫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癫痫(ICD-10:G40):部分性癫痫发作,全面性癫痫发作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住院第3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查看既往辅助检查:影像学、脑电图
□初步诊断,初步明确发作形式
□特殊癫痫综合征者需与神经外科协商有否具有手术指征
□记录会诊意见
□对内科治疗者,根据发作类型和综合症分类调整抗癫痫药物,拟行出院,癫痫门诊随诊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及出院后注意事项
□书写病程记录及出院小结
□确定为局灶性癫痫患者,致痫灶定位明确,以及难治性癫痫可转入神经外科
□转科患者书写转科记录
□再次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及出院后注意事项
□根据检验结果,做相应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书写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记录并分析发作形式和发作频率
□必要时修正诊断和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等决定是否请神经外科会诊
□必要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变化及相关检查结果
□根据检查结果,做相应治疗
4.5.1兰陵县中医医院脑病科临床路径

兰陵县中医医院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协同操作,具体执行。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一)、成立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具体负责科室内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二)、经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脑病科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眩晕(高血压)、面瘫(面神经炎)为我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
(三)、成立脑病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1、人员组成组长:朱元东主任成员:高雅萍护士长尹建男医师朱洲一医师李真医师杨祥梅医师柏淞之护师2、职责:(1)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相关知识的培训,具体进行临床路径的实施;(2)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3)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4)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5)定期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和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二、实施步骤及要求(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7年出版“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试行本)”的表格及内容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具体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内容及表格。
(二)、制定标准化医嘱所谓标准化医嘱,是指依据某一病种的病情发展与变化,制定出该病种、基本的、必要的、常规的医嘱,如治疗、用药等等。
这标准化的医嘱应与临床路径的内容相对应。
使之相对全面化、程序化,并相对固定,方便明确临床路径的进行。
(三)、设定电脑套装检验单将进入路径管理的病种所需要做的检验单一并输入电脑中,即套装化,方便明确临床路径的进行,避免漏检或多检的发生,达到控制服务品质与经费的目的。
癫病(首发精神分裂症)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7

癫病(首发精神分裂症)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
一、癫病(首发精神分裂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癫病(TCD编码:BNX07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ICD-10编码:F2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2015年发布的《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ZYYXH/T 442-471-2015)。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ICD-10: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 “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癫病(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常见证候:肝郁脾虚证痰气郁结证痰湿内阻证气滞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 “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癫病(精神分裂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癫病(精神分裂症)的患者。
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即发病后首次就诊,未经过系统规范药物治疗,总病程不超过60个月)。
3.伴有严重脑、心、肝、肾功能不全等躯体疾病的患者儿童和妊娠期妇女,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症状自评量表(SCL_90);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电解质、血糖);心电图、脑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脑神经递质功能检测、颅脑超声波检查、脑诱发电位、颅脑X线片、头颅多普勒、头颅CT、头颅MRI;精神活性物质及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筛查;追溯性人格发展量表(WMPI)、人格倾向量表(WPTI)、异常发展分析系统(WDAD)等。
癫痫(颞叶切除术)临床路径【2020版】

癫痫(颞叶切除术)临床路径一、癫痫(颞叶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癫痫(ICD-10:G40.900)行颞叶切除术(ICD-9CM-3:01.5303)(二)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多次癫痫发作;脑电图提示异常脑电图;颅脑MRI提示海马硬化;排除其他病理性占位;MRS提示颞叶代谢异常;PET-CT提示颞叶高代谢。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颞叶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3-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G40.900癫痫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退出路径标准。
1.癫痫发作可能为非癫痫性发作,经住院检查和观察确认后,中止抗癫痫药物治疗并让患者出院。
2.患者在住院期间相关检查提示继发性癫痫,退出癫痫临床路径。
(七)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全套、血型;(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胸片;(4)视频脑电图;(5)颅脑MRI平扫+增强;(6)MRS;(7)PET-CT。
2.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肺功能、心彩超等)。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4天。
1.麻醉方式:全麻。
2.手术方式:颞叶切除术。
(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
1.术后回病房,可酌情输液、抗癫痫治疗。
2.定期换药,到期拆线。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恢复正常饮食,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体温正常。
2.无频繁癫痫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
3.伤口换药无渗出等,可予出院。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对于不愿配合手术的患者,可门诊观察。
2.住院后伴发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
二、癫痫(颞叶切除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癫痫(ICD-10:G40.900)行颞叶切除术(ICD-9CM-3:01.530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3-14天时间住院第1-3天(术前准备)住院第3-4天(术日)住院4-13天(术后)住院第13-14天(出院)主要诊疗工作□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相关检查□上级医师查看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完善术前评估□确定手术方式□完成入院/术前评估等病历书写□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等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切口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监测癫痫发作情况,调整用药□观察术后病情□确定符合出院指征□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完成病历□通知出院重点医嘱临时医嘱:□完善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全套、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心电图、胸片□视频脑电图□颅脑MRI平扫+增强□MRS□PET-CT□必要时查心彩超、肺功能长期医嘱:□一级护理(可选)□饮食(可选)□全麻手术前禁食(可选)□全麻手术后护理、术后禁食6h、一级护理、心电监护、测生命征(可选)临时医嘱:□全麻下行颞叶切除术□术前必要时麻醉会诊、禁食、禁饮、术前补液□备皮(剃头)□术前带药、手术备物□术后标本送病理□术后输液长期医嘱:□□二级护理□□饮食□□患者既往基础用药□抗癫痫治疗临时医嘱:□换药□其他特殊医嘱长期医嘱:□二级护理□饮食临时医嘱:□特大换药□今日结账出院主要护理工作□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入院护理评估宣教□备皮等术前准备□提醒患者明晨禁食、禁饮□□□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心理和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医师签名护士签名。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1)

(合订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二○一一年总目录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急诊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1)心血管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7)神志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85)肺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97)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19)针灸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79)内分泌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93)肾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19)外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47)风湿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77)皮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89)肿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07)血液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35)眼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41)肝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57)推拿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69)肛肠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77)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95)儿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17)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53)妇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61)康复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491)老年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509)目录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8)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1)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6)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1)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26)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病的住院患者。
一、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颤病(TCD编码:BNV13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帕金森病(ICD-10编码:G20.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颤病”的诊断(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西医诊断: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帕金森病的诊断》。
中医临床路径1-脑病科

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目录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 (3)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 (9)痴呆(血管性痴呆)中医临床路径 (14)眩晕中医临床路径 (17)肝豆状核变性中医临床路径 (21)头痛(偏头痛)中医临床路径 (25)假性延髓麻痹中医临床路径 (34)脑病科中医临床路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
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
西。
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 编码:I63)(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
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3.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痰蒙清窍证痰热内闭证元气败脱证风火上扰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 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 编码:I63)的患者。
2.病期属于急性期。
神志病科中医临床路径

神志病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目录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郁病(强迫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
一、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癫病(TCD编码:BNX07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精神分裂症(CCMD-3编码:F2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二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癫病(精神分裂症)临床常见证候:肝郁脾虚证痰湿内阻证气滞血瘀证心脾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癫病(精神分裂症)。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药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癫病(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
2.癫病(精神分裂症)首发病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躯体疾病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住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3)心电图、脑电图、脑电地形图;(4)心理测验与量表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
(仅供参考)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目录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1)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8)痴呆(血管性痴呆)诊疗方案 (13)眩晕诊疗方案 (19)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方案 (23)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 (28)假性延髓麻痹诊疗方案 (34)颤病(帕金森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39)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44)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49)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54)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58)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65)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中医诊疗方案 (69)郁病(广泛性焦虑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75)麻木(多发性神经炎)中医诊疗方案 (82)脑髓震荡(脑震荡)中医诊疗方案 (87)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 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 (3)心电图; (4)头颅影像学检查(MRI 或 CT); (5)视频脑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 DSA 或 CTA、经颅多普 勒超声(TCD)、超声心动图、凝血功能、D-二聚体、心理测评、智力测评等, 有条件者可行相关血药浓度测定。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痰气郁滞证:理气化痰,熄风开窍。 (2)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 (3)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熄风通络。 (4)气血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养心。 (5)肝肾阴虚证:滋养肝肾,熄风安神。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针灸治疗。 4.内科基础治疗。 5.护理调摄。 (九)完成路径标准 1.癫痫的发作次数减少 50%以上。 2.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出现辅助检查异常,需要明确异常原因,可能导致医疗费用 增加。 2.既往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治疗期间疾病发作或加重,需要特殊治疗,退 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痫病(颞叶癫痫)(TCD 编码:BNX080,ICD-10 编码:G4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病程: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年月日
标准治疗时间≤6 个月
实际治疗时间:
天
时间
年月日 (第 1 天)
年月日 (第 2 天~第 1 个月)
□完成门诊病历
□与患者、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
项
病情 □无 □有,原因:
□无 □有,原因:变Fra bibliotek 1.1.
记录 2.
2.
医师 签名
年月日
年月日
时间
(第 1 个月~第 3 个月) (第 3 个月~第 6 个月)
年月日 (路径结束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主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要 □证候变化评估 诊 □根据病情检查相关指标 疗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 工 方案 作 □防治并发症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颞叶癫痫的门诊患者。 一、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痫病(TCD编码:BNX08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颞叶癫痫(ICD-10 编码:G4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 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 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 2007 年《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 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 案(试行)》。 痫病(颞叶癫痫)临床常见证候: 痰气郁滞证 痰火扰神证 瘀阻脑络证 气血两虚证 肝肾阴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 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痫病(颞叶癫痫)。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6 个月。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痫病(颞叶癫痫)的患者。 2.接受正规抗癫痫西药治疗后发作仍不能控制的患者;或初次诊断为颞叶 癫痫未服用任何药物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或者其他疾 病的治疗并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完成门诊复诊病程记录
病情 □无 □有,原因: 变异 1. 记录 2.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证候变化评估 □根据病情检查相关指标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 方案 □防治并发症 □完成门诊复诊病程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病情评估 □判断治疗效果 □制定随访计划
□无 □有,原因: 1. 2.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进行癫痫发作频率、程度评估等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必要时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 主 □完成初步诊断 要 □中医辨证 诊 □确定治疗方法 疗 □辨证口服汤药、中成药 工 □针灸治疗 作 □其他治疗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证候变化评估 □根据病情检查相关指标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防治并发症 □完成门诊复诊病程记录
医师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