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全文
易经全文翻译(完整版)

易经全文翻译(完整版)易经全文翻译(完整版)【引言】易经,又称《易经》或《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
它以“卜筮”为基础,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观察和分析,提供了一种预测和指导的方法。
易经的核心是六十四卦,其中每一卦代表一种特定的情况和变化。
本文将对易经的全文进行翻译,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与智慧。
【第一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敌者,唯柔。
知其容,什么欧希纱。
偏偏小了的幸福回家看看。
【第二章】天地花鸟鱼虫之畜产也。
故谓之养。
所以养其渊源,而长其真功。
无不养也。
神农之故也。
【第三章】夫颇者,否之然也,故凶。
其而不穷,妄动其致也。
死则不用。
未亡人之忧,孰殁焉。
【第四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
用人不依道,何用弘人也。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第五章】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第六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七章】智者见智,愚者见愚。
【第八章】最怕错过一张原始面孔。
幸福就像是无论跋涉多远的迷人风景,你不去流连的话便无法亲身体会。
【第九章】唯坦然自若者,为真英雄。
【第十章】右得道而贵,下得道而隆。
【第十一章】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有鬼神则见,无鬼神则隐。
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第十二章】巧笑之罪,可恶也。
不幸福的就先挣一百万。
【第十三章】尽力而为,听天由命。
【第十四章】他人之所以不敢者我敢之,世人皆见我不敢者,可立也。
【第十五章】人生就像茶,不是苦的时候多,而是茶中有时有苦。
周易全文及注释

周易全文及注释
周易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六经之一,也是一部涵盖哲学、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经典著作。
全文分为卦辞和爻辞两部分,卦辞是对六十四卦的概括解释,而爻辞则是对每个爻位的具体解释和应答。
《周易》全文共分为十八卷,分别为系辞、序卦、彖辞、象辞、说卦、杂卦、文言传、彖传、象传、文传、辞传、系辞传、大义、损益、用六、与时偕行、同文、诗传。
《易经》的核心是六十四卦,每个卦有六个爻位,每个爻位有两种状态,分别为阳爻(——)和阴爻(——)。
卦辞以及爻辞的解释,基本上都是通过阐释关于阳爻和阴爻变化所得到的结果与象征。
卦辞是对六十四卦的概括解释,一般包括卦名、卦的含义,以及通过描述阳爻和阴爻的变化来表达一种状态或者指导思想。
爻辞则是对每个爻位的具体解释和应答,包括对应的事物、动作、态度或者建议等等。
除了卦辞和爻辞,周易中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注解,如彖辞、象辞、说卦等等。
这些注解可以进一步解释卦辞和爻辞的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易经的思想。
《周易》透过六十四卦的解读,提出了一套关于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哲学观点和思考方式。
它侧重于观察自然和事物的变化,并通过这些变化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易经不仅仅是一种占卜的工具,更是一种智慧的源泉,可以帮助人们认
识和理解世界,探索人生的意义。
总之,《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不仅对
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的哲学、文学和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的智慧和思考方式仍然对今天的人类有启发和指导作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周易》全文及翻译

很多人看不懂易经,一是因为《易经》是用古文写的,对于现代人而言,很多语句生涩难懂,二是因为《易经》讲的内容以卦为表现形式,很多没有基础的人,读的雨里雾里。
作为中国伟大的辩证法哲学书,作为中国的群经之首,每个中国人,还是应该去了解下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易经》原本有三本:《连山》《归藏》《周易》,因为《连山》、《归藏》已失传,所以现在的《易经》指的就是周文王姬昌所写的《周易》。
周易分为六十四卦,其中上经三十卦,约2252字;下经三十四卦,约2764字,上下经合计约5016字.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完整版)一卦:《乾卦》乾:元,亨,利,贞。
译《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初九,潜龙勿用。
译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译《象辞》说:龙象征阳。
'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此爻位置最低,阳气不能散发出来的缘故。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译九二,龙已出现在地上,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译《象辞》说:'龙已出现在地上',犹如阳光普照,天下人普遍得到恩惠。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译九三,君子整天自强不息,晚上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译《象辞》说:'整天自强不息',是因为要避免出现反复,不敢有丝毫大意。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译九四,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译《象辞》说:'龙或腾跃而起,或退居于渊,均不会有危害',因为能审时度势,故进退自如,不会有危害。
《易经》原文完整版

《易经》原文完整版《易经》易经,是一部阐述天地万物、宇宙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谐和辩证思想的哲学典籍,是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握自然运行的规律,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他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他博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其内容涉及哲学、生命、自然、科学、政治、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是各家共同的经典。
简介《易经》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周易》相传是周文王被囚羑里时,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
对于《周易》的成书,《汉书·艺文志》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周易乾凿度》有云:“垂皇策者羲,益卦德者文,成名者孔也”。
“三圣”、“三古”之说简而言之,即:上古时代,通天之黄河现神兽“龙马”,背上布满神奇的图案,圣人伏羲将其临摹下来,并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中古时代,姬昌被纣囚禁于羑里,遂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下古时代,孔子喜“易”,感叹礼崩乐坏,故撰写《易传》十篇。
《周易》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预测之用。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为孔子所撰。
周易,所谓周者:一为“周代”,二为“周普”。
西周所用之书则冠以“周”字,名为《周易》。
后者则取郑玄《易赞》,“'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
'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易”者,“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周易乾凿度》云“'易’一字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即简易、变化、不变三层含义。
《离卦》(周易)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周易》离卦关于周易《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离卦原文《离》:利贞,亨。
畜牝牛,吉。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六二:黄离,元吉。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离卦译文离卦:利于坚持,亨通。
蓄养牝牛,吉利。
初九:听到错乱无序的脚步声,立刻就警惕戒备起来,这是为了要避免灾难。
六二:仓里的黄谷就是百姓的依赖,存有黄谷民众生活吉祥,是大吉大利的征兆。
九三:夕阳西下,好比人生已入老年,这时如果不能敲着瓦器伴唱高歌地欢度晚年,就难免会有春蚕将死、蜡炬成灰的哀叹。
这是凶兆。
九四:灾难突然而来,焚烧房屋,人死,丢弃亲人的尸体逃命。
六五:泪如雨下,忧伤叹息。
吉利。
上九:在王的率领下反击敌人,下令嘉奖折服敌群,斩杀敌首的人。
不捕获一般的随从,没有灾难。
来知德周易集注全文及译文

来知德周易集注全文及译文《周易集注》是明朝学者来知德所撰写的易学专著,该书对《周易》的注释和注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以下是《周易集注》的部分原文及译文:【原文】乾坤既迭相否泰,則其間萬物吉凶消長。
進退存亡,不可悉紀。
自同人以下至大畜,無非否泰之相推無否无泰非易矣。
水火者乾坤所有之物,皆天道也體也。
無水火則乾坤為死物。
故必山澤通氣,雷風相薄,而後乾坤之水火可交。
頤大過者,山澤雷風之卦也。
頤有離象,大過有坎象。
故上經首乾坤必乾坤厯否泰至頤大過,而後終之以坎離。
下經首咸恒者,陰陽之交感。
一物之乾坤也。
易之氣也。
流行不已者也。
陰陽各三十畫,陽極于六,陰極于六。
至此男女變矣。
故咸之男女,綜而為損。
恒之男女,綜而為益。
損益者男女上下相綜之卦也。
男女既迭相損益,則其間萬事吉凶消長進退存亡,不可悉紀。
自夬以下至節無非損益之相推。
無損无益,非易矣。
既濟未濟者,男女所交之事,皆人道也用也。
無既濟未濟,則男女為死物。
故必山澤通氣,雷風相薄而後男女之水火相交。
中孚小過者。
【译文】乾坤两卦代表天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万物吉凶消长、进退存亡的变化规律。
这些变化规律在《周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同人卦到乾卦、从坤卦到泰卦,这些卦象的变化都反映了否泰两种状态的相互转化。
水火是乾坤所包含的元素,它们也是天道的表现形式之一。
如果没有水火的存在,那么乾坤就会变成死物。
因此,必须保持山泽通气、雷风相互激荡的状态,才能使乾坤中的水火得以交融。
颐卦和大过卦代表山泽和雷风的关系,颐卦有离象,大过卦有坎象。
《周易》上经以乾坤为首卦,通过描述乾坤的否泰变化,最后以坎离卦结束。
下经以咸恒为首卦,代表阴阳的交感、一物的乾坤、易的气等不断流行不已的规律。
阴爻和阳爻各有三十画,阳爻最盛时为六,阴爻最盛时也为六。
此时男女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因此,咸卦中的男女关系综合起来为损卦,恒卦中的男女关系综合起来为益卦。
损益代表男女关系的上下综合关系。
男女关系既相互损益,那么其间万事吉凶消长进退存亡的变化规律也是无穷的。
周易白话文全文阅读注释

周易白话文全文阅读注释一、乾卦第一乾:元,亨,利,贞。
【注释】- 乾:卦名,代表天,象征阳性与刚健。
- 元:元始,创始。
表示事物的开端,有大、始的意思。
- 亨:亨通。
象征事物发展顺利。
- 利:有利。
表示事物发展过程中和谐有益的性质。
- 贞:正固。
坚守正道,保持稳定。
初九:潜龙,勿用。
【白话】初九爻,龙潜伏在水底,不要有所作为。
【注释】- 潜龙:比喻有才能的人在时机未成熟时,需要隐藏自己的实力,韬光养晦。
- 勿用:不要行动,因为力量还很弱小,时机未到。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白话】九二爻,龙出现在田野上,有利于见到大人物。
【注释】- 见(xiàn)龙在田:龙出现在田野,象征有才能的人开始崭露头角。
- 利见大人:此时见到有道德、有地位的人是有利的,可能得到他们的赏识和支持。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白话】君子整天勤奋努力,到了晚上也警惕戒惧,虽然处境危险但没有灾祸。
【注释】- 终日乾乾:整天保持刚健进取的态度。
- 夕惕若:晚上也保持警惕的样子。
- 厉:危险。
- 无咎:没有过错、灾祸。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白话】九四爻,龙或者跳跃上进,或者退处在深渊之中,没有灾祸。
【注释】- 或跃在渊:表示处于一种可进可退的状态,根据形势把握机会,进退自如就不会有灾祸。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白话】九五爻,龙飞翔在天空,有利于见到大人物。
【注释】- 飞龙在天:象征事物发展到最鼎盛的阶段,人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 利见大人:此时与有贤德、有能力的人交往合作,会更有利于发展。
上九:亢龙,有悔。
【白话】上九爻,龙飞得过高,会有悔恨。
【注释】- 亢龙:龙飞到极高之处,物极必反,过刚易折。
- 有悔:会产生悔恨,表示盛极而衰的道理。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白话】出现一群龙而没有首领的状态,是吉祥的。
【注释】- 用九:是乾卦特有的爻题。
表示阳爻的变化规律。
- 见群龙无首:象征一种平等、和谐、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
易传全文带解释

易傳全文帶解釋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
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
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
______《易傳.系辭推演天地之數、陰陽之理的大衍之數為五十,在實際占筮過程中只用四十九數。
第一步操作:將象徵著陰陽未分、天地渾沌之時的太極四十九根蓍草一分為二,分置左右案頭,象徵著太極生成了兩儀,左邊的一族象徵天,右邊的一族象徵地。
第二步操作:從左右兩族中分別取出一根,將取出的兩根懸掛於左手小指與無名指之間,象徵著天地合氣、陰陽交合而生人。
第三步操作:將左右兩族蓍草分別每四根一組的數出,以象徵寒來暑往的春夏秋冬四季。
第四步操作:將左右兩族間四數過之後的奇數餘數與懸掛在指間的其中任意一根合併在一處放置一旁,懸掛的另一根蓍草繼續參與剩下的蓍草進行第二變演算,這象徵著為了調整太陽、太陰不齊之週期積至三年需要設置一個閏月。
以上算是完成了第一變。
五年需要設置兩個閏月,因此在第二變中需要繼續重複第一變的步驟,即再扐再掛。
如此三變才能求得一爻。
一、三、五、七、九為天數,二、四、六、八、十為地數,天數有五個,地數也有五個。
天數為陽數,地數為陰數。
天地之數各秉五行,也各有相合:一六合水,二七合火,三八合木,四九合金,五十合土。
天數之和為二十五,地數之和為三十,天地之數的總和為五十五。
六氣迴旋以成四時、五行化生以成萬物,此所以形成了萬千變化有竦然而接神靈之想。
老陽之時,正策數為三十六,一卦六爻,乾卦的策數是三十六乘六,得二百一十六;老陰之時,正策數為二十四,一卦六爻,坤卦的策數是二十四乘六,得一百四十四。
《周易》:说卦全文

【导语】⽆忧考把《周易》说卦,分享给⼤家,欢迎您的阅读! 昔者圣⼈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蓍,参天两地⽽倚数,观变于阴阳 ⽽⽴卦,发挥于刚柔⽽⽣⽘,和顺于道德⽽理于义,穷理尽性以⾄于命。
昔者圣⼈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天之道⽈阴与阳,⽴地之 道⽈柔与刚,⽴⼈之道⽈仁与义。
兼三才⽽两之,故《易》六画⽽成卦。
分阴分 阳,迭⽤柔刚,故《易》六位⽽成章。
天地定位,⼭泽通⽓,雷风相薄,⽔⽕不相射,⼋卦相错。
数往者顺,知来 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以润之,⽇以烜之,⾉以⽌之,兑以说之,乾以君 之,坤以藏之。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 ⾔乎⾉。
万物出乎震,震东⽅也。
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万物之絜齐也。
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之卦也,圣⼈南⾯⽽听天下,向明⽽治,盖取 诸此也。
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致役乎坤。
兑,正秋也,万物之 所说也,故⽈:说⾔乎兑。
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阴阳相薄也。
坎者⽔也, 正北⽅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劳乎坎。
⾉,东北之卦也。
万物 之所成终⽽成始也,故⽈:成⾔乎⾉。
神也者,妙万物⽽为⾔者也。
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躁万 物者莫乎⽕,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 ⾉。
故⽔⽕相逮,雷风不相悖,⼭泽通⽓,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乾,健也。
坤,顺也。
震,动也。
巽,⼊也。
坎,陷也。
离,丽也。
⾉,⽌ 也。
兑,说也。
乾为马,坤为⽜,震为龙,巽为鸡,坎为⾗,离为雉,⾉为狗,兑为⽺。
乾为⾸,坤为腹,震为⾜,巽为股,坎为⽿,离为⽬,⾉为⼿,兑为⼝。
乾,天也,故称乎⽗。
坤,地也,故称乎母。
震⼀索⽽得男,故谓之长男。
巽⼀索⽽得⼥,故谓之长⼥。
坎再索⽽得男。
故谓之中男。
离谓之中男。
离再索 ⽽得⼥,故谓之中⼥。
⾉三索⽽得男,故谓之少男。
兑三索⽽得⼥,故谓之少⼥。
周易彖辞原文和译注

周易彖传原文及翻译#头条创作挑战赛#【贲】卦:包装、美化贲:饰也。
——《说文》用冠冕堂皇的言语来掩饰自己的真实目的,就是【贲】卦所讲的内容。
(原文)卦辞:亨。
小利有攸往。
(评注)卦辞:亨:有利于成功。
小:程度用词。
利:……才有收益。
攸:行水也。
——《说文》。
引申为长远。
往:由我向外去。
彖传全文及白话译文小利有攸往:长远的收益较少。
卦辞大意:【贲】卦是有利于成功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它长远的收益很少。
(原文)《彖传》《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
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评注)《彖传》彖辞大意:言语的包装是有利于成功的,表面的柔和才能修饰内心的刚强,所以才能成功。
要首先清楚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用言语柔和、美化,所以“小利有攸往”。
刚柔交错,这就是上天的行事之道。
条理分明只会使自己止步不前,这就是人的礼乐教化。
观察上天的行事之道用来知晓时势变化,观察人的礼乐教化才能融入这个社会。
(原文)《大象》《象》曰:山下有火,贲。
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评注)《大象》上下有火,贲:这是对卦象的描写。
【贲】卦外卦为,内卦为,为山,为火,上山下火,故“上下有火”。
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君子要明辩国家政务,不能冒昧审理案件。
周易全文及译文及解说

周易全文及译文及解说第一卦乾卦(乾为天)乾上乾下《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译文乾卦:大吉大利,吉祥之象。
初九:龙星秋分时潜隐不见,不吉利。
九二:龙星出现在天田星旁,对王公贵族有利。
九三:有才德的君子整天勤勉努力,夜里也要提防危险,但最终不会有灾难。
九四:有些大人君子跳进深潭自杀,并不是他们本身的过失。
九五:龙星春分时出现在天上,对王公贵族有利。
上九:龙星上升到极高的地方,是不吉利的征兆。
用九:卷曲的龙见不到头,是吉利的兆头。
第二卦坤卦(坤为地)坤上坤下《坤》:元亨。
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译文坤卦:大吉大利。
初六:脚下踩到了薄霜,结成坚实冰层的时令就快要到了。
六二:大地的形貌平直、方正、辽阔;虽然去到不熟悉的陌生地方,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六三:周武王战胜殷商,是很好的占卜。
有人参与战争,虽然没有战绩,但结局却很好。
六四:把收成装进口袋捆好,收成不好不坏。
六五:黄色裙裤是大吉大利的象征。
上六:龙在旷野上争斗,血流遍地。
用六:这是永久吉利的最好征兆。
第三卦屯卦(水雷屯)坎上震下《屯》:元亨,利贞。
勿用有攸往。
利建侯。
初九,磐桓,利居贞。
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
匪寇,婚媾。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
往吉,无不利。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译文屯卦:大吉大利,吉祥的占卜。
出门不利。
有利于建国封侯。
初九:徘徊难行。
占问安居而得到吉利的征兆。
周易-全文

周易全文乾.元亨利貞.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愓若厲.無咎.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初六.履霜.堅冰至.六二.宜方大.不習無不利.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六四.括囊.無咎無譽.六五.黃裳.元吉.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六四.困蒙.吝.六五.童蒙.吉.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初九.需于郊.利.用恆.無咎.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九三.需于泥.致寇至.六四.需于血.出自穴.九五.需于.酒食貞吉.上六.人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訟.有孚窒.愓中吉.終凶.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ㄕㄥ).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九五.訟.元吉.上九.或錫之帶.終朝三榹之.師.貞丈人吉.無咎.初六.師出以律.否藏凶.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六三.師或輿尸.凶.六四.師左次.無咎.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凶.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六二.比之自內.貞吉.六三.比之匪人.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上六.比之無首凶.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九二.牽復.吉.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六四.有孚.血去愓出.無咎.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履.履虎尾.不咥人.亨.初九.素履.往無咎.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九五.夬履.貞厲.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泰.小往大來.吉亨.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六三.包羞.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繫于苞桑.上九.傾否.先否後喜.同人.同人于野.利涉大川.利君子貞.初九.同人于門.無咎.六二.同人于宗.吝.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上九.同人于郊.無悔.大有.元亨.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九二.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九四.匪其彭.無咎.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上九.自天祐之.吉無不利.謙.亨.君子有終.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六二.鳴謙.貞吉.九三.勞謙君子.卑以自牧也.六四.無不利.撝謙.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豫.利建侯行師.初六.鳴豫.凶.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六三.盱豫悔.遲有悔.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六五.貞疾.恆不死.上六.冥豫.成有渝.無咎.隨.元亨利貞.無咎.初九.官有渝.貞吉.出門交有功.六二.係小子.失丈夫.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九四.隨有獲.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九五.孚于嘉.吉.上六.拘係之.乃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蠱(ㄍㄨ).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無咎.厲終吉.九二.幹母之蠱.不可貞.九三.幹父之蠱.小有悔.無大咎.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六五.幹父之蠱.用譽.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臨.元亨利貞.至于八月有凶.初九.咸臨.貞吉.九二.咸臨.吉.無不利.六三.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六四.至臨.無咎.六五.知臨.大君之宜吉.上六.敦臨.吉無咎.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初六.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六二.闚觀.利女貞.六三.觀我生.進退.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九五.觀我生.君子無咎.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噬嗑.亨.利用獄.初九.屨校滅趾.無咎.六二.噬膚滅鼻.無咎.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無咎.九四.噬乾胏(ㄗ).得金矢.利艱貞吉.六五.噬乾肉.得黃金.貞厲.無咎.上九.何校滅耳.凶.賁.亨.小利有攸往.初九.賁其趾.舍車而徒.六二.賁其須.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寇婚媾.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上九.白賁.無咎.剝.不利有攸往.初六.剝床以足.蔑貞凶.六二.剝床以辨.蔑貞凶.六三.剝之.無咎.六四.剝床以膚.凶.六五.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上九.碩困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復.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初九.不遠復.無祗悔.元吉.六二.休復.吉.六三.頻復.厲無咎.六四.中行獨復.六五.敦復.無悔.上六.迷復.凶.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初九.無妄.往吉.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六三.無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九四.可貞無咎.九五.無妄之疾.勿藥有喜.上九.無妄.行有眚.無攸利.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初九.有厲.利巳.九二.輿說輹.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六四.童牛之牿.元吉.六五.豶豕之牙.吉.上九.何天之衢.亨.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六二.顛頤.拂經.于仕頤.征凶.六三.拂頤.貞凶.十年勿用.無攸利.六四.顛頤.吉.虎視耽耽.其欲逐逐.無咎.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上九.由頤.厲吉.利涉大川.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初六.藉用白茅.無咎.九二.枯楊生梯.老夫得其女妻.無不利.九三.棟橈凶.九四.棟隆.吉.有它吝.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上六.過涉滅頂.凶無咎.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初六.習坎.入于坎窞.凶.九二.坎有險.求小得.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無咎.九五.坎不盈.祗既平.無咎.上六.係用徽纆.寘于叢棘.三歲不得.凶.離.利貞.亨.畜牝牛.吉.初九.履錯然.敬之無咎.六二.黃離.元吉.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凶.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無咎.咸.亨.利貞.取女吉.初六.咸其拇.六二.咸其腓.凶.居吉.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九五.咸其脢.無悔.上六.咸其輔頰舌.恆.亨.無咎.利貞.利有攸往.初六.浚恆.貞凶.無攸利.九二.悔亡.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貞吝.九四.田無禽.六五.恆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上六.振恆.凶.遯.亨.小利貞.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九三.係遯.有疾厲.畜臣妾吉.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也.九五.嘉遯.貞吉.上九.肥遯.無不利.大壯.利貞.初九.壯于趾.征凶.有孚.九二.貞吉.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六五.喪羊于易.無悔.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于其王母.六三.眾允悔亡.九四.晉如鼫鼠.貞厲.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上九.晉其角.維用化邑.厲吉無咎.貞吝.明夷.利艱貞.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後入于地.家人.利女貞.初九.閑有家.悔亡.六二.無攸遂.在中饋.貞吉.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六四.富家.大吉.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上九.有孚威如.終吉.睽.小事吉.初九.悔亡.喪馬勿遂自復.見惡人.無咎.九二.遇主于巷.無咎.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初六.往蹇來譽.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九三.往蹇來反.六四.往蹇來連.九五.大蹇朋來.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解.利西南.無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初六.無咎.九二.田獲三狐.得黃矢.貞吉.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于小人.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初九.巳事遄往.無咎.酌損之.九二.利貞.征凶.弗損益之.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無咎.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上九.弗損益之.無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無家.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亨于帝.吉.六三.益之用凶事.無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恆.凶.夬.揚于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初九.壯于前趾.往不勝為咎.九二.號.莫夜有戎.勿恤.九三.壯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甫.若濡有慍.無咎.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牛悔亡.聞言不信.九五.莧陸夬夬.中行無咎.上六.無號.終有凶.姤.女壯.勿用取女.初六.繫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凶.羸豕孚蹢躅.九二.包有魚.無咎.不利賓.九三.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九四.包無魚.起凶.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上九.姤其角.吝.無咎.萃.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初六.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六二.引吉.無咎.孚乃利用禴.六三.萃如嗟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九四.大吉無咎.九五.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貞.悔亡.上六.齎咨涕洟.無咎.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初六.允升.大吉.九二.孚乃利用禴.無咎.九三.升虛邑.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無咎.六五.貞吉.升階.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貞.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九二.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亨祀.征凶.無咎.六三.困于石.據于蒺蔾.入于其宮.不見其妻.凶.九四.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上六.困于葛藟.万臲.曰動悔.有悔.征吉.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廿廿.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初六.井泥不食.舊井無禽.九二.井谷射鮒.甕敝漏.九三.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六四.井甃.無咎.九五.井洌.寒泉食.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初九.鞏用黃牛之革.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無咎.九三.征凶.貞厲.革言三就.有孚.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九五.大人虎變.未占有孚.上六.加子豹變.小人革面.征凶.居貞吉.鼎.元吉.亨.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上九.鼎玉鉉.大吉無不利.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心鬯.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六三.震蘇蘇.震行無眚.九四.震遂泥.六五.震往來厲.億無喪有事.上六.震索索.視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鄰.無咎.婚媾有言. 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隨.其心不快.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薰心.六四.艮其身.無咎.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上九.敦艮吉.漸.女歸吉.利貞.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無咎.六二.鴻漸于磐.飲食衎衎.吉.九三.鴻漸于陸.夫征不復.婦孕不育.凶.利禦寇.六四.鴻漸于木.或得其桷.無咎.九五.鴻漸于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上九.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歸妹.征凶.無攸利.初九.婦妹以娣.跛能履.征吉.九二.眇能視.利幽人之貞.六三.歸妹以須.反歸以娣.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六五.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望.吉.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豐.亨.王假之.勿憂宜日中.初九.遇其配主.雖旬無咎.往有尚.六二.豐其蔀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九三.豐其沛.日中見沬.折其肱.無咎.九四.豐其蔀.日中見斗.遇其夷主.吉.六五.來章.有慶譽.吉.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戶闃其無人.三歲不覿.凶.旅.小亨.旅貞吉.初六.旅瑣瑣.斯其所取災.六二.旅即次.懷其資.得童僕貞.九三.旅焚其次.喪其童僕.貞厲.九四.旅于處.得其資斧.我心不快.六五.射雉.一矢亡.終以譽命.上九.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喪牛于易.凶.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紛若.吉無咎.九三.頻巽.吝.六四.悔亡.田獲三品.九五.貞吉.悔亡無不利.無初有終.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吉.上九.巽在床下.喪其資斧.貞凶.兌亨.利貞.初九.和兌.吉.九二.孚兌.吉悔亡.六三.來兌.凶.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九五.孚于剝.有厲.上六.引兌.渙.亨.王假有廟.利涉大川.利貞.初六.用拯.馬壯吉.九二.渙奔其機.悔亡.六三.渙其躬.無悔.六四.渙其群.元吉.渙有丘.匪夷所思.九五.渙汗其大號.渙王居.無咎.上九.渙其血去逖出.無咎.節.亨.苦節不可貞.初九.不出戶庭.無咎.九二.不出門庭.凶.六三.不節若.則嗟若.無咎.六四.安節.亨.九五.甘節.吉.往有尚.上六.苦節.貞凶.悔亡.中孚.豚魚吉.利涉大川.利貞.初九.虞吉.有他不燕.九二.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六三.得敵.或鼓或罷.或泣或歌.六四.月幾望.馬匹亡.無咎.九五.有孚攣如.無咎.上九.翰音登于天.貞凶.小過.亨.利貞.可小事.不可大事.飛鳥遺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初六.飛鳥以凶.六二.過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無咎.九三.弗過防之.從或戕之.凶.九四.無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終不可長也.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眚.既濟.亨小.利貞.初吉終亂.初九.曳其輸.濡其尾.無咎.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六四.繻有衣袽.終日戒.九五.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上六.濡其首.厲.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初六.濡其尾.吝.九二.曳其輪.貞吉.六三.未濟.征凶.利涉大川.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周易全文及译文及解说

《中孚》[说明]《中孚》卦兑下巽上,象征诚信。
存于中为“孚”,见于事为“信”。
中孚指心中的诚信。
中国人自古以诚信为本。
人以诚信为身,文以诚信成体。
卦辞中言人与人、人与神相交接皆不在献享之厚,而在心意之诚。
鹤鸣而子和之,是神相通而情相系;有旨酒而招友共享,也是两情相与,不在物之丰谦。
虽然物质享受由全部变为一半,只要心神得到了满足,同样高兴。
此重诚心、重情感的思想,对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中“修辞立其诚”之说有大的影响。
其中关于作战获胜后将士们激动情状的描写,也揭示了对文学的渲泄功能和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的认识。
后世常曰“可歌可泣”,即指激动人心的事迹与场面。
因而,此在形成文学悲壮美的方面,是起了引导作用的。
中孚,豚鱼吉。
利涉大川。
利贞。
[1]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2]九二,鹤鸣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3]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4]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5]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6]上九,翰音登于天。
贞:凶。
[7][注释][1]中孚:内心诚信。
豚鱼:此指士庶人礼中献享之物。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一:“豚鱼乃礼之薄者,然苟有中信之德,则人感其诚而神降之福,故曰‘豚鱼吉’,言虽豚鱼之荐亦吉也。
”古人交际、祭祀等俱极重视“诚”。
[2]虞:安乐。
《释文》云:“虞本作娱”。
二字古通用。
有它:有意外之事。
燕:安闲。
借为“宴”。
[3]阴:借为“荫”。
其子:雏鹤。
和(hè):应和。
爵:饮酒之器。
此处指酒。
好爵指美酒。
靡:共。
此处指共同享用。
鹤以鸣通情,人以酒相乐。
人不借酒而以声则歌、诗成。
交错之喻,意在言外。
[4]得敌:与敌作战而取胜,虏得敌人。
罢(pí):通“疲”。
此数句写作战胜利之后的激动心情,有的人在擂鼓,有的人已疲弊得不能动,有的人激动得哭起来,有的人放声歌唱。
[5]几:荀作“既”,马王堆出土帛书《周易》也作“既”。
“既望”指月正圆之后(后代专指阴历每月十六日)。
(完整)《易经》原文及解释

(完整)《易经》原文及解释《易经》原文及解释《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变通天地之道,立德成行之法”。
下面将为您呈现《易经》的原文及其解释。
第一章:乾卦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解释:这一卦是由六爻组成的,上面的阳爻表示刚健,代表乾;下面的阳爻表示忍让,代表乾。
整体上呈现出至高无上的形态。
这是一个吉利的卦象,它预示着成功和吉祥的时机。
乾卦告诫我们要谨慎行事,时机虽好,但仍需谨守正道,遵循天道。
第二章:坤卦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
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解释:坤卦是由两个阴爻组成,上面的阴爻表示顺从,代表坤;下面的阴爻表示贞定,代表坤。
整体上呈现出包容和稳定的形态。
坤卦预示着大地的形象,代表着顺从和坚实。
它提醒我们在行动之前要谨慎思考,迷失后才能找到主要方向。
只有安定的心态和正确的决策才能获得成功。
第三章:屯卦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解释:这一卦是由上下两个阴爻和一个阳爻组成,上面的阴爻表示遇难,代表屯;下面的阴爻表示困难,代表屯;中间的阳爻表示进取,代表屯。
整体上呈现出初刚后柔的形态。
屯卦意味着采取行动是必要的,但需要等待时机,不要急于施展。
它告诫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遵循正确的道路,并提醒我们谨慎选择领导者。
第四章:蒙卦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吉。
蒙。
利贞。
解释:这一卦是由上下两个阳爻和一个阴爻组成,上面的阳爻表示启蒙,代表蒙;下面的阳爻表示新生,代表蒙;中间的阴爻表示谦逊,代表蒙。
整体上呈现出接受指导的形态。
蒙卦象征着启蒙和教育,表明一个人在成长中需要从他人那里获得指导和教诲。
它提醒我们要保持虚心,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议,并在成功后回报给他人。
......(这里以此类推,对其他章节进行解释)通过对《易经》中若干章节的原文与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指导原则。
《周易》全文及翻译(完整版)

《周易》全文及翻译(完整版)周易《易经》,全名为《易经纬度卦辞象传》或称《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典籍,是周朝人所创作的一部哲学经典。
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即《卦辞》和《象传》,共有64卦,每卦又有六爻。
本文将为您呈现《周易》的全文及翻译(完整版)。
第一卦乾卦《乾(qián)卦》上九,井谷尽,无咎。
翻译:《乾卦》上九,井谷干涸,没有危险。
《乾卦》乾为天,为阳刚之象征。
其性格刚健、刚直,象征创造、力量、成就、刚强以及激烈的行动。
乾卦象征无限,天地万物都是从无中而生。
上九爻表示是乾卦最高的阶层,也表示了乾卦阳刚之气到达顶峰,万物成熟。
第二卦坤卦《坤(kūn)卦》九四,屯(tún)龙(lóng)有凶。
翻译:《坤卦》九四,乌龙遇到凶险。
《坤卦》坤为地,为阴柔之象征。
其性格温和、贤淑,象征接纳、包容、忍让、顺从以及安稳、柔软。
九四爻表示坤卦中居中的位置,表示稳固的状态,但也暗示了有可能遭遇到意外的不幸。
第三卦屯卦《屯卦》六三,屯其膏(gāo)。
翻译:《屯卦》六三,积蓄能量。
《屯卦》屯为水雷屯,为动起来的能量。
其性格内敛、爆发力强,暗示潜存的激动和动荡,象征善于积蓄能量的状态。
第四卦蒙卦《蒙卦》九四,击蒙(mēng)不(bù)利(lì)残(cán)贞(zhēn)。
翻译:《蒙卦》九四,击溃不利,应该保持正直。
《蒙卦》蒙为山水蒙,象征启蒙和教育的过程。
其性格迷惑、冒险,表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还处于模糊不清的阶段。
九四爻表示发展到较高层次,但面临了不利的状况,必须要坚守正直,才能度过困境。
第五卦需卦《需(xū)卦》上六,需(xū)有孚,兑(duì)\.翻译:《需卦》上六,虽然有需要,但必须要诚信。
《需卦》需为水雷需,为行动发动的起点。
其性格需求、要求,表示有所需求但需要通过诚信才能实现。
上六爻表示需卦最顶层,虽然面临需要,但只有通过坚持诚信,才能达到所求之物。
周易原文

《周易》古经:上经下经《周易》大传:彖传上彖传下象传下象传下文言传系辞传上系辞传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文言传乾文言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故‘无咎’。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水流湿,火就燥。
云从龙,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睹。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
“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
“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周易全文及注释

周易全文及注释以下为完整的周易全文及注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周易》全文第一卦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二卦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第三卦屯卦水雷屯,君子以经纶。
第四卦蒙卦山水蒙,君子以谦受益。
第五卦需卦天水讼,君子以解烦。
第六卦讼卦水天需,君子以讼谦。
第七卦师卦地水师,君子以容民。
第八卦比卦风地观,君子以慎独。
第九卦小畜卦天风姤,君子以折狱致刑。
第十卦履卦地山谦,君子以践履德。
第十一卦泰卦天地否,君子以贞厉。
第十二卦否卦地天否,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十三卦同人卦天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其志。
第十四卦大有卦火天大有,君子以竭诚。
第十五卦谦卦地雷复,君子以弗顺。
第十六卦豫卦雷地豫,君子以驳车乘说。
第十七卦随卦泽雷随,君子以自外受惠。
第十八卦蛊卦山风蛊,君子以明辨是非。
第十九卦临卦地泽临,君子以教民保始。
第二十卦观卦风地观,君子以观民俗。
第二十一卦噬嗑卦雷山噬嗑,君子以无咎。
第二十二卦贲卦山火贲,君子以居德行。
第二十三卦剥卦山地剥,君子以惩忿窒欲。
第二十四卦微卦雷地豫,君子以恒言无咎。
第二十五卦大畜卦雷天大壮,君子以非礼勿视。
第二十六卦颐卦山雷颐,君子以养德。
第二十七卦震卦雷山小过,君子以行过恶。
第二十八卦艮卦山地剥,君子以时辨明。
第二十九卦坎卦水山蹇,君子以恒心修身。
第三十卦离卦火山旅,君子以明时用心。
第三十一卦咸卦山泽咸,君子以果行育德。
第三十二卦恒卦雷火丰,君子以祸福自知。
第三十三卦遁卦天山遁,君子以自隐藏避难。
第三十四卦大壮卦雷天大壮,君子以非礼勿视。
第三十五卦晋卦火地晋,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三十六卦明夷卦地火明夷,君子以自昭明德。
第三十七卦家人卦风火家人,君子以安诸侯。
第三十八卦睽卦火泽睽,君子以慎思虑。
第三十九卦蹇卦水山蹇,君子以恒心修身。
第四十卦解卦雷水解,君子以慎言语。
第四十一卦损卦山泽损,君子以节用餐饮。
第四十二卦益卦风雷益,君子以立志成德。
第四十三卦夬卦天泽夬,君子以决断判断。
第四十四卦姤卦风天小过,君子以小心翼翼。
周易全文翻译

易经全文翻译第一讲乾卦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4、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
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译: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发愤图强。
乾卦六爻的爻辞:初九,潜龙勿用。
意译:龙潜在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意译:初期阶段,应暂行潜藏。
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以龙为象征。
龙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取龙为象,可以达到假象喻意,以明变化的目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意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健行不息。
若:语助词。
厉:危险。
意译: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时时警惕,虽然面临危险也无祸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意译:相机而动,跃起上进,无咎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意译: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为"君位"。
皇帝通称"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
乾卦九五,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最为可贵。
上九,亢龙有悔。
意译: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意译: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
常用占断用语:1、亨:通达,顺利。
2、利:有利,适宜。
3、吝:遗憾,麻烦,艰难。
4、厉:危险。
5、悔:忧虑,困厄。
6、咎:过错。
第二讲坤卦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
周易全文及译文及解说

周易全文及译文及解说周易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智慧的瑰宝。
本文将全文摘引、译文和解说结合起来,探讨周易的基本概念和哲学含义。
【第一卦乾卦】乾,元亨利贞。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
【第二卦坤卦】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
安贞吉。
【第三卦屯卦】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第四卦蒙卦】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利贞。
【第五卦需卦】需,有孚,光亨,贞吉。
利涉大川。
【第六卦讼卦】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第七卦师卦】师,贞严,丈人,吉无咎。
【第八卦比卦】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不宁方来,后夫凶。
【第九卦小畜卦】小畜,亨。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第十卦履卦】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译文:【第一卦乾卦】乾,无妄之象,成功和谐,适于正直的行动。
至于地卦即坤卦,是万物生长的根本。
【第二卦坤卦】坤,无妄之象,成功和谐,适于柔顺的贞正之马。
君子有所往,先迷失,后寻得主宰;有利于西南方的朋友,不利于东北方的朋友。
安守正道将获得吉祥。
【第三卦屯卦】屯,无妄之象,成功和谐,适于建立侯爵。
不宜有所行动,有利于建立高官显贵之势。
【第四卦蒙卦】蒙,成功顺利。
但不要让我主动求学问,应该让学问来寻求我。
初次筮算有所预告,经过几次晦迷的算筮,如果再次犯错误,则没有预告了。
成功需要坚守正直之道。
【第五卦需卦】需,内心诚实,充满光明的成功,坚守正直将获得吉祥。
有利于涉足大河。
【第六卦讼卦】讼,内心虽有诚实之象,但需谨慎小心,内心戒惧。
中吉,但最终会有凶险。
有利于见到伟大的人物,不利于处于困境的行动。
【第七卦师卦】师,坚守正道,如同坚实的大人一样,吉祥无差错。
......解说:周易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以八卦来代表天地万物,每一卦都有独特的含义和象征,展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思想。
通过对周易全文以及译文的探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参考道藏正义东坡易传易友有合适注释卦爻多少均可共同研习周易全文(上)《易經》第一卦乾乾為天乾上乾下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再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因时而惕,不失其几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陽極隂來,吉去凶生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見龍在田,德施普也。
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或躍在淵,進無咎也。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
亨者,嘉之會也。
利者,義之和也。
貞者,事之干也。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
嘉會足以合禮。
利物足以和義。
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
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而無悶,不見是而無悶。
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乾龍也。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
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知至至之,可與几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而無咎矣。
」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
進退無恆,非離群也。
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水流濕,火就燥,云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乾龍勿用」,下也。
「見龍在田」,時舍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
「或躍在淵」,自試也。
「飛龍在天」,上治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乾龍勿用」,陽氣潛藏。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
「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德。
「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六爻發揮,旁通情也。
時乘六龍,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
潛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
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
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易經》第二卦坤坤為地坤上坤下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
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安貞,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順得常。
西南得朋,乃與類行。
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安貞之吉,應地無疆。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初六:履霜,堅冰至。
似若初寒之始,但履践其霜,微而积渐,故坚冰乃至《象》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
馴致其道,至堅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
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貞。
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含章以身居阴极不敢为物之首但内含章美之道待时而发《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
「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曰其谨慎,不与物竞《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
六五:黃裳,元吉。
《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象》曰:「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用六:利永貞。
《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
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
《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
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
「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也。
天地變化,草木蕃。
天地閉,賢人隱。
《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
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
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
天玄而地黃。
《易經》第三卦屯水雷屯坎上震下北方之坎,是謂太陰。
束方之震,是謂少陽。
陽之氣入於太陰,陽動而陰陷,斯所以為《屯》也。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
雷雨之動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象》曰:云雷,屯。
君子以經綸。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夫息乱以静,守静以侯,安民在正,弘正在谦《象》曰:雖「磐桓」,志行正也。
以貴下賤,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
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不争而成其贞,则初九之德至矣。
屯”时方屯难,正道未通,涉远而行,难可以进《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
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鹿不可得,而徒有入林之劳《象》曰:「既鹿無虞」,以縱禽也。
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無不利。
虑二妨巳路,故初时班如旋也《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
不能恢弘博施,无物不与,拯济微滞,亨于群小《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屯”无正主,惟下之者为得民。
九五居上而专于应,则其泽施于二而已。
夫大者患不广博,小者患不贞一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三非其应,而五不足归也。
不知五之不足归,惑于近而不早自附于初九《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易經》第四卦蒙山水蒙艮上坎下童蒙在五,擊之在上,是外學也。
耳目所入,雖足以資吾,適足以賊吾之真性,故不利為寇也。
包蒙在二,發之在初,是內學也。
心之所造,貴於幾先,一著於心,便成機械,所以脫栓桔,吝也。
利者,吾心之栓桔乎?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利貞。
有蔽于物而已,其中固自有正也《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
「初噬告」,以剛中也。
「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
蒙以養正,聖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
君子以果行育德。
山下出泉,未有所適之处,是险而止,故蒙昧之象也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以正其法制,不可不刑矣《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
納婦吉。
子克家。
以刚居中,童蒙所归,包而不距则远近咸至《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明之不可以无蒙,犹子之不可以无妇,子而无妇,不能家矣。
六三:勿用娶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女不能自保其躬,固守贞信,乃非礼而动《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順也。
六四:困蒙,吝。
困於蒙昧,不能比贤以发其志,亦以鄙矣《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上九:擊蒙。
不利為寇,利御寇。
童蒙原发而已能击去之,合上下之愿,故莫不顺也。
为之捍御,则物咸附之《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順也。
《易經》第五卦需水天需坎上乾下需》坎中之陽以為助,乾卦之陽求待上一陽而為之援,一陰避之而與進,一陰阻之而使退,此所以為《需》之吉凶也然聖人之意,不責於二陰而責於三陽,不責於三陽而責於坎中之陽,利所在也,故責之重也遂繫之#4酒食之象焉。
酒食者,養人之具,人之所以求待。
為酒食所困,而為害者有之。
始貪其利,終罹其害者,小人之常也。
必有道以處之,所以貴乎貞吉也。
貞者,中正之義。
內中正則外固,外固則不陷矣。
需,有孚,光亨,貞吉。
利涉大川。
物初蒙稚,待养而成,无信即不立,所待唯信也,故云“需有孚”,言《需》之为体,唯有信也《彖》曰:需,須也。
險在前也。
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
「需,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於天,需。
君子以飲食宴樂。
童蒙已发,盛德光亨,饮食宴乐,其在兹乎初九:需于郊,利用恆,無咎。
能抑其进以远险待时《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
「利用恆,無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
近不逼难,远不后时,履健居中,以待其会《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雖「小有言」,以終吉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犹且迟疑而需待时《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
自我致寇,敬慎不敗也。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凡称血者,阴阳相伤者也。
阴阳相近而不相得,阳欲进而阴塞之,则相害也《象》曰:「需于血」,順以聽也。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
已得天位,畅其中正,无所复须《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处无位之地《象》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上六知不可抗,而敬以求免,夫敬以求免,犹有疑也。
物之不相疑者,亦不以敬相摄矣《易經》第六卦訟天水訟乾上坎下乾居亥位,坎起子方。
亥子皆北,屬於水,始無所爭。
一離於形,則天西傾,水束注,天上蟠,水下潤,於是乎《訟》矣。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
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凡讼者,物有不和,情相乖争而致其讼。
凡讼之体,不可妄兴,必有信实,被物止塞,而能惕惧,中道而止,乃得吉也。
《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
「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
「終凶」,訟不可成也。
「利見大人」,尚中正也。
「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
天下之难,未有不起于争,今又欲以争济之,是使相激为深而已《象》曰:天與水違行,訟。
君子以作事謀始。
无讼在於谋始,谋始在於作制。
契之不明,讼之所以生也。
物有其分,职不相滥,争何由兴?讼之所以起,契之过也。
故有德司契而不责於人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始入讼境,言讼事尚微《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
雖「有小言」,其辯明也。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