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劳动特点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的发展,高校培养人才的重任日益艰巨,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和社会对该职业的要标准不断变化与提高。从劳动主体的特殊性、劳动资料的特殊性、劳动对象的特殊性、高校教师劳动的富伦理性等四个方面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分析了高校教师在社会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特点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项育人成才的活动,高校教师职业的核心工作是教育培养社会有用之才,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是已经具有了基础文化素养的或受过了基础教育的人。这就既需要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输,更需要给予道德、价值、人生观及世界观等的培养和引导。因此,高校教师与教育系统中其他类学校的教师及其他行业工作相比,其职业特点鲜明,社会标准要求更高。

一、劳动主体的特殊性

1、劳动者的目的是培养人

高校教师教育对象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年龄阶段上可分为青年中期(18-23岁)和青年晚期(23-28岁)。他们身心的成熟程度及其知识经验水平决定了他们已经可以参与社会生活,已是具有承担完全的社会责任的人。[1]在学习能力上,大学生不但有接受知识、储备知识的能力,且具备了主动学习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因其在十多年基础教育过程中,对其的直接影响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社会影响相对是间接的,并未真正独立地踏入社会,因此,缺乏对问题

的客观分析与评判能力。进入大学后,他们面临着人生新的起点,面临着一些可能会影响终生的亟待解决的发展性课题,其中主要有点:一是需要具体地规划、设计自己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道路,并为此做好各种准备,特别是专业方面的准备;二是需要确立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在这两方面,大学生都处在关键期,而关键期的教育是最重要、最有效的。这些综合性的教育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具有非常的独特性、复杂性与艰难性,也决定了高校教师的劳动与其他行业劳动的最大不同点,即高校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知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劳动对象,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2]通过高校教师的自身品德、知识、智慧、人格等方面的示范,目标明确地培养和引导大学生向社会有用人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教师的职业除了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外,还具有高尚性的特点。

2、劳动任务

一般来讲,高校教师的工作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教书育人。就教书育人而言,它又与中小学教师的劳动有一定的区别。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性阶段,生理发育处于旺盛时期,机体新陈代谢极强、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性功能趋于成熟青年期是心理上断乳期,他们力图摆脱社会传统的束缚,表现出对自己所属的社会价值体系和反思,独立意识增强,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提高,争

强好胜的心理突出,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发展迅速,具有情感丰富、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烈等特点。除此而外,他们还有一些区别于一般青年的特点他们文化层次较高生观和世界观正在确立过程中,有较大的可塑性自主性较强成才欲望强烈社会实践经验比较缺乏。而高校教师的教育主要是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支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开发智能和培养思想品德,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

二是创新知识。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而高校教师教育劳动的内容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其特殊性体现在教学与科研并举。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固然,,中小学教师也承担科研任务,但一般都是结合教学,偏重于对学生心理和教育规律的研究。高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他们不仅要结合教学对大学生和教育规律、方法开展研究,而且还要承担国家或企事业单位所交给的课题研究,为推动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同时,大学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和实习,承担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的任务。所以高校教师的科研精神和学术能力,在一定程度也对大学生也很大的影响。

二、劳动资料的特殊性

1、劳动工具的特殊性

教师劳动是一种以教师个性为劳动工具的个体独立性与集体协

同性相结合的、以传递知识为主要手段的劳动。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借以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各种手段或工具,除了教材、教学设备这些教育劳动的辅助工具之外,主要是教师的个性,即教师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情感意志以及传授知识的技巧和本领。正如马克思所说,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和物的综合体” [4]。在教育劳动中,教师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者本身融为一体,教师通过自己的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把知识、品行、才能传导给学生。2、劳动手段的特殊性

高校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手段是什么呢?它不是

物质工具,而是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素质,包括教师个体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知识和才能,以及传授知识的本来与技巧。在物质生产劳动中,劳动者(人的因素)和劳动资料--包括劳动的工具和手段(物的因素),两者是可以分离开来的。但在高校教师的劳动中,这两个因素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高校教师劳动的主要手段是教师本人的素质,它直接决定着”劳动产品”的质量,教育劳动是教师将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成果,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以高超的技巧和本领传授给学生,并以自身正确的政治思想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去感染大学生。大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知识,培养优良品德,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3、劳动过程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劳动过程有其特殊性:第一,体现在劳动过程上的传递性和双向性。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双方一个非常复杂而又特殊的脑力劳动过程,它不仅需要师生双方都要端正劳动态度,而且还要研究和探索掌握正确的劳动方法。第二,体现在劳动时间上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培养是学生成为高等专门人才的重要阶段。如果从学生的整个成才过程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教师的劳动可以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深浅、教学目的的不同以及教学环节的衔接,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有每一阶段的要求和重点,如大学一、二年级在于基础知识的教育,三、四年级在于专业知识的教育和训练,而每个阶段又相互衔接,每个教学阶段,段段相连,每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又体现了高校教师劳动时间上的连续性。所谓空间上的广延性,是指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虽然有学期的划分,但是,教师的备课和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又超出”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再从空间看,班上班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凡是有利于学生成才的一切场所,都可以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场所。

三、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1、对象的特殊性

高校教师教育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感情、有理想、年龄不同、性格各异的青年。年轻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性阶段,生理发育处于旺盛时期,机体新陈代谢极强、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性功能臻熟;同时又正处心理上的断乳期。他们力图解脱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