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习和大学学习的异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入大学后,学习仍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的主业.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解决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进行大学学习等问题,不仅能使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中获益匪浅,有效圆满的完成大学学业,而且能使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的自我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终身受益,为人生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大学学习的特点.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相比,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鲜明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
(1)学习内容的专业性.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大学生从一入学就有一个专业选择的问题.因此,专业性是大学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教学课程是围绕着专业的方向和需要开设的,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是否有兴趣会直接影响学习热情,并进而影响整个学习面貌.
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想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光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学习中,除了完成专业的学习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选择学习辅助专业.
(2)学习方法的自主性.在学习方法上,中学时期,老师教学生是"手拉手"领着教,老师安排的详细周到,不少同学养成了依赖老师,只会记忆和背诵的习惯.大学生的学习虽然也有老师讲课,但是老师上课一般是介绍思路多,详细讲解少;抽象理论多,直观内容少;课堂讨论多,课外答疑少;参考书目多,课外习题少.老师讲课主要是讲授重点难点内容,或是自己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往往是授课进度比较快,一节课要讲授一章或几章的内容.再老师授课之后的理解消化巩固等各个环节主要靠学生独立去完成,因此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以自学为主,往往是教师领进门,做启发性的指导和答疑解惑,大量的时间要靠大学生自己去支配和决策.这就需要较强的学习自觉性,而不像中学生那样由老师布置检查和督促.
另外,大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较大的选择性.中学强调升学,学习围绕高考的指挥转动,学生学习活动主要由教师和校方按排,学生没有多少选择余地.到了大学,虽然仍有专业的限制,但学生的选择的余地很大,教师对大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不加限制,很多教师还鼓励学生广泛涉及各类知识.除必修课外,学校还开设了许多选修课,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的听课和学习.
(3)学习途径的多样性.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普遍感到知识浩如烟海,各类活动繁多,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以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可以处理好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专业学习与能力陪养等诸方面的关系是许多大学生深感矛盾困惑的问题.课堂教学仍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大
学生的学习途径非常广泛.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渠道吸收课本知识,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术兴趣去探求获得更多的知识,例如通过自习,各种学术报告,知识讲座,查阅图书资料,社会实践,互联网等途径获取知识.
(4)学习目的的创新性.21世纪,以高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培育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成长成材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创新就是要求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书本结论之外新观点的寻求和钻研.就是要求大学生不但要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要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学科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掌握科学的方法和培养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而死记硬背,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性,创新性的大学生将会感到压抑和不适应,也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大学生学习的以上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学习必须由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由接受型学习为主向接受型创造型相结合的学习的转变;由运用摹仿性思维为主向运用创造性思维为主的学习的转变,才算真正掌握了大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为以后的成功奠定较好的基础.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大学阶段的学习区别于中学阶段的学习,显得丰富多彩.
2.尽快适应大学学习
(1)调整心态,明确任务.高中学习期间,一些家长和老师经常用"高中的学习是苦一点,累一点,没有时间玩,但考取大学就好了,学习任务轻,玩的时间多"等类似观点来教育学生.这样一来,就使得很多同学考取大学后,没有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在学习上没有投入足够精力,而是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用在休息\娱乐和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上,其结果是不少同学学习成绩一团糟,一些原来高分进校的同学严重退步为班级倒数几名,部分学生考试成绩经常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不得不留级\退学,将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据近几年高校统计结果表明,一年级已成为考试不及格的重灾区.与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减轻.因此,希望大学新生抛弃"该好好休息一下"的错误想法,及时调整心态,尽快转变角色,充分认识到学习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确立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的观念,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大学学习中去.
(2)更新目标,合理定位.新同学进校后,应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具体情况,合理进行定位,确定好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主攻目标和附带目标,不能不切实际地的"眉毛胡子一把抓".
(3)尽快掌握学习方法.要尽快熟悉上课地点和学校相关学习场所的利用情况,如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学习自主中心的开放时间以及能提供的相关服务等.还要认真了解本专业的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通识课、选修课的设置情况,了解本专业培
养目标、培养计划和获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做到有的放矢.要充分利用教学环节.主动预习,紧跟老师思路,适时作好笔记,重视作业,及时自觉复习.等等
(4)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新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安排时间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为了避免出现时间空白带,新生可以制定一张时间表,认真落实时间计划表的安排内容,合理地确定时间计划表中各个时间段的学习内容,努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进入大学学习,大一新生面临着一个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为此,同学们首先思考的问题是:“高中与大学有什么不同?”把这个问题想好了,对同学们适应大学生活是有帮助的。

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可以从6个方面考虑。

1.高中解决的问题是单一的,大学解决的问题是多样的。

高中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考上大学。

在高中阶段只要学习成绩好,就算好学生,考上大学就算完成任务。

而大学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多样性。

上大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要适应大学生活,学会与同学和老师相处;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对本专业是否有兴趣,同学们如果对本专业没有兴趣,就要寻找新的专业,重新设计自己。

大学还涉及到:怎样认识自己,自己的特点是什么、自己今后干什么、找一个什么样的伴侣等等……所以大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高中比起来更为多样。

如果有的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到同学们今后的发展。

2.高中的学习内容是有限的;大学的学习内容是无限的。

高中的学习内容有限,一个高中生用3~5年时间就能把高中的内容学完。

而大学的学习内容是无限的,大学要求同学们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广宽的知识面和动手能力。

大学的任何一个专业除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大量地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

比如:学习经济学的同学,如果仅仅是对经济学有所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文史知识,并掌握各种研究方法。

3.在高中,同学们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在大学,同学们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

在高中,同学们学习成绩是优秀的,是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可是到了大学,特别是在重点大学,人才济济,高中的学习优势没有了,同学们又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竞争。

同时,有的同学在社会工作上特别优秀;有的在文体方面特别优秀;有的动手能力强……在激烈的竞争中,同学们原有的优势被弱化了,具有的只能是相对优势。

面临这种现状,及时调整心态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4.高中学习是被动的;大学学习安排应该是主动的。

高中学习总体上来说是被动的,学生基本上是围绕老师的安排、在老师的教育下一步步地学习。

而大学则要求同学们主动地进行学习,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主动地学习精神,要想在学业上取得成就是不可能的。

5.高中生活是以家庭生活为主;大学生活是以集体生活为主。

上高中的时候大部分同学住在家里,即使是住校的同学,每个月也能回家,这样会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关爱,生活上的事不用太操心,与人的沟通能力并不重要。

上大学就不行了,同学们远离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一切问题都要自己进行处理。

与同学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情绪,有时还可能导致同学出现严重问题。

所以,与人沟通能力的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

6.在高中,同学们是未成年人;在大学,同学们是成年人。

在高中,同学们还是未成年人,是民法上限制行为能力人,涉及到法律上的事情,有的可以不负责任。

但是上大学以后,同学们的年龄一般都在18岁以上,从民法上讲已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全责了。

同学们要认识到这一点,尽快提高自己的素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中学生与大学生的区别 1、大学与中学的本质区别:中学重视基础教育。

而大学是本着育才兴国,以人为本的理念,面向社会,根据
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为国家培养优质的综合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

所以,在大学,除了学习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如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学术研讨或者个人创作设计等各种活动。

2、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时的学习主要以教科书和老师讲授为主。

而大学是在中学基础上的再深造。

主要转变有:a.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达到自觉学习是成熟的标志,也是大学生应有的素质。

b.从泛泛而学到探究式学习,大学分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深度,要求学习者探究式学习并且独立思考。

c.从随大流学习到个性化学习,寻找并探索适合自己的生命运行和思维规律,取得好效果。

3、社会角色的转变中学时代,心理和思想有待发展。

而大学生的职业方向基本确定,社会地位也有了较大提高,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标准要比中学生高得多,面临的挑战也更多。

因此,我们要处处用大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会为人处世,在学业、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全面发展。

4、思维方式的转变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生活节奏快,维度大,面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做到由“非成人化”向“成人化”转变,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思考处理问题时,要辩证全面远见务实。

对人生重大问题的选择要全面综合考虑,而不要盲目冲动目光短浅,要加强道德和法制观念,做事要考虑后果。

5
、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学生的生活主要依靠父母的帮助完成,而大学,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都由自己处理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特色。

大学生需要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自主而合理地处理好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注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为以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大学和中学学习对比研究
终于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大学的校门,顿时有了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的感觉,觉得眼前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可是慢慢的,我发现大学是很现实的,不是什么活动我都能去参加,那里人太多了,能人也太多了;不是我想学什么都可以,学校的课太多了,考试很容易挂灯;当然在这里也不是我想干什么就可以无拘无束的干什么。

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看着大学,并慢慢在学着适应这里的生活,兴奋之余冷静观察,发现大学和中学的学习生活有很大不同:
一、在生活方面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1。

大学比高中更自理。

一般上大学都需要住校,绝大多数是到外市或外省,家长不可能跟在身边,这便要求远离家长的我们更要照顾好自己。

2。

心态的不同。

在大学里,很容易感觉到很闷和无聊。

我想这原因可能是在中学的时候总是有人管,上了大学除课程外有很多空闲时间,在我们无所事事时自然易感无聊,如果有机会我想去多学点东西,或者多参加些社会实践,充实、锻炼自己。

3。

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同。

大学相对高中可供支配的时间充裕的多。

甚至有时在工作日都是半天没有课,这便要求我们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以免光阴虚度。

3.消费水平不同。

大学明显要比高中支出要多。

首先是学费比高中要多,其次所上大学的所在地的消费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我们学生的生活费开支的大小。

二、在学习方面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1知识深浅不同
从课程来讲,大学一般门数多,内容多,概括性强,因此,知识的量比中学要多得多,而且知识内容深,理解较为困难。

决定了大学学习的困难程度要比中学高得多。

2、教学模式的不同
中学时不管什么课都是小班上课,而且几乎是天天见老师,有了问题找老师很方便,甚至有时老师找我们提问检查学习。

然而在大学课堂,多是老师滔滔不绝的讲下来,有时会有数十页的笔记,我们既要听讲,还要抽空做笔记,上课时的紧张程度与中学不可同日而语。

同时根本不存在什么晚自习教师巡视或办公室答疑,每章的复习,也主要是靠我们自己自觉来完成。

3、学习方式的不同
中学每节课和自习都是我们一个班的人一起上课,而大学则是大班上课。

中学生的课后学习,是统一上自习。

而大学生是个人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地点,或是图书馆,或是教室,还可以是宿舍。

至于课后的学习时间和具体安排,大学生也有充分的自由支配权。

4、考试方式和要求的不同
中学时的平时练习、单元检测,所以期末考试时对于成绩我们心理都还有底,其次是即使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仍可继续跟班学。

大学则不同,平时练习作业是否自己独立完成全靠自觉,教师很少检查;而且不存在单元检测和章节复习。

考前的复习主
要由学生自己完成,而且考试不及格必须进行重修或补考,不但要额外交费,而且耗时。

而且不及格科目达到几门,则在毕业时失去学位。

因此,大学的学期考试比中学的要严峻得多。

总之,大学与高中在生活和学习上有很大不同,需要我们慢慢的适应,只有适应了才能更好的在大学时代这人生的黄金时代更好的学习专业技能。

一、从待哺到自觉———大学学习的自学性要求
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很长时间也没能很好地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

中学学习方法的惯性导致他们进入了一个严重的误区。

由中学的领、看和管的规定性学习方法到大学的自由的学习方法,他们很不适应。

中学是老师领着学、看着学、甚至是家长管着学逼着学。

大学的学习则完全从这种状态中解放了出来。

与中学生比较起来,大学生是极为自由的。

但是,大多数同学并没有充分利用这种自由。

大学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探索的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自学的自由。

很多同学在享得解放了的自由的同时,并没有获得思想的自由、学习的自由。

一个被管惯了的学生在给他充分自由的时候他变得漫然无所适从。

这就像一只家养的鸡或鸭一样,它们本来是野生的自由的具有在广阔的天空中任意飞翔的本领的,然而,在家里驯养之后,它们渐渐丧失了飞翔的本领。

后来,人们虽然把它们放回到大自然中去,它们已经不能飞翔了,它们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因为它们觉得只有在那里它们才安全。

大学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自学。

在充分自由的没有人管没有高考的压力下的自我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大学学习的关键。

这就要实现几个转变:由中学的要我学到大学的我要学的转变;由中学的被动学到大学的主动学的转变;由中学的盲目性到大学的清醒性的转变。

这种转变就象一个燕雏一样,刚刚出生时是嗷嗷待哺,等到长大一些,它就要自己去觅食了,它不出去,妈妈也要把它撵出去了。

二、从知识到理论———大学学习的理论性要求
总的来说,中学学习是侧重知识,而大学学习则是侧重理论。

知识的学习是横向的平面的累加;理论则是纵深的体系性的构建。

知识是常识性的,理论则是对常识的解释或产生常识的原创性的东西。

对大学生来说,理论是极其重要的。

不要惧怕理论,不要蔑视理论,不要忽视理论。

知识是海洋,理论是灯塔;知识是群山,理论是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

只有理论才能深刻地揭示现象。

比如,在中学或大学,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女孩子们走路时胳膊挽着胳膊向前走,而男孩子们不说绝对没有也是极其少有。

为什么呢?就现象本身寻求对现象的解释我们是不会得到任何可靠的答案的。

但是,如果我们学习了一点原型的理论的话,就会发现,那是女性的集体无意识地表现。

女性的依附、依傍、依靠和依赖的心
理以这种方式无意识地表现了出来。

女性的这种依赖性心理是几千年封建专制和男权制社会压抑造成的,女性没有自己的独立性、自由性和个性,女性是男性的附庸,女性必须依靠男性而生存。

这种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一种心理积淀——一种依附的女性的集体无意识。

这种集体无意识既反映在她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现在她们走路的方式上。

如果没有原型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就不可能获得解释。

三、从隔绝到结构——大学学习的相关性要求
中学学习的知识相对来说是不太强调关联性的,而大学就必须注意知识的相关性。

强调知识的关联性、跨学科性、跨文化性是大学学习的必然要求。

没有这种知识的联系性和跨学科性的学习,肯定不是成功的学习。

胡适曾经说过:“读一书而已则不足已知一书”。

一书不可能解释一书本身,一书只有在另外一书或多书的参照下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解释。

比如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没有其它文学作品的比较,没有其它文学理论的参与解释,没有其它文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是不可能做到很好的理解的。

如果是学习文学的,就既要广泛地阅读文学作品,更要广泛地研读文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的领域,如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研究方法的知识。

大学学习的相关性是极其重要的。

这种相关性本身就带来了知识结构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和研究问题方法的变化。

四、从常识到思想———大学学习的创新性要求
不仅要学习常识,比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思想、学术见解、学术探索精神和学术创造能力的培养。

不是重复常识,而是锻炼学术意识,这是大学学习的根本任务。

中学学习并没有明确这个根本任务。

但是很多同学是带着积累知识的惯性来学习的,这就忽视了学术思维习惯、学术探讨精神和学术创造能力的培养。

这里有一个不小的误区需要特别注意,那就是特别强调知识积累的问题。

积累确实很重要,积累是打基础,基础当然越宽厚越好。

但是,这种观念常常是以忽视或根本不注意创造性培养为前提代价的。

打基础和创造的关系要处理好,打基础不光是死记硬背,不光是学习前人的知识;还有创造性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力的形成。

五.从泛泛到方向———大学学习的专业性要求
培养专业意识、专业兴趣;专业化的读书、专业化的选择学习内容是大学学习的最基本要求。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得了的。

比如学习文学的同学,有多少人在多大程度上是以文学专业———文学鉴赏、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专业化的角度在读书和讨论问题?有一些同学显然还是把读书的范围、读书的层次、读书的兴趣停留在中学阶段,或等同于非专业同学读书的层面。

我们应该时时记住我们是学什么专业的,应该有不断的超越。

六、从专业到兴趣———大学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什么东西更感兴趣,就要集中精力、时间和热情全力去研究什么问题。

研究兴趣的培养可以给我们带来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的成就。

我们要以我们整个人生设计和追求为前提去学习,大学学习期间可能不会有大的学术成果,但还是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到了一些研究方法,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浓厚的兴趣。

长期积累,长期研究,长期思考,必有成就。

七、从书本到实践——大学学习的实践性要求
中学学习,一般来说,还不那么特别强调知识向实践的转换,大学则完全不同了。

大学特别是今天的大学必须实践性地去学。

不转化成实际能力的知识不是真知识;不转化为实际能力的知识仍然是外在于我们的知识;不转化为实际能力的知识是没有用的知识。

要注意学文学的人容易养成假大空的毛病,夸夸其谈而缺少实际能力的毛病,眼高手低的毛病。

八、从一般到博精———大学学习的博精性要求
胡适还曾经深刻地指出:专攻一技一艺的人,只知一样,除此之外,一无所知,这一类的人,影响于社会很少。

这样的人是旗杆似的人——孤单可怜。

广泛博览而无一专长的人虽到处受到欢迎,其实也是一种废物。

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

精深的方面是他专门的学问。

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览。

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惟他独尊,无人能及。

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博是为了精,精必须建立在博的基础上。

九、从茫然到问题———大学学习的问题性要求
没有问题的学习是最大的问题。

中学学习是对未知的学习,大学的学习是对问题的探讨。

“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脑袋中没问题的学习不会是很成功的学习。

问题是学习的老祖宗。

如果没有一两个问题在脑子里盘旋,就很难继续保持进取的热心。

早有学者告诫学生要带一两个麻烦而有趣的问题在身边,因为它是第一要紧的救命的宝丹。

十、从内容到方法——大学学习的方法性要求
大学当然要学习许许多多的内容,但大学学习中最最重要的仍然不是某种积累的内容,而是学会学习的方法。

是在学习各种课程中,读各种书籍中,听种类学术报告中学到一种学习的方法。

学到一种学习方法你就会自己学习了,你就会受用终生,带着这一双翅膀,在知识和学问的天宇中自由的飞翔。

如果把老师比作渔夫的话,我们学生向渔夫要的不是鱼,而是网和用网打鱼的方法。

十一、从困顿到反思———大学学习的总结性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