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地理备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专项训练(原卷版)
高考地理考点专项训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文档资料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单选题下图为世界四个半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a、b、c、d四个半岛依次为()A.亚平宁半岛、朝鲜半岛、雷州半岛、拉布拉多半岛B.伊比利亚半岛、朝鲜半岛、佛罗里达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C.亚平宁半岛、楚科奇半岛、雷州半岛、巴尔干半岛D.亚平宁半岛、朝鲜半岛、雷州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2.关于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半岛a的气候是赤道低压和信风交替控制形成②半岛b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③半岛c的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④半岛d西侧的气候受西风影响显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1.D2.D【解析】1.读图,根据经纬度、半岛轮廓及标记名称判断,a是亚平宁半岛,b是朝鲜半岛,c是雷州半岛,d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D对。
2.①半岛a的气候属于地中海气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①错。
②半岛b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对。
③半岛c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③错。
④半岛d 西侧的气候受西风影响显著,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对。
D对。
干旱河谷森林分布的下线主要受水分和湿度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横断山区干旱河谷不同坡向森林分布下线高度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东南坡森林分布下线高度较高的原因是A.光照充足,蒸发量大B.降水丰沛,气候湿润C.地形平缓,落差较小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4.与2019年相比,2009年森林分布下线高度有所变化,影响其变化的人为原因是A.开垦荒地B.退耕还林C.土壤退化D.水土流失【答案】3.A4.B【解析】3.森林适宜分布在水分条件好的地区,因此影响森林下线的因素主要为水分。
读图可知东南坡森林下线高度高于其他坡,主要是由于东南坡属于阳坡,光照充足,蒸发量大,使得该坡的水分条件较差,答案选A项。
如果“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则森林下线低,B错。
地形、土壤对森林分布影响很小,CD错。
4.读图可知,与2019年相比,引起2009年林树下线降低,说明该地的水分条件变好,开垦荒地、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都会导致植被减少,蒸发量加剧,水分条件变差,下线升高,A、C、D错。
2025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45地方性分异规律新人教版
课时作业45 地方性分异规律[2024·山东重点中学联考]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边界的比利牛斯山脉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是欧洲西南部最大的山脉,山顶有冰川分布,南坡和北坡都发育了较完整的自然带谱。
该山脉南北两侧气候存在明显差异,南侧大部分地区比北侧降水少。
据此完成1~2题。
1.与北坡相比,比利牛斯山脉南坡( )A.自然带数目较少B.基带土壤水分多C.落叶林带下限低D.雪线位置较高2.与北侧相比,比利牛斯山脉南侧大部分地区降水少的主要缘由是( )A.不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B.受西风带影响时间短C.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时间短D.地势东高西低位于青藏高原的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注入达布逊盐湖,该湖四周肯定范围内没有植被生长。
探讨发觉格尔木河流域近年来降水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各地貌区植被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植被分布与地形地貌关系。
据此完成3~5题。
3.格尔木河流域( )A.植被属于针阔叶混交林B.植被覆盖率高且分布匀称C.植被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D.湖积平原北部植被较茂密4.流域内各地貌区植被形态差异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壤B.气温C.大气降水D.地下水5.随着降水量增加,格尔木河流域植被的改变是( )A.山麓地带植被削减B.冲洪积扇植被削减C.湖积平原植被向北延长D.湖积平原植被向南退缩[答题区]题号 1 2 3 4 5答案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悬崖围合的沟谷。
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别的植被分异现象(如图所示)。
(1)依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丹霞地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特点。
(4分)(2)事实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请说明缘由。
(6分)(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缘由。
(完整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题:专题七: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附答案)
2012~2013学年度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七)地理·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地理位置 D.下垫面状况2.近年来该地频繁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主要是下列何种因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河流下图示意“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过程”。
据此完成3~4题。
3.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⑥共同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则表示岩浆岩的是A.a B.b C.c D.d4.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④共同构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且字母b 表示海洋上空,则塑造地表形态最明显的环节是A.① B.② C.③ D.④5.对比下面甲、乙两图,乙图中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A.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 B.③恐龙灭绝C.④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地球表层 D.⑤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规律A.整体性 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7.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关系的是A.abc B.def C.ace D.bdf8.下列各有关相互联系的实例,不确切的是A.a——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B.c——河流洪涝灾害,使中下游地区大片良田被淹C.e——在河流中上游种植水土保持林,可大大降低河流的含沙量D.f——江汉平原把旱地改为水田,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读图,回答9~10题。
9.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正确反映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是A.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O2 ④CO2 B.①动物②绿色植物③CO2 ④O2C.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CO2 ④O2 D.①绿色植物②动物③O2 ④CO210.此图可以说明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下图分别是东欧和北亚的植被与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及东欧和北亚地区简图。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专题训练一、选择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下面图1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图2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当野生动物大量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A.西风带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信风带控制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4.形成图2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地形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和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亚热带湿润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6.该山脉可能位于A.亚洲大陆东岸B.澳大利亚大陆西岸C.南美洲南部西岸D.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岸7.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8.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带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
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永远在路上。
当南方地区的农民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新疆的农民却将“转场”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新疆才有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属于( )A.垂直地带性分异B、非地带性分异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5章第2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A基础培优练】时间:20分钟总分:44分[知识点1: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点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知识点3:地方性分异规律]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2022年黑龙江哈尔滨期末)我国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方为温带,南方为亚热带,植被以森林为主。
据此完成第1~2题。
1.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植被分别是( )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D.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2.使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植被产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热量C.光照D.降水【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故B项正确。
常绿硬叶林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第2题,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植被分异的规律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是热量,B项正确。
[知识点1]下图中①②③三地的油菜花盛开期依次为1月中旬至3月初、3月10日至4月30日、7月初。
读图,完成第3~4题。
3.使①②③三地油菜花盛开期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海拔4.如图所示,①②③三地油菜花盛开期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3.A 4.A [解析]第3题,由于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使①②③三地油菜花盛开期产生差异,所以A项正确。
第4题,由于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南北方普遍高温,所以我国东南部地区油菜开花日期从高纬度到低纬度的变化规律是越来越早,①②③三地油菜开花时间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024年人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课时规范练3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课时规范练32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2023·海南海口三模)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典型植被分布示意图,①②③④⑤代表五种不同的植被类型。
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各植被类型分布区域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2.③区域植被()A.形成受寒流影响较大B.季相变化不明显C.普遍存在旱生结构D.群落结构简单3.导致②④两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起伏B.海陆位置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2023·江苏泰州一模)下图为世界某著名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a、b、c三地的自然带分别是()A.热带雨林带、草原荒漠带、落叶阔叶林带B.热带草原带、草原荒漠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草原荒漠带D.热带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5.该山脉西侧山麓广泛分布着热带荒漠,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山地的背风坡②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③寒流降温减湿④气温高,气流上升,蒸发旺盛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2023·山东聊城一模)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的横断山脉中段,主峰海拔为5 430米,高出附近的河谷约3 500米。
保护区及周边社区人口有7.3万,其中80%为藏族。
保护区内气候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形成河谷干热和山地严寒的特点。
山坡上大致在2 300米以下、2 300~3 200米、3 200~4 000米三个高度区域分布着明显不同的自然带。
下图示意白马雪山某山谷不同坡向年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
据此完成6~8题。
6.保护区内河谷干热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低,地形封闭,冷空气不易进入B.山高谷深,暖湿气流越过山脉下沉增温C.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高温少雨D.人口众多,人类活动引起热岛效应7.白马雪山三个不同高度区域由低到高对应自然带的排列及所在坡向,正确的是()A.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疏林灌丛草原;西坡B.亚高山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疏林灌丛草原;西坡C.疏林灌丛草原、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东坡D.针阔叶混交林、疏林灌丛草原、亚高山暗针叶林;东坡8.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有()①纬度较低②海拔较高③相对高度大④人类活动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23·湖南永州二模)乌兰布统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与阴山山脉交会处,东部和中部山脉绵延起伏,西北部多沙丘。
高三地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水系(图甲)及植被带(图乙)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该自然保护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阴坡为迎风坡,阳坡为背风坡B.阳坡坡度大于阴坡C.阴坡植被总量大于阳坡D.阳坡面积大于阴坡【答案】C【解析】读图,根据图中植被类型,结合指向标判断,阳坡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阴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
该地应位于季风区,不能简单说阴坡为迎风坡,阳坡为背风坡,A错。
根据图示范围和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判断,阴坡在很短距离内海拔下降到812米,阳坡在较远距离上海拔仍1865米,说明阳坡坡度小于阴坡,B错。
根据图中植被分布的面积判断,阴坡面积大于阳坡面积,阴坡植被总量大于阳坡,C对,D错。
【2】该自然区位于()A.南岭B.秦岭C.天山D.长白山【答案】B【解析】结合前面分析,结合指向标判断,该山脉为东西走向,且为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所以应是秦岭,B对。
【考点】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2.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B.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C.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D.山麓1月份气温约为0℃【答案】C【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此山南坡基带海拔较高,应在高原面上,北坡的基带为荒漠带,说明深处西北内陆,综合判断,此山应为我国的昆仑山脉。
只有C答案正确。
【2】该山地以北地区A.以灌溉农业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适宜水稻生长D.地势崎岖不平,森林覆盖率高,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昆仑山以北为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以灌溉农业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考点】中国地形。
西北地区。
3.下图是我国北纬30°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 专题练
专题练(五)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规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江西吉安一模)某干旱地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下图示意农田灌溉初期该地区环境要素的关联。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表示蒸发增大和云量增多的依次为()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2.长期来看,图示地区空气湿度变化表现为()A.一直减小B.一直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3.下列举措,有利于促进退耕还草的是()A.实现河流梯级开发B.实现土地生态恢复C.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D.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2019·广东惠州二调)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矮小、树干弯曲。
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1 200米以上。
下图为海南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海南岛的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苔原5.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C.地质灾害多D.风力强劲(2019·广东佛山质检二)林窗是指森林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空地的现象。
下图为我国某林地12月晴天平均最高气温(日最高气温总和/天数)和平均最低气温分布图。
据此回答6~8题。
6.该地森林类型主要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雨林、季雨林C.亚寒带针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7.林窗的形成促进了林窗区内草本和灌木类植物的生长,直接原因是()A.光照增加B.降水增多C.气温升高D.温差加大8.与林窗西侧相比,12月林窗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气温较高,最合理的解释是() A.太阳从东南升,林窗东侧比西侧的日照时间长B.上午多雾,日照多在下午,林窗东侧日照较多C.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高大,导致东侧通风性好D.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茂密,导致东侧湿度较大(2019·安徽皖南八校三模)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不同海拔动物构成种类比重变化统计图。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自然带地域分异(含解析)
2020 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自然带地域分异一、选择题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回答 1~2 题。
1.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A.地形 B .水分 C .土壤 D .热量答案 D解析结合图中年均温折线的变化可以判断出沿该方向热量自左向右逐渐增加,因而该方向为南北方向,所以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热量。
2.甲植被最可能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温带草原答案 C解析结合该方向植被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该地区位于大陆的西岸,荒漠对应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而甲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应为地中海气候,其对应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据此完成3~4 题。
1.自然带②的典型植被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寒带针叶林C.温带草原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答案 B解析读图可知,自然带②大致分布在55°N以北的地区。
该区域纬度高,冬季严寒,典型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故B项正确。
2.①自然带西部南北跨度较大的影响因素是()A.河流 B .地形C.洋流 D .土壤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①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该自然带向北延伸,故C项正确。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高山,植被垂直差异显著。
有位诗人写道:“也许是过于执拗了 ( 身躯矮小扭曲 ) ,所以怎么也不能长得高大;但,却默默地结成一带长城,逶迤数百里,绵延到天涯。
”读长白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完成5~7 题。
5.长白山的基带植被主要为()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答案 C解析长白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基带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故 C项正确。
6.诗人所描述的植被最可能位于()A.甲 B .乙C.丙 D .丁答案 D解析根据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丛。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专项测试卷及答案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专项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转黄D.图中城市道路两侧的银杏树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2.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这反映了(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乌拉尔山脉绵延2 000多千米,植被差异显著。
读乌拉尔山脉东坡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乌拉尔山脉东坡海拔400 m以下自然景观变化体现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4.乌拉尔山脉东坡垂直带谱最复杂处的纬度是( )A.54.5°N B.56.5°NC.62.5°N D.66.5°N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5~6题。
5.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南部B.华北地区北部C.西北地区西部D.西南地区东部6.山地苔藓带在南坡位置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较高,且为背风坡B.气温较高,且为迎风坡C.气温较低,且为背风坡D.气温较低,且为迎风坡(2024·苏州调研)读安第斯山东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回答7~8题。
7.下列有关对图中植被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坡自北向南垂直景观数量增多B.35°S的西坡垂直景观比东坡丰富C.25°S海拔1 000 m处均为针叶林D.荒漠或半荒漠景观东坡面积大于西坡8.雨林景观纬度跨度东坡远大于西坡的主要因素是( )①山地坡向②盛行西风③低纬信风④海拔高度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图示蓝山山脉所在地区盛产咖啡,2015年北京某国际饮料公司与该国蓝山咖啡企业签订网上订单。
人教版高三地理备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专项训练
人教版高三地理备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专项训练一、单选题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A. 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B. 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C.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D.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2.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 非地带性(2)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 热量变化B. 水分变化C. 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D.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3.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可能位于()A. 北半球温带地区B.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C. 南半球温带地区D.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2)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A. 1000米B. 2000米C. 3000米D. 4000米4.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首诗描述的是()A.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D. 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规律5.下面的图a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图b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图b中序号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A. 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B. 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C. 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D. 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2)形成图b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热量B. 水分C. 光照D. 地形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 垂直地带性D. 非地带性(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A.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B. 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C.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7.下列陆地环境中,属于以热量为基础的全球尺度的分异是()A. 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B. 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C. 秦岭一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北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表现出从沿海往内陆方向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分异8.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
高三地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试题
高三地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试题1.年平均气温 0℃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
下图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坡的雪线高度约为A.3100 m B.3300 m C.3700 m D.3900 m【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年平均气温0℃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
所以甲坡的雪线应是图中虚线与气温数值为0℃的竖直线的交点的海拔高度。
从交点向纵轴做垂线,可以估计出数值约为3700米,C对。
A、B、D错。
【2】关于同一山地自然带在甲坡和乙坡的分布,正确的是A.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B.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高于乙坡C.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低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D.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雪线低于乙坡【答案】D【解析】在北半球,南坡是阳坡,同海拔的山麓地带阳坡的气温高,所以甲是南坡、阳坡,乙是北坡、阴坡。
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温度较高,所以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高度大于阴坡,所以同一自然带在甲坡分布的海拔上限高于乙坡。
以0℃数值为参照,甲坡雪线高度低于乙坡,所以A、B、C错。
D对。
【考点】雪线,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山地垂直自然带。
2.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
读图完成小题。
【1】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甲>丁>丙>乙B.丁>甲>丙>乙C.乙>丁>甲>丙D.丁>乙>丙>甲【答案】D【解析】甲地位于南半球,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热带草原)凋零时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甲地昼最短,从乙丙丁三地的基带可知三地纬度是丁>乙>丙,故四地昼长为丁>乙>丙>甲。
高三地理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面两图中,图甲为从雅加达经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图乙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1】A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B.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D.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答案】B【解析】图甲总体为沿经线变化的纬度地带性规律,A正常情况下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但由于山地影响,这里气温较低,形成了苔原带,属于非地带性。
【2】在图乙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的生长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答案】C【解析】按照正常规律,D处为温带荒漠或半荒漠,这里却形成了温带草原,因为E地势较高,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水分条件比两侧好。
【考点】该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信息反映出A.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900m左右最低B.2600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C.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D.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答案】B【解析】读图可以看出:木本物种丰富度在3300m左右最低,故答案A 错误,2600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故答案选B,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先上升后降低,2500m处又上升,后又随海拔高度上升下降,故答案C错误,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故答案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结合下图,完成小题。
【1】关于A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叙述正确的有 ()。
①都有落叶阔叶林带,因此南北坡差异不大②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的海拔高,原因是南坡热量比北坡丰富③南坡垂直自然带数目多,是因为南坡降水比北坡丰富④山麓自然带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南、北坡热量差异明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由A山地基带南北坡的差异及地理位置可知,该山是我国的秦岭。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步测试卷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读亚洲东部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2题。
1.P自然带在大陆东岸比西岸分布的纬度低,其要紧阻碍因素为A.大气环流、地势B.太阳辐射、洋流C.大气环流、洋流D.太阳辐射、地势2.图中自然带南半球缺失的有A.F、P D.P、H C.F、H D.E、F读某区域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丙区域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应自然带A.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4.左图中甲、乙两区域相同的是A.气候类型B.大气环流C.自然带D.盛行风下图反映某市位置及都市绿化带景观,读图回答5~6题。
5.该都市绿化植被多为A.常绿阔叶树种B.常绿硬叶树种C.落叶阔叶树种D.针叶树种6.结合该都市地理环境特点判定都市绿化带中水渠的要紧作用是A.居民供水B.养殖C.灌溉D.防洪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
读图,回答第7~8题。
7.该山地位于A.祁连山脉B.唐古拉山脉C.天山山脉D.昆仑山脉8.图中山地针叶林带形成的要紧阻碍因素是A.土壤B.光照C.热量D.水分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
结合下图回答9~11题。
9.肯尼亚山最大降水量显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A.5000米B.3600米C.2200米D.50米10.该山地的水汽要紧来自A.太平洋B.大西洋C.西南季风D.东南信风11.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热带荒漠带二、综合题12.读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存在的不同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下列各自然带与图中A、B、C、D的对应关系。
①落叶阔叶林带②针叶林带③针叶阔叶混交林带④常绿阔叶林带A,B,C,D。
⑵此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一地域分异的缘故是。
⑶北坡缺少森林植被的缘故是。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限时练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图。
读图回答第下题。
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答案】1.C【考点透析】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1.形成:2.分布:【典型例题2】(山东卷,3、4,8分)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⑴图中②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叶混交林⑵)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图形解读】【答案】2.(1)A (2)D【考点透析】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即东西方向或【典题例题3】(山东卷,9、10,8分)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完成⑴~⑵)题。
⑴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南岭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⑵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图形解读】【答案】3. ⑴C ⑵B【考点透析】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概念:在高山地区,由于海拔高度不同从而导致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水分组合的分异,进一步产生了植被土壤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山地自然带,这种自然带的分异叫垂直地带性分异。
这种分异在低纬度的高山地区最典型,如横断山、乞力马扎罗山等。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的相对高度和坡向等因素有关。
①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③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高度高于阴坡。
④纬度低的高大山地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地。
(3)雪线高度与纬度、坡向、降水的关系。
【典型例题4】(北京文综,40⑵,10分)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20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含答案解析
考点20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一、选择题王教授在考察日记中写道:“白马雪山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显得更加冷峻而威严,在海拔4000米之上,当你喘着粗气,看清这满眼的碎石以及石缝间的积雪,才发现精致的花朵像是宝石一样不经意地散落在各处……我眼睛的余光里,似乎看到周围清冷的空气中出现了一丝扰动……它们就是生活在高山上的绢蝶,乌云遮住阳光,飞舞的绢蝶纷纷落入石缝,不见踪影……”据此完成第1~2题。
1.王教授站在()A.高山草甸带B.高寒荒漠带C.高山草原带D.积雪冰川带2.该区域有利于绢蝶生存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A.空气清新B.天敌较少C.安全避风的碎石裂缝D.耐寒的开花植物下图为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坡垂直景观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判断甲坡坡向及图例①代表的景观类型()A.东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西坡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东坡热带草原D.西坡温带落叶阔叶林4.导致20°S附近甲、乙两坡垂直景观复杂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光照C.水分D.高差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带谱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5~6题。
5.该山地可能位于()A.西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沿海地区6.影响东、西两坡垂直谱带数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海拔C.坡度D.相对高度每当雨季,西藏松茸破土而出。
波密是西藏松茸的重要产地,县城海拔2700米,1月均温-0.2℃,冰川发育极好,冰舌前端伸入森林,蔚为壮观。
下图为波密所在地区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7~8题。
7.“冰舌前端伸入森林”中的森林最可能是()A.针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阔叶林D.常绿硬叶林8.冰雪带与森林带之间无草原带和苔原带过渡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多B.海拔高C.气温低D.光照强二、非选择题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植被生长期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植被生长的时间。
植物生长期因纬度、海拔和植物种类而异。
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温连续5天≥10℃的天数计算其生长期。
备战高考 高中地理 试卷习题 高频考点43 地方性分异规律
高频考点43地方性分异规律
下图为“北美洲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②地相比,③地()
A.夏季气温较低B.夏季水源紧缺
C.森林覆盖率较高D.冬季气温更低
2.图中南北走向的山脉使该山脉以西的水平自然带()
A.出现缺失B.发生改变
C.分布受限D.东西展宽
我国某山脉最高峰海拔2 364 m,部分山地相对高差可达1 000 m以上,北坡平缓,南坡陡峭,下图为“该山脉东段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该山脉是()
A.太行山B.阴山
C.祁连山D.天山
4.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较少②热量较少③坡度较陡
④蒸发较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加拿大落基山南段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2021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到加
拿大旅行考察。
读“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5~7题。
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温尼伯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苔原带
D.冰原带
6.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依次过渡为()
A.森林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草原
B.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
C.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7.游客继续西行至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莱斯布里奇景观不同,造成这种景观差异的基础是()
A.热量B.地形C.水分D.洋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三地理备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专项训练
一、单选题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A. 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
B. 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C.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D.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读图,回答下题.
......
2. 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
3. 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变化
B. 水分变化
C. 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D.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4. 该地可能位于()
A. 北半球温带地区
B.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 南半球温带地区
D.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5. 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A. 1000米
B. 2000米
C. 3000米
D. 4000米
6.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这首诗描述的是()
A.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规律
D. 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规律
下面的图a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图b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7. 图b中序号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A. 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B. 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C. 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D. 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8. 形成图b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地形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9. 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10. 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A.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 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11. 下列陆地环境中,属于以热量为基础的全球尺度的分异是()
A. 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
B. 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
C. 秦岭一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北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表现出从沿海往内陆方向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分异
在瑰丽多姿的秋天,再没有什么比红叶更富有色彩、更具欣赏性了。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能观赏红叶的地区以及10月份红叶的最佳观赏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九寨沟与栖霞山纬度位置大致相当,造成两地观赏红叶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海陆分布
D. 地形地势
13. 9月份最佳的红叶观赏地是( )
A. 红叶谷
B. 栖霞山
C. 五指山
D. 香山
表中序号①至⑥为我国六座城市。
据此回答题。
14. ⑥→⑤→④城市一月月均温的变化体现了(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
15. ①②③均为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影响它们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太阳辐射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16. 下图为“四地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国。
()
当甲地西坡山麓植被凋零时,四地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序是
A. 甲>丁>丙>乙
B. 丁>甲>丙>乙
C. 乙>丁>甲>丙
D. 丁>乙>丙>甲
17. 影响天山北坡雪线较南坡低的主要原因是北坡()
A. 植被少
B. 坡度小
C. 光照强
D. 降水多
18. 引起其自然带更替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海拔
D. 地形
北京一旅游团从北京乘火车到甘肃旅游。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该旅游团从北京至甘肃沿途中,发现自然植被景观由落叶阔叶林逐渐演变为草原、荒漠,这种变化反映了()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C. 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0. 形成北京到甘肃植被景观变化的基本因素是()
A. 海陆分布
B. 地形
C. 热量
D. 水分
21. 读下面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是()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22. 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
A. 非地带性
B.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干湿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D. 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土壤全氮含量是指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之和。
下面图甲为贡嘎山植被垂直分布图,海拔3500m处为林线(高纬度地区或高山,由于低温和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图乙为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沿海拔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a植被对应的自然带是()
A. 针叶林带
B. 常绿阔叶林带
C. 山地荒漠草原带
D. 亚高山草甸带
24. 贡嘎山东坡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
A. 随降水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大
B. 与年均温的变化呈负相关
C. 在a、b植被过渡带处较大
D. 均不受植被类型的影响
25. 贡嘎山东坡()
A. 次生阔叶林处微生物活动微弱
B. 林线附近残枝落叶的分解速度较快
C. a植被归还地表的生物量大于落叶林
D. a植被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高于次生阔叶林处
26. 世界各大陆自然带的分布,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差异最大的是()
A. 亚欧大陆
B. 非洲大陆
C. 南美大陆
D. 澳大利亚大陆
浙江省西天日山风量优美,每年4月份,某校学生都在此参加登山活动,其路线为:禅源寺一开山老殿,下图为西天目山南坡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从禅源寺到开山老殿一路看到的景观变化可能是()
A. 常绿阔叶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B. 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C.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D. 常绿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28. 禅源寺年均温约为16.5℃,年降水量约为1350mm,则甲地气候指标最可能是()
A. 年均温14℃,降水量1200mm
B. 年均温8℃,降水量1600mm
C. 年均温14℃,降水量1500mm
D. 年均温12℃,降水量lOOOmm
读世界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该山地位于()
A. 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B. 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C. 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D.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30. 该山地迎风坡的盛行风是()
A. 西风
B. 东南信风
C. 东北信风
D. 东南季风
31. 在有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出现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山麓和山顶的植被差异
B. 山麓和山顶的地形差异
C. 山麓和山顶的土壤差异
D. 山麓和山顶的热量和水分存在差异
二、综合题
32. 下面左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右图是①地所在经线附近某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④地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⑤地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①地→④地→⑤地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________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___为基础因素影响。
③地→②地自然带的更替主要受________影响。
(2)右图中A、B、C代表的自然带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读“亚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左图)”,结合“自然景观(植被)分布规律模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成因是________,两地夏季气候的共同特点为________。
(2)左图中③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④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由④→③→②→①自然景观的更替,体现的是________ 分异规律。
(3)右图中A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B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由A→C→B自然景观的更替,体现的是________ 分异规律。
34. 读下图回答下问题。
(1)若一艘轮船航行至A处附近时恰好日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9﹕00,则A点的昼长大约为________。
(2)图中山脉位于________板块。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理由。
________ (3)若轮船沿该大洲西海岸并顺图示洋流航行,沿岸自然景观呈现________的地带性变化,B地自然景观主要是________,其形态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