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1] 2

合集下载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专长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专长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专长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专长有哪些?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专长:丰富的学识,扎实的专业知识1、扎实的文学功底。

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

“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文学常识。

不是仅仅是指对课本上那些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的认识,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于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

比如面对一篇童话,语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童话,基于童话体裁应该如何教学。

这正如美术中的素描课,老师的课堂要有素描课的特色,而不能用油画的方法来教学一样。

童话课应该上出童话的味道;诗歌应该上出诗歌的感觉;散文要有散文的特色。

不同的文学作品应采用不同的格调来设计课型,讲《荷塘月色》那样文质兼美的散文绝不能等同于《赤壁之战》那样历史背景的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场面描写的欣赏。

基于文本的文体特点来体会文本表达的特点,是需要教师深思和加强的。

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才能真正说得上独具特色,不至于温温吞吞,任由别人冠以似是而非的评说。

如此,语文教师也就具备了语文的专业性。

丰厚全面的文化知识。

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渊”,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音乐、社会甚至于美学等以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识,要晓天文、通地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能游刃有余。

比如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木兰诗》时,有个学生认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不可能的。

古代妇女都缠小脚,一洗脚不就看见了吗?于老师说:“南北朝时期的妇女,还未包小脚呢”。

学生接着问:“中国妇女裹小脚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已远远超过课文内容的范畴。

于老师说:“弓足”源于五代。

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答,非常高兴,对老师又多了几分敬意,无形中产生了很大的教学魅力。

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导言在现代社会,教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引路人。

为了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和责任,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专业知识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以便能够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以下是教师应具备的一些专业知识:1.学科知识:教师应熟悉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

只有深入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教师才能将知识有条不紊地传授给学生。

2.教育理论:教师应熟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评价理论等。

这些理论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教育法律法规:教师应了解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包括教育法、劳动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只有依法教学,教师才能保障学生的权益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现代教育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包括电子教案编制、多媒体教学等。

专业能力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

以下是教师应具备的一些专业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课程内容。

只有合理安排教学,教师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管理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学生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学生课堂纪律,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扰。

只有关心和管理好学生,教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3.创新能力:教师应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寻找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只有创新教学,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团队合作能力:在学校中,教师往往需要与其他教师一起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与同事们相互配合,共同提高教育质量。

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那么,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我想,至少要包括以下几点:一、身心健康,完美的人格态度。

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是所有人事业成功的基础。

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担负起繁重、艰巨的工作,并按时完成任务。

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的身体素质要全面发展.而重点应体现在耐力较强、反应敏捷、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声音洪亮等方面。

其次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

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教师要“予人健康”,首先要“自己健康”,要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坦荡宽广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正确的角色认知、饱满的工作热情、融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精神、善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这些都是为人师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第三要有良好的个性特征。

个性即特色.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良好的个性是一种优势资源,与创新能力和事业成功关系密切。

教师的个性不仅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智能的发挥,而且影响他们品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

”任何一位教师,都会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挥洒着自身个性。

教师良好的个性特征、人格魅力会如春风化雨,在教育活动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忠于教育,正确的价值取向。

一位师德上失衡的教师远比一个教学水平低下的教师可怕。

因此,教师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较高的政治素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课堂上,教师所传授和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学识.而且代表着社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进行品德、人格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的引导。

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品格、道德修养,以国家所提倡的、适应社会需求的、体现先进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价值取向为执教的根本。

教师素养

教师素养

第二节教师的素养一、教师素养概述(一)教师素养的含义教师素养(或称教师职业素养、教师素质等)是指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思想和心理品质的总和。

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素养加以理解,但一般认为,教师素养应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二)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三方面要素的发展程度决定着教师的素养水平。

1、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知识是教师在教师教育和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实用性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基础。

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的质的深化,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它是衡量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一般文化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三个方面。

(1)一般文化知识。

它是教师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自然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人文艺术学科的知识。

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有待于进一步塑造的人,一般文化知识具有陶冶人文精神、养成人文素养的内在价值。

教师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才能"传道、授业、解惑",引导学生不断地追求和前进,从而使学生内心体验到"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2)学科内容知识。

这是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的主体。

教师要想顺利完成某一学科复杂的教学活动,必须首先对该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精通该学科的知识。

不仅对所教学科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和学科框架以及探究或思维方式成竹在胸,而且对学科的信仰和最新发展都能熟练把握。

这样,"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所以,每位教师首先应该是所教学科的专家、学者。

(3)教育科学知识。

它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知识。

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教学法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的知识点总结

教师专业标准的知识点总结

教师专业标准的知识点总结1. 职业素养教师专业标准首先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对学校和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对知识和教学的认真追求,对自身职业的自律和自我提升等。

教师应当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作为学生的表率,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以示范和影响学生。

2. 教学设计教师应当具备设计高质量教学的能力,包括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等。

教师还应当注重教学设计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更加合理和有效。

3. 教学实施教师要求在教学实施中展现出高超的教学技能,包括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技巧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

教师还应当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确保教学过程有序完善,学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4. 教学评价教师应当具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力,包括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指导等。

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5. 课外活动教师还应当在课外活动方面展现出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组织能力,包括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还应当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注意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校风师德的建设等。

6. 专业发展教师应当具备自主学习和不断进取的意愿和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品质。

教师还应当积极参与各类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

以上是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教师朋友们有所帮助。

教师地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地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及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育智慧。

一、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人文社会知识、科技类知识、工具类知识、艺体类知识、劳技类知识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求真务实、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与善待自己、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人文素养,也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创新型教师的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

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

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

”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三、教师要具有系统的条件性知识。

即教育形态的知识。

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知识和教育评价知识等,它是教师从事职业行为的重要保障。

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才能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也才能发展教师的个人智慧。

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

”科学的教学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

鉴定教师核心素养的标准

鉴定教师核心素养的标准

鉴定教师核心素养的标准
鉴定教师核心素养的标准可以涵盖以下方面:
1. 专业知识与能力: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学习。

2. 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并能够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关怀与引导能力:教师应具备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能力,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怀和支持,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4. 个人素养与职业道德: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人格素养,以身作则,积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教师职业的尊严。

5. 教师专业发展与创新能力:教师应具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活动,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这些标准可以作为评价教师核心素养的依据,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诸方面的综合素养,只有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方能成为跨世纪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的信息技术教师。

一、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生活的重要行为准那么。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对于一代新人的成长、对科学技术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对于转变社会风气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1.热爱教育,甘作铺垫的奉献精神。

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目前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角色尚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对于立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来说,更要有甘作铺垫、乐于奉献的思想准备,能心甘情愿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事业。

2.严格要求,真诚关爱学生的师德情感。

尊重、热爱学生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是教育学生的先导,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能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有利于教师“言传身教〞力量的发挥和“亲其师、信其道〞目标的实现,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根底。

当然,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关爱应是公正、适度、合理、科学的,要遵循“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那么,做到爱而有“格〞、严而有“度〞。

3.以身作那么,为人师表的师德风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能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

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道德的启蒙者、塑造者和引导者,首先要在道德意识上严格要求自己,在道德行为上做“人之楷模〞,要遵守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标准,并努力成为学生健康、平安、合法地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典范。

4.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时代精神。

教育活动不是某一个教育工作者或某一个教育小团体所能完成的,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集体的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为此,信息技术教师应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

教师素质素养标准

教师素质素养标准

教师素质素养标准一、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是衡量一位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首先,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其次,教师要不断自我学习和提升,紧跟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发展,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师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其行为和教学方式的核心。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道德榜样。

三、教师师德师风教师师德师风是教师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

教师要恪守教育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谋私利,不虐待学生,不伤害学生的感情。

同时,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操守,永葆师魂师风。

四、教师创新意识教师作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的主体,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拓教育教学的新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五、教师团队合作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同事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共同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教师要以团队为荣,以学校为家,积极融入学校集体,做到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六、教师情感态度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情感管理能力。

教师要真诚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激情,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教师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和优秀品质。

它包括教师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

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也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师德师范三个方面论述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方法。

一、教师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专业素养的基础。

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广博的知识储备。

只有拥有深厚的学科知识,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准确把握知识点,并且能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深入的答疑解惑。

此外,教师还应该了解国内外前沿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关注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提高教师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阅读专业书籍和期刊、参与教研活动等途径。

二、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卓越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衡量其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

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等方面。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和内容,并且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应当能够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提高教学能力可以通过参加教师培训、观摩他人的优秀教学实践、积极学习教育心理学等途径。

三、师德师范教师的师德和师范是其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修养,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指导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

此外,教师还应当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得有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虐待学生等不端行为。

师范是指教师在专业领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努力引领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师德师范的培养和研修来提高自身的师德师范水平。

总结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和优秀品质。

教师核心素养的四因素结构模型

教师核心素养的四因素结构模型
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以及教师的
个人修养等 [14] ꎮ 张亮认为教师核心素养需要具备
二、教师核心素养的构成分析
完整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综合教学能
近年来ꎬ不同国际组织和国家围绕教师核心素
养展开了研究ꎬ欧盟国家提出了“ 素养取向的教师
教育” ꎬ美国提出了“ 21 世纪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
何劲鹏对卓越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进行了分析ꎬ认
为卓越体育教师核心素养就是高度社会责任感、理
论基础 深 厚 和 运 动 技 能 精 湛 三 个 维 度 的 综 合 反
映 [19] ꎮ 随后李承伟等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
究方法ꎬ构建的我国中学体育教师核心素养结构模
型ꎬ主要包括职业信念、 专业知识与能力、 运动技
会 2016 年度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研讨
需要进一步构建教师核心素养结构的理论模型ꎮ
ꎮ 杨静开
于已有研究进展ꎬ通过理论分析ꎬ本文提出了品格
会上形成的共识是ꎬ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ꎬ教师应
具备知识、情感、能力方面的核心素养
[17]
因此ꎬ以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等相关文件为参照ꎬ基
展了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状的
师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ꎬ凝练了师德与理念素养、
育、培训而获得增长ꎬ而有一些素养则需要教师自
知识与能力素养、综合素养三大类型ꎬ并细分了八
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摸索、领悟ꎬ才能
得到提升ꎮ 教师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ꎬ其核心
素养才会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不断精进ꎮ
需要注重以人格教育为本的通才教育、教师个体研
素养与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互构互促关系 [11] ꎮ 王光
明等通过对政策文本分析以及全国性的问卷调查ꎬ

原创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 (2)

原创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 (2)

原创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1. 引言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还要具备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探讨原创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其专业素养。

2. 专业素养的重要性2.1 为幼儿教育提供优质服务专业素养是幼儿园教师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基础。

只有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满足幼儿的需求,指导幼儿全面发展。

专业素养的提高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方向。

2.2 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专业素养还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情感素质。

教师的言行举止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教育氛围。

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能够为幼儿园营造和谐、积极的教育环境,让幼儿从小接触积极向上的教育模式。

2.3 保护幼儿园教师的权益专业素养也是幼儿园教师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对自己职责的认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及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

当教师具备专业素养时,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幼儿园的发展做出贡献。

3. 提高专业素养的途径3.1 继续学习和进修教师应该持续学习和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可以通过参加教育研讨会、教师培训课程以及读相关的教育专业书籍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在线学习相关课程,及时跟进教育最新的发展。

3.2 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分析,教师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此外,教师还可以与同事间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3 培养职业道德和情感素质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情感素质。

教师应该时刻以幼儿的利益为重,积极热爱教育事业。

在与幼儿交往中,教师应该充满耐心和爱心,尊重幼儿的个性,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指导。

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

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

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
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教师,必须具有教师的专业素质。

通过培训、书籍材料及交流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当教师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及知识。

(一)教师的专业态度:
1、要有专业理想。

对教学工作抱有强烈的承诺,要致力于改善教育素质以满足社会对教育专业的期望,努力提高专业才能及专业服务水准。

2、要有专业情操。

包括:理智的情操,即由对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与自豪感;道德的情操,即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3、要有专业自我。

对教学工作来说,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效果。

(二)专业知识: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学科内容知识,不只是对课本上的内容的熟悉,一系列有关的知识要不断的更新且熟练掌握,这样才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一般教学法知识,特指超出学科内容之外的有关教室组织和管理的主要的原则和策略,这技巧对于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知识,能管理好才能教好;课程知识,特指掌握适用于教师作为“职业工具”的材料和程序,要了解课和改革的动态,认真学习好课和改革的要求
与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学科教学法知识,指学科内容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的混合物;有关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放下以往老师的架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了解好学生的心理特性与发展特性,才能施以正确的教育手段,更好地育人。

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有哪些

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有哪些

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有哪些教师是传递知识、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角色,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还应当具备一系列的基本素养,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教育事业。

以下是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概述。

一、职业道德素养1.1 爱国守法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

1.2 爱岗敬业教师应忠诚于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尽职尽责,追求教育教学工作的卓越。

1.3 为人师表教师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1.4 教书育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既教书又育人,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取得均衡发展。

二、专业素养2.1 学科专业知识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2.2 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应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2.3 教育科研能力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心理素养3.1 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压力和挑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2 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冷静,积极应对。

3.3 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四、身体素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五、社交素养5.1 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能够与学生、家长、同事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5.2 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同事共同协作,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和社交素养等。

原创幼儿园教师具备的专业素养

原创幼儿园教师具备的专业素养

原创幼儿园教师具备的专业素养1. 引言幼儿园教师是承担着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理论基础、教学能力、交流和合作、情感管理等方面,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2. 教育理论基础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了解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他们应该熟悉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3. 教学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包括课堂组织、教学设计、方法运用等方面。

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幼儿园教师还应当具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4. 交流和合作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传递幼儿的信息和情况,协调家校关系,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此外,幼儿园教师还应当善于与同事合作,共同探讨教育问题,相互学习和借鉴经验,提高教育水平。

他们应该能够在集体中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发挥团队的力量,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5. 情感管理能力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情感管理能力。

他们应该能够理解幼儿的情感表达,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疑虑,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

此外,幼儿园教师还应该具备自我情感管理的能力,能够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保持平静和积极的心态,有效地处理各种教育问题。

6. 结语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理论基础、教学能力、交流和合作、情感管理等方面。

这些专业素养将有助于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希望本文对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分析-最新文档

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分析-最新文档

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分析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当前,国外对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性品质、教学能力、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四个方面。

在我国,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三个方面。

一、宽广深厚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教师从事专业性教学活动中所应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包括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这三者是相互结合和融通的。

①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教师的普通文化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饱学有识,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从而成为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健康人格特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学校,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依赖和爱戴。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②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教师所教学科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它包括学科内容知识、学科观念、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思维特点和研究方法、学科发展的前沿概况等。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一定程度上说,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师所掌握的本体性知识是相关联的。

正所谓:学高人之师。

③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在教与学的领域中,教学过程被看作为教师将其具有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

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对学科做出教育学的解释,这种解释要依据学生对该学科的掌握情况,考虑到学生已有学科知识及其理解程度,也包括不同学生的特征等,有句话说:“学者未必是良师”。

教育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④知识的沟通与融合教师的文化知识、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将三种知识相互沟通与融合,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专业知识结构。

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不仅要学习到新的理论、策略、方法,而且更应该理解、检验和批判性反思自己实践性知识,主动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二、纯熟的教师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

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1)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它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知识经验,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础。

舒尔曼提出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包括: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其它课程知识。

(2)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核心因素。

通常包括:①教学认知能力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等的概括水平,以及对所教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自己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水平。

②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题。

具体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价、课堂管理等诸多策略选择。

教师综合应用各种教学策略解决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常常表现为教育机智。

③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④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教育实践领域提出的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问题,就是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3)专业情意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长期形成的有关教育本质、教育目的和价值的理想与信念,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精神内核。

教师的专业情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涉及到价值观、信念和自我意识等多个方面(通常所说的专业理想、专业精神也包括在其中),它是教师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关键。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并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除了教学能力之外,幼儿园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观察力,与学生及其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提供细致入微的关注。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情商管理和职业发展等方面探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

首先,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他们专业素养的基石。

教育理念是教师对教育目标、价值观和教育方法的理解和态度的集合。

幼儿园教师应该有积极的教育理念,关注儿童全面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品格、认知和社交能力。

他们还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因此,他们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验。

其次,幼儿园教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灵活运用、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评估和反馈的能力等。

例如,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幼儿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和趣味性的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此外,教师还应该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兴趣,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指导。

第三,情商管理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

情商管理涉及到教师对自己和学生的情绪的认知和管理。

作为幼儿园教师,他们需要具备积极的情绪表达和应对困境的能力,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此外,他们还需要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连接,并提供支持和鼓励。

只有通过良好的情感关系,学生才能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并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最后,在职业发展方面,幼儿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教育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此外,他们还可以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采取措施改进。

幼儿园教师还应该与同事和领导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提供优质的教育至关重要。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王仑(大连教育学院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中心,辽宁大连116021)职业学校教师是一种需要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及长期广泛学术准备的专业。

目前,其职业内涵和特性开始得到政府和社会应有的认识和承认,但是,从事此专业的教师的质量有待提高,表现为教师专业对口率不高、双师型比例低,不仅陈述性知识需要重组与更新,而且更缺乏程序性知识,所以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训任务还很重。

“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

基于上述考虑,必须开发一种层级分明、操作性强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以便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职业学校教师研训工作提供依据。

一、关于编制《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说明能力是指个体具有的一种状态、一种能在动态的社会情境、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采取专业化的、全方面的并勇于承担个人与社会责任的行动,其是以“动能”的形式存在的。

专业能力是指专业人具备从事专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及所形成的合理的知能结构。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为了进行合理的职业教育教师管理,获取该职业的最佳活动效率,以经济、技术、教育科学和职业教育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根据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特性,对实现职业学校教师领域重复出现的活动所必须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要求等方面内容作出综合性规定,并作为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

即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确定职业学校教师教育部门研训工作目标的基本依据。

研训目标=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教师专业能力现状。

由于教师这种“专门职业”(即“专业”)与“一般职业”(即职业)有种种差异,所以本《能力标准》称作《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而不称作《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以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为依据,按照导向性、整体性、可测性原则,选取最能反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要求特点的主要项目并结合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中的教师导向于既可以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可以从事专业实践指导的“一体化”教师,分为一般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三个层级。

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哪些

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哪些

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哪些
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下面是教师的基本素养的几个方面:
1. 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够掌握教学内容,并能够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2. 教育理论与方法:教师应熟悉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

3. 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够通过正确的教育心理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4. 学生评价与辅导:教师应具备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能力,并能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个别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5.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

6. 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能够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以身作则,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这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的几个方面,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能够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成
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和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及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育智慧。

一、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人文社会知识、科技类知识、工具类知识、艺体类知识、劳技类知识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

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求真务实、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与善待自己、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人文素养,也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创新型教师的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

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

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苏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

”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三、教师要具有系统的条件性知识。

即教育形态的知识。

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知识和教育评价知识等,它是教师从事职业行为的重要保障。

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才能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也才能发展教师的个人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

”科学的教学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

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四、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实践性知识是思想教育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师职业情感与职业技能的综合表现,是对教师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实践训练和检验。

教育专业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属于描述性知识,可以让教师知道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但不能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它们只有与教育教学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即实践性知识进行整合,才能被激活、催化,才能赋予教师个体新的生命与意义。

五、教师要有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一,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解读、重构、呈现教材的能力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程度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度。

解读教材的原则:“整体入手——抓住关键——循序渐进——独立思考”教材解读的范围:教学环境分析、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

解读教材的一般方式是:研读课标——浏览学科——通读学段——粗读全册——细读单元——精读课时。

解读课时教材的顺序可以是“解读情境——读提示语——读结论备注——解读练习——读教参资料”。

解读每节课的教材,就要在课标精神和单元主题下,在把握了学科、学段、全册、单元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精读。

精读教材要读出:一要解读教材的显性知识,明确起点教学内容。

二要解读教材的隐性知识(包括师、生、社会),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三要解读教学要点、知识结构和知识特点,实现有效的教学选择;四要解读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保证意义建构的科学性。

五要读出教材中《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

解读教材做到六明确:1.明确教学目标要求、教材的地位和功能;2.明确教材的知识结构及表达形式,如文字、插图等。

3.明确教材的课程资源和教材的学科思想、方法. 4、明确教材的学科特点; 5、明确学习活动的份量、能力水平与难度;6、明确教材的实践活动及作用;明确教材与其他学科相融的问题。

重构的知识结构的要求是,一是知识的形成线索明晰。

能体现“六点一序”原则。

即明确教学的起点、知识的连结点、知识的生成点、知识的应用点、知识的扩展点和知识的延伸点。

二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

重组的教材知识结构严谨,重点突出,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难易适度,详略得当,可接受性强。

三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有机统一。

做到编路、知路、教路统一到学路上,并四路相通。

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要做到:一是将教材的直接呈现改为间接呈现。

这样间接的教材呈现能引起学生知识和经验的直接获得。

二是由全部呈现向部分呈现的转变。

即与重点、难点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自学解决。

为学生创设了自学的空间。

三是由知识点呈现向“问题串”呈现转变。

引导学生探究解决。

四是由照本宣科呈现向拓展呈现转变。

这样“用教材教”,必然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使教学内容具有主题性、生活性、策略性、发展性、可接受性和多功能性。

第二,要有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

教师敏锐的观察力是洞察学生内心世界、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育能力。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学生才能找准教育和教学的真正切入点。

例如,教学新知识前,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已经知道了什么。

即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或生活经验;要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相关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课中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学生的面部表情、语言交流、动作行为上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学习信息,以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课末要通过学生的练习信息反馈,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要知道教学是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需求,顺着学生的思路走。

另外,课下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言谈举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以针对性的施加教育影响,把一切不良意识和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另外,思维能力是决定一个人理解能力的关键。

教师要做到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就必须具有高水平的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要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思维的逻辑性。

第三,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能力。

第四,教师要具有必备的教学基本功。

一是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学科知识的语言、教学过程的语言、学科教学术语、调控教学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频率。

”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素养水平综合地反映着教师的全部素质,它对教师的教学效率、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

所以形成良好的教学语言素养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追求。

教师将准确的普通话作为口头教学语言,把丰富的科学知识、人文素养通过口头传递给学生。

为此,教师就要从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注意运用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注意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表达技巧,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语言准确、严密、规范、优美。

二是恰如其分的体态语言有研究表明,信息传递的三种形式,言语的、声音的和面部的信号传输形式中,言语的占7%、声音的信号占38%;面部的信号占55%.从这些统计中,我们足以看出体态语的在教学中所起到的“此处无声似有声”的重要作用。

体态语有:副语言(即语音、语调、语气)、手势表达、面部表达、眼神表达、体态表达等。

体态语的应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口头语言密切配合使用,同时要遵循师生共意、少而精、稳定性与灵活性、审美性等教学原则。

三是高超精湛的板书语言高超精美的教学板书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

它在教学过程中引领者学生的思维,展示着本堂课的重点知识以及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更新思维模式,建构认知结构并自我建构。

同时优美的板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特别是在电脑普及的今天,更需要教师以令人震撼的、漂亮的正楷字绘出的重点突出、设计精美的板书。

(怎样设计板书)四是活灵活现的简笔画语言:五是规范熟练的多种教学媒体的语言教师要会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大教学容量,能让课更生动,更有效,更有趣味,但同时应该注意,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无论多媒体教学设备再先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四,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教育是一个师生交往的双边活动过程,因此,教师的人际沟通能力就是一种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人际沟通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非语言沟通手段的能力。

前者是指正确运用语言词汇传递信息的能力,后者是指借助手势、体态、表情等非语言方式来沟通的能力。

第五,教师要具有教育诊断与指导能力和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教育诊断是教师运用教育诊断和心理诊断的技术与方法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并找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

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炼就一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洞悉班内情况的“火眼金睛”,这样才能准确了解、把握学生的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便于制订相应的措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一能力,才能对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效帮助,使他们健康发展。

同样,当今社会早已进入信息社会,教师如果缺乏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因此终身学习,将成为你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如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第六,具有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成为教学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研究能力是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因此,教师应具备教学研究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和课内、课外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

”创新型的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

简言之,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

★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课堂教学所需的基本能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任何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教材设计思想都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现。

而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为了支持学生有效地学习而预先对教学所进行的规划和组织策划。

一、要按教学规律备课。

各学科备课应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在学期备课的基础上按单元进行各种课型的课时备课,(如学前补偿课、新授课、练习课、综合课、复习课、习题讲评课、学后讲评课),这样有利于把每一节课置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中,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