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的研究》实验创新

合集下载

摆的研究实验教学方案

摆的研究实验教学方案

摆的研究实验教学方案摆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它不仅是物理学中的基础实验对象,也应用广泛于科学和技术领域。

深入研究摆的物理规律、探究摆的运动特性、掌握摆的实验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培养创新能力、实验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物理教学中,摆作为一个重要的实验教学内容,被广泛运用于教学之中。

要想更好地发挥好摆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掌握摆的物理规律、运动特性和实验方法,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一、摆的物理规律在摆的研究实验教学方案制定之前,必须深入研究摆的物理规律,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是指物理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的本质规律。

对于摆,其规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在摆长相同时,在任意初始位置释放摆,摆的周期是恒定的。

即摆的周期T只与摆长l有关,而与摆的质量m、振幅A、始放角度θ和重力加速度g无关。

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摆的物理规律,需要对摆的运动特性进行更加详细的探究。

二、摆的运动特性1. 摆的运动形式摆的运动形式可以通过观察摆的轨迹进行判断。

在实验中,通常采用摄像机对摆的运动进行记录,通过分析运动轨迹来判断摆的运动形式。

在不同的摆长、振幅和初位角时,摆的运动形式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 摆的周期摆的周期是指摆的一次完整来回运动所需的时间,可以用公式T=2π√(l/g)表示。

通过测量摆的周期,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摆的摆长,在实际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摆的长度来测量摆的周期。

3. 摆的能量摆的运动是周期性的,能够在固定时间内完成相同的运动,这表明摆具有能量守恒的特性。

在运动的过程中,摆逐渐失去能量,最终停止运动。

要想使摆运动持久,必须不断地输入能量。

三、制定摆的实验教学方案在制定摆的实验教学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的目的制定实验方案前,需要确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例如,检验摆长对周期的影响、检验振幅对周期的影响等。

制定实验前,必须对要进行的具体实验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摆的研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摆的研究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教科版2001》

《摆的研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的和意义:《摆的研究》是一门高等物理实验课程,旨在通过摆的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力学原理和实验方法。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设计、搭建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摆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物理思维能力,加深对力学原理的理解。

二、作业内容:1. 设计一个简单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要求学生在设计中考虑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搭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3. 分析实验数据,绘制摆实验的力学图像,包括摆的运动规律、受力分析等内容。

4.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结果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作品。

2. 实验数据应真实可靠,数据处理应准确无误。

3. 实验报告结构清晰,内容完整,语言准确严谨。

4. 作业提交时间在指定日期之前完成。

四、作业评价标准:1. 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2.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3. 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和内容逻辑性。

4. 作业的及时提交和个人表现。

五、作业进展安排:1. 第一周:了解摆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第二周:设计摆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3. 第三周:搭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4. 第四周: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六、作业要求完成情况:学生完成该作业后,将对力学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实验方法有更多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物理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评价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术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1. 理解基本的物理学概念,如力、质量、摩擦等;2. 掌握摆的基本运动规律,包括摆的周期、频率和振幅等;3. 进行实验观察、数据记录和分析,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4. 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摆的研究》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摆的研究》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摆的研究》创新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本实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摆的研究》,在学生通过前面的观察已经知道摆动的快慢与摆幅没有多大关系的基础上,再来探究摆的快慢究竟与什么因素相关。

对于此,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猜测,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验。

小学生抽象思维水平弱,直观形象的实验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他们动手水平强,好奇心也强,这个实验刚好既能培养兴趣又能提升水平。

所以实验是本节内容的核心和重点。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1、原教材中采用单摆实行对比实验,要求记录下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且每改变一次变量重复三次。

这样便会有以下弊端,一是延长了活动时间,显得拖沓,不紧凑;二是计时的操作难度高,总是存有一些细微的误差。

三是不利于学生实行精确的科学观测,分开做试验,对比性不强。

2、对于摆锤,教材中推荐使用大小螺帽作为轻重两种不同重量的摆锤。

其实当两根长短相同的摆绳拴上大小不同的两个螺帽后,实际长度就会发生变化,大螺帽的摆线要比小螺帽长(因为大螺帽的直径要比小螺帽长)。

三、实验改进及装置在两块萝卜上分别固定一根竹条(垂直插入,刚好插穿以控制两边高度一致),然后在两根竹条的上端用另一根竹条横向连接,就是一个简易的支架。

两个塑料球分别用细绳拴上,再把细绳的另一端用夹子固定在横着的竹条上,双摆对比实验就能够开始了。

四、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1、采用双摆形式,缩短了实验时间,提升了效率。

而且采用双摆同进退,便于学生直观地实行观测研究,对比性更强。

同时取消了实验中的计时和计数,既降低了操作难度,也避免了在计时、计数中产生的误差。

2、我选用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空心球作为摆锤,实验时,只需在其中一个球里加入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就轻易解决了摆锤重量不同而摆长一样的难题。

3、我取消了对于摆绳长度的测量。

因为在对比实验时,如果把摆绳长度作为变量,2比1或3比1都能够,即使把摆绳长度作为定量,用两根摆绳直接比较也比用刻度尺测量误差要小。

《摆的研究》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摆的研究》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摆的研究》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摆的探讨》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假设进行验证;能够运用“限制变量”的试验方法搜集影响摆的快慢因素的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体会反复试验获得牢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体验在摆的试验中对变量的精确限制可以提高试验的精确性。

2、运用对比试验的方法,相识到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进一步加深相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经验一个视察现象——推理推断——制订方案——论证安排的可行性活动过程。

培育学生的推理实力、分析实力和试验实力。

3、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与人合作共同完成试验任务和探究摆的规律的乐趣。

对试验中的细微环节加以关注,体现动手之前先动脑的科学探讨思路,培育严谨的科学看法。

▲教学重点:经验一个视察现象—推理推断—制订方案—论证安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试验,探讨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幅的大小关系不大,与摆线的长度有关。

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限制一个变量的试验。

▲教具运用:摆(摆架用两个铁架台做成“门“字型)、电子秒表、摆锤(用沉浮试验盒里的小吊桶和轻重不同的木块、铁块)、自制控角器(用带绝缘皮的铜线安装)。

▲教学过程:一、探讨摆线长短和摆速关系师:上节课我们对影响摆速快慢的缘由作了假设,同学们都认为可能与摆线长短、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有关。

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化探讨。

我们先从摆长起先。

你认为摆线的长短会怎样影响摆速?请你说出详细理由。

[评析:摆线长短对摆速的影响是特别明显的,从这里入手,体现先易后难、先扶后放的教学思路。

让学生说出详细理由是驱使他们的思维深化地发展,培育学生遇到问题进行“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的思索习惯。

](学生思索后汇报)生:摆线短摆的速度就越快,摆线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昨天我们这个组摆线这样长是10秒(用手比画),另外一个组摆线很短,只要6秒。

2024年《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2024年《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2024年《摆的研究》教学反思《摆的研究》教学反思1本课以用摆做实验为主要内容,是一个典型的探究不同因素的对比实验。

结合单元目标和教参,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科学概念:1、通过用摆做实验,说出摆快慢与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上节课观察钟摆和我们的摆的对比,推测多种可能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

2、结合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的方法,进行改变摆锤重量、摆绳长短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记录每个实验数据的重复测量结果,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2.通过观察相同绳长不同长度摆锤的摆运动的快慢,认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很重要,并且对新的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本课重点是:自主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和摆绳长短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说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幅的大小和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本课难点:结合控制变量和对照实验的方法,自主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快慢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本课的亮点在于对实验测量方法的改变和数据的处理。

教材安排测量摆在15s内摆动次数,同时存在15s计时和半次怎么数两个问题,而且计时同学参与度不高。

所以本课借鉴李子组蔡垸老师的教学反思,更改为测量摆摆动20次所用时间,这样就误差就集中于计时的误差,是无法避免,并且对实验结果影响较细微的,摆绳长短的实验数据梯度也较为明显。

另外对于数据的处理,因为实验中的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并且需要让学生学会真实记录,并且能在理解误差的基础上认识到我们的实验结论。

所以我借鉴了一篇文献中提到的一个方法,也就是趋势图法,利用误差对数据的影响具有随机性,而变量引起的误差具有规律性,通过趋势图的分析和对比来让学生在接受误差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摆的研究》【创新教案】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摆的研究》【创新教案】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摆的研究》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六课。

是继《机械摆钟》一课,学生了解了“同一个摆,相同时间间隔内摆动次数相同,即单摆的等时性”之后,进一步对摆进行探究的课。

并且,在第五课中,学生已经知道了摆幅的大小对摆动快慢的影响不大,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在本节课,仍需对这一问题予以澄清。

这样才能让以下的探究顺利进行。

同时,本课的学习将为后续的7、8两课——《做一个钟摆》、《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打下基础。

本课引导学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探究,着重探究摆锤轻重、摆的长短对摆的快慢的影响。

学情分析学生对此类问题表现出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参与意识强,只是这种兴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他们对如何探究才能做到科学严谨的关注往往不够,因此,教师的相机引导尤为关键。

如何控制对比实验的条件,如何处理操作细节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更要重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性。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2.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3.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预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到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2.认识到在实验中细心观察发现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

3.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进行改变摆的摆锤重量、摆绳的长短对摆的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难点: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

评价任务通过对比实验研究摆的摆动快慢的影响因素。

教学准备1.每个小组一根摆绳(棉绳),三个大小相同轻重分别是20克、40克、60克的摆。

2.每个小组准备研究摆锤的记录表一份,研究摆绳的记录表一份。

3.每个小组准备铁架一个,秒表(或手表)一只。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1.出示摆,复习摆的各部分名称。

【教育资料】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摆的研究教科版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摆的研究教科版学习精品

摆的组合创新实验一、使用教材: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摆的研究》、第四单元《证明地球在自转》二、实验器材:自制摆摆的组合创新实验装置(如图)三、实验创新要点:1、改变相同时间内测次数为相同次数测量时间,科学性、准确性更高。

2、改人工放摆为电子放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3、两个摆的同步运行,学生直观观察加上精确数据,效果更好。

4、摆动在中心转盘的中心轴上,方向更稳定。

5、直观地呈现傅科摆的原理及发现过程,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实验设计思路:(一)、《摆的研究》1、教学目标:认识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系,摆绳越长,摆动就越慢;摆绳越短,摆动就越快。

2、原实验不足:⑴、学生不容易固定摆;⑵、摆绳长短不易调整;⑶、更换螺母的方法调节摆锤轻重不严谨;⑷、一个学生放摆,一个学生记时,由于学生放摆的时候存在不规范、不同步等,导致实验数据误差较大。

⑸、教材设计为测量15秒内摆动次数,但常出现规定时间到了,摆没有正好完成一个来回的摆动周期,最后这次怎么样记录常引发争论。

3、实验改进:⑴、创新,改规定的时间测量次数为规定次数测量时间;⑵、装置上方的支架钻孔与插销配合可以轻松地固定摆绳和调整摆绳的长短;⑶、底座的电磁电可以实现人工放摆为电子放摆;⑷、与电磁铁相联的同步记时器可以同步记录下摆摆动的时间。

(二)、《证明地球在自转》1、教学目标:⑴、认识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⑵、再现“傅科”摆的发现过程;⑶、用“傅科”摆来证明地球自转。

2、原实验不足:⑴、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教材设计的摆不在转动的中心轴上,受离心力作用, 摆动的方向会发生偏转;⑵、再现“傅科”摆的发现过程,用“傅科”摆来证明地球自转:只是用文字、图片来说明,学生理解是很困难的。

3、实验改进:⑴、在支架的正中钻孔,放下摆线,转盘下加装电机,电机带动转盘。

转动中心轴与摆重合,克服了离心力的影响。

⑵、底盘上放上沙盘,摆的下方固定有钢针,转动底盘,钢针在沙上划出痕迹,再现傅科摆发现过程。

摆的研究实验创新 胡小玲

摆的研究实验创新 胡小玲

摆的研究实验创新胡小玲作者:胡小玲来源:《湖北教育·科学课》2019年第03期实验原型及不足对于研究摆长是否影响摆动快慢的实验,需要控制摆锤的重量,改变摆线长度(一倍长、两倍长)。

对于研究摆锤重量是否影响摆动快慢的实验,需要控制摆线的长度,改变摆锤的重量(一倍重、两倍重、三倍重)。

这两组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多次改变变量,用到的实验材料繁多;摆线不好固定,太松易摆偏,太紧难以改变摆长;摆锤选择难,需要多次改变摆锤的重量,一般的重物易撞到铁架台;摆线长度不方便改变,需要多次系绳打结,耗时较多;摆锤难以固定,或需要多次打结,致摆锤甩出,或利用挂钩形成二次连接,测量数据不准确;摆动角度不好把握。

实验材料用红笔标记分段的棉线、水芯笔笔套、铁架台、铁垫圈、回形针、燕尾夹、用A4纸打印的量角器。

实验改进及方法1.改变摆线固定方法(1)将棉线用红笔标记分段。

(2)用水芯笔笔套固定棉线。

把棉线从笔套盖上的小孔穿入,取下笔套头,让棉线从笔套另一头穿出,用笔套头卡住棉线的另一端(如图1)。

2.摆锤的选择与固定(1)利用垫圈做实验摆锤,用课前黏合好的两、三个垫圈做改变重量的摆锤。

(2)利用回形针弯成的小钩子打活节固定摆锤(如图2)。

3.自制量角器,控制摆角利用A4纸打印一张量角器(如图3),在量角器圆心打一个洞穿过笔套,用燕尾夹固定。

实验优点这套实验装置的创新与改进,材料简单,源于生活,一套装置就可以完成本课要求的两个实验活动,也实现了两个变量的多次改变,使实验结果更加精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具体来说,有以下优点:学生可以打开笔套头轻易调整摆线的长度,而且很好固定,不会使摆打转。

减小了摆动时的摩擦阻力,也减小了测量误差。

解決了摆锤撞到铁架台的问题,以及学生打结固定摆锤的困难。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栗雨小学(412007)。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摆的研究》PPT课件(6篇)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摆的研究》PPT课件(6篇)

课堂总结
一个摆的摆动次数受摆绳长 度的影响,摆绳越长摆动速度越 慢,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快。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钟摆的快慢与( C )有关。 A.摆重 B.摆幅 C.摆长 2.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时,发现在一 分钟内摆动了65次,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方法( A ) A.增加摆绳的长度 B.减轻摆锤的重量 C.缩短摆绳的长度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摆锤的重量影响到摆的摆动幅度。 ( X ) 2.伽利略创立了著名的等时性理论。 ( √ ) 3.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慢,摆绳越长摆摆动速度越 快。 ( X ) 4.当钟摆在一定的幅度内摆动时,其周期与摆长有 关。 ( √ )
家庭作业
继续摆的 研究实验。
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摆的长度
探究过程
改变摆绳的长度,不改变摆锤重量
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 实验要求: 1.改变摆绳的长度,不改变摆锤的重量; 2.重复做几次实验; 3.观察时间是15秒; 4.小组同学分工合作; 5.计时要准确,作好记录。
探究过程
第一次 第二绳长
两倍绳长
10次
6次
11次
7次
10次
自学提示2:自学课本“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小组讨论:我们 要改变哪个因素?哪些因素不变?
拓展延伸 单摆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它由理想化的摆
球和摆线组成。摆线由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 充当。摆球密度较大,而且球的半径比摆线的长度 小得多,这样才可以 将摆球看作质点。
拓展延伸 1583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创立了著名的等时性
理论,这是钟摆的理论基础。第二年,在他的指导 下,年轻的钟表匠哥士达成功制造出了第一个钟摆。
发现: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长。

摆实验创新

摆实验创新
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摆的研究实验是让学生认识和掌握: 摆的研究实验是让学生认识和掌握: 1、同一个单摆每来回摆动一次所需 的时间是相同的。 的时间是相同的。 2、其次是同一个摆的摆长的不同, 其次是同一个摆的摆长的不同, 会影响摆的快慢。 会影响摆的快慢。 在实验操作中强化学生对实验变量的 控制,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 控制,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并且能够 利用自己实验的结论来验证同一个摆的 摆长的不同是否影响摆的快慢。 摆长的不同是否影响摆的快慢。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
在摆的研究实验中, 在摆的研究实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实验和实 验分析,使学生真正在动手的过程中, 验分析,使学生真正在动手的过程中,学 会快乐探究和掌握实验技能, 会快乐探究和掌握实验技能,提高自身的 素质。 素质。 我在教学这一内容中深有体会的就是, 我在教学这一内容中深有体会的就是,一 定要多动脑筋,因地制宜, 定要多动脑筋,因地制宜,改进实验仪器 和自制仪器,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和自制仪器,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使 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的手段 和途径。 和途径。
2、改进后的摆的优点: 改进后的摆的优点:
(1)改进后的摆能密切配合教学内容, 改进后的摆能密切配合教学内容, 材料容易找到,制作简单,而且非常 材料容易找到,制作简单, 实用,还能为学校节省开支。 实用,还能为学校节省开支。
2、改进后的摆的优点: 改进后的摆的优点:
(2)操作方便,学生很容易地在有标尺 操作方便, 的钢丝上,灵活自如地移动摆锤。 的钢丝上,灵活自如地移动摆锤。 而且,可在短时间内任意移动摆的 而且, 所需位置,使实验的时间大大缩短, 所需位置,使实验的时间大大缩短, 极大地提高实验效率。 极大地提高实验效率。

动手实践:摆的研究实验教案

动手实践:摆的研究实验教案

在科学学习中,动手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及其应用,进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摆的研究便是一个非常经典和典型的实验课程。

本文就将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设计一堂摆的研究实验教案。

一、教学目标本实验旨在通过探究摆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让学生深入了解物理学中的振动学原理,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摆的概念,明确重力、摩擦力和阻力等对摆运动的影响。

2. 掌握实验测量的方法,包括测量时间、长度、角度等。

3. 学会使用科学方法进行观测、记录和分析数据。

4. 探究摆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了解摆的周期、频率等概念。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师向学生普及摆的概念并展示实验装置。

2. 要求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分别在相同高度条件下分别测量不同重物的摆动时间,记录数据并分析其结果。

3. 教师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给出不同重物摆的周期和频率,让学生进行观测和对比,了解不同物体摆的运动规律。

4. 针对摆在空气中运动过程中阻力等因素的影响,让学生分别在真空中和空气中进行摆的运动实验,记录数据并比较两种条件下的结果。

5. 教师对比真空和空气下的运动规律,引导学生思考阻力等因素对摆的运动的影响。

6. 借助实验实例,让学生自己设计研究案例,进行分组实践讨论,运用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展开原创性研究。

三、作业布置1. 学生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记录和总结本次实验的观察和数据结果。

要求同学们进行数据图示和分析,对不同因素的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

2. 让学生带来自己的摆或钟摆,在同伴面前展示和分析摆的运动特点。

要求拓展思路,探究摆的运动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怎么利用摆来检测地震、测量高度等情况。

四、教学重点难点1. 摆的运动规律和周期性振动的特点。

2. 实验设计和操作技巧。

3. 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解读。

摆的研究教研活动(3篇)

摆的研究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摆”是小学科学课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涉及到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等科学概念。

为了提高学生对“摆”这一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科学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以“摆”为主题的研究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对“摆”的研究,使学生了解摆的原理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观察与描述首先,让学生观察摆动的现象,描述摆动的特点,如摆动的幅度、频率等。

通过观察和描述,使学生初步了解摆的基本特征。

2. 探究与实验(1)探究摆的周期与摆长、摆重的关系让学生利用不同长度的摆线和不同重量的摆球进行实验,观察摆动的周期变化。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摆的周期与摆长、摆重之间的关系。

(2)探究摆的周期与摆角的关系让学生调整摆角,观察摆动的周期变化。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摆的周期与摆角之间的关系。

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摆的周期与摆长、摆重、摆角之间的关系。

同时,讨论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强调摆的原理和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思考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活动过程1. 观察与描述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与描述,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摆动的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在描述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描述不准确的地方。

2. 探究与实验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摆动的周期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对不规范的操作进行纠正。

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摆的周期与摆长、摆重、摆角之间的关系。

3. 分析与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摆的周期与摆长、摆重、摆角之间的关系。

《摆的研究》教案和反思

《摆的研究》教案和反思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二、出示学习目标: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三、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第60-61页“用摆做实验”部分内容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摆绳长度、摆锤大小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讨论: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小结。

6、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七、板书设计:摆的研究预测: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摆绳长度??摆锤重量??摆动幅度大小?实验验证教学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很多教学目标都较好的达到了。

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从数据中发现规律。

在实验设计中学生发言积极,发言面较广,能围饶学习内容进行思考,表现出发现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

学生懂得了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培养了发现问题的能力。

很多同学受到了验证假设的熏陶,思维的严密性1.2.响控制到最小。

我的感受是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相当重要,不同的学生,对教材的把握会有所不同。

这也许是对教师要求的科学素养之一吧。

3.积极引导,公平评价。

本堂课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还很差,但通过老师的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时老师也给予了学生公平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4.注重学生科学习惯的培养。

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我强调学生要注意分工与合作,明确了小组每个成员的职责;在最后做完实验后,我要求学生将实验器材整理好。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与实验的改进、创新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与实验的改进、创新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与实验的改进、创新作者:安娜来源:《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7年第03期【摘要】教师对《摆的研究》实验方法和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与创新,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丰富、科学、有趣的实验情境,通过改进摆锤、摆绳等实验器材提高实验效率,创新实验的活动内容;通过改进对比实验的方式,为学生呈现直观清晰的实验现象,从而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感性认知和探究性体验,同时改进了实验记录方式,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使学生真正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并在亲身体验中培养观察力、操作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摆的研究》;教学设计;实验创新;实验改进一、使用教材《摆的研究》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六课。

二、实验教学内容教材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用摆做实验,第二部分是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其中,第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但教材对此只提到了改变摆锤的重量和摆绳的长短两个实验。

依据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教材的作用主要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思路,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探究活动本身对教材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已经对摆幅有了思考,因此,笔者增加了改变摆幅大小的实验,完善了实验设计的内容,使学生通过三个实验(改变摆锤重量、改变摆绳长度、改变摆幅大小,如图1),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探究。

三、实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

2.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探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

2.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并且根据有效的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能认识到实验中团队合作、操作规范、发现推理的重要性。

2.学生对新问题有继续研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学生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逻辑推理,根据充足的证据(即有效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摆的研究》实验创新设计

《摆的研究》实验创新设计

《摆的研究》实验创新设计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摆的研究》是五年级下册教材《时间的测量》中的第六课和第七课的内容。

摆钟的出现提高了人类对时间的准确性,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对理解摆钟的原理和设计制作摆钟起着铺垫作用。

二、原型的不足实验一: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

原型缺点:需要二次系绳,在课堂上会耽误一些时间,可能会误导学生认为不是同一个摆。

实验二: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

原型缺点:需要二次系绳,难以保证摆绳长度完全相同,摆绳的长度差异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可能导致学生得出不正确结论。

实验三:调节摆锤重心来调节摆的快慢。

原型缺点:金属原片的固定和移动操作复杂,摆动时不平稳,而且实验材料难找,不便于分组探究。

三、实验的创新之处创新实验一:利用自制设备,不需要二次系绳就可快速增加绳长,不会让学生认为不是同一个摆。

提高了实验的可信度,节省了探究需要的时间。

创新实验二:利用环形磁铁代替螺帽做摆锤,增加摆锤重量时直接将第二块环形磁铁轻轻地吸在第一块的侧面,这样不需要二次系绳,就能改变摆锤的重量,保证了摆绳长度的一致,提高了实验的准确率。

创新实验三:用钢铁片吸附磁铁做摆锤,磁铁可以直接吸在钢铁片上,不需要任何工具就能固定,上下滑动磁铁就能轻松改变摆的重心,操作容易。

而且在钢铁片两面吸上磁铁,使摆摆动时更平稳。

四、实验器材铁架台一个、细线90cm(要求弹性差且较柔软的线比较好)、同型号的环形磁铁3个、带孔钢铁片25cm、自制的钻孔并等分成七格的管子一根、调节插销一颗、钓鱼用太空豆一颗。

五、实验过程实验一: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

准备一段细线约90厘米作为摆绳,摆绳的一端拴上环形磁铁,另一端从自制的钻孔管子前端向管子的三分之二处小孔穿出,再在适当的位置栓上调节插销,实验装置就做好了,测量最短摆绳在15秒内摆摆动的次数(实验:向一侧拉摆锤,注意要拉直,摆线角度不宜太大,然后松开摆锤让它自然摆动)。

《摆的研究》实验创新

《摆的研究》实验创新

《摆的研究》实验创新作者:张朋来源:《安徽教育科研》2020年第03期摘要:实验“摆的研究”对于学生初步掌握钟表的原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摆钟的出现提高了人类对时间的准确认知,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对理解摆钟的原理和设计制作摆钟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实验操作时反映出的问题,对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进行改进与创新,从而达到高效精准,体现实验的科学与严谨。

关键词:小学科学摆的研究改进与创新《摆的研究》涉及三个实验探究,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分小组独立完成每个实验,显得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高效地完成实验,我对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与创新,为学生呈现更为直观清晰的实验现象,从而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感性认知和探究性体验。

下面,我将该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实验原型存在的不足、个人对于该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改进后的实验器材、改进后的实验过程等,陈述如下: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摆的研究》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本课的重点在于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于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对“摆”已经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因此本课旨在让学生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体验精确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型存在的不足探究实验一: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

原型不足:在变换摆绳长度时,需要多次系绳。

不仅耽误时间,而且不容易把握摆绳长度,进而会误导学生认为不是同一个摆。

探究实验二: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

原型不足:在更换摆锤重量使用钩码时,两个以上钩码挂在一起,形成多次连接,容易晃动,测量数据不准确;而使用铁球时,不容易拴住,铁球比较重,也不容易区分不同铁球的重量。

探究实验三:摆的快慢与摆幅大小的关系。

原型不足:摆幅存在不定性,不容易控制摆幅大小,从而产生实验误差。

同时,在三个实验中,由于需要多次实验,人工计数不仅麻烦,而且还耗时,容易出错,形成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摆的研究》实验创新
作者:张朋
来源:《安徽教育科研》2020年第03期
摘要:实验“摆的研究”对于学生初步掌握钟表的原理,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摆钟的出现提高了人类对时间的准确认知,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对理解摆钟的原理和设计制作摆钟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实验操作时反映出的问题,对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进行改进与创新,从而达到高效精准,体现实验的科学与严谨。

关键词:小学科学摆的研究改进与创新
《摆的研究》涉及三个实验探究,如何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分小组独立完成每个实验,显得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更高效地完成实验,我对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进行了改进与创新,为学生呈现更为直观清晰的实验现象,从而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感性认知和探究性体验。

下面,我将该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实验原型存在的不足、个人对于该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改进后的实验器材、改进后的实验过程等,陈述如下: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摆的研究》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本课的重点在于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基于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对“摆”已经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并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因此本课旨在让学生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体验精确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型存在的不足
探究实验一: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

原型不足:在变换摆绳长度时,需要多次系绳。

不仅耽误时间,而且不容易把握摆绳长度,进而会误导学生认为不是同一个摆。

探究实验二: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

原型不足:在更换摆锤重量使用钩码时,两个以上钩码挂在一起,形成多次连接,容易晃动,测量数据不准确;而使用铁球时,不容易拴住,铁球比较重,也不容易区分不同铁球的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