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合集下载

知识梳理——人口、资源、环境

知识梳理——人口、资源、环境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知识梳理
Ps: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

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是。

一、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其特点还表现为:。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1)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3)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的地位:
提高人口素质的地位:
(4)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
二、我国的资源问题及其对策
1、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2、我国自然资源短缺主要表现在:①;②;③。

3、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4、应对资源问题的措施:
(1)基本国策:
(2)具体措施:①,其关键在于:。

②;③
三、我国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1、我国的环境问题现状:①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1)基本国策:
(2)保护环境的主要措施:坚持
方针,决不能重蹈西方国家的覆辙。

在生态建设方面:
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
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
第二,;
第三,。

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
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文明建设。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绝对数量大
(二)、人口增长速度快
(三)、年龄结构轻,向老龄化发展
(四)、人口分布不均
中国大陆人口在过去数十年以来持续增长。

2020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400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7万人。

中 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点分析

中 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点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点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点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1、老年人口规模庞大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

这意味着养老负担逐渐加重,社会资源在养老方面的投入需求不断加大。

2、老龄化速度加快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呈现出速度快的特点。

在较短的时间内,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长,这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地区差异显著不同地区的老龄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如东部沿海城市,由于医疗卫生条件较好、生活水平较高,人口老龄化相对较早且程度较深;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老龄化进程则相对较慢。

4、高龄化趋势明显不仅老年人口总数在增加,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也在不断上升。

高龄老人往往需要更多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这对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未富先老中国在经济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时,就已经面临较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这使得社会在应对老龄化时,面临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困境。

2、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

子女数量减少,年轻人工作压力大,难以充分承担照顾老人的责任。

3、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虽然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老年人普遍存在多种慢性疾病,健康状况整体不容乐观。

这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4、养老服务需求多样化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

除了基本的生活照料,还包括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多样化的需求。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可能影响部分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53张)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53张)

由于滥伐森林,森林面积锐减, 使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拥 挤 的 城 市
干枯的河床
浓 烈 的 烟 尘
沙尘暴
2.我国的环境国情(特点)是什么?
• 我国环境总体情况依然十分严 峻,不容乐观。造成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的恶果。 •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
• 3.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境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口膨胀--要求经济增长,以满足 需要--对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资源浪 费和损失严重--对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 严重--不仅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 对人类自身的生存造成威胁。
※如何解决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
问题?(补充:写在P125)
令人惊奇的数字 如果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第一代有3 口人,第二代有5口人,第三代也只有7口人。 如果一个家庭生育4个孩子,第一代有6口人, 第二代有4ⅹ 4=16人 ,第三代有16ⅹ 4=64人。如果一个家庭生育8个孩子,第一 代有10口人,第二代有8ⅹ8=64人,第三 代有64ⅹ 8=512人。 从7人到512人, 一个家庭的生育标准会使 人口发生巨变,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不控 制生育,那么人口将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 计划生育势在必行。
• 如何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P124 • 你知道哪些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5.面对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 (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可持续发 展过程中,中学生该怎么做)? • ⑴从自身做起,热爱自然、热心环保,培养积极参与环 境保护实践活动的意识. • ⑵遵守环保法规,积极向社会和他人宣传节约资源、保 护环境的相关知识; • ⑶垃圾分类处理,废品回收利用; • ⑷使用节水装置和节能电器;随手关闭水龙头,随手关 灯等. • (5)积极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言献策;积极同破坏 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现象。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结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相应延长,这就导致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1.老龄人口比重逐年攀升:根据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

在2024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到了8.87%,而到了2024年底,这一比重已经攀升至13.5%左右。

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18亿人,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28.3%左右,居民人口中每6人中就有1人是老年人。

2.老龄化速度较快: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更快。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要比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要快。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快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所导致的。

3.城乡老龄化差异:我国老龄人口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城乡差异。

一方面,我国城市老龄人口比重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城市的经济发达、医疗条件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等原因所致。

而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的老龄人口比重也在逐年上升,但相对于城市地区来说,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更加突出,社会福利水平较低,且由于年轻人口大量外流,导致农村地区的养老压力增大。

4.社会结构变化:我国人口老龄化不仅对个体家庭产生影响,对整个社会结构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年人口的增长意味着家庭养老压力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的增大。

此外,人口老龄化还影响着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医疗保障体制等方面,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5.政策调整: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正在采取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例如,实施了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提高了养老金支付标准;推行了老年人就业创业政策,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加强了老年人的医疗保障,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等。

第16课 人口、资源与环境

第16课 人口、资源与环境

第16课人口、资源与环境一、说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我国人口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人口问题的现状①人口数量大——我国人口的一个基本特点。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有l3.7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仍较多。

②人口素质不高——我国人口的另一特点。

从整体上看,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还比较低,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人口负担。

③正面临着人口日益老龄化的问题。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对自然、社会和经济都会带来沉重的压力。

①人口数量大,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少,消耗加速,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量人口给社会带来就业难、出行难、买房难、看病贵、读书难等一系列严峻的社会问题。

②文化素质偏低,一方面使我国人才缺乏,人力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增加了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难度,从而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③人口日益老龄化,增加了养老、福利、医疗、社会保障事业的压力。

2.我国资源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资源问题的现状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的资源量很少,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②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

③资源分布不平衡。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资源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环境问题的现状①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②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二、掌握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1.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①人们只有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同时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并对贫困的计划生育户采取优先扶持的政策,才能逐渐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中国人口现状基本特征及其他特征

中国人口现状基本特征及其他特征

中国人口现状基本特征及其他特征: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人口问题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2005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6.51‰;自然增长率为5.89‰。

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800-1000万的速度增长。

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中国政府加大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平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上升到2004年的71.8岁,孕产妇死亡率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1500/10万下降到2004年的51/10万,婴儿死亡率从新中国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04年的29.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建国初期的250-300‰下降到2004年的28.4‰。

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度减少。

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控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环境问题:大气污染问题: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据专家测算,要满足全国天气的环境容量要求,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现有基础上至少削减40%。

此外,2000年中国烟尘排放量为1165万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为1092万吨。

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全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_九年级政治教案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_九年级政治教案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_九年级政治教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学习目标:(1)识记: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2)理解:分析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偏低的特点,说明人口问题是(重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分突出的制约因素。

1、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重要国情之一材料一:我国1949年人口达504亿,1990年达到11.4亿,相当于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七个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1.9倍,超过了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的总和;1998年底,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2.5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1%。

这就是说,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人口基数大材料二:按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已降低到千分之十一点四计算,每隔两秒仍有一个婴儿诞生,每天大约出生43 000人,每年净增长1000万以上的人口。

新增人口多材料三:显示:中国人口的文化程度的构成图人口素质偏低(2)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最基本特点材料四: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图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中人口密度分布[2]农村人口多、年龄结构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再次显示:(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最基本特点[2]农村人口多、年龄结构老年龄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2、人口迅速增长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1)人口是人力资源形成的基础[1] 适度的人口规模及其增长,会形成丰富的人力资源[2] 人口增长过快,就会变成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2)人口问题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粮食供给不足、就业问题严重、生活贫困、妨碍人类资源的开发3、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思考下列问题:[1] 我国人口形势是怎样?表现在哪里?[2] 从中得出什么结论?(2)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的过多和过快增长表现:[1] 人口的过多和过快增长,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材料五:显示图片(未作)材料六:建国40多年来,我国每年平均净增人口1000余万,致使每年新增加国民收入的25%以上要被新增加的人口消费掉,这就不得不减少资金的积累,影响经济发展。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七课中华一家亲填空题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七课中华一家亲填空题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1.我国的人口现状: 我国是人口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2.我国人口的新特点:总增速趋势、总和明显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加剧、大量的流动等。

3.我国的基本国策:坚持的基本国策;坚持的基本国策;坚持的基本国策。

4.我国的资源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但资源占有量,开发,总体上。

5.人与自然,,这是一种的平衡、的协调、的有度、的一致、“纷乱”中的。

6.开发利用自然,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以自然规律为,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

7.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与的关系。

8.坚持走,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坚持,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9.走绿色、循环、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10.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环境质量、资源利用。

11.(环境和资源问题)走道路,建设,促进和谐共生,实现;坚持的基本国策;坚持、、、、的发展理念;建设、社会。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1.我国是的多国家。

民族的特点:,2.(民族问题)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坚持;将作为一项基本自治制度;形成了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各民族具有的社会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的权利,承担的法定义务。

4.加强和巩固,维护,是中华民族的利益。

5.维护和促进,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6.加快民族地区发展,逐步,促进民族地区,是增进、发展的必由之路。

1. 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2.(反对分裂问题)反对分裂,就要;反对分裂,就要;反对分裂,就要,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的具体体现。

3.“一国两制”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自治权。

(香港问题):坚持方针。

4.、,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利益所在。

5.(台湾问题)、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人口现状

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人口现状

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人口现状大家知道,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你知道以下几个问题吗?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资源不足,经济文化水平比较落后,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2.为什么说我国人均资源不足?我国土地面积占世界第三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就很少了。

例如: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量的二分之一;人均淡水资源只有四分之一;人均林地只有九分之一。

人均资源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3.我国人口的特点:数量多,增量大,素质偏低,地区分布不平衡。

4.(1)1995年度人口密度:世界平均每平方公里39人中国平均每平方公里118人(2)2007年度人口密度:世界平均每平方公里33人中国平均每平方公里138人(3)2007年度人均耕地面积:世界:2.88亩中国:1.39亩(4)人口发展情况:全世界每年净增人口8000万中国每年净增人口1700万5.我国人口发展的形势:1970年统计:我国平均每千人出生33人,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到1995年下降到每千人出生17人,2007年每千人出生12.1人,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大,每年进入婚育年龄的人口多,1995年全国每年出生人口再2000万以上,目前全国每年出生人口在1594万左右。

大家算一下,如不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将会无限期的增长下去,这对我国的发展和子孙我国人口增长趋势:6.人口过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只有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适应,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如果人口过多,吃、穿、住、行、教育、医疗、工作等需求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水平,国家就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和各项事业,人民的生活水平就难以提高。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归纳1、我国人口现状特点: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①增速趋缓;②出生率低;③老龄化加剧;④男女性别比失衡;⑤城乡分布不均衡;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2、为什么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1)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4)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二孩政策”: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1)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2)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现状)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3)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现状)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础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4)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5)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5、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复习提纲

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复习提纲

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解答●“一道难解的题”是什么?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即PRED问题●它的解又是什么?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时要追求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即坚持可持续性发展。

●为什么说在PRED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口数量及质量的不同,会引发环境、资源、发展等方面的变化●世界人口状况如何?增长情况:以1800年为界,之前增长缓慢,之后增长迅速,目前速度下降,但总量持续增长不同情况: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发达国家增长较慢●人口应怎样发展才有助于可持续发展? 人口增长率过多,会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人口增长过低,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因此数量和速度要适度发展,其适度便是与资源环境协调●自然资源分为哪两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人类有史以来与自然的关系怎样?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与人类休戚与共●自然资源短缺有哪些突出表现?城市缺水、农民耕地紧张、某些矿产资源紧缺●不同时代面临的怎样不同的环境问题?史前时代:自然灾害,农业社会:气象灾害、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工业社会:生态破坏、“三废”问题●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什么?荒漠化、越境污染。

●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什么?人口数量大——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人口素质不高,正在经受着“银色”浪潮的冲击●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总量丰富,人均很少●我国自然资源的问题是什么?资源短缺●我国自然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资源总量有限,人均很少;人口不断增长资源利用率低,破坏与浪费严重、质量不高等●我国的资源问题给我国带来了什么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阻碍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情况如何?古代增长缓慢20世纪50年代后人口高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后的30年,少生几亿人口20世纪9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慢,但新增人口仍然较多目前我国的人口目标是:21世纪中叶稳定在15—16亿●我国的人口问题带来什么负面影响?资源短缺、环境失衡、社会问题严峻,影响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三废污染(废水、废气、废弃物)●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工业化、人口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技术管理水平低●我国的环境问题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胁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怎样理解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而引起,或是由于经济落后而无力整治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环境问题产生后,往往又制约经济的发展●以上问题产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人口的数量大和素质差,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科技相对落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内涵是什么?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什么?控制人口数量●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措施及关键是什么?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就是什么?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2020-2021学年春季部编版(统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1.我国人口的现状及其特点(1)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2)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3)新的特点:人口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2.我国为什么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3)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我国为什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1)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我国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我国的资源形势是怎样的?(现状及其特点)(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5.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2)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专题32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专题32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专题32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一、PRED问题1.含义人口(Population)、资源(Resources)、环境(Environment)与发展(Development)问题,简称为“PRED问题”2.启示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我国的人口现状、影响及解决对策1.人口问题现状(基本特点):(1)数量上:人口基数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质量上:人口的文化素质整体上较低(3)年龄结构上:人口增速趋缓,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加剧(4)其他: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2.影响(1)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使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造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制约经济发展(2)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进一步加剧我国人口负担,增加就业难度,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加剧劳动力短缺,增加家庭负担,增加养老、社会保障压力3.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1)具体对策: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②人口素质较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倡优生优育③人口老龄化加剧:发展经济,加大养老服务业的投入;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弘扬尊老养老的社会风气;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2)作用:①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②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三、我国的资源现状、影响及解决对策1.自然资源的分类(1)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2)非可再生资源:铁、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2.我国资源问题的现状(1)数量上: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2)分布上: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3.影响:(1)导致资源日益短缺,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整理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知识点整理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1. 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2.我国的人口现状及特点(1)人口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重要国情)(2)特点:①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②其他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原因及取得的成效(1)原因:①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2)成效: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

4.生育政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1)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

(2)201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实行“全面二孩”政策的意义)5.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导致人口结构不合理、造成青壮年劳动力短缺、造成国家医疗及养老成本增加、加重了子女的经济负担、影响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6.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应该怎么做?(1)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创新养老模式,将家庭养老模式与社会养老模式结合起来。

(2)社会:宣传和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营造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3)子女:孝敬父母,成年子女要自觉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4)老年人:积极增加养老储蓄;坚持锻炼身体,减轻子女的负担。

7.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危机: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8.我国的资源现状及具体表现(1)资源现状: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982年,我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后,国外一家刊物针对这一资料,算了一笔帐:假如将所有的中国人按4人一排编成队,每队相距米,以每小时千米的速度走过天安门,将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全部通过。

按当时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已降低到1000计,每分钟大约出生38人,每小时出生2280人,每天出生大约5万多人。

假设再把他们的父母在十年内以同样的速度走过天安门期间所生的婴儿计算在内,那么这支队伍全部通过天安门的时间还要再加20个月。

截至2000年11月,我国总人口已达到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有人形象地计算过,这近13亿人口,如果排成一线,可以绕地球赤道26圈。

(人口基数大)
据统计,我国每2秒就有一个婴儿出生,每天出生大约5万人,每年出生大约1900万人,减去同期死亡人口,每年净增长大约在1300万人左右,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总和。

(新增人口多)
据1990年普查,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约占%,我国每100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所占的比例是美国的1/15,日本的1/60。

据国外统计,在136个国家中,每13人中的大学生数,我国排在第135位。

(人口素质偏低)
据统计,世界农村人口占世界的总人数的44%,美国农业人口只占2%,英国占%,日本占%,而我国13亿人口,农村人口为亿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

1997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30%,农村人口占70%。

约占世界农业人口的35%。

(农村人口多)
按照国际通行的我人口年龄类型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称为老年型国家。

目前,我国已经有一半的城市进入到老龄化行列。

据统计,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由于地理、交通、气候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在占国土面积占46%的地区,人口密度高达200人/平方公里,其中稠密地区达1000人以上,而西北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4%,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

“黑河--腾冲线”:自我国东北的黑河至西南的腾冲划定的一条虚拟地理分界线,此线以东地狭人多,以西地广人稀。

(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