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旅游资料特征及差异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英汉旅游文本对比与翻译-精品文档资料

英汉旅游文本对比与翻译-精品文档资料

英汉旅游文本对比与翻译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文本翻译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业内和业外人士的关注。

本文就英汉旅游文本的各自特征与差异展开论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例,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以期为翻译人员提供参考,推动旅游文本翻译的发展。

二、思维差异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受思维的支配,而思维也离不开语言来表述自身。

西方人的思维一般来说是直线的,而中国人的思维多是曲线的。

语言是思维的体现,思维决定了语篇特点。

所以英语行文结构为直线,汉语则为螺旋曲线。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导致了语言中修辞、用词手法的差异。

汉语的旅游文本中,经常使用对偶结构和四字格,达到音形意皆美、诗情画意盎然的效果,多仰仗辞藻的渲染而不是物象的明晰展示。

相对的,英语旅游文本大多风格简约,结构严谨而不复杂,信息的准确传递是最为注重的地方。

对景物的描写一般是具体的罗列,是对景象的再现。

例:Tiny islands are strung around the edge of the peninsula like a pearl necklace. Hunks of coral reef,coconut palms, and fine white sand.译文:小岛玲珑,座座相连,如珍珠项链、绕岛周边。

珊瑚通透,椰影成片,沙滩似银,美景如诗。

原文就像一张照片,将景物罗列:珍珠、珊瑚礁等。

而译文充分利用四字格的表达形式,把原本代表景物的词语变成了一副生动鲜活的海岛风光图。

三、审美习惯差异汉民族独特的美学观念是社会和文化历程的浓缩,是社会历史和生活经历在心理的沉淀,反映了其特有的思想和审美习惯(包惠南,包昂,2004)。

传统西方哲学则强调抽象理性思维,在物象关系上,强调模仿以及再现。

亚里士多德主张美学之最高境界应该是“照事物原本的样子去摹仿”(包惠南,2001)。

客观理性的思维特点就体现了出来,而反映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就是句式严整、逻辑理性、简洁自然。

《汉英旅游文本纯理功能对比研究》范文

《汉英旅游文本纯理功能对比研究》范文

《汉英旅游文本纯理功能对比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汉英旅游文本的交流愈发频繁,对于汉英旅游文本的纯理功能对比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汉英旅游文本的纯理功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差异与共性,为旅游文本的翻译与传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汉英旅游文本纯理功能概述汉英旅游文本的纯理功能主要指文本在传递信息、唤起情感、引导行为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汉英旅游文本在传达旅游信息、宣传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因文化背景、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其纯理功能也存在一定差异。

三、汉英旅游文本纯理功能对比(一)信息传递功能对比汉英旅游文本在信息传递方面具有共性,都需准确传递旅游景点的基本信息、特色、交通、住宿等实用信息。

然而,在信息呈现方式上,汉语注重意合,多采用流水句式,信息层次较为丰富;英语则注重形合,多采用简洁明了的句式,信息层次较为清晰。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根据目标语的语言特点进行调整,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

(二)情感唤起功能对比汉英旅游文本在情感唤起方面存在差异。

汉语旅游文本多采用描绘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手法,唤起游客的情感共鸣;英语旅游文本则更注重用词精准、句式结构紧凑,通过直观的描述唤起游客的旅游欲望。

在翻译过程中,需注意保留原文的情感色彩,同时根据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进行调整,以实现情感的有效传递。

(三)行为引导功能对比汉英旅游文本在行为引导方面具有指导性作用。

汉语旅游文本多通过描述景点特色、介绍旅游路线等方式引导游客的行为;英语旅游文本则更注重提示性信息,如安全提示、注意事项等。

在翻译过程中,需根据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合理调整行为引导的方式和内容,以实现有效的行为引导。

四、研究方法与实例分析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对汉英旅游文本的纯理功能进行对比研究。

以某汉语旅游景点文本及其英文翻译为例,对其信息传递、情感唤起和行为引导等纯理功能进行具体分析。

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对比分析与翻译

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对比分析与翻译

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对比分析与翻译第一篇: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对比分析与翻译旅游宣传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旅游资料种类众多,包括旅游景点介绍、旅游宣传广告、旅游告示标牌、民俗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等各方面的内容,而其中景介翻译最具有旅游特色,也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

旅游景点的翻译是向外国游客宣传和介绍本国、本地的人文、自然风光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译者既要忠实于景点特征和文化内涵,让外国游客准确、全面地了解该地风貌,又要使译文对西方游客有良好的可接受度。

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性文本有其自身的语篇特点,而其语言和形式受各自特定文化的制约,是以各国游客的阅读目的、欣赏水平和文化背景为基本参照的,因此在文体风格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要使旅游景介文本实现其预期功能,译者必须了解目的语读者对该类语篇的阅读期待,在保持基本意义功能一致的基础上,利用删减和改译等手段在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对原文进行调整,在信息上进行整合。

也就是说,旅游文本的翻译固然首先要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但更注重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和信息获取的时效。

因此,本文以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的介绍资料及其英译本和英美两国的相关旅游文本为语料,结合翻译的功能理论,对比分析英汉语旅游景介文本的差异和功能实现方式,具体探讨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英译中信息重组的必要性和原则以及可以采用的翻译方法。

一、旅游景介文本类型分析旅游景介的翻译属于实用文体的翻译,目的和功能是实用文体翻译的依据。

文本类型和它的内容形式、翻译策略有直接关系。

不同文本类型的语言特点、文本重心不同,译本所要实现的预期效果也不一样。

要研究汉语旅游景介的英译,就必须明确旅游景介文本的类型和功能,了解译文的预期目的。

在这一点上,国内外学者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为旅游资料旨在通过对景点的介绍,提供有关自然、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

换言之,汉英旅游景介都是通过传递信息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的。

中西方不同国际旅游体验比较研究

中西方不同国际旅游体验比较研究

中西方不同国际旅游体验比较研究国际旅游是人们认识不同文化、拓宽视野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西方文化差异悬殊,因此不同国际旅游体验也存在明显差异。

本文将从旅游观光目的地、旅游文化背景、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旅游态度四个方面进行中西方国际旅游体验的比较研究。

首先,中西方国际旅游体验的差异在于旅游观光目的地的选择。

在西方国家,旅游者倾向于选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目的地,如欧洲的巴黎、罗马等;而中国的旅游者则更喜欢选择自然风光优美的目的地,如张家界、九寨沟等。

这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对于旅游观光目的地不同的偏好。

其次,中西方国际旅游体验的差异在于旅游文化背景的影响。

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因此在旅游过程中,西方国家的旅游者更加注重个人需求和体验,更愿意自由行、个性化定制旅游行程。

而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文化影响,使中国的旅游者更倾向于参加团队旅游活动,注重与家人或朋友的共同体验。

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决定了中西方国际旅游体验的差异。

第三,中西方国际旅游体验的差异在于旅游服务质量的不同。

一方面,西方国家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有先进的管理经验,注重服务细节和客户满意度。

高品质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使得西方国家成为全球旅游业的热门目的地。

而中国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服务态度和语言沟通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但是中国旅游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正在逐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吸引越来越多的西方游客。

最后,中西方国际旅游体验的差异在于旅游态度的不同。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也有差别。

西方人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性,他们更倾向于自由而放松的旅行方式,更喜欢在旅行中体验和感受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而中国人更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认同感,他们更喜欢参加团队旅游活动,愿意跟随导游的安排参观景点。

这种态度的差异可能会对旅游体验产生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中西方国际旅游体验存在明显差异。

从旅游观光目的地的选择、旅游文化背景、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旅游态度等多个方面来看,中西方在国际旅游体验上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中英旅游资料特征及差异分析论文

中英旅游资料特征及差异分析论文

中英旅游资料特征及差异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旅游资料的特征,包括其范畴、分类、功能及中英旅游资料的不同特色。

该章指出了旅游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并重点讨论了中英旅游资料在语言文化、文体、句式及篇章结构上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旅游资料;翻译;差异一、引言中国地大物博,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古老而璀璨文化无不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随着我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频繁地来到中国旅游观光,这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既是一次良好的机遇又是一次挑战。

英文旅游资料作为国外游客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目前国内旅游资料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各类问题时常出现在各级旅游宣传的刊物上,这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旅游资料的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出发,以纽马克的文本翻译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在翻译中文旅游资料时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期望能提高旅游资料翻译的质量,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二、旅游资料的特征1.旅游资料的范畴旅游资料是集多种学科于一身的边缘科学,涉及面既广又杂。

它既包括了自然科学知识,又涉及到社会科学问题,既包含天文地理,又不乏风土人情,甚至文化娱乐、吃穿住用都囊括其中,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因此,相应地,旅游资料也涉及多种知识、多种体裁。

旅游资料,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与旅游相关的资料,包括广告、书信、旅游日程安排及旅游调解书、旅游告示标牌、民族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景点介绍、通知、电讯、有关合同、旅游标语等内容。

其中多数也可划分为其他文体,如书信属公函文体、广告属广告文体、合同契约属契约文体、通知属公文文体等。

本文研究的旅游资料是指以外国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介绍中国旅游资源及其社会、文化、人文、历史的各种资料,其中重点研究旅游景点介绍。

旅游资料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旅游宣传资料英译中的文化差异阐释

旅游宣传资料英译中的文化差异阐释

旅游宣传资料英译中的文化差异阐释[摘要]当前,旅游业空前繁荣,旅游英语翻译成为旅游这一文化交流活动中含有重要文化因子的关键环节。

中西文化因素无不体现、渗透在旅游英语中,文化差异给汉英旅游翻译造成较大的困难。

分析旅游资料中的文化差异的不同表现,指出只有正确处理旅游英语中的文化差异才能促成文化的正常交融,让旅游者感受到异域文化的独特色彩和韵味。

[关键词]旅游英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当今社会,旅游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发展迅速并对经济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旅游文化的宣传和旅游景点的推介。

因此,旅游海外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准确,生动,形象的景点介绍译文会让外国游客用眼睛欣赏风景之时,也能够用心体会到浓郁的文化。

由于西方游客与中国人在思维方式、语言特征、文化底蕴等方面的不同,这就要求旅游景点的英语翻译在传达游览信息的基础上必须与文化联系起来,从文化差異的视角来看待旅游英语翻译。

一、旅游文化的重要性旅游的核心之处在于文化感受,壮丽山河、秀美风景不仅让外国游客陶醉其中,满足了感官上的愉悦享受,更重要的是亲临体验了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和地方风情,了解了其中独特的文化气息。

旅游宣传资料成为推介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重要媒介, 浓郁的民族气息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旅游不仅是生态旅游,也是文化旅游,在游览中陶冶情操,丰富知识,体验文化。

旅游语篇是文化的载体。

吸引游客、唤起他们参观景点的兴致,并激发其参与游览的乐趣,这是旅游英语翻译的目的所在。

与此同时,还要增加游客对地域历史风俗习惯的了解,传播中国文化精髓。

文化内涵的翻译传递就成为旅游资料语篇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汉英两种语言和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而种种不同必然要反映到旅游资料的翻译中。

自然山水风景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旅游文化特点,我们要利用旅游英语弘扬民族精神。

中西旅游差异英文作文

中西旅游差异英文作文

中西旅游差异英文作文In Western countries, tourists often prefer to travel independently, exploring new places at their own pace without the constraints of a tour group. They enjoy the freedom to make spontaneous decisions and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local culture without feeling rushed or restricted by a pre-planned itinerary.On the other hand, in many Asian countries, group tours are extremely popular among tourists. They appreciate the convenience and security of having a guide to lead them to popular attractions, explain the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each site, and take care of all the logistical details. This allows them to relax and enjoy the experience without having to worry about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travel.When it comes to food, Western tourists tend to be more adventurous and open-minded, eager to try new and exotic dishes that they may not have encountered before. They enjoy the opportunity to sample authentic local cuisine andare always on the lookout for unique dining experiences that will tantalize their taste buds.In contrast, Asian tourists often prefer to stick to familiar foods and flavors, seeking out restaurants that serve their native cuisine or international dishes that they are already familiar with. They may be more cautious about trying new foods, especially if they are unfamiliar with the ingredients or cooking methods.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Western tourists often rely on English as a common language when traveling abroad, assuming that they will be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locals in English. They may not make an effort to learn basic phrases in the local language, expecting that others will accommodate their linguistic preferences.On the other hand, Asian tourists are more likely to learn some basic phrases in the local language before they travel, out of respect for the local culture and a desire to connect with the people they meet. They understand that language i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ng a newculture, and they are willing to make the effort to bridge the communication gap.。

浅析中英旅游合作的发展现状

浅析中英旅游合作的发展现状

浅析中英旅游合作的发展现状【摘要】中英旅游合作在当前已成为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首先探讨了中英旅游合作的重要性和历史背景,接着分析了政策支持、互利共赢模式、经济效益、文化交流等方面。

中英旅游合作不仅是双方经济共赢的模式,也是促进文化交流的桥梁。

未来,随着两国关系的日益密切,中英旅游合作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中英旅游合作将继续凸显其重要性,促进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深入。

【关键词】中英旅游合作、发展现状、政策支持、互利共赢、经济效益、文化交流、发展前景、重要性、广阔、促进经济文化交流1. 引言1.1 中英旅游合作的重要性中英两国之间的旅游合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旅游合作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可以带动很多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交通、餐饮、住宿等。

中英两国通过旅游合作可以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从而促进两国的经济增长。

旅游合作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旅游是人们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旅游,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对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旅游合作还可以带动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和友好合作,为两国建立起更加密切的关系。

中英旅游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双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加深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1.2 中英旅游合作的历史背景中英旅游合作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中英两国开始在旅游领域展开合作。

随着中英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旅游合作也逐渐加深。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英国游客前来中国旅游。

而英国也逐渐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英旅游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也不断丰富。

双方在旅游文化交流、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人才培训等方面展开了广泛合作。

中英旅游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为两国人民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通过历史的发展,中英旅游合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两国旅游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英旅游指南分析

中英旅游指南分析

中英旅游指南分析关键词:夏威夷;金丝峡;旅游指南一、引言旅游指南在游客的旅行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一份信息量充实且好的旅游指南在游客的旅行生活中就相当于一个导游的身份。

旅游指南是指导旅游活动,并为游客提供帮助的应用文书,其中包括旅游地或景区概貌,主要景点介绍,旅游线路介绍,交通与食宿参考,地方名特商品介绍和休闲娱乐项目介绍等。

因此,一份好的旅游指南一定会让还未踏足此地的游客有种身临其境和宾至如归的感觉。

本篇文章主要以“夏威夷旅游指南”和我国甘肃的“金丝峡旅游指南”为例,从旅游指南的特点分析了两篇文本,进而说明其各自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二、旅游指南对比分析(一)、旅游指南的特点1、综合性,旅游指南中的资源概述以及各种信息的提供就像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景点的解说词,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包括了旅游地各类信息元素的综合性文本。

在“夏威夷旅游指南中”作者在网页目录当中主要提到了Main Page、Help、Feeds、Tools以及In other languages。

在这个五个方面之下作者又提到了Project Home、Travellers’ Pub、Recent changes、Random page等十几个方面,其最有意义的是旅游指南的作者在此处提到了美国夏威夷其它可以借鉴的语言,这是其他旅游网站值得参考和借鉴的地方。

有了提纲挈领的目录之后,作者又在正文当中详细阐述了夏威夷的简介、各个特色岛屿、特色活动、气候天气状况、历史传统、交通路线以及联系方式等大小二十多个方面,可谓是面面俱到,无微不至。

充分体现了旅游指南综合性特点。

在金丝峡旅游指南中,作者在第一部分介绍了该地区的景点及其兩个著名的游玩地金丝峡和丹江漂流;在第二部分的行程安排当中作者主要提供了出发日期,游览时间,餐饮住宿,交通,保险,购物以及报团须知;在第三部分当中作者详细阐述了报名费用等事项。

总的来说,作者在整个旅游指南中一共提及了九个方面的内容,这九个方面的内容对于游客来说信息基本全面,但是相较于夏威夷岛旅游指南来说还是有不全面之处,前者在提及其旅游的时候相应的写到其国家地区,气候天气,历史文化等方面,但是这在金丝峡旅游指南当中却没有提及。

中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对比

中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对比

中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对比1. 旅游文本包括旅游景点介绍,旅游宣传广告,旅游告示标牌,民俗风情画册等。

旅游资料是一种大众化的,喜闻乐见的通俗读物,它的目的就是要让普通游客读懂,看懂并能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等方而的知识。

旅游资料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诱导行动。

其功能更像商品广告,目的是要吸引游客,最大限度地取得旅游产品的预期功能。

因此,旅游资料的语言表达必须准确,通俗,明了,富有吸引力,能雅俗共赏,适合不同层而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2. 英汉旅游文本的差异英语旅游资料的基本特点是:重在对地理环境、服务设施等信息的传递,对风光景色的描述性篇幅则着笔不多。

而中文旅游资料则多用描速性的语言,并不十分看中信息的传递。

英文旅游文本大多风格简约,结构严谨而不复杂。

行文用字简洁明了,表达直观通俗,语言表达客观实在,景物描写往往用客观具体的形象的罗列来传达文文在在的景物之美,力求忠文再现自然,让读者有一个明确具休的印象,最忌罗嗦堆砌。

汉语讲究四言八句,言辞华美,声情并茂,诗情画意盎然,情景相融,虚文相生,充满了意境美,色彩美,音韵美,情感美,极大地迎合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

3.差异原因中英文旅游资料文本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的原因在于,中英文化分属东西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

由于各自生活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生活方式、社会结构等状况上的差异,产生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等。

首先,中国哲学强调天人合一,人与客观世界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因此,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体现了强烈的主体意识。

而英语民族由于受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和理性主义的影响,强调理性,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天人各一。

主客体分明,强调客观性,客体意识突出。

这就是为什么英文的旅游资料介绍相对比较客观,而中文的介绍中会融入很多人对景物的情感。

第二,中英写作审美观不同。

中国写作美学一贯强调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高度和谐、融为一体的浑然之美。

中西度假旅游发展比较研究

中西度假旅游发展比较研究

中西度假旅游发展比较研究
中西度假旅游发展比较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文化差异:中西方的历史、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西方人更注重个人的独立自主和自由,而中国人则更注重家庭和社区的连结。

因此,在度假旅游方面,中西方游客的需求和喜好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区别。

2. 旅游经济:中西方的旅游市场、旅游企业和旅游设施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在西方,旅游市场已经相对成熟,旅游企业和设施也比较多样化,而在中国这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 旅游管理:中西方的旅游管理制度也存在差异,比如在旅游投诉机制、营销手段、安全措施等方面。

同时,中国与西方的对外开放政策也不同。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中西方的理念和实践也存在差异。

西方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推崇可持续旅游,而中国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总之,中西方度假旅游发展的比较研究需要全面、客观地评估各种因素,为不同旅游市场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于旅游英语翻译的论文

关于旅游英语翻译的论文

关于旅游英语翻译的论文随着经济政治全球化以及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来华旅游,欣赏中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这也促进了旅游翻译的发展,但是国内对旅游资料的英译存在很多问题,主观方面由于译者的水平有限,客观方面由于中西方的语言特征、思维习惯及文化底蕴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是由美国的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翻译不仅要能传达表层词汇信息,更要体现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这给旅游翻译提供了启示,在翻译旅游景点、旅游宣传资料时,译者应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二、旅游英语翻译策略旅游景点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但是很多自然景观背后都蕴藏着独特的文化传统,这无疑给译者带来极大的考验。

如果翻译不当,就不能准确地传播这些景点背后的中国文化气息,也就不能实现本来该给国外游客带来的愉悦和文化体验,不能实现其现实的旅游功能。

这就要求译者在针对不同的旅游文本时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释译在旅游文本中有很多地名、路名,一般都是采用音译的方法,比如“湖滨路”即可译成Hubin road。

但是当这些地名路名中涉及到特定的历史人物、事件及文化时,仅仅是音译就不能完全表达源语的信息,比如“苏堤春晓”如果直接译成spring dawn at the Su causeway,外国游客顶多能明白去一个堤上欣赏黎明,而不能了解这个景点背后的文化来源,所以应该在Su causeway后面加上注释“Su refers to Su Dongpo,the scholarand the then mayor of Hangzhou who organized the building of the causeway in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这样的释译摒弃了形式上的对等,却再现了源语的文化内涵,实现了意义对等。

谈汉英旅游宣传资料中文化及语言风格存在的差异

谈汉英旅游宣传资料中文化及语言风格存在的差异

2922014年12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一、旅游宣传资料简介。

任何一种宣传活动都涉及到文化范畴,旅游宣传资料也不例外,此外,它还是一种经济活动。

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英语的旅游宣传资料,一方面可以方便广大外国友人进行旅游活动,从我国角度而言,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来我国旅游,将我国的名胜古迹和经典文化推向国际,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汉语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它是一种中国文化符号。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自己独特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比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和瑶族的达努节。

此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服饰,每一套服饰都有它们丰富的内涵。

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给中国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带来极大的挑战。

从机遇而言,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加强了各国之间信息交流。

拓展了国际市场,给中国以及更多的国家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发展逐步走向国际,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古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以及更加多的旅游资源。

吸引了更多是外国友人,他们对中国这个文明大国充满了向往,将中国文化引向世界迫在眉睫。

抓住时机,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努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言是沟通异域之间的重要桥梁,尤其是英语,要想将中国的旅游市场延伸到国际,英语翻译显得更加重要。

二、中、外文化差异。

根据属性的差异,中国的旅游资源可以划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

自然资源包括地形、水文、气候等观赏的天然资源;社会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俗、文艺活动等具有特殊文化涵义的文化成就,深刻反映了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但是,由于中外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存在差异,他们形成的文化认识就会极大不同。

只有充分了解国外文化,才能给国际友人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只有让他们熟悉中国的文化,才能对中国文化心领神会,深入了解中国景观的重要意义,不枉此行。

谈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范文

谈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范文

谈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谈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范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而译者则是译文读者与原文作者进行沟通的桥梁。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谈汉英旅游文本的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引言根据Hanvey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

(Hanvey,1986)。

来自别国的游客常常会持有一些表面文化现象的认识,同时持有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缺乏理念的显着文化特征认知。

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旅游资料的译者必须通过理性分析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

跨文化意识是译者从事旅游资料翻译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最基本的要求。

具体来讲,译者必须以游客为导向,同时牢记读者及游客的需求,尽量保留在目标文本中保留源文本的信息。

2.旅游资料翻译中的跨文化差异2.1 语言表达差异由于文化背景、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西方在语言表达风格上也不尽相同。

汉语旅游文本大多使用描述性语言,言辞华丽,文笔优美;表达上追求行文工整、声律对仗。

在描述旅游时,英语旅游文体大多风格简约,逻辑严谨;行文简洁,表达直观;整体上重在景点地理环境、服务设施、优势与不足等方面的纯信息传递,并且信息准确、丰富、实用;风光景色的描述性篇幅则着笔不多。

因此,翻译时必须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特殊性,注意内外有别。

倘若翻译时一味按汉语的习惯行文用字势必与英语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格格不入2.2 文化背景差异旅游资料广泛地反映了旅游客体文化,即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文学艺术、娱乐文化和人文化的自然景观等。

这与旅游主体(即旅游者)文化相差甚远,在吸引旅游者的同时也会构成了跨文化理解的障碍。

旅游资料中介绍的.历史典故、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等无不反映了独特的文化含义,有些甚至在中国尚且鲜有人知,更不用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游客。

中英旅游语篇差异论文

中英旅游语篇差异论文

关键词中英文旅游资料词汇句法修辞篇章结构摘要本文从词汇、句法、修辞、篇章结构等四个方面对中英文旅游资料进行了比较,并对中英文旅游语篇的差异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引言旅游资料是旅游业发展的产物,它包括包括图书、宣传册、导游图、景点介绍、明信片、幻灯片、电视录象片、电影记录片等。

它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一手信息,对旅游景点、旅游资源、服务设施等进行了介绍以及宣传。

它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要求文体生动传神,因为它还要传递信息。

但是它也不像科技文,有很强的专业性,并且准确、严谨,因为旅游资料的读者是普通的旅游者,他们希望旅游资料可以写的通俗易懂。

无论是中文或者英语的旅游资料都具有这样的一些共性,比如准备传达信息,文本生动有趣,简单易懂等。

但是他们的差异也很大。

本文将从词汇、句法、修辞、篇章结构等四个方面分析中英文书面旅游资料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

二、中英文旅游资料文本的对比英语旅游资料的基本特点是重在对地理环境、服务设施等信息的传递,对风光景色的描述性篇幅则着笔不多。

而中文旅游资料则多用描速性的语言,并不十分看中信息的传递。

由此可见中英文旅游资料各具特色,特点鲜明,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21词汇从词汇的角度看,中英文行文用字习惯不同。

英文用实际的信息词使得文章简洁精练,表达直观通俗。

英文旅游资料注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实用性,形容词使用较少。

中文旅游简介一般写的非常有文采。

大多使用形容词以及四字成语来渲染气氛。

笔者在游览英国著名的温莎城堡时看到了以下的一段介绍-513,,,-,’从这段英文简介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关于温莎城堡的基本信息简单的历史,位置,作用以及城堡的组成等等。

这段简介中用词很简单,均围绕介绍温莎城堡的基本状况,并且用来修饰城堡如何如何的形容词很少。

这是一段对黄山著名的迎客松的介绍迎客松挺立于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寿逾八百年。

松名始见于民国《黄山指南》。

树高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旅游资料特征及差异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旅游资料的特征,包括其范畴、分类、功能及中英旅游资料的不同特色。

该章指出了旅游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并重点讨论了中英旅游资料在语言文化、文体、句式及篇章结构上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旅游资料;翻译;差异一、引言中国地大物博,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古老而璀璨文化无不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随着我围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频繁地来到中国旅游观光,这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既是一次良好的机遇又是一次挑战。

英文旅游资料作为国外游客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

然而,目前国内旅游资料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各类问题时常出现在各级旅游宣传的刊物上,这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旅游资料的翻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出发,以纽马克的文本翻译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探讨了在翻译中文旅游资料时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期望能提高旅游资料翻译的质量,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二、旅游资料的特征1.旅游资料的范畴旅游资料是集多种学科于一身的边缘科学,涉及面既广又杂。

它既包括了自然科学知识,又涉及到社会科学问题,既包含天文地理,又不乏风土人情,甚至文化娱乐、吃穿住用都囊括其中,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因此,相应地,旅游资料也涉及多种知识、多种体裁。

旅游资料,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与旅游相关的资料,包括广告、书信、旅游日程安排及旅游调解书、旅游告示标牌、民族风情画册、古迹楹联解说、景点介绍、通知、电讯、有关合同、旅游标语等内容。

其中多数也可划分为其他文体,如书信属公函文体、广告属广告文体、合同契约属契约文体、通知属公文文体等。

本文研究的旅游资料是指以外国普通旅游者为对象,介绍中国旅游资源及其社会、文化、人文、历史的各种资料,其中重点研究旅游景点介绍。

旅游资料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不同国家的旅游资料本身实际上已在全方位地展示其所处国家社会的特性,与其所在国的文化紧密联系,包含了众多的文化因素及文化色彩。

“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对‘旅游文化’的界定是:旅游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原始文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

游客不仅吸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国的文化带到了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别日益缩小。

绘画、雕刻、工艺作品是游人乐于观赏的项目;戏剧、舞蹈、音乐、电影又是安排旅游者夜晚生活的节目;诗词、散文、游记、神话、传说、故事又可将旅游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

”2.旅游资料的文本类型及功能根据赖斯和纽马克的文本分类说,我们可以把文本分为信息型文本、表达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

一般来讲,任何文本至少都具有信息性、表达性和诱导性三种功能当中的一种,而且往往以其中一种为主导功能,以另外两种作为辅助功能。

比如文学作品侧重其作者的表达风格、行文方式等,其主导功能是表达性,而信息性和诱导性则是辅助功能。

旅游资料作为一种宣传资料,其功能主要是向潜在的旅游者介绍和宣传旅游目的地的地理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引起他们游览参观的兴趣,达到传播本地文化的目的,因此,旅游资料属于信息型文本,以传达信息为主;同时,旅游资料的目的更在于吸引游客、激发他们参观景点的兴趣、增强其参观乐趣、增加对旅游地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所以,诱导性也是旅游资料的一个重要功能,也就是说,旅游资料兼具信息性和诱导性两大功能。

三、中英旅游资料的差异1.中英旅游资料语言文化的差异人们的审美观念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宗教、价值观念的影响。

翻译中,阻碍我们交流的并不仅仅是语言的隔阂,有时不同的审美观、审美习惯会给翻译带来更大的困难。

根据我们的审美观念,我们认为漂亮、迷人的语言在外国人看来并不一定具有吸引力。

有时,反而会取得相反的效果。

如一家宾馆为了吸引外宾,在广告宣传中这样写道:“十里蛙声不断,九溪曲流潺潺。

”让我们看来,这无疑是个幽美娴静、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然而在外国人看来,此处却是一个蛙声、水声不断,毫无清静可言的闹地。

2.中英旅游资料的文体差异中英旅游资料所采取的语言风格不同。

一般而言,中文的旅游资料比较讲究四言八句、对仪工整、词藻华美,动辄引用历史史实、文学典故、名人名诗等,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读者只是从中获得一个笼统抽象的信息。

而英语旅游资料多为风格简约、结构严谨、语言通俗、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实用性,往往用客观的具象罗列来传达实实在在的景物之美,力求忠实再现自然,让读者得到一个明确具体的印象,最忌罗嗦堆砌。

例如:例1.rough,black rocks of lava just out of me water along part of the coastline.in some places,cliffs rise almost straightly from the water’s edge.along the gentle sloping land areas to the southeast are beaches of yellow, white and black sands.“馋岩突兀赫然矗立,断崖绝壁破水而出,黄白黑不同颜色的沙滩沿海岸线一路伸展”。

例2.峡内重峦叠嶂,连绵不尽,奇峰异岭,高插入云,云雾弥漫,迷幻莫测。

on both sides of the gorges there are range upon range of rolling mountains.everywhere you can see cliffs of unique shapes and peaks of fantastic aspects towering into theclouds.the mist and the low.1ying clouds add an aura of mystery to the raw natural beauty.由以上两例,我们可以看出汉语追求音韵和美,依靠大量的四字句及对偶结构的渲染,达到读来琅琅上口、诗情画意盎然的效果;对比之下,英文就简洁多了,只是凭借直观景物的罗列,并无任何主观情感的渲染,读来却仍可使人眼前浮现出一幅或壮观或诡秘的画面。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心中收到了同样的效果。

3.中英旅游资料的句式差异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中英不同的谋篇布局结构,从小到句子大到语篇的宏观结构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各自的思维模式。

在中国人眼中,事物本无现象和本质的对立,世界只不过是一个无差别的圆形,从轴心到圆周的每一点距离均是相等的。

这是一种颠扑不破、圆满的归纳式思维模式,以不变应万变。

而西方人则认为宇宙万物存在于层次分明的不同等级之中,他们的思维可以由上向下、向左向右、向每一个未知的领域伸展,这是一种强调“个体”与“个性”的演绎式思维模式。

归纳式思维模式与演绎思维模式表现在句子结构方面,即形成了汉语的后端重量型,即汉语句子的结构是由右向左扩展,头长尾短;以及英语的前端重量型,即英语句子的结构是由左向右扩展,头短尾长。

例如:例3.由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三大板块组成的核心景区叫武陵源。

the main scenic spot is wulingyuan consisting of zhangjiajie natural park,the natural reserves of tianzi (emperor)mountain.and natural reserves of suoxigully.4.中英旅游资料的篇章结构差异英语旅游篇章和汉语旅游篇章有着不同的社会功能。

由于英语国家中,“顾客即是上帝”的思想广泛被人们所接受,英语旅游篇章通常把对旅游者的服务及便利设施介绍放在前面,并且也会提前指出此景点的负面影响以供人们参考。

相比之下,中国人的这种观念比较淡薄。

中文旅游资料最主要的是大肆渲染景区的风景、历史等等,对其配套的服务、交通设施比较忽视,更不会出现有关景点缺陷的句子。

这种差异就决定了它们在图式结构方面的不同。

英语旅游篇章的图式一般为:“景点的地理位置?主要景观?服务设施?交通状况?人文特色一对特殊群体的吸引力?社会特色?负面影响。

汉语旅游篇章的图式则依次表现为:景点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影响?发展变化及业绩?风光景色及景观?人文特色?对特殊群体的吸引力?地理位置?服务设施。

”例如:例4.(london)the city is so enormous visitors will need to make maxium use of the underground train system:unfortunately, this dislocates the geography and makes it hard to get your bearings.ride on a red donable-decker bus will help piece thing together.另外,由于中西归纳式思维与演绎式思维的差异,分别造成了与之相对应的语篇的螺旋型结构与线型结构。

汉语语篇多数以“起、承、转、合”为基本框架,在文章的创作过程中,中国人总要把思想发散出去,再收拢回来,落到原来的起点上,讲究首位呼应。

而英语语篇结构的主要模式则是线式逻辑。

绝大部分语篇都是由开头、主体和结尾顺展开来。

每一段以中心句开头,分点说明线性展开,段落中的每一个句子都顺其自然地从前一个句子中产生出来,形成一种流线型的模式。

总之,由于中西审美观念、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英旅游资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无论是行文用字、句式结构、甚至于整个篇章结构都风格迥异。

汉语好用四字句及对偶结构,依靠词藻的渲染以意驭文,达到音形意皆美、节奏铿锵、诗情画意盎然的效果。

并且汉语行文多采用螺旋式结构,讲究首尾呼应。

而英语则更多地借助具体物象的简单罗列来再现客观景物,不刻意渲染辞藻,不妄做主观评价,行文简洁明了、语言直观通俗,因而显得简洁朴实、流畅自然。

另外,英语篇章多用线型结构,一气呵成,不拐弯抹角。

四、结束语由于中西思维方式、审美观念、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在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重重障碍。

这些障碍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引起的。

因此,作者在本文中重点探讨了旅游资料中的文化因素差异分析。

为此,作者收集了大量实例加以分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提高旅游翻译质量的效果,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传播中国文化、吸引海外游客、推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