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
16《诫子书》2024版七上语文群文阅读
诚兄子严敦书马援援①兄子②严、敦,并喜讥议③,而通轻侠客④。
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⑤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⑥,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⑦,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①马援: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陡(今陕西兴平)人。
②兄子:侄子。
③讥议:讥讽,谈论。
④通轻侠客:与侠士轻佻之人交好。
⑤汝曹:你们。
⑥是非正法: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
⑦施衿结缡: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系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
衿,佩带。
缡,佩巾。
【参考译文】马援的侄子马严和马敦,都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事,而且喜欢结交侠士轻佻之人。
马援在前往交趾的途中,写信告诫他们:“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里不可以议论。
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深恶痛绝的。
我宁可死也不想听到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
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之所以再次跟你们说起,就像是女儿出嫁的时候,父母要亲自为她戴上带子和佩巾,而且要一再告诫她一样,想让你们牢牢记住!”《傅雷家书》一则1954年8月16日晚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
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
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
《三国演义》人物小传
三、发明家: 1.过渡: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 家。 2.简要列举几个发明: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发明了 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困难,发明了“木牛流马”。 3.孔明灯:据说我们现在许愿放飞的孔明灯也是诸葛亮发明的 四、文学家 1.过渡:诸葛亮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 2.列举:《隆中对》、《诫子书》、《出师表》直到如今还广为 流传。 3.《出师表》 4.陆游的评价:《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五、结尾 如此奇才,怪不得周瑜在临死之前还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三国》人物小传
什么是小传
小传,即人物小传,是传记文 的一种,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 事迹的文章。
小传的分类
小传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 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 平。
内容和作要求
它只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 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 情。写小传也要遵循传记的特点,要 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 动笔时,还要恰当的组织材料,一 般以时间为线索,用顺叙手法写。在 表达上以记叙为主,有时也可以适当 的插入议论。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伟 大的发明家。他为了使农民更方便地灌溉农田, 发明了“脚踏水车”;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的问题, 又发明了“木牛流马”。据说“木牛流马”的肚 子装粮草,把舌头扭动一下就会走动或停止。此 外,诸葛亮还是一位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了《出 师表》、《诫子书》等优秀篇章。 诸葛亮,这位有杰出成就的军事家、发明家、 政治家,在中国的光辉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页,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小传一
吾者,学生也。平日无独特之表现,虽为内 向,但亦有活泼时。不爱与不熟者讲话,熟者 另当别论。 常会阅读书籍,而多为吾之喜爱,时常会 自娱自乐,却不痴于此。亲旧知吾好读书,常 会赠吾许多书籍,吾也因此书籍满屋。 时而追求时尚,却不以攀比为目的,只因 习性是如此,别无它目的。
《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的群文阅读测试
《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群文阅读
评测练习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A 曹雪芹 B罗贯中 C 吴承恩
2、“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哪三位三国人物:
A 刘璋,张飞,关羽
B 刘表,周瑜,张飞 C刘备,关羽,张飞
3、“三顾茅庐”拜请的是以下哪位人物的称号:
A 卧龙
B 凤雏
C 冢虎
4、以下哪场战役发生在湖北:
A 官渡之战
B 夷陵之战
C 潼关之战
5、以下哪场战役是三国鼎立的开端:
A赤壁之战 B夷陵之战 C官渡之战
6、请写出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
7、请连线下列人物的字号:
刘备孟德
袁绍仲谋
孙权玄德
曹操本初
司马懿公瑾
周瑜仲达
8、请判断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因为和周瑜关系紧密才帮助吴国击败曹操。
B 《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C 统一三国,建立晋朝的是司马昭。
9、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三国主要人物是谁?
10、100字概述《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三让徐州、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青梅煮酒论英雄、败走华容道、挟天子令诸侯、杨修之死、杀吕伯奢、杀华佗、官渡之战、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斩华雄、败走麦城、大闹长坂坡、借荆州、蒋干中计、怒鞭督邮。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案新人教版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素质层次:大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和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兴趣,他们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学习中。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于阅读和写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不佳等。这些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和管理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三国志》:陈寿著,是一部完整记录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史书,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原著或相关节选,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
【效果分析】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语文初中秦萍
《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群文阅读效果分析阅读是中学生最重要的学习领域之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与认知能力是重合的,对“阅读素养”的界定是:“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力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并参加阅读活动的能力。
”这两个关于“阅读”和“阅读素养”的定义在很大程度上都强调了以下两点:对书本知识的“内化”“迁移”和对读书目的的强调。
如果落实到中学语文教学上,我们在学生“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应该有两个,一是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书本所传达或显现的资讯、知识、先辈们对社会的认识,并获得跨越时空的人生感悟,从而拓展他们的人生长度和宽度;二是让学生内心能够对阅读产生认同感,无论是从个人修养,还是从同理心来说,让学生主动、自愿地与书本产生联系,甚至达到深度阅读的共鸣与质疑,培养他们的审辨思想。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两点,我们的学生就可以通过阅读优秀作品,跟随作家们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从各个角度来了解多元化的社会结构,见识形形色色的人物,体验不同的人生轨迹。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停留在由老师引领学生,通过一篇篇经典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利用必读的经典名著进行阅读训练,以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进他们的阅读素养。
但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也出现了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最大的问题是相当比例的学生并没有形成教师们所预期的阅读素养,甚至陷入了学一篇,会一篇,却难以将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的困境——语文的学习变成了机械学习,成了毫无施展之地的死读书了。
学生茫茫然,不知读书何用,惧怕读书,教师干着急,有时候甚至只能通过强制的手段来“逼”学生读书,甚至可以说,我们的阅读教学很多时候都在以考试为目标、分数为动力、强制阅读为方法的路上徘徊,即使有部分老师尝试在阅读教学上进行新的实验和突破,有时也难以有较大的改变和收获,导致阅读教学出现了表层化、功利化等等不良趋势。
《隆中对》陈寿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隆中对》陈寿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
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
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作品原文:隆中1对2亮3躬4耕陇亩,好5为《梁父吟》6。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7、乐毅8,时人莫之许9也。
惟10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11。
时先主12屯新野13。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14之,谓15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16愿见之17乎?"先主曰:“君与俱来18。
”庶曰:“此人可就见19,不可屈致20也。
将军宜枉21驾顾22之。
”由是先主遂23诣24亮,凡三往,乃见25。
因屏26人曰:“汉室倾颓27,奸臣28窃命,主上蒙尘29。
孤30不度德量力31,欲信32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33,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34计将安出35"亮答曰:“自董卓已来36,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37。
曹操比于38袁绍,则名微而众寡39。
然操遂能克40绍,以弱为强者,非惟41天时,抑亦人谋42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43天子而令44诸侯45,此诚46不可与争锋47。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48,贤能为之用49,此可以为援50而不可图51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52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53,而其主不能守,此殆54天所以55资56将军,将军岂有意乎57?益州险塞58,沃野千里,天府之土59,高祖60因61之以成帝业。
《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古文阅读
《陈涉世家》1、本文作者西汉时期历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身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通史,全书130篇,被称为,鲁迅评价此书2、“世家”是《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记录,陈涉即陈胜,被列入世家的原因是,他的传世名言是。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chuò()耕之lóng()上,chàng()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jié()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表示的是什么语气: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jié()乎.!③苟.富贵,无相忘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3、解释句中加点的字:佣者笑而应.曰 chuò()耕之.lóng()上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尝.与人佣.耕4、“chuò()耕之.lóng()上”这句话的含义因理解为()耕田十分辛苦,需要休息陈胜不喜欢耕田这份工作陈胜对自己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不满陈胜恨雇佣他耕田的人5、“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正确翻译是:A、唉,燕雀怎能和鸿鹄有同样的志向呢! B 、唉呀,,燕雀没有鸿鹄的志向啊!C、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唉,D、目光短浅的人怎么会有大志向呢!6、文中两处对陈涉神情描写的的地方是、表现出陈涉7、表现陈涉远大志向的的句子是,这一句运用了写法,巧妙地回答了对方的讥讽,抒发了自己的。
8、这段文字写出了陈胜年轻时所处的和。
从结构上看,为下文的“”埋下伏笔。
二世元年七月,发lǚ( )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初中语文_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的群文阅读备课人:大的胸怀。
2.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凡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青山常在、江水不变,沧海桑田,但是多少的英雄转瞬即逝,写出对世事沧桑变迁的豁达。
三、三篇文章共同赞美的人物是谁?1.诸葛亮2.在武侯祠写着杜甫的《蜀相》这首诗蜀相作者:杜甫(唐)•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武侯祠处的对联武侯祠对联:牧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阅读相关的诗句,同时知识迁移,回想去过的武侯祠有哪些对联、古诗。
联系《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思考对联中涉及到哪些事件。
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辨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同学们看看对联里讲述了哪些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三、假期我们的研学去过湖北的武侯祠,请大家回忆一下武侯祠的布局。
到处都是赞文,到处都是牌匾,武侯祠写着诸葛亮是忠臣的楷模,是智慧的化身。
四、出示《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五、三篇文章各讲了什么内容?《隆中对》,写到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身在草庐之中,明察千里之外,一番隆中应对,既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也给后世留下一段盛传不衰的历史佳话。
《出师表》,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建兴五年,他率师北上伐魏,在出师前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
对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阅读《诫子书》梳理三篇文章的不同之处。
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三条建议,并回顾了自己当年跟随先主经历的种种,言辞恳切,足见其赤诚之心。
《隆中对》《出师表》阅读及答案
《隆中对》《出师表》阅读及答案《隆中对》《出师表》阅读及答案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7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将军宜枉驾顾之③欲信大义于天下④遂许先帝以驱驰【小题2】翻译下列的句子。
(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小题3】甲文中诸葛亮回顾了与先帝之间的哪三件大事?回顾这些大事的目的是什么?(5分)【小题4】乙文对诸葛亮的描写采用了什么方法?结合甲文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答案【小题1】⑴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⑵ 拜访⑶ 通“伸”伸张⑷ 奔走效劳(4分)【小题2】⑴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⑵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小题3】三件往事:①三顾茅庐②临危受命③临崩寄大事(每点1分)目的是: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和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帝创业的艰难激励后主。
专题04《诫子书》(真题专练)-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39篇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专题04:《诫子书》(原卷版)真题专练【1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出师表(节选)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A. 先帝不以臣卑鄙.. B.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C. 非淡泊..无以明志 D. 险.躁则不能治性1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受任于败军之.际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B. 还于.旧都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D.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12. 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B.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3. 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表文,乙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
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99个人物形象 特点简介
东吴缔造者
24. 孙坚(155年一 192年, 字文台), 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人。 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 与 朱隽一起剿灭黄巾军。 官职为别部司马、 议郎、 长沙太守等, 并参加过诸侯联合讨伐董卓之战。 公元 一九二年袁术派他前去攻打荆州、|刘表, 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死。
25. 孙策Cl 75年 200年, 宇伯符), 孙坚的长子, 孙权的哥哥。 小时候与周瑜关系友好。 孙坚死后依 附袁术。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曹操与袁绍打仗, 孙策想秘密出兵袭击许都, 尚未出兵, 反被吴 郡太守许贡子F的门人刺伤而死。
3
51. 费棉(字文伟), 巴蜀俊杰, 治政能力高超。 与诸葛亮、 再现、 董允并称蜀汉四相。 后为魏阵将郭循 行刺身死。
52. 董允(宇休昭), 巴蜀名士, 治政能力不F费站。 53. 法正(宇孝直), 刘备最言听计从的人, 关、 张死后, 若法正活着, 则刘备不会吃陆逊的亏。 54. 马良(宇季常),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蜀国名士,刘备的谋士。在刘备东征讨伐东吴时,随军参谋,
5. 郭嘉(宇奉孝), 是曹操初期的第一谋士, 谋略高超(也可能是曹操为招贤而借奉孝之名流布的谣言 所成其名), 可惜英年早逝, 让曹操大为叹息。
6. 贾诩(字文和), 早年跟随张绣, 后来成为曹操最信赖的谋士。 7. 萄攸(宇公达), 萄E皇之f至, 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 8. 程里(宇仲德),本名程立,因梦中于泰山捧日,更名程里,最早跟随曹操谋士之一,为曹操所倚重。 9. 徐庶(宇元直),荆州俊杰,谋略不F萄菇,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
1
19. 曹仁(宇子孝), 曹氏家族的第一猛将。 20. 曹洪(宇子廉), 曹氏家族, 最早跟随曹操将领之一, 忠心耿耿, 曾孤身舍命救曹操。 21. 乐进(字文谦), 五子良将之一, 斩杀淳于琼。 屯兵襄阳, 击退关习习、 苏飞等人。 22. 李典(宇曼成), 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 有长者之风。 23. 于禁(字文则), 五子良将之一, 后被关羽水淹三军, 投降关习习, 魏国早期重要将领。 【五子良将】
《出师表》《隆中对》比较阅读-word课件
《出师表》《隆中对》比较阅读【一】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1.解释下列画线字的意思。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将军宜枉驾顾之(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④由是先主遂诣亮( )2.甲文中带线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3. 甲文中与乙文所叙的事情相关的句子是: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甲、乙两段文字叙述了同一件事,从中可提炼的成语是5.“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怎样的态度?6.有人读完《隆中对》后拟一上联,请你根据对《出师表》的理解对出一下联。
上联:《隆中对》刘玄德问计;下联:7.阅读成都武侯祠内的一副对联,回答后边的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对联中“两表”指的是《》、《》,“一对”指的是《》。
《隆中对》阅读答案(15篇)
《隆中对》阅读答案(15篇)《隆中对》阅读答案(15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隆中对》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隆中对》阅读答案1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3分)(1)自董卓已来 ( )(2)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3)挟天子而令诸侯 ( )【小题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于:曹操比于袁绍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B.而: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世家》)C.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D.之:犹鱼之有水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小题3】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小题4】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应该采取哪些策略?(结合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答案【小题1】(1)通以(2)一天天(3)挟持、控制【小题1】D【小题1】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竹篮、竹筒)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酒水)来迎接将军你呢?【小题1】(1)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
初中语文_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的群文阅读备课人:大的胸怀。
2.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凡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青山常在、江水不变,沧海桑田,但是多少的英雄转瞬即逝,写出对世事沧桑变迁的豁达。
三、三篇文章共同赞美的人物是谁?1.诸葛亮2.在武侯祠写着杜甫的《蜀相》这首诗蜀相作者:杜甫(唐)•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武侯祠处的对联武侯祠对联:牧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阅读相关的诗句,同时知识迁移,回想去过的武侯祠有哪些对联、古诗。
联系《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思考对联中涉及到哪些事件。
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辨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同学们看看对联里讲述了哪些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三、假期我们的研学去过湖北的武侯祠,请大家回忆一下武侯祠的布局。
到处都是赞文,到处都是牌匾,武侯祠写着诸葛亮是忠臣的楷模,是智慧的化身。
四、出示《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五、三篇文章各讲了什么内容?《隆中对》,写到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身在草庐之中,明察千里之外,一番隆中应对,既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也给后世留下一段盛传不衰的历史佳话。
《出师表》,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建兴五年,他率师北上伐魏,在出师前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
对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阅读《诫子书》梳理三篇文章的不同之处。
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三条建议,并回顾了自己当年跟随先主经历的种种,言辞恳切,足见其赤诚之心。
【初中课内阅读】文言文比较阅读 《出师表》《隆中对》答案
【初中课内阅读】文言文比较阅读《出师表》《隆中对》答案【初中课内阅读】文言文比较阅读《出师表》《隆中对》答案文言文读物(16分)[a]这位大臣以布衣为基础,在南阳辛勤工作,生活在乱世,不求知识就能到达王子那里。
这位前皇帝并不认为他的大臣卑鄙、自暴自弃。
他在小屋里三次照顾他的大臣们,并就世界事务咨询大臣们。
因此,他很感激,所以他允许前皇帝开车离开。
文言文阅读(16分)[甲]部长是以布衣为基础的。
他在南阳努力工作,生活在乱世,不求知识就能到达王子那里。
这位前皇帝并不认为他的大臣卑鄙、自暴自弃。
他在小屋里三次照顾他的大臣们,并就世界事务咨询大臣们。
因此,他很感激,所以他允许前皇帝开车离开。
垮台后,当他被任命为败军时,他被命令处于危险之中。
二十分之一。
((从教师名单中选择)[B]时先主((刘备)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卧龙,将军,你想看看吗?"先主日:“你与我同在。
"庶日:“这个人能看见,不能弯曲。
将军应该徒劳地照顾它。
"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朝是颓废的,奸臣偷了他的命,主被尘土覆盖。
他很孤独,无法衡量自己的美德和力量。
他想相信世上的大义,但他的智慧又浅又短,所以他使用了猖獗的惩罚(失败),至于今天。
然而,遗嘱仍然不存在,你说,“计划会出来吗?”((来自隆中对)15、以下句子中粗体字(3)分)弓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由是感激()欲信大义于天下()16翻译现代汉语句子:(4)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翻译:(2)然而,遗嘱仍然没有,你说计划会出来吗?"译文:十七、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
(4(分钟)甲文:乙方:18诸葛亮和刘备一直受到尊敬。
你更喜欢谁?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15、(4分)个人身份卑微、见识短浅又感动又愤怒通“伸”,倡导。
群文“数”读,魅力无穷
群文“数”读,魅力无穷作者:许宏霞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年第24期【摘要】近年来,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悄然兴起,并很快就风行大江南北。
当群文阅读碰上数字化教学模式,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数字化工具让群文阅读的备课与前置性作业设计如虎添翼,数字化工具让群文阅读的课堂活色生香,培养创造性思维,还可以助推群文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成为我们拓宽阅读渠道,拓宽眼界、提升综合素养的利器。
将学生碎片化、无意识、片面追求快感的数字阅读,引领到有主题、有方向、有目标、有思考、有启发、有收获的深度阅读中来,让语文教学呈现出万紫千红的勃勃生机!【关键词】群文阅读数字化教学模式;拓宽阅读渠道;提升综合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16-01近年来,一种新的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悄然兴起,并很快就风行大江南北。
简而言之,群文阅读就是在一定议题的统领下,教者将一组文章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通过有效解读提炼观点,从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一种阅读教学过程。
那么,当群文阅读碰上数字化教学模式,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首先,数字化工具让群文阅读的备课与前置性作业如虎添翼。
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一个或一组议题,选择一系列文章共同阅读分析探究,最终达成一个或一系列目标的语文教学活动。
这就是著名的“1+X”模式。
“1”是教材文本,“X”是基于教材文本按一定的理念精心组织的延伸文本。
确定议题之后,“X”选文至关重要,也考验着教师的阅读视野、阅读品味乃至阅读理念。
农村初中图书馆相对不够健全,师生阅读面相对较小,在“X”的选择上难免粗疏。
笔者在执教过程中也常为此大伤脑筋。
后来,笔者就探索出发动学生利用数字化工具,与学生工共同构建“X”的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由老师确定群文阅读中的教材文本“1”及议题,确定群文阅读课的设计理念和探究方向,再将班中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每组设定组长、副组长一名,由组长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围绕议题在互联网上寻找“X”。
《诫子书》逐字翻译
《诫子书》逐字翻译《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
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诫子书》原文和译文解释,欢迎查阅!1、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题目是后人加的)2、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是这样进行修炼的:(夫君子之行)他们以静心反思警醒来使自己尽善尽美。
(静以修身)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
(俭以养德)除了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清晰、坚定不移。
(非淡泊无以明志)除了平和清静,安定安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使自己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想学得真知,必须生活安定,使身心在宁静中专心研究探讨。
(夫学须静也)人们的才能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之中积累。
(才须学也)除了下苦功学习,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增长、广博与发扬。
(非学无以广才)除了意志坚定不移,没有其它办法能够使自己的学业有所进、有所成。
(非志无以成学)贪图享乐、怠惰散漫就不能够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发奋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的群文阅读
大的胸怀。
2.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凡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青山常在、江水不变,沧海桑田,但是多少的英雄
转瞬即逝,写出对世事沧桑变迁的豁达。
三、三篇文章共同赞美的人物是谁?
1.诸葛亮
2.在武侯祠写着杜甫的《蜀相》这首诗
蜀相
作者:杜甫(唐)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武侯祠处的对联
武侯祠对联:
牧二州,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阅读相关的诗句,同时知识迁移,回想去过的武侯祠有哪些对联、古诗。
联系《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思考对联中涉及到哪些事件。
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辨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同学们看看对联里讲述了哪些与诸葛亮有关的故
事?
三、假期我们的研学去过湖北的武侯祠,请大家回忆一下武侯祠的布局。
到处都是赞文,到处都是牌匾,武侯祠写着诸葛亮是忠臣的楷模,是智慧的化身。
四、出示《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韬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三篇文章各讲了什么内容?
《隆中对》,写到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身在草庐之中,明察千里之外,一番隆中应对,既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也给后世留下一段盛传不衰的历史佳话。
《出师表》,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建兴五年,他率师北上伐魏,在出师前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
对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
阅读《诫子书》梳理三篇文章的不同之处。
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三条建议,并回顾了自己当
年跟随先主经历的种种,言辞恳切,足见其赤诚之心。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六、两篇文章有怎样的联系?
1.读文本,交流落实检查重点字词和句子解释。
组内互查
1号——6号
2号——5号
3号——4号
2.知识达标点
重点词语
1.崩殂:
2.秋
3.殊遇
4.光:
5.恢弘
6.引喻:
7.义:
8.臧否:
9.陟:10.昭:11.理:12.简13.遗:14.咨:15.裨: 16.性行淑均:17.驱驰:18.不毛:19.攘除: 20.损:
重点词句翻译
1.开张圣听:
2. 妄自菲薄:
3.作奸犯科:
4.苟全性命:
5.斟酌损益:
6.感激涕零:
7.不知所云:
8.三顾茅庐:
9.亲贤远佞:10.计日而待:11.危急存亡: 12.裨补缺漏:
重点句子翻译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小组讨论,互相检查重点的词句的落实。
检查重点的词、成语、句子的翻译。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七、拓展阅读,小组合作
1.小组分工:
1号同学负责梳理,《隆中对》文章内容
2号同学负责梳理,《出师表》文章内容
3、4号同学负责讲解补充内容
5、6号同学负责讲解思维导图的填补
2.我来讲《隆中对》
我来讲《出师表》
我来展示《隆中对》思维导图
我来展示《出师表》思维导图
八、历史剧展演
1.我来演《隆中对》
2.我来演《出师表》
九、辩论会:诸葛亮是义绝还是智绝?诸葛亮是忠义的化身,是智慧的楷模。
十、你知道的男子汉的形象?
你如何做有担当的中国青年?
十一、拓展阅读小组分工梳理文章的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文章内容的讲解以及思维导图的展示。
历史剧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