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之宗教文化

合集下载

巴蜀文化的特点

巴蜀文化的特点

巴蜀文化的特点
一.物质文化发达
茶叶种植饮用最早。

酒,蜀酒浓无敌。

盐,李冰时盐井已开凿。

汉代临邛火井煮盐,首创。

蚕桑,几大中心之一,故有蜀锦。

菜蔬粮食丰富,讲究饮食。

二.文化教育后来居上
文翁兴学,在成都办学校,文翁石室。

多奇才,大才,数量不算多,杨雄、李白、苏轼陈毅。

史学发达,天文历数很有成就。

三.儒风偏薄,宗教气氛很浓
古代巫风颇胜,道教发源地。

佛教有峨眉山。

接受儒教思想较晚。

理学家少,精于易学。

四.有很强的涵容性,又有反抗性
民风淳朴,好接纳,不排外,多移民。

可见文化谦和大气。

好客,尊贤爱才,多纪念先贤的寺庙,如望帝丛帝、大禹、李冰、文翁、刘备、诸葛亮(武侯祠)、张飞、赵云、李白、杜甫、黄庭坚、陆游、三苏。

反抗性强,起义多
五.不平衡性
地理的不平衡,“巴山楚水凄凉地”巴差于蜀,包括景观,又造成人文的不平衡。

川西发达,依次为川南、川东北、西部,各时代不平衡。

东晋十六国差,唐宋好,元差,明清又较好,抗战大后方民族复新基地,当今正在雄起!。

巴蜀文化的历史沿革

巴蜀文化的历史沿革

巴蜀文化的历史沿革巴蜀是一种特定的称谓,如今可简称为蜀,但在战国以前,巴与蜀是分称的,泾渭分明。

“巴”的古义为“吞食大象的巨蟒S 巴文化以重庆为屮心,最早源于三峡地区及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重庆、陕西南部及贵州北部地区;“蜀叩勺古义为“葵中之蚕”,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含川西、陕南、滇北一带。

传说,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

由此观之,巴蜀的核心区域即为如今的重庆市和四川省。

巴文化1、早期巴文化。

根据考古发掘和调查,重庆之长寿、江北、巴县、江津、江北、南岸等地,发现了一些遗址,采集和出土了大量石器,岩料是选用长江边的砾石打制加工而成,制作技术分打制、磨制、琢制、打磨相同,打制多于磨制。

石器种类丰富,有用于原始农业和砍伐森林的锄、镰、刀、石奔、斧等,也有狩猫捕渔的矛、旅、石球、网坠等。

陶器质地粗松,可辩之器形有罐、釜、盆、钵等;三足器和带圈足的器皿,始终没有发现。

合川沙溪乡沙梁子遗址,发现了1件尖底角状杯。

其遗物所处地层在战国时期巴文化层之下,其年代推测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Z际。

与此有联系的是在西陵峡沿岸、清江口一带的二十余处遗址,发现石质工具为主,种类较多, 到较晚时间逐渐减少,陶器以鼓肩罐灯形器、夹砂大口缸、夹砂大口尊、尖底杯、竹叶形柄的豆、鸟头把勺等最为典型,与忠县、井沟、巫山大昌坝及三星堆、新繁水观音的夏商时期的文化因素一致。

陕西南部汉江上游的“白马石类型,'也发现尖底罐、高柄豆、小平底器但没有鸟头把勺。

经济生活是以渔猎、粗放式原始农业为主,获取生存资源的工具是用江边砾石打制而成,石制工具发达,制陶技术简单,遗址分布密集,但每处面积不大,表明每处聚集人口不多,显示出直接占有自然资源的特征。

早期巴文化是由嘉陵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氏族或部落联盟组成的文化构成,其间当然也有差别,但毕竟都处于山险水边的自然环境,自然能融入在一起,共同组成早期巴文化的要素。

2 •春秋时期的巴文化。

浅析宗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

浅析宗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

浅析宗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宗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乎人们的信仰和精神追求,还对社会乃至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巴蜀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片文化繁荣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宗教信仰的重要中心之一。

本文将从佛教和道教两个主要宗教的角度,浅析宗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在巴蜀地区得到了广泛发展。

在宗教信仰方面,佛教的到来为巴蜀地区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仰选择,填补了当地原有的宗教信仰的空白。

佛教教义强调慈悲、智慧和解脱,与巴蜀地区深厚的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产生了共鸣,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

在艺术领域,佛教的到来也对巴蜀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佛教寺庙、佛像、佛教艺术作品等的建造和创作,丰富了巴蜀地区的艺术形态和风格,使之更加多元化和独特化。

这些艺术作品承载了佛教的智慧和信仰,也成为了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传播还推动了巴蜀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融合,为当地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道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一种宗教信仰,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巨大,巴蜀地区自然也不例外。

在哲学思想方面,道教的主张与巴蜀地区的传统思想相契合,如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追求长生不死等。

这些思想理念溶入了巴蜀地区的文化中,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艺术领域,道教亦对巴蜀文化的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道教的建筑、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丰富了巴蜀地区的艺术景观,使其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道教在巴蜀地区也形成了独特的道教文化,不仅使巴蜀地区有了更多的宗教活动和仪式,还为巴蜀地区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仪式习俗,充实了当地的文化底蕴。

宗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信仰和艺术上,还通过对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深刻地塑造了巴蜀社会的发展轨迹和价值观念。

在社会制度方面,宗教信仰带来的和谐精神和公益意识,为巴蜀地区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宗教的教导强调慈悲、爱与和谐,对社会关系的平等、互助和合作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巴蜀地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巴蜀文化概览》札记

《巴蜀文化概览》札记

《巴蜀文化概览》阅读随笔目录一、巴蜀文化概述 (2)1.1 巴蜀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3)1.2 巴蜀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4)二、巴蜀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5)2.1 巴蜀文化的起源 (6)2.2 巴蜀文化的发展历程 (7)三、巴蜀文学与艺术 (9)3.1 巴蜀文学的主要形式与特色 (11)3.2 巴蜀艺术的种类与特点 (12)四、巴蜀宗教与信仰 (13)4.1 巴蜀的主要宗教信仰 (14)4.2 巴蜀宗教文化的特色 (16)五、巴蜀民俗与风情 (17)5.1 巴蜀的民俗活动与习俗 (18)5.2 巴蜀的风土人情 (19)六、巴蜀历史文化名人 (21)6.1 巴蜀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与贡献 (22)6.2 巴蜀历史文化名人的影响与意义 (23)七、巴蜀文化与现代社会 (25)7.1 巴蜀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26)7.2 如何传承与发扬巴蜀文化 (27)八、结语 (28)8.1 巴蜀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29)8.2 对巴蜀文化未来的展望 (31)一、巴蜀文化概述源远流长,独具魅力。

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远古时期到现代,巴蜀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淀与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巴蜀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文明时期。

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孕育了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等古代文明,这些文明的遗迹为我们揭示了巴蜀文化的初始面貌。

随着历史的演进,巴蜀地区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为巴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巴蜀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地理环境、民族交融、历史变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地理环境方面,巴蜀地区地势复杂,气候宜人,这使得巴蜀文化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也吸收了周边文化的精华。

民族交融方面,巴蜀地区多民族聚居,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为巴蜀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历史变迁方面,巴蜀地区历经多次战乱与迁徙,这使得巴蜀文化在历经磨难的同时,也得以不断革新与发展。

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与影响古代蜀文化是指中国古代四川地区的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在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古代蜀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融合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本文将从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与影响两个方面探讨其重要性。

一、古代蜀文化的特点1. 多元文化的融合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由于四川是一个地形复杂、民族众多的地区,蜀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融合了多个不同文化的精华,包括秦、汉、唐、宋、明等时代的文化遗产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

因此,古代蜀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综合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例如,古代四川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交往和贸易中汇聚了大量西域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等,因而使得四川这一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元性。

同时,四川地区的山水、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也塑造了该地区的独特性,更是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

2. 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之二是文化传承的延续性。

古代蜀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但是它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一直得到保持和传承,为后世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

例如,古代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使得文化价值观能够长久地传承下去。

巴蜀文化的传承方式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民间纹饰、宗教信仰、相声艺术等,不仅传承了古代巴蜀文化的核心思想,也通过不断的演绎和创新,推动了巴蜀文化的发展。

二、古代蜀文化的影响1. 文化历史上的卓越作用古代蜀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先秦时期,四川地区的巴蜀文化就已经开始在华夏文化的范畴内发展。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在文化和艺术领域有了大量的产出,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和宋代,四川地区的文化又逐渐恢复繁荣,成为当时中国文化的重要中心。

2. 建筑艺术上的突出贡献古代蜀文化对中国建筑艺术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成都武侯祠、乐山大佛、武陵山石刻群等都是古代蜀文化的杰出代表。

浅析宗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

浅析宗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

浅析宗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宗教在巴蜀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

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宗教共存的地区,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宗教信仰不仅深刻影响了巴蜀文化的精神内涵,还对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宗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体现在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上。

佛教自汉代传入巴蜀以来,逐渐成为该地区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

佛教注重修身养性、慈悲为怀,强调“薪火相传,世世留香”的观念,使巴蜀文化注重传承和发展。

佛教还倡导世界和平、人间净土的理念,深深影响了巴蜀人民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宗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

巴蜀地区的文学艺术多以宗教主题为创作对象。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曾在他的《魏都行》中写道:“空中越香烟,漫入白云掖。

”描述了巴蜀地区许多庙宇以及香烟袅袅的景象。

巴蜀地区还涌现出许多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的壁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丰富了巴蜀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

宗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建筑风格方面。

巴蜀地区的寺庙和教堂多以宗教建筑为代表,呈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川西藏区的佛教寺庙以金顶、彩塑等装饰艺术而著名,凸显了宗教信仰的热忱和虔诚。

在川东地区的各街巷中,仍可见到许多历史悠久的道观,这些道观经过多次的修葺重建,充分展示了巴蜀地区独特的道教建筑风格。

宗教对巴蜀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社会生活中。

巴蜀地区的宗教信仰为人们提供了寄托情感、减轻痛苦的精神寄托。

人们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通过信仰宗教来寻找力量和安慰。

巴蜀地区的传统婚礼和葬礼仪式中,常常融入了宗教元素。

人们相信通过宗教的祝福,能够获得幸福和安宁。

宗教对于巴蜀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的表达、建筑风格的塑造以及社会生活的仪式等方面。

宗教信仰的存在和传承使得巴蜀文化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色。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浅谈巴蜀文化【摘要】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已经有500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上古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构成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

同时巴蜀大地又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古到今产生了许多文化巨匠。

不仅如此在许多文化领域,巴蜀文化都处在全国前列。

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形成自己的特色.【关键词】巴蜀、文化【正文】一、巴蜀文化简介1、巴蜀文化的起源与形成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

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

“远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宝墩遗址既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①并且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

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

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

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

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

代表巴文化特征的有出土战国时的圆刃折腰钺,短骹式弓耳矛及甑、釜、鍪配套的铜容器。

巴蜀地区的地理特点为巴蜀文化的形成起着作用。

由于四川盆地地形特殊,为高山和高原所环抱,所以山原之间的若干河谷成为了巴蜀地区的对外交通要道。

盆地西部的流域,成为古氐羌民族迁徙的南北走廊。

东部有长江山峡作为出口,盆地北部既有剑门蜀道(金牛道)直通秦陇,又有嘉陵江河谷直通汉中。

而盆地以东的清江流域又北与江汉平原相通,南与湘西山地相连。

正是这样的地理特点,巴蜀先民自古就兼容了南、北、东、西文化,使四川盆地成为荟萃农耕、游牧文化的聚宝盆。

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巴蜀文化与以下三方文化有明显的交流与兼容:一为荆楚文化,是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的文化,它崇尚自然,奇诡浪漫;二是秦陇文化,注意综核名实,讲究耕战和商业;三是中原文化,崇尚周礼,看重历史。

巴蜀文化调研报告

巴蜀文化调研报告

巴蜀文化调研报告巴蜀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巴蜀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源远流长,渊源深厚。

巴蜀地区位于中国华西地区,包括现今四川和重庆两个省市,其文化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巴蜀文化,我们展开了一次调研活动,以收集相关信息和了解巴蜀文化的发展现状。

二、巴蜀地区的文化遗产巴蜀地区拥有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丰富多样,包括建筑、艺术、文学等方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大量的古建筑,如都江堰、峨眉山、武侯祠等。

这些建筑大多经历了数百年,承载着巴蜀人民的智慧和劳动成果,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此外,巴蜀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如川剧、川绣、川锦等。

这些艺术形式独具特色,经久不衰。

川剧是中国四大戏曲剧种之一,以其激情四溢的表演和独特的唱腔而著名。

川绣和川锦则以其精湛的刺绣工艺和华丽的图案而闻名于世。

三、巴蜀文化的传统特点巴蜀文化有着浓厚的民俗和宗教信仰色彩。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巴蜀地区的龙灯和蜀绣。

龙灯是巴蜀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视为吉祥的象征,通常用于庆祝重要节日和活动。

蜀绣则是以巴蜀地区为代表的中国刺绣艺术之一,以其精致的工艺和华丽的颜色而驰名于世。

此外,巴蜀地区还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如川菜和火锅。

川菜以其香辣味道和多样化的烹饪方式而受到广泛赞誉。

川菜不仅在中国内地享有盛誉,也逐渐走向世界。

火锅则是巴蜀地区一道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美食,以其麻辣鲜香的味道而受到食客们的喜爱。

四、巴蜀文化的现状与展望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下,巴蜀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尤其是在都市化的快速发展下,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可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因此,保护和传承巴蜀文化变得尤为重要。

值得欣慰的是,巴蜀地区政府和社会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以保护和传承巴蜀文化。

例如,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这些举措使得巴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也为后代人提供了更多了解和了解巴蜀文化的机会。

我们的巴蜀文化作文1000字

我们的巴蜀文化作文1000字

我们的巴蜀文化作文1000字我们的巴蜀文化作为一个巴蜀儿女,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巴蜀文化是指在四川地区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包括语言、风俗、文艺、建筑等方面的内容。

在我看来,巴蜀文化不仅是我们的历史遗产,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谈谈我对巴蜀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一、巴蜀文化的历史渊源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蜀文化。

古蜀文化是指在四川地区繁荣发展的古代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蜀文化时期,巴蜀地区的人民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形态,如青铜器、石刻、古代祭祀仪式等。

这些文化形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

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文化的发展,巴蜀文化不断吸收和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化体系。

如三国文化、蜀汉文化、唐宋文化、明清文化等,都在巴蜀地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巴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其多样性和包容性。

巴蜀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地区,这种多元化的特点为巴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深厚的文化土壤。

巴蜀文化中不仅包含了汉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藏族、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巴蜀文化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包容性。

巴蜀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仅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

在巴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为巴蜀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三、巴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巴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每个巴蜀人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巴蜀儿女,我们应该首先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传承和弘扬巴蜀文化。

比如,学习和使用巴蜀方言,熟悉和了解巴蜀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参与和支持巴蜀文化的各种活动等。

这些都是我们为巴蜀文化传承和发展所能做到的事情。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对巴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汉代巴蜀文化兴盛

汉代巴蜀文化兴盛

汉代巴蜀文化兴盛之因探略汉代巴蜀文化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是巴蜀地区纳入统一的中央王朝后文化发展上的第一次鼎盛时期,所谓“蜀学比于齐鲁”、“汉征八士,蜀有四焉” [1] 。

流必有源,源可能是潜藏的,但绝没有无源之流。

汉代的巴蜀文化能迅速攀上汉文化的高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文化演进的角度来探析其原因,即巴蜀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其文化兴盛的沃土,汉代巴蜀地区开展的多种教育方式则是其强大的助推器。

巴蜀文化有着悠久而独立的始源。

原始宗教信仰、丰富的古史文化传说以及醇厚的文化传统是巴蜀地区文化繁荣兴盛的沃土。

1. 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是在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水平达到一定水准的历史条件下才产生的。

普列汉诺夫认为“万物有灵论是宗教思想发展的最初阶段”。

因此,自然力、自然物是最古老的崇拜对象。

如太阳崇拜。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饰便是例证。

大石崇拜,学界普遍认为蜀人的大石崇拜发源于蚕丛氏,“蚕丛氏始居岷山石室”。

当蚕丛氏从岷江上游迁至成都平原后,以不同形式的大石建筑来寄托对祖先及其生存环境的崇拜[2] 。

动植物崇拜。

三星堆出土的各种金、铜、玉、陶动物雕像,都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美术作品,都是被顶礼膜拜之物,即诸种神灵[2] 。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树,一些学者认为此青铜树即为《山海经》中所说的“建木”,即是“天梯”,为天地人神之间的通道[2] 。

鬼神崇拜。

在先秦时期,它贯穿于巴蜀文化的诸方面,并成为巴蜀文化的精髓。

《华阳国志•巴志》记载鱼复县(治今重庆奉节东)时说,县“有泽水神,天旱鸣鼓于傍即雨也。

”左思《蜀都赋》云:“潜龙蟠雨沮泽,应鸣鼓而兴雨。

”刘逵注:“巴东有泽水,人谓[ 有] 神龙,不可鸣鼓,鸣鼓其傍即便雨矣。

” [4] 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来到蜀郡湔氐县时,“见两山对如阙,仿佛若见神。

遂从水上立祀三所,祭用三牲,珪壁沉濆。

”[1] 祖先崇拜。

巴人的祖先崇拜,以祭祀白虎为中心,《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廩君死,魂魄世为白虎。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第一节:巴蜀艺术与审美艺术(一)1、巴蜀文化的特点2、什么是巴蜀文化3、巴蜀的地理环境对巴蜀文化、艺术有哪些影响。

一、什么是巴蜀文化?四川大学考古学林向教授的说法:认为巴蜀文化由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指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的先民所留下的历史文化,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临近地区,时间上讲想相当于春秋战国到秦汉,共近千年。

这是从考古学角度上来讲的。

广义:包括今天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的,以历史悠久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为主体的,同时包括域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从古到今的地区文化的总汇。

二、巴蜀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巴蜀文化区域和行政区划不等同。

古代巴蜀文化区: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包括四川省、重庆市,以及民族民风与巴蜀基本相同的汉中盆地、黔涪高原、湖北的西南、湘西等区域。

(陕西、汉中、南郑与四川相似)巴蜀文化是中华大文化的地域文化,大文化系统中的小系统。

要看到巴蜀文化的个性、还要看出巴蜀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同性、共通性。

三、巴蜀文化的特点a、谭先生、刘先生:巴蜀文化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开创性与完美性的结合。

b、谭先生: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神秒的心灵世界。

c、罗志田:包容性:具体体现易学、道学、易经之学发达、文风很盛。

d、袁廷栋:由移民文化为载体而表现的兼容性。

e、无具体提出者: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蜀人从容却含惰性,巴人明快失之浅薄。

四、总体上巴蜀文化的特征:1、文化生态特征:指巴蜀文化生成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巴蜀文化。

神奇、多样性(地貌、地形、气候、植被)、向心(围绕长江水系,十字的地位,交织的文化)。

2、巴蜀文化载体上的特征:易学、道学、宗教、史学、文学,雕塑、绘画、音乐也很突出。

3、巴蜀文化精神:双重性、混合型,善变(创新、“川剧变脸”)、守旧,进取和闲适的混合,聪敏与固执,重虚与务实。

三、巴蜀的地理环境对巴蜀文化艺术有怎样的影响?1、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为巴蜀文化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巴蜀文化的名词解释

巴蜀文化的名词解释

巴蜀文化的名词解释巴蜀是中国历史上四大文化中心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了整个西南地区,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巴蜀文化的名词进行解释和阐述,旨在加深人们对巴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巴蜀文化,指的是以巴蜀地区为中心的文化体系。

巴蜀地区,即今天的四川和重庆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核心地带,也是古代巴蜀人的聚集地。

巴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根植于这片富饶的土地、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人文历史。

巴蜀文化的最早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在巴蜀地区已有6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距今约8000年前的美岩遗址就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蜀文化逐渐繁荣兴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巴蜀文化的核心特征之一是饮食文化。

巴蜀地区的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温湿,土壤肥沃,这为巴蜀人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尤以米、面、茶和水果等为主要食物。

巴蜀人善于烹饪,发展出了著名的川菜,其独特的味道和辣度让世人叫绝。

川菜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巴蜀文化还以其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而闻名于世。

民间艺术作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表达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在巴蜀地区,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包括川剧、川曲、川绣等,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川剧是中国四大剧种之一,以其激情四溢的表演形式和独特的川蜀方言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巴蜀地区还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其中最著名的是青城山和峨眉山。

这两座山成为峨眉派和青城派的发祥地,也是中国道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道教作为中国独有的宗教信仰体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巴蜀地区的道教文化更是独具一格,形成了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巴蜀文化还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人雅士而闻名。

巴蜀地区的建筑风格以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为主,展现出独特的巴蜀民居特色。

而巴蜀地区的文人雅士,如杨雄、杨伦、杨宪宁等,为巴蜀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

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

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

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

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

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

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

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

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

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

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

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

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巴蜀文化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

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

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

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

后与蜀同时为秦所灭。

代表巴文化特征的有出土战国时的圆刃折腰钺,短骹式弓耳矛及甑、釜、鍪配套的铜容器文化特点1、总体上,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灿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

2、文化上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进退之间,死生契阔。

3、蜀人从容,却含惰性;巴人明快,失之浅薄;瑰宝陆离,多附鬼气;人文荟萃,最是诗人。

4、巴蜀之地向来称为四塞之国,不可谓不封闭,然则多川汇流,昂然出三峡,成大江东去之势,尖锐,奔腾,苍茫,颇让人喟然感叹。

5、蜀中自古多才俊,蜀中自古少大将,多少豪情,多少志气,都削成丝丝缕缕花絮,化作点点滴滴闲情,粘满着春花秋雨,汇入大江大河,消失于无影无踪。

巴蜀文化是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一支奇葩,在中华民族文化谱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___里的文化600字

___里的文化600字

___里的文化600字
巴蜀国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南腹地的巴蜀文化中有许多独特的文明神韵,在诸多文化影响下,巴蜀国文化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几乎每座古建筑上都能体现出节气感染下的巴蜀文明,按照古老的节气守则见证太阳每个季节每一天的位置,正巧代表着人们精髓之处在监视与预测当地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赋予古建筑与文化精神更多的涵养。

巴蜀州宗教奉行“大雅乐德”主义——把自然视为本源的精神观,在宗教信仰的基础上传承和发展了许多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民间社会习俗,范围更进一步拓展到作物和工艺的文化智慧的传承,从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艺术。

此外,巴蜀国文化不仅从康熙、雍正时期中国上下庄严深远的文化之风中受到极大影响,而且吸收了两千多年来西南腹地中各少数民族文化的色彩,品种繁多,令人愉悦至极。

在巴蜀文化中,以说话方式丰富多彩的传承方式也受到了很大关注和尊重,一些传说、童话等,都是他们表达自己文化的一系列方式,深刻影响了许多社会文明。

因此可见,它乃源自两千多年冥冥之中的古老文化,在自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不仅丰富了巴蜀社会的底蕴,也注入了能量,展现出金碧辉煌的新景象。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 包含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
• • • • •
Hale Waihona Puke 这里,我们分以下几点介绍巴蜀文化: 饮食文化 宗教文化 文学艺术 风景名胜
饮食文化
• • • • 四川火锅 水煮鱼 宫保鸡丁 回锅肉
宗教文化
• 世界上的几大宗教中唯一在我国土生土长 的宗教是道教,道教的创教之地就在巴蜀。 • 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 天下幽”之誉的四川青城山
• • • •
另外,还有不少佛教圣地 峨眉金顶 乐山大佛 重庆大足石刻
文学艺术
• 四川谐剧 • 四川清音 • 川剧绝活:变脸
风景名胜
• 九寨沟
• 海螺沟
• 杜甫草堂
三峡风景(巫峡)

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内江师范学院

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内江师范学院

巴蜀文化与四川旅游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内江师范学院1. 最早的巴蜀天文学家是春秋时的茎弘。

()答案:对2. 巴蜀民俗文化包括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方言等。

()答案:对3.通高3.96米的青铜神树是巳知全世界同一历史时期最大的青铜单件器物。

()答案:对4. 金杖杖身上端的三组人、鱼、兽图案说明,金杖既被赋予着人世间的王权,又被赋予着宗教的神权,它本身既是王权,又是神权,是政教合一的象征和标志。

()答案:错5.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人像、人头像、人面具以及神树造型的青铜制品,大大丰富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内容,填补了中国青铜文明的某些空白,纠正了中国上古没有青铜雕塑的偏见。

()答案:对6. 考古学家发现了宫殿级别的建筑群,推测确定三星堆应该是古蜀国的都邑。

()答案:对7.望丛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西南部。

是纪念望帝杜宇和丛帝而修建的祀祠。

()答案:对8.古蜀王国用金杖标志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这同中原夏、商、周三代用鼎作为最高权力的标志物是全然不同的。

()答案:对9. 宋代,峨眉山的一位女医生发明了全世界最早的种人疽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

()答案:对10. 鱼旯王时代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青铜器文明。

()答案:对11. 下列哪一项属于长江上游文明的范畴。

()答案:金沙遗址###三星堆文明###十二桥遗址###室墩文化12. 关于史学冢对鳖灵身世来历的猜测,提到过他有可能是()人答案:巴人###荆人13. 古蜀的年代历时三千多年,大致分为以下()等几个时期。

答案:室墩文化(蚕丛至柏灌时期)###三星堆文化(鱼旯时期)###金沙十二桥文化(杜宇时期)###晚期蜀文化(鳖灵时期)14. 根据挖掘和文物出土情况,大致可以把金沙遗址的发现分为哪几个区()答案:大型建筑基址区###墓葬区###一般生活居址区###大型祭祀活动区15. 三星堆从历史文化跨度上分为四期,这四期包括()。

答案:距今3600年到3200年,相当于商代中期,埋藏大量青铜器的两个神秘祭祀坑就在这一时期###距今3200到2800年,相当于商代末期至西周初期###距今4000至3600年,相当于夏代到商代前期,巳由铜石并用时代过度到青铜时代###距今4800至4000年,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中晚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16. 巴蜀文化与楚文化相互交融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巴蜀文化的特点与贡献

巴蜀文化的特点与贡献

巴蜀文化的特点与贡献巴蜀文化指的是四川地区的文化,包括历史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文化。

四川地区地理环境多变,民族文化多元,自唐宋以来,巴蜀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历史文化巴蜀地区作为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夔门楼、宏观寺等著名景点,都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上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之外的第三大文化。

三星堆的青铜器、玉器以及祭祀用的青铜面具、青铜鸟、青铜树等器物,开创了巴蜀地区的青铜器文化之先河。

而在这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青铜神树,其树干高达4.8米,是目前中国现存的最高古代青铜人物。

这些文化遗迹让巴蜀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得以闪耀。

二、艺术文化巴蜀文化也以独特的艺术文化著称。

在艺术表现上,巴蜀文化注重形式的表现,不拘泥于形式的传承,吸收其他地区的文化元素,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蜀绣和川剧。

蜀绣以技艺高超著称,其绣品造型逼真,色彩鲜艳,堪称中国刺绣之极品,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

而川剧则是中国著名的地方剧种之一,它的音乐、唱腔、表演形式都非常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审美价值。

三、宗教文化巴蜀地区的宗教文化也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

道教和佛教是最为盛行的宗教,其中最为知名的要数峨眉山的佛教文化和青城山的道教文化。

峨眉山孕育出了“峨眉派”佛教,这是中国佛教中教义较为纯正、规模最为庞大的佛教流派之一,对佛教的发展和传播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青城山的道教文化更是影响了整个中国的道教文化,青城山被誉为“天下奇观、天下道观之冠”。

总而言之,巴蜀地区的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文化贡献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巴蜀文化所传承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文明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第一节:巴蜀艺术与审美艺术(一)1、巴蜀文化的特点2、什么是巴蜀文化3、巴蜀的地理环境对巴蜀文化、艺术有哪些影响。

一、什么是巴蜀文化?四川大学考古学林向教授的说法:认为巴蜀文化由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指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的先民所留下的历史文化,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临近地区,时间上讲想相当于春秋战国到秦汉,共近千年。

这是从考古学角度上来讲的。

广义:包括今天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的,以历史悠久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为主体的,同时包括域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从古到今的地区文化的总汇。

二、巴蜀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巴蜀文化区域和行政区划不等同。

古代巴蜀文化区: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包括四川省、重庆市,以及民族民风与巴蜀基本相同的汉中盆地、黔涪高原、湖北的西南、湘西等区域。

(陕西、汉中、南郑与四川相似)巴蜀文化是中华大文化的地域文化,大文化系统中的小系统。

要看到巴蜀文化的个性、还要看出巴蜀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同性、共通性。

三、巴蜀文化的特点a、谭先生、刘先生:巴蜀文化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开创性与完美性的结合。

b、谭先生: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神秒的心灵世界。

c、罗志田:包容性:具体体现易学、道学、易经之学发达、文风很盛。

d、袁廷栋:由移民文化为载体而表现的兼容性。

e、无具体提出者: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蜀人从容却含惰性,巴人明快失之浅薄。

四、总体上巴蜀文化的特征:1、文化生态特征:指巴蜀文化生成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巴蜀文化。

神奇、多样性(地貌、地形、气候、植被)、向心(围绕长江水系,十字的地位,交织的文化)。

2、巴蜀文化载体上的特征:易学、道学、宗教、史学、文学,雕塑、绘画、音乐也很突出。

3、巴蜀文化精神:双重性、混合型,善变(创新、“川剧变脸”)、守旧,进取和闲适的混合,聪敏与固执,重虚与务实。

三、巴蜀的地理环境对巴蜀文化艺术有怎样的影响?1、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为巴蜀文化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蜀文化之宗教文化2011级汉本1班凌莉1326320002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宗教根源于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意识,严格的说是一种自我意识。

”因此,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我国的宗教中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道教的创教之地就在巴蜀。

东汉顺帝年间(公元126-144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学道与鹤鸣山,依据《太平经》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并依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信仰,创立了道派。

因入道均须交纳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据《华阳国志》记载:陵死,子衡传其业。

衡死,子鲁传其业。

(《华阳国志•汉中志》)此即是历史上所说的“三张”。

“三张”所传的“五斗米道”,主要是教人悔国奉道,以符水咒语治病。

此派教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称为“天师道”。

四川道教石刻为数不多,整个盆地内共有28处,其中以大足石刻中的道教造像最为系统和完整。

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腰,有一道教名观——古常道观,建筑雄浑庄严,金碧交辉,环境摇青耸翠,泉林交荫。

观后有一岩洞,内有张天师石刻像。

观前有古银杏一棵,传为天师手植。

原来这道观据说是东汉道教天师张陵结庐传道之处,后世遂称为“天师洞”。

张陵受到巴蜀“仙道”、“鬼巫”一类宗教习俗的深刻影响,后来在西蜀鹤鸣山(今大邑县境内)学道,于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在这里创立“天师正一盟威”之道,一般都简称为天师道,这也就是后来传遍全国的道教。

从学道到创道的过程,是张陵为道教作理论准备和创教实践的过程。

他造作道书24篇,完成了道教的神学思想体系;他选择叠幽拥翠的青城山作为“静思精至”、“整理鬼气”的创教传教基地;他改造巴蜀原有仙鬼巫术,建立神系、宫观组织、教区组织和斋戒仪轨,其中最主要的是创立教区组织“二十四治”。

初期的24治全在四川盆地西部,以阳平治(今彭州)为中心,鹿堂治(今绵竹)和鹤鸣山治(今大邑)最为重要。

天师道后来分化很多,南北朝时,南朝有南天师道,北朝有北天师道。

巴蜀本土的天师道的发展衍变也不绝如缕。

三国时代,张陵之孙张鲁凭天师道“雄距巴、汉垂三十年”。

成汉时,李雄的国师范长生以青城山作根据地,率千余家传道,被尊为天地太师,后人在他的旧居建有长生宫。

唐玄宗时,为解决山下飞赴寺僧人强占青城山道观“天师洞”的纠纷,下诏“勿令相侵,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使道佛两所各有区分”,并刻石于碑,这就是著名的《大唐开元神武皇帝书碑》,今仍立于常道观的三皇殿中。

五代前蜀时,道教著名领袖杜光庭定居青城山白云溪清都观,即今祖师殿,主持青城山及全蜀教务,著书立说,为道教理论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扶宗立教,天下第一”。

传说明代张三丰曾住成都二仙庵,张三丰为武当山道教南派,因此巴蜀地区武当派颇盛,真武宫观也很普遍,以宜宾市翠屏山的真武宫观群最为著名。

清代康熙初,陈清觉自武当山来青城山传全真龙门派,后来又主持二仙庵,使道教再一次兴盛。

青羊宫原名青羊肆,是成都城内最著名的宫观。

相传是老子出关见关尹之处,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改为青羊宫.宫内收藏有木刻《道藏辑要》板片, 是研究道教的重要文物资料.宫内现存两尊铜羊(俗称青羊)以及八角亭、吕纯阳石刻等著名建筑.佛教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宗教,根据近年的研究和考古发现,佛教传人我国的途径是多源的。

印度、中亚和西亚同我国古代的联系主要通过西域、南海,和滇缅五尺道、牦牛道三种途径。

古巴蜀位于这三条途径的交汇点,因此特别体现了佛教南传与北传在这里交汇的特点。

近年来巴蜀地区发现不少东汉晚期的佛教造像.绵阳何家山1号崖墓出土摇钱树上的铜铸佛像,乐山柿子湾1号崖墓和麻浩一号崖墓的石刻佛像,什邡皂角乡东汉砖石墓出土的画像砖上的佛塔与菩提树,宜宾黄塔山东汉墓出土的一尊坐于青狮上的佛像,彭山县东汉崖墓中的摇钱树陶座上的坐佛与侍者像,乐山西湖塘出土的施无畏印陶俑.忠县蜀汉墓出土三株摇钱树上铸有14尊佛像。

此外.还有流失到日本的几尊摇钱树佛像.除了佛像以外, 还有一些与佛教有关的造像,如西昌以及绵阳何家山二号墓出土摇钱树西王母额中有小圆圈,似为佛教白毫相特征。

摇钱树上常见莲花、羽人与西王母相伴,这是佛教传入初期仙佛相混的特征。

这些考古材料证明,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已传入巴蜀。

而同一时期中原地区至今还未见东汉佛像遗物和佛塔痕迹,但巴蜀地区却在摇钱树和画像石、画像砖上大量涌现,这必是佛教已有了较长时间传入过程,才有可能反映在艺术形象上。

其传播途径,显然不是经过西域——中原的途径输入,而是从南方传入的。

这是我们目前已知的佛教南传入中国的最早的实物证据。

众多的禅林古刹,构成巴蜀文化的一大景观。

南北朝以来,巴蜀高僧大德倍出,伽蓝古刹雄视,历代皆有传承。

尤其是唐代以来,在中国固有文化基础上,佛教的禅宗对巴蜀影响极大。

禅宗所倡导的丛林制度也是在巴蜀地区完善和光大的,禅林在巴蜀成为了佛寺的主流。

巴蜀作为禅宗的重要阵地,产生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如唐代修禅十大家中就有马祖道一、圭峰宗密等五家是巴蜀人,在全国禅宗内力量最为雄厚。

宋代时,巴蜀禅宗在全国已占绝对优势,并形成了自身的传承系统。

故佛学界有“言蜀者不可不知禅,言禅者尤不可不知蜀”之说。

四川的寺院丛林与四川禅宗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巴蜀地区的著名弹林寺院有成都的昭觉寺、大慈寺、文殊院、宝光寺,梁山(今梁平)的双桂堂,遂宁的广德寺,内江的圣水寺,重庆的华岩寺等。

南北朝时期,佛教由南北交错传来遍及巴蜀盆地,摩岩石刻造像遍布川中。

广元千佛崖有北朝造像,茂汶、西昌、成都万佛寺与龙泉山北周文王碑都有南朝和北朝的石佛像,表明佛教传播已甚为广泛。

到隋唐以后,北传禅宗与南传密宗在巴蜀地区交汇,现存唐代巴蜀石刻佛像百余处所见者多为北传,而在安岳、乐至、乐山龙泓寺、夹江千佛岩、邛崃、昭觉等地则又能见到唐代密宗佛像。

大足宝顶山大佛弯还有宋代赵智凤所集中雕造的迷宗柳本尊故事,是传承一行法师的"法密".这些密宗造像渊源多为南传。

南传与北传佛教在唐代以后的巴蜀出现了斑烂驳杂、复杂交流的局面,使巴蜀成为我国佛教石刻造像最多的省份,其分布之广,造像之多,题材之富,技术之精,为全国所仅见。

直到今天,四川盆地中广元的千佛崖和皇泽寺,巴中的南龛和水宁寺,安岳的千佛寨、玄妙观、卧佛院、华严洞、毗卢洞,大足的北山、南山、宝顶山,邛州的花置寺,大邑的药师崖,夹江的千佛崖,蒲江的飞仙阁等地的佛教石刻造像仍然保存完好,名扬远近。

在众多的石刻造像之中,巴蜀又是名副其实的大佛之乡,全川高度在10米以上的大佛共有20座之多。

乐山凌云寺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足背长11米,赤足上可围坐百人。

乐山凌云寺建于初唐高祖李渊武德(公元618年—公元626年),距今近1400余年,早于乐山大佛的建造,是中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凌云寺名取意高入云霄,山河升腾,意气昂扬,佛法宏远,佛圣之地。

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乐山岷江东岸,是世界著名的弥勒道场。

凌云寺弥勒殿门外咫尺之间,即是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

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佛像时,寺庙又有扩建,有“历朝敕九顶山凌云大佛等额”。

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可见会昌以前佞佛之风的盛行。

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德宗颁《修葺寺观诏》,要求各州府培修振兴寺庙。

凌云寺随即进行了大规模维修。

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七月,由于唐武宗李炎扬道抑佛,以僧尼耗蠢天下”为由,武宗李炎下灭佛令。

“佛教除长安、洛阳各四寺,地方诸州各一寺外,悉毁坏之”(蒋维乔《中国佛教史》)。

嘉州、眉州、陵州等奉诏毁佛寺,凌云山上八寺俱毁。

凌云寺因当时属“上州”的嘉州最具规模“中心大寺”,且“工作精妙”,得以保存,并在佛教寺院改名现象较普遍的唐宣宗时,一度改名报恩寺。

南宋祝穆所撰《方舆胜览》云:“九顶山,在城左,有九峰……会昌以前峰各有寺,今唯存报恩一寺。

”明万历进士、四川按察使曹学诠《蜀中名胜记》指出:报恩寺即凌云寺。

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一诗曾这样描写凌云寺:“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不过,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寺,早已不是唐代原貌。

唐建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毁。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凌云寺重修,以后又经多次修葺,尤其是解放后不断维修,基本保存了面貌。

凌云寺是大自然奇景和人类杰作的奇妙和谐组合。

天造妙景,彰大自然之奇美;千年古寺,显佛文化之深邃。

因寺前三江交汇的临江峭壁上,凿造有世界之最的弥勒佛坐像,人们将乐山大佛作为了凌云寺的象征、标志,所以普遍称乐山凌云寺为乐山大佛寺,大佛也就称为凌云大佛、乐山大佛。

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嘉定州志》称“凌云寺在凌云山,一名大佛寺”。

凌云寺也因高僧海通禅师首倡修建乐山大佛,更加名声显著。

潼南马龙山卧佛是全国第一大卧佛,独占山峰的半壁岩面,长达36 米,却只刻了佛的上半身,下半山与山体结合,隐于祥云雾霭中,可谓匠心独运。

安岳卧佛全长23米,在八庙乡卧佛沟。

在经窟上刻满了佛经,共有131 平方米,约26万字,是一座罕见的唐代石刻经库。

荣县大佛是我国第二大佛,也是第一大释迦佛,通高36.67米。

过去的荣县大佛是全身贴金的,在阳光下金光闪耀可达数里,可惜1943年被当时的地方官将贴金取掉,这种光彩夺目的奇观遂不复得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