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原创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1-8日积月累)WORD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1-8日积月累)WORD教案

语文园地一神奇的大自然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语文园地二观察和发现(十二个月和花)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十一月水仙供上案,十二月腊梅雪里藏。

语文园地三童话世界(现代诗)雨中的树林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

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你还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事情。

晶莹的雨珠滚动在叶面上,蜘蛛吐丝给你串一串项链。

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

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一身运回了家。

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

语文园地四动物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无首龙飞凤舞如虎添翼调虎离山骑虎难下照猫画虎天马行空汗马功劳马到成功老马识途牛刀小试笨鸟先飞呆若木鸡胆小如鼠语文园地五我国的世界遗产(风景对联)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北京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镇武陵)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语文园地六人间真情(古诗)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语文园地七成长的足迹(古文名句)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语文园地八科技的力量(名人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物理学家——牛顿)在新的科学宫殿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写景作文《美丽的海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写景作文《美丽的海滨》

美丽的海滨
中秋假期,我与父母来到了海滨。

听说,那里的海鸥机智聪明,因此我们全家一到海滨就赶往了海边,一睹海鸥的风采。

我们站在桥上,远远望去,海鸥成群结队地聚集在海上,有的在美滋滋地吞食自己捕到的小鱼,有的在空中徘徊着飞翔,好像在守护自己的家园,还有的在浅水处悠闲的散步,仿佛在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我正望的出神,妈妈拽着我指向一边,原来是一只海鸥捕到了一条稍大点儿的鱼,正躲在我们身后不远处的隐蔽角落里独自享受美味呢!
细细观察,我觉得这些海鸥好有意思。

它们在浅水滩散步的时候,头颈伸得长长的,一步一步慢悠悠地走着,貌似缩小版的丹顶鹤。

可是它们一飞起来,爪子和头颈就好像收缩了似的,一下子就看不见了,真是绝妙的小动物哦!
啊!这些聪明顽皮的小海鸥,真是惹人喜爱!。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小练笔优秀作品(精选六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小练笔优秀作品(精选六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小练笔优秀作品【写作指导】四上《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为:从“风”“烟花”“”雷雨“和“小狗””中选一个事物,用上“霎时”“过了一会儿”的等词语写下来。

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此次小练笔的要求应是写出画面感,表现事物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技巧有:从事物的样子、声音、气味等方面进行细致描写。

观察和想象是最重要的手段,对事物进行连续观察,把自己看到、听到、闻到的写下来,根据眼前景展开丰富的想象,画面就“活”了。

【优秀范文】作品1:风娃娃天空忽然起了一阵凉意,啊,原来风娃娃降临了!风娃娃偷渡到果园,把水果的香味装进一个大口袋。

风娃娃又溜到了花坛,野花和野草的香味顺着风娃娃的“香味磁铁盘”沾了上去。

风娃娃把它的秘密武器往天空一扔,城市的香味都被吸了进去。

一会儿工夫,风娃娃就干完这一切,骑上白马,快马加鞭,把香味传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

大家一闻香味,就知道这是风娃娃的功劳……作品2:厉害的风呼—呼—啦啪!大树那最后几根头发也被秋风一扫而空,松鼠的树洞里满满装着比巴掌大、熟透了的松果,让人直流口水,树洞外传来松鼠爸爸的叹气:“哎—冬天又来了!”果然,凉快的秋风呼的一声散去,好像告诉冬天快来!过了一会儿,冬风呼啸,走过松鼠洞,偷走了一个松果,走过大榕树,又把几个树枝摘下,走过人类的房屋,捡起地上枯黄的树叶,在这玩了好久还不够。

风把雪孩子叫过来,又是一会工夫,雪孩子被冬风吹了起来,一抬头,人们看到了雪孩子的大笑脸。

过了好几天,冬风似乎玩腻了,不耐烦地卷着雪花到处乱窜,只听到阵阵呼呼声。

再过几天,太阳公公出来,让冬天和雪孩子回去了,雪变成了水,流向学校,冬风笑了,也回去了。

春风把小动物,小植物叫醒,霎时,大地充满生机。

(王煦锦)作品3:雷雨漫天的乌云黑压压的,滚滚而来,天空蓦地拉上了一块黑色的幕布,整个世界就像被扣进了蒸笼里。

突然,狂风四起,尘土飞扬。

路旁的小树被吹得东倒西歪,仿佛要被连根拔起。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一》教案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开展同桌间、小组内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分享本单元课文学法,以“读文章,我仿佛看到……听到……闻到……”为话题,交流阅读文章后产生的感受。

(重点)2.朗读两组与声音有关的词语,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与同学交流。

能用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描述一个事物,并写下来。

(重点)3.写好钢笔字,注意行款布局,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

4.熟读并背诵王维的《鹿柴》。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准备好书写练习纸,有条件的可以搜集王维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总结回顾,揭示内容。

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在对本单元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领略了钱塘江大潮浩浩荡荡、横贯江面的壮观景象;感受到了月下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体会到秋夜幸福温馨的美妙意境;观赏了“倦鸟回巢、抖落斜阳”的奇丽画面;发现了花牛在草毡丛中有趣的行动;我们还感受到那满天繁星的迷人壮美……一篇篇优美的课文,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让我们的思绪飞得很高很远。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能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这节课,让我们通过“交流平台”来交流总结一下本单元习得的学习方法吧。

二、教学“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说说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边读边想象画面)2.过渡:想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张开想象的彩翼,我们能“看”得更高,“听”得更远,“闻”得更多……请同学们读一读“交流平台”的内容,看看教材给我们安排了什么样的学习任务。

3.同桌交流,了解本次“交流平台”展示的内容。

4.开展小组学习。

(1)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分角色,回顾学过的课文或者联系课外阅读过的文章,运用“交流平台”中的句式相互交流阅读文章后产生的感受。

(2)组织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①汇报交流本单元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交流自己运用了什么方法来理解文章景物的特点。

②范例展示:读《观潮》,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样子;仿佛听到潮来时那如同山崩地裂的响声。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精选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精选

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学内容包括:诗词欣赏《静夜思》、成语接龙、阅读理解《秋天的雨》和写作指导。

二、教学目标1. 感受诗词的韵律美,理解并背诵《静夜思》。

2. 学习成语接龙,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阅读《秋天的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感受秋天的美好。

4. 学习写作技巧,能够运用观察、想象进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成语接龙、写作指导。

重点:《静夜思》的理解与背诵,阅读理解的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秋天的景色,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诗词欣赏:a. 朗读《静夜思》,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b. 讲解诗词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c. 学生齐读、背诵《静夜思》。

3. 成语接龙:a. 讲解成语接龙的规则。

b. 演示成语接龙,引导学生参与。

c.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阅读理解:a. 朗读《秋天的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b. 提问学生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c. 讨论文章中的优美词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写作指导:a. 讲解观察、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

b. 展示例文,分析写作技巧。

c. 学生进行课堂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诗词欣赏:《静夜思》2. 成语接龙:示例成语、学生接龙成果3. 阅读理解:《秋天的雨》4. 写作指导:观察、想象、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背诵《静夜思》。

2. 每人至少积累5个成语,进行成语接龙游戏。

3. 阅读短文《秋天的雨》,回答课后问题。

4. 以“秋天的景色”为题,进行课堂写作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诗词、成语、阅读理解和写作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的一部分。

本单元的主题是“秋天”,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风俗和人物,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秋天的韵味。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秋天的美景图片、进行口语交际和书写练习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秋天的认识和感受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口语交际和书写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秋天的美景图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口语交际和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书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口语交际和书写练习的落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欣赏秋天的美景图片,营造美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口语交际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循序渐进法: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进行口语交际和书写练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秋天的美景图片,用于欣赏和讨论。

2.准备课文录音,用于听力练习和模仿。

3.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认读和复习。

4.准备练习册和书写纸,用于书写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秋天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同时,引导学生自由发表对秋天的看法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正确书写、识别并理解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能力目标:能够用简单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难点: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教学准备•故事书籍:《语文园地一》•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故事内容,并引出主题。

•第二步:学习带领学生逐段阅读故事,解释生字词汇,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启发学生的思考。

•第四步: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步:归纳总结故事的主题及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思考。

5. 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复述并画出故事内容。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基本符合教学设计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导入环节的设计上,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或引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在学习环节中,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或小组讨论,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最后,在归纳环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从故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对故事内容有所了解,也表现出一定的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知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口语交际、汉字书写、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基本的语法和词汇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也需要加强对于汉字的书写和认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能够正确书写汉字,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3.能够通过口语交际,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阅读理解和汉字书写能力的提升。

2.难点:对于复杂句子的理解和对于生僻汉字的书写。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实践教学:通过书写和口语交际的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一》的相关内容。

2.课件:对于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和展示。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对于上节课的回顾,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口语交际、汉字书写、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

通过讲解,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运用。

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汉字进行书写练习,提升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对于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情况进行反馈,鼓励学生进行改进。

6.小结(5分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024年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精选篇)

2024年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精选篇)

2024年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精选篇)新课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篇1 学习目标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7、联系“宽带网”。

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

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精选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精选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词语盘点、读读写写、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和习作五个部分。

详细内容如下:1. 词语盘点: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短语,并能熟练运用。

2. 读读写写: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模仿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3. 日积月累:学习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和片段,积累语文素养。

4. 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5. 习作:以课文为蓝本,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短语,能熟练运用;学会朗读、模仿和创作;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乐于表达的情感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语文素养的积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学习词语盘点,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新词、短语。

3. 课文学习:分组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文魅力。

4. 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习作和课后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一》2. 板书内容:a. 词语盘点:新词、短语b. 读读写写:朗读、模仿、创作c. 日积月累:优美句子、片段d. 口语交际:交流、表达e. 习作:写作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词语盘点中的新词、短语,每个写5遍。

b. 模仿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创作一段话。

c. 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写一篇习作。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作文怎么写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作文怎么写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作文
怎么写
秋天的云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来,但云像一床厚厚的被子似的遮住了它.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照进了我的房间.从窗外望去,蓝蓝的天空,一条雪白的云很长很长的,仿佛印在天空,把天空划成两半.过了一会儿,长长的云飘走了,蓝宝石般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面白色的旗帜,那面旗帜飘啊飘啊,不知飘到哪里去了,因为它飘过的地方没留下一点痕迹. 接着又来了一大片云,像是一群正在奔跑的绵羊,可是才一转眼的工夫,羊群不见了,只剩下几片云停在天上.几分钟后,云开始调皮起来了,雪白的云团像海浪一样在空中翻滚着、碰撞着、推拥着、挤压着.虽然没有海的蔚蓝,没有涛的声音,但它有海的浩瀚,海的气势.
下午三点左右,天空上便布满了云,那满天的云不是一整块的,而是由一点点一点点的小云朵组成的.一小朵挨着一小朵,布满了整个天空.一小朵云像个小雨伞一样大,几小朵呢?几十朵呢?它们把南边的半个天空给遮住了.就像我们一样,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一群人的力量是强大的,是不可战胜的!
秋天的云,真美.
1。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教学目标学会正确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习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修改习作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评议要点:⑴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⑵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作文讲评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⑴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⑵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

(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⑴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⑵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学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2教材简析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关于观察,勇于交际的能力。

教媒学体准使备用词语卡片。

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

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

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二单元范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二单元范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主题:一处自然景观要求: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以写身边的景物。

要写出自然景观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

提示:1、回顾口语交际中自己所讲的内容,想一想准备写什么景物,这个景物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2、想一想打算从哪几方面来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考虑好习作的内容和顺序。

3、把自己想好的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要突出景观的特点。

4、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大家共同评议,修改习作。

范文一晚霞我对晚霞情有独钟。

说起晚霞,我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动。

瞧,太阳似乎累了,慢吞吞地回家了,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放射出美丽的色彩,将大地染成一片桐红。

“早霞不出门,晚霞传千里。

”晚霞逐渐向四面八方伸张,似断又连,形成了一朵又一朵的红鳞云,轻盈地飘动着,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在互相追逐嬉戏,又如大狮子,仙女的绸带,火红的玫瑰……晚霞,是母亲那温暖的手。

远远的,仿佛像我招手。

让一天的疲惫随霞光散去;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怀着甜蜜的梦、对明天的期待、睡下了……晚霞是我小心翼翼走过的每一条路,那路是那样的坑坑洼洼,曲曲折折。

在这一路上,我忘不了一望无垠的草地是我那银铃般的笑声;忘不了小溪中欢乐的嬉戏声;忘不了山林中捉迷藏时那所留下的串串小脚印……悠悠晚霞起,萋萋乡情在……简评: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对晚霞的喜爱,绚丽的晚霞给我带来了无限的遐想,这种记忆现在依然美好。

范文二春雨从小,我就很喜欢春雨。

你看,那透明的雨丝如牛毛,如千万条银丝,如迷迷漫漫的轻纱在天地间飘荡。

一阵风吹来,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这时,我总是喜欢倚在窗前,探着身子,伸出手臂享受这斜风细雨的爱抚。

或是打着小花伞走进雨雾中。

好让雨丝儿轻轻地拂过我的手臂,那一点点淡淡的凉意好舒服。

它悄无声息地飘在我的衣服上,密密的、柔柔的,使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一缕温情。

细雨如痴如醉地下着,那么轻、那么密。

凉丝丝的雨中,偶尔还飘来一股泥土的清香味儿,那么清新好闻。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本单元共有5篇课文,分别是《观潮》、《走月亮》、《秋天的雨》、《草原》和《索溪峪的印象》。

《语文园地一》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大自然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学生在朗读、感悟方面还需要加强训练。

另外,学生对于新课程的适应能力较强,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激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走进大自然”。

2.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3.交流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 四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一
授课教师:肖灵娟
词语盘点-读读写写
• 宽阔 薄雾 笼罩 沸腾 奔腾 依旧 • 恢复 灿烂 竹竿 规律 缝隙 照耀 • 树梢 静寂 白茫茫 若隐若现 昂首东
望 •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横贯江面 齐头并
进 • 漫天卷地
词语盘点-读读记记
颤动 霎时 反差 花卉 涨潮 榕树 镇静 梨黄 紫檀色 百合色 葡萄灰 茄子色 金灿灿 笑盈盈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不容置疑 神秘莫测 神来之笔 千姿百态 人迹罕至 应接不暇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郁郁葱葱 恍恍惚惚
对一对
• 风 吹 杨柳 千门 绿, (雨)润 (桃花) 万树 ( 红)。 • 冬 去 山明水秀, ( 春来 )(鸟语花香)。 • 植树造林 绿大地
( 栽花种草 )(美人间)。
趣味语文
[hǎo]
[hào]
好读书 不好读书
[hào]
[hǎo]
好读书 不好读书
————[明]徐渭
• 上联是说:一个人年少的时候,耳聪目明, 精力充沛,大好时光,这个时候是好[hǎo] 读书的时候;可惜有人不知读书的重要, 只顾玩耍,不爱好[hào]读书。
按设想好的顺序描写;结尾:深化主题,抒发感情。[姿 态特点、色彩特点、动静特点;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早晚、四季)、观察顺序、景物类别。]
5. 关键词——习作中的要点:美丽、神奇、喜欢…… 6. 始习作
描写景物的方法:
1、拟人法
秋天拿着染料把树叶涂黄了。 鸟儿在树上兴奋的叫着,那 Nhomakorabea声真好听。
2、比喻法
2. 按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观察顺序、 景物类别)
3. 最低分三段,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排比、对比。
4. 结尾要深化主题:抒发感情或首尾呼应。
三、要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 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 的动态,使他们很和谐地呈现在读者眼 前。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 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四、要抒发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 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 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 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 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五、要文辞优美
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因 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 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 修辞方法。这样,文章才会给读者以 美的享受。
写什么?(选材)
• 可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宁夏的西北影视 城,沙湖;或其他城市的,如西湖,泰山, 九寨沟等等……
• 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景观:花草树木、公 园或校园的一角、自家的菜地果园……
受到的启发
• 写作就是要把画面呈现在脑 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 它完整的呈现出来
日积月累
• 什么是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言简意深,对仗工整, 是汉语语言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
上下联语调和谐对应,诵读时体现出神奇 的音韵美。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 典型的回文联,意思是:云雾环绕着 山峰,群山也吸引着云雾;蓝天和一 望无际的水相连接。
• 还可以是一次偶遇:日出日落、荷塘月色, 都市夜景……
怎样写?(写法)
• 突出所写景物的奇特之处。 • 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按方位、观
察顺序,总分的顺序。 • 巧用一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
比……把景物形象生动的写出来。 • 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作技巧:
• 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 下而上、由里到外等等,有次序的描写,详略得 当。
考考你
齐头( 并进 ) 神秘( 莫测 ) 千( 姿)百( 态 )
应接( 不暇 ) ( 恍恍 )惚惚
郁郁( 苍苍 ) 不容 ( 置疑 )
涓涓( 细流 )
帘帘( 飞瀑 ) 人迹( 罕至 ) 漫(天 )卷(地)
考考你
国庆节,我们一家人游览了庐山。山上 云雾缭绕,给人(神秘莫测)之感,似乎 走进了人间仙境,山间时而(涓涓细流)、 时而( 帘帘飞瀑),还有(郁郁苍苍)的树 木……沿途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令 我们(应接不暇)!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 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 是绝对写不好的。 观察必须确立好立 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 ( 空间方 位 ) ,也可以是变换的 ( 移步换景 ) 。 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 路也就清楚了。
二、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 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 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 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 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 来。
• 下联是说:一个人年老时方知读书的重要 性,爱好[hào]读书;却因耳聋眼花,力不 从心,不能好好[hǎo]读书!
1.可以清心也 2.以清心也可 3.清心也可以
4.心也可以清 5.也可以清心
口语交际 忆一忆
通过第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一同走进了: • 奇特雄伟的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 • 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 出自宁波,意思是:绿水本来没有什么忧愁, 只因风一吹,才愁眉苦脸;青山怎么会苍老, 但是雪一下,愁啊愁,愁白了头!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 出自杭州西湖,叠字联,也是回文联。 • 意思是山水相依,到处是明艳、秀丽的景
色;时而晴天,时而下雨,变幻不定,景 色非常奇特。
• 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亭台楼阁等; 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还要动静结合;写出 环境气氛。
• 仔细观察,抓住特点。 • 人、景、事相结合。 • 融情于景。
• 恰当的使用优美词句,如叠词、成语,引用古诗 词,可以增加文采。
• 融情于景。
理一理:写作六部曲
1. 细审题——要求写一处景物 2. 精选材——选定你印象深刻的景物 3. 提问题——在哪里?为什么喜欢?按什么顺序写? 4. 理思路——开头:介绍景物名称和所在位置;中间: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 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 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 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 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 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 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 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一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 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 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 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 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 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 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 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色彩法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 着了火。
4、比较法
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天那么羞涩、夏天那么袒露、冬天那么内 向。
写作要求:
1. 400字以上,结构完整。
搜索记忆 哪一处景物让你印象深刻……
• 可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宁夏的西北影 视城,沙湖;或其他城市的,如西湖,泰 山等等。
• 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景观,如公园或校园 的一角,自家的菜地果园。
• 还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日出日落、乡村月 色,城市夜晚的灯景。
美丽的大自然……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 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 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 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 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 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峡谷。 • 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鸟的天堂 • 绚丽多变的天上奇观——火烧云
口语交际—说景观
要求: • 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 • 说一说这个奇观的成因; • 听的同学可以提问、补充。
习作指导
• 学习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的 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美就在身边, 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我们发现的美景。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 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 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 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 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 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 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 也突然有了光彩。
一、立足于观察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 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 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 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 下来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 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 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 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 叠字联 • 意思是:群山起伏重叠,山路弯弯曲曲;
山泉发出丁丁冬冬的声音,树木高矮不 一,错落有致。
拓展练习
• 回文联 白云观中观白云,流水河里河水流。 香山碧云寺云碧山香,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 叠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 劝学联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