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光伏组件生产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将太阳能电池片、玻璃、背板等材料组装在一起,制成太阳能电池板的过程。
下面详细介绍光伏组件生产工艺:1. 制备太阳能电池片:首先,通过硅块或硅粉制备出多晶硅材料。
然后,将多晶硅材料加热熔化,在石墨模具中进行结晶,形成多晶硅棒。
接着,将多晶硅棒切片成较薄的硅片,即太阳能电池片。
2. 表面处理:对太阳能电池片的表面进行处理,以增加电池片的光吸收能力和电荷收集效率。
通常采用酸洗、气相沉积、蚀刻等工艺。
3. 电场加速老化:通过将太阳能电池片置于电场中,模拟气候环境,进行加速老化测试,评估电池片的质量和稳定性。
4. 备注和分选:对电池片进行视觉检查,发现外观缺陷或缺陷,进行标注并进行分类。
5. 背板生产:背板是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材料,通常采用铝合金、钢板等材料制成。
通过剪切、冲压、折弯等工艺处理,制备出合适尺寸和形状的背板。
6. 清洗:将太阳能电池片、玻璃等材料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污染物,以确保组件的质量和效率。
7. 组件组装:将太阳能电池片、玻璃、背板等材料组装在一起。
首先,将太阳能电池片固定在玻璃上,通常使用胶水或硅胶进行粘合。
然后,将背板固定在玻璃背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太阳能电池板。
8. 背板密封:将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密封,以防止湿气和灰尘进入,并增加电池板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9. 电池板测试:对组装好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和外观检查,确保组件的质量和效果。
10. 包装:对通过测试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包装,以保护其不受损坏或污染。
以上就是光伏组件生产的工艺流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组件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以提高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成本。
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工艺

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工艺
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工艺是将硅片、玻璃、铝框等材料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加工成光伏电池组件,用于太阳能发电。
下面以常规硅基光伏电池为例,分步骤阐述其生产工艺。
1. 硅片切割:先将硅棒切成薄片,然后采用线切割技术将硅片切成150-200微米厚的晶片。
这一步是整个工艺流程的起点。
2. 体液深度腐蚀:将硅片浸泡在碱性液体中,利用化学反应将硅片表面的极薄氧化层和部分硅材料腐蚀掉,形成较深的反向电场。
3. 清洗与蚀刻:经过深度腐蚀后,用酸性液体将硅片表面的微小瑕疵清洗掉,再蚀刻一层透明氧化硅。
4. 消光排笔:用液态聚合物在硅片的上下两个金属电极之间涂一层厚度约为25微米的消光层,以减少电极反射而影响电池效率。
5. 金属化:将铜、铝等金属蒸镀在消光排笔上,形成上下两个电极。
上铝下铜为常规电池的铺设方式,这一步完成后形成的晶体管就是PN结。
6. 切割、选级和分装:将硅片切割成多个电池,不同电池在制造过程中,由于材料、设备等方面的原因,也可能出现不同级别的电池,此时要进行筛选,将同一级别的电池分装装配并进行电学特性测量。
7. 等离子体清洗:为了去除硅片表面的杂质,提高器件性能,需要在高温、低压等条件下使用等离子体清洗法,清除氧化物和其他杂质。
8. 包装和组装:最后将生产的电池安装在玻璃上,用透明胶粘合在铝框上。
平板太阳能电池组件由多个电池板拼接而成,通常为36个或72个板拼接而成。
本文所述的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工艺中,每一步都需要准确的技术参数和工艺条件,以确保电池的品质,最终达到预期的发电效果。
同
时,这也反映了光伏电池、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对于技术的要求是有多高的。
太阳能光伏组件工艺流程

太阳能光伏组件工艺流程1.硅料准备: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主要材料是硅,硅料准备是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硅料一般以高纯度多晶硅为主,通过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硅,再经过还原反应制得硅气。
硅气被冷凝成小颗粒或棒状,然后经过冶炼、熔炼等工艺步骤得到硅锭。
2.硅片生产:硅锭通过切割机切割成硅片。
硅片表面进行化学抛光,去除氧化层和其他杂质,然后通过酸处理,利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去除表面残留的氧化层,得到表面光亮的硅片。
3.电池片生产:硅片经过磷掺杂、扩散、蚀刻、电极印制和器件隔离等工艺步骤形成太阳能电池片。
首先,在硅片表面喷涂磷酸二氢铵溶液,然后进行扩散烧结过程,通过高温高压的条件,使磷元素在硅片中扩散形成n型硅片,形成p-n结。
然后,在硅片正负两侧分别印刷上导电铝和导电银电极,通过层层烧结、蚀刻等工艺步骤,形成电池片的正负电极和器件隔离结构。
4.组件加工:电池片经过磨边、打孔、清洗等加工步骤,形成太阳能光伏组件。
首先,对电池片进行磨边处理,去除边缘毛刺和表面缺陷。
然后,在组件上打孔,以便后续的组件的串并联。
最后,通过喷水或者超声波清洗等工艺步骤,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使电池片表面干净。
5.测试:组件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测试包括外观检查、电气特性测试等。
外观检查主要检查组件外观是否完整,有无破损、刮花等缺陷。
电气特性测试主要测试组件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最大功率等关键指标,评估组件的性能。
6.封装:测试合格的组件需要进行封装,以保护其内部电池片免受环境的损害。
常见的封装方式有玻璃封装和背板封装。
玻璃封装是将组件表面覆盖一层透明玻璃,利用背单面多层复合材料将电池片与后面的材料粘合在一起。
背板封装则是将组件背面用背板封住,并加入密封胶进行固定,使电池片与背板紧密连接。
以上就是太阳能光伏组件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从硅料准备到最终的封装,每个步骤都十分重要。
这些步骤的精确操作和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光伏组件技术方案

光伏组件技术方案1. 简介光伏组件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通过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直流电。
它由太阳能电池板、支架、连接器和其他附件组成。
本文将介绍光伏组件的技术原理、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
2. 技术原理光伏组件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即当光线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会产生电荷载流子。
太阳能电池板通常采用硅材料,当光线照射到硅材料上时,光子会激发硅材料中的电子,形成电子和空穴。
电子和空穴被分离后,通过电场的作用,电子会流向顶端,而空穴会流向底端,从而产生电流。
这样,光能就被转化为电能。
3. 关键技术3.1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组件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板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等类型。
其中,单晶硅的转化效率最高,但成本也最高;多晶硅的转化效率次之,成本相对较低;非晶硅则转化效率最低,但成本也最低。
选择太阳能电池板的类型,需要综合考虑转化效率、成本和实际应用需求。
3.2 支架支架是用来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组件,通常采用铝材或钢材制成。
支架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太阳能电池板的重量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此外,支架还需要具备调整角度的功能,以便使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段中接收到最大的太阳辐射。
3.3 连接器连接器用于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与其他设备,如电池或逆变器。
连接器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以确保电能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3.4 逆变器逆变器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
它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将直流电转换为需要的电压和频率的交流电。
逆变器还具备电能监控、保护和故障诊断等功能,提高光伏组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发展方向4.1 提高转化效率目前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研发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材料和结构,提高光子的吸收和电子的分离效率,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
4.2 降低生产成本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是影响其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光伏组件技术路线及优缺点

光伏组件技术路线及优缺点
光伏组件技术指的是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
目前
常用的光伏组件技术路线主要有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种。
以下
将逐一介绍这三种技术路线的优缺点。
单晶硅光伏组件技术路线:该技术路线的主要优点是转换效率高,达
到了20%-22%以上。
此外,单晶硅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使用时间也较长,可以达到25年以上。
缺点是单晶硅成本较高,生产成本上升后,价格也较高,导致市场需求较小。
另外,单晶硅制造工
艺比较复杂,能耗大,环保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多晶硅光伏组件技术路线:多晶硅技术路线的优点在于生产成本较低,价格也相对便宜,市场需求量也大。
缺点是转换效率较低,只有16%-18%左右,可用寿命也较短,大约只有20年左右。
另外,多晶硅材料的电池片表面会出现晶界缺陷,影响转换效率。
非晶硅光伏组件技术路线:非晶硅是一种非晶态硅材料,因为其材料
特性,可以制成较为柔软的薄膜组件,可以被应用于可弯曲的太阳能
电池板、智能健康手环、智能手表等柔性电子领域。
由于非晶硅材料
的特殊性质,可用于太阳能电池板、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缺点是转换效率较低,只有8%-12%左右,不适用于大规模商业
化生产。
总的来说,每种光伏组件技术路线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在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环保方面做出更多努力,提升光伏组件技术的市场竞争力。
光伏组件工艺

光伏组件工艺光伏组件工艺简介光伏组件工艺是指将太阳能电池片与其他材料组装在一起,形成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经过多个工艺步骤,包括电池片加工、组件封装和测试等环节。
本文将介绍光伏组件工艺的主要内容和流程。
光伏组件工艺流程光伏组件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电池片加工–电池片切割:将硅片切割成合适大小的电池片,通常采用切割机械完成。
–表面处理:通过化学处理等方式,改善电池片的表面特性,提高电池效率。
–电极印刷:将导电层印刷到电池片上,一般使用银浆进行印刷。
–烧结:将电极烧结在电池片上,确保电极与硅片良好连接。
2.组件封装–回流焊接:将电池片与封装组件(例如玻璃、EVA膜)固定在一起,采用热加工方法使其连接牢固。
–边框粘接:在组件边框与玻璃之间加入粘合剂,增加组件的强度和密封性。
–排气:在封装组件内注入稀有气体并排出空气,减少氧气和水分对组件的影响。
3.组件测试–输出功率测试:通过光照条件下的测试,测量组件的输出功率和效率。
–绝缘电阻测试:测试组件的绝缘电阻,判断组件的电气安全性能。
–外观检查:检查组件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或缺陷。
前沿技术和挑战光伏组件工艺在不断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前沿技术和挑战。
•高效电池片制造技术:提高电池片制造工艺和材料的效率,使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更高。
•新型封装材料:研发具有更好光传递和封装性能的材料,提高光伏组件的性能和寿命。
•工艺自动化: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技术,提高工厂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组件可回收利用:研究光伏组件的回收利用技术,减少废弃组件对环境的影响。
结束语光伏组件工艺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环节,其工艺流程和技术不断发展,推动着光伏产业的进步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光伏组件工艺将继续取得突破,为清洁能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光伏组件的制造技术研究

光伏组件的制造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光伏发电是以太阳辐射为能源,利用光伏发电设备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无污染、可再生能源。
随着新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光伏组件作为其核心材料,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主要研究光伏组件的制造技术,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第二章:光伏组件制造工艺光伏组件的制造流程主要包括晶体硅制备、硅片制备、单晶硅片及多晶硅片的电池制造、组件的制造等环节。
其中,硅片制备是整个制造流程的核心环节之一,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多晶硅净化通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多晶硅进行净化,以保证其低氧、低碳等杂质含量,提高硅质量。
2. 多晶硅拉升将净化后的多晶硅用拉伸机拉升成棒状,这样可以提高硅棒的纯度和结晶度。
3. 切割成硅片将硅棒进行切割,形成硅片。
4. 磨平及清洗对硅片进行磨平和清洗处理,以保证硅片表面的平整度和洁净度。
此外,电池制造和组件制造也是制造流程中重要的环节。
电池制造主要包括:清洗、薄片切割、化学抛光、清洗和电池制程等;组件制造则主要包括:电池焊接、安装及背板封装等。
第三章:光伏组件制造中的技术瓶颈在光伏组件制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瓶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质量多晶硅制备技术多晶硅的质量是影响组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多晶硅净化、生长技术等技术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硅质量难以保证。
2. 硅片制备技术硅片质量直接影响到组件的效率和成本。
由于硅片制备难度大、成本高,制备银浆的粘接性也存在问题,导致硅片加工效率低下。
3. 市场成熟度低光伏发电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其市场成熟度仍然不高。
由于政策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光伏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难以确定,这给制造企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第四章:技术解决方案针对光伏组件制造中存在的技术瓶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解决:1. 推动多晶硅制备技术的研究加强对多晶硅净化、生长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多晶硅的质量,以达到组件的高效率和长寿命。
2. 加强硅片制备技术的研究加强硅片制备技术的研究,提高硅片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硅片的制备成本。
光伏组件生产流程

光伏组件生产流程一、概述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的核心部件,其生产流程包括硅片制备、电池片制备和组件制造三个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伏组件生产流程。
二、硅片制备1. 硅原料准备硅原料通常采用高纯度石英矿石,经过选矿、粉碎、洗涤等工艺处理,得到高纯度的硅金属。
2. 炉内反应将硅金属投入到电弧炉中进行加热,同时向其中加入氢气,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硅。
反应后的氯化硅经过冷却结晶得到多晶硅块。
3. 晶棒拉制将多晶硅块放入拉棒机中进行加热,在拉棒机中形成一个小孔,并通过旋转和上下拉伸的方式逐渐拉长形成单晶硅棒。
4. 切割将单晶硅棒切割成薄片,即所谓的“切片”,并进行表面抛光处理,以便后续工艺处理。
三、电池片制备1. 清洗对表面抛光处理后的硅片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2. 磷掺杂将硅片放入扩散炉中进行加热,并向其中加入磷酸二氢钠等掺杂剂,使其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掺杂层。
3. 金属化在电池片表面涂上金属膜,通常采用铝或银等金属。
4. 刻蚀通过光刻技术将电池片表面的金属膜进行刻蚀,形成电极。
5. 焊接将两个电极焊接在一起,形成电池片。
四、组件制造1. 清洗对电池片进行清洗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
2. 封装将电池片放置在透明的聚合物基板上,并用胶水或其他粘合剂固定。
然后在基板上涂覆一层聚合物保护膜,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
3. 测试对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测试,检测其输出功率、效率等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4. 包装对测试合格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包装,通常采用纸箱或木箱等方式进行包装,以保护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五、总结以上就是光伏组件生产流程的详细介绍。
整个生产过程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以确保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光伏组件生产将会越来越普及和广泛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预加热 12温区 雅马哈 HY9905(500VA变频) BR-PV-HS BR-PV-ML 杨子 泰克 艾德克斯 Fluke JC-9100 美国SP JC-98xx 定制 BR-xyz WDW-1、2、5 CAAM-2001 CA3000+ BR-PC 定制 WAW-D BR-PC-IMEA BR-PC-EVA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1.5光伏组件层压
图3-9 层压机内腔简图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1.7安装接线盒 1.接线盒类型
a) 传统型光伏接线盒 盒
b)封胶密封小巧型光伏接线盒 c)玻璃幕墙专用型接线 图3-10接线盒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1.9光伏组件测试
表3.1 参考标准测试条件
1.6 1 1.2 1 0.6 0.8 1.2 0.4 3 2 1.4 0.4 5.2 31.2 33.8 176.8 31.2 360 480 31.2 4 12 24 0.8 181 280 6 76 92 300 2146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2设备
表3-3研发与检测中心的设备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设备名称 高低温老化箱 高低温老化箱 环境试验箱 冲击试验仪 紫外老化仪 冰雹测试仪 贴片机 插件机 波峰焊 回流焊机 进口自动点胶机 变频电源 热斑测试仪 机械载荷试验机 耐压测试仪 示波器 电子负载仪 红外成像仪 电源测试系统 光谱测试系统 电池动态测试仪 逆变器老化系统 自动XYZ震动仪 万能材料试验机 分光光度计 暴晒色度试验机 盐雾试验机 电站测试系统 弯曲试验机 跌落试验机 涨力试验机 合 计 规格 定制 常规 定制 定制 定制 BR-PV-HT系统 Juki-2050L AI 西门子 单价(万元) 110 65 120 12 36 28 480 220 35 46 62 4 270 16 1.3 2 1.2 64 21 13 24 240 13 17 140 97 12 210 7 4 8 用量 2 4 2 1 2 1 1 1 1 1 1 3 1 1 3 3 5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金额(万元) 220 260 240 12 72 28 480 220 35 46 62 12 270 16 4 6 6 64 21 13 24 240 13 17 140 97 24 210 7 4 8 2871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2.1单片测试仪
表3-6 标准术语
符号 Isc Voc Pm Im Vm Rs Rsh Eff FF 光强 温度
定义 短路电流 开路电压 最大功率 最大功率时电流 最大功率时电压 光伏电池片的串联电阻 光伏电池片的并联电阻 效率=Pm/面积*P入射光 填充因子= Pm/Voc*Isc P入射光=100mw/cm2 测试时环境温度
3.1.11生产技术管理 2.光伏组件生产浪费控制 (3)搬运的浪费。
3-14 单焊后搬运造成浪费
a)搬运改善前 b)搬运改善后 图3-15 搬运改善对比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1.11生产技术管理 (4)库存的浪费。
图3-16 库存
图3-17 管理问题水落石出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1.11生产技术管理 2.光伏组件生产浪费控制 (4)库存的浪费。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2.6装框机
图3-44常用装框机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2.7打包机
图3-47 打包机外观 a)水平打包机b)无人化打包机c)缠膜机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Thanks
第三章
辐照度 环境温度 功率公差范围 最大可测光伏组件尺寸 光源 光强可调范围 光管寿命 光均匀度 测量范围和精度 电流 测量误差 重复测量误差 系统配置 电源要求 重量 外形尺寸
1000 W/m2 25 °C, AM=1.5 ± 3%) 1100mm*2000mm 高能脉冲氙灯 70—120W/C㎡ ≥300000次 ±3% 电压 0~30V ±0.1% 0~60V ±0.1% 0~2A ±0.1% 0~20A ±0.1% ≤2% ±1% 卧式测试台,PC机 220V/50Hz/2kW 320kg 850mm*1500mm*2460mm。
表3-5 典型技术参数
项目 光源 光强范围 光谱 辐照度均匀性 辐照度稳定性 测试重复精度 闪光时长 数据采集 测试系统 测试面积 测试速度 测量温度范围 有效测试范围 测量电压范围 测量电流范围 测试参数 测试条件校正 工作时间 电源 SCT-B SCT-A SCT-AAA 300W大功率脉冲氙灯,氙灯寿命 10万次(进口) 100mW/cm2(调节范围70~120mW/cm2) 范围符合IEC60904-9光谱辐照度分布要求AM1.5 ±3% ±2% ±3% ±2% ±1% ±0.5% 0~100ms连续可调,步进1ms I-U、P-V曲线超过8000个数据采集点 Windows XP 200mm×200mm 3秒/片 0~50℃(分辨率0.1℃ ),红外线测温,直接测量电池片温度 0.1W~5W 0V~0.8V(分辨率1mV) 量程1/16384 200mA~20A(分辨率1mA) 量程1/16384 Isc、Voc、Pmax、Vm、Im、FF、EFF、Temp 、Rs、 Rsh 自动校正 设备可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 单相220V/50Hz/2kW ±2% ±2%
图3-22 等待浪费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1.11生产技术管理 2.光伏组件生产浪费控制 (7)次品的浪费。图3-23 次品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2设备
表3-2 生产设备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设备名称 电池片分选台 电池片中转车 单焊台 串焊台 电池串暂放架 电池串放置架 叠层台 叠层光伏组件放置架 规格(mm) 1200×800×1340 1200×600×600 1200×700×1340 2000×700×1340 200×410×1000 1800×1160×1650 1800×1290×900 1850×1000×1650 单价(万元) 0.3 0.4 0.4 0.3 0.2 0.5 0.8 0.4 用量 4 2 8 4 8 4 4 4 金额(万元) 1.2 0.8 3.2 1.2 1.6 2 3.2 1.6
单位 安培(A) 伏特(V) 瓦特(W) 安培(A) 伏特(V) 欧姆(Ω) 欧姆(Ω) % % mw/cm2 摄氏度(℃)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2.3光伏组件层压机
图3-24 层压机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2.4光伏组件测试仪
图3-42 光伏组件测试仪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2.1单片测试仪
≤±2% A级
≤±2% A级 ≤±0.5% ≤±1% 10ms 1200mm×2000mm 5W~300W 0~100V(分辨率1mV) 0~20A(分辨率1mA) Isc、Voc 、Pmax、Vm、Im、FF、 EFF 、Temp 含8000个数据采集点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2.5焊接机
图3-43 光伏电池片焊接机 a)焊接机 b)焊接现场
9
叠层光伏组件放置架
1850×1650×1650
0.6
4
2.4
10
叠层光伏组件检验架
1000×500×1650
0.2
4
0.8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610×1200×1200 1850×1000×900 1850×1200×800 1850×1200×900 1850×1200×800 900×900×720 3140×1200×1000 1000×350×900 (125*125)×12片 2300×1300×750 1200×500×1100 1000×600×900 SET205H JDSGC-9BG JDSGC-9CM VLP-380 BSL2236OAC-III 日本NPC公司 日本NPC公司 SFS10 QY-PV-EVA JTC-7060T 3.5T BFG3T IBM System I 海尔 8立方/10kg 宁波天豪 KMXIN 定做
层压光伏组件放置车 修边台 装框台 清洗台 打包台 打包台 TPT裁剪台 TPT存储柜 串焊模板 装框机 层压机配套水箱 辅助工作台 焊台 单片测试仪 光伏组件测试仪 大层压机 小层压机 光焊机 高速电池片分选机 划片机 交联度测试仪 玻璃清洗机 动力插车 手拖车 服务器 中央空调 气路、储气罐 自动点胶机 自动设备及线 其它设备配置 合 计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1.3背面串接
3-5 整片光伏电池片串联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1.4敷设 1.串联
图3-6 连接串焊好的电池串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1.4敷设 1.串联
图3-7 层叠顺序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1.4敷设 2.层叠
图3-8生产线上的敷设现场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1.11生产技术管理 2.光伏组件生产浪费控制(1)制造过剩的浪费。
图3-11 光伏组件生产中的七种浪费
图3-12 制造过程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3.1.11生产技术管理 2.光伏组件生产浪费控制 (2)加工本身的浪费。
图3-13 焊带浪费图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制作:吴泉辉 徐云龙
第三章
光伏组件生产技术
书名:光伏组件生产技 术 书号:978-7-11151391-9 作者:徐云龙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