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病的常见症状

合集下载

脾的知识点总结

脾的知识点总结

脾的知识点总结一、脾的解剖结构脾是一个位于腹腔左上方的带有网状结构和薄壁的器官,外形呈菱形,长12-17厘米,宽8-12厘米,厚3-4厘米,重200-300克。

其组织结构包括脾脏、脾囊、脾冠等。

脾脏主要由红髓、白髓及淋巴结等组织组成,红髓主要负责消化老化红细胞,白髓主要则助于免疫防御。

脾囊为脾的包围物,脾冠则为脾动脉相供应的结构。

二、脾的功能脾在人体中起到了许多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液的过滤器。

脾具有滤清及清除血浆中的微生物、老化或异常的红细胞等功能,保持血液的正常。

2. 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

脾脏发展成熟的淋巴细胞,产生和释放抗体,对病原微生物起到一定的抗体作用。

3. 存储功能。

在人体出现失血时,脾脏会释放血细胞,并且为人体其他器官提供血液。

4. 感染和疾病的免疫。

脾脏是人体关键的免疫功能器官之一,当机体出现感染或者疾病时,脾脏会迅速发出抵抗机体的免疫反应。

三、常见的脾病脾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但是也会因为一些原因导致患上脾病。

在生活中常见的脾病主要包括:1. 脾大。

脾大是指脾脏增生、充血、肿大,常见于感染、免疫性疾病等疾病,也可能是因为脾脏的损伤和功能异常导致。

2. 脾梗死。

由于脾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导致的脾梗死病变,引起上腹疼痛、发热、质地坚硬等临床表现。

3. 脾破裂。

脾脏外伤、梗死、感染、炎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可导致脾脏出现裂伤,引起内出血等病变。

4. 脾肿瘤。

脾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脾淋巴瘤、脾毛细胞瘤等。

这些疾病可能会引起腹部胀痛、贫血、发热等症状。

四、脾病的预防与保健为了预防脾病和维护脾脏的健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注意饮食。

饮食中要均衡、多样化,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鸡蛋等。

2. 生活规律。

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过度饮酒、吸烟等不良行为。

3. 加强锻炼。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脾脏的功能。

脾胃辩证

脾胃辩证

脾胃辩证【要点精讲】(一)脾胃概述1脾①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脾主升清脾主统血②病理状态运化功能减弱运化水谷↓:消化功能↓食少,腹胀,便溏运化水液↓:浮肿,水湿痰饮清阳不升:头晕,困重;湿困;气陷,内脏下垂脾不统血:出血③主要症候虚证脾气虚脾气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脾阳虚实证:寒湿,湿热2 胃①生理功能: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②病理状态及主要症候:虚—胃气虚、胃阴虚、胃阳虚实—寒饮停胃、胃热炽盛、食滞胃脘、气滞胃脘(二)证型分析一脾病辨证1 虚证①脾气虚证●涵义: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病因病机:A寒湿侵袭,饮食不节损伤脾土B劳倦过度,忧思日久,吐泻太过C禀赋、年老、大病脾虚失养●临床表现:A脾虚水谷不运:纳少腹胀,食后尤甚;便溏;面色萎黄B水湿不化:浮肿,肥胖C气虚:形瘦倦怠●辨证要点:纳少,腹胀,便溏以及气虚症候②脾虚气陷证●涵义: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又名脾[中]气下陷证。

●病因病机:A脾气虚进一步发展;B久泄久痢、劳累太过损伤脾气、清阳下陷C妇女孕产过多、产后失调●临床表现: A脾气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纳呆B下陷:头晕;坠胀感;内脏下垂C二便:便意频数、久泻不止;小便浑浊●辨证要点:脾气虚症候以及脾气下陷所致的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为主要表现的症候③脾不统血证●涵义: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行,以各种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又名脾[气]不摄血证。

●病因病机: A脾气虚进一步发展B劳倦过度,损伤脾气统血无权●临床表现:A脾气虚:神疲乏力,气短懒言B慢性出血:口鼻、皮肤、二便、月经日久→气血两虚:面色萎黄、舌淡,脉细无力●辨证要点:脾气虚(或气血两虚)症候以及慢性出血④脾阳虚证●涵义: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又名脾虚寒证。

脾病的辨证论治

脾病的辨证论治

脾病的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具有转运水液、运化物质、
提供能量和维持血液的重要作用。

但是,脾脏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以及生活习惯和饮食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病变。

本文将介绍中医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

一、辨证
脾虚证: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气虚弱影响了这些功能,出现口淡、乏力、饮食不香、大便稀薄等症状。

治疗方案应在调补脾气的基础上配合运用其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大枣、山药、黄芪等。

潮热汗出证:脾肾阳气不足,手脚冰凉,出现潮热和出汗等症状。

治疗方案应当调补脾肾阳气,使用温补的药物,如干姜、桂枝、黄精等。

湿热痰饮证:由于长时间不当的饮食、环境、情绪的刺激导致体内湿气、痰饮、火毒的聚积,引起胸闷、胸痛、咳痰等症状。

治疗方案应用清热解毒、化湿祛痰的药物,如白术、茯苓、车前草等。

二、论治
中医治疗脾病主要从调养脾气、益气和滋阴等方面入手。

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合使用其他药物治疗。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脾病的中医药方:
健脾汤:治疗元气不足,脾虚拒食、便泄的病症,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

四君子汤:用于脾气不足,脾虚肢体倦怠、食欲不佳,由人参、白术、大枣、陈皮组成。

三峡消积散:治疗脾胃气滞,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由荷叶、茯苓、车前草、草果组成。

中医诊断学课件-脏腑辨证(脾)

中医诊断学课件-脏腑辨证(脾)
舌淡,苔薄白,脉弱 全消钡透提示:胃粘膜脱垂症
胃痛--脾胃气虚 调补中气--补中益气汤
王某,男,55岁。1983年9月12日初诊。 近10天下痢稀薄,色瘀紫暗红,腹痛下坠频频入厕而泄 病2、3天后,前阴流血,开始粘稀,后为白粉状物,会阴及 手足冷重,形寒嗜卧,口唇渐现黑圈。此病己有4年之久, 曾多处诊治无效
素体阳盛,邪热犯胃 过食辛辣温燥,化热生火 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犯胃
胃脘灼痛拒按 牙龈肿痛溃烂
消谷善饥 实热见证
(十)食滞胃脘证
食滞胃肠证
指饮食停滞胃脘,导致胃气逆滞所表现的证候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 脾胃虚弱,食滞不化
胃脘胀痛 嗳腐吞酸,厌食 有无伤食病史
某男,49岁。19761128日初诊 进食后上腹部胀痛2年余。喜按,纳呆,吞酸烧心 便溏,中、西医治疗,效不佳 查见:体弱面色欠润,少气懒言,精神不振
舌淡胖齿痕 沉迟 苔白滑 无力
脾不统血 肢倦, 便血,吐血,尿血,肌衄,齿衄/妇
少气懒 女月经过多,崩漏
舌淡苔白 弱
脾阳虚
言,面 色不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腹冷痛,喜温喜按,肢冷尿少/肢体 困重/浮肿/带下清稀
舌淡苔白 细弱
(五)寒湿困脾证
湿困脾阳证 寒湿中阻证
指寒湿内盛,脾阳受困,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饮食失节,过食生冷;冒雨涉水 久居潮湿气候阴雨,寒湿内侵 嗜食肥甘,湿浊内生
实证
过食辛辣温燥;温燥药物太过;吐泻太过 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温热病后期,胃阴耗伤
胃阴虚 饮食倍伤,饮食不洁,寒邪、热邪犯胃
寒滞胃脘证、胃火炽盛证、食滞胃脘证
(一)脾气虚证
脾失健运证
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脾胃不好有哪些症状表现,该怎么调理?

脾胃不好有哪些症状表现,该怎么调理?

脾胃不好有哪些症状表现,该怎么调理?关于《脾胃不好有哪些症状表现,该怎么调理?》,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学觉得身体的血气是由肠胃将食材转换而成,故肠胃乃后天之本。

那麼脾胃不好有什么症状呢?脾胃不好该怎么调养呢?脾胃不好的表现症状1、数据信号:便秘提醒:胃热胃热者,食物残留下滑迟缓,水份易外流,到肠子时已越来越很干,进而造成便秘,而与此相对性的,排便常大便不成型,很稀,大多数为脾胃虚弱引发。

解决方案:便秘者可试着推腹法,即一只手放到左边肺脏外缘,另一只手压在上面,用劲匀称地推拿,此方法可推动肠胃肠蠕动,加快食物残留的下滑。

而腹泻者可温灸中脘穴(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手心按着膝关节,中拇指尾端向外一横指处)、关元穴(脐下3寸处)等穴道,另外每日食用1杯姜片大枣红糖水来改进病症。

2、数据信号:人体肌肉无力肌肉少而白肉多提醒:脾胃虚寒假如一个人肌肉无力、沒有延展性,或肌肉少而白肉多,多因脾胃虚寒引发。

解决方案:脾胃虚寒者可常常健身运动脚指头和按摩小腿。

健脾养胃伎俩第一招:理肠胃关联,搞清次序搞好预防脾与胃是身体的关键消化系统,表中关联。

胃主水源保护区、脾主运化,二者互相融洽,分工协作,互相配合消化吸收作用,因而中医学称脾和胃为“后天之本”。

胃主“水源保护区”沤肥水谷。

“水源保护区”指胃接纳食材和盛纳食材,“沤肥”就是指胃有基本消化吸收食材之作用。

经胃基本消化吸收后的食材分成“清”、“浊”两一部分。

其清者即体液,由脾消化吸收消化吸收送往全身各部。

故有“脾为胃行其体液”之说。

其浊者,由胃下行到结肠,再次进一步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关键指消化吸收、消化吸收、运送营养元素的全过程,脾的关键作用之一是负责人运送与消化吸收。

水谷入胃。

经胃的基本消化吸收以后,下送于脾,由脾再进一步消化吸收与消化吸收。

第二招:同肠胃同治,把握住方式处理问题脾主运化,当脾出現问题时,导致胃里消化吸收后的营养元素不可以运送到人体各处,另外也不可以反补营养成分给胃,脾病导致机体主症有:胃胀痛、胃口降低、消化不良等。

中医基础理论:脾的病机——脾病常见症状

中医基础理论:脾的病机——脾病常见症状

脾病的常见症状有:腹满作胀、脘腹痛、⾷少便溏、黄疸、⾝重乏⼒、肢冷,或见脱肛、阴挺(⼦宫脱垂)及内脏下垂,以及便⾎、崩漏、紫癜等症。

其发⽣机理分析如下:
脾病常见症状
 发⽣机理
腹满作胀或脘腹痛 多因寒湿或湿热困脾,脾⽓阻滞;或因脾⽓虚,运化⽆⼒,宿⾷停滞;或因脾阳不振,中焦虚寒,失其温煦,寒凝⽓滞等所致。

脾健运失职,清⽓不升,浊⽓不降,⽓机郁滞,故发胀满⽽痛。

 
⾷少、便溏 多因寒湿或湿热困脾,或脾虚胃弱,饮⾷物消化吸收障碍,脾不升清,胃纳受碍,故纳呆⾷少。

脾胃纳化失调,⽔湿内停,致使⼩肠清浊不分,混杂⽽下,并⾛⼤肠,则发作便溏,甚则泄泻完⾕不化。

故《素问·阴阳应象⼤论》
说:“湿胜则濡泄。

” 
黄疸 为眼⽩、⽪肤黄染。

多由于脾运不健,湿浊阻滞,肝胆疏泄受碍,胆热液泄,胆汁不考试,⼤站收集循常道,逆流⼊⾎,泛溢于肌肤所致。

 
⾝重乏⼒、肢冷 多由脾阳脾⽓不⾜,或脾为湿困,不能正常运化⽔湿,因⽽⽔湿留滞所致。

湿性重浊,易阻滞肌⾁四肢,故见肢体沉重。

脾能转输⽔⾕精微,以营养肌⾁四肢。

若脾阳脾⽓虚损,温煦濡养失职,则可见⾝疲乏⼒,肢体不温。

 
脱肛、阴挺及内脏下垂 多因脾虚,中⽓下陷,脏腑升举维系⽆⼒或不能升举,则可见脱肛、⼦宫脱垂,或内脏下垂等症。

 
便⾎、崩漏、紫癜 多因脾⽓虚,失其统摄之权,则⾎不循经⽽外逸。

如⾎溢肠内,则⾎随粪便⽽下,谓之“便⾎”。

⽓虚下陷,冲任不固,则发为崩漏。

⾎溢于肌腠⽪下,则发为紫癜。

辨脾病证候

辨脾病证候

脾胃功能 失调
运化失司 胃气上逆
土壅木郁
脘痞或痛,纳少便溏 泛恶欲呕
面目肌肤发黄
寒湿 困扰
阳气被遏,温化失司 肢体浮肿,小便短少
寒湿下注,带脉失约 妇女白带量多
寒湿重浊,阻遏清阳
头身困重
口淡不渴,舌体胖,苔白滑或白腻 脉缓弱或沉细为寒湿内盛之象
辨证要点:脾胃纳运功能障碍及寒湿内盛。
湿热蕴脾证
湿热蕴脾证是指由于湿热内蕴中焦,脾胃纳运失职所
气虚机 体功能 低下
不能充养机体 面部失荣 宗气亦虚
肢体倦怠,形体消瘦 面色萎黄 少气懒言
舌淡苔白,脉虚弱脾气虚弱之征
辨证要点:纳呆,腹胀,便溏与气虚症状并见
脾虚气陷证
脾虚气陷证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脾虚 升举无力
内脏失于固托 清气下陷
脘腹重坠作胀,食后更甚
肛门重坠,或久泄不止 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
寒邪伤阳 津血凝滞
恶寒肢冷,口淡不渴,面白 或青,苔白润脉弦或沉紧
辨证要点:脘腹冷痛,发病急剧与实寒症状并见。
类证鉴别:胃阳虚证与寒滞胃肠证
食滞胃肠证
饮食停滞胃肠,以脘腹胀满疼痛,呕泻酸馊腐臭为主
症的证候。
食滞胃肠 气失和降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
食阻气机,通 降、传导失职
食积于内 拒于受纳 食滞肠道 阻塞气机
舌红苔黄,脉滑数为火热内盛之象
辨证要点:胃脘灼痛拒按,消谷善饥与实热见症并见。
类证鉴别:胃阴虚证与胃热炽盛证
寒饮停胃证
寒饮停胃证:是指寒饮停积于胃,胃失和降,以脘腹痞 胀、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水等为主要表现的症候。
寒饮停胃 胃失和降
气机阻滞 胃气上逆
脘腹痞胀

脾和胃病辨证

脾和胃病辨证

体现:(即食积证)
脘腹胀满疼痛,吞酸嗳腐或呕吐酸腐食物,吐后痛减, 纳呆厌食 (食积胃脘,气机停滞,胃失和降) 或肠鸣腹痛泄泻,泻下物酸腐臭秽
(积食下移于肠道,肠内腐气充斥)
舌苔厚腻,脉滑。
十一、胃脘气滞证
概念:邪气犯胃,致胃腑气机阻滞所体现 旳证候。
体现: 脘腹胀痛、窜痛,嗳气、肠鸣矢气则痛减, 痛而欲吐或欲泻,泻后不爽,或便秘
体现:即气陷证 (1)气虚证: (2)清阳不升或内脏下垂:
三、脾(胃)阳虚证(脾胃虚寒)
概念:脾(胃)阳亏虚,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体 现旳证候。
体现: (1)脾胃病症状:
纳呆腹胀,泛吐清水,便溏(完谷不化)
(脾胃阳虚,运化失职)
脘腹冷痛绵绵,喜温喜按,
(阳虚生寒,寒凝气机)
或见肢肿,尿少或见带下清稀色白量多
思索讨论题:
(1)患者患肝炎3年之见症为何证?1970年6月因 劳累而昏倒后出现高热5天,是什么原因?
(2)分析热退后旳临床病症,并判断其证型。
病案6
姜某,男,28岁,1990年7月12日初诊。 主诉:闷热,烦渴,全身发黄1周。 病史:患者于10天前割禾时,为暴雨淋湿全身,当
日自觉头身困重不适。因忙于农作,并未在乎。1周 前又添发烧,烦闷,汗出少而粘,脘腹痞胀,纳食不 馨,泛恶,厌食,继而全身发黄,小便如茶色,大便 稀糊不爽,遂来求医。检验:发烧38.2℃,面黄垢, 白睛及皮肤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诊疗为急 性黄疸型肝炎。 (1)患者10天前属何证?与现证病机上有何联络? (2)找出并分析临床主症,并判断其证型。
天来,精神倦怠,乏力,汗出,纳差,腹胀,大便 泄泻,形体日见消瘦。曾服多种西药(药名不详), 病症无明显缓解,要求中医治疗。 检验:面色萎黄,形瘦乏力,精神较差,皮肤潮冷。 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思索讨论题: (1)试分析证候,判断证型。 (2)请归纳本证旳病机特点。

脾胃病症状20166德阳

脾胃病症状20166德阳
• 肛门直肠 • 基本是肛肠科医师的工作,但是必须知道 还有部分属于脾胃病科的工作 • 临床表现:肛门疼痛、坠胀、潮湿、瘙痒 • 从儿科到老年病科、妇科都可以看到,只 是没有人知道应该是脾胃病科看
脾胃结构范围与脾胃病象
• 肝脏:现代基本单独成立科室,实际上, 还是属于脾胃病科范围的病 • 我们习惯按照动物实验结果来解决肝病, 临床上,肝病首先是脾胃病,热病从阳明 治疗,虚病从太阴虚寒治疗,两者都有就 寒温并用,补消结合 • 适当补肝,也必须是中医的理论
病机
• 病机=禀赋+病因过程,是解读病象的基础 • 病机包含了:禀赋、病因、病象的全部过程 !掌握了病机,就可以解读禀赋、病因、病 象(症、征、证、病、标) • 病机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基本, 所有,通过病象,就可以分析病因,最终可 以解读病象,了解疾病过去,预测机体未来 可能疾病!
临床病机运用类型
教科书的作用
• 教科书,就是狭义的教材。教科书是一个 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 • 广义上讲,凡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 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 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 (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脾胃系统症状体征的 原理解读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院
梁 超
脾胃病(非消化病)范围
• 部位: • 管道——口、咽、食道、胃、小肠、大肠 、直肠、肛门、肝胆、胰腺 • 系统内病——四肢病、肌肉(骨骼肌、平 滑肌、心肌)病、唾液及涎液病、七情病 (忧思)、食物病(积滞及其带来的系列 疾病)、微生态病、五行病(生克乘侮) 、升降病(太过及不及)
先天不足(禀赋不足)

脾胃虚寒的症状

脾胃虚寒的症状

脾胃虚寒的症状?脾虚吃什么好?脾胃虚寒的症状?中医认为脾胃虚寒主要表现在胃痛和脾阳两个方面,具体的脾胃虚寒的症状,如下:脾胃虚寒的人有哪些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欢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寒的人有哪些症状?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

又称脾阳虚寒症。

多由脾气虚症发展而来,或过食生冷,或肾阳虚,火不生土所致。

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

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

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

治宜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

脾胃虚寒的主要病因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引起。

再加上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更易导致胃病。

所以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有脾胃虚寒病人可多吃胡椒猪肚汤,生姜水。

胡椒和生姜是健胃、暖胃的调味品,可以调理好脾胃虚寒的病症,恢复健康脾胃。

当然,出现胃痛需警惕胃的器质性病变,最好去医院做胃镜检查。

由上,我们知道了脾胃虚寒的人有哪些症状,相信您可以更好的检查您的身体,来判定自己的体质是否属于脾胃虚寒,从而在饮食上忌食性寒的食物。

脾虚的人吃什么食物比较好?中医指出,脾虚的人适合吃补脾益气的食物。

脾虚的人吃什么食物比较好?脾虚的人,适宜吃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物,如粳米、灿米、锅巴(焦锅)、意米、白术、熟藕、粟子、山药、扁豆、土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①番薯俗称甘薯、山芋、红薯。

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脾胃病辨证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脾胃病辨证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脾胃病辨证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脾胃病辨证脾位居中焦,与胃相表里。

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外应于腹。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水谷、水湿,输布精微而藏营,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

脾又主统血,其气主升,喜燥恶湿。

胃居中焦,与脾相表里。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

胃气以降为顺,喜润恶燥。

脾的病变主要以运化、升清功能失职,致使水谷、水湿不运,消化功能减退,水湿潴留,化源不足,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为主要病理改变。

因此,临床以腹胀或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出血等为脾病的常见症状。

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理改变。

临床以食少,脘胀或痛,呕恶,呃逆,嗳气等为常见症状。

脾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

虚证多因饮食、劳倦、思虑过度所伤,或病后失调所致的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实证多由饮食不节,或外感湿热或寒湿之邪内侵,或失治、误治所致的湿热蕴脾、寒湿困脾;实证多由饮食倍伤,或误食不洁之品,或寒邪、热邪犯胃而成的脾之特性:(1) 六腑之氣皆降,唯脾性上升。

(2) 喜燥惡濕。

氣下陷之病歸屬脾,濕之證亦常屬於脾。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病變範圍:(1) 運化遲鈍(脾者運化),水和穀,出現1.吃的東西不消化,吸收不良,水穀不化,化源不足,水詩瀦留。

2.營養不足,出現營血虧損,生血無源。

脾氣升,然清陽不升。

清陽為何?混濁之物不會升,清的陽氣(指好的物質,有營養的物質)。

清陽不升,統血失職,脾主統血。

脾的功能還包括小腸的吸收。

脾有問題常出現的症狀:(1) 腹脹隱痛,肚子脹。

脾的功能可能主要指小腸的吸收消化功能。

小腸分清別濁。

小腸即在肚臍周圍。

小腸(脾)功能減退可出現腹脹,隱痛。

不欲食而納少(納少除了與脾有關,也與胃有關)。

由於消化吸收不好,胃納減退,或腹瀉便溏(不是新起腹瀉,新起的屬腸的問題)。

長期慢性的腹瀉便溏,浮腫,身重,乃因脾主濕,運化水濕,喜燥惡濕,所以浮腫(嚴格說是濕,不是腫),身重。

脾

泄泻
•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或呈水样而言。 本证可见于多种疾病,受病脏腑主要为脾胃与 小肠。 • 脾虚泄泻证见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 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 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 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 肠道所致。
泄泻
• 脾虚型腹泻患者的典型症状是: • 患者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退、大便稀 薄且有不消化食物。
消化不良的症状
• 热量不足 :未充分消化的食物不能被吸收入血,大部 分滞留于消化道,无法转运到机体的细胞以产生热量。 • 营养缺乏 :生命所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来源于饮 食,因此食物消化和吸收的障碍很可能会导致多种营 养成分的缺乏。 • 消化不适 :消化系统的工作效率不足,未消化或部分 消化的食物会在消化道残留、发酵并产生气体,出现 打嗝、胀气、多屁和腹部不适。 • 排便习惯改变 :消化不良常常会导致便秘、腹泻,有 时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发作。
中医说脾
• ②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而不 溢于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作用是通过气摄血 来实现的。若脾失健运,气虚不能摄血,则出 现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
中医说脾
• 脾与胃一脏一腑,脾主运化、主升、喜燥怕湿; 胃主受纳、主降、喜润怕燥。脾胃之间相互制 约、相互依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功能。胃肠道疾病,可根据上述的不同功能, 区别是脾病还是胃病,分别给以调治。但由于 脾胃在结构上有经络互相沟通,在功能上相互 作用,关系极为密切,故脾胃常常同病,治疗 时也要脾胃同治。
说脾
消食健脾片
西医说脾
• 脾位于人体左上腹,是最大的淋巴器官,它由 大量的淋巴细胞构成,具有很强的免疫功能。
西医说脾

脾胃病症PPT课件

脾胃病症PPT课件
四君子汤
(二)脾虚气陷证
概念:是脾气亏虚升举无力反而下陷的证候 成因: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致,或久泄久痢
,或劳累过度,或妇女孕产过多 临床表现:脾气虚证 + 脏器下垂
脾气虚-腹胀纳少,神疲乏力,头目眩晕,面 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 气陷-脘腹坠胀,食后甚,或便意频频,肛门 重坠,或久泄不止 精微物下泻-小便浑浊如米泔 脏器下垂-子宫、胃、肝、肾、直肠等
脾-脘腹痞闷胀痛,食少便溏,泛恶欲吐, 口淡不渴,肢体浮肿,小便短少,黄疸
舌脉-舌淡,舌体胖,苔白腻/滑,脉缓弱或
沉细
茵陈术附

(六)湿热蕴脾证
概念:是湿热内蕴中焦,脾主运化功能受困 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 • 感受湿热 • 嗜食辛热肥甘,嗜酒 • 寒湿蕴久化热
临床表现:湿热证 + 脾失健运 湿热-肢体困重,渴不多饮,身热不扬,汗 出不解,尿黄 脾-脘腹痞闷胀痛,食少呕恶,便溏不爽, 黄疸(阳黄)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补中益气 汤
(三)脾(胃)阳虚证
概念: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盛所表 现的虚寒证候
成因: • 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 • 过食生冷,过食寒凉 • 寒凉药太过,损伤脾阳 • 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
脾阳虚证
临床表现:阳虚证 + 脾气虚证
阳虚-形寒肢冷,四肢不温,面白,口 淡不渴
脾阳虚弱,虚寒内生-腹部冷疼,喜温喜 按,大便稀溏, 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 或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
成因: • 热病后期,胃阴劫伤 • 呕吐过频,伤津耗阴 • 肝郁化火,灼伤胃阴 • 过食辛辣、香燥或过用温燥之药
胃阴虚证
临床表现:胃失和降 + 阴虚证 胃 -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胃脘嘈 杂,脘痞不舒,干呕呃逆 阴虚内热-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 少 舌脉-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脾胃不好有哪些症状表现 该怎么调理?

脾胃不好有哪些症状表现 该怎么调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脾胃不好有哪些症状表现该怎么调理?
导语: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

那么脾胃不好有哪些症状呢?脾胃不好该怎么调理呢?脾胃不好的表现症状 1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

那么脾胃不好有哪些症状呢?脾胃不好该怎么调理呢?
脾胃不好的表现症状
1、信号:便秘
提示:胃热
胃热者,食物残渣下行缓慢,水分易流失,到大肠时已变得很干,从而导致便秘,而与此相对的,大便常不成形,很稀,多半为脾胃虚寒所致。

解决方法:便秘者可尝试推腹法,即一只手放在左侧肺部下缘,另一只手压在上面,用力均匀地按摩,此法可促进胃肠蠕动,加速食物残渣的下行。

而腹泻者可温灸中脘穴(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掌心按住膝盖,中指末端向外一横指处)、关元穴(脐下3寸处)等穴位,同时每天饮用1杯生姜大枣红糖水来改善症状。

2、信号:身体肌肉松弛肌肉少而肥肉多
提示:脾胃虚弱
如果一个人肌肉松弛、没有弹性,或肌肉少而肥肉多,多因脾胃虚弱所致。

解决方法:脾胃虚弱者可经常运动脚趾和按摩小腿。

调理脾胃招数
第一招:
理脾胃关系,弄清主次做好防治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08脾胃病

08脾胃病

里实寒证: (2)里实寒证:
九、胃热炽盛证
概念:胃中火热炽盛,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概念:胃中火热炽盛,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表现: 表现: 胃病症状: (1)胃病症状:
胃脘灼痛, (胃火炽盛,气血壅滞) 胃火炽盛,气血壅滞) 胃脘灼痛,拒按 吞酸嘈杂, (肝火横逆犯胃或胃气上逆) 肝火横逆犯胃或胃气上逆) 吞酸嘈杂,食入即吐 口臭,或牙龈肿痛溃烂, (热腐血肉) 热腐血肉) 口臭,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 或消谷善饥
脾与胃病辨证
脾胃主要生理功能和常见病症 脾主运化—脾失健运水谷不化 腹胀腹痛,纳少便溏 脾主运化 脾失健运水谷不化 腹胀腹痛, --水湿内停 浮肿,痰饮,舌胖, --水湿内停 浮肿,痰饮,舌胖,齿痕 脾主升清—清阳不升 神疲乏力,头晕目眩, 脾主升清 清阳不升 神疲乏力 , 头晕目眩 , 少气懒 言 --清气下陷 久泄脱肛, --清气下陷 久泄脱肛,内脏下垂 脾主统血—统摄无权 肌衄,便血,尿血, 脾主统血 统摄无权 肌衄,便血,尿血,崩漏 脾主肌肉四肢—脾失健运 肌肉消瘦, 脾主肌肉四肢 脾失健运 肌肉消瘦,四肢痿弱不用 脾开窍于口—脾失和健 口淡、口甜、口腻 脾开窍于口 脾失和健 口淡、口甜、 胃主受纳腐熟—胃气失和 胃脘疼痛或痞胀, 纳呆, 胃气失和胃脘疼痛或痞胀 胃主受纳腐熟 胃气失和 胃脘疼痛或痞胀 , 纳呆 , 食 欲 胃主和降—胃气上逆 恶心,呕吐,呃逆, 胃主和降 胃气上逆 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病案3
胡某, 日初诊。 胡某,男,32岁,工人,1964年3月28日初诊。 岁 工人, 年 月 日初诊 主诉:反复上腹疼痛10年 加重并伴呕血、黑便4天 主诉:反复上腹疼痛 年,加重并伴呕血、黑便 天。 病史:患者胃脘部疼痛,每因劳累或饮食不慎而发, 病史 : 患者胃脘部疼痛 , 每因劳累或饮食不慎而发 , 得食缓解,病延10载 5年前曾住某医院 诊断为“ 年前曾住某医院, 得食缓解,病延10载。5年前曾住某医院,诊断为“十 二指肠壶腹部溃疡” 天前, 二指肠壶腹部溃疡 ”。 4天前,上腹部疼痛又作,伴呕 天前 上腹部疼痛又作, 黑便。检查: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谷不馨, 血、黑便。检查: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纳谷不馨,神 倦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细。 倦乏力,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细。 思考讨论题: 思考讨论题: (1〉本案应判断为何证?根据什么? 〉本案应判断为何证?根据什么? (2)归纳患者病机,试提出治疗方法。 )归纳患者病机,试提出治疗方法。

养脾胃的经典

养脾胃的经典

养脾胃的经典
祖国医学认为,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

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此又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

如果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失职,就会造成水谷、水湿不运,消化功能减退,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等病理改变,从而出现腹胀或腹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出血等脾病的常见症状。

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理改变,从而出现食少、脘胀或痛、呕恶、呃逆、嗳气等胃病常见症状。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如果脾失健运,则会出现口淡无味、口腻、口甜、口苦等口味异常,从而影响人的食欲。

为了调养脾胃,可以经常选食一些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消食健胃等作用的食物。

山药
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作用。

《本草正》称其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品因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又容易消化吸收,且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

故尤其适用于慢性疾病或病后虚弱羸瘦患者的调养。

白扁豆
有补脾和中、化湿的作用。

由于本品既能健脾化湿,又能消暑和中,且药性温和、补而不滞,故尤其适用于脾虚湿盛、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便溏及脾虚而湿浊下注、白带过多者,还常用于夏日暑湿伤中、脾胃不和所致的吐泻。

食用时应充分加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病的常见症状有:腹满作胀、脘腹痛、食少便溏、黄疸、身重乏力、肢冷,或见脱肛、阴挺(子宫脱垂)及内脏下垂,以及便血、崩漏、紫癜等症。

腹满作胀或脘腹痛发生机理:多因寒湿或湿热困脾,脾气阻滞;或因脾气虚,运化无力,宿食停滞;或因脾阳不振,中焦虚寒,失其温煦,寒凝气滞等所致。

脾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机郁滞,故发胀满而痛。

食少、便溏发生机理:多因寒湿或湿热困脾,或脾虚胃弱,饮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脾不升清,胃纳受碍,故纳呆食少。

脾胃纳化失调,水湿内停,致使小肠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则发作便溏,甚则泄泻完谷不化。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湿胜则濡泄。

”黄疸发生机理:为眼白、皮肤黄染。

多由于脾运不健,湿浊阻滞,肝胆疏泄受碍,胆热液泄,胆汁不循常道,逆流入血,泛溢于肌肤所致。

身重乏力、肢冷发生机理:多由脾阳脾气不足,或脾为湿困,不能正常运化水湿,因而水湿留滞所致。

湿性重浊,易阻滞肌肉四肢,故见肢体沉重。

脾能转输水谷精微,以营养肌肉四肢。

若脾阳脾气虚损,温煦濡养失职,则可见身疲乏力,肢体不温。

脱肛、阴挺及内脏下垂发生机理:多因脾虚,中气下陷,脏腑升举维系无力或不能升举,则可见脱肛、子宫脱垂,或内脏下垂等症。

便血、崩漏、紫癜发生机理:多因脾气虚,失其统摄之权,则血不循经而外逸。

如血溢肠内,则血随粪便而下,谓之“便血”。

气虚下陷,冲任不固,则发为崩漏。

血溢于肌腠皮下,则发为紫癜
如果您想把肠胃调理好的话最好的还就是用食疗的方法!这样可以持之以恒! ] 脾胃就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与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即所谓“辨证施食”。

若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应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

若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

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
若气机阻滞的病人,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兹将与脾胃病有关者,择要叙述。

药点药饭
名词解释:药点、药饭就是将谷物与某些食物与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馒头等主食或点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1、橘红糕:鲜橘皮10克,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再与入面粉制成糕点。

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2、豆蔻馒头:白豆蔻粉6克,撒入适量的面粉内,再蒸煮成馒头,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

●方3、红枣益脾糕: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鸡内金10克。

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500克及适量的糖制成糕,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

●方4、山药饭: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5、八仙糕: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湘莲末、党参各5克。

先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再与适当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

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6、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适量,将砂仁、三七研为细末,拌匀即成。

适用于胃胀痛、呕吐纳呆。

●方7、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红糖适量,将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净,放入玉米粉拌匀,再加入红糖用水与面做成糕。

适用于脾虚名血亏损引起的便秘。

●方8、姜糖山芋:山芋500克,生姜2片,蜂蜜适量同煮。

适用于肠燥便秘。

药茶
名词解释:药茶就是指应用某些重要或具有药性的食物,经加工制成茶剂或汤、饮、乳、露、汁、浆等饮料,用于防治相关疾病的一种疗法。

●方1、酸梅汤:乌梅20克,陈皮5克,煎煮后加糖适量饮用。

适用于伤食腹胀,胃纳减少。

>>酸梅当零食可抗衰老
●方2、山楂露:新鲜山楂200克或山楂干20克,用水煎煮后去渣,加糖适量饮用,适用于进食油腻过多,食欲不振。

●方3、大麦茶:焦大麦50克,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用,适用于食欲不振,夏季暑热,口渴等。

●方4、葱椒饮:葱10克,生姜3片,胡椒粉少许,用开水泡后趁热饮服,适用于腔腹胀冷痛、恶心呕吐。

●方5、姜韭牛乳饮:鲜韭菜200克,生姜10克,鲜牛奶250克,先将韭菜、生姜榨汁加入牛奶内。

隔水炖热后服用,适用于胃寒疼痛,噎嗝反胃,恶心呕吐。

●方6、番泻叶茶:番泻叶5克,用开水冲泡代茶。

适用于实热证的便秘。

●方7、蜂蜜决明子饮:决明子15克,用开水冲泡去渣,加入适量的蜂蜜后代茶饮用,适用于内热便秘,目赤肿痛。

●方8、首乌玉竹饮:生首乌30克,玉竹15克。

煎煮后代茶饮用。

适用于老年体弱者的便秘。

补充回答: 药菜
名词解释:药菜就是指应用具有药性的食物及药物,经过烹调成菜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1、豆蔻猪肚:豆蔻仁5克,猪肚一只(去杂洗净),将豆蔻放入猪肚内,用文火炖煨,待熟后调味食用,适宜于胃寒冷痛。

●方2、丁香鸭:丁香5克,肉桂10克,白鸭1只(去毛杂、洗净),将丁香、肉桂放入鸭腹内后加酒、盐、姜、葱,用文火煨煮至酥即可。

适宜于胃寒疼痛,腹胀痛。

●方3、陈皮鸡:陈皮25克,母鸡1只(去毛杂、洗净),将陈皮纳入母鸡腹内,再加姜、盐、酒等调料后,用文火煨煮即成。

适宜于胃胀痛、食欲不振。

●方4、糖醋萝卜:小萝卜250克,将萝卜洗净,切片压碎,用适量的糖、醋、盐、麻油等浸渍即成。

适用于脘腹作胀,食欲不振。

>>教您几招养生萝卜菜
●方5、萝卜豆腐汤:萝卜250克,豆腐300克,先将萝卜切丝,与豆腐同煮汤,再加入味精、盐等调料,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

>>萝卜治病的小偏方
●方6、炒扁豆:扁豆500克,摘去筋洗净,再起油锅炒煸,并加酱油、糖等调料,适用于脾虚所致的腹胀、泄泻。

●方7、山药鱼汤:怀山药500克,河鱼一条(约250克,去杂洗净),加适量的盐、酒、姜、葱等调料一起煮汤。

适用于脾虚所致的腹胀、泄泻。

●方8、芝麻菠菜:菠菜250克,捡洗干净,芝麻25克,先将菠菜在沸水中烫透后切碎,再撒上炒熟的芝麻、盐、味精、麻油等调料即成。

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便秘。

●方9、木耳黄瓜:黄瓜250克(洗净、切片),水发木耳50克,先将切成的黄瓜切成条状,用盐腌一下,挤去水分,再将木耳及酱油、味精、麻油等一起挑勾,适用于阴虚内热所致的便秘。

●方10、荠菜香菇:鲜荠菜300克(捡洗干净),水发香菇50克,起油锅煸炒,并加盐等调料即成,适用于便血。

补充回答: 药粥
名词解释:将中药与米同煮为粥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1、佛手粥:新鲜佛手1只,切片或以中药佛手柑15克煎汤去渣,再入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同熬为粥。

适用于恶心呕吐、腹胀、纳呆。

●方2、生姜粥:鲜生姜10克,切成薄片,粳米100克,葱5克,同熬为粥,适用于呕吐、感冒。

●方3、砂仁粥:粳米100克熬粥,粥成后加入砂仁细末3克,再煮1-2沸即可。

适用于胃痛、嗳气、腹胀等。

●方4、山药粥:新鲜山药100克(或干山药片50克),洗净切片,同粳米150克煮粥,适用于慢性泄泻。

●方5、白扁豆粥:白扁豆60克或鲜白扁豆120克(粳米100克,同熬为粥,适用于脾虚腹胀,泄泻)
●方6、荠菜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