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学前教育学 李生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指出学前教育要注意游戏化。指 出“游戏、学习和工作”这些活动是 “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未来“光明 幸福生活的基础”。 福禄培尔创立了一个独特的游戏体 系,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操作“恩 物”。
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杜威 美国人,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教育 思想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不仅为现代 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学前教 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明日之学校》等。
(3)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4)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 (5)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与实施; (6)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 (7)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一、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 学前教育思想最初出现在古代欧洲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之中。(如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等) 1.柏拉图 代表作有《理想国》、《法律篇》
4.陶行知 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主要幼儿 教育著作有《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 《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幼稚园 之新大陆》等。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 性。 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 劳工幼稚园。
提出:要把外国的幼稚园办成中国的的幼稚园; 把费钱的幼稚园化成省钱的幼稚园; 把富贵的幼稚园化成平民的幼稚园。 通过“艺友制”来解决幼教师资的培养问题。 (艺就是教学艺术,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探讨教学艺术便是艺 友制,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合一。)
第八章 幼儿教师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 我国学者:学前教育是指从初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 国外学者:学前教育是从胎儿到正式受教育前这段时期的幼年照管 和教育。 本书定义: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教育思想:
1.教育即成长
2.教育即生活
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二)蒙台梭利 意大利著名学前教育家 著有《儿童的发现》、《蒙台梭 利法》、《蒙台梭利手册》、《童 年的秘密》等 创办了“儿童之家”。
蒙台梭利的主要教育思想: 1.蒙台梭利指出,学前教育在确定自身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之前,只有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才能不压抑、不损害儿童潜在的能力,使 儿童按其本身的规律发展。 2.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其生命。 教育工作者所能做到的是为儿童预备一个适当的工作环境、活动场所。
第三节 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方法 (一)问卷法 学前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具有匿名信,一致性,定 量性和节约性等优点。 (二)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 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三)实验法 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 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 法。 (四)个案研究法 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 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夸美纽斯 代表作:《大教学论》、《世界图解》。 《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 儿童读物。 他重视学前教育,提出学前教育应遵循 儿童的自然,给儿童一种积极的、自由的、 愉快的体验; 感官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基础。
4.卢梭 . 代表作:《爱弥儿》 . 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按照儿童的 自然发展历程来进行教育。 .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和现代 教育的分水岭,教育 从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教育要适合 于儿童,而不是使儿童去适应教育 机构。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具有吸引力 (儿童具有一种天赋的、强烈的内在能力和不断发展的积极力量, 能持续地从环境中吸收感觉信息) 这种吸引力的发展分两个阶段:
1.无意识吸收心理阶段(从出生到3岁);
2.有意识地吸收心理阶段(从3岁到6岁)。
二是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 (在某一时期,儿童对一定物体或某种练习活动特别感兴趣,并且容 易习得,错过了这一时期,往往事倍功半。) ( 1 )秩序敏感期:出生第一年到第二年。培养儿童的生活秩序。比 如早睡早起、饭前洗手等。 (2)细节敏感期:在1-2岁时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可以培养儿童做 事认真的好习惯。 ( 3)行走的敏感期: 1-2 岁之间。可以培养儿童的行走能力,可纠 正不良的行走习惯,比如内八字、外八字等。 ( 4 )手的敏感期:认为儿童正是通过手的活动,才得到发展。提供 专门的教具训练儿童对物体的大小、体积、重量、温度的敏感性。 ( 5 )语言敏感期:认为语言是儿童智力的外在表现。需要为儿童提 供好的语言环境。
(2)儿童有发展的需要,为满足和强化这种需要,必须通过自由活动、自我控 制、自我教育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教师应该重视和培育儿童的这种能力, 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这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要职责。
蒙台梭利提出:
1.要尊重儿童,儿童的心理不同于成人。 2.教师要为儿童创设环境。 3.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活动,必须适时地提供各种活动以及材料。 4.要重视儿童的“自动教育”,教师应引导儿童自己活动,发展主动性和独立 性。 5.重视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儿童活动时,应当注意从儿童的实际与需要的 角度出发。
5.福禄培尔 德国教育家,他于 1837 年在德国博 兰根堡创建教育机关并在 1840 年正 式命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最 早的幼儿园。 他的著作有《人的教育》、《幼儿 园教育学》等。
教育思想: (1)学前教育是很重要的,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2)学前教育要全面。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对“成长着的儿童 给予全面的关心”、“为儿童的全面发展进行全面的引导” (3)学前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他把幼儿比作花草树木,教师比 作园丁,幼儿园比作花园。 ( 4 )提出教师要加强对学前儿童的指导。教师的作用,从本质上说, 是帮助儿童发展个体中已有的学习的内部能力。
胎儿
婴儿 (0-3岁)
幼儿 (3-6、7岁)
学前教育的机构与形式
(一)胎儿学校 对胎儿进行教育的专门场所,主要由医务部门管理。
(二)托儿所
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全天开放。 (三)幼儿园
对3-6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
负责。 (四)托幼园所一体化
托儿所、幼儿园联在一起,招收出生几个月至六周岁的
5.陈鹤琴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童心理 学家。 被称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 为中国幼儿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代表作《陈鹤琴教育文集》
教育思想: (1)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 民族的命运。 (2)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 (3)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儿童成为“体魄强壮、品德 良好和智力发达”的祖国幼苗。 幼稚园的教育内容为:1.健康活动;2.社会活动;3.科学活动; 4.艺 术活动;5.文学活动。 提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 整的、有系统的教授儿童。——单元教学法与综合教学法。
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
重视学前教育,提出儿童出生以后应接受公共教育; 强调通过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对儿童进行体、智、 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2.亚里士多德 把学前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出生前的胎教、出生至5岁的婴幼儿教育、 5-7岁的儿童教育; 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优育; 重视婴幼儿的体育、游戏,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儿童。主要由工厂兴办。
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
(五)幼儿班 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 (六)儿童福利院 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主要是被父母遗弃的残疾 儿童。 (七)SOS国际儿童村 收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 (八)家庭教育
在家庭中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
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学前教育学定义 : 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 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 (1)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 (2)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
( 4 )幼儿教育要注意多样性(儿童是在游戏、作业、劳动生活、自 然社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成长和发展的。 (5)要对幼儿加以指导。 强调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要和儿童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 有机结合,倡议要让儿童自由集合、促进合作。 教师指导幼儿活动的艺术在于:和幼儿共同游戏,共同工作。 (6)幼儿园要和家庭紧密配合,儿童教育是幼稚园和家庭共同的责 任。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务
长春光华学院 袁玉
推荐教材、参考书
《学前教育学》 李生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三版 《学前教育学》 朱宗顺,陈文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 一版 《学前教育学》 黄人颂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课程内容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学前儿童观 第三章 学前教育观 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课程 第五章 幼儿园的社会教育 第六章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 第七章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流派 瑞士人,著名的心理学家。其认知发 展学说是20世纪对儿童教育影响最大 的理论。代表作《儿童的语言和思想 》、《发生认识论原理》等。 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运动阶 段(0-2 岁)过渡到前运算阶段(2-7 岁)的。儿童的动作和活动在其发展 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具有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