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践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选择;
一.中国近代基本国情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其中有几个关键点:
1840年鸦片战争和其后的《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
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随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快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进的历史进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随后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2)在这一屈辱的历史过程之中,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野蛮的武力侵略和战争威胁,强迫中国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外国列强侵略的一步步加深,中国由一个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另一方面,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原有的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经济结构起了重大的解体作用,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为有一定程度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3)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它的主要社会特点是:
第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的。
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
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第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能够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一、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第二、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正确。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第一、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二、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全国人口中的80% 是农民,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领着中心城市。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第一、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从而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第二、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指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第四、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依据:(1 )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2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第一,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
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在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就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思想,这些思想成为后来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前身。在抗战时期,毛泽东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理论著作,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进一步的提炼、概括,提出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
1948 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农村根据地建立了有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工农民主共和国的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农村根据地建立了有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目标。到解放战争时期明确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总而言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历史时期,我们的目标都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①因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都是反动的,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和根本目的之间的关系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而只有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我们才有可能在新的国家政权的支持下,取消帝国主义的特权,改变旧的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但是要达到这个根本目的,必须首先推翻国民党的反动政权,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才有可能。所以直接目标是为根本目的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否则根本目的就达不到。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