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部编本)

合集下载

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及相关人物

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及相关人物

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及相关人物
1.鸿门宴:项羽以一万余人之力大败刘邦兵马。

2.赤壁之战:孙权与刘备联合一军,以火攻之计击败曹操三军。

主要人物有周瑜、诸葛亮、曹操等。

3.巨鹿之战:张辽率五千人之力击败袁绍十万大军。

4.乌江之战:岳飞率三千水师之力大败金军一万人。

其他相关人物有李纲、张俊等。

5.赵括救韩:赵括率一千人之力解救韩信于秦军围困之中。

6.淝水之战:李靖率八千人之力击败李煜三十万大军。

7.蒙恬南征北战:蒙恬率三万以少胜多,成功击败匈奴五万余人。

8.白登之战:刘备率一万兵马以少胜多,成功击败黄忠。

同时该战役也是诸葛亮登山放烟之计的典故。

9.凤翔之战:岑羲率一千余人之力击败高平陵兵马。

10.华容道之战:关羽率五百兵马在华容道上以少胜多,成功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惇。

列举古代史以少胜多的战役

列举古代史以少胜多的战役

列举古代史以少胜多的战役中国古代有许多篇经典的史料,几千年来,古代的战争活动也分布在其中。

在众多的古代史书中,少胜多的精彩战役故事屡见不鲜。

这些少胜多的古代战役不仅讲述了军事技巧的成功,也折射出古代统治阶级关注军事技术、精心管理军队、严格纪律以及勇敢坚定的斗争精神。

下面将概述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少胜多的古代战役:一、楚之平吴:传说楚国发动过两次联盟兵来平定吴国,第一次结果失败,第二次由楚王刘胜发动,刘胜以少杀多,攻克吴国的城池,最终将吴国的抵抗击破。

二、吕布讨伐曹操:这是中国古代一次著名的反抗战役,当时,曹操统治的魏国正是虚弱,被吕赤阳率领的关军讨伐,吕布运用计谋,由刘备派出的关小青带领精英战士,以更少的兵力包围了曹操,曹操不得不撤退。

三、项羽大捷:项羽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他以少胜多,战胜了秦军,攻占了陕西汉阳地区,宣告西汉朝廷从此统治汉中,也使汉朝的统治更加强大。

四、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为南北朝时期的一次大战,吴国与曹魏交战。

公元208年,曹操发动进攻,吴将阴瞒,以少胜多,以巧妙的计谋攻占了赤壁,打破了曹操的封锁,以吴军阵容包围了曹操,迫使曹操无奈撤军,并被迫签订和约。

以上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少胜多的战役,它们所展现出来的古代精兵管理、军事技术、勇敢毅力的斗争精神,为后世的军事家族及统治阶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古代军事的历史文献,揭示了许多精彩的少胜多的战役故事,详细记载了英雄无畏的战斗精神,启发了后世的军事家族把握战略,研究出了许多赢得胜利的战法。

尽管随着历史的发展,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但古代少胜多的战役仍然具有时代特色,依然教育着后世,尽管战火更具有高科技属性,但仍需要精心管理军队,以及坚毅不拔、勇于奋斗的斗争精神,才能取得伟大胜利。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昆阳之战是绿林农民起义军粉碎王莽军队的一次大战。

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之一。

那次大战发生在西汉末年,那时外戚王莽夺权称帝,改国号为“新”。

新朝政令苛虐,民不聊生,于是在地皇四年(公元23年)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绿林军和赤眉军。

由湖北新市(今京山)人王匡、王凤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领了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号称(绿林军),后来人们就把这些聚集山林,反抗官府,杀富济贫的好汉统称为“绿林”,所谓的“绿林好汉”就是从这来的;由山东琅邪(今诸城)人樊崇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泰山为根据地,队伍中每人都用赤色涂眉,以示与官军相区别,因此就被称为赤眉军。

绿林军后来发展到十几万个人,连西汉宗室刘玄,宛城(今南阳)大地主刘縯(yan),刘秀兄弟都加入进来了。

《后汉书》和清光绪《叶县志》载:新朝地皇四年一月,绿林军在水西(今泌阳河)击溃新朝军十多万,绿林军立刘玄为帝,恢复刘汉政权,绿林军也改称汉军。

刘玄即位后,趁王莽新军主力东进镇压赤眉军之际,派王凤、王常连克昆阳、定陵、郾城,又派刘縯yan帅主力围攻军事重镇宛城(今南阳)。

王莽闻讯后,急调大将王邑、王寻带领42万大军南下,并且带了虎、豹、犀、象助威。

汉军出动数千人马到阳关(今禹州西北)一带堵截,见军势浩大,退回昆阳。

莽军很快把昆阳城围住,史称“部众绕城数十重,列营百数,钲鼓声达数十里”。

此时昆阳城守军只有八九千人,力量单薄。

刘秀以“城坚濠阔、尚可相持”而提出死守待援,并自告奋勇带十二轻骑突出重围到定陵、郾城搬请救兵,后又率3000精兵冲入敌营,直扑莽军中坚,内外夹攻,杀死王寻,莽军大溃。

这一仗使刘秀声威大震。

仅仅维持了15年的王莽新朝政权随着这场战败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两年后,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历时195年的东汉由此拉开大幕。

叶县南的旧县村有一条烧车河就是当年昆阳大战的古战场。

据记载,当时莽军大败逃亡时正赶上狂风大作,天降暴雨,河水暴涨。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哪些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牧野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彭城之战、昆阳之战、虎牢关之战、长勺之战等。

以少胜多,就是以少量的精兵强将,战胜强大的敌人。

取胜的关键,一般都是后发制人,攻守相济,把握战机,出奇制胜。

彭城之战汉元年四月,诸侯罢兵西下,各就封国,项羽回到彭城去做西楚霸王,刘邦受封汉王,入汉中,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许多人心怀异志,蓄谋反叛。

五月,前齐相田荣和汉王刘邦在东、西两面同时起事,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刘邦出兵陈仓。

八月击溃章邯,同月收降赛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占据三秦之地。

汉二年四月,刘邦趁项羽胶着于东面战事之际,率五军诸侯约集五十六万人背后突袭,占领了西楚都城彭城。

面对险恶的政治军事环境,项羽制定了一个大胆的战略计划,留下诸将攻齐,自率精骑3万疾驰南下,由鲁瑕丘击破樊哙等军后,在胡陵至肖县采取包围闪击,肖县东南有刘邦兵数营扎住。

项羽军夜间抵肖,利用拂晓,由西向东反击汉军侧背,早晨开始进攻与汉军展开大战,中午就大破汉军。

经过几天追杀,刘邦56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绉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率战车300乘,虎贲3000人,步兵数万人以及庸卢、彭、蜀等部族的联军,总兵力4.5万人,出兵东征。

根据《史记》记载,商纣王出动的兵力总达70万,但大部分为奴隶、俘虏组成,因此战力不强,最终纣王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淝水之战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此时的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了前燕、前凉、代等割据国家,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公元383年,前秦国主苻坚率百万兵伐晋,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晋军西行,与秦军对峙淝水。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它们的胜败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官渡之战:1.统帅能力:官渡之战中,曹操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他善于运用兵力、制定战略和战术,并能根据战场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调整。

与之相对,袁绍的指挥能力相对不足,他在军事决策和指挥方面有所疏失,未能有效地利用多数兵力的优势。

2.军队素质:官渡之战中,曹操的军队在战术、训练和装备上有明显的优势。

曹操的部队训练有素,士气高昂,装备精良,且有严密的组织和纪律。

与之相比,袁绍的军队纪律较差,部队之间存在缺乏合作和内部矛盾,这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

3.外部支援:官渡之战中,曹操获得了刘备的支援,刘备借给曹操了关羽,关羽在关键时刻出现在战场上,对曹操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袁绍在决策和外交方面未能有效争取盟友和支援,导致在战役中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

赤壁之战:1.战略和战术:赤壁之战中,周瑜采用了火攻战术,利用了当地的地理条件和天气状况,燃起火攻船只,成功地引燃了曹军的船队,造成了曹军大败。

周瑜的战略决策和战术布置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2.军心士气:赤壁之战中,曹操的部队受到连续战败的打击,士气低迷,而周瑜和刘备的部队则士气高涨,他们在赤壁之战前建立了坚定的联盟关系,激发了士兵的战斗决心与忠诚度。

3.天时地利:赤壁之战中,周瑜凭借熟悉的地理环境和融入了江南水乡的水战经验,充分利用了长江的地势和水流,设下了火攻计,迫使曹军无处可逃。

总的来说,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胜败主要取决于统帅能力、军队素质、外部支援以及战略和战术的巧妙运用。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周瑜在赤壁之战中以弱胜强。

列举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

列举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

列举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些战役不仅展示了智勇双全的将领才能,还体现了兵法运用的巧妙之处。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1. 平原之战:公元前204年,中国战国时期的楚国和秦国发生决战。

楚军在秦军面前处于劣势,但楚国将领项燕却运用兵法,以聚粮和伏兵的策略,成功将秦军诱入陷阱并大败秦军,实现了以少胜多的壮举。

2. 官渡之战:公元199年,中国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

这场战役中,曹军只有十数万人,而袁军则有八十余万,曹操借助地理优势,在精确计算和精心筹划下,以少败多,最终使得袁绍的北方霸业宣告失败。

3. 阿尔卑斯战争:公元前218年至前202年,古罗马大帝汉尼拔率领卡尔塔哥军队与罗马共和国军队对抗。

在这场战役中,汉尼拔凭借过阿尔卑斯山脉的闪电远征战术,以少于罗马军队的兵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胜利。

4. 亚历山大的战役:公元前334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率领马其顿军队向波斯帝国发起进攻。

亚历山大凭借其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多次决战中以少胜多,最终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

5.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中国东汉末年,曹操率领魏军进攻东吴。

在诸葛亮的指挥下,东吴火攻船只,利用风势和战场地势,曹操船队遭到大量损失,在东吴军队的配合下,最终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胜利。

6. 提康德罗加战役: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英国与美国双方在美国纽约北部展开战斗。

英国军队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但美国将领华盛顿于冬夜趁雪困敌,利用地形和过河难度,瞄准英军长官勒格告的运输线,成功地以少胜多,给了英国人沉重的打击。

7. 启蒙运动时期的沙特尔冈战役:1734年,奥地利与法国展开了冲突。

在这场战役中,奥地利统帅埃姆曼纽尔·德·卢奇斯以少胜多,精心布下伏击,消灭了比自己强大三倍的法军。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小部分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些战役中的胜利既归功于将领的智勇双全,也体现了对敌方情报的获取和兵法的巧妙运用。

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很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你知道的有多少呢?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秦军上章邯打败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认为楚地已兴不起风浪,便率领20余万秦军北上攻赵,同时调上郡的王离部下的20万秦军南下,围困赵王歇于巨鹿,无奈之下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

而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救赵诸军就驻扎在巨鹿城北,没有人敢前去迎战。

项羽为报秦军杀叔父项梁之仇主动请缨,于是楚怀王便以宋义为上,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六万余北上以解巨鹿之困。

到援赵大军到达安阳后,而宋义却被秦军的气焰所吓倒,逗留46天也不敢前进。

项羽便痛斥宋义的怯懦行为并杀死了他。

楚怀王遂封项羽为上,并令英布和蒲两支楚军也归其指挥。

项羽先派遣部将英布、蒲率领两万人为先锋,渡过黄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

然后,项羽亲率全部主力渡河,并下令全军将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决心。

项羽并对将士们说:“我们这次出兵巨鹿,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打败秦军。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很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

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

齐、燕、魏等各路救赵军队皆作壁上观,待楚军大破秦军时,纷纷冲出营垒助战,最后俘获了秦军统帅王离,杀了其副将。

巨鹿之困因而得解。

也就是因为这一战,秦国可以说已经名存实亡,而这一战,也被后人永久称赞。

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潍水之战公元前二零四年九月,韩信、曹参、灌婴率军东击齐王田广,以完成对楚军的翼侧迂回,支援成皋战场。

次月,汉军破齐军,进占齐都临淄。

田广败走高密,向楚求救。

项羽派龙且率军救援。

十一月,楚齐联军号20万(号称20万,与汉军数十万对峙于潍水两岸。

灌婴率领汉骑兵军团迎战楚军,灌婴大破楚军杀楚大司马龙且,俘虏右司马、连尹各一人,楼烦将十人,身生得亚将周兰,汉数十列侯乘胜追歼,俘田广,平定齐地。

列举以少胜多的战役

列举以少胜多的战役

以少胜多的战役列举如下:
1. 牧野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周武王联军以疲惫的少量兵士与疲惫不堪的商朝军队进行周旋,最终击溃了商朝军队。

2. 昆阳之战:王莽的新军在昆阳与刘秀的义军进行了一场大战。

虽然义军数量较少,但刘秀出色的指挥能力使得义军获得了胜利。

3. 巨鹿之战:项羽率领数万楚军渡过黄河,采用破釜沉舟的方法,只带三天干粮,最终大败秦军,为秦朝的灭亡奠定了基础。

4. 长平之战:赵王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最终赵军战败,秦国获得了长平之战的大胜。

5.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以五万精锐击败了曹操的二十万大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6. 彭城之战:刘邦率3万汉军迎战50万楚军,虽以骑兵居优势,但项羽的骑兵反攻更快,迅速击溃了汉军,刘邦逃跑。

7. 白马之盟:项羽与刘邦在荥阳进行了一场大战,虽然双方兵力相当,但项羽使用了反间计,使得刘邦的韩信、彭越等人没有前来支援,最终击败了刘邦。

8. 昆阳之战(新朝时期)是刘秀率领的绿林军在昆阳对王莽军队进行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虽然刘秀只有八九千人,但他利用王莽军队的内部矛盾,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最终击败了数十万的新朝军队。

以上这些战役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它们不仅展示了军事指挥艺术的辉煌,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牺牲。

这些战役的胜利往往需要高度的战略规划和战术运用,同时也离不开士兵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1.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1.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黄淼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

2、理解课文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

3、分析并理解人物形象。

4、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重难点:1、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

2、分析并理解人物形象。

3、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理解加点字的意思2、理解一词多义3、翻译句子4、齐读课文二、“战”1、读题目2遍。

曹刿论战,“战”,你从文章中获取了有关于这场战争的哪些信息?——时间:地点:长勺之战交战双方:结果:2、长勺之战发生的背景是?(原因是?)交战双方势力如何?补充介绍:背景:齐襄公于周庄王十一年(公元前686年)年底被公孙无知暗杀,月余后(前685年春季)公孙无知亦被国人所杀。

公子纠及公子小白各自从鲁国及莒国返国。

小白先至即位,是为齐桓公。

鲁庄公为护送公子纠回国,与齐军战于时而大败,仅以身免。

齐国随后计划再进攻鲁国。

鲁国当时的疆域和国力较之齐国,均处于相对的劣势。

评价:“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3、文章记录了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之间的长勺之战这一历史事件。

这是历史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文章选自——《左传》——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三、曹刿这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曹刿1、曹刿是谁?他的身份?——布衣、平民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不是肉食者同乡人认为:军国大事(两国交战)是士大夫阶层关心的事,作为平民百姓、一介草民,自可不必多言国之大事,也不须参与其间。

2、曹刿如何回答:读——“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从中,你能谈一谈曹刿的人物形象吗?——超过了普通平民的眼界,认为士大夫是目光短浅、不能远谋的人,这样,曹刿就把自己定位为与社稷存亡密切相关的人。

即使是平民布衣之人,也有理由为国出力献策,于是,尽管有同乡人劝阻,曹刿还是依然关心国事,关心这场战争,觐见鲁庄公。

历史中以少胜多的故事

历史中以少胜多的故事

历史中以少胜多的故事
1. 红军长征中的四渡赤水:在1935年的长征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四川渡过赤水江时,遭遇了国民党军的重重阻击。

最终,在少数人勇敢牺牲和其他士兵奋勇抵抗的情况下,红军成功地渡过了江。

2. 瓦格拉姆之战:在1777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中,美国大陆军将领本尼迪克特·阿诺德率领美军部队袭击了英军驻扎在纽约州瓦格拉姆的营地。

美军只有600人,而英军拥有1,500人。

然而,美国在这场战斗中打败了英军,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3. 悉尼海战:在1942年的二战中,澳大利亚海军在悉尼的一个港口遭受了日本海军的突然袭击。

澳大利亚只有三艘巡洋舰和六艘驱逐舰,而日本有四艘战列舰、六艘巡洋舰和十一艘驱逐舰。

然而,澳大利亚在这场战斗中摧毁了一艘日本战列舰和两艘巡洋舰,取得了关键的胜利。

4. 阿拉伯之春:2010年以来,一系列反政府的阴谋和示威浪潮席卷整个阿拉伯地区。

在各国政府和武装力量的重压下,人民在各种压力下勇敢抵抗,并赢得了自由和民主的胜利。

尽管受到强大的反抗,人民最终还是战胜了他们的敌人。

古代以少胜多的常考战役

古代以少胜多的常考战役

古代以少胜多的常考战役
1.牧野之战
时间:商朝末年,武王伐纣的著名战役,是最早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双方:周武王-商纣王
2.城濮之战
时间:春秋时期,最早有详细记载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双方:晋文公-楚成王
成语:退避三舍,“兵者诡道”
3.巨鹿之战
时间:秦末,项羽的成名之战
双方:项羽-秦将章邯、王离
成语:破釜沉舟
4.官渡之战
时间:东汉末年,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双方:曹操-袁绍
5.赤壁之战
时间:东汉末年,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双方:孙刘-曹操
诗歌:杜牧《赤壁》,苏轼《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6.淝水之战
时间:东晋时期
双方:东晋谢安、谢玄-前秦苻坚
成语:东山再起,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盘点中国古代七大经典以少胜多的战役

盘点中国古代七大经典以少胜多的战役

盘点中国古代七大经典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以冷兵器为主角的古代,不存在武器的降维打击,往往需要近距离搏杀,想要正面击败数倍的敌军,是很难做到的,但古代历史上却依然有着不少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在战场上兵力处于明显劣势的一方,巧用天时、地利与人和,出奇制胜书写战争史上的传奇。

今天就来盘点中国历史上七大以少胜多的战役。

牧野之战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

兵力对比:周武王联军4.5万,商朝军队17万主要指挥官:周武王姬发,姜子牙,纣王帝辛战役结果:商朝军队全军覆没,帝辛兵败自杀战役影响:六百年历史的商王朝就此终结。

武王伐纣全面胜利。

周王朝从此正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巨鹿之战公元前 208年至公元前 207年中项羽所率领楚军及后期参战的诸侯联军在巨鹿(现邢台市平乡县地区)与秦将章邯、王离所率秦军主力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

参战方兵力:秦军四十万楚军五万,诸侯联军约15万主要指挥官:秦:章邯、王离;楚:项羽战役结果:诸侯联军胜利,王离军被歼灭,章邯军二十万人投降。

战役影响:基本上摧毁了秦军的主力,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经此一战,秦朝已名存实亡。

战役典故:破釜沉舟,作壁上观彭城之战公元前205年四月。

刘邦率领诸侯联军攻打项羽所在的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

兵力对比:楚军3万,汉军(包括诸侯联军)56万主要指挥官:项羽,刘邦战役结果:开战半日,项羽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斩杀汉军十余万人,刘邦主力被歼灭。

战役影响:各路诸侯纷纷背汉投楚。

项羽重新占据楚汉战争的主动权。

昆阳之战公元23年王莽新朝军队与绿林军在昆阳(今河南省叶县)一线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

参战方兵力:新军42万(参战10万左右),绿林军17000主要指挥官:王邑、王寻;刘秀、王凤、王常战役结果:新军十万人仅有数千人逃脱战役影响:此战聚歼了王莽赖大量主力军队,起义军逐渐取得优势。

刘秀经此一战而天下闻名,为日后缔造东汉王朝奠定了基础。

【课外阅读】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课外阅读】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课外阅读】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孙刘联军面对强敌而不惧,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以弱胜强,创造了辉煌战绩,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乘势向江南进军,一举夺占荆州。

在此关键时刻,本应集中力量,彻底追歼刘备,然后再图东吴。

而他却骄傲轻敌,同时攻打两个敌人,以致促成孙刘联合抗曹,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江南是水网地区,利于水战,而曹军长期在北方征伐,不习水战。

曹操在进军之前虽然训练了一些水军,但战斗力不强;在进军中虽然又收降了荆州水军,但军心不稳。

在这种情况下,要同以水军立国的东吴进行水上较量,显然是舍长就短,结果为孙刘所乘,遭到失败。

孙刘联军在赤壁水战中,之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不为强敌所吓倒,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

通过冷静的分析,既看到曹操16万大军压境,其势汹汹,又看到曹操后方不稳,部队远来疲惫,不服水土,不习水战;既看到刘备新败,兵力不足,又看到有利的战场条件和拥有善于水战的五六万水军,从而具备了取胜的基础。

二、联合抗曹,打击主要敌人。

孙权和刘备虽有矛盾,但大敌当前,如果不联合起来,势必被各个击破;而联合起来,就相对地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曹军创造了条件。

三、积极迎战,先机制敌。

采取这一方针,是符合当时情势的。

一则曹操轻取荆州,发展过快,兵力不集中,占领区不巩固,正可乘其立足不稳而击之。

二是乘战略要地樊口尚在刘备手中,曹军尚未达成水陆分进合击之际,迫曹军于江上水战,挫败其水军,使其难以顺江东下。

三是曹操恃胜而骄,先给以迎头痛击,使曹军上下震惊,混乱被动。

四、以长击短,出其不意。

利用擅长水战的优势,对远来疲惫,不善水战而又麻痹轻敌的曹军,出其不意地采用火攻,然后乘敌混乱,迅速投入主力,实施有力的突击,击败曹军。

赤壁一战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曹操失败,无力再向江南进军,孙权和刘备则乘胜发展势力,扩张地盘,这就为以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著名以少胜多战役

中国古代著名以少胜多战役

中国古代著名以少胜多战役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
1. 赤壁之战(208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庞大的北方联军进攻江南,被孙刘联军在赤壁打败。

孙刘联军之兵力只有曹操的十分之一,但借助风向逆转和火攻等策略,成功摧毁了曹操的大军。

2. 荆州之战(223年):曹魏与刘备领导的蜀汉之间的战役。

曹魏派遣大军围攻刘备在荆州的军队,但刘备只带领数百兵力成功突围,最终成功击败了曹魏。

3. 官渡之战(200年):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役。

曹操率领的军队只有袁绍的三分之一,但通过运筹帷幄,创造了兵力上的优势,最终在官渡成功击败了袁绍。

4. 虎牢关之战(205年):曹操与阻挡他北伐的联军之间的战役。

曹操率领的军队只有联军的十分之一,但他成功运用奇袭和迂回战术,最终攻破了联军的防线。

5. 建康之战(589年):南朝陈与北朝隋之间的战役。

陈军只有隋军的十分之一,但陈朝将领陈霸先运用地形和埋伏战术,
最终成功击败了隋军,保卫了建康(今南京)。

这些战役中的少胜多,一方面凸显了中国古代军事指挥官的智谋和战术技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战场上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士气等。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
理即可)
五赞鲁庄公——读后感
《曹刿论战》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曹刿,这位 公元前684年长勺战争舞台上的主角,他的毛遂自荐的精 神、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把握战机的卓越才能、历来 为世人所称道。
然而人们却忽略了这场战争中的另一人物鲁庄公姬 同,往往认为这个物是不值得一提的。对此,我一直很 有几分不平。试问:如果说当年不是他起用人才,曹刿 的军事思想能得以实施,鲁国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吗? 今日重读《曹刿论战》,对鲁庄公有五赞。
第一层: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
春秋地图 请你找出齐国和鲁国的位置
说文解字:间
• 最早写做“閒”——从门缝中能看到月亮,表示 “门缝”。
• 引申为“缝隙”、“空儿”。 • 有缝便可插入东西,引申为插入、参与。 “又何
间焉”的“间”即参与之意。
注释
凭把
个人专有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
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
第二次

已经战胜了齐军,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曹 刿)回答:“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振作 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 消失了。他们的勇气消失了,我军的勇气正旺盛, 所以战胜了他们。
倒下
埋伏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 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祭祀用的 猪、牛、羊
丝织品
虚报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实情
使人信服
赐福保 佑
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 (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说实话。”(曹刿)回答说:“这 点儿小诚信,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曹刿论战》学生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曹刿论战》学生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曹刿论战》学生版在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有很多,像中国古代的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国近代的抗日战争等,都在中国战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究竟是什么?孟子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于人心的向背。

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悟出了这个道理,并把它写进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里。

走近《曹刿论战》,感悟圣贤先哲的智慧,你会觉得智慧的天空万里无云!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赏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

3.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4.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理结构一、新课导入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长勺之战曾经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说它采用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曹刿论战》就是谈论这场战争的。

在鲁国的生死存亡之际,曹刿挺身而出,凭着其深远的见识,从容的风度,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

曹刿.( ) 小惠未徧.( ) 小信未孚.( ) 又何间.( )焉公与之乘.( ) 长勺.( )2.解释课文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肉食者鄙: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将鼓之:既克:望其旗靡:(2)通假字小惠未徧。

(3)古今异义牺牲玉帛牺牲,古义:今义:小大之狱狱,古义:今义:必以情情,古义:今义:忠之属也忠,古义:今义:又何间焉间,古义:今义:可以一战可以,古义:今义:肉食者鄙鄙,古义:今义:再而衰再,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故:公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属:忠之属也:神情与苏黄不属:有良田美池之属:以:可以一战:必以情:必以分人:伐:十年春,齐师伐我:伐竹取道,下见小潭:(5)词类活用神弗福也:公将鼓之:(6)省略成分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乃入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0
导入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 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 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 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 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 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 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
预习资料速查
纪传体 纪传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主要以人物传记为 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的 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
文言知识积累

点 字
曹·刿( ɡuì )
又何间( · )焉jiàn
玉·帛( bó )
小信未孚( · ) fú
辙·( zhé )
登轼( · ) shì
3. ·下视其辙(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Hale Waihona Puke )文言知识积累文 言
◎判断句
句 夫战,勇气也( “……也”表判断 ) 式
◎省略句
必以分人[ 省略了宾语, 应为“ 必以(之)分人” ]
◎倒装句
1. 何以战(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以何战”)
2. 战于长勺( 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于长勺战” )
文言知识积累
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事
件。它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
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编年体史书有《春秋》《左传》
《资治通鉴》等。
预习资料速查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 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整理修订而成。《左传》是 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 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资治通鉴》是我国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它是我国编年体通史中的杰作,由北宋的司马 光主编。

第20课《曹刿论战》优秀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0课《曹刿论战》优秀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创作 背景
作者简介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春秋末期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
称为瞽(ɡǔ)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以补充和丰富文字 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相传曾著《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 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 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 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左传》与公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和谷梁赤所著 的《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本篇课文节选自《左传·庄公十年》。讲 述了关于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
不 独自享有
回答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虚夸,夸大 实情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使信服 赐福,保佑
译文: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 ,从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 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 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 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 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 :“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 佑您的。”
哀公二十七年)。
军队 攻打 指鲁庄公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
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
参与
入见。问:“何以战?”
凭、靠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 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 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 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 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 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周武王、姜尚[兵约10万]VS商纣王[士兵约17万,一说70万];结果:商军大败,士卒倒戈,纣王自焚。

『柏举之战』→吴王阖闾、孙武、伍子胥[兵3万]VS楚令尹囊瓦、左司马沈尹戍[兵20万];结果:楚军土崩瓦解,囊瓦弃军逃往郑国,沈尹戍自杀,吴军攻入楚都郢,楚昭王西逃,楚国重创。

『阴晋之战』→魏吴起[兵5万]VS秦[兵50万];结果:秦军大败,保卫了河西战略要地,有效地遏制了秦军东进的势头。

『伊阙之战』→秦白起[兵12万]VS魏、韩公孙熹[兵24万];结果:全歼魏、韩联军,韩主将公孙熹被俘,攻占伊阙等5城,魏、韩两国精锐丧失殆尽,被迫献地求和。

『即墨之战』→齐田单[兵不详]VS燕乐毅、骑劫[兵不详,大于齐];结果:乐毅因反间计投奔赵国,以火牛阵大破燕军,骑劫被杀,将燕军逐出齐境,收复被燕军占领的70余城。

『鄗代之战』→赵廉颇、乐乘[兵13万]VS燕栗腹、庆秦[兵60万];结果:大败燕军主力,阵斩栗腹,进围燕国都城蓟,燕国被迫,答应赵国提出的割让5城等全部要求,向赵国求和。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楚项羽[兵2万]VS秦章邯、王离[兵30万];结果:楚军以一当十,经过九次激烈战斗,活捉了王离,摧毁了秦军的主力,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彭城之战』→楚项羽[兵3万]VS汉刘邦[兵56万];结果:大败汉军,死伤10
余万,楚军逐汉军至睢水,淹死不计其数,河水一时都被堵塞,刘邦父亲刘太公、妻子吕雉被俘人质。

『井陉之战』→汉韩信[兵1万余]VS赵王歇、成安君陈余[兵20万];结果:赵军大败,斩杀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赵国灭。

『潍水之战』→汉韩信[兵约数万]VS楚将军龙且、齐王田广[兵20余万];结果:杀龙且,俘田广,平定齐地,直接威胁项羽统治中心,为转入反攻奠定了基础。

『昆阳之战』→汉刘秀[兵不足2万]VS“新莽”政权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兵40余万];结果:莽军死伤惨重,又遇雷雨,淹死万余人,大破王莽军主力,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为汉军进军洛阳、长安,推翻新莽政权创造了条件。

『赤亭之战』→东汉虞诩[兵3千]VS西羌[兵数万];结果:斩获甚众,羌人败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官渡之战』→东汉曹操[兵约2万]VS东汉袁绍[兵10万];结果: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袁曹双方力量转变,是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

『赤壁之战』→东汉孙权、刘备联军周瑜[兵约5万]VS东汉曹操[兵约20万];结果:曹军几乎全军覆没,惨败北归,同时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逍遥津之战)』→东汉曹操军张辽、乐进、李典[兵7千余]VS东汉孙权[兵10万];结果:吴军大败,孙权几乎丧命,锐气大损,撤兵南回。

『夷陵之战』→吴陆逊[兵5万]VS蜀汉皇帝刘备[兵10余万];结果:歼灭蜀军数万,大部死伤、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刘备几乎被擒,许多将领或是战死,或是投降,或是逃跑。

刘备恼羞,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

『淝水之战』→东晋谢石、谢玄[兵约10万]VS前秦符坚[兵97万];结果:全军溃逃,向北败退,人马相踏而死的,满山遍野,充塞大河,被歼和逃散的共有
70多万。

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单枪匹马逃回烙阳。

『沙苑之战』→西魏丞相宇文泰[兵不足1万]VS东魏丞相高欢[兵20万];结果:大破东魏军,歼8万人,余皆溃散。

高欢仅率数骑逃脱。

『玉壁之战』→西魏并州刺史韦孝宽[兵不详]VS东魏丞相高欢[兵约15万];结果:东魏军攻城50天,士卒死亡7万人,精疲力竭,仍未攻克,高欢旧病复发,遂撤军。

『金乡之战』→北周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兵8千]VS尉迟迥叛军席毗罗[兵10余万];结果:席毗罗军惨败,争渡洙水(今山东钜野洙水河),溺死者甚众。

于仲文俘檀让,斩席毗罗。

隋唐五代时期:
『浅水原之战』→唐秦王李世民[兵不详]VS陇西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父子[兵约10余万];结果:薛举病死,一举击败薛仁杲,收复陇西,薛仁杲投降,被斩于市。

『虎牢之战』→唐秦王李世民[兵不详]VS窦建德、王世充[兵10余万];结果:唐军追击30里,俘获5万多人,窦建德受伤被俘。

李世民回军洛阳,王世充投降。

至此唐王朝的统一事业基本完成。

『唐平萧铣之战』→唐李孝恭、李靖[兵不详]VS江陵一带割据势力萧铣[兵约40余万];结果:萧铣降唐,平定江南。

『定襄之战』→唐李靖[兵3千]VS东突厥颉利[兵不详];结果:一举攻入城内,俘获了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正道及原炀帝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

『雍丘保卫战』→唐张巡[兵不足2千]VS叛将令狐潮、李廷望[兵4万];结果:相持60天,打退叛军三百多次进攻,杀伤叛军大半,令狐潮终于被击败退去。

宋辽金夏元时期:
『和尚原之战』→南宋吴玠、吴璘[兵数千]VS金没立、兀术[兵10余万];结果:重创金军主力,金兀术中箭负伤,狼狈逃走,俘获金军头目300余人,甲士800余人,缴获器甲数以万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顺昌之战』→南宋刘锜[兵3万余]VS金兀术[兵10余万];结果:金军大败,金兀术率军狼狈地撤回开封。

『郾城之战』→南宋岳飞[兵不详]VS金完颜宗弼、龙虎大王、盖天大王等[兵1.5万];结果:沉重打击了金军主力,但宋高宗赵构和秦桧只图利用胜利,作为对金乞和的资本,遂下令班师,断送了这次战争的胜利成果。

『陈家岛海战』→南宋李宝[兵3千、战船120艘]VS金帝完颜亮[兵7万、战船600余艘];结果:一举全歼金军水师。

『采石之战』→南宋虞允文[兵1.8万]VS金帝完颜亮[兵32万];结果:大败金军,完颜亮被部将杀死。

『厓山海战(崖门战役)』→元张弘范[兵约2万、战船五十余艘]VS宋张世杰[兵约20万、战船千余艘];结果:宋师大败,元军一路打到宋军中央。

陆秀夫背着8岁的皇帝赵昺跳海自杀。

不少后宫和大臣亦相继跳海自杀。

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后也赴海自杀。

最终宋军全军覆灭告终。

此次战役之后,宋朝也随之覆灭。

『鄱阳湖之战-<中国古代水战史上的典范>』→元末义军朱元璋[兵20万]VS元末义军陈友谅[兵60万];结果:陈友谅中箭而死,军队溃败,5万余人投降。

朱元璋的势力扩大到原陈友谅的所属地区。

奠定了朱元璋平定江南的基础,并为以后的北伐和攻灭元朝,统一全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明清时期
『白沟河之战』→明燕王朱棣[兵1O余万]VS明建文帝朱允文军李景隆率军[兵60万];结果:建文帝军队溃散,死伤10余万人,杀溺蹂躏死者数万人。

李景
隆率余众逃往济南。

『浑河之战』→明建州女真部努尔哈赤[兵80人(绵甲50人、铁甲30人)]VS 明建州哲陈女真部[兵800];结果:敌兵张皇而逃。

『萨尔浒之战』→后金努尔哈赤[兵6万]VS明杨镐、李光荣、杜松、马林、叶赫、李如柏、刘綎、秉忠,朝鲜[兵12万];结果:五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至少四万余人,缴获大量的驼马、甲杖和炮车等军用物资,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杜松、刘綎阵亡,马林、李如柏逃跑,朝鲜军投降。

使后金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

明军自遭此残败,在战场上完全陷入了被动,辽东局势日趋危急
『宁远之战』→明袁崇焕[兵不足2万]VS后金努尔哈赤[兵6万];结果:明军杀伤后金军1.7万人,挫败了努尔哈赤夺占辽西和山海关的企图,是明朝对后金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