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在上海投资情况分析!
上海生产者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与若干建议

论。
程度 上反映 出 2 世 纪 9 0 0年代以来
上海 生产者服务业利 用外 资的大体
.
上海 生 产者 服 务 业 利 用 状 况 。
外 商 直 接 投 资 的现 状
1 总 量 变 化 .
从表 1 可见 ,2 世纪 9 年代 以 0 0
来 ,上海生 产者服 务业外商直接投
由于 《 上海 统计年 鉴 》没有 资发展起伏变化 ,于 20 年和 1 9 02 97
集到该行 业外 商直接投 资额 。本
文主要 利 用由上海市 工商行政 管
2 世 纪 9 年 代初上海制定 了 0 0 以第三产 业为 主 的 “ 、二 、一 ” 三
业 、科 学研 究和 技 术服 务 业这 五
大 类 划归为 生 产者 服 务业 。 实际 理局主 编 的 《 上海市 外商投 资企 产业发展方针 ,以及 国家于 1 9 年 93 上 生产 者服 务 业还 包括 为 生产 企 业外 国 ( 区 ) 业常驻 代表机 提 出要加大引资 力度 的政策 ,上海 地 企
维普资讯
■ ■
。- 嗣谴豳两 。¨ 。
经济热点
嘲酗蛹墩 瓣自
上海生产者服务业利用外商
口 刘章 文 王建华
卜 ,l
.......
产者服务业是指为生产企 业提供 服务 的金融和保 险业 ,由
构名录 》( 以下简称 《 名录 》 所统 )
从 占服 务业 外 商 投 资企 业 数 加 ,而生 产 者服 务 业 利 用外 资 却
由于国务院在 1 9 6年发布 了新 的 来 看 ,上 海 吸 引 的生 产 者服 务 业 下 降 。与 制 造 业利 用 外 资的 情况 9 外 商 投 资 目录 ,并且 考 虑修 订 对 外 资 企业 在 服 务业 中 占有 较 大 比 相 比,除 1 9 3~1 9 年 出现 相反 9 7 9 外 资的优惠政策 ,同时 ,1 9 7年 重 ,1 9 ~2 0 年该 比例呈不断增 方 向 的发 展情 况 ,在 其他 时 期 发 9 93 0 4 的东 南 亚金 融 危机 使 得 外资 对 亚 长的趋势 , 04 2 0 年该数值 超过 9% 展趋 势 一 致 ,说 明了 生产 者服 务 2。 洲 的 投资 信 心 发生 了动摇 ,上 海 但是 20 年该数值却减少到 5 %。 05 O 业跨 国投 资具 有 追 随 制造 业跨 国
上海自贸区2013-2015外商投资数额统计

上海自贸区2013-2015外商投资数额统计据统计数据显示,上海自由贸易区(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底设立,成为中国首个自贸区。
自设立以来,上海自贸区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以下是2013年至2015年上海自贸区外商投资数额的统计数据。
根据上海自贸区的年度统计报告,2013年外商投资总额达到了15.93亿美元。
而2014年外商投资总额则达到了46.11亿美元,增长了189%。
这一突破性增长主要归功于上海自贸区在设立后的第一年内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成果,包括更为开放的外商投资准入及更高效的行政审批流程。
然而,2015年的外商投资总额相比2014年出现了下降。
根据统计数据,2015年外商投资总额为36.24亿美元,较上一年减少了21.45%。
虽然投资总额出现了下降,但是上海自贸区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吸引力。
这一下降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全球经济环境不稳定所导致的。
在2013-2015年的三年间,上海自贸区主要吸引了来自制造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领域的外商投资。
具体而言,在制造业领域,上海自贸区主要吸引了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和电子设备等行业的外商投资。
在金融业方面,上海自贸区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和推动金融创新等措施,吸引了一系列的金融机构和外国银行在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
在服务业方面,上海自贸区通过推动自贸区内的服务开放和改革,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服务企业和跨国公司。
除了引进外商投资,上海自贸区还鼓励本地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上海自贸区本地企业对外投资金额达到了35.27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参与了能源、制造、金融和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和投资。
综上所述,2013-2015年间,上海自贸区吸引外商投资稳步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尽管有些年份的投资总额出现了下降,但是自贸区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吸引力,并通过改革开放吸引本地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上海投资环境分析

上海市投资环境现状分析上海,作为中国沿海相对最为发达的城市,是全国最大的港口、贸易,科技,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城市之一。
在多年的招商引资过程中,上海逐步完善其投资环境,为吸引外资,加快经济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各种因素都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比如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法律因素。
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相互制约。
对于上海而言,其投资环境具有许多无可匹敌的优势:1、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是良好的江海港口。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增强了上海对外资的吸引力。
2、优良便利的基础设施和环保的城市建设。
上海港已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航运和贸易联系。
08年货物吞吐量5.82亿吨,同比增长3.6%,保持世界第一。
两个国际机场08年完成航班起降45万余架次,同比增加2.36%,上海还拥有中国第一条磁悬浮列车,水陆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建设枢纽型、功能性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取得重大进展,全年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466亿元,同比增长30.3%。
公用事业服务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上海积极推动环保建设,以落实污染减排为核心,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
全年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366.12亿元,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3、综合配套的产业体系。
上海拥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六大支柱产业。
上海目前的产业发展重点是: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以信息化为基础,以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为重点,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突破口;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世博会筹办工作的加快,上海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备、投资机会更多。
4、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投入。
至2008年末,全市共有53家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毕业研究生2.39万人。
上海积极推进自主创新。
全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11亿元,相当于全市GDP2.6%,共取得科技成果2396项。
至年末,全市共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5030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上海自贸区政策对外商投资的影响分析

上海自贸区政策对外商投资的影响分析一、上海自贸区政策的背景和意义上海自贸区,简称SHFTZ,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13年9月29日批准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区域内包括浦东新区的28.78平方公里和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松江和嘉定的部分区域。
上海自贸区建设是中国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推动经济发展、增强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
自贸区政策的出台,对外商投资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为开放的政策环境。
其次,结合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自贸区政策注重营造更为自由、便捷的投资、贸易环境,使更多外商能够借助自贸区,实现与中国市场的更深度合作。
二、上海自贸区政策对外商投资的影响1. 放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自贸区政策放宽了外商投资准入限制,降低了行政审批门槛。
例如,自贸区内的制造业、金融、商贸等行业,可享受针对自贸区的外商投资规则,自贸区外的企业也可以按照自贸区的规定进行投资。
此外,自贸区还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减少了外商投资的管理措施和限制条件。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外商投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降低了外商投资的风险。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知识产权方面,上海自贸区政策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并提出了知识产权审批的机制。
在较短的时间内,上海自贸区建立了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有效解决了外商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
这些举措,完善了知识产权体系,为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法律保障。
3. 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和改革自贸区政策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创新,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
例如,允许境外机构投资国内金融市场,放宽境内外币账户开立、汇兑限制等。
此外,自贸区内实行了利率和汇率市场化,进一步推动利率和汇率自由化的进程。
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对外商投资来说,将更有利于资金流动、交易结算等方面,为外商投资创造更加便利和利润丰厚的环境。
4. 优化贸易和物流环节上海自贸区政策在贸易和物流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广东、上海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

广资美上 东额元海 () 投万
9 0 7 8 98 1 0 5 8 94 8. 3 44 1. 7 5 5 % 988 6 6 105 5 68 4. O 5 3 5. O 4 7
资 源 来源 :2O 《 O 1年 广 东 统 计 年 鉴 》《 O 1年 上 海 统 计 年 鉴 》 、2 O 。
一 、
两地 F DI的 不 同 特 点
1 外 资 结 构 不 同 .
这 里 , F 分 为港 澳 台 投 资 和 外 国投 资 两 大 类 , 0 0年 两 地 F 项 目数 、 资 额 如下 表 一 : 将 D1 20 DI 投
\ 广D数上 东项(海 目) F 个 l
港 澳 台 投 资 外 国 投 资 17o 5 1 46 1 9.2 7 4 25 .8 66 4 69 4 4 .8 9 8 5 .2 O 1 %
20 02年第 7 期
港 澳 台投 资 在 广 东 占有 绝 对 优 势 , 自港 澳 台 的 投 资 占 到 了 广 东 省 F 来 DI总 额 的 8 . , 资 项 目 43 投 数 更 是 高达 9 . 2 ; 而 , 国 投 资 在 广 东 只 占很 少 一 部 分 。与 之 相 比 , 上 海 F 7 4 然 外 在 DI的构 成 中 , 外 国投 资 占有 相 对 优 势 , 论是 项 目数 还 是 投 资 额 , 国 投 资都 超 过 了港 澳 台投 资 ; 无 外 由此 可见 , 东 的 广 外 资 构 成 较 为 集 中 , 大 多数 来 自于 港 澳 台地 区 , 国 投 资 份 额 很 小 ; 上 海 的 外 资投 资 主 要 来 自 绝 外 而 于外 国投 资 ( 国公 司居 多 ) 港 澳 台投 资 也 占相 当份 额 。 跨 ,
外商研发投资与上海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

投资 了。2 世 纪 9 年代 初期 ,部 份成立 的 6家外资研发机构 中,投 际独立倾 向分别高达 8 . 和 7 % 0 0 83 7:
分外 国公 司开 始试 探 性 地在 上 海 资额超过 2 0 0 0万美元 的有 2家 ,
③ 人 才本 土化 指 数 ,即外 资研 发
机 构 中 的本 土研 发 人才 占所 有研
外商在 中国 的企 业联 系相 对较 弱 , 海外 资研发机构 中,生物技术、医 开 发 出的 技术 ,会 以各 种形 式迅 其 主要 任 务是 研 究公 司 长期 发展 药行业 约 占 2%,计算机软件业 占 9 速 向外 传 播 ,作 为技 术 创新 的 源
所 需 的关键 技 术 。 二是 在 具体 的 2 % 8 ,两者所 占比重将近 6 % 0。 业 务部 门或合 资 企业 内部设 立 研 地 ,我 国及上海本地企业有 “ 近水 楼台先得月 ”的先机 ,自然成为新
19 96
19 97
2
5
20 01
2 0 02
2 0
2 8
家 ,而且 层次都 比较低 ,主要是合 资 或合 作 的形 式 ,没有 独 立法 人 资格 ;1 9 2 0 年的低 迷徘徊阶 98~ 00 段 ,外商研发投资处于低谷 ,三年
19 93
19 94
1 0
4
3、投 资方式 多样
一
是 广泛 建 立独 立 型 的研 发
2 0 年 ,外 国公 司在上海设 立的各 上 海共 有 正式 登记 注 册 的外 资 研 机构 ,以从 事 公 司在 华长 期 发展 05
类研发机构 已达 2 0多家。 0 外 商 在上 海 的研 发 投 资可 分 为三个 阶段 :1 9 9 7年之前的缓慢 发展 阶 段 ,外 资研 发 机构 数 量增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现状及上海国际贸易发展的未来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现状及上海国际贸易发展的未来一、上海贸易现状分析1、上海贸易相关政策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企业和个人对服务的需求更加强烈,服务的国际间流动逐步兴起,服务业产业转移正成为全球资本流动的主要趋势,服务贸易成为新的贸易增长点。
上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贸易地位的发展起步主要是从南宋时期开始的,沿黄浦江码头形成了商船云集的局面。
新中国建立以后,上海虽然成为国内工商业中心地位没变,但国际贸易基本上停滞,其中心地位让位于香港及南亚中心城市。
改革开放成为上海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重新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贸易、金融中心。
相信,上海贸易在国家政策下,贸易规模与层次将会进一步提高,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文化贸易水平的提升发挥引领作用。
2、上海货物进出口2018年上海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8.53万亿元,同比增长7.7%。
其中,进口3.64万亿元,增长8.8%;出口4.89万亿元,增长6.9%。
2019年上海口岸货物进出口总额8.43万亿元,同比下降1.2%,继续位居世界城市首位。
其中,进口3.55万亿元,下降2.6%;出口4.88万亿元,下降0.2%。
2018年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总额 6.41万亿元,同比增长7.3%。
其中,进口2.70万亿元,增长9.2%;出口3.71万亿元,增长6.0%。
2019年上海市上海关区货物进出口总额 6.35万亿元,同比下降0.9%。
其中,进口 2.62万亿元,下降2.8%;出口3.72万亿元,增长0.4%。
2018年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34009.93亿元,同比增长 5.5%。
其中,进口20343.08亿元,增长6.4%;出口13666.85亿元,增长4.2%。
2019年上海市货物进出口总额34046.82亿元,同比增长0.1%。
其中,进口20325.91亿元,下降0.1%;出口13720.91亿元,增长0.4%。
外商直接投资在上海的地位和作用

限责任 公司 ,上升 了约 68个百分 .
点。这说 明 :上海市 工业新产 品开
6%,国有企业 是 57 ,集体 企业 发及其增长主要是 由外商投资企业 .% 仅为 01 。问题更为严重 的是 ,虽 引起的 ,而国 内投资企业新产品开 - % 发能力小 ,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
由于 各 种 非公 经 济 在 工业 部 然 全 部 工业 企业 和 国 内投 资 企 业 门 的大规 模 进入 和 竞 争 发展 ,上 新 产 品产 出的绝 对 规模 都 在 不 断
外 投 资 工业 企 业 中 ,港 澳 台投 资 如表 2 所示 ,20 年规模以上境外 市整 个 规模 以上 工 业企 业每 个 从 03 企 业总产值 比重呈现 小幅 度下 降 , 而外 商 投 资 工业 企 业总 产 值 比 重
为大幅 度上 升 ,五年 内上升 了 1 1 投 资工 业 企 业每 个从 业 人 员 的产 业人 员的产 品销售 收入从 3 .3万 49
国内投资工业企业高 出了 7 . 5 、 22 %
4 . % 7. % 86 和 33 。其次 ,非国有经 是 国有 工业 企 业 的经 济效 率 也 有 8 3
济成 分 的进 入 提 高 了整 个 工业 部 不同程度的提高 , 20 年到 2 0 从 01 03 门的资本产 出效 率。2 0 0 3年规模
维普资讯
热 点 述 评
■
外高直接投资在上海的地位和作用
口 靖 学 青
…
羞, 、 一 ‘0 』 . - 毒
|: 上 _ 。 h二 j ^
,
・
从 20 0 0年 到 2 0 年 ,上 海 市 04
以上国有工业企业单位 总资产 的产
上海市外国直接投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增 长 速 度 下 降 ,但 是 基 本 维 持 了高 基 数 ,基本上 每年 为5 亿 多美元 ,9 最 低 O 9
为 4 . 4 美 元 , 2 0 年 又 恢 复 增 长 达 1O 亿 00
少 ,而且 发展速度 不快 ,9 年 以后才 开 2
始 快 速 发 展 。据 上 海 市 外 国投 资 工 作 委
随着 上 海 利 用 外 资 步伐 的 不断 加 快 ,更多发 展 中国家客 商进 入 、跨 国公 司大 项 目和增 资数额 持续 看涨 、 国际机 构参 与 资金输 入输 出 ,这 是近年 以来 中 国经济 中心 上海 外资 领域呈 现 的三大新 特 点。据 上海 市外 国投 资工 作委 员会统 计 ,截至 去年 九月底 ,来沪 投资 的国家 和地 区 已增 至九 十五 个 ,印度 、苏丹 、
零 二 亿 美 元 , 扩 建 其 在 浦 东 的 芯 片 测 试
提 高 了其产 品在 国际市场上 的竞 争力 。 目前 世 界 10 最 大 的工 业 跨 国公 司 中 0家
已有5 家投资 上海 。截至 去年 九月底 , 5
力和辐射 力显 著增 强 。国外 投资 者特别
是世界 著名跨 国公 司在上海 的投 资越来
17 年 以 前 98
l 7 — 1 8 年 9 3 93
1 84 9 在 1 85在 9 1 86 9 在 1 87在 9 1 88在 9 1 89在 9 1 90在 9 1 91 9 在 1 2在 99 1 93在 9
维普资讯
上海 市外 国直接投资
文/ 王安会
员 会 介 绍 , 18 年 瑞 士 迅 达 电 梯 公 司 在 90 上海 建立第 一家合 资工厂后 的最初 5
7 . 3 美 元 。 联 合 国 工 业 发 展 组 织 副 3 7亿 总 干 事 马 鲁 洛 先 生 认 为 ,近 二 十 年 来 , 上 海 通 过 引 进 外 资 实 现 了迅 猛 发 展 ,未
上海外商投资环境浅析

早 在上 个 世 纪 二 三 十 年 代 .上 海 已经 就 是 远 东 的 国 际金 融 中心 中 国在 经 济 、 治 、 化 等 方 面 的积 淀 将 给 上 海 提 供 政 文 很 好 的 飞跃 基 础 . 也是 上海 最 能 和伦 敦 、 约 等 国 际金 融 中 这 纽 心 相媲 美 的 . 是 “ 越 式 发 展 ” 能实 现 的 根基 。 目前 . 海 也 跨 可 上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6期 全 日制高等 院校 3 9所 ( 民办 1 ) 含 所 。上海 高等 学校 重 点学科 中 有 4 余 个具 有 国际先 进水平 上海 还设 有 中等 专业 学校 近 10 0 0 所 . 学校 7 职业 0余所 , 术学 校 10 所 , 培 养 中级 技术 和 技 5余 主要 管理人员 。此外 , 成人 教育 是上 海教 育事业 的重 要组 成部分 。 四是 人才 吸纳 优 势 海 是 我 国主 要 的 人 才 交 流 中 心 . 上 拥 有动作成熟 的人才资源市场和完善 的人才流动法 规体系 . 每 年 吸 纳 大 量全 国和 本 地 的优 秀 人 才 上 海 还 是 引 进 学 成 留学 人 员 最 多 的地 区之 一 至 今 为止 . 上 海 工 作 的 留学 人 员 已超 来 过 10 0 . 占全 国 回 国 留学 人 员 总人 数 的 六 分 之 一 。 50 人 约 上海 成功 地 实 行 科 研 单 位 、高 等 院 校 和 生 产 企 业 三 结 合 的办 法 , 同开 发 新 技 术 , 取 得 科 研 成 果 的 基 础 上 , 步 形 共 在 逐
3 % .0 5年 仅 占 2 .%. 然 上 海 吸 引 外 资 的增 长 率 还 是 逐 0 20 61 虽 年 上涨 的 .但 明显 相 对 长 三 角 占有 的 比重 来 讲 是 下 降 的 今 后 . 资 在 整 个 长 三 角 布 局将 更 加 处 于 均 匀 状 态 上些 小 城 市 外
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行产业转 移可 以采取 新设投 资 、收购兼
并等方式 ,也可进行 产业链 的跨地 区布 局 ,如物 流业 中的仓储环节倾 向于布置 在河北等成本较低 的地 区。 ( ) 促 进 服务业 产 业 内 的协 调 匹 5 配 。服 务业 的发展 也需要其 他服务业满 足其 中间需求 。各 地在发展 服务业 时应 注重产业 关联效应 ,实现 自身服务业 系 统 的平衡 。在经 济圈 内也应进 行有效 的
( 者 单 位 : 京 市 社 会 科 学 院经 济 所 ) 作 北 20 ・ 经济论坛 1 06 6 7
产生先导作用 , 从而实现服务业协调与
其他产业协调 的良性互动 。 3 促进京津冀 经济 圈实 现服务业协 . 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
体表现 。 京津冀应努力培育 由实力较强 的
一
、
二 产业协 调发展的基础上 , . 并形成 良
性互动。 第一 、 二产业尤 其制造业是服务 业重要的产业基础 。生 产者服务业 的增 长源: 制造业专业化分 工的进展 ,其 竞
( ) 充分 发挥 行业 自 组 织 的作 2 律 用 ,为 区域 服务业 的协调 发展 搭建有效 的组织平 台。应 积极推动经 济圈各地建
根据钱纳里的 “ 双缺 口” 理论,D 带来的金融资本可以弥补发 FI
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 中出现的储 蓄缺 口和外汇缺 口,缓解经
识 到经 济 圈服务 业 协 调 发展 的 重要 意
Ei s v w软件, e 分别建立 F I G P外贸出口总额和产业结构回 D与 D、
归模 型 , 并做出实证分析( 见表) 。
益。 截至 20 年底 , 04 上海市共累计吸引外资 8 1 8 6 . 亿元 , 2 批准外 资项 目 335 , 69 个 外商实际到位金额 58 6 2. 亿美元。 0
外资企业何以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朱 镕 基 市 长处 。 为此 , 朱市 长批 示:。 部 门应 集体 办 公 , 个 图章 对 外 。 8 各 一 1 8 9 年 6月 ,上 海 市 外 国投 资工 作 委 员会 应 运 而 生 。如今 ,简化 的 申 办手 续 、便 捷 而迅 速 的 通 关 进程 ,以 及 到位 的服 务 水 准 , 上 海这 座 国 际 大都 市 推 向 全 国吸 把
贸 出 口 、保 持 国 民 经 济 持 续 快 速 稳 定 增 长 发 挥 了重 要 作 用 。2 0 年 ,外 商 01 r额 的 比重 ,由 1 9 年 的 3 .%上 升 】 = 96 7 3
到 2 0 年 的 5 .%。 今 年 16月 首 次 01 78 —
日臻完善 的投资环境 外,主要 取决于 于 上 海 松 下 微 波 炉 品 质 好 、交 货 守 信
元 , 比分 别增 长 3 .%和 1 .% 。 九 同 21 27 “
口 薛 言
十 多年 前 , 家欲 在 沪 申请 成 立 的 外 资 企 业 , 于 奔命 地 穿梭 在 各 政 府 部 一 疲
门 之 间 ,居 然 先后 盖 了 1 6 图章 。生 怒 之 下 ,经 理 把 一 纸 投 诉 状 告 到 当时 的 个 2
纳 税 金 1 2亿 元 ,比上 年 分 别增 长 7 9 % 到 1 9 年 ,低 迷 到 年 产 量 仅 1 万 台 , 98 2
20 0 0年的 1. 倍 。 08
实 践 表 明 , 世 界 名 牌 没 有 终 身
和2 . 。 08 同一 年 , 市 外 商 技 拿业 为 调 整 计 划 而 不 得 不 停 产 1 月 。 开 制 。据 调 查 , 廉 价 产 品 始 终是 消 费 的 % 全 个 从 从 业 人 员 1 59万 人 。 据 初 步 测 0. 07 %。市 场 分 业 到 19 年 年 底 , 计 亏损 4 0 多 万 主 流 ,市 场 份 额 高 达 6 —0 98 累 50 5 0 多 家 有 出 口实 绩 的 外 商 投 资企 业 元 。 对 格 兰 仕 、 G等 品牌 的 异 军 突 割 显 示 , 漠 视 廉 价 产 品 等 于 拱 手 相 让 00 面 L / 的市 场 份 额 ,如 今 ,松 下微 波 炉 系 的 196 美 元 的 出 口额 , 以为 全 市 起,公 司进 行 战略调 整, 即放 弃在 中 23 5 .亿 可
外商投资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外商投资发展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国外商投资发展呈现出持续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6万家,实际使用外资总额达到了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
外商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了解外商投资的发展情况,以下将对外商投资的总体情况、行业分布、地区分布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汇报。
一、外商投资的总体情况。
外商投资的总体情况表现出了持续增长的趋势。
2019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达到了6.3万家,同比增长了4.5%。
实际使用外资总额达到了140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
外商投资企业的数量和实际使用外资总额均呈现出了稳步增长的态势,显示出外商对我国投资环境的信心和对市场潜力的认可。
二、外商投资的行业分布。
外商投资的行业分布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
2019年,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
其中,制造业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占比超过了50%,显示出我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此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成为外商投资的热门领域,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的投入。
三、外商投资的地区分布。
外商投资的地区分布呈现出了分散集中并存的特点。
2019年,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吸引了大量外商的投资。
同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也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外商投资呈现出了分散集中并存的特点,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逐渐得到改善。
四、外商投资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我国外商投资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外商投资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我国将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外商投资的多样化和高质量发展。
未来,外商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更多动力和支持。
江浙沪利用外资状况比较分析

江浙沪利用外资状况比较分析江苏、浙江和上海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
从利用外资规模、外资来源分布、产业分布和引资方式四个方面摸清了江浙沪地区利用外资的总体状况,并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对浙江省利用外资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标签:江浙沪;FDI;比较分析F74江苏、浙江和上海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地带,自然条件优越。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三地成为了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地区,在吸引外资方面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但是一直以来,浙江省在利用外资方面与江苏省、上海市有着一定的差距。
从区位优势看,江苏、浙江和上海具有相似性。
从利用外资的规模与结构看,两省一市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明显差异。
本文试图摸清两省一市利用外资的总体状况,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浙江省利用外资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1 江浙沪利用外资的总体状况1.1 利用外资规模在FDI流入的总体规模方面,截至2011年底,浙江累计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929.7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986.6亿美元;江苏分别是5509.75亿美元和2533.61亿美元;上海分别是1952.27亿美元和1190.28亿美元。
1979年至2011年,全国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11643.92亿美元,浙江、江苏、上海分别占其中的8.5%、21.8%、10.2%。
2011年,江苏、上海、浙江分别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1.3、126.01、116.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总量的比例分别是27.7%、10.9%、10.1%,在全国31个省市排名中,分别位居第一、第三、第四。
由此可见,在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上,江苏最大,上海次之,最后是浙江。
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项目方面,2011年,江苏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762个,上海全年批准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56个。
截止2011年,世界500强有400多家进入了长三角地区,合同外资近1500亿美元,其中200多家入驻上海,超过1/3的外资企业落户江苏,同期在浙江投资的世界500强仅仅54家。
上海生产者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1 ; 0 5 , 用外资合 同金额 l . 在 境 内银 行 开 立离 岸账 户 、一 定 名 20年 利 2
00 9 7/
瞳 …. . . . …
维普资讯
经济热点
一j
黼 瓣 赫黼 黼 豳
条件 下 的境 外放 款等 。
险机构代表处 有 4 家 。2 0 年共 9 05
服务 业外资 的进入 呈同方 向变化 ,
间 ,但 外商 投 资 企 业 的广 告经 营 即 生产 者 服务 业 外 资 的进入 ,带
实现保 费收入 5 .2亿元 ,同 比增 额 则处 于快速 上升 的态 势 ,2 4 动 了上海经 济增长。 2 0 82 0 0 0 1~2 0 05 长 2 .0 , 71 % 市场份额达 1 .5 , 4 % 其 年较 2 0 年增长 1 9 7 03 名。会展 业 , 6 中外 资保 险 公 司在 货 运 险和 责 任 截至 2 0 年 底 ,上海全 年举办 国 05 险 业务 上取得 了 4 %以上 的市场 0
保险领域 ,至 2 0 年 ,在沪 05
±顿 、埃森哲 、邓 白氏等均落 户上
服务 业 向其他 行 业进 行 销 售 。 由
海。广告领域 ,20 ~2 0 年 ,外 表 1可见 ,上海经济增长与生产 者 02 0 4
的外 资保险机 构达 2 4家 ,外 资保 商广 告经营户数在 5 0户到 6 0户之
分类 与 上述 分 类标 准 不 一致 , 因
新 :2 0 年 ,外 资银行推 出应收账 03
l 9 8年 之后外 资合同项 目呈逐年 款 融资 、国际国 内保 理 、福费廷 、 9 递增趋 势 ,年均增 长 4 1个 ,合同
集 团 内委 托 贷款 及 营 销外 包 等新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分布情况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分布情况
根据2014-2018年统计数据显⽰,外商来华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且连续5年不断提升优化,⽐例⾼达83%,中西部地区企业数量占⽐不⾼,连续5年不断下降。
表1 2014—2018年外商来华投资企业数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2015-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根据2014-2018年统计数据显⽰,外商来华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投资总额⾼达80%以上,对中西部地区投资相对较少,中度地区投资额度略⾼于西部地区。
表2 2014—2018年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2015-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根据1992-2018年⾮连续7年的数据显⽰,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主要集中在⼴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占⽐⾼达60%以上。
表3 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的地区集中度
资料来源:根据1993-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根据2019年统计数据显⽰,外商投资⾏业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上述⾏业领域企业数占⽐达71.7%,实际使⽤⾦额占⽐达58.7%。
表4 2019年外商直接投资及占⽐情况
资料来源: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近代中国外商房地产投融资及经营模式探析——以上海、天津为例

落成 。
在 外 国人的投 资 中,英 国人 占有 的土 地 、 房 屋 比例 均居 首位 , 国和 法 国人 占有 土地 的 比例 美 比较接近 。 教会 产 业是 外 国人 在 房地 产 投 资上 的一 大
组成 部分 ,美 国所 占半数 以上 的土 地 、 / 1 3的房 屋属 于教会 ,而法 国教会 占有 的土地 占 6 % 房 7、 屋 占 8% 3 。教会往 往将 大部分 土地用 于房地产 经
一
国人在近 代 中国所 占有 的房地 产价 值 ( 括外 国 包
企 业 所 占房 地 产 ) 1 1 ,9 4年 ,约 合 2 , 2 2 5 7万 美 元 ,9 0年 增至 7 , 0 美 元 ,至 1 4 13 2 6 5万 9 8年 , 除
固
层
t
肩
— — —
—
—
2 l12 第3 期 020 总 5 0 0
资本 主义 的“ 飞地 ”楔入 一个 封 建 的东方 古 国 的 , 土地 , 引进 与 中国封 建制 度迥 然不 同的资 本主 使 义城 市管 理制 度成 为可 能 , 客观 上 为近代 中国 的 外商 房地产 投 资提供 了天然 的土 壤 。 代 中国房 近 地 产业 呈 现 出 以外 商 为 主 、 商 为辅 , 华 沿海 沿江 开 埠大 城 市 为主 、 内陆城 市 为 辅 , 代 房地 产交 现 易 为主 、 旧式房 屋买卖 为辅 的特 点 。 房 地产作 为 一种特 殊 类型 的商 品 , 到 市场 拿 上 进行 交换 时 易手 的并不 是土 地房 屋本 身 , 是 而 这 种财产 权益 的法 律凭证 。1 4 年 , 8 7 为适 应租 界 设 立 的需要 ,这 种全 新 的土地 契证 在 上海诞 生 , 这 就是 所谓 的“ 契 ” “ 道 。 道契 ” 依照 西方 国家 的立 契方 式订 立 , 特 点符合 近代 房地 产 业市场 的要 其 求 , 受 到租 界特 权 的保 护 , 且 因此 成 为 受人 高 度
上海浦东新区外商投资环境分析

累计设立 外资项 目达 到 2 0 5 7 8 个, 2 0 1 2 年 第三产业 直接投资合
同金额达到 9 0 %, 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显示 出强劲 的发展潜力 , 为
上海 国民经济 的发展 提供了坚实 的支撑 。截至 2 0 1 2年底 , 浦 东
新 区历年 累计经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1 9 3 家( 表3 ) , 成 为中
表3 2 0 0 3 — 2 0 1 2 年浦东新区经认定的跨 国公 司地区总部 累计数量( 个)
增长 1 0 . 4 %, 再创 历史新高 ; 实 际利 用外资总额达 4 8 . 3 0 亿 美元 ,
占上海市的 比重达到 3 1 . 8 %( 表1 ) ,从 1 9 9 0年宣布开发开放至
2 0 1 2年 , 历 年累计实 际利用外资达到 6 0 6 . 6 6亿美元 。2 0 1 3年共 引进外资直接投资项 目 9 7 6 个( 表2 ) , 从 1 9 9 0年至 2 0 1 2年历年
年份 l 2 0 0 3 I 2 0 0 4 l 2 0 0 5 l 2 0 0 6 l 2 0 0 7 l 2 0 0 8 2 0 0 9 l 2 0 1 0 l 2 0 1 1 2 l 0 1 2
数量 l 1 5 6 3 【1 6 8 8 I 1 7 M l 1 4 4 6 l 1 2 5 4 I 8 0 3 7 8 0 l 9 0 6 l 9 9 5 9 I 7 6
l合同 外资 I 2 8 . 7 5 j 3 2 . 2 4 l 5 6 . 5 4l 4 8 4 2 l 4 9 4 9l 4 9 9 2I 5 5 2 9 l 5 6 . 2 4l 6 5 9 7l 7 2 . 8 6l
生 产总值 5 4 8 4 . 3 5亿元 人 民币增 长 了约 8 . 1 %,继续 保持较 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产业分布上海外商直接投资从产业分布看以第二产业(工业)为主,比例66%,第三产业投资夜发展较快,占33.7%,第一产业(农业)极少,0.3%左右。
(按资金比例)二、历年发展变化从改革开放后外商投资的历年情况看,90年代前,发展较慢。
进入90年代,特别是小平南巡讲话后外商投资急剧增加,这种增长趋势一直持续到1998年。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经济陷入一定疲软,欧洲、日本的经济夜不是十分景气,这样对华的投资相对下降。
但到2001后,有开始缓慢回升的迹象。
2002年是中国加入WTO的年份,夜一定程度商促使了对华投资的增加,外商投资在这一年又有较大增加。
分析外商在上海的投资的趋势,由于美国、西欧、日本还没有明显的迹象复苏,所以今后几年外商在上海的投资不会有特别快的加速度增长,但总的趋势应该以增长为主,预计年增长在15-30%之间。
截止2002年12月底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分年度进展情况表(金额单位:万美圆)三、环境分析:中国日益成为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崛起,标志着国际直接投资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转变。
与两年来亚太地区外资流入的减少形成鲜明的反差,投资中国与外资在华并购的热潮正在升温。
由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并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开始产生显著的影响。
例如,2001年,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东道国不是美国,而是中国。
而且,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正在从东南亚迁往中国。
造成这一状况的因素,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是中国劳动力廉价所致。
实际上,一向被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
资料显示,外资企业的中国职员的劳动力成本已高于泰国、马来西亚、越南。
而且,随着外资大量流入和国内企业吸引力的提高,使得对合格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加上中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正在不断完善,这些都在加大外企的投资成本。
因此,影响中国外资流入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开始下降。
其实,真正影响和加快外资流入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的市场优势和制度优势(如投资政策及其透明度)正在上升。
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入世”后鼓励外资进入的政策保障,都坚定了跨国公司投资信心。
仅从中国的外资政策方面看,在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中国政府本着鼓励外商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原则,增加了鼓励类目录,由过去的186条增加到262条;减少了限制类,由112条减少到75条。
同时,放宽了外商投资的持股比例限制,并将原禁止外商投资的电信和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络系统首次例外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开放银行、保险、商业等领域。
正是在此背景下,大量的跨国公司却纷纷表示要加大对中国的投资规模。
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它们的全球战略都将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投资对象。
中国投资市场的国际竞争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小到钟表、眼镜,大到汽车、航空,竞争的硝烟都将达到空前激烈的程度。
仅以汽车业为例,在大众、丰田等巨头南北割据的情况下,不甘落后的日产公司亮出大手笔,投资85.5亿元(10.3亿美元)与东风汽车公司组建一家新公司,双方各持50%股份,要在2006年实现55万辆汽车的年销售目标。
在新的外资政策导引下,外商已不再满足于已往的合资等投资方式。
2002年前8个月,外商独资企业占新批外资企业总数的65.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3个百分点,体现出日益明显的外商“独资倾向”。
伴随着中国允许国有企业向外资出售股权政策的出台,外资在华并购必将呈现迅速升温的现象。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正在将它们的地区总部迁入北京和上海。
2002年上半年,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上海的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已超过70家,其中以信息技术产品公司以及物流、航运等行业的跨国公司居多。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台湾企业在外资流入大幅减少的同时,对大陆却显示了极大的投资热情,其中2002年上半年的新增投资有88%都投在长江三角洲。
而且,台湾电子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投资呈明显的增长趋势。
四、近期上海利用外资情况2002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上海经济继续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态势。
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良好的宏观政策面,为上海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跨国资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进,上海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上海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以扩大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创下了新的历史新高。
全年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012个,比上年增长22.5%;合同金额105.76亿美元,增长43.4%;实际直接投资金额50.3亿美元,增长14.5%。
展望2003年,中国市场将进一步开放。
由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综合经济化优势明显,将为上海吸收外商投资提供了更多市场机会,上海仍将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
截至2003年7月底,上海历年累计吸收合同外资超过700亿美元,达703.92亿美元,来沪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106个。
来自上海市外资工作委员会的最新信息表明,今年以来,外资进入上海步伐明显加快。
1至7月,上海吸收合同外资70.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2%,月均吸收合同外资超过10亿美元。
据统计,上海前7个月吸收的合同外资中,投向第二产业43.44亿美元,同比增长43.1%;投向第三产业26.49亿美元,同比增长33.5%。
从实际利用外资的情况看,今年1至5月,上海直接利用外资实际到位金额26.92亿美元。
下表是今年9月份上海外商投资情况,按照产业和行业细分。
(点击网站可以看到今年前9个月的变动情况)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2003年-9月)(/2003shtj/ydjj/index3.htm)五、WTO以后外商投资分析(全国)在我国市场开放进一步扩大的情形下,吸收外商投资的政策更加符合国际投资的要求,我国吸收外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加入WTO使我国市场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但承诺了开放服务贸易领域,而且给予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政策透明度、取消外汇平衡和国产化要求,使得外商在华投资更加方便,更加符合国际规则,从而使跨国公司加快了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跨国公司尤其是世界著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异常活跃,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华设立了企业。
已经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纷纷追加投资,摩托罗拉公司、诺基亚公司、巴斯夫公司等都纷纷追加在华的投资计划,扩大了投资规模,许多跨国公司已将其地区总部迁至或准备迁至我国,一些跨国公司还扩大了在华的采购,全球最大的跨国公司沃尔玛在华采购每年已达100亿美元。
许多跨国公司为了扩大在华的采购,正在我国建立采购中心。
--外商来华投资速度明显加快: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开放领域的扩大,外商企业在华投资继续增长并再创历史新纪录:2002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171家,增长30.72%;合同外资金额827.68亿美元,增长19.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7.43亿美元,增长12.51%。
到2002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196个,合同外资金额8280.6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79.66亿美元。
--外商投资项目技术含量显著提高;外商投资兴办了一大批以IT产业和石化产业为代表的大型高新技术项目,资金、技术密集型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外商投资大幅度增加。
跨国公司设立的研发中心明显增多,摩托罗拉、IBM、朗讯、杜邦、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等著名的跨国公司都在华设立了研发中心。
到目前为止,外商设立的研发中心已达400余家。
外商投资企业在全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分别占65%和80%,带动了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
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申请的专利数约占高新技术产业申请专利数的三分之二。
2002年上半年,以高新技术项目为主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幅分别为20.81%和22.82%。
--外商投资正在逐渐形成产业配套群;许多跨国公司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出发,将它们的生产制造基地移至我国,充分利用我国廉价的优秀人才和充裕的加工制造能力,面向全球进行生产,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为其配套的中小企业将我国作为其投资的重点区域在IT、IC产业建立了配套产业群,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产链条,这在我国的华东地区表现非常明显。
--服务业成为外商投资新热点;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时的承诺,金融、保险、证券、分销、外贸、旅游、会计、律师、医疗、教育、运输、货代等绝大多数服务业领域已开始有条件地对外开放,跨国公司纷纷看好这些行业,都在积极争取尽早进入这些领域。
--外资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加突出;外商投资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量中所占比重明显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出口额、税收、银行结汇顺差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2年1至11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2971.41亿美元,同比增长26.5%,高于同期全国进出口增幅(21.1%)5.4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3%。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528.97亿美元,同比增长26.7%,高于全国同期出口增幅(21.6%)5.1个百分点,占全国出口总值的52.1%,所占比重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加值322.21亿美元,占同期全国出口增加值(521.69亿美元)的61.8%。
以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为主的涉外税收近年来一直是增长最快的工商税种,2002年1至9月,外商投资企业税收收入(不含关税)为2554.46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比重为20.39%,同比增长17.12%,高于全国税收增幅5.39个百分点。
同期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税收净增加值占全国税收净增加值的28.39%。
目前,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直接就业的人数近2300万人,占全国城镇劳动人口约10%。
外商投资对就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外商投资企业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还包括通过刺激前后相关联产业发展而间接创造就业机会。
如果将间接从事与外商投资企业有关的配套加工、服务等活动的劳务人员计算在内,吸收外资解决的就业人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