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与牡丹亭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生殿》与《牡丹亭》的比较
在《长生殿》里的例言写道“棠村(梁清标)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的《牡丹亭》,世以为知言。”再细观《长生殿》、《牡丹亭》二剧,不难看出在许多情节、思想方面,《长生殿》借鉴了《牡丹亭》。洪昇本人对于《长生殿》是一部闹热的《牡丹亭》这种说法也并不反感,反而引以为荣。“予自惟文采不逮临川,而恪守韵调,罔感稍有逾越。”从这里也能看出,洪昇本人也承认自己的《长生殿》与《牡丹亭》有很深的渊源。
《长生殿》与《牡丹亭》都推崇一个“情”字。在《牡丹亭》的作者题词里有这样一段话“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与此相呼应的是《长生殿》第一出【传概】中的“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和死。”这两个“情”都是可以超越生死,跨越时空,是情之至也。杜丽娘为情【闹殇】,为情【魂游】,为情【回生】。杨贵妃为情【密誓】,为情【冥追】,为情【重圆】。虽然两位作者都借作品歌颂了“至情”的理想,但是从全剧来看两部作品的“情”还是有很大区别。《牡丹亭》中的“情”是由梦境到现实,最后杜丽娘还魂,重回人间与柳梦梅有情人终成眷属。《长生殿》的“情”是由现实到虚幻,杨贵妃去后,唐明皇终日思念,寻求道士觅魂,二人最终共同升入上界成为天上夫妻。虽然都是团圆的结局,但是这个团圆的弦外之音却大不相同。《牡
丹亭》的结尾南【双声子】:姻缘诧,姻缘诧,阴人梦黄泉下。福分大,福分大,周堂内是这朝门下。齐见驾,齐见驾,真喜洽,真喜洽。领阳间诰赦,去阴司销假。从这些唱词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种欢喜,快乐,充满希望的情绪。这正应证了第一出【标目】里的一句话,“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只要能坚守住这份爱情,有情人必定能再续前缘。在《长生殿》的结尾【永团圆】中有这样的唱词“尘缘倥偬,仞利有天情更永。不必凡间梦,悲欢和哄,恩与爱,总成空。跳出痴迷洞,割断相思鞚。”从这些唱词里我读出的是一份凄凉,一份无奈,尘世的恩与爱到头来总是空。这样的意境颇像《红楼梦》十二曲中的《收尾·飞鸟投林》,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长生殿》没有将“至情”的理想付与现实,《牡丹亭》则将原本梦幻的“至情”落实到现实生活。在这里,作者对于“至情”结局的不同安排,表达了两位作者“出世”,“入世”的思想。洪昇做为一个“明朝遗民”在创作此戏时是有感于自己的“国殇与家难”,他在戏中不时对前朝有一个反思,具体地说,如第三十八出《弹词》【南吕一枝花】中李龟年的“不提防余年值离乱”,“唱不尽兴亡梦”那一番感叹差不多就是洪昇本人的思想化身。洪昇在戏中反思,想要寻求一条出路,但是最终还是失望而归,他将最后的结局归结到宗教,神仙等虚幻的事物里,正是表现了他的一种出世思想。而《牡丹亭》虽然被称为冷戏,但是其中所蕴含的那种激扬的斗争精神,却使整部戏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正如有的学者说过,“《牡丹亭》欢快激扬地唱响热烈与浪
漫,《长生殿》则凄美婉转地吟出悲郁和感伤;前者是万物欣欣的阳天春日,后者是西风残照的落日余霞--绚丽至极却又透出几分萧瑟悲凉.”①
从剧情结构来看,《长生殿》在剧情结构方面,明显受到了《牡丹亭》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部剧作都有生死梦幻的内容。正如洪昇的女儿洪之则在《三妇评牡丹亭杂记》中所记载:洪昇认为剧情的关键,也就是“肯綮在生死之际”, 记中“《惊梦》《寻梦》《诊祟》《写真》《悼殇》五折,自生而之死”,写了杜丽娘青春觉醒,对恋情求之不得而至郁郁而终;“《魂游》、《幽媾》、《欢挠》、《冥誓》、《回生》五折,自死而之生。”②写了杜丽娘的魂魄把“‘梅’、‘柳’二字,一灵咬住”,苦苦追寻柳梦梅直至最后为情复活。也就是《牡丹亭》全剧可以由杜丽娘的生死为界,分成两个部分。而《长生殿》根据剧情,也可以以第二十五出《埋玉》为界,也就是以杨玉环自缢于马嵬坡为界,分成“自生而死”和“自死而生”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杨玉环和唐明皇情意渐渐深厚,互相盟誓,但是由此导致唐明皇“弛了朝纲”引起安禄山兵变,不得不自缢的过程,后半部分是杨玉环死后情悔,但二人情真意重,得到神仙同情帮助,最终被度脱到仙界的过程。这很明显是对《牡丹亭》的巧妙借鉴。在情节线索方面《牡丹亭》用的是单线结构的叙述方式,《长生殿》用的是双线结构的叙述方式。在《牡丹亭》中,杜丽娘那种“情,不知所起”的单纯的情感历经生死考验,最后受到了以“杜宝”为代表的世俗现实社会的接纳,在本质上象征了中国人潜意识中对空中楼阁般的理想、完美爱情能获得现实实现和
现实归宿的美好期待和美好愿望。而《长生殿》正相反,代表的是以权利、美貌至上为标准的世俗爱情经历生死、战乱、背叛的种种考验后,升华为抛弃世俗价值观念的纯真感情,体现了爱情的理想升华和理想实现。《牡丹亭》中的情是“纯情”,单纯不掺杂别的东西,《长生殿》中的“情”则是与政治等其他因素结合在了一起。所以《长生殿》中的“情”不仅是指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包括“臣忠子孝”等情。洪昇在《长生殿·自序》中也写道:“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而近乃子虚乌有,动写情词赠答,数见不鲜,兼乖典则。”由此可见,洪昇认可的“情”是一种充满道德理性精神的“情”。有学者认为李、杨爱情是知音互赏式爱情的新的典范。《长生殿》是《西厢记》首创的知音互赏式爱情新模式的杰出继承之作和推新之作。③《长生殿》的情不同于《牡丹亭》“的情,不知所起”。唐明皇最初看中的仅仅是杨玉环的惊人美色,杨玉环追求的也仅仅是唐明皇的权力。唐明皇移情梅妃,虢国夫人等,不专情,杨贵妃则嫉妒难忍,双方矛盾丛生。后来定情密誓,因为经过了第十二出《制曲》、第十六出《舞盘》,唐明皇与杨贵妃一起作曲、击鼓、舞蹈,成为艺术上互相欣赏和赏识的知音,两人建立了知音互赏式的爱情。他们通过在艺术上的共同爱好、追求、创造(作曲、演奏、演出),达到心灵上的融合,从而极大的发展和巩固了他们的天赐姻缘。
《牡丹亭》与《长生殿》在全剧的后半部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长生殿》的后半部分占用了主要写的是唐明皇的情悔之“情”,属于人物心理的内心描写,抒情描写。在《牡丹亭》中对男主角的这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