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与长生殿
《长生殿》是一部热闹的《牡丹亭》
《长生殿》是一部热闹的《牡丹亭》洪昇在《长生殿例言》中写道“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专写钗合情缘,以《长生殿》题名”。
可以说此剧的成功,正在于作者对“情”字的选择。
此剧的开头,副末唱道:“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
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哪论生与死。
”这段唱词使我们想到了汤显祖的《牡丹亭》。
毫无疑问,洪昇继承了汤显祖的人文主义精神,尤其是那种反叛传统、张扬人性的文化精神。
在《例言》中,作者又对有人称此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的说法表示赞同,这表明《长生殿》对情的赞美是受到《牡丹亭》很大影响并且与之相似的。
但《长生殿》所写皇帝与妃子的情,在当时的道德观中是无可非议的,这和《牡丹亭》所写根本违逆礼教精神的情,性质完全不同。
如果说《牡丹亭》的主旨是呼唤、是抗争,那么《长生殿》的立意则是在反思、在自省。
反思不为别的,正在“情”本身。
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国运衰退,生灵涂炭之后,爱情还有意义和价值吗?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它正是此剧的关键所在。
《长生殿》以李、杨定情为发端,很快形成了两条线索。
一条是李、杨的感情由深入浅、逐步升华的过程。
另一条线索是情欲造成的负面效应。
第一条线索在杨自缢后,以鬼魂的形势继续顽强的发展,一方面它对第二条线索做出回应,借助鬼魂对自己的罪孽进行深刻忏悔;另一方面却又咬住“情”字不放。
最后二人在天上团圆了。
全剧以“情”始,以“情”终,首尾一贯。
两条线索,最后是第一条兼并、消融了第二条,理想战胜了现实。
马嵬事变,杨贵妃自缢,这一场帝王家的爱情悲剧已经完成了。
《长生殿》没有像《梧桐雨》杂剧那样以唐明皇怀着痛苦的心灵夜雨思人作结,而是一方面表现现实中发生的唐明皇杨贵妃悲剧的馀波,如野老献饭、乐工雷海青骂贼、李龟年悲唱兴亡等,委婉的讽谏、对乱臣贼子的咒骂、对主人公不幸的惋惜,合成一部兴亡之感的交响曲;另一方面则表现唐明皇和死后的杨贵妃在真和幻两个世界里发生感情交流,经过“冥追”、“觅魂”、“补恨”、“寄情”,执著的感情和真诚的忏悔,终于得到了玉帝的恩准,双双进入月宫,实现了“长生殿里盟言”。
中国古代四大名剧
☆中国古代四大名剧☆―中国科大.李弦,2011.6,摘抄自《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重排于2013.2。
中国古代四大名剧是《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桃花扇》。
1.《西厢记》《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的直接蓝本。
全剧五本二十五折,突破了杂剧创作一剧四折的体例。
此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剧中叙述了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
适逢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借宿于此。
张生游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
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以身相许。
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出于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的婚事。
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
后张生高中皇榜,归来求亲,有情人终成眷属。
剧本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几百年来,它曾深深地激励过无数青年男女的心。
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2.《长生殿》《长生殿》,清初洪升作。
初名《沈香亭》,继称《舞霓裳》,最后定名为《长生殿》。
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
全剧共五十出。
剧本写唐明皇宠爱贵妃杨玉环,终日与杨贵妃游宴玩乐,不理朝政,朝中大权由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把持。
七月七日,杨贵妃与唐明皇在长生殿上情意绵绵,盟誓世世代代结为夫妻。
不久,安禄山因与杨国忠争权,发兵叛乱。
唐明皇带杨贵妃逃离长安,官军将杨国忠杀死,又逼唐明皇将杨贵妃缢死。
安禄山叛乱平息后,唐明皇日夜思念杨贵妃。
后来,道士杨通幽运用法术架起一座仙桥,让明皇飞升到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实现了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生生死死共为夫妻”的盟誓。
“闹热《牡丹亭》”——《牡丹亭》与《长生殿》之比较
“闹热《牡丹亭》” ——《牡丹亭》与《长生殿》之比较摘要:梁清标曾言《长生殿》是一部闹热的《牡丹亭》,洪昇亦对此说法表示赞同。
由此可见,两部剧作确有相似之处,但细究之,又同中见异。
本文主要从演出排场、情节结构、主旨意蕴三个能体现闹热性的方面试对《牡丹亭》与《长生殿》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牡丹亭》;《长生殿》;闹热所谓“闹热”是对传统戏剧“热闹”状态与性质的概括性描述,即传统戏剧的本质属性,亦可称为“闹性”。
①“闹热”不仅着眼于戏曲的舞台性,如演出排场的热闹,还包括戏剧的文本内容,如剧本结构的冲突性以及主题意蕴的多义性。
因此,在比较两部剧作的“闹热”时,要兼顾舞台与文本两重属性。
1.演出排场之比较汤显祖在创作《牡丹亭》时注重科诨的插入以加强情节的喜剧性和剧作的闹热性,如《闺塾》《劝农》《冥判》等出。
《闺塾》中春香、杜丽娘、陈最良三人构成了一副诙谐闹热的画面,特别是春香的插科打诨,使人读来忍俊不禁。
《劝农》一出田夫、牧童、采桑老妇、采茶人依次登场,也构成了春耕劝农的闹热场面。
《冥判》则是展现了鬼判们的诡异腔调和古怪行径等极具闹热氛围的表演。
但是,《牡丹亭》毕竟以“冷”戏为主,“冷” 戏最精彩、最动人,也最富意蕴、最富韵味、最启人思索,如《游园》《惊梦》《寻梦》《冥誓》等出,每一场次至多出现两人,只有在这样“冷清”的场面和氛围中,杜丽娘才可以通过大段的唱词将春意萌发的黯然、春心萌动的惊惧以及死而不悔的追逐细腻地表达出来,以将“至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牡丹亭》相比,《长生殿》无疑更加“闹热”。
首先,洪昇喜欢用众多人物穿插构成“闹热”场面,如《春睡》一出,永新、念奴、杨玉环、李隆基、高力士和杨国忠等各色人物依次登场,整个场面生动宏大,热闹至极。
其次,《长生殿》的场景多是两两对照,苦乐相应,如《进果》与《舞盘》二出,一方是田禾被踏坏,行人被踩死,令人惨不忍睹;一方则是轻歌曼舞,逸态横生,极尽靡乐。
再次,《长生殿》的排场之盛,令人叹为观止,作者用大量笔墨写天上与人间,朝堂与疆场,官员与百姓,涉及场景之广,人物之多,都极富“闹热性”。
长生殿:一部闹热的《牡丹亭》
《长生殿》:一部闹热的《牡丹亭》——《长生殿》与《牡丹亭》“至情”文化主题比较一、闹热说的由来:在《长生殿》的第一出就唱到“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忠诚连理。
”这段唱词让我们想到了汤显祖的《牡丹亭》。
在《长生殿》的《例言》中,作者也对有人称此剧“乃一部热闹的《牡丹亭》”的传统说法表示赞同。
从这两点我们不难看出,洪昇继承了汤显祖的人文主义精神,一反传统张扬人性的文化精神,《长神殿》对情的赞美无疑受到了《牡丹亭》的很大影响,两者都是以“情”一贯之,将“情”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
因而我们说,《长生殿》和《牡丹亭》共同作为著名的古代言情名剧, 二者在思想文化上有着十分明显的传承关系。
在《长生殿》下阕写道:“感金石, 回天地, 昭白日, 垂青史。
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
”毫无疑问, 洪升要写的“情”要宽泛得多,当然也不是某些研究者所说的是泛指人类情感,而是集中贯通男女之爱和忠孝坚贞的两方面感情。
洪升自述创作此剧的目的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不难承认作者在有意无意展示着极其深刻广泛的社会政治内容,表面上写的是安史之乱, 实际上却处处显示明末清初社会现实的影子,并进一步的显示了作者自己的情感流露“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兴亡之感”。
可以说,《长生殿》是一部“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
在《长生殿》中洪昇将原本闺中才有的儿女私情,放置于诺大的一个历史情境中来铺陈,故事场景的扩大化和人物关系的复杂化,却又不令人感到支离,只觉得更为热闹。
终上两点所述,不难看出为何有《长生殿》是一部闹热的《牡丹亭》的说法了。
二、闹热说的具体表现:在《牡丹亭》中有:“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 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以与死, 死而不可复生者, 皆非情之至也。
”的铿锵叙述。
可见,《牡丹亭》就是一部歌颂天下至情的剧作, 就是一部写“情”如何实现对“理”的突围和超越的剧作。
汤显祖借梨园小天地展现了人生的大舞台,描绘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由梦幻进入现实的爱情,使戏剧在艺术中恣意的演绎了无情、有情和至情的境界。
适合儿童学的京剧曲目
适合儿童学的京剧曲目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剧曲目可以分为正剧、戏曲、武功戏、越剧、粤剧等多种类型。
其中,适合儿童学习的京剧曲目主要是正剧,既能够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和文化素养,又能够提升孩子的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下面是几个适合儿童学习的京剧曲目:一、《牡丹亭》《牡丹亭》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曲剧目之一。
它讲述了唐代一位书生在牡丹亭邂逅美人潘金莲,相识相爱,却在坎坷中分别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感人肺腑,而且表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观念,对于孩子们来说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二、《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之一,也是京剧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讲述了大观园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和贾府的衰落。
孩子们通过学唱《红楼梦》,可以学习和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美和丰富性,还能了解家族、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三、《长生殿》《长生殿》是一出揭露社会黑暗和人性悲剧的京剧,以唐代女诗人李清照与司马迁的爱情悲剧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女子的遭遇和她的决定。
《长生殿》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善恶、人道的智慧和情感的火花,孩子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历史知识和爱情观念。
四、《穆桂英挂帅》《穆桂英挂帅》是一出反抗外敌入侵、英勇斗争的历史戏剧,讲述的是女将穆桂英率领铁甲军英勇作战,击退了清军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了民族英雄精神、爱国情怀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会感受到这种英勇的精神和顶天立地的气概。
五、《梁祝》《梁祝》被誉为“中国故事的艺术精华”,是中国民间流传的最为广泛、最为受欢迎的传奇故事之一。
这个故事现在普遍被视为宣扬“真爱”的经典,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美好情感的吟唱。
在学习《梁祝》过程中,孩子们既能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够体会到它对于人们的启示和影响。
以上五个京剧曲目,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民间文化的凝聚体现。
通过学习这些京剧曲目,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传承,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审美和表现能力,构建自己的人生世界。
《牡丹亭》《长生殿》中的魂游情节探析
《牡丹亭》《长生殿》中的魂游情节探析《牡丹亭》和《长生殿》是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两个著名剧目,都描写了主人公的魂魄在梦中或灵体出游的情节。
这些情节展示了作者对于爱情、生死和超凡境界的思考。
《牡丹亭》中的魂游情节《牡丹亭》是元曲四大名剧之一,由汤显祖创作。
剧中女主角杜丽娘因爱情悲剧而死,其魂魄在梦中游走,并与男主角柳梦梅在幻境中相遇。
他们的相爱之情超越生死,成为观众心目中的经典爱情故事。
柳梦梅与杜丽娘魂游牡丹亭,意味着两个人的魂魄脱离了现实的束缚,展开了一段超凡脱俗的旅程。
他们在梦中忘却了尘世间的痛苦与纷争,只关注彼此的爱情。
这种情节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超越现实的美好,也引发了对于生命本质和人类情感的深思。
在剧中,作者通过魂游情节探讨了人类欲望与命运的关系。
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相遇并非偶然,而是命中注定。
他们在梦中的相爱注定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爱情。
魂游情节使得观众产生对于缘分与宿命的思考,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悟。
《长生殿》中的魂游情节《长生殿》是元曲作家白朴的代表作,剧中讲述了杨贵妃被宠幸后,遭到皇帝废黜并死于长生殿的故事。
在剧情中,杨贵妃的魂魄离开了身体,在长生殿中以灵体的形式重逢了唐明皇。
魂游情节在《长生殿》中展示了作者对于永恒与不朽的追求。
长生殿象征着超越时空的境界,杨贵妃的魂魄在这里找到了永生的可能。
通过魂游情节,观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美好、永恒和超凡的向往,并思考人类对于死亡和生命延续的疑问。
魂游情节还在剧中突出了爱情的坚贞不渝。
杨贵妃的魂魄虽然已经死去,但她的灵魂依然爱慕着唐明皇,并希望能与他相聚。
这种虽有身体分离却依然相爱的情感,让人们对于爱情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索。
结语通过《牡丹亭》和《长生殿》中的魂游情节,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超凡境界、爱情和生命意义的探索。
这些情节不仅让观众欣赏到了美妙的艺术表现,也引发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这两部剧作因其独特的魂游情节而广受赞誉,成为中国戏曲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邮票里的故事——《牡丹亭》《长生殿》和《浣纱记》
票 中的三部 戏和扬 州或 多或 少都有 关联 , 有
的甚至 密不可分。
《 牡丹亭》
《 牡丹 亭》 汤显祖 的代 表作 , 的是杜 是 讲
丽 娘 和 柳 梦 梅 生 死 离 合 的 爱 情 故 事 ,洋 溢着
闲话・ 掌故 【XA H A Z A G U IN U ・H N G
l
邮票 里 故 一 的一 一
● 赵 军
《 牡丹 亭》 长生殿》 浣纱记》 《 和《
多媒 体视 听邮票《 昆曲》 在扬 州市首 发。 该套 邮票一共三枚 , 内容分/ 为《 l j 浣纱记》 牡 l j 《
出。 ” 忽 问海 上 有仙 山 ,山在 虚 无缥 缈 “ 间” 可 见 白居 易 对杨 玉环 之 死也 是将 信 , 将 疑 的。如 果杨玉 环真 的去 了 日本 , 州 扬 可 能就是 她在 祖 国最后 驻足 的城市 。
《 浣纱记》 《 浣纱记》 的是春秋 时期 吴越 争 讲
雄 的故 事 。 吴 王 夫 差 在 相 国 伍 员 的 支 持 下 兴 兵 伐 越 欲 报 父 仇 ,将 越 王 勾 践 困于 会稽 山 。勾 践 向吴 王 称 臣 , 携 妻 并 子 大 臣赴 吴 服役 三 年 。越 王 卧薪 尝胆 , 伺 机 复 仇 雪 耻 。 范 蠡 举 荐 未 婚 妻 西 施 使 用 美人 计 , 施 与 范 蠡 倾 诉 离 情 , 西 并 把 当年 定 情 物 溪 纱 各 留一 半 ,互 嘱 毋
追 求 个 人 幸 福 、 唤 个 性 解放 、 对封 建制 度 呼 反 的浪 漫 主 义理 想 , 感人 至 深 。杜 丽娘 是 我 国 古
四大古典戏剧是哪四部
四大古典戏剧是哪四部四大古典戏剧,也称“四大古典戏曲”,即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
1、《西厢记》的故事出自唐代元稹的小说《莺莺传》。
小说叙述书生张生游学蒲州,与寄居普救寺的崔相国之女莺莺相恋,后入京赴试,将她遗弃。
王实甫改写了这个始乱终弃的悲剧,让张生与莺莺相互爱慕,为争取爱情自由,在婢女红娘的热情帮助下,共同向崔老夫人进行斗争,最后相偕出走。
剧中对青年男女幽会、私奔行为的大胆描绘,以及剧终时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的祝福,都明确宣告了自主婚姻的合法性,尽管它仍属于才子佳人式的一见钟情。
2、《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昇创作的传奇(戏剧),共二卷。
该剧定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全剧共五十出。
前半部分写唐明皇、杨贵妃,长生殿盟誓,安史乱起,马嵬之变,杨贵妃命殒黄沙的经过。
后半部分大都采自野史传闻,写安史乱后玄宗思念贵妃,派人上天入地,到处寻觅她的灵魂;杨贵妃也深深想念唐明皇,并为自己生前的罪愆忏悔。
他们的精诚感动了上天。
在织女星等的帮助下,终于在月宫中团圆。
3、《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
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
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桃花扇》是一部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重大事件均属真实,只在一些细节上作了艺术加工。
以男女情事来写国家兴亡,是此剧的一大特色。
该剧作问世三百余年来长盛不衰,已经被改编成黄梅戏、京剧、话剧多个剧种,频频上演。
4、《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
剧情介绍:福建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到花园游玩,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
梦醒后她为相思所苦,伤情而死。
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应试,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画像,和杜丽娘的鬼魂相会,并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
经典戏曲曲目
经典戏曲曲目经典戏曲曲目中国戏曲源远流长,被誉为国粹之一。
其中有许多经典曲目,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依旧传唱至今,成为了经典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经典的戏曲曲目以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牡丹亭》《牡丹亭》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所写的一部杂剧,讲述了唐代书生柳梦梅与南楚织女祝英台在牡丹亭相遇相爱、离别重逢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梅花三弄”,由于其优美的曲调和唱腔,被公认为是中国戏曲中的经典之作。
二、《白蛇传》《白蛇传》是明代中期传奇小说,后被改编为戏曲作品。
故事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其中的主要唱段中,有“青娥浦下”、“锁鸳鸯”、“桃花影里”等,都曾被众多著名歌唱家演唱过,成为了中国文化里的经典之作。
三、《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精品之一。
后来被改编为戏曲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葬花吟”,其曲调悠扬,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成为中国戏曲中的经典唱段。
四、《长生殿》《长生殿》是元代白朴的杂剧,讲述了唐代宰相韩熙载与西施之间的爱情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汴河”、“千秋岁”,这两个场景可以说是中国戏曲历史上最经典的场景之一,它们的优美旋律和唱腔被戏曲爱好者奉为经典之作。
五、《西厢记》《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所写的一部散曲,讲述了唐代红楼女儿李娘应回娘家寻求会面相见之事的故事。
其中最为著名的唱段是“梧叶儿”,这一唱段中充满着柔美和深情,让人陶醉在其中。
六、《桃花扇》《桃花扇》是元代赵之谦所著的一部杂剧,讲述了晋代大夫晋文公与吴王夫差、西施之间的爱情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燕子楼”,曲调柔美,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热忱追求。
七、《梨园伎俩图》《梨园伎俩图》是元代郑光祖所著的一部杂剧,讲述了一对梨园艺人因感情纠纷引发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自在郎”、“小桃红”,这两个唱段的唱腔富有层次,给人以深深印象。
以上就是中国戏曲中一些经典的曲目。
昆曲传统剧目
昆曲传统剧目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剧目。
以下是一些昆曲传统剧目的相关资料。
1. 《桃花扇》《桃花扇》是昆曲中的经典之作,由明代文学家李时中所著,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剧中唐明皇深爱杨贵妃,为了与其相见,亲自冒险去杨贵妃的家乡。
剧目中的音乐和唱腔极具特色,以独特的声腔表达恢弘的场景和深情的爱情。
2. 《牡丹亭》《牡丹亭》是昆曲中的又一经典之作,由明代文学家汤显祖所著。
剧中讲述了幕末李煜与柳永的爱情故事。
剧目以细腻的情感刻画和动人的音乐表达,表现出了昆曲独特的艺术魅力。
3. 《长生殿》《长生殿》是昆曲中一部悲剧,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禁恋,以及最终的悲惨结局。
剧目中以宏大的场景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了唯美的艺术效果。
4. 《西华山》《西华山》是昆曲中一部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剧目,讲述了汉朝时期刘邦攀登西华山的故事。
剧目以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唱腔,展现了刘邦的智勇和聪明才智。
5. 《何文秀》《何文秀》是昆曲中一部以宋代文人何文秀为主角的剧目,讲述了他与贵族女子韦小宝之间的爱情故事。
剧目中以优美的音乐和情感丰富的唱腔,展现出了昆曲的独特魅力。
6. 《红楼梦》《红楼梦》是昆曲中的一部话本剧,改编自曹雪芹的同名小说。
剧目以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为基础,以昆曲的表演形式表达了小说中的深刻情感和复杂关系。
7. 《汉宫秋》《汉宫秋》是昆曲中的一部宫廷剧,讲述了西汉时期太后与诸候之间的纷争和权力斗争。
剧目以壮观的舞台场景和情感激烈的唱腔,展示了宫廷剧的庄严和紧张氛围。
以上是部分昆曲传统剧目的相关参考内容。
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这些剧目不仅在剧情上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在音乐、唱腔等方面也有独特的表现形式,给观众带来了艺术的享受。
希望以上资料能为您提供参考。
《长生殿》与《牡丹亭》主题思想和剧情结构比较
也 。 梦 中之 情 , 必 非 真 。 … … 第 云 理 之 所 必 无 , 何 安
知 情 之 所 必 有 邪 ! 21 们 从 中 可 以 看 出 汤 显 祖 的 ”_ 我 j
观 点 。 首先 , 情 ”是 出 于 不 可 捉 摸 的 天 性 , 不 是 “ 而 “ ” 教 条 。 其 次 , 情 ” 以 突 破 生 死 , 能 拘 泥 于 理 的 “ 可 不
活 跃 的 时 代 , 其 是 “ ”、 理 ” 辨 , 乎 充 斥 了 有 尤 情 “ 之 几
字 一 意 雷 同 。 [ 2 朔 方 也 认 为 “ 长 生 殿 ・ 觅 ” 10 ]徐 《
魂 》 胎 于 《 丹 亭 ・冥 判 》 。 但 是 古 今 研 究 者 大 多 脱 牡 ” 还 是 把 《 生 殿 》 成 就 笼 统 归 结 于 古 代 诗 词 和 戏 曲 长 的
成 了迫 切 论 题 。此 时 “ 情 ” “ 教 ” 手 言 和 。冯 言 和 风 握
梦 龙 因 此 创 立 了 “情 教 ”, 出 了 “ 为 情 之 范 ”, 情 提 理 “ 为 理 之 维 ”, 且 主 张 “私 情 化 公 ”, 展 了 “情 ”和 并 发
想 : 情 不 知 所 起 , 往 而 深 。 生 者 可 以 死 。 可 以 “ 一 死
当时 的主 流 , 显 祖 在《 丹亭 》 出的“ 至” 说 , 汤 牡 提 情 一 ・题 词 》中 这 样 阐 述 他 的 思
、
两 剧 “ 情 ” 想 的 异 同 言 思
汤 显 祖 在 《牡 丹 亭
振 聋 发 聩 , 为 “ ” 全 对 立 于 “ ” 把 “ ” 到 了 认 情 完 理 , 情 提 前 所 未 有 的 高 度 。 但 是 “ 至 论 ”的 偏 颇 之 处 在 于 , 情 “ ” 旦完 全脱 离 了理 的束 缚 , 会 造 成情 欲 的泛 情 一 就 滥 。 明末 国 家 危 亡 , 族 入 侵 , 建 人 的 道 德 责 任 感 异 重
一桌二椅的戏曲剧目
一桌二椅的戏曲剧目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一桌二椅的戏曲剧目是指由一位演员扮演多个角色,通过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来构建舞台,仅凭有限的道具和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
一桌二椅的戏曲剧目需要演员具备出色的才华和技巧,能够熟练地切换角色和表达情感。
下面我将介绍几个经典的一桌二椅戏曲剧目。
1. 《牡丹亭》《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主要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
在一桌二椅的舞台上,演员通过表演技巧将剧中的各个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包括梁山伯、祝英台、荆轲等。
演员在桌子上随时切换角色,用动作、声音和面部表情展现情感冲突。
2. 《长生殿》《长生殿》是元代戏曲作家郑光祖的作品,该剧讲述了唐代皇帝李世民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一桌二椅的舞台上,演员通过巧妙的表演技巧,将多个角色塑造得生动有趣。
演员通过换衣服、换头巾等方式,切换不同的角色,使观众产生错觉,仿佛看到了真实的人物。
3. 《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该剧主要讲述了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故事。
在一桌二椅的舞台上,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白蛇、许仙、法海、青蛇等多个角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演员通过变换动作和表情,将观众带入剧情之中,感受到角色的情感。
4.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在一桌二椅的舞台上,演员通过精妙的表演技巧和化妆技巧,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多个角色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演员凭借一双巧手,将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展示得淋漓尽致。
5. 《窦娥冤》《窦娥冤》是明代戏曲作家关汉卿的作品,该剧讲述了窦娥为替夫报仇而不幸被害的故事。
在一桌二椅的舞台上,演员通过独特的表演技巧,将窦娥、郭玉娘、薛七娘等多个角色刻画得栩栩如生。
演员用细腻的动作和表情展现角色的内心痛苦和挣扎,引发观众的共鸣。
以上是几个经典的一桌二椅戏曲剧目,每个剧目都有独特的魅力,无论是剧情、表演还是音乐,都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从“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到“上昆”全景式《长生殿》
二、表演风格
传统版《牡丹亭》的表演风格以昆曲的表演特点为主,注重唱腔和舞蹈表演。 演员的表演技巧要求非常高,唱腔要优美动听,舞蹈要柔美细腻。这个版本的表 演风格较为保守,以表现原著的古典美为主。
青春版《牡丹亭》的表演风格则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元素。演员除了 表演技巧要求较高外,还注重舞台的整体效果。灯光、音效、舞美的运用为整个 剧情增色不少。这个版本的表演风格较为新颖,以表现原著的现代美为主。
一、剧情
传统版《牡丹亭》是根据明代汤显祖的原著改编而成,全剧共分五十五折。 这个版本注重表现原著中的爱情主题,同时融入了昆曲传统的表演元素,如唱腔、 舞蹈、音乐等。传统版《牡丹亭》的剧情较为复杂,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情感表 达较为含蓄,符合昆曲的传统审美风格。
Hale Waihona Puke 青春版《牡丹亭》是根据明代汤显祖的原著改编而成,全剧共分三十折。这 个版本注重表现原著中的爱情主题,同时融入了现代舞台元素,如灯光、音效、 舞美等。青春版《牡丹亭》的剧情较为简洁明了,人物关系清晰易懂,情感表达 直接,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为了进一步推动昆曲新美学的发展,我们建议:
1、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在保留昆曲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现代科技 手段,提升舞台效果和观感体验,为昆曲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提升文化自信:加强对昆曲历史、文化和内涵的研究,培养更多的专业 人才,提高全社会对昆曲价值的认识和尊重,从而推动昆曲的普及和传播。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上昆”全景式《长生殿》。这部由上海昆剧团打造 的全景式《长生殿》在传承上有了新的突破。导演在保留原作故事的基础上,运 用了更为现代化的舞台表现手法,使得这部作品既保留了昆曲的传统韵味,又具 有强烈的现代感。在演员方面,全景式《长生殿》汇聚了一批优秀的中年演员, 他们的表演技艺精湛,为观众呈现了更加生动、真实的角色。
《牡丹亭》与《长生殿》比较--刍议“闹热《牡丹亭》”一说
《牡丹亭》与《长生殿》比较--刍议“闹热《牡丹亭》”一说漆瑶【摘要】《长生殿·例言》曰:“棠村(梁清标)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洪昇对此种说法亦表示“世以为知言”。
同为“至情”主题的两大明清昆腔传奇戏曲,《牡丹亭》与《长生殿》亦见有诸多相似之处。
本文从“闹热”一词进行阐发,从情节结构、主题意蕴和排场布局三方面刍议“闹热《牡丹亭》”一说。
【期刊名称】《长春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2)006【总页数】4页(P30-33)【关键词】《牡丹亭》;《长生殿》;闹热【作者】漆瑶【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3洪昇在《长生殿·例言》中云:“棠村(梁清标)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世以为知言。
予自惟文采不逮临川,而恪守韵调,罔敢稍有逾越。
”[1]笔者对此句话分析有三:一为洪昇对于“《长生殿》乃一部闹热《牡丹亭》”的评论是表示认同的;二为洪昇颇以《长生殿》“恪守韵调”自矜,这对《长生殿》的“闹热”产生亦有影响;三为《长生殿·例言》中所用乃“剧”字,而非“文”或“篇”,所以“梁清标所比较的为《长生殿》场上之作”这一观点未尝不可能。
作为明清昆腔传奇戏曲的两大璀璨明珠,《牡丹亭》与《长生殿》确有诸多相似之处,笔者将从“闹热”一词进行阐发,对《长生殿》情节架构、主题意蕴和排场布局做出阐释,并介入与《牡丹亭》的对比,以此来探析“闹热《牡丹亭》”一说。
早在明清之前,中国传统戏剧就存在“闹热性”,由它的近源汉唐百戏散乐经历宋元南戏、元杂剧、再到明清传奇,都可以散见各类娱乐因素,如插科打诨的运用、戏剧排场的多元、民俗生活的呈现以及少用独角戏等皆为戏剧“闹热”的体现。
对于“闹热”一词,从字面解释来看素有与“冷清”相反的“热闹”之意,但梁清标所评乃是《长生殿》,自然不能单纯用字面意思来解释。
李渔对中国传统戏剧的“闹热”曾做出理论性的探讨,他的《闲情偶寄·曲词部》创新性地提出“结构第一”“词采第二”“音律第三”“宾白第四”“科诨第五”“格局第六”的排序。
两夹弦全场戏大全
两夹弦全场戏大全两夹弦,又称为二夹弦,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种表演形式,它是由两个演员一前一后相对而立,通过对唱、对答、对手等形式进行表演。
两夹弦在中国传统戏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两夹弦全场戏的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1. 《牡丹亭》。
《牡丹亭》是中国古代著名戏曲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以唐代诗人元稹的《牡丹亭》为蓝本,以唐代诗人元稹的《牡丹亭》为蓝本,通过两夹弦的形式,展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该剧中,两夹弦的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爱情的甜蜜、痛苦以及人生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观众为之动容。
2. 《长生殿》。
《长生殿》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白朴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为蓝本,通过两夹弦的形式,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该剧中,两夹弦的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恨情仇演绎得淋漓尽致,令观众为之倾倒。
3. 《桑园会》。
《桑园会》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元好问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蓝本,通过两夹弦的形式,讲述了杜丽娘与李陵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该剧中,两夹弦的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杜丽娘与李陵之间的爱恨情仇演绎得淋漓尽致,令观众为之动容。
4. 《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曹雪芹的代表作之一,该剧通过两夹弦的形式,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该剧中,两夹弦的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恨情仇演绎得淋漓尽致,令观众为之倾倒。
5. 《西厢记》。
《西厢记》是中国古代戏曲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以唐代诗人元稹的《西厢记》为蓝本,通过两夹弦的形式,讲述了张生与莺儿之间的爱情故事。
在该剧中,两夹弦的演员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张生与莺儿之间的爱恨情仇演绎得淋漓尽致,令观众为之动容。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戏曲中,两夹弦是一种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表演形式,它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爱情、友情、亲情等人性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观众为之动容。
《牡丹亭》《长生殿》中的魂游情节探析
《牡丹亭》《长生殿》中的魂游情节探析
《牡丹亭》、《长生殿》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其中共通之处便是魂游情节的描写。
魂游情节,是指人的灵魂离开肉体,在梦中、死后等状态下,到达超脱尘世的境地。
在《牡丹亭》中,梁祝之间相逢的情节描写了梁山伯的灵魂来到牡丹亭中与祝英台相会的过程。
在《长生殿》中,程婴的魂魄离开身体,经过种种困难后来到长生殿,与白娘子再次相会的过程。
在描写魂游情节时,两部作品的表现方式均采用了一定的类似的手法——梦境。
通过角色梦游的过程,给予了角色自我反省、心境转变的契机。
另外,两部作品在对魂游的描写中也展现了高度的诗意和哲理性。
《牡丹亭》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长生殿》中“一命呜呼,千里红尘,只是无情,有愁无泪”的名句,历经时代考验,至今仍是令人动容的经典。
此外,在两部作品中描写魂游情节的过程中,作者充分利用了美学手法,如意境烘托、音乐渲染以及色彩光影的处理等等,让读者陷入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之中。
综合来看,《牡丹亭》、《长生殿》中魂游情节的描写,又着重表现人类的内心诉求和对死生的探问,同时又运用了诗意、哲理和美学等多重表达方式,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牡丹亭》《长生殿》中的魂游情节探析
《牡丹亭》《长生殿》中的魂游情节探析
《牡丹亭》和《长生殿》是中国古代戏曲作品,其中的魂游情节是两部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下面将对这两部作品中的魂游情节进行探析。
首先,《牡丹亭》中的魂游情节发生在主角杜丽娘梦境中。
杜丽娘在梦中与柳梦梅相遇,并在梦中相爱。
然而,当杜丽娘醒来后,她无法忘记梦中的情景,对现实中的生活感到失望和不满。
这种魂游情节揭示了杜丽娘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在现实中追求梦幻般爱情的无奈和无法实现的感叹。
而在《长生殿》中,魂游情节的发生与主角杜丽娘的命运息息相关。
杜丽娘因为自愿与唐明皇私通而被贬至长生殿,尽管她在现实中面临生离死别的境地,但她的魂灵却能够在梦中与唐明皇相会。
这种魂游情节不仅展现了杜丽娘对爱情的忠诚和无尽的思念,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虚无缥缈的长生之梦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两部作品中的魂游情节都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味。
它们通过梦境中的魂游,揭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并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和命运的思考。
这些情节的存在,丰富了整个故事情节,也使作品更加具有戏剧性和意境感。
中秋节的传统戏曲长生殿和牡丹亭
中秋节的传统戏曲长生殿和牡丹亭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一节日。
在中秋节期间,戏曲演出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而长生殿和牡丹亭则是两个与中秋节密切相关的传统戏曲作品。
一、长生殿长生殿是清代戏曲作家郑板桥创作的一部传世之作。
这个故事讲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爱情的伟大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
这部戏曲历经了多个版本的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版本的长生殿,成为了一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戏曲作品。
长生殿通常以花灯舞龙、花车巡游等形式在中秋节期间演出。
演出过程中,观众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舞蹈、精湛的表演和动人的音乐。
这些元素的结合使得长生殿成为了一台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二、牡丹亭牡丹亭是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所创作的一部脍炙人口的传统戏曲作品。
这个故事描述了杜丽娘与柳梧圆之间的爱情纠葛。
牡丹亭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最为重要的爱情剧之一,它以精湛的艺术表现将爱情与梦境相结合,以及对女性情感的细腻刻画,深深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
在中秋节期间,牡丹亭的演出成为了一项受人们欢迎的文化活动。
观众可以在演出中欣赏到唐装美女、婉转动听的音乐和动人的唱腔。
牡丹亭以其浪漫的情节、高雅的表演和悠扬的音乐,吸引了无数观众前来观赏。
三、中秋佳节的意义长生殿和牡丹亭作为中秋节戏曲演出的代表作品,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们所传达的爱情、人性和生命的主题,与中秋节的团圆思念之情相得益彰。
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圆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与亲人、朋友相聚,共同品尝月饼并观赏月亮。
而长生殿和牡丹亭的演出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欣赏高雅艺术、释放情感的机会。
通过观看这些戏曲演出,人们可以感受到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底蕴,并进一步增进亲情友情。
总结长生殿和牡丹亭作为中秋节传统戏曲的代表作品,以其独特的剧情、精湛的表演和动人的音乐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
它们承载了中秋节团圆思念之情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成为了中秋节期间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活动。
清代戏曲选集中的俗曲
清代戏曲选集中的俗曲清代戏曲选集中的俗曲是清代戏曲中的一类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描写了民间百姓的生活情感,是一种反映社会现实、深入民间的文学形式。
以下是其中一些代表作品的介绍。
《牡丹亭》《牡丹亭》是明代刘芳亮创作的昆曲,后被改编为清代著名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
该剧讲述了唐代女子李青与梁山伯之间的爱情故事。
该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不仅在明清时期广受欢迎,而且至今仍是中国戏曲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品之一。
《长生殿》《长生殿》是明代香山县令郑光祖创作的昆曲,后被改编为清代著名作家洪昇的《长生殿》。
该剧描写了唐代女子秦淮景与唐明皇之间的爱情故事,通过女子壮烈的爱情和惊险的剧情,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忍,深受观众喜爱。
《西厢记》《西厢记》是明代王实甫创作的昆曲,后被改编为清代著名作家王璟的《西厢记》。
该剧讲述了唐代女子崔莺莺与柳公权之间的爱情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女性地位的低下和男女不平等的关系。
该剧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对于现代文化传承也具有深刻意义。
《窦娥冤》《窦娥冤》是明代关汉卿创作的雜劇,讲述了被冤枉的窦娥辛酉年的冤孽,作品对明代统治者的腐败和暴虐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深刻揭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面。
《还魂记》《还魂记》是明代纪君祥创作的雜劇,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报仇的故事。
该剧在表现剧情、人物性格上极其细腻,同时在乐曲、舞蹈上也有独特表现。
通过对话剧本,该作品对明代时期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习惯进行了深入反思和探讨,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
总之,清代戏曲选集中的俗曲格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但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是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如何认识《牡丹亭》的思想内涵
通过杜丽娘个性觉醒而与柳梦梅痴情相爱,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肯定了人的情欲的正当性,赞美个性解放,歌颂纯真的爱情,反对禁欲主义,表现出汤显祖的“人生而有情”“世总有情”的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对封建礼教的意义以及鲜明的时代意义。
总之,《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形象塑造,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与反动;反映当时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个性解放的强烈渴望,表现他们为实现理想的不屈不挠斗争,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
11、《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①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通过离魂、梦境的描写,以虚写实,展示作品的反叛主题,死而复生之后,则从真实处着笔,写出现实对理想的束缚,使作品具有浪漫与现实结合的色彩。
②塑造了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③典雅绚丽的曲词,使作品成为一部诗剧
25、《长生殿》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其一,将“情”作了充分的描写和反复的渲染,把“情”从故事中抽象出来,作为具有普遍意义和超越生死的力量来歌颂。
其二,在写“情”的同时,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写安史之乱及有关的社会政治情况,宫廷之荒淫,外戚之专权,边将之跋扈,君王之“逞侈心而穷人欲”,人民生活之艰苦,这使得剧作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情节富于波澜曲折,构成一部浪漫的爱情剧,又具有历史剧的特色。
艺术特点:
(一)在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结合,很好表现了创作意图。
上半部偏于写实,展现统治者荒淫,内部斗争,人民不幸。
下半部主要写幻,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幻想表现李杨天上人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采用真幻结合手法写李杨爱情,既有生动的现实生活,又有浓厚的理想色彩。
(二)在剧本结构上,双线交叉,彼此关联,情节错综,脉络清晰。
以李、杨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大事、社会变迁为副线,表现“占了情场”与“驰了朝纲”的必然联系。
(三)曲词优美,具有清丽流畅、刻画细致、抒情色彩浓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