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态度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态度培养
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学习态度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基本看法及其言行表现;学习态度正确、主动、积极与否对学生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目标达成至关重要;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特别的心理发展活动,中学时期是一个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期,从儿童过渡到成年的中间期,叫“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既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己的事由自己拿主意,但由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在不稳定的时期,其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不成熟,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还比较低。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学习态度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不平衡。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心理上的急剧发展,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都给同学们带来了诸多新的思想困惑和不适应。中学生面对的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新的特点,在内容上,不仅课程的门类增多,而且各学科的内容也趋向专业化。在方法上,要求学生要有更强的自
觉性、独立性和主动性。这些新特点对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达到这种要求就成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基础。
(2)中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中学生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求知欲旺盛。他们对周围的新事物非常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意识,喜欢批判旧事物,崇尚新事物,爱标新立异,对人或事容易理想化并盲从,这也是部分中学生”追星族”产生的思想基础。
(3)中学生渴望尊重与理解。尊重与理解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这一年龄开始刻意追求的。在课堂上,他们希望教师喜欢并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回答问题即使错了不受到歧视和讥笑。这些都是自尊心强的表现。正是由于自尊心较强,青少年也容易出现自卑感,因为他们非常注意别人怎样看待自己,重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常常把这方面遭受到的微不足道的小事,看成是莫大屈辱,甚至一些在成人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的问题。如果自尊心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破灌子破摔,不求进取。
(4)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学生交友与友谊的需要。中学生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的需要日趋强烈。他们渴望多交友,有了心里话愿意找同龄人诉说,若这种感情得不到满足,交友处处受到老师、家长的限制,不但对其自我意识的发展极为不利,也容易引发孤独、
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
鉴于此,作为家庭和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生学习态度如何培养。
1.正确引导
1.1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是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正确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抗挫折能力。
1.2提高学习兴趣。兴趣是指有选择性地、积极愉快地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某一学科特别喜欢,学习起来就不知疲倦。兴趣不仅对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高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快感。
2.教师的教学态度
教师的教学态度同样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原因之一。由于老师知识丰富,让学生对老师的学习态度产生崇拜感,为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了榜样。在课堂上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学生被老师的教育人情深深吸引,提高教学效率,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教师除了有丰富的知识
经验之外,自身的素质也决定着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
2.1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制定规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工作中,让学生自己制订各种学习规则,然后把学生讨论的结果归纳、总结为各种规则。这样的规则是学生自己研究的,既适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学生又容易执行,行之有效。更重要的是规范中包含有诚信,学生自己制订的,如果做不到,教师处理不良习惯时也能得心应手。
2.2进行榜样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榜样就有了目标,就有了压力,实际上,榜样就是无形的规范。在班级中不断树立起榜样,并让榜样在舆论中处于主导地位,在行动中扮演引导角色
2.3持之以恒的有意养成。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说:“习惯就仿佛是一条缆绳,我们每天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而要打破它,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无比的毅力。” 这说明养成一个好习惯不容易,改变一个坏习惯同样不容易。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时候,一定要持之以恒。
2.4形成良好的班风。好的习惯促使良好班风的形成,良好的班风也促进好的态度的养成。发现好的学习习惯时,要及时的表扬,让其他的学生学之。当发现有不良的习惯出现时,要及时地去帮助和引导,告诉学生不良习惯带来的影
响和危害。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是好习惯的温床,反之,则影响并制约好习惯的生长。
2.5及时表扬,及时评估。表扬和评估是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结果的总结,表扬和评估工作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学习习惯延续的长期性。表扬和评估要及时,要提高时效性,效果才会明显。
3.家庭因素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可促使学生学习态度朝着积极向上的态势发展。学习态度的水平与家庭培养的气质类型有关,在优越家庭培养中多血质及相关的混合型气质的学生较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而在悲观家庭中培养繁荣抑郁质的学生与其他气质类型的学生在学习态度的水平方面差异也非常显著。因此在对待学生的学习态度上,家长起着统全大局的作用,正是家庭先天环境的熏陶,才有着学生后天奋进的学习态度。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良好的静态和动态家庭环境是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形成的先天条件教师的教学态度为学生的正确学习态度的形成树立了模范作用,而教师的正确引导则直接促进了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这些影响因素积极配合,将会使学生学习态度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利于学生今后的人生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