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的反应及处理
![低血糖的反应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5efa260b4c2e3f57276354.png)
低血糖的反应及处理主讲人:林华英2012-06-28一、低血糖的定义: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者为低血糖。
二、低血糖的症状:1、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
2、可表现为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或神智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等。
3、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三、低血糖的危害:1、低血糖若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生命。
2、低血糖可造成脑细胞损害。
可导致痴呆、甚至死亡。
3、低血糖影响心脏功能、出现心绞痛、心律紊乱或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注:一次性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所带来的益处。
四、哪些原因可能引发低血糖(与药物无关):1、过量运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2、情绪不稳或骤变3、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4、糖尿病妊娠妇女在分娩结束后和哺乳期五、哪些原因可能引发低血糖与药物有关:1、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过量2、食物摄入不足,但没有及时减少降糖药量3、合用与降糖药物有协同作用的药物()六、胰岛素与低血糖: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引起低血糖的因素:1、注意胰岛素的作用高峰和持续时间2、胰岛素剂量过大3、进食减少而未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4、不适当运动导致胰岛素吸收加速,使肌肉组织葡萄糖的消耗增加5、合用具有降糖作用的药物七、运动与低血糖:1、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后进行运动,不要在空腹时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2、可在运动前、或用血糖仪测血糖,以了解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对血糖的影响3、外出运动时,应随身携带“低血糖急救卡”八、低血糖贵在预防:1、与医生沟通自己的低血糖现象,以便医生谨慎的调整剂量,选择低血糖发生效率较低的药物或胰岛素2、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
3、注意预防运动和夜间低血糖: 就寝之前,血糖维持在5.5~7.8mm01/L水平,可以预防夜间发生低血糖。
夜间低血糖症状
![夜间低血糖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1c060814767f5acfa1c7cd6f.png)
夜间低血糖症状
血糖过低是噩梦产生的一个重要诱因典型的低血糖表现为出汗、心慌、饥饿感,另外还有虚弱、头昏、烦躁、皮肤苍白,肌肉颤抖、视物模糊、思维异常、焦虑、行为异常、精神障碍、高血压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癫痫样发作等。
但是夜间的低血糖,往往是在睡梦中,不会像白天那样感到出汗、肚子饿,而是表现为多梦、做噩梦,大声惊叫。
对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由于正常睡眠分为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个时相,快波睡眠时,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人的神经兴奋性增高,脑蛋白质合成加快。
当血糖过低时,大脑能量供应不足,蛋白质合成受阻,致使快波睡眠时间延长,导致神经兴奋更为增高,可能发生多梦、做噩梦的情况。
二、造成夜间低血糖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1、吃得太少
天气渐渐转凉,人体消耗能量较多,由于天黑得早,晚饭时间可能提前,又由于夜长昼短,早饭时间可能推后,因此晚饭后和早饭前这一段时间间隔会较夏季长一些,如果进食量和运动量还是和平常一样,就可能发生夜间低血糖。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秋冬季的低血糖发生率可能比夏天为高。
2、运动太多
晚餐后到第二天早餐这一段时间较长,如果晚餐进食较少,晚饭后活动过多又未补充食物,或者胃肠功能不好,大便次数多,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或丢失较多,就会造成体内储备能量不足。
3、治得不太好。
低血糖反应急救措施是
![低血糖反应急救措施是](https://img.taocdn.com/s3/m/578bd24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2.png)
低血糖反应急救措施是1.确认低血糖反应:首先,要确认患者确实是低血糖反应,可以询问患者是否有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心悸、颤抖、恶心等。
同时,可以使用血糖监测设备测量血糖水平,一般低血糖定义为血糖小于70毫克/分升。
2.给予快速有效的碳水化合物:当确认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应尽快给予快速有效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汁、葡萄糖片、糖浆等。
这些碳水化合物可以迅速提高血糖水平,缓解低血糖症状。
饮食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如淀粉)不能迅速提高血糖水平,因此不适用于急救。
4.处理昏迷患者: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首先,将患者放置在侧卧位上,这可以防止他们窒息并减少意外伤害的风险。
其次,立即呼叫急救车,并根据急救人员的指示进行处理。
5.不要给昏迷患者进食或喝水:不要给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喂食或喝水。
因为他们处于昏迷状态,可能无法吞咽或咀嚼食物,这可能导致窒息。
同时,也不要尝试使用口服药物或胰岛素,因为这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并发症。
6.急救人员的交代: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详细地向他们描述患者的状况和低血糖反应的情况。
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准备和采取适当的措施。
7.预防低血糖反应:为了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再次发生,患者和他们的家人需要了解预防措施,并且在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计划的基础上积极管理糖尿病。
这包括定时进餐、正确使用胰岛素或其他药物、监测血糖水平等。
总之,当遇到低血糖反应时,温和的症状可以通过给予快速有效的碳水化合物来缓解。
但在严重症状或昏迷的情况下,应立即呼叫急救车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此外,预防低血糖反应至关重要,患者和家人应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并定期监测和管理血糖水平。
低血糖症状表现介绍
![低血糖症状表现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7efdbe0700abb68a882fb0f.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低血糖症状表现介绍
导语:低血糖的症状在生活中,相信是很多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通常患者会表现出容易饥饿,脸色苍白,头晕乏力就或者是精神失常等症状,一定要注意对
低血糖的症状在生活中,相信是很多人都可能会遇到的,通常患者会表现出容易饥饿,脸色苍白,头晕乏力就或者是精神失常等症状,一定要注意对症的调节治疗。
1、低血糖的症状:容易饥饿感
早期低血糖症状表现有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症状,神志清醒时,可给患者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人体内部血糖过低,容易导致个人会强烈感受到饥饿感。
体内含有过量胰岛素,会导致血糖过低,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葡萄糖,大脑就会对此作出饥饿感的讯号。
并且还会出现一系列的乏力、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震颤、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2、低血糖的症状:脸色苍白
人体的血糖值低于2.8mmol/L时候,人就会出现低血糖反应,像:饥饿心慌、大汗淋漓、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
长期的人体低血糖,患者就会出现精神和意识的障碍,会找不到地方,记忆力差,甚至胡言乱语,看起来人跟发神经病一般。
如果血糖更低或持续低血糖的时间更长,就会出现精神和意识障碍,在神经中枢功能明显异常。
出现头痛头晕、不安躁动、语言障碍、定向力和识别力突然丧失或精神失常,会进一步的出现抽搐、偏瘫、昏睡、呼吸、血压被抑制,甚至死亡。
3、低血糖的症状:大脑受损
血糖过低主要的症状为脑部功能受损(神经性低血糖症)。
血糖过低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低血糖的判断标准
![低血糖的判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d0670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c.png)
低血糖的判断标准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症状。
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在3.9-6.1mmol/L之间。
低血糖可能会出现在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或者长时间未进食的情况下。
正确地判断低血糖对于及时采取措施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判断低血糖的标准。
1. 症状。
低血糖的症状因人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出汗、心悸、颤抖、头晕、乏力、恶心、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异常行为,如焦虑、易怒或者混乱。
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当警惕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
2. 血糖浓度。
通过测量血糖浓度来判断是否低血糖。
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当立即使用血糖仪测量血糖浓度。
如果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可以初步判断为低血糖。
3. 反应。
低血糖的判断还可以通过患者对血糖的反应来进行。
如果患者在服用含糖饮料或者进食后症状得到缓解,可以进一步确认为低血糖。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过量进食可能会导致高血糖,因此应当控制饮食量。
4. 医疗记录。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的医疗记录中可能会有低血糖的记录。
如果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可以查阅医疗记录来确认是否曾经有过低血糖的情况。
5. 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
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物后,可能会出现低血糖。
因此,如果患者服用了这些药物,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当高度警惕。
总之,正确地判断低血糖对于及时采取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症状、测量血糖浓度、患者对血糖的反应、医疗记录以及药物使用情况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识别低血糖,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避免低血糖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对待低血糖的判断,保障自身健康。
低血糖反应的表现
![低血糖反应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c0bd5095c77da26925c5b0a1.png)
低血糖反应的表现
一、低血糖反应的表现二、低血糖吃什么好三、低血糖的饮食原则
低血糖反应的表现1、低血糖有非特异性症状的表现
少数患者低血糖时,未出现自主神经及神经性低血糖的表现。
而是以全身不适、头痛、恶心、口唇麻木等非特异性症状出现。
注射胰岛素者,若每日守时出现些类症状,应警惕有无低血糖的存在。
2、低血糖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的表现
由于低血糖而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出现饥饿感、心慌、出汗、紧张、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四肢冷汗、发凉、颤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这是一种早期低血糖的警戒症状,促使患者采取即刻进食的防护措施。
此组症状多见于注射胰岛素过量以及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的糖尿病患者。
3、低血糖有意识障碍症状的表现
大脑皮层受抑制,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减退,嗜睡,多汗,震颤,记忆力受损,头痛,淡漠,抑郁,梦样状态,严重时痴呆,有些人可有奇异行为等,这些神经精神症状常被误认为精神错乱症。
4、低血糖有癫痫症状的表现
低血糖发展至中脑受累时,肌张力增强,阵发性抽搐,发生癫痫或癫痫样发作,其发作多为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当延脑受累后,患者可进入昏迷,去大脑僵直状态,心动过缓,体温不升,各种反射消失。
5、低血糖有锥体束及锥体外系受累症状的表现
皮层下中枢受抑制时,神智不清,躁动不安,痛觉过敏,阵挛性舞蹈动作,瞳孔散大,甚至出现强直性抽搐,锥体外系与锥体束征阳性,可表现有。
低血糖,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低血糖,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https://img.taocdn.com/s3/m/f94c3d4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7.png)
22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病□沧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赵永才1.什么是低血糖?正常人血糖昼夜变化虽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肝脏等的调节,基本稳定在3.9~7.8mmol/L的范围内。
食量不足和(或)机体过度利用血糖,均可导致血糖过低。
正常成人如果血糖低于2.8mmol/L,就称为低血糖;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低于3.9mmol/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
2.低血糖的症状是什么?低血糖的表现多种多样,且具有个体差异。
一般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慌、手抖、出汗、饥饿、头痛、视物不清等;精神症状,如发呆、多话、答非所问、精神不安、意识不清、昏迷等。
低血糖的严重程度不同,低血糖,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俗语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者注射胰岛素治疗,低血糖风险时刻存在。
您可能会说,没事,血糖低了我就吃点东西或者喝点糖水,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您就大错特错了!低血糖,根本不是您想的那么简单!下面笔者就带您系统认识一下低血糖。
表现也不尽相同。
轻度低血糖表现为出汗、心悸、面色苍白、手抖、饥饿、乏力、情绪和行为改变(如小孩哭喊、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中度低血糖除上述症状,还伴有生活不能自理(如进食和饮水困难)、表情淡漠、头晕、恍惚、头痛、腹痛、恶心等,出现中度低血糖反应时若不及时处理,可发展成重度低血糖;重度低血糖表现为无法站立、对周围没有反应、定向力消失、无法进食和饮水(可能误吸入肺,发生窒息危险)、肢体面部痉挛,甚至昏迷。
一般当血糖低于3.9mmol/L 时,患者就会渐渐出现低血糖的各种症状,随着血糖进一步降低,症状将越来越严重。
但也有部分患者由于经常出现低血糖而适应了这种状态,或者由于并发植物神经病变,即使当血糖已经明显降低也没有心悸、手抖、饥饿、出冷汗等表现。
这部分患者更容易发生危险,因为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患者会很快直接进入意识障碍与昏迷期。
简述低血糖反应的处理措施
![简述低血糖反应的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8f0d01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13.png)
简述低血糖反应的处理措施低血糖反应是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时,机体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
低血糖反应主要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是他们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或胰岛素注射过量的结果。
及时处理低血糖反应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处理措施以及预防低血糖反应的方法。
处理措施1.立即补充葡萄糖:低血糖反应时,可以立即补充一些含糖饮料或含糖食物,如果汁、糖水、糖块等。
这些食物能够迅速提高血糖水平。
2.选择快速吸收的食物:如果低血糖反应时没有葡萄糖或者葡萄糖含量较低,可以选择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来补充能量,如糖果、巧克力、蜂蜜等。
3.避免过量进食:在处理低血糖反应时,要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量进食。
过量进食会导致血糖水平急剧升高,造成血糖的波动。
4.监测血糖水平:低血糖反应发生后,应该及时监测血糖水平。
如果血糖水平仍然低于正常范围,需要再次补充葡萄糖。
5.休息和恢复:低血糖反应时,机体会出现心慌、头晕、焦虑、出汗等症状,此时需要停下正在进行的活动,静静地坐下或躺下,待症状缓解后再慢慢恢复活动。
6.及时就医:如果低血糖反应比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及时就医。
医生会针对个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建议。
预防低血糖反应的方法1.规律饮食:糖尿病患者应该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尽量按时吃饭,不要过度或过量进食。
合理安排主食、蔬菜、蛋白质等食物的摄入比例。
2.合理使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使用过量会导致低血糖反应。
因此,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使用胰岛素。
3.监测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
如果发现血糖水平经常低于正常范围,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4.饮食搭配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维持血糖稳定。
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等。
5.紧急救治应急措施: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一些含糖物品,如糖块、果汁等,以备低血糖反应发生时紧急补充能量。
低血糖的判断标准
![低血糖的判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3e934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6.png)
低血糖的判断标准低血糖是指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情况,通常指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也可能发生在非糖尿病患者身上。
及时准确地判断低血糖对于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低血糖的判断标准,以便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1. 症状判断。
低血糖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出汗、心悸、颤抖、恶心、烦躁等症状。
这些症状是由于脑细胞缺乏葡萄糖所致,因此症状的出现可以作为低血糖的判断标准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个体对低血糖的耐受程度不同,有些人可能在血糖降至正常范围之前就出现症状,因此在判断低血糖时,应该综合考虑症状和血糖浓度。
2. 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判断低血糖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
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可以使用血糖仪进行即时监测,以确定血糖浓度是否低于正常范围。
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发现低血糖的发生。
3.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也可以帮助判断低血糖的风险。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血糖长期结合后形成的产物,其浓度可以反映过去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较低,说明血糖控制较好,低血糖的风险相对较小;反之,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较高,低血糖的风险也相对较大。
4. 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是导致低血糖的常见原因。
因此,在判断低血糖时,需要考虑患者是否使用了这些药物,以及药物的种类、剂量等情况。
特别是在进行体力活动或饮食改变后,需要注意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5. 饮食和运动。
饮食和运动是影响血糖浓度的重要因素,也与低血糖的发生密切相关。
饮食过少或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血糖过低,而剧烈运动则可能消耗过多的葡萄糖,使血糖下降。
因此,在判断低血糖时,需要考虑患者的饮食结构和运动情况,以及这些因素对血糖的影响。
糖尿病低血糖标准
![糖尿病低血糖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96909e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4.png)
糖尿病低血糖标准
糖尿病低血糖是指血液中低于正常水平的血糖浓度,是糖尿病患者面临
的一种常见问题。
低血糖也称为低血糖反应(hypoglycemia),是一种严
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患者可以认为血糖浓度低于
70mg/dL为低血糖,血糖浓度低于55mg/dL及以下更易引发低血糖反应。
当血糖浓度低于54 mg/dL,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嗜睡感或兴奋感
等症状,此时应及时补充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血糖浓度水平,不宜经常饮食过多或过少、运动前
后血糖理应过低,及时补充营养。及时就医,调整药物及剂量是预防糖尿病
低血糖的有效措施。
另外,患者应该积极管理血糖,如定期监测血糖,多吃谷类饮食,少喝酒,防止低血糖,严格控制睡眠以及应对压力。
切忌自己单独改变药物剂量,应遵医嘱服药,调整药物剂量,保持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
总之,糖尿病低血糖的标准是血糖浓度低于70mg/dL为低血糖,血糖
浓度低于55mg/dL及以下更易引发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人应尽量避免自行
调节药物剂量,多进行监测,在血糖较低时及时补充营养。
低血糖症状和原因
![低血糖症状和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bc6effebd64783e08122b39.png)
低血糖症状和原因1、早期低血糖的症状相关低血糖的临床表现显示。
低血糖在早期表现主要是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肾上腺素的分泌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呈现出交感神经所支配的唾液腺、汗腺、心血管和外周神经系统异常兴奋的一系列症状。
这时患者会突然感到颤抖、出汗、饥饿感、心悸、紧张、焦虑、流涎、软弱无力、血压轻度升高等多种症状。
2、严重低血糖的症状一旦病情发展到严重低血糖时,这时由于大脑的血糖供应缺乏,就会造成脑组织功能的障碍,因此患者就会出现低血糖昏迷,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精神及神经异常的表现,这里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精神恍惚、反应迟钝、步态不稳、视物不清、躁动、舞蹈样动作和血压降低等症状。
对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药物因素1、胰岛素: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后摄食量过少而活动量相对过度,可能产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应。
2、磺脲类药物:这些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与药物半衰期、代谢速度等有关。
当患者有饮食减量、肝肾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即有出现低血糖的可能。
3、口服降糖药尤其优降糖也容易引起低血糖。
疾病因素1、严重肝病时,肝脏不能有效地调节血糖,当糖摄入不足时易发生低血糖。
2、肾上腺、甲状腺、垂体等内分泌疾病都有可能造成低血糖症。
生活习惯1、长期进食不足,过度消耗,如神经性厌食、慢性吸收不良、慢性腹泻、肾陛糖尿等,会促使血糖下降。
2、空腹过量饮酒刺激胰岛索大量分泌引起低血糖症。
3、持续剧烈运动、长期饥饿或高烧病人团血糖消耗过多,也可引起低血糖症4、功能性一类原因不太明确的功能性低血糖多发生在一些较胖的中年女性身上。
这种低血糖的特点是常发生在餐后三四小时左右,并且饭吃得越多,越容易出现。
目前认为,其原因是患者吃进肚里的食物刺激了肠道内的多肽激素,而这种激素能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从而将血糖降得很低,导致低血糖。
1、猪心1个,黄芪20克,当归12克,党参30克,川芎6克,加水炖熟,吃猪心喝汤。
2、红枣20克,沙参15克,生熟地各10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3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2次吃完,连服15天。
突发低血糖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突发低血糖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998aee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9.png)
突发低血糖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急救低血糖反应的预案和处理流程如下:
1.当怀疑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应立即测量血糖,确认血糖是否≦3.9mmol/L,并立即通知医生。
2.让患者取平卧位,遵医嘱吸氧,并建立静脉通路。
3.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应立即口服15-20g糖类食品(最好是葡萄糖)。
4.如果患者意识障碍,应遵医嘱给予20ml 50%葡萄糖液静推。
5.严密监测血糖变化,遵医嘱每15分钟监测血糖一次。
6.如果血糖仍然≦3.9mmol/L,应再次给予15g葡萄糖口服。
7.如果血糖在3.9mmol/L以上,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还
有1小时以上,应给予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
8.如果血糖仍然≦3.0mmol/L,应继续给予60ml 50%葡萄
糖液。
如果血糖仍未恢复,应继续遵医嘱处理。
9.对于长效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所致的低血糖,应遵医嘱
监测血糖24-48小时。
10.低血糖恢复后,应继续监测患者的血糖和神志变化,
并做好护理记录。
11.积极配合医生寻找低血糖的原因,并对症处理。
同时,应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以及患者的健康教育。
夜间低血糖症状有哪些
![夜间低血糖症状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610b670cfc789eb172dc86f.png)
夜间低血糖症状有哪些
一、夜间低血糖的具体症状和防治措施二、为什么夜间会出现低血糖三、如何摆脱夜间低血糖的困扰
夜间低血糖的具体症状和防治措施1、患者容易出现出汗、心悸等现象
夜间由于患者入睡,早期低血糖的警戒症状如出汗、心悸、手足震颤等均不易察觉。
往往在早晨醒觉后,患者感到头痛、头晕,出汗后可湿透内衣及有饥饿感觉。
若此时测血糖仍可偏低,但也可出现Somgi反应,血糖异常增高,早餐前的尿糖也可呈强阳性,常被误认为病情控制欠佳而追加胰岛素及降糖药物剂量,从而促使夜间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甚至死亡。
2、黎明前是低血糖发生的高峰期
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夜间低血糖,多半是由于在晚餐前应用低精蛋白胰岛素的剂量过大或注射时间过早。
由于低精蛋白胰岛素注射后的高峰时间在6~12h,恰好处在夜间胰岛素需要的低谷,在黎明前1:00~3:00容易发生低血糖。
夜间低血糖也可发生于晚餐前服用过量的中、长效磺酌腮类降糖药。
3、留意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生
同时在夜里要留意,看看是否有出冷汗、发抖、抽搐等异常的情况,一旦碰到这种情况,首先要冷静,喝一些糖水,同时快速检测血糖,以做到“心中有数”。
一般来说,经过处理,多数人低血糖的症状可自行缓解,如果出现神志不清等严重的反应,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为什么夜间会出现低血糖
造成夜间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吃得不够(摄入较少);二是。
低血糖的症状
![低血糖的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47a7793ea5e9856a561260b4.png)
低血糖的症状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
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 即可诊断低血糖。
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
低血糖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
1.空腹低血糖症(1)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常见的有胰岛素瘤、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
(2)药物性:如注射胰岛素、磺脲类降糖药物、水杨酸、饮酒等。
(3)重症疾病:如肝衰竭、心力衰竭、肾衰竭、营养不良等。
(4)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如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缺乏。
(5)胰外肿瘤。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1)糖类代谢酶的先天性缺乏: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等。
(2)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症。
(3)滋养性低血糖症(包括倾倒综合征)。
(4)功能性低血糖症。
(5)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进餐后期低血糖症。
低血糖呈发作性,时间和频率随病因不同而异,症状千变万化。
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3.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临床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
4.脑功能障碍的表现是大脑缺乏足量葡萄糖供应时功能失调的一系列表现。
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检查1.血糖: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于3.9mmol/L。
2.血浆胰岛素测定:低血糖发作时,如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升高,则提示低血糖为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3.48~72小时饥饿试验:少数未察觉的低血糖或处于非发作期以及高度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
开始前取血标本测血糖、胰岛素、C肽,之后每6小时测一次。
治疗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解除低血糖症状,二是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各种潜在原因。
1.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常规
![1.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b8adead533d4b14e85246829.png)
低血糖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常规低血糖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饥饿感、头晕、心悸、出冷汗、软弱无力、心率加快,重者虚脱、昏迷、甚至死亡。
【原因】
皮下注射所致低血糖反应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期间。
皮下注射胰岛素剂量过大,注射部位过深,在运动状态下注射,注射后局部热敷、按摩引起温度改变,导致血流加快而胰岛素的吸收加快。
【预防】
1.严格遵守给药剂量、时间、方法,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
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对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多次反复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胰岛素注射有关知识的宣教,直到病人掌握为止。
2.准确抽吸药液剂量。
3.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把握进针深度,避免误入肌肉组织。
如对体质消瘦、皮下脂肪少的病人,应捏起注射皮肤病减少进针角度注射。
4.皮面注入皮下小静脉血管中。
推药前要回抽,无回血方可
注射。
【护理常规】
1.注射后无剧烈运动、按摩、热敷、日光浴、洗热水澡等。
2.注射胰岛素后,密切观察病人情况。
如发生低血糖症状,
立即监测血糖,同时口服糖水、馒头等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
严重者可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
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及处理方案
![低血糖的常见症状及处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874a1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09.png)
正常血糖水平
4
2
0
10pm
12am
2am
4am
6am
8am
低血糖的一些特殊表现
无症状低血糖
又称未感知低血糖(hypoglycemia unaware) 定义:指未出现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的低血糖,随后可能发生严重低 血糖,与低血糖相关自主神经衰竭(HAAF)有关 胰岛素分泌严重障碍的 DM降糖治疗引起的低血糖常表现为无症状 低血糖,由先前反复发生低血糖所致
1.0
4.6mmo/L
抑制内源性胰岛素分 泌
3.8mmo/L
•拮抗激素分泌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3.2-2.8mmol/L
拮抗激素分泌 生长激素 糖皮质激素
出现低血糖症状 自主神经症状
<1.5mmol/L
严重的低血糖 患者发生意识障碍 、惊厥及昏迷
3.0-2.4mmol/L
神经生理功能异 常唤醒障碍
意识障碍者
每15分钟监测血糖1次
给予50%葡萄糖液20~40 ml (静脉注射) 或胰高糖素0.5~1.0 mg(肌内注射)
血糖>3.9 mmol/L,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在1 h以上,给予含淀粉或蛋白质食物
血糖仍≤3.0 mmol/L,继续给予 50%葡萄糖60 ml静脉注射
低血糖已纠正: • 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调整用药。伴意识障碍者,
2.8mmol/L
认知功能 异常: 不能 完成复杂 任务
2..0mmol/L
脑电图开 始发生变 化
0
糖尿病病人易发生低血糖原因
当血浆葡萄糖 浓度降低
胰岛素分泌调节 不能随之反应
失去分泌胰高糖素 的能力
低血糖
肾上腺、自主神经系统 反应缺陷
低血糖有什么症状
![低血糖有什么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fa0547d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c.png)
低血糖有什么症状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过低的一种生理状态,常见于糖尿
病患者或长时间未进食的人。
低血糖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神经系统症状:
低血糖时,大脑缺乏葡萄糖的供应,因此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是头晕和头痛,患者可能感觉头重脚轻,晕眩不稳,严重时可能出现昏倒的情况。
此外,低血糖还可引起意识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语言困难等神经系统症状。
2.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低血糖时,自身应激反应会被激活,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拮抗。
这些自主神经系统的改变可以引起心率增快、出汗、发抖和面色苍白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悸、紧张不安和恐惧感等情绪上的症状。
3. 血压异常:
低血糖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会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
但在一些情况下,低血糖也可能导致血压降低。
因此,有些低血糖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或下降的症状,如头晕、站立时发生晕厥、四肢发凉等。
4. 消化系统症状:
低血糖可能对消化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或食欲过旺的情况。
5. 特殊人群症状:
低血糖对特定人群,如孕妇和儿童,可能产生特殊的症状。
孕妇在低血糖时可能感到头晕、眩晕和虚弱,而儿童可能表现为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总体而言,低血糖的症状较为多样,可能因人而异,也
受到病因和严重程度的影响。
若出现上述症状,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后出现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摄入高含糖食物等,以提高血糖水平,或就医寻求帮助。
低血糖反应的名词解释
![低血糖反应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437754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6.png)
低血糖反应的名词解释低血糖反应是指血糖值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机体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低血糖反应通常是由于胰岛素过量或胰岛素抗药性引起,导致血糖过低,无法满足机体各组织和器官的能量需求。
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多种多样,根据病程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个级别。
轻度低血糖反应时,患者常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出汗、注意力不集中、饥饿感、颤抖等非特异性症状。
中度低血糖反应时,症状更加明显,常伴有情绪波动、视力模糊、肌肉颤动、口渴、恶心、呕吐等症状。
重度低血糖反应时,症状更加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抽搐、昏迷、癫痫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低血糖反应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症状,通常需结合血糖测试来确诊。
血糖测试一般可通过静脉采血或使用家用血糖仪来进行。
根据诊断标准,空腹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参考范围(正常参考范围一般为3.9-6.1mmol/L)可诊断为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反应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包括胰岛素过量、饮食不规律、长时间未进食、胰岛素抗药性、胃肠手术后、酒精摄入过量等。
胰岛素过量是导致低血糖反应最常见的原因,这可能是因为胰岛素治疗过量、降糖药物的剂量过大、肝脏糖原储备不足等原因导致。
治疗低血糖反应的目标是迅速恢复血糖水平,防止症状进一步恶化。
在较轻症状的低血糖反应中,口服含糖物质如果汁、葡萄糖片等可以迅速提高血糖水平。
对于较重的低血糖反应,特别是伴有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就医进行急救处理。
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关键是通过饮食控制和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来保持血糖的稳定水平。
尽量避免过量的胰岛素注射或降糖药物的使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不进食,避免过度运动等。
总之,低血糖反应是血糖水平过低时机体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低血糖反应,对于预防症状的进一步恶化和给予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低血糖的症状和预防的方法
![低血糖的症状和预防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52bbc76f1aff00bed51e59.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低血糖的症状和预防的方法导语:我们在生活中对于低血糖的患者的发病症状一般只会停留在头晕以及无力这两种症状,根本就不知道低血糖的症状还有哪些。
其实低血糖还可能表现我们在生活中对于低血糖的患者的发病症状一般只会停留在头晕以及无力这两种症状,根本就不知道低血糖的症状还有哪些。
其实低血糖还可能表现出神经系统紊乱以及行为失常等,所以对于低血糖的症状以及预防方法,建议大家可以好好的了解一下这篇文章介绍的内容,帮助你们预防它的发生。
头疼、肚子疼一样,低血糖是一种疾病的症状。
低血糖症是由血糖浓度降低(小于 2.8mmoL/L)引起的一种反应。
反应因血糖降低的程度和速度而不同:轻度血糖仅有饥饿、虚软、乏力;中度低血糖出现心慌、手抖、头晕、出冷汗、面色苍白、视物。
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包括意识混乱,行为异常(可误认为酒醉),视力障碍,木僵,昏迷和癫痫。
低血糖昏迷常有体温降低。
引起交感神经症状的血糖降低速率较引起中枢神经症状的为快,但低血糖程度轻,无论哪一种类型,血糖水平通常急性肾上腺素能症状和早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给予口服葡萄糖或含有葡萄糖食物时,能够缓解.当症状严重或病人不能口服葡萄糖时,应静脉推注50%葡萄糖50-100ml,继而10%葡萄糖持续静滴,同时检测血糖.对口服葡萄糖疗效不好而静推葡萄糖有困难的严重低血糖证,可采用胰高血糖素治疗都有明显个体差异。
建议平时注意饮食营养,避免劳累,避免饥饿,可以口服葡萄糖治疗。
另外可以随身带些糖果,身体感觉不适时及时吃下。
相信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介绍的低血糖的发病症状以及预防方法,你们应该都知道低血糖患者在生活中是应该要知道如何去治疗这种疾病。
低血糖反应处理流程
![低血糖反应处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f8eb3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f.png)
低血糖反应处理流程嘿,朋友们,今儿咱们得聊聊个挺要紧的事儿——低血糖反应,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得当回事儿!咱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突然感觉头晕目眩,手脚发软,心里头跟猫抓似的难受,这时候啊,很可能就是低血糖在作祟。
别担心,我这位“健康小达人”来给你支几招,保证你下次遇到这种情况,能从容应对,跟没事儿人一样。
首先啊,你得明白啥是低血糖。
说白了,就是咱们身体里的“糖库”——血糖,不够用了。
这血糖啊,就像是汽车的油,车子没油就跑不动,人没了糖,那就得歇菜。
所以啊,一旦发现自个儿不对劲,第一时间得想办法“加油”——补糖!那具体咋整呢?我这儿有几个小妙招,你且听好:1.随身带点“甜蜜小零食”:出门在外,包里别忘了揣上几块糖果、巧克力或是小饼干。
这些可都是快速升糖的“神器”。
一感觉到不对劲,赶紧掏出一块塞进嘴里,那感觉,就像久旱逢甘霖,立马儿就能缓过来。
2.喝杯糖水暖洋洋:如果手头没现成的零食,那就找杯温开水,加点糖,搅拌搅拌,咕咚咕咚喝下去。
这糖水啊,不仅暖胃还暖心,血糖嗖嗖往上涨,那感觉,倍儿爽!3.正餐要规律,别跟胃过不去:要想避免低血糖,一日三餐得按时按量吃。
别老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胃受不了,血糖也稳不住。
记住,吃饭是大事,别拿健康开玩笑。
4.运动前后要留心:喜欢运动的朋友们注意了,运动前别忘了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运动后也要及时补充能量。
别想着减肥就饿着肚子去锻炼,那样很容易低血糖的。
运动虽好,可也要量力而行哦。
5.定期监测血糖值:有糖尿病或者容易低血糖的朋友,家里得备个血糖仪。
定期测一测,心里有个数。
一旦发现血糖偏低了,就按照上面的方法赶紧补救。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只要你把这些小妙招记在心里,并且付诸实践,那低血糖这事儿啊,就不再是你的困扰了。
记住啊,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咱们得好好爱惜它。
别等到真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啊!最后啊,我还得啰嗦一句:如果你经常性地出现低血糖症状而且找不到原因的话呢,最好还是去医院瞧瞧医生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女,71岁,已婚,退休工人。
因“2小时前发作神志恍惚1次”入院。
患者今晨起床后未进食,家属为其皮下注射诺和龙50R(具体用量不详)后患者出现神志恍惚,睁眼不语,四肢可见自主活动,在家人扶持下上厕所小便一次,尿清亮,家人急送患者至我院急诊室,查随机血糖3.1mmol/l,给予5%糖盐水静滴后共约1小时患者神志转清,诉畏寒、全身抖动,否认发病前头痛、头晕、恶心、冷汗、心悸、胸闷、气短等症,未见呕吐、抽搐、昏迷、尿便失禁、发热、呼吸困难等症,行头颈部CT提示“颅内多发腔梗,脑动脉硬化表现,脑萎缩,颈椎病”,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提示心肌供血不足”,以“腔隙性脑梗死”收入我科。
患病以来,一般情况尚可,精神欠佳,未进食,睡眠可,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改变,大便未解,小便正常。
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有青霉素过敏史。
入院查体:血压120/80mmhg,神志清楚,吐词尚清,双瞳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眼震(-)双侧眼球活动无受限,左侧鼻唇沟浅,口角无偏斜,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可,双上肢肌力Ⅴ-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双上肢指鼻稳准,双下肢跟膝胫试验不合作,双侧痛觉对称,双侧腱反射对称性活跃,双上肢Rossolimo症(+)病理征阴性,颈软,克布氏症阴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定50分。
双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率58bpm,齐,未及明显
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
门诊资料:头颈部CT提示“颅内多发腔梗,脑动脉硬化表现,脑萎缩,颈椎病”,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提示心肌供血不足”,随机血糖3.1mmol/l。
入院诊断:脑梗死
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2型糖尿病
低血糖反应
诊断依据:老年人,急性起病,病史体征支持,影像学证实。
鉴别诊断:脑出血:起病急骤,多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脑部CT可见高密度血肿影。
诊疗计划:1.完善相关检查,追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2.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保护心脑细胞,对症治疗。
3.告病重,视病情变化完善治疗方案。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