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分一分
数学教案-分一分(精选4篇)

数学教案-分一分(精选4篇)数学教案-分一分篇1教案(序号 2 )课题分一分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4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备课日期 8 月 25 日教学目标1、经受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育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预备媒体课件、桃子卡片、圆片、同学预备圆片、小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课前导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同学们,新的学期又开头了,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一起学习新的学问,把握新的本事,解决新的问题。
1、让同学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1)、出示桃子图片,让同学随便分。
小伴侣手里都有6个桃子,你能把它们分成两份吗?小伴侣可以相互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分。
(2)、展现同学分的成果。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同学会有许多种分发,老师用媒体课件都展现出来。
(3)、发觉“平均分”。
老师带领小伴侣观看:小伴侣,这里的几种分法都是不同的,我们来认真观看,你们有没有发觉什么?让小伴侣发表意见,老师可以引导同学发觉有两种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伴侣们都发觉了有两种分法与别的不同,那么我们就认真来观看这两种分法:我们发觉这两种分法的每一份的数目都是相同的。
我们把这样的每一份都一样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
让同学和老师共同读几遍。
老师接着演示:把4个桃子分成左边2个,右边2个,引导同学说出这是平均分。
并连贯说:“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个。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老师出示几种物体的分法,让同学说说是不是平均分。
(2)、假如是平均分,分成里几份,每份有几个?3、让同学动手平均分。
(1)、让同学小组合作将手中的8个圆片平均分,并相互说说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分得几个。
(2)、发表意见。
(3)、表扬说的好的小伴侣。
4、动手操作。
(1)、老师提出意见,让同学边操作,边说出结果。
有8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2)、让同学动手,找同学演示。
分一分数学教案模板5篇

分一分数学教案模板5篇为大家整理的分一分数学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2023分一分数学教案篇1【活动设计】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
有的小朋友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通。
那么,该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需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知道时间的不可塑性。
2、知道一分钟在时钟上如何表示。
3、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1、一个大闹钟和一分钟计时器,(ppt)课前让幼儿认识整点和半点。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弹珠若干、筷子、记录纸、笔、小筐子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出示闹钟引题,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1、复习、巩固认识时钟。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认识吗?(钟)你们真的都认识?我要来考考你们。
师:这根粗粗的、最短的针叫什么?比时针稍微细一点长一点的叫什么?那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针叫什么呢?师:这钟面上的三根针哪一个走一圈表示一分钟呢?那一分钟有几秒呢?数一数。
2、教师总结:一分钟有60秒。
3、感受秒针无论从哪来开始走,只要走一圈又回到开始的位置都表示一分钟。
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让幼儿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4、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5、感受一分钟。
师: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那我们来感受一下吧?6、教师总结:一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可能觉得一分钟很短,但像现在这样静静地坐着等也觉得它蛮长的。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幼儿动手试试?(1)欣赏成人一分钟内能做什么?(ppt)(2)教师总结:这些大人厉害吧,一分钟内能做这么了不起的事,那我们小朋友想不想也来挑战一下,接下来我们要玩一个《挑战一分钟》的游戏。
分一分数学教案6篇

分一分数学教案6篇分一分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题,第8~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分类是一种根本的数学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根底。
教材的编排表达了教学的层次性和学生学习的探究性。
首先通过整理文具和学具,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初步学习把一些物体按肯定的标准进展分类,并初步熟悉整理物品的常用方法。
“想想做做”主要让学生通过观看、争论、实践操作练习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择标准对物品进展分类。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按肯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培育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习惯。
3.经受数学活动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小朋友,你们的星期天一般是怎样过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小兰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
学生观看动画片《小兰的星期天》:小兰早餐后在认仔细真地做作业。
一会儿,小兰完成了作业,当她整理东西时却犯愁了……提问:哪些东西应当放在文具盒里?哪些东西又应当放在学具盒里呢?你能把它们分出来吗?提醒课题: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怎样把东西有规律地分一分。
[评:在这里,教师并不是简洁地出示一个问题,而是把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于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仿佛身临其境。
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生活阅历,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愿望和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并不远,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寻求“分类”的策略。
(1)同桌争论:你预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2)沟通分的方法,相互评价。
2.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同桌合作把这些物品分别放入文具盒和学具盒中,并说说每盒中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3.反应分类的结果。
在你们的帮忙下,小兰也把东西整理好了,你们和她分得一样吗?(媒体演示)4.小结。
刚刚我们按这些物品的用途把它们分成学具和文具两类。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我们根据肯定的标准将一些物品分一分,这样东西的摆放就显得更整齐了,我们用起来也更便利。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分一分》

学情分析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如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但对于分数的理解相对困难, 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和实践
活动来加深理解。
选用依据
本教材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通过生动的图画和有趣的故事 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
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
教学方法及手段创新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 学法、操作实践法等多种 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在轻 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分数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调查
数的认识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10以内 的数,能够点数并说出总 数。
量的比较
学生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 大小、长短、高矮等量的 差异。
形状的认识
学生已经认识一些基本的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如 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球体等。
针对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
01 02
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 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 高。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分一分 》
汇报人:
20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学生学情分析与应对策略 • 教学过程实施及反思总结 • 评价策略及效果展示 • 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案背景及目的
背景
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如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运算。为了进一步 巩固和扩展他们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这节公开课《分一分 》。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导关注
情景导入
通过描述孩子们熟悉的场景或物 品,例如分糖果、分玩具等,引 起孩子们的兴趣和注意力。
问题导入
提出与孩子们生活经验相关的问 题,如“你们有过分享的经历吗 ?”,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参与 欲望。
分一分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分一分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理解数字1-2,并能正确书写和用语言表达。
2. 培养幼儿对数量的感知和数数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逻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数字1和数字2的卡片。
2. 直线和曲线的卡片。
3. 各种物品或图形。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唱歌、故事或问答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思考数字的意义和作用。
2. 学习数字1(1)教师出示数字1的卡片,让幼儿观察,然后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数字1的读音和书写方法。
(2)教师出示一张直线的卡片,让幼儿模仿数字1的形状在空中练习画出来。
(3)教师用数字1卡片和具体的物品进行操练,让幼儿数一数,培养他们的数数能力。
3. 学习数字2(1)教师出示数字2的卡片,让幼儿观察,然后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数字2的读音和书写方法。
(2)教师出示一张曲线的卡片,让幼儿模仿数字2的形状在空中练习画出来。
(3)教师用数字2卡片和具体的物品进行操练,让幼儿数一数,培养他们的数数能力。
同时,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两个物品和数字2之间的对应关系。
4. 数字1和数字2的比较(1)教师出示数字1和数字2的卡片,让幼儿观察比较,引导幼儿认识到它们的差异。
(2)教师通过问题的方式,让幼儿思考并回答:比较数字1和数字2,哪个更多?哪个更少?(3)教师出示一些物品或图形,让幼儿观察并分成两组,一组有1个,一组有2个,让幼儿用手指或卡片指出不同的组。
5. 提升活动(1)教师出示一张纸,上面画着一些数字1和数字2,让幼儿观察后用铅笔将数字1和数字2圈起来。
(2)教师放置一些物品在桌面上,让幼儿用手指或卡片指向其中的数字1和数字2。
6.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学习过程,重点总结数字1和数字2的书写形状、数数能力和比较差异等内容。
四、教学延伸1. 数字1和数字2的拓展适当加大数字的范围,教授更多的数字,并进行相应的数数和比较活动,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数字表达和应用。
中班数学《分一分》教案

中班数学《分一分》教案教案:中班数学《分一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章《分类与比较》中的《分一分》一节。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一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将物体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比较不同分类的结果。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分一分的基本概念,知道分一分是将物体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的过程。
2. 学会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分一分的过程,如“把苹果分成两份,一份给小明,一份给小红”。
3. 能够比较不同分类的结果,发现分类后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一分的基本概念,掌握分一分的方法。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分一分的过程。
3. 学生能够比较不同分类的结果,发现分类后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一分的基本概念,掌握分一分的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分一分的过程,比较不同分类的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苹果、铅笔、纸张学具:苹果、铅笔、纸张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些苹果,让学生观察苹果的特征。
然后,教师将苹果分成两份,一份给小明,一份给小红。
让学生描述这个过程。
2. 概念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分一分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分一分是将物体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的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拿出一些苹果,让学生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分类的过程,如“把红色苹果和绿色苹果分开”。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并描述分类的过程。
5. 比较分类结果(5分钟)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分类的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发现分类后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一分概念:将物体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的过程。
方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分类的过程。
比较:分类后的物体有什么不同。
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你今天学习的分一分的过程。
《分一分》教案(精选16篇)

《分一分》教案(精选16篇)《分一分》篇1课题:分一分本课初备课时共 1课时,本课第 1课时个人复备栏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和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课前准备:学具,文具教学过程:一、新授 1、教学“分一分” ⑴学生独立观察图,想一想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⑵集体交流:说一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⑶小结:商店里的物品是归类放好的,玩具归一类,学习用品归一类…… 2、想想做做⑴想想做做1 图中画了哪些动物?请小朋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⑵想想做做2 ①图中画了哪些交通工具?它们各自在哪里行驶?②分小组讨论怎么分,每组分别有哪些交通工具,然后集体交流。
③小结:这些交通工具我们根据行驶的地方不同,分为天上飞的,公路上行驶的和水里航行的。
⑶想想做做3 同样的一幅画,按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也可以按颜色不同分为两类,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不同。
二、全课小结今天我们来分一分,分类时可以根据用途、种类、颜色等等标准来分。
同样的东西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把圆形圈在一起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分一分》教案篇2课题分一分(一)研究主题有效创设教学情境的研究解决主题问题的对策巧设悬念创设情境“苹果的一半该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呢?”学生通过说一说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二分之一。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分数的意义。
通过智勇大冲关游戏活动的情境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教材简析及学情分析“分一分(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3--55页的内容。
分数认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
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建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中班数学《分一分》教案

中班数学《分一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中的分拆概念。
2.通过分拆任务,能够锻炼学生简单的数学加减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预备好彩色卡片或者糖果等物品。
教学内容与步骤步骤一:引入老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今天想不想来一次分糖果的游戏?”然后拿出几个颜色的糖果或者卡片,安排好位置,让学生估计哪种糖果或者卡片最多,看看大家的答案吻不吻合。
接着,老师可以布置任务,用糖果或者彩色卡片堆出一个数字,然后让学生掰开数数看看里面有多少。
开始其他内容之前,先问问学生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进行这项任务,才能快速又准确地进行统计呢?”步骤二:学习重点数学中分拆概念,有哪些常用的分解方法,掌握让分拆变得更加容易的技巧。
步骤三:学习过程(1)教师讲解分拆的概念,即将一个数分成几部分的方法,例如11=10+1、11=6+5等等。
(2)通过图示教学,展示分拆法的巧妙之处,比如对于10这个数字,分拆之后可以变成5+5或者3+4+3,尽管组合的方法很多,但其中必定有一种方法是最简单有效的。
(3)拿前面的糖果或者彩色卡片作为例子,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拆,比如将10个卡片分成3+7、2+8的两组。
然后让学生算算,验证一下是不是确实分成了10份。
步骤四:巩固练习(1)练习会借位的加法,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完成这个过程,然后要求学生手写。
23 + 8 = (5)教师:2+8=? 3+0+5=?(2)和学生进行口算游戏,将数字分拆成两部分进行加和。
例如:7=5+2;10=3+7等。
步骤五:总结老师可以根据此次教学情况进行评估,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业兴趣,给他们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喜好好好认识分拆,掌握分拆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时间评估本次教学涉及了以下环节:1.课前问答:2分钟;2.知识讲解:5分钟;3.练习和巩固:10-15分钟;4.评估和总结:3分钟。
教学总时间:20-25分钟。
学情反馈针对上述时间节点和教学内容,收集如下各环节的学情反馈:1.课前问答:大部分同学能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思路清晰明了;2.知识讲解:同学们都能聚精会神地听讲,并在老师讲解时跟随;3.练习和巩固: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配合做好相应的练习;4.评估和总结:集体掌握了分拆概念,并具备将数字进行分拆的基础技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一分—幼儿园中班教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一分 本节课是一堂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以主题为《分一分》。
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帮助中班幼儿学习分组和分配的基本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学习分组和分配的基本概念。
培养中班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游戏和实物操作道具。
具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玩具或图案。
教学过程:
1. 引入:
教师向中班幼儿们介绍今天的主题《分一分》,让他们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教师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引发幼儿们对分组和分配的兴趣和思考。
2. 分组和分配:
教师展示具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小玩具或图案,并让中班幼儿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教师引导幼儿们根据形状或颜色进行分组和分配,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游戏和实物操作:
教师组织中班幼儿进行游戏和实物操作活动,例如将小玩具或图案分组或分配到不同的容器中。
教师引导幼儿们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分组和分配能力。
4. 分享和总结:
教师鼓励中班幼儿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组经验,并总结分组和分配的基本概念。
教师引导幼儿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游戏和实物操作,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一分》帮助中班幼儿学习分组和分配的基本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们通过参与游戏和实物操作活动,提高了分组和分配的能力,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一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一分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分一分”的方法测量物品的重量。
2.能够熟练使用基本计量单位——克、千克,并能将其转换为其他计量单位。
3.培养幼儿运用逻辑思维和观察分析能力的能力。
教学前准备
1.教师准备比较轻的物品和比较重的物品两种,并分别摆放在教室的不同角落。
2.准备克、千克的计量器具。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教师出示不同重量的两个物品,让幼儿们分别观察它们的大小和形状,看出哪一个更重。
引导幼儿进入本堂课的主题——分一分。
第二步:讲解分一分
•调出电子秤,向幼儿展示如何进行“分一分”操作。
首先,拿出空皮箱,让幼
儿们先猜一下要如何分配哪些物品在哪一边,然后把较轻的物品放在左侧的秤盘上,放上右侧较重的物品后,显示器上的数字就会根据分量不同而分别浮动不同的数值,如果最终所得数字相等,就可以说明两组物品的重量是相等的。
引导小朋友使用电子秤进行分一分操作。
第三步:小组活动
•教师随机分组,要求每组同学们分别使用电子秤进行分一分的操作,当秤盘的数字相等时就可以将物品归类。
教师可以提前预置物品,让幼儿们拿起来进行分类。
第四步:小结
•教师向幼儿们总结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分一分,使用电子秤进行测量,并学习了基本计量单位——克、千克。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幼儿们学习了分一分的方法,了解了电子秤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计量单位,并且通过小组活动,提高了小朋友们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引导幼儿们主动参与并在实践中学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分一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分一分》含反思科学教案主题:分一分目标:通过察看、探究、试验,培育幼儿测量物品的本领,了解数学中简单的分数概念,加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本领。
教学步骤:第一步:入门老师向幼儿们呈现两个相同的巧克力蛋糕,问他们想不想共享一些,然后同意分一半。
依据老师的示范,老师把巧克力蛋糕分成了两半,随后再问幼儿们是否想获得本身那一半。
同学回答后,老师让他们连续享用本身的蛋糕。
第二步:自我探究老师给孩子们供给一些小糖果、纸巾、水果等物品,并让他们自由地调配这些物品并自行选定分法,以便了解幼儿对分一半的理解。
第三步:小组合作幼儿被分成小组,每组四个人。
老师发给每组两个巧克力蛋糕,让组员们依据小组规定加上一些特定的评估标准进行调配。
例如,小组要求至少有一半的蛋糕是香草口味的,至少有一半的蛋糕是巧克力口味的等。
组员们利用对“一半”的理解和调配方案,为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进行公平的调配。
第四步:总结与评估在小构成员完成调配后,老师可以此时呈现出“一半”的概念,然后让同学总结他们的调配方法、调配方案和“一半”分数概念。
老师随后可以让同学共享结果和体验,并可以引导同学扩展他们的概念,例如“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等。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到幼儿对于“一半”的理解,因他们在组员合作环节中,利用多种方法和思维工具来充足小组当前的需求与标准。
我认为这个阅历对于幼儿们来说特别有价值,由于它不仅加深了他们对于“一半”的理解,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参加到小组讨论中,还加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本领和协程本领。
此外,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也体验到了很多变通方式。
从进入试验室后,拿开幼儿们已经有了些比较基础的理解,我只需要给他们一个实在的练手活动,他们能够在组员合作的环节中快速转化他们的理解,并通过一些当心思针对学习环节中的实在问题进行合作。
因此,我认为这个教学方案对于本届幼儿来说是一个有价值和互动性较高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对于他们想提高团队合作本领和对模型概念的理解。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分一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分一分》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分数,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分一份物品;2.学生能够从整体中分离出各个部分,并将它们分配;3.学生能够以合作的方式,运用分一分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的概念;2.掌握分一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将分数运用到实际物品当中;2.寻找合适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1.老师拿出一盒饼干,告诉学生今天的主题是“分一分”;2.老师将盒子里的饼干拿出来,一个一个地分给学生;3.老师问学生,如果班上有12个饼干,那么如果要分给10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饼干?2. 知识讲解1.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2.讲解分一分的方法;3.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分数的知识将物品平均分配给自己和同伴。
3. 拓展练习1.老师给学生两个苹果和一个桔子,问学生怎么样才能将苹果和桔子分给自己和同伴,让大家都分得比较公平?2.老师将班里的同学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如如何将纸巾、玩具等物品分给自己和同伴。
4. 知识总结1.回顾分数和分一分的知识;2.引导学生探讨分一分的好处,并总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分数的知识。
5. 反思本次课程设计中,我在情境导入和实际应用两个环节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情境导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程,同时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分一分的实际存在,从而更好地理解课程主题。
在实际应用环节中,我通过设计贴近实际生活的题目,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加强了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不过,在知识讲解和拓展练习环节上,我可能参与性不够,没有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一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一分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分一分【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分”的概念;2. 培养幼儿观察、分类和归纳的能力;3. 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和观察细节的能力;4. 培养幼儿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第二部分:教学准备】1. 教具:纸板、水果磁铁、扇形卡片、玩具动物、彩色珠子、图画卡片等;2. 环境:整洁、宽敞和安全的教室环境;3. 教材:《儿童数学启蒙》等适合中班幼儿的数学教材;4. 安排教室角落为数学游戏角,提供各种相关教具;【第三部分:教学过程】1. 游戏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来导入课程,让幼儿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例如,老师可以带来多种水果磁铁,让幼儿一起分成几份,每个小组分别列举各自组的水果名称。
2. 引入“分”的概念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图画卡片,向幼儿展示分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个大圆里有分割线,里面有几个小圆,让幼儿观察,并询问他们这些图案中是否有分割线。
3. 分类游戏老师可以使用扇形卡片,每个扇形上画上不同颜色的形状,然后让幼儿根据颜色和形状的不同进行分类。
例如,让幼儿将红色的形状放在一堆,蓝色的形状放在另一堆。
4. 分钟数游戏老师可以使用钟表教具,让幼儿观察表盘上的数字和分钟数。
每个幼儿可以选择一个时间,然后写下对应的分钟数,并将数字贴在钟表上。
5. 数量比较老师可以使用彩色珠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珠子的数量,并给出相应的结果。
例如,让幼儿比较两组珠子哪一组更多。
6. 合作游戏老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玩具动物,并给予一些砖块。
然后,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动物的喜好,将砖块分成几堆,并计算每一堆的数量。
7. 教学巩固通过课堂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老师可以进行数学概念的巩固。
比如,设计一场集体比赛,让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迅速完成分组、分类、计数等任务。
【第四部分:教学总结】1. 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如分割线、分类、数量比较等;2. 引导幼儿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到哪些分的概念,并把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中;3. 强调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4. 鼓励幼儿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分一分》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分一分》
教案主题:《分一分》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的有序性。
2. 能够将数量分成两部分。
教学准备:
1. 数量卡片。
2. 左手和右手的图片。
3. 数量图示。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活动(5分钟)
1. 与学生打招呼,引起学生的注意。
2. 使用左手和右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询问学生“你知道左手和右手分别是哪一只吗?”
3. 引导学生注意左右之间的区别,让学生感知数量的有序性。
Step 2:呈现活动(10分钟)
1. 拿出数量卡片,例如1、2、3等。
2. 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数量,提问学生“这是几个?”,让学生回答。
3. 放置一张卡片在左边,再放置一张卡片在右边,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
4. 继续放置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同样的问题。
Step 3:练习活动(15分钟)
1. 分发数量卡片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卡片上的数量分成两部分。
2. 让学生与同桌互相交换卡片,并观察对方的分法是否正确。
3.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帮助他们校对错误的分法。
Step 4:总结活动(5分钟)
1. 让学生总结分一分的方法,并提问“你觉得有哪些其他的方式可以分一分?”
2. 引导学生思考数量的有序性,并提问“如果我给你一堆东西,可以让你分一分吗?”
3. 鼓励学生思考,并与他们讨论不同的分法和策略。
Step 5:结束活动(5分钟)
1. 复习今天的内容,并总结学生的收获。
2. 鼓励学生相互夸奖,表扬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
3. 下课。
中班分一分数学教案

中班分一分数学教案【篇一:中班分一分数学教案】文章来源课件 w w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活动的起因,是中班幼儿活动材料《数学》上有《采蘑菇》的操作材料,目的是按照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这对于刚上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于是,我设计了以兔妈妈要小朋友帮忙,给萝卜分类及收萝卜的形式,让幼儿真正理解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辨别,及怎样检查自己分得正确与否。
再进行操作《采蘑菇》。
活动目标1、按照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2、培养幼儿细致观察和辨别能力。
3、启发幼儿比较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准备:实物卡若干张(颜色和叶子数量不同的萝卜),贴有不同颜色和数量圆点的磁性筐子4个。
幼儿《数学》p14页《采蘑菇》。
活动过程1、分一分地里的萝卜(1)将萝卜图片随意贴在黑板上。
兔妈妈种了许多品种的萝卜,它想请我们将这些萝卜分分类,你能分吗?幼儿说说分类的方法(按颜色分、叶子的多少分)。
2 收萝卜(1)出示磁性筐子引导幼儿观察筐子上标志所代表的意思(6 个红圆点筐子是收6个有6片叶子的红萝卜)。
(2)兔妈妈说想请小朋友能按它的要求把萝卜收到筐子里,教师示范收1个筐子的萝卜,但故意收错,让幼儿来检查发现,巩固对筐子上标志所代表的意思的理解。
另请4名幼儿上来操作。
3集体操作,采蘑菇(1)翻开《数学》p14页,今天,兔妈妈又要叫小兔按筐子上的标志要求去采蘑菇,可小兔们不知怎么采,。
想请小朋友帮忙。
引导幼儿观察筐子上的标志,并表达出来。
(2)幼儿帮小兔帖上与其筐子上标志相同颜色与相同圆点数量的蘑菇粘纸。
(3)引导幼儿用点数的方法检验自己粘贴的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赶紧纠正。
(4)引导幼儿比较哪只兔子采的蘑菇多,哪只采的蘑菇少。
(5)点评。
活动后反思:整个活动下来,气氛是较活跃的,大部分也掌握了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操作也基本是正确的。
但在第一过程中,按第一特征(颜色)分类是较明显的,按第二特征(叶子的多少)分类时,由于叶子多少画得不够明显,是在老师的提醒下分出来的。
中班下册分一分教案

中班下册分一分教案一、主题:分一分1. 目标•学习理解“一分”的概念和意义;•能够使用一分策略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小朋友们相互分配资源的能力。
2. 教材准备•数字卡片 0-9;•小贝贝玩具苹果 10个;•小贝贝玩具橘子 10个;•台面或地板上画好的分割边界。
3. 教学过程(1) 引入•引导小朋友们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一分”的概念,并与他们说起现实生活中可以使用“一分”策略的例子,例如平分一块蛋糕、平分一个橙子等。
(2) 操练•将数字卡片0-9依次展示给小朋友们,引导他们辨认数字。
(3) 探究•将小贝贝玩具苹果和橘子摆放在一起,并提问:“如果我要平分这些水果给你们,应该怎么办?”•引导小朋友们思考分配的方法,帮助他们明白“一分”就是将物品平均分配给每个人。
(4) 操练•将小贝贝玩具苹果和橘子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内,让小朋友们一个个去拿苹果或橘子。
•学生每拿走一个小贝贝玩具水果,老师则分别在台面或地板上划定一条线,代表已经平分了一份。
(5) 操练•让小朋友们自由组合数字卡片,形成数字“10”,并用类似的方法平分这些数字。
(6) 整合•引导小朋友们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将糖果、饼干等物品进行平分,并总结分一分的策略。
4. 总结•小朋友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了“一分”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了使用一分策略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并培养了相互分配资源的能力。
5. 扩展活动•可以在游戏环节中,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小朋友们分组并进行分一分的比赛;还可以让小朋友们带来一些物品,进行实践操作,例如将自己带来的小食物分给其他小朋友们。
6. 参考资源•无7. 教师反思•在最后一步整合环节中,可以添加更多的实践活动,增加小朋友们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同时,根据小朋友们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过程中的引导方式和难度,以确保每个小朋友都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目标】
积极参加分类活动,能按事物的种类和数量等特征进行分类,发展思维能力。
(重点)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画面内容。
出示视频照片画面,引导幼儿说一说:画面中有什么?风车、皮球和娃娃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每种玩具的数量是多少?为幼儿进行分类活动做准备。
2、每人一捆图片玩一玩分一分的游戏,引导幼儿尝试按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将卡片分开,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引导幼儿确定分类标准,尝试按照文具、水果和玩具的概念进行分类,或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如:用的、吃的、玩的等。
3、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可引导幼儿数一数每张卡片上实物的数量,在按照数量将每组卡片继续分,如:将水果按照数量分成7个和8个两组等。
4、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怎样把卡片分开,为什么这样分。
对不正确分类方法的幼儿,可请幼儿演示分卡的过程,教师帮助其概括出分类的标准,与大家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