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相分析在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测井相在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三段沉积微相分析中的应用

测井相在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三段沉积微相分析中的应用
利井 区 。
2 1 水 下分 流河 道 .
1 地质概况
松辽 盆地 面积 为 26×1 m , 一个 大 型 的 . 0k 是
水下分流河道是水上分流河道人湖后的水下 延伸部分 , 水体流速较高 , 有一定 的冲刷能力 , 包括
河道 砂坝 和天 然堤 两部 分 , 总体 呈正旋 回序列 。 通过 岩心 观察 , 现研究 区水 下分 流 河道 多发 发
分 流河 道进 入 湖盆 内 的水 下沉 积 区 , 是三 角洲体 也
系 中砂 质 沉积ຫໍສະໝຸດ 物最 丰富 、 最集 中的地 区。
沉 积微 相 的测井 曲线 特 征进行 研究 , 立测 井相 图 建 版, 并将 这种 关 系 推广 到其 他 的未 取 心 井 , 行 沉 进 积 微相 的标 定 , 进而可 以利用研 究 区 内丰 富的测井 资 料进 行沉 积微 相研 究 。 本 文综 合利 用岩 心及 常规 测井 曲线 , 识别 出了 多种 沉积 微 相 , 为指 出有利 的储 层砂 体分 布 区域 以 及 预测有 利 的勘探 区块提供 充 分依 据 。
5 2
特 种 油 气 藏
第1 8卷
图 1 研 究 区 地 理 位 置 图 ( 吉林 油 田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O 0 有 改 动 ) 据 2 , J
2 2 河 口坝 .
这 与砂 体 的前 积 相 吻合 。曲 线形 态 与 河 口砂 坝 相
类似 , 但整体 幅度 值 比河 1砂 坝略低 。研究 区 2 1
引 言
利 用 测井 资 料 来评 价 或 解 释 沉积 相 的方 法称 为测 井相 分析 ¨ 。测 井 相 研 究 是从 统 计 分析 与岩 心分 析相 结合 的角 度 出发 , 测井 相 与地 质资料 进 将 行 详 细 对 比 , 定 测 井 相 的 岩 性 类 型 及 沉 积 环 确

测井分析沉积相

测井分析沉积相

七)填积(Aggradation and Channel Filling)
主要是指河道内的充填沉积,这一过程是河流携带的大 量沉积物在流水的能量小于颗粒自身的重量时,沉积物发生 卸载并充填于河道内的堆积形式。
八)浊积(Turbidity Accretion or Deposition)
是指沉积物和水的混合物中由流体紊动向上的分力支撑 颗粒,使沉积呈县浮状态,并与上覆水体形成明显的密度差, 在密度差引起的重力作用下,沉积物沿着(水下)斜坡流动 并向前堆积的过程。
曲流河
辫状河
注意油层水淹后曲线形态畸变
曲流河环境模式及典型曲线
(2)利用梯形图或星形图进行相分析
综合分析 模式分类 模式识别
星形图
教材P136
直方图
梯形图
(3)应用地层倾角测井 进行相分析
绿模式
识别层理类型 判别古水流方向 推断砂体延伸方向
蓝模式
红模式
教材P136
第四节 碎屑岩的八大沉积作用
三)侧向加积(Lateral Accretion),简称侧积
广义的侧向加积是指沉积物堆积于一个斜坡地貌上,而整个加 积过程中并不发生改变这一斜坡的地形特征,只引起沉积物向下坡 方向进行侧向移动或堆积。这里主要是指发生在河道内部,由于河 道的弯曲使水流形成侧向运动并造成沉积物重新分布的过程,它是 形成曲流点沙坝(也称边滩)的主要成因机理。
沉积作用是形成各种沉积环境的主要成因机理,这里所 指的沉积作用是单个成因单元(砂体)形成时的沉积方式, 它是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的重要基础和内容,这是由于不同的 沉积作用具有不同的非均质性响应关系。为此,在前人的基 础上,将碎屑岩的沉积作用归纳为八个字。
即:垂、前、侧、漫;筛、选、填、浊。

成像测井在地质构造沉积分析及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成像测井在地质构造沉积分析及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成像测井在地质构造沉积分析及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从成像测井技术在我国地质油藏的实践应用来看,就测量方法而言,可将成像测井技术分成电成像测井技术与声成像技术两种形式,主要有地层电阻率成像测井、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井下声波电视等。

从广义视角来看,成像测井技术还设计核磁共振粗巨额ing技术、偶极子阵列声波测井技术等。

标签:成像测井;地质油藏;应用与探究成像测井蕴含大量的地质信息,能够准确、直观的了解到地下油藏的地质特征,从沉积、构造等多个视角对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与探索。

将成像测井运用到裂缝性储层研究中,能够有效提升研究工作的直观性与有效性,最大程度上满足裂缝油气藏的各种需求。

为此,本文将针对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油藏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1.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构造解释方面的运用井眼成像资料能够将地质构造特征直观的描述出来,是地质油藏勘探信息的主要来源,在地质油藏勘探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将成像测井技术运用到地质构造中能够确定地质构造倾斜角的方向及其走向、对小到裂缝级的断层进行清晰识别,为地震解释内幕断层提供帮助,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标定、验证从中得出地质构造的剖面图,提升对地震解析的精确度,绘制井旁地质坡面图,为井间地层对比提供帮助。

通过运用成像测井技术开展地质构造研究工作,能够准确获取地层构造倾角与断层断点位置的相关影像资料,且这些影像资料同地震资料之间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统一性。

通过借助井旁地质剖面图能够对井区之外的地质构造情况进行合理推算,并结合地震剖面图对井间地层进行更精细的对比与分析,为后期地质研究与开采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有效提升地质勘探工作的准确性与高效性,保证地质油藏开采工作的安全性。

2.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沉积分析方面的运用测井信息能够将地层的流体性质、物性、岩性等多项信息综合反映出来。

从沉积微相研究视角来看,通常仅将常规测井信息用在识别岩性、定性判断沉积韵律工作中,借助高分辨率成像测井技术为沉积分析提供层理、层面、岩石雷度、古水流方向等具有较高关键性、重要性的沉积构造信息。

测井曲线识别沉积相

测井曲线识别沉积相

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
前缘席状砂沉积相与测井相关系图
19
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
前缘席状砂沉积相与测井相关系图
20
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测井相分析
结论
21
三、结论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 将岩芯资料结合测井曲线来识别沉 积微相确实是可行的、有效的。它能反映沉积物的岩性、流体 性质等多种地质信息, 能够较好的实现岩性- 电性的转化。值得 注意的是, 并不是所有的测井曲线的形态与沉积微相是一一对 应的关系, 因此在判相时要结合多种资料来相互补充、相互验 证。
22
谢谢!
23
3
一、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利用测井曲线判别沉积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曲线幅度:测井曲线的幅度能够较好地反映沉积物粒度、泥质含量 及分选性等,通常分为高幅、中幅、低幅。一般颗粒较粗的砂岩,曲 线呈中~高幅,颗粒较细、泥岩含量高则呈低幅。通过测井曲线的幅度 解释, 可反映水动力强度、物源供给、沉积分选等特征。
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
1、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平原环境中灾变 期间形成的水上分流河道在水下的延伸,一般以砂岩、含砾砂 岩为主,砾岩相对较少、较细,其层序表现为底部为冲刷面。 在测井曲线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 自然伽马、自然电位、视电 阻率和声波时差为箱形,,上圆锥形和钟形,,越往上游其幅度 值越大。
利用测井曲线特征 识别沉积相
2012年6月
1
汇报内容
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测井相分析
结论
2
一、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沉积微相研究必须依靠大量的岩芯资料和测井资料。在 识别大相、亚相的前提下, 岩芯资料是地下沉积相研究最重要 的信息。但是, 研究区内取芯资料往往是有限的, 对沉积微相的 平面展布必须借助测井信息, 根据测井曲线的形态、幅度、光 滑程度、组合特征等方面进行测井相的分析, 识别不同的沉环 境对应的测井响应。

沉积相的研究方法与作用_测井相的识别与模式

沉积相的研究方法与作用_测井相的识别与模式
第二节 测井相的识别与模式
油气勘探与开发始终都离不开对测井资料的分析与研究。而测井 相分析依据不同的测井资料进行沉积相的识别与研究,因此它是地 下储层沉积相识别的基础手段之一,也是进行小层对比的最基本、 最直接的依据。
一、概述
微相是沉积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反映了沉积条件基本一致 情况下形成的沉积岩。不同微相的沉积特征在测井资料中有所反映 和表现的观点,是测井识别沉积微相的基础。
Serra的划分为测井相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具体 分析时,还应考虑其组合特征等。马正1981年根据我国油 田的实际情况,依据测井曲线幅度、形态、接触关系、平 滑程度以及组合关系进行了分类(图3-15),这一分类对 我国的陆相沉积更具有意义。
(四)组合类型
测井曲线的组合形式包括幅变组合与形态组合(表3-3)。幅变组 合包括加速幅变、均匀幅变和减速幅变,形态组合包括箱形-钟形组 合、漏斗形-箱形组合、指形-漏斗形组合、箱形-钟形-漏斗形组合以 及齿形-箱形-钟形-漏斗形组合等(图3-15),不同的组合特征可以 更好地反映地层的沉积环境。
表3-2 不同测井曲线在油气储层研究中的作用
测井系列
自然电位 (SP)
自然伽玛 (GR)
声波 (AC)
密度 (DEN)
中子 (CNL)
电阻率 /感应
直接作用
计算地层水电阻率 和指示渗透性
定量计算泥质含量 及地质对比
定量计算孔隙度、地震层速度 及声阻抗
计算孔隙度,间接地计算烃密度, 以及波阻抗
计算岩层的孔隙度
砂泥岩剖面,砂岩的泥质含量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高能环境, 水体强烈簸选,形成相对粒级较粗的纯净砂岩,SP/Gr幅度大;低 能环境,泥质得以沉积,形成纯泥岩,其SP/Gr幅度与基线一致, 故SP/Gr的相对高低,可判断砂岩中泥质含量的多少和沉积环境能 量的强弱。

测井资料在三角洲前缘不同沉积微相中的应用

测井资料在三角洲前缘不同沉积微相中的应用

测井资料在三角洲前缘不同沉积微相中的应用摘要:研究三角洲前缘不同沉积微相主要通过岩芯资料和测井资料两种形式。

在识别沉积相类型中,岩芯资料是最有效的依据。

考虑到取芯资料往往是有限的,对沉积微相确定往往要运用测井信息,依据测井曲线的形态、幅度、光滑程度、组合特征等特征进行测井相的分析,识别不同的沉积环境对应的测井响应。

在确立相标志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测井资料分析确立出微相类型。

关键词:测井资料;沉积微相;沉积特征;测井曲线0前言测井相分析是综合性的工作。

它是由一组恢复地层的岩性剖面和沉积环境的测井曲线组成。

当在一个井段确立了岩性剖面之后,就应将测井相转化为其有地质意义的概念[1,2]。

这首先要了解沉积环境及沉积过程,熟悉其沉积特征和相分析方法,在岩芯分析等地质资料的刻度下建立匹配准则,实现从测井相到沉积微相的转换。

储层的岩性、物性与其相应沉积环境密切相关,而利用测井曲线可以研究储层沉积环境,测井曲线的幅度特征、形态特征、变化特征,可以定性地反映地层岩性、粒度、泥质含量变化和垂向组合关系等特征,不仅可以用于沉积微相研究,也可以识别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志[3]。

常用的测井曲线有自然电位、自然伽马、电阻率、中子、密度、声波等。

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发挥测井方法多样、精度高、易识别、检测完整等优点,对于研究储集砂体沉积微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1测井相标志测井曲线是岩石各种物理性质沿井孔深度变化的物理响应,反映了岩石的岩性、粒度、泥质含量及垂向序列等重要信息[5]。

在不能全部取芯的条件下,测井资料较易获取,测井能获得所需研究井段的全部测井曲线。

在沉积相研究过程中,常应用自然电位曲线、自然伽玛曲线、微电极曲线等研究沉积相、分析沉积层的粒度变化趋势、非均质性和韵律性等,从而识别出沉积相和沉积环境(表1)。

3沉积微相及其特征三角洲前缘是三角洲最主要的骨架部分,是河流和湖泊共同作用的结果,砂层类型繁多且发育集中[8]。

测井相在王集地区沉积微相分析中的应用

测井相在王集地区沉积微相分析中的应用

岩 ,曲线呈 中~ 高幅 ,颗粒较细 、泥岩含量高则呈低幅。 ( )曲线形态 。测井 曲线 的形态 它可 以反 映粒 度 、 性 等特 2 岩 征 ,主要受水体深度 、搬运能量和沉积物源的变化的控制 。曲线的形 态分为箱型 、钟型 、漏斗型 、齿形 、指型等 ,我们遇到的实际情况往
往较复杂 ,常常是几个曲线形态的复合 。每一种曲线形态或组合都反
用的 积
指 型
漏斗一 箱型
箱型 一 型 钟
‘=: 代 强 量 的 匀 牲 积 = : 表 能 下 均 牺 堆 =
代表丰富物源供应下的水下砂体堆积
匕 物丰,后 能衰 源 富但期量减
表1测井曲线的主要 形态及其表征 的地质 意义
渐变表 示物源供给 逐渐 减少至 中断 ,底部 渐变表 示物源供 给逐 渐增 加 ;顶部突变 表示物源供给 中断 ,底部突变表示与下伏 岩层存在剥蚀
接触关系 。

图1 水 下分 流 河 道 的 测 井 相 类 型
( )曲线 的光滑程度 。测 井曲线的光 滑程 度从一方面上 反映水 4 动力条件的稳定性 ,分为光滑 、微齿和齿化等类型。曲线光滑表示物 源丰富 ,水动力条件稳定 ,齿化曲线表示韵律性沉积 ,水动力条件呈 间歇性 变化 ,微齿化介 于两者之 间。
摘 要 测 井曲线是地 下地层 的各种物理性质 沿井孔深度 变化的响应, 它的各种形 态特征表征 着不同的地质信 息。以泌阳凹陷王集 地 区为例 ,通过 对关键 井段岩 心的观 察, 综合测 井曲线等资料的响应特征 ,建立对应的岩性 电性 关系, 并推 广至未取心井段进行 沉积微 相 分析 ,从 而对整个工 区的沉积微 相进行 系统的识别和研 究。王集地 区核三段 沉积微相主要 有水 下分流河道 、分支河道 间湾、河口坝 和前缘席状砂微相 。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及常规测井技术在塔中水平井区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及常规测井技术在塔中水平井区沉积相研究中的应用

21 年 8 0 1 月
基本类型 , 然后根据动态图像内部结构 的不同又细 分为 1 个 小类 。 5 2 常规 测井相 类型划 分及特 征 、
电测 井 曲线 可 以提 供 一 口井 所 穿 透地 层 的 连 续记录 , 而且包含着有关岩性 、 结构、 构造、 隙度、 孔
的石灰岩 。根据颗粒成 因不 同可 以细分为砂屑灰 岩、 生屑 灰岩 、 粒灰 岩 、 鲕 藻粒 灰 岩 等类 型 。颗粒 灰 岩在 F 成 像测 井 相上 主要 表现 为 3 相 , 状相 、 MI 种 块 斑 状相 和层状相 。
王二伟

杨薇 王振 宇 张云峰
西南石 油大 学
要 :MI F 成像测井具有分辨率高、 息量 大、 信 和成像直观等优势 。本文通过将其与常规测井技
术相 结合 , 再根据 水 平井 已有 的邻 井的沉 积相研 究成 果 , 先 建立起 水平 井周 围小 范围 内的成像 测 首 并相 一 岩性 岩 相模 板 、 常规 测 井相 一 沉积相 模 板 , 而将其 推 广应 用 到 未取 芯 水 平 井的沉 积相 的识 进
() 状 相 如 塔 中 7 1 5 2.m 54 .m岩 1块 2 井 0 1 ~ 02 1 2 芯为核形石灰岩 , 成像测井相表现为厚层黄白色系
( 2。 图 )
J 车 醉 盎f 愎 ! ! ; 前奎 埕 嵩以蝌
流体成分及垂 向层序等的大量信息。因此 , 测井信
息分析是研究无岩心段沉积相 的有效方法 。针对 所研究 的塔 中 I 号坡折带奥陶系地层 以碳酸盐岩 为主 , 在测井相组合中主要选择 自然伽玛( R 曲线 O)
2 1 年第4 01 期 总第 14 8 期

国 外 测 井 技 术

模式识别在测井资料划分沉积相中的应用研究

模式识别在测井资料划分沉积相中的应用研究
地质与试油试采资料l l 测井资料I
地 震层 序分 析
地 震相 分 析
l 地震资料
地 质 相 分 析
测 井 相 分 析
测井多井评价l构造精细解释II l 横向追踪
流 体 性 质 与 分

地 层 成

微 观 孔 隙
地 层 格 架 油 层 划
模式识别在测井资料划分沉积相中的应用研究
阻率测井可用于沉积相研究 , 研究测井响应与沉积岩相 的关系称之为测井相研究 。本文通过大量调研 , 在认 真剖析和借鉴 目 前国内外先进方法及川中大安寨储层 的测井分析沉积相经验的基础之上 , 提出了一套行 之
有效的测井资料模式识别沉积相的方法 , 并应用编制 的计算机程序处理 了川中大安寨储层 1 0口井 的资料 , 其结果与地质相分析对 比符合率超过 8%, 5 完全满足测井沉积相分析的精度要求 , 并对处理结果给予 了一 定的分析。

沉 积 相 沉 积 微 相

层 非 均 质
储 集





储 集 体


参 数
构 造 Βιβλιοθήκη 何 形 态 藏 参 数
藏地 质模 型
储 量复 算
油 藏评 价
图 1 油藏描述流程框图
应用测井资料识别沉积相和沉积微相在油藏描述 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利用地层倾角测井 和声波波
适宜大批量数据的处理工作 ;ae准则判别分析方法对标准样品要 求十分严格 , By s 先验概率 的确定及大小对 判别结果影响较大 , 且当相类型较多 , 如大于三类 , 变量较多, 如多于三个 , 线性和非线性 的判别方程 的协方

测井曲线识别沉积相

测井曲线识别沉积相
利用测井曲线特征 识别沉积相
2012年6月
1
汇报内容
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测井相分析
结论
2
一、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沉积微相研究必须依靠大量的岩芯资料和测井资料。在 识别大相、亚相的前提下, 岩芯资料是地下沉积相研究最重要 的信息。但是, 研究区内取芯资料往往是有限的, 对沉积微相的 平面展布必须借助测井信息, 根据测井曲线的形态、幅度、光 滑程度、组合特征等方面进行测井相的分析, 识别不同的沉环 境对应的测井响应。
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
前缘席状砂沉积相与测井相关系图
19
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
前缘席状砂沉积相与测井相关系图
20
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测井相分析
结论
21
三、结论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 将岩芯资料结合测井曲线来识别沉 积微相确实是可行的、有效的。它能反映沉积物的岩性、流体 性质等多种地质信息, 能够较好的实现岩性- 电性的转化。值得 注意的是, 并不是所有的测井曲线的形态与沉积微相是一一对 应的关系, 因此在判相时要结合多种资料来相互补充、相互验 证。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5
一、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2、曲线形态:曲线的形态分为箱型、钟型、漏斗型、齿形、指 型等。测井曲线的形态可以反映岩性、粒度、分选性、泥质含量、 含钙与否等特征, 进而反映沉积过程水动力能量、物源供给情况 和沉积旋回类型。
6
一、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7
一、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
1、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平原环境中灾变 期间形成的水上分流河道在水下的延伸,一般以砂岩、含砾砂 岩为主,砾岩相对较少、较细,其层序表现为底部为冲刷面。 在测井曲线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 自然伽马、自然电位、视电 阻率和声波时差为箱形,,上圆锥形和钟形,,越往上游其幅度 值越大。

测井技术在沉积地质学中的应用

测井技术在沉积地质学中的应用

测井技术在沉积地质学中的应用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测井技术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测井技术主要是指用各种电子仪器对地下井孔内岩石的物理性质进行测量,如孔隙度、渗透率、密度等等,从而对地下地质构造、储层结构、岩石类型等进行分析、研究和预测。

沉积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岩石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从而推断其在地球历史上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测井技术在沉积地质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岩石类型的识别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密度、电导率、自然伽马辐射等物理属性,可以判断岩石的类型。

例如,沉积岩经历了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后,其密度和电导率会发生变化,测井数据可以帮助鉴别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类型,为储层评价提供参考。

2. 沉积环境的解析沉积地质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分析沉积物的成因和形成环境。

测井技术可以测定垂向电导率的变化,从而判断沉积物的种类和厚度,并推测其分布和成因,进而了解当时的环境、水层古地理和生物群落。

3. 储层性质的研究测井技术主要应用在油田勘探和开发的储层研究中。

通过测量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压力等属性参数,可以判断储层中的油气量、流动性和产出率等参数,以及储层的物性变化和分布特征。

综合各种参数的测量结果,可以得出储层的性质分布图,为勘探和开发提供定量化的指导和帮助。

4. 沉积地质学在水文地质学中的应用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和地下水流动的科学,也是沉积地质学的应用领域之一。

测井技术可以帮助确定地下水流量、水位和含水层的物理参数,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水水质等参数,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提供支撑。

总之,测井技术在沉积地质学中的应用日益重要,其不断发展壮大,将会对工业、农业、旅游业、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测井曲线识别沉积相

测井曲线识别沉积相
利用测井曲线特征 识别沉积相
2012年6月
1
汇报内容
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测井相分析
结论
2
一、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沉积微相研究必须依靠大量的岩芯资料和测井资料。在 识别大相、亚相的前提下, 岩芯资料是地下沉积相研究最重要
的信息。但是, 研究区内取芯资料往往是有限的, 对沉积微相的
平面展布必须借助测井信息, 根据测井曲线的形态、幅度、光 滑程度、组合特征等方面进行测井相的分析, 识别不同的沉环 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平原环境中灾变
期间形成的水上分流河道在水下的延伸,一般以砂岩、含砾砂
岩为主,砾岩相对较少、较细,其层序表现为底部为冲刷面。 在测井曲线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 自然伽马、自然电位、视电 阻率和声波时差为箱形,,上圆锥形和钟形,,越往上游其幅度 值越大。
13
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测井相关系图
14
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
2、河口坝沉积微相:河口坝位于水下分流河道的河口处。岩 相以Sh、Fs、Sh—Sd为主,岩性为细砂岩,砂岩中常见油斑和 油侵现象。其下部发育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顶部出现平行层 理,此外滑塌变形层理,泄水构造也非常发育。自然伽马曲线
4、曲线的光滑程度:测井曲线的光滑程度从一方面上反 映水动力条件的稳定性,分为光滑、微齿和齿化等类型。 曲线光滑表示物源丰富,水动力条件稳定,齿化曲线表示 韵律性沉积,水动力条件呈间歇性变化,微齿化介于两者 之间。
10
一、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11
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测井相分析
结论
12
3
一、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利用测井曲线判别沉积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测井沉积相分析课件

测井沉积相分析课件
数据准确性
在不同测井方法和不同井段之间,保持数据 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数据一致性
对测井数据进行校准和标定,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规范性
遵循统一的数据格式和标准,便于数据的共 享和处理。
03
沉积相的识别与分类
沉积相的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方法
01
02
03
岩心观察
通过观察岩心,了解沉积 物的颜色、成分、结构、 构造等特征,是识别沉积 相最直接的方法。
05
测井沉积相分析的应用与展望
测井沉积相分析的应用领域
1 2
油气田勘探
通过测井沉积相分析,确定油气储层的分布和特 征,为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煤田勘探
利用测井沉积相分析技术,研究煤田的沉积环境 和煤层特征,提高煤田的勘探精度和开发效益。
3
地质灾害防治
通过测井沉积相分析,研究滑坡、泥石流等地质 灾害的成因和发育规律,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 学依据。
详细描述
河流沉积相分析是测井沉积相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分析测井曲线,可以识别出不同类型河流的沉积特征 ,如河道、河漫滩、河口等。这些特征的形成与河流的水动力条件、搬运能力、沉积物的粒度、矿物成分等因 素有关。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预测地下岩层的分布和储层性质,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实例二:三角洲沉积相分析
01
电法测井
利用电学原理,测量地层电学性 质随井深的变化,以获取地层岩 性、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
02
03
核磁共振测井
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测量地层中 氢原子核的弛豫时间,以获取地 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信息。
04
测井数据处理流程
数据预处理

测井相在核三段沉积微相分析中的应用

测井相在核三段沉积微相分析中的应用
5 m, 积 约 2 0 m ( 图 1 。 k 面 2 k 见 ) 21 扇 三 角 洲 平 原 亚 相 .
平原 亚相 为扇 三角洲 水上 部分 .由于长期暴 露 于大气 中 , 化强 烈 , 沉积 物 多呈 棕 红色 和 杂 色 , 氧 其 这是 平原 亚相沉 积 的重要 特征 。就 泌 阳凹陷南部 核 三段 而言 , 平原 亚相 主要 由泥石 流沉 积 、 水上 分流 河
第 1 2卷 第 2期
重 庆科 技学 院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
21 0 0年 4月
测 井相在核三段沉积微相分析 中的应用
胡 婷 罗顺 社 陈 亮 叶红 霞
( 长江 大学油 气资 源与勘探 技 术教 育部 重点 实验 室 , 州 4 4 2 ) 荆 3 0 3

要 : 合 测 井 曲线 等 资 料 对 泌 阳 凹 陷南 部 核 三 段 沉 积微 相 进 行 研 究 。泌 阳 凹陷 南 部 核 三段 的平 原 亚 相 主要 由泥 综
石 流 沉 积 、 上 分 流河 道 及 漫 流 沉 积 构成 , 中水 上 分 流 河 道 沉 积 发 育较 好 。扇三 角 洲 前 缘 亚 相 主 要 由碎 屑 流 沉 积 、 水 其 水 下 分 流河 道 沉 积 、 口砂 坝 和 水 下 分 流河 道 间组 成 。前 扇 三 角 泥 为 深 灰 色 及 灰 黑 色 泥 岩 、 质 泥 岩 、 砂 岩 . 水 河 砂 粉 见 平 层 理 和植 物 碎 屑 。 关 键 词 : 相 ; 井 相 ; 积 微 相 ; 阳 凹 陷 岩 测 沉 泌 中 图 分 类 号 :E 5 T 37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1 8 ( 0 0 0 — 0 9 0 17 — 9 0 2 1 )2 0 2 — 3

测井沉积相沉积特征分析

测井沉积相沉积特征分析
所谓测井相,就是表示沉积物特征,并可使该沉积物 与其它沉积物区别开的一种测井响应。测井岩相=f(密度、 声波、中子、伽马、电位第、4页电/共阻142率页 、自然伽马能谱等)。
利用“测井相”研究岩性
1.可建立岩石成份与测井响应之间关系。 2.岩石结构和测井响应之间可建立关系
岩石结构包括:粒度、分选、磨圆程序等均可在 测井曲线上可反映出来。 3.岩石构造与测井响应之间关系 4.测井相与地质相对应关系
第15页/共142页
第16页/共142页
岩石组合及层序的测井解释模型
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地层,在纵向上有不同的岩相组合,在横向上有 不同的分布范围及沉积体的几何形态,砂体的内部具有不同的粒度,分 选性,泥质含量。
一、测井曲线要素及其常规组合测井曲线地质意义
1.幅度:分为低幅 、中幅 、高幅三个等级 2.形态
2.测井曲线自动分层;
3.确定测井相;
把相应每条曲线平均值算出来, 组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存储 空间,即形成一个数组-测井 相。
测井相图形式:
①蜘蛛网图:以每个点为中 心;
②阶梯状图
第12页/共142页
砂岩
石灰岩
第13页/共142页
第14页/共142页
测井相分析成果的主要用途
由于测井相分析能够获得深度准确、质量较高的单井岩 相柱状图,故它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确定井剖面地层的岩性,研究岩相特征。 2.为单井解释、多井评价确定地层模型提供依据。 3.研究地层层序关系,进行地层对比。 4.研究油田储集层的纵、横向变化及油气层分布,予测有利 含油气区。 5.提供各类岩相统计结果,对研究区域性的生、储、盖条件 极为有利。 6.进行沉积相与构造地质研究。
据曲线形态分为光滑、微齿、齿化三个等级

测井曲线识别沉积相

测井曲线识别沉积相
15
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
河口砂坝沉积微相的与测井相关系图
16
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
河口坝沉积微相的与测井相关系图
17
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
3、分布于河口砂坝前部或侧翼, 通常由粉细砂岩到泥质粉细砂 岩、细粉砂岩、粉细砂岩与泥互层,韵律不明显或反韵律特征, 测井曲线为螺丝钉形中幅指状、中幅手套形。
18
16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河口砂坝沉积微相的与测井相关系图17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河口坝沉积微相的与测井相关系图18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3分布于河口砂坝前部或侧翼通常由粉细砂岩到泥质粉细砂岩细粉砂岩粉细砂岩与泥互层韵律不明显或反韵律特征测井曲线为螺丝钉形中幅指状中幅手套形
3、接触关系。测井曲线的接触关系能够反映沉积时不同阶段 水动力条件的强弱及物源供给情况,分为突变型和渐变型两类。 顶部突变表示物源供给中断,底部突变表示与下伏岩层存在剥 蚀接触关系;顶部渐变表示物源供给逐渐减少至中断,底部渐 变表示物源供给逐渐增加。
8
一、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9
一、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4、曲线的光滑程度:测井曲线的光滑程度从一方面上反 映水动力条件的稳定性,分为光滑、微齿和齿化等类型。 曲线光滑表示物源丰富,水动力条件稳定,齿化曲线表示 韵律性沉积,水动力条件呈间歇性变化,微齿化介于两者 之间。
10
一、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11
沉积相在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 测井相分析
结论
12
22
谢谢!
23
13
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测井相关系图
14
二、沉积相的测井响应
2、河口坝沉积微相:河口坝位于水下分流河道的河口处。岩 相以Sh、Fs、Sh—Sd为主,岩性为细砂岩,砂岩中常见油斑和 油侵现象。其下部发育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顶部出现平行层 理,此外滑塌变形层理,泄水构造也非常发育。自然伽马曲线 为低值,中—厚层,曲线形态呈典型的漏斗型,底部渐变,顶 部突变,较为光滑,它反映水动力条件增强、物源供给量增加, 表征反粒序的沉积序列结构特征。

测井曲线在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

测井曲线在沉积相分析中的应用
在 进 行 沉 积 相 分 析 时 .岩 心 资料 是 最 直 接 也 最 准 确 的 资 料 .但是 由于 经济成 本 等方面 的问题 .岩心 资料 往往 十分 有 限 .在 岩心缺失 甚至无岩 心的 区域 就可 以借 助测井 资料来 进 行 分析 ,通过 测井 曲线 的振幅 、频 率 、形态 、光滑 度等 特征 对 测 井相进行 综合分析 .进 而可 以判 断沉积相 l 常用测 井方 法
(3)声 波 测 井 。声 波 测 井 利 用 的 是 声 波 在 不 同介 质 中 传 播过 程 中有着 不 同的声学 特征 .比如在 速度 、幅度 和频 率 等 方 面 都 存 在 着 明 显 的 不 同 声 波 测 井 即是 利 用 这 种 差 异 来 研 究 不 同 地 层 剖 面 的 一 种 方 法 声 波 测 井 包 含 的 主 要 方 法 有 速 度 测 井 、声 波 变 密 度 测 井 、幅 度 测 井 等 。不 同 的 声 波 测 井 方 法 利 用 的是 岩 石 中 的 不 同声 学 特 征
(2)自然 伽 马测 井 它 是 利 用 仪 器 将 探 测 到 的 自然 伽 马 射 线 转 化 成 脉 冲 信 号 .地 面 接 收 装 置 把 接 收 到 的 脉 冲 信 号 转 化 成 电 位 差 信 号 于 之 记 录 .这 就 得 到 了 自然 伽 马 曲 线
自然 伽 马 曲 线 还 可 用 来 判 断 岩 性 在 碎 屑 岩 中 .泥 质 含 量 越 高 ,自然 伽 马 的 强 度 越 大 :在 碳 酸 盐 的 剖 面 中 .自然 伽 马 的强 度 从 大 到 小 依 次 为 泥 页 岩 、 泥 质 灰 岩 和 泥 质 白 云 岩 、纯 白云 岩 和 纯 石 灰 岩 。此 外 .在 地 层 对 比 中 .自然 伽 马 曲 线 也 有 较 多 应 用 E2i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测井相分析及沉积相识别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测井相分析及沉积相识别

中图分 类号 :P 3 61
Lo i a i sa l i nd s d m e a y f c e d n i c to s d on gg ng f c e na yssa e i nt r a i si e tf a i n ba e i BP e a e wo k n ur ln t r
第4 0卷 第 1 期 2 1 年 2月 02 文 章编号 : 0 11 8 (0 20 .0 80 10 -9 62 1 ) 10 6 -4
Hale Waihona Puke 煤 田地质与勘探 c LGE ) DGY&D ( I QA 【I P oR i
Vb . I 40N O. 1 Fe b.2 2 01
W U Ca c n L Z u n f n a . I h a gu
(c o lf eo re n at c ne C iaU i ri Sh o R suc dE r S i c, h nv sto nn o a h e n e y fMii g&Tc n l y X zo 2 6 C ia eh oo , uh u2 1 , hn) g 1 1
基于 B P神 经 网络 的测 井相 分析 及沉积 相 识别
吴灿 灿 ,李壮福
(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 与地球科 学学院,江苏 徐 州 2 1 1) 2 16
摘 要:测 井相 分析 是研 究地层 沉积相 的一种手段 。 利用基 于 B P神 经 网络 的测 井相分 析进行 沉 积相
识 别研 究 ,首先将 已知 地 区地 层 剖面 划分 为有 限的测 井相 ,通过 对岩 心及 其对应 的 沉积相 进行研
Ab t a t Lo g n a i sa a y i sa me h d t t d e i e t r a i so eb sso e r l ewo k F r t s r c : g i g f c e n l ssi t o s u y s d m n a y f c e n t a i f o h BP n u a t r . is , n weh v i i e t e k o r a f ta i r p i o u t i t d l g i g f c e . e o l e e m i e t e a e t d v d n wn a e so r t a h cc l mn i o l o h s g n mie o g n a i s Th n we s u d d t r n h ta s o m a i n l r l t n f o e e to a i s t e i e t r a i s o h a i f m ah m a ia t o s n r n f r to a e a i r m lc r f ce o s d m n a y f c e n t e b s s o t e t l me h d a d o c k o e g h o g e e r h o o e n o r s o d n e i e t r a i s T k n d a t g fs c e a i n h p n wl d e t r u h r s a c n c r sa d c r e p n i g s d m n a y f c e . a i g a v n a e o u h r lto s i e t b i h s t e s d me t r a i s l r r .u i g M A s a l e h e i n a f ce i a y sn s y b TLAB o l o o e t b ih t e BP n u a ewo k m o e o t o b x t sa ls h e r ln t r d lt su y t e c r c e itc ft e l g i g c r e o o e i n a y f c e sta n n a l s, l s iy t e e ta — t d h ha a t rsi s o o g n u v fk wn s d me t r a i sa r i i g s mp e c a sf h x c h n r to fl g i g c a a t rsi s S a a a e s r h o a i n o d me t r a i s Ap l a i n s o a i n o g n h r c e i t , O t ti c n m k u et e f r t fs i n a y f c e . p i to h wst t o c h t m o e c h

测井相分析在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

测井相分析在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

《测井地质学》课程报告测井相分析在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测井相分析在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沉积相研究是油气田勘探、开发中一项重要而基础的工作。

测井资料在用于进行沉积地层的沉积相研究中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1]。

精确划分和识别沉积相(特别是沉积微相)是陆相含油气盆地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是盆地油气储层评价和预测的基础。

对于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微相的研究主要依靠钻井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通常钻井岩心资料是判别沉积相最准确和重要的信息。

但是在含油气盆地内部钻井取心资料往往是局部的,并且通常是不连续的,因此,在沉积微相的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测井相方面的信息,因为测井资料具有平面上分布广泛和纵向上连续分布的特点。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测井曲线的幅度、形态、光滑程度、组合特征及接触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提供地层剖面的沉积层序、粒序旋回、砂泥比和不整合面等大量的沉积学信息[2],进而识别出不同沉积环境和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3]。

利用测井资料来评价或解释沉积相的方法称为测井相分析[4],测井相研究是从统计分析与岩心分析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将测井相与地质资料进行详细对比,确定测井相的岩性类型及沉积环境[5]。

测井沉积微相分析是通过对取心井段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进行研究,建立测井相图版,并将这种关系推广到其他的未取心井,进行沉积微相的标定,进而可以利用研究区内丰富的测井资料进行沉积微相研究[6]。

1 测井相与沉积相的关系[7]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下,由于物源情况、水动力条件及水深等各方面的不同,造成沉积物组合形式和层序特征的不同,反映在测井曲线上就有不同的测井曲线形态。

沉积相在测井曲线上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形态信息[8-9],其最基本要素有幅度、形状、顶底接触关系、曲线光滑程度及齿中线,而形态信息就是这些要素的综合。

不同的测井环境常常具有不同的测井曲线形态特征,从各种环境的不同曲线形态特征中,可以概括出几种基本的形态类型:顶部或底部渐变型;顶部或底部突变型;振荡型;块状组合型和互层组合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井地质学》课程报告测井相分析在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测井相分析在沉积相识别中的应用沉积相研究是油气田勘探、开发中一项重要而基础的工作。

测井资料在用于进行沉积地层的沉积相研究中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1]。

精确划分和识别沉积相(特别是沉积微相)是陆相含油气盆地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是盆地油气储层评价和预测的基础。

对于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微相的研究主要依靠钻井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通常钻井岩心资料是判别沉积相最准确和重要的信息。

但是在含油气盆地内部钻井取心资料往往是局部的,并且通常是不连续的,因此,在沉积微相的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测井相方面的信息,因为测井资料具有平面上分布广泛和纵向上连续分布的特点。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测井曲线的幅度、形态、光滑程度、组合特征及接触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可提供地层剖面的沉积层序、粒序旋回、砂泥比和不整合面等大量的沉积学信息[2],进而识别出不同沉积环境和沉积微相的测井响应特征[3]。

利用测井资料来评价或解释沉积相的方法称为测井相分析[4],测井相研究是从统计分析与岩心分析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将测井相与地质资料进行详细对比,确定测井相的岩性类型及沉积环境[5]。

测井沉积微相分析是通过对取心井段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进行研究,建立测井相图版,并将这种关系推广到其他的未取心井,进行沉积微相的标定,进而可以利用研究区内丰富的测井资料进行沉积微相研究[6]。

1 测井相与沉积相的关系[7]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下,由于物源情况、水动力条件及水深等各方面的不同,造成沉积物组合形式和层序特征的不同,反映在测井曲线上就有不同的测井曲线形态。

沉积相在测井曲线上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形态信息[8-9],其最基本要素有幅度、形状、顶底接触关系、曲线光滑程度及齿中线,而形态信息就是这些要素的综合。

不同的测井环境常常具有不同的测井曲线形态特征,从各种环境的不同曲线形态特征中,可以概括出几种基本的形态类型:顶部或底部渐变型;顶部或底部突变型;振荡型;块状组合型和互层组合型。

这些基本的形态类型反映了不同沉积环境从开始到结束沉积物粒度在垂向上的变化,表现出在某一时期内沉积作用的连续性;同时,其基本曲线形态是由水体深度的逐渐变化、搬运流能量的变化、沉积物源供应变化3种主要环境因素决定的[10]。

不同沉积环境对应的测井曲线形态、幅值等特征不同,因此,应用测井资料对沉积相进行识别具有很好的可行性[11]。

2 测井相分析的方法原理[12]表征某种沉积亚相、微相特征的最主要依据是颜色、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粒度、古生物、地球化学以及垂向相序等。

在区域沉积背景,即沉积相确定的基础上,最基本的相标志是岩石组合(成分、结构)、沉积构造、粒度及垂向序列特征等,它们在各种亚相、微相中有明显差别。

测井资料(包括常规测井曲线及处理成果、地层倾角测井、成像测井等)可以解释出其中主要的相标志。

沉积相与测井相的有机结合是测井资料解释沉积相的关键,方法是在岩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岩心资料对测井资料进行反复刻度和反演,总结出不同沉积亚、微相的测井相标志,用于确定测井沉积相。

一般来说,常规测井及其处理成果对于岩性特征反映比较好,而成像测井则主要用于反映沉积构造、结构及垂向序列等。

3 测井相的特征要素沉积微相分析的基础是岩石相分析,由于大量取芯不可能在任何一个油田实现,只能是在一些重点层段或重点地区取芯,所以在进行岩石相分析时,我们还是依靠测井资料。

作为第二性资料,测井曲线包含着丰富的地层沉积信息,可以图1 测井相要素图(岩性和孔隙度未列其中)[13]反映出岩性的层序、组合等沉积特征。

在常规的测井解释中,解释员比较注重测井曲线的数字特征,而对能够反映沉积微相的曲线变化形态则注重不多,使得这样的测井解释无法划分沉积微相。

测井曲线不同的要素特征可以反映不同的沉积微相,O’Serra详细总结过这些要素特征。

我们提取测井曲线要素的目的是其能够识别沉积微相,且能够反映储层的物性、岩性和旋回性特征(表1)。

经研究表明,以下测井要素与沉积微相相关性最好(图1):表1 测井曲线的主要形态及其表征的地质意义[14](1)曲线幅度差、幅方差及比幅度;能够反映沉积层的物性及岩性特征,经过测井曲线幅度解释可以反映出物源供给强度、水动力作用、沉积粒度分选等特征。

(2)曲线形态;能够反映泥质含量、分选性、含钙与否、粒度、岩性等特征,从而可以反映出在沉积过程中的物源供给的状况、沉积旋回的类型和水动力的大小。

(3)曲线旋回形态(顶底接触关系和曲线旋回样式);能够反映在砂体沉积的初期和末期的物源供给大小及水动力强度变化的速度和程度。

(4)旋回幅度(或厚度);能够反映单一曲线的形态在垂向上的大小。

(5)曲线光滑程度;能够反映以曲线形态级别上的水动力为背景,次一级水动力流动能量的变化状况。

(6)齿中线;能够反映沉积物加积的特点。

(7)包络线;能够反映在沉积过程中,多期沉积砂岩的水动力变化速率,从而导致较大层段内的垂向层序变化的特征。

(8)岩性:能够反映物源距离的远近和沉积能量的大小。

(9)孔隙度:能够反映储层的物性特征。

4 测井相分析实例利用测井相判别沉积相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岩心及常规测井曲线特别是对岩性和旋回性反映较好的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及侧向测井曲线,识别出了多种沉积微相,并从中归纳总结出共性,为指出有利的储层砂体分布区域以及预测有利的勘探区块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以下对一些常见的沉积相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简述。

表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二段沉积微相测井曲线响应特征[15]4.1 冲积扇相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在冲积扇(图2)中可划分出扇根、扇中和扇缘3个亚相。

4.1.1 扇根亚相扇根亚相由多个正粒序旋回组成,可进一步划分为主河道微相和主河道间微相。

图2 冲积扇各部位的测井曲线特征[16]图3 FMI成像测井资料扇根亚相识别模式图[17]扇根主河道主要是杂基支撑砾岩,属于快速堆积条件下的重力流沉积。

FMI图像上呈现亮色棱角状到次棱角状,粗砾石与泥、砂混杂堆积(图3a),可见众多冲刷面及叠覆构造(图3b)。

同时从图4可以看出扇根亚相的常规测井曲线出现中高自然伽马、低声波时差、低中子孔隙度、高密度、高电阻率特征,与FMI图像特征相对应。

主河道间微相岩性主要是泥岩夹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夹于扇根主河道之间。

FMI图像上显示出互层状(图3c上部),浅色与暗色交替出现,层理明显。

呈现出砾岩-砂岩-泥岩的正粒序特征。

图4 盐22-22井沉积旋回特征及划分[17]4.1.2 扇中亚相模式扇中辫状河道微相的岩石类型主要是颗粒支撑砾岩、砂岩、含砾砂岩或泥质砂岩。

在FMI图像上主要体现正粒序形成的正旋回,砾石主要为次棱角到次磨圆状(图5a),大小不一,杂乱排列,图像颜色差异很大;扇中水道或水道间由细砂岩、粉砂岩或含砾细砂岩夹薄层泥岩组成,FMI图像上呈现黑白相间的条带状(图5b),电阻率曲线呈中低幅微齿状。

图5 FMI成像测井资料扇中亚相识别模式图[17]4.1.3 外扇亚相模式水下外扇亚相主要由正旋回组成,旋回底部为薄层砂砾岩,底部见冲刷面(图6(c)):泥岩中发育水平纹层,夹有多层薄层砂岩(图6a、b)。

图6 FMI成像测井资料外扇亚相识别模式图[17]4.2 曲流河相曲流河河道仅占有同期冲积平原的极小一部分,主要亚相有河道亚相、堤岸亚相、河漫亚相以及牛轭湖亚相[18]。

4.2.1 河床亚相河床滞留沉积:自然电位曲线常为光滑的箱形或钟形曲线,曲线顶、底部常为突变,但顶部有时可能为渐变,电阻率曲线的异常则可能很小,泥质含量较低。

边滩沉积:自然电位曲线上常为钟形或齿化钟形,也有时会出现钟形或齿化钟形的叠加:电阻率偏高,泥质含量较低。

4.2.2 堤岸亚相天然堤:岩性主要为薄的砂泥岩薄互层,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曲线为中—低幅度的指形或锯齿状。

决口扇: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曲线为中—低幅度扁钟形,顶、底界面通常为突变型,但也存在底部突变型和顶部渐变型。

4.2.3 河漫亚相河漫滩沉积: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常为中—低幅度齿化箱形,电阻率异常较小。

河漫湖泊:主要为黏土岩沉积,夹有粉砂岩,测井曲线一般表现为平直型(夹有小尖峰)。

河漫沼泽:测井曲线形态常为平直型(夹有齿化小尖峰),当有碳质泥岩沉积时,自然伽马曲线出现低值,形态表现为指状。

4.3 三角洲相三角洲属于河口沉积环境处于海陆过渡地带,受到河流、滨海、浅海甚至较深海的沉积作用的影响,海陆相沉积相互交替、岩性、岩相多种多样,常见的沉积相为海退序列,在这里河流携带大量物质在河口迅速堆积下来,在没有强大的潮流和波浪能量时形成建设性三角洲,可分为三个亚相: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

4.3.1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微相和分流间湾微相:分流河道微相在自然伽马曲线和电阻率曲线上呈中幅的厚层箱状或钟形及箱形的复合体,齿中线内收敛[19]。

厚层箱状反映了急流条件下河道的快速堆积;图中钟形反映非急流条件下类似曲流河的边滩沉积,为多期的钟形叠加复合体。

分流间湾微相,自然伽马曲线幅度总体较低或呈锯齿状,电阻率曲线为幅度较低到较高的齿化曲线。

无论是自然伽马还是视电阻率曲线的幅值都比分流河道低(图7)。

图7 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微相与测井相关系图[20]4.3.2 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陆上分流河道的水下延伸部分,沉积物以砂为主,泥质极少。

水下分流河道的自然电位曲线和自然伽马曲线特征为低至中幅微齿或齿化钟形,有时呈箱形或两者的复合[3,21-22]。

齿中线下部水平而上部下倾,反映一种由加积式到前积式的粒序结构,且以前积式砂体为主。

低至中幅度反映出沉积粒度较细,钟形代表了一种正粒序,箱形则为水下河道能量均匀的沉积特征,多期水下河道叠置则会使曲线呈钟形或箱形的相互叠加)[3,21]。

河口坝微相:是由于河流带来的沙泥物质在河口处因流速降低堆积而成。

在该区由于三角洲沉积物整体较细,故河口砂坝沉主要由浅灰色、棕色细砂、粉砂组成,一般分选好,质较纯净。

河口坝的自然电位曲线和自然伽马形态为中到高幅齿化漏斗形,有时呈箱形或二者的组合。

在下部的前积式幅度组合部分,齿中线具外收敛特征。

上部为加积式幅度组合,曲线形态为微齿形,齿中线水平。

箱形为分流河道末端快速堆积的结果。

齿中线水平代表周期的反复,多期叠加使曲线呈现箱形与漏斗形的组合[3,21,23]。

图8 水下分流间湾微相与测井相关系图[20]水下分流间湾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直接相对凹陷的海湾地区,沉积物以粘土沉积为主,含少量粉砂和细砂。

由于泥质含量高,视电阻率幅度值也较低,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曲线幅度总体较低,为低幅的平直形或微齿形态。

在粉砂岩发育层段稍有高幅度异常(图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