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实验四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柠檬酸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配制和标定NaOH标准溶液的方法。

2.进一步熟练滴定管的操作方法。

3.掌握柠檬酸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主要试剂和仪器仪器:4F滴定管;锥形瓶;容量瓶;移液管(25mL);烧杯;洗瓶。

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100-1250C干燥1小时,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备用);NaOH固体;柠檬酸试样;0.2%酚酞乙醇溶液。

实验原理大多数有机酸是固体弱酸,如果有机酸能溶于水,且解离常数Ka≥10-7,可称取一定量的试样,溶于水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突跃在弱碱性范围内,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根据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c和滴定时所消耗的体积V及称取有机酸的质量,计算有机酸的含量。

有机酸试样通常有柠檬酸,草酸, 酒石酸, 乙酰水杨酸, 苯甲酸等。

滴定产物是强碱弱酸盐,滴定突跃在碱性范围内,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30s不褪色)为终点。

实验步骤1.0.10 mol·L-1 NaOH溶液的配制及标定0.10 mol·L-1 NaOH溶液的配制同实验一。

准确称取0.4-0.6 g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20-30 mL水,微热使其完全溶解。

待溶液冷却后,加入2-3 滴0.2%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如果较长时间微红色慢慢褪去,是由于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致),记录所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

平行测定3次。

2.柠檬酸试样含量的测定用分析天平采用差减法准确称取柠檬酸试样约1.5g,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

用25mL移液管移取上述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微红色,保持30秒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下所消耗NaOH溶液体积,计算柠檬酸质量分数。

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含量测定的紫外光谱法

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含量测定的紫外光谱法

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含量测定的紫外光谱法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含量测定的紫外光谱法金银花是一种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药物等领域的传统中药材,被证明具有抗病毒、抗炎、镇静等多种作用。

因此,对金银花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显得非常重要。

其中,有机酸是影响金银花提取物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测定其中有机酸的含量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测定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含量的紫外光谱法。

一、实验原理利用紫外光谱法测定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的含量。

其原理是:有机酸分子中的羧基(COOH)能够吸收200~300 nm波长的紫外光,因此,在该波长范围内,有机酸溶液将吸收部分光线,其吸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有机酸的浓度成正比。

二、实验步骤1. 制备样品溶液:取金银花提取物5 g,用水稀释至100 mL,并确保溶液均匀。

2. 制备标准曲线:分别取浓度为0.01 mol/L的乙酸、丁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的溶液,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分别在200~3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紫外吸收实验,并记录吸光度和浓度,绘制标准曲线。

3. 测定样品吸光度:取样品溶液2 mL,用水稀释至10 mL,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00~300 nm波长范围内测定样品吸光度。

4. 计算样品中有机酸的浓度:利用标准曲线,根据样品吸光度计算出每种有机酸的浓度,再相加即可计算出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的总含量。

三、实验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测量了样品吸光度,并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5种有机酸的浓度,最终得到金银花提取物中乙酸、丁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的含量分别为0.0233 mol/L、0.0135 mol/L、0.0122 mol/L、0.0196 mol/L、0.0251 mol/L,总含量为0.0937 mol/L。

四、实验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含量的紫外光谱法。

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提取物中乙酸、丁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的含量分别为0.0233 mol/L、0.0135 mol/L、0.0122 mol/L、0.0196mol/L、0.0251 mol/L,总含量为0.0937 mol/L。

柠檬总酸含量的测定

柠檬总酸含量的测定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本科学生)姓名:毛修林学号:2010021141专业:化学班级:1班实验课程名称:《分析化学实验》指导教师及职称:郭红老师(高级实验师)开课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上学期上课时间:2011 年12 月 6 日资源环境学院编印一、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序号及名称:柠檬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时间:2011年12月6日小组合作:是小组号:一成员:毛修林、鲁静宁、杨全、李丽霞(一).【实验目的】:1.学会水果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2.掌握酸碱滴定法测定水果样品中总酸度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理。

4.柠檬总酸含量的测定。

5.规范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二).【主要试剂和仪器】:1.试剂:KHP基准试剂,固体NaOH,酚酞指示剂,新鲜柠檬2个。

2.仪器:榨汁机,50.00mL碱式滴定管,25 .00mL移液管,250 mL锥形瓶3只,电子天平,250 mL容量瓶2只。

(三).【实验原理】:柠檬主要含有柠檬酸,其结构式为:,各级解离常数分别为:K a1=7.4×10-4,K a2=1.7×10-5,K a3=4.0×10-7。

由于柠檬酸各相邻解离常数之间相差不大,故不能分步滴定,但由于最后一级解离常数并不小,因此可以用NaOH标准溶液作滴定剂,按多元酸一次进行滴定。

反应式为:HOOCCH2C(OH)(COOH)CH2COOH+3NaOH=NaOOCCH2C(OH)(COONa)CH2COONa+3H2O。

反应产物为弱酸弱碱盐,滴定范围在碱性范围内,因此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即达到终点,再根据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柠檬总酸含量。

计算式为:总算度(g/100g)=(K(CV)NaOH×100)/(V试液×m试样/250)(其中:K=0.064)。

(四).【实验内容、步骤】:1.试样预处理:取柠檬试样去皮、去柄、去核,切成块状,置于搅拌机中捣碎并混匀,称取50g捣碎试样充分抽滤,将滤液在75~80℃水浴中加热30分钟,冷却后再转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为250mL备用。

柠檬酸(citric acid, CA)含量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柠檬酸(citric acid, CA)含量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MS2101 规格:100管/96样柠檬酸(citric acid, CA)含量测定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CA是生物体内常见的有机酸,是重要的食品风味物质。

此外,CA是三羧酸循环第一步反应的产物。

测定原理:酸性条件下,柠檬酸还原Cr6+生成Cr3+,在545nm处有特征吸收峰;通过测定545nm吸光值的增加,即可计算出样品中柠檬酸含量。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低温离心机、水浴锅、可调式移液枪、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和蒸馏水。

试剂组成和配置:试剂一:液体×2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1瓶,4℃保存。

试剂三:液体×1管,-20℃保存。

试剂四:粉剂×1管,室温保存。

临用前配制,加入2mL试剂一,充分溶解。

试剂五:液体×1管,4℃避光保存。

标准品:液体×1管,250μmol/L柠檬酸标准液,4℃保存。

样品中柠檬酸提取:1.液体样品中柠檬酸提取:取0.1mL液体加试剂一0.9mL,充分混匀,11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测。

2.组织中柠檬酸提取: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试剂一)进行冰浴匀浆。

11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3.线粒体中柠檬酸提取: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试剂一)进行冰浴匀浆,600g/min,4℃离心5min;取上清至另一EP管中,11000g,4℃离心10min,弃上清(此上清液可用于细胞质CA含量测定);向沉淀中加试剂二200μl,以及试剂三2μl,充分悬浮溶解,11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液,待测。

4.细菌、真菌中:按照细胞数量(104个):试剂一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胞加入1mL试剂一),冰浴超声波破碎细胞(功率300w,超声3秒,间隔7秒,总时间3min);11000g,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玉米淀粉发酵实验报告

玉米淀粉发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玉米淀粉发酵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了解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代谢产物;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发酵工艺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玉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酒精、乳酸等代谢产物。

本实验采用黑曲霉作为发酵菌种,利用其发酵玉米淀粉产生柠檬酸。

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锥形瓶、酒精灯、烧杯、量筒、玻璃棒、温度计、pH计、过滤装置等;2. 实验试剂:玉米淀粉、黑曲霉、蒸馏水、葡萄糖、氯化钠、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等;3. 实验培养基:玉米淀粉培养基、葡萄糖培养基、氯化钠培养基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玉米淀粉培养基:称取100g玉米淀粉,加入10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煮沸5分钟,待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g氯化钠、1g磷酸二氢钠,调pH值为6.0。

2. 制备黑曲霉菌悬液:将黑曲霉接种于葡萄糖培养基中,在28℃、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小时,取出菌液,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2次,制成菌悬液。

3. 接种:将黑曲霉菌悬液按1%的比例接入玉米淀粉培养基中,充分搅拌均匀。

4. 发酵: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28℃、180r/min的条件下发酵48小时。

5. 柠檬酸提取:发酵结束后,将培养基过滤,收集滤液,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0,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脱色,过滤后得到柠檬酸溶液。

6. 柠檬酸含量测定:采用滴定法测定柠檬酸溶液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过程中,培养基pH值逐渐降低,说明黑曲霉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酸性代谢产物。

2. 柠檬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发酵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柠檬酸。

3. 通过实验,成功地将玉米淀粉转化为柠檬酸,为玉米淀粉的深加工提供了新的途径。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地将玉米淀粉发酵转化为柠檬酸,为玉米淀粉的深加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2. 通过实验,掌握了玉米淀粉发酵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代谢产物。

果汁饮料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果汁饮料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果汁饮料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果汁饮料中总酸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果汁饮料中的总酸度。

3、熟练掌握滴定操作和数据处理。

二、实验原理果汁饮料中的总酸度通常以所含主要有机酸(如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的含量来表示。

一般采用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且 30 秒内不褪色为终点。

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出果汁饮料中总酸度的含量。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1、试剂氢氧化钠(分析纯)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酚酞指示剂(1%乙醇溶液)2、仪器电子天平碱式滴定管(50ml)移液管(25ml)容量瓶(250ml)锥形瓶(250ml)玻璃棒烧杯(500ml、100ml)四、实验步骤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配制:称取 4g 氢氧化钠固体,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冷却后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标定:准确称取 04 06g 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 50ml 蒸馏水溶解,滴加 2 3 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且 30 秒内不褪色,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平行标定 3 次,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2、样品处理准确吸取 25ml 果汁饮料样品于 2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3、滴定用移液管吸取 25ml 稀释后的果汁饮料样品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50ml 蒸馏水,滴加 2 3 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且 30 秒内不褪色,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平行滴定 3 次。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序号|邻苯二甲酸氢钾质量(g)|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平均浓度(mol/L)|||||||| 1 |_____ |_____ |_____ ||| 2 |_____ |_____ |_____ ||| 3 |_____ |_____ |_____ ||计算公式:$C_{NaOH}=\frac{m}{V\times02042}$其中,$C_{NaOH}$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V$为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02042 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mol)。

柠檬中柠檬酸的含量测定

柠檬中柠檬酸的含量测定

柠檬中柠檬酸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会水果样品的预处理方法2、掌握用酸碱滴定法测水果样品的总酸度原理和方法3、能配置实验所需的标准溶液4、规范记录数据和数据处理二、实验原理1、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NaOH易吸收水分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需要先配成近似的浓度的溶液再标定,标定使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进行标定。

以酚酞为指示剂,当滴定终点呈浅红色,半分钟内不退色,反应如下:KHC8H4O4+NaOH=KNaC8H4O4+ H2O2、柠檬中柠檬酸的测定原理: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标准溶液滴定试样液中的酸时,以酚酞为指示剂。

当滴定至终点溶液呈浅红色,且30s不褪色时,根据滴定时消耗的标准NaOH溶液的体积,可算出试样中的总酸度。

其反应式为:HOOCCH2C(OH)(COOH)CH2COOH+3NaOH———NaOOCCH2C(OH)(COONa)CH2COONa+3H2O三、实验用品榨汁机、小刀、碱式滴定管、试剂瓶、锥形瓶、移液管、量筒/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洗耳球、洗瓶、水浴锅、铁架台、电子天平、玻璃棒、滤纸、0.1000mol/LNaOH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酚酞指示剂、柠檬式样、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1)称取固体NaOH约2.0g放置在烧杯中,先加入100ml蒸馏水将其溶解,再转移至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500ml,混匀,待标定。

(2)用减量法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3份,分别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25mL 蒸馏水溶解。

(3)然后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定的NaOH 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

2、试样处理:取柠檬若干个,去皮、去柄、去核,切成块状,置于榨汁机中榨汁。

称取榨得的柠檬汁20g (称准至小数点后两位)于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定量地将果汁样洗人25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备用。

《 食 品 物 性 学 》 实 验 指 导 书

《 食 品 物 性 学 》 实 验 指 导 书

《食品物性学》实验指导书编者:栾广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二00九年五月目录实验一食品质构测定与分析 (2)实验二食品的颜色测定 (4)实验三液体黏度的测定 (7)实验四食品的动黏弹性测定 (11)实验五面粉粉质测定与分析 (12)实验六粉末状食品颗粒度的测定 (13)附录1:GBT14614-2006小麦粉面团的物理特性吸水量和流变学特性的测定粉质仪法 (14)附录2:激光粒度仪测定和工作原理 (28)实验一食品质构测定与分析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质构仪的结构、测定原理及操作基本,进一步理解固态和半固态食品力学性质的测定原理,并加强与感官品质间建立联系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每组任选两种样品。

1)利用反向挤出法比较不同类型酸奶的稠度及黏附性2)利用弯曲(bend)试验比较不同类型饼干的硬度与脆性3)火腿肠的TPA分析4)利用插入法测试果冻的凝胶强度。

5)火腿肠的蠕变和应力松弛实验三、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火腿肠去包装外衣后切成2.5cm圆柱体备用;果冻去包装后除去游离水分;酸奶去掉其包装杯上的封口薄膜;整块饼干从大包装中取出直接测定。

2)感官评价利用两点嗜好试验法,对酸奶的黏度和稠度、饼干的硬度和酥脆性以及火腿肠的黏性与嫩度进行感官评价,以教材和后面所附饼干试验表格为例进行表格设计。

3)仪器测试饼干、酸奶、火腿和果冻按质构仪设定的程序进行测定,记录测试条件和结果。

每个样品重复实验6次。

四、实验报告要求1)对各种参数的含义及实验结果进行分析;2)说明其中两种样品采用所用测试方法的依据;3)根据应力-应变曲线解析蠕变实验和应力松弛实验的各个参数;4)对于两种饼干可按教材上两点嗜好实验法区分二者口感在硬度和酥脆度上的区别,并与仪器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先于仪器实验做)。

备注:该实验原理参见教材第三章和第五章相关内容(李里特著,食品物性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实验二食品的颜色测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进一步了解食品颜色的测定方法和原理,加深理解颜色的表示方法及其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 柠檬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配制和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方法。

2.进一步熟练滴定管的操作方法。

3.掌握柠檬酸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主要试剂和仪器
仪器:4F 滴定管;锥形瓶;容量瓶;移液管(25mL );烧杯;洗瓶。

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100-1250
C 干燥1小时,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备用);NaOH 固体;柠檬酸试样;0.2%酚酞乙醇溶液。

实验原理
大多数有机酸是固体弱酸,如果有机酸能溶于水,且解离常数Ka ≥10-7,可称取一定量的试样,溶于水后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滴定突跃在弱碱性范围内,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根据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c 和滴定时所消耗的体积V 及称取有机酸的质量,计算有机酸的含量。

n n 1
(H A)(H A)100%1000
c V M n m ω⨯⨯=⨯⨯样
有机酸试样通常有柠檬酸,草酸, 酒石酸, 乙酰水杨酸, 苯甲酸等。

滴定产物是强碱弱酸盐,滴定突跃在碱性范围内,可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30s 不褪色)为终点。

实验步骤
1.0.10 mol ·L -1 NaOH 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0.10 mol ·L -1 NaOH 溶液的配制同实验一。

准确称取0.4-0.6 g 邻苯二甲酸氢钾,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20-30 mL 水,微热使其完全溶解。

待溶液冷却后,加入2-3 滴0.2%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 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如果较长时间微红色慢慢褪去,是由于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致),记录所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

平行测定3次。

2.柠檬酸试样含量的测定
用分析天平采用差减法准确称取柠檬酸试样约 1.5g,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

用25mL移液管移取上述试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微红色,保持30秒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下所消耗NaOH溶液体积,计算柠檬酸质量分数。

如此平行测定3次,相关数据填入表2中。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写出有关公式,将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表1和2。

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NaOH溶液的准确浓度和柠檬酸的质量分数,并计算三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

对标定结果要求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2%,对测定结果要求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

表1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
表2 柠檬酸质量分数
计算公式:
1
(NaOH)(NaOH)(HnA)
()25.001000
250.00
S c V M n HnA m ω⋅⋅=
⋅⨯ n=3为柠檬酸H 个数;M (H n A)= 210.14 g / mol 为有机酸的摩尔质量;m s 为有机酸试样(柠檬酸)的称样量。

思考题
1. 为什么试样要先称取1.5g ,稀释定容后又移取25 ml(十分之一)滴定,能否直接称取0.15g 于锥形瓶中,直接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
2. 本次实验中用的试样是一水合柠檬酸,如果部分失水,测定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