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堪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乡村道路名词解释

乡村道路名词解释

乡村道路名词解释
乡村道路是指修筑在野外乡村地区、供当地各种非机动车辆和拖拉机行驶,也可通行汽车的道路。

这种道路一般是沟通乡到村、村到村或田间生产基地到乡、村的道路。

乡村道路的用途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交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乡村道路是农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方便农民出行,满足他们日常生产、生活和购物的需求。

其次,乡村道路的建设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它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此外,乡村道路还为农村地区的旅游、文化交流等活动提供了便利。

它能够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总的来说,乡村道路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农村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名词解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名词解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名词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探索出的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独立道路,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针和发展方向。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和东欧社会主义的革命性突破和创新,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发展道路。

首先,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毛泽东时代实行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在改革开放后被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所取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整体实力的提高。

通过不断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使中国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商品生产和消费国。

其次,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尽管中国发生了经济体制改革,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仍然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即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公平正义,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中国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既能保持推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又能控制市场经济的缺陷和负面影响。

第三,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它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保证。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思想路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和科学内涵的重大命题,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第四,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特点就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上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一招。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引进了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和人民的福祉。

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践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探索出的一条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独特道路。

这条道路的成功实践,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道路名词解释

道路名词解释

道路名词解释
道路是指供车辆、行人等通行的通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基础设施之一。

道路可以分为城市道路和乡村道路两种类型。

城市道路是指位于城市内部的道路,通常是由柏油或水泥铺设而成,具有高密度的交通流量。

城市道路可以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不同等级,根据不同等级的道路规划和设计,以满足不同交通需求。

乡村道路是指位于乡村或农村地区的道路,通常是由碎石、泥土或者未铺设路面的土路组成。

乡村道路通常交通流量较低,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农村出行和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

道路还可以根据用途分为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街道、步行街等不同类型。

高速公路是供车辆以高速行驶的道路,通常具有分隔带、匝道和交通标志等设施。

普通公路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一般道路,通常具有双向行驶的车道。

城市街道是城市内部的道路,供车辆和行人通行。

步行街是专门为行人设计的道路,禁止车辆通行。

道路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交通流量、安全性、行车速度、环境保护等因素,以确保交通顺畅、安全和便利。

道路名称解释

道路名称解释

1、标准轴载:BZZ-100就是以双轮组单轴荷载100KN作为标准轴载。

一条道路通过的车辆种类很多,重车和轻车对道路的影响当然是不同的,因此设计中以BZZ-100作为标准进行计算,然后将实际中的各种轴载车辆流量换算成标准车的流量,建立这样的流量模型计算对道路的影响。

就是说如果遇到轴载大于100KN的车辆,100个车次换算成BZZ100就要超过100车次,反之,如果轴载小于100KN的车100车次换算成标准轴载,对道路的影响可能就是70次,80车次。

最终根据各种车辆的预测流量加权平均累计计算换算成100KN轴载的车辆的流量进行道路结构计算。

2、道路纵坡顺着道路前进方向的上下坡,叫道路纵坡。

它与汽车的动力特性、安全正常有很大关系。

道路纵坡包含最大纵坡、最小纵坡、最大(或陡坡)的缓坡,以及相应坡长。

最大纵坡是指载重汽车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等速行驶时所能克服的坡度。

最小纵坡是根据路基边沟纵向排水的需要而产生的,一般情况下,道路纵坡等于路基边沟纵坡。

最大缓和纵坡指的是纵坡在3%-0.3%范围内坡度为缓和纵坡或缓坡。

亦称公路纵坡。

3、道路横坡横坡,是以道路横断面为视角,道路中心或一端到另一端的坡度双向横坡一般用于没有中心隔离带的道路,如一般的城市道路,是中间高两遍低的一个形态,横坡一般以*%表示一般道路坡度在2%-3% 代表的是高点于低点的高差h与亮点之间距离L的百分比路堤边坡,一般出现在高出原地面的公路上由于公路高出原地面需要填土以达到设计标高也就是路堤。

填筑路堤需从下向上逐层填筑、碾压,每层的宽度逐渐减小,达到设计高度时,宽度略宽与设计路面宽度,这是路堤两遍会形成一个坡度这个就是边坡了4、路床路床【road bed】指的是路槽底部一定深度的部分称路床。

土质路床又称土基。

路床是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床分上、下两层:路面底面以下深度0~30cm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上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30~80cm范围内的路基称为下路床。

城市道路与交通试题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试题及答案

系别专业姓名学号分数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城市道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

城市交通:分为城市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

内部交通是连接城市各组成部分的各种交通的总称,城市交通网主要由道路、高速路和轨道交通组成;有的还建有市内水道网。

对外交通是城市对外联系的各种交通的总称。

设计车速:指在气候良好、交通密度低的条件下,一般驾驶员在路段上能保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车速。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当视高为1.2m,物高为0.1m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

立体交叉:利用跨线结构使道路与道路(或铁路)在不同标高相互交叉的连接方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1、交通量、行车速度和车流密度被称为交通基本参数。

2、城市道路可分为四类:主干道、次干道3放射环式路网和自由式路4、城市道路的功能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5、自行车一条车道宽度为1m,道路一侧自行车道路面宽不应小于为3.5m。

6、路拱的作用是利用路面横向排水。

7、道路横断面是由路肩、行车道、中间带、排水沟、防护工程等部分组成。

8、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6倍。

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段长为设计速度的_2倍。

道路圆曲线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圆曲线半径和曲线长度。

缓和曲线形式宜采用回旋线。

9、城市道路一条机动车车道宽通常采用_3.50米,自行车一条车道宽为1.5米.10、适合自行车骑行的纵坡宜为2.5%,道路最小纵坡一般为0.5%。

11、在平面交叉口上引起交通矛盾和影响通行能力最甚的车流是机动车流。

通常可以采用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实行交通管制、修建立体交叉的方法来改善。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B ) 1、不同的服务水平对应不同的服务交通量。

服务等级高,相应的服务交通量就( )。

道路与交通名词解释

道路与交通名词解释

1交通:人与物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空间的位置变化。

一般:人与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和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城市交通: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运及管道五种方式。

城市交通即是承担城市所需运输任务的各交通方式的统称。

主要分为市际交通、市内交通。

3交通量: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或行人数。

1)按交通组成分: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折算及混合等交通量。

2)按单位时间分:小时、日、周、月、年交通量。

3)按交通量变化分:平均交通量、最大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第30位小时交通量K值K=30HV/AADA4高峰小时交通量(PHT):是指一天24小时内交通量最大的某一个小时的交通量。

5交通密度:N为指定路段上的车辆数;L为路段长度,K=N/L(辆/公里)6设计车速:作为道路几何线形设计所依据的车速。

在道路几何设计要素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设计车速是具有平均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所能维持的最高安全速度7车头间距:同向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间隔的距离即为车头间距,记为, 单位为米/辆。

路段中所有车头间距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车头间距;可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最短车头间距叫极限车头间距,是同向行驶车辆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交通流理论和通行能力计算的重要依据8车头时距:当车头间距的间隔用时间(秒)表示时则为车头时距,记为,单位为秒/辆,是交通流理论中十分重要的指标。

9AADT:年均日交通量10MADT:月平均日交通量11D/M/N:定长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的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12M/E K/N:泊松输入、爱尔郎分布的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13M/M/1:单通道排队服务系统14M/M/N:多通道排队服务系统15M/D/1:泊松输入、定长服务、单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

16服务水平: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如可以提供行车速度、舒适、安全及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实际效果与服务程度。

西安道路名词解释

西安道路名词解释

西安道路名词解释
未央路:西安未央区的中轴,“未央”来自汉宫“未央宫”。

文景路:南北走向,未央区主干道之一,北抵元朔路,南接华强路。

“文景”来自西汉两位帝王谥号。

凤城X路:东西走向的一系列道路,未央区主干道,“凤城”是长安的代称,有说法来自西汉宫城的凤阙楼。

建章路:南北走向,位于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西,取名自汉建章宫。

大兴路:东西走向,位于莲湖区陇海铁路线北,取名自隋都称谓。

北辰路:南北走向,位于未央区,顾名思义取名自“北辰星“。

太华路:南北走向,与北辰路相邻,西岳华山也称“太华“。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题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题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城市交通:是承担城市所需的运输任务的各交通方式的统称,各方式之间的衔接转换与协调配合,构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2.城市道路:是指由城市专业部门建设和管理、为全社会提供交通服务的各类各级道路的统称,它是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

3.交通密度:在某一瞬时单位长度内一条车道或个方向或全部车道上的车辆数。

4.交通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讨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或行人数),又称交通流量或流量。

5.设计车速:作为道路几何线型设计所依据的车速。

在道路几何设计要素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设计车速是具有平均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所能维持的最高安全速度。

6.车头间距:同向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间隔的距离。

7.车头时距:当车头间距的间隔用时间(秒)表示时。

8.D/M/N系列:为了叙述上的方便,引入下列记号:令M代表泊松输人或负指数分布的服务,D代表定长输人或定长服务,Ek代表爱尔朗分布的输人或服务。

于是泊松输人或负指数分布服务、N个服务台的排队系统可以写成M/M/N;泊松输人、定长服务、单个服务台的系统可以写成M/D/1。

同样可以理解M/ Ek/N, D/M/N, ..记号的含义。

如果不附其他说明,则这种记号一般都指先到先服务、单个服务的等待制系统。

9.服务水平: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10.期望线:连接各小区形心间的直线,是反映人们期望的各小区形心之间的最短距离,与实际出行路线无关。

11. 路抛制:出租车在市内道路上慢速行驶或在某些人流集散较多的地方停放,车辆随乘客的需要随时停车服务。

12.高峰小时交通量( PHT):一天24小时内交通量最大的某一个小时的交通量。

13.缓和曲线:汽车由直线进人圆曲线路段或由圆曲线驶人直线路段时,其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率逐渐变化的曲线、它的形式和长度视行车速度、圆面线半径和司机转向的快慢而定。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城市道路交通名词解释1.道路:是由起、终两个端点和一些中间控制点连接而成的带状构筑物,是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

2.国道: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定义为国家干线的公路,简称国道。

3.省道:在省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定义为省级干线的公路,简称省道。

4.县道:具有全县性的政治、经济意义,并确定为县级的公路。

5.乡道:主要为乡村生产、生活服务并经确定为乡级的公路。

6.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干线公路。

7.一级公路: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干线公路。

8.快速路: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交与控制出入,供车辆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

9.主干路: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道路,以交通功能为主(小城市沿线或兼具服务功能,交叉口间距以800—1200米为宜)。

10.次干路:是联系主干路之间的辅助性干道,与主干路连接组成道路网,起到广泛连接城市各部分和集散交通的作用。

11.支路:是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12.交通性道路:以满足机动交通运输的要求为主要功能,承担城市主要的交通流量及与对外交通的联系,特点为车速大、车辆多,道路两侧要求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

13.生活性道路:以满足城市生活性交通要求为主要功能,主要为城市居民购物、社交、游憩等活动服务,以非机动交通为主,道路两侧多布置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要求有较好的公共交通服务条件。

14.设计车速:道路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车速。

它是在气候条件良好,车辆行驶只受道路本身的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人员能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

同一条道路上的设计车速应该一致。

以使车辆行驶平稳。

也称为计算行车速度。

15.瞬时平均车速:即点平均车速,路段上的一小段在某特定时间车辆通过时的车速平均值。

交通名词解释

交通名词解释

交通名词解释交通名词解释交通是指人员、物资和信息在不同地点间的流动和传递的活动。

交通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方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交通名词的解释:1. 公路:公路是指以机动车辆通行为主要功能的线性交通设施,是城市和乡村的主要血脉,负责人们日常出行和货物运输。

2. 铁路:铁路是一种由铁轨构成的交通系统,是一种地面交通工具,通常使用火车作为交通工具。

铁路的优点是速度快、载货量大、运输成本低。

3. 航空:航空是指通过飞机进行的空中交通,通常用于长距离旅行和国际贸易。

航空交通可以大幅缩短时间,提高效率,但它的成本较高。

4. 水路:水路是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上的交通,通常使用船只进行。

水路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使用的交通方式之一,特别适用于大容量货物运输。

5. 地铁:地铁是一种地下交通系统,通常位于城市中心,用于解决城市拥堵和运输效率的问题。

地铁的特点是运行时间短、速度快、交通量大。

6. 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是指在道路交叉口和人行横道等地点设置的用来指示交通参与者行进或停止的信号灯装置。

交通信号灯的目的是维持交通秩序和安全。

7. 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一种为高速运输而建设的公路,适用于长途行车和快速运输。

高速公路通常是由分隔带隔开的双向行驶车道构成,速度限制较高。

8. 交通堵塞:交通堵塞是指道路上由于车辆过多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的交通拥堵现象。

交通堵塞导致行车速度下降,延长了行程时间,也增加了车祸的风险。

9.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指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由于交通参与者的疏忽、违章行为或技术故障导致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交通事故是交通运输安全的重要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减少。

10. 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是指由政府或私营企业提供的集体运输服务,如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

公共交通的优点是能够减少单车行驶量,缓解交通压力,减少环境污染。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交通名词的解释。

道路各种名词解释

道路各种名词解释

道路各种名词解释1 稠度:稠度wc定义为土的含水量w与土的液限wL之差与土的塑限wP与液限wL之差的比值。

2 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

3 路基工作区:在路基某一深度Za 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σZ 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σB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0—1/5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其深度Za则称路基工作区深度。

4加州承载比(CBR):加州承载比是早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提出的一种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

承载能力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以它们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

5单圆荷载和双圆荷载:对于双轮组车轴,若每侧的双轮用一个圆表示,称为单圆荷载;如用两个圆表示,则称为双圆荷载。

6疲劳和疲劳极限:对于弹性状态的路面材料承受重复应力作用时,可能在低于静载一次作用下的极限应力值时出现破坏,这种材料强度的降低现象称为疲劳。

在应力重复作用之下,微量损伤逐步累积扩大,终于导致结构破坏,称为疲劳破坏。

7劲度模量:材料在给定的荷载作用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应力与总应变的比值。

8路堤和路堑:路堤是指全部用岩土填筑而成的路基。

路堑是指全部在天然地面开挖而成的路基。

9路基高度: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中心线设计标高和地面标高之差。

10 边坡坡度和边坡破率:边坡坡度是指边坡高度H与边坡宽度b之比。

当取H=1时,1:n(路堑)或1:m(路堤)表示其坡率,称为边坡坡率。

11堤岸防护:沿河路基和河滩路堤等堤岸,容易遭受水流的浸蚀、冲刷、淘蚀,波浪的侵袭以及流冰、漂浮物等的撞击而破坏,为此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统称为堤岸防护,又称为冲刷防护。

12 挡土墙:挡土墙简称挡墙,是支挡土体而受侧向土压力的墙式支挡结构物,具有阻挡墙后土体滑坍,保护和收缩边坡等功能。

13路基边坡高度:是指填方坡脚或挖方坡顶与路基边缘的相对高差。

道路与交通名词解释

道路与交通名词解释

●交通流:交通流是指汽车在道路上连续行驶形成的车流。

广义上还包括其他车辆的车流和人流。

在某段时间内,在不受横向交叉影响的路段上,交通流呈连续流状态;在遇到路口信号灯管制时,呈断续流状态。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体系:客运周转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送旅客数量与平均运距的乘积,计量单位是“人公里”。

●快速轨道交通(HRT、RRT):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黑心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

●自动导向化交通:AGT是小型车辆运行在具有侧向或中央导轨专用混凝土轨道上的系统;也可以说是在高架的专用轨道上装有小型轻量橡胶轮胎的车辆沿导轨运行的中等运量输送系统。

●道路网密度: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道路指有铺装的宽度3.5米以上的路,不包括人行道)。

单位:公里/平方公里●单、双、三、四幅路:1.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

在交通组织上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1)划出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慢车和非机动车靠两侧行驶。

(2)不划分车线,车道的使用可以在不影响安全的条件下予以调整。

2.双幅路:俗称“两块板”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行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

3.三幅路: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侧为靠右侧行驶的非机动车道。

4.四幅路: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道分隔为二,分向行驶。

●基本通行能力:指的是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一个车道或一条道路某一路段通过小客车最大数,是计算各种通行能力的基础。

●设计小时交通量:是确定公路等级、评价公路运行状态和服务水平的重要参数。

设计小时交通量越小,公路的建设规模就越小,建设费用也就越低。

用于确定车道数、交叉口选型及设计,交通信号及其他交通设施的设计等。

●路侧带:城市道路行车道两侧的人行道,绿带,公用设施带等统称路侧带●行车视距:是指为了行车安全,在道路设计中应当保证驾驶人员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随时看到前方道路上出现得障碍物,或迎面驶来的车辆,以便及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或绕过障碍物。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名词解释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名词解释

1、交通: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

通常的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

2、城市道路:城市道路是城市中负担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起到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

3、道路容量C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下,可以合理期望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或车行道某一断面的单向或双向最多的车辆数。

4、道路网密度:城市干路网密度=城市干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城市干路总长度包括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和次干路的总长度。

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5、道路红线:道路红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

6、城市客运交通的基本概念: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

我国将城市客运交通划分为集量行为的“公共交通”和个体行为的由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交通构成的“个体客运交通”两大类。

7、净空及限界净空:人和车辆在城市道路上通行要占一定的通行断面,称为净空。

分为行人净空、非机动车净空、机动车净空、道路桥洞净空限界、铁路净空限界、桥下通航净空限界限界:为了保证交通的畅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要求街道和道路构筑物为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提供一定的限制性空间,称为限界。

8、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道路剖面。

道路横断面的规划宽度又称为路幅宽度,即规划红线间的道路用地总宽度。

9、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就是根据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详细规划,确定道路中心线的具体位置,按照标准横断面和道路两旁地形、用地、建筑、管线等要求,详细布置道路红线范围内道路各组成部分,包括道路排水设施、城市公共交通停靠站等其他设施和交通划线的布置在内;确定各路口、交叉口、桥涵的具体位置和设计标准、选型、控制尺寸等。

道路名词解释

道路名词解释

一、透层、粘层、封层定义与作用透层: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

粘层: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封层: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

铺筑在沥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沥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

透层沥青宜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粘层沥青宜采用快裂的洒布乳化沥青。

目前水泥砼路面上宜采用下封层材料处理(热沥青+预拌碎石)9.1 透层9.1.1 沥青路面各类基层都必须喷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

基层上设置下封层时,透层油不宜省略。

气温低于1O℃或大风、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

9.1.2 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作透层油,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5mm (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基层)~10mm(无结合料基层),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

9.1.3 透层油的粘度通过调节稀释剂的用量或乳化沥青的浓度得到适宜的粘度,基质沥青的针入度通常宜不小于100。

透层用乳化沥青的蒸发残留物含量允许根据渗透情况适当调整,当使用成品乳化沥青时可通过稀释得到要求的粘度。

透层用液体沥青的粘度通过调节煤油或轻柴油等稀释剂的品种和掺量经试验确定。

9.1.4 透层油的用量通过试洒确定,不宜超出表9.1.4 要求的范围。

沥青路面透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表表9.1.4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用途规格用量(L/m2) 规格用量(L/m2) 规格用量(L/m2)无结合料粒料基层AL(M)-1、2 或3AL(S)-1、2 或31.0~2.3PC-2PA-21.0~2.0T-1T-21.0~1.5半刚性基层AL(M)-1 或2AL(S)-1 或2PC-2PA-20.7~1.5T-1T-20.7~1.0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的总量。

名词解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

名词解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

名词解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毛泽东《矛盾论》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给“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做名词解释。

“两个阶级”:是指占社会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阶级,其中包括知识分子阶级。

“两条道路”:是指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只能是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这条道路,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要求我们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使主观符合客观。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

“以阶级斗争为纲”把阶级斗争扩大化,严重违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违背了阶级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又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学说;严重违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性质,损害了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破坏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削弱了党的战斗力,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造成极大危害。

所谓“两条道路”,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所选择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决定的,而且已被写入宪法,成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的发展方向。

“两个阶级”与“两条道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就没有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有新兴的资产阶级,就没有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

因此,可以说,离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或者说离开了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政党的领导,都将失败。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这样的条件下,什么时候搞社会主义,怎样搞社会主义?这些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索。

但毫无疑问,我们应当牢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的高尚品格决定的。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道路交通名词解释

行车视距:是指为了行车安全,在道路设计中应当保证驾驶人员在一定距离范围内能随时看到前方道路上出现得障碍物,或迎面驶来的车辆,以便及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或绕过障碍物。

这个必不可少的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司机看到前方障碍物后,紧急、制动至达到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所须的最短行车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会车视距:指对向行驶的车辆在同一道路上相遇,又来不及错让时,必须采取制动刹车所需要的最短安全距离。

回头曲线:山区因地形地质条件自然展现困难时,为盘旋上下山需设置“回形针”形状的曲线,其圆心角接近或大于180度。

路拱:为防止雨水渗入路基降低路基强度以及减少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路面常做成中间高并向两侧倾斜的拱线。

纵坡:道路中心线的纵向坡度,以百分率表示。

在保证排水要求的条件下,设计中应尽可能采用较平缓的纵坡。

合成纵坡:在有超高的曲线上,路线纵向坡度与超高横向坡度作组成的矢量和。

路缘石:路面边缘与其他结构物分界处的标石。

路肩:公路或郊区道路上,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称为路肩。

视距三角形:最靠右侧的直行机动车与右侧横向道路上最靠中心线驶入的机动车在交叉口相遇的冲突点起,向后各退一个停车视距,将这两个视点和冲突点相连构成的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

道路服务水平:以道路上的运行速度和交通量与可通行能力之比综合反映道路的服务质量。

交织:行驶方向相同的两股或多股交通流,沿着相当长的路段,通过驾驶改换车道使交通流彼此穿插对方路径进行的交叉运行。

交织长度:可以使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在环道上互换一次车道,完成一次交织,在这个交织时间内车辆行驶的长度。

分岔点:交叉口内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行驶的地点。

交汇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

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或接近90°)相互交叉的交会点。

道路用地面积率:城市道路用地包括停车场用地的面积,占城市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一般为8%~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计速度: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到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2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其计量单位常用平均日交通量或小时交通量
3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用地和城市建筑建筑用地的分界控制线
4道路建筑限界:为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规定在道路的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由净宽和净高两部分组成高速、一二级净高5.0 三四级4.5)
5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为车辆按设计速度安全行驶所规定的圆曲线半径最小值一般最小半径:各级公路对按设计速度的测量能保证其安全、舒适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6最大纵坡:根据道路等级、自然条件、行车条件等因素所限定的路线纵坡最大值,它是道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指标理想最大纵坡:设计车型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希望速度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纵坡不限长度最大纵坡:设计车型在油门全开情况下,持续以容许速度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纵坡
7坡长:纵断面相邻边坡点的桩号之差
8平均纵坡:指一定长度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的比值,它是衡量纵断面线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9合成坡度:指道路坡度和横度的矢量和
10竖曲线:指在道路纵坡的边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

作用是为满足行车平顺、舒适及视距的需要,一般采用二次抛物线作为竖曲线
11爬坡车道:设置在陡坡路段上坡方向右侧工慢速行驶的附加车道
12避险车道:指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
13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肩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
14路拱:为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横坡的拱起形状
15行车视距:为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虽能看到汽车前方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前方路面上障碍物或迎面而来,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最短路程
16 S形曲线: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反向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形式
17卵形曲线: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
18 C形曲线:两同向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相互形式
19回头形曲线:山区道路为克服高差,在同一坡面上转角接近或大于180度,在主曲线和辅曲线的组合形式
20垭口: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地形
21螺旋展线:当路线收到限制,,需要在某抽集中提高或降低某以高度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而采用的螺旋状展现方式
22实地放线:将纸上定线和纸上移线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供详细量测和施工之用的作业过程(常用的方法有穿线交点法、直接交点法、坐标法)
23渠化交通:在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措施
24视距三角形:有想到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
25识别距离:为暴增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叉口之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等的,这一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26交织长度:所谓交织是指两股车流汇合交换位置后分离的过程。

进环和出环的两辆车辆,在环道行驶时形成交织,交织一次车道所行驶的距离,成为交织距离
27匝道: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车辆形式的连接道
28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称之为超高
29横断面:道路中线任意点的法向剖切面
30展线:采用延长路线的办法,逐渐升坡克服高差
初测:指初步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和调查工作
32加宽:为适应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的需要,平曲线内侧相应增加的路面、路基宽度称为曲线加宽(又称弯道加宽)。

33路线纵断面:用一曲面沿公路中线竖直剖切,展开成平面叫路线纵断面。

34经济运距:按费用经济计算的纵向调运的最大限度距离。

35横向力系数:横向力与车重的比值,叫横向力系数。

36定测:指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外业勘测和调查工作。

37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8回旋参数:、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39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40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41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42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43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P43
44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笔记)
45施工高度:在同一桩点处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

(笔记)
46渠化交通:利用车道线、绿岛和交通岛等分隔车流,使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

P194
47计算行车速度: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而舒适地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P11
48平均坡度: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

P73
49凸形平曲线:在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连接的组合。

50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快车超越前面慢车再回到原来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51动力因素:某车型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总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52第30位小时交通量:将1年中8760小时的交通量(双向)按其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百53分数大小排列的第30小时的交通量。

也称设计小时交通量,是道路设计的依据。

54视距三角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角形。

55越岭线: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的地点穿过垭口,再沿另一侧山坡下降的路线。

56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在滿载情况下,单位车座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57自然展线:以适当的坡度,顺着自然地形绕山咀、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的展线。

58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分界控制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