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法简答题
教育学试题(含答案)
教育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答案:D2. 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其中“九年”指的是什么?A. 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B. 小学五年和初中四年C. 小学四年和初中五年D. 小学三年和初中六年答案:A3. 教育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因材施教B. 尊重学生C. 科学施教答案:D4. 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把什么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A. 爱国主义教育B. 集体主义教育C. 社会主义教育答案:D5.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B. 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C.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的公平性;坚持教育的普及性;坚持教育的全面性;坚持教育的民主性。
2. 简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科学施教;以身作则;寓教于乐。
3. 简述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把什么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
答案: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
4. 简述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
答案: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论述题1. 论述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答案:我国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的公平性;坚持教育的普及性;坚持教育的全面性;坚持教育的民主性。
这些原则的意义在于:确保我国教育的正确方向;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教育的民主性。
2. 论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
答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科学施教;以身作则;寓教于乐。
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教育法的法规主要包括哪些?
A. 宪法、基本法
B. 教育法、教学法
C. 学校章程、教职工管理条例
D. 幼儿园管理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条例
答案:A
2.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
A. 自愿接受教育、公平公正
B. 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不得歧视
C. 学生独立自主、家长有监督权
D. 教育资源充足、质量保证
答案:B
3. 教育行政主要职责包括哪些?
A. 制定教育政策、管理教育资源
B. 执行学校纪律、组织活动
C. 教育督导、评估教学质量
D. 制定考试制度、发放成绩
答案:A
二、判断题
1. 教育行政部门有权审批民办学校的办学申请。
答案:√
2.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干涉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
答案:×
3. 学校可以自行决定教师的任职资格标准。
答案:×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阐述《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答案:《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明确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责任,保障了每个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禁止学校招生和排挤学生。
2. 请简要说明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
答案:教育行政部门是处理教育事务的行政机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教育政策、管理教育资源、执法监督、教育管理、教育监督等。
以上为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考生认真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1)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和交流。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1)不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
(3)以“课”为基本的教学活动单位,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4)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的合作。
2.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3.贯彻启发性原则要遵循的要求:(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4.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1)知识素养,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等。
(2)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育机智等。
(3)道德素养,主要指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心理素养,包括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心理素质等。
5.影响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是:(1)智力。
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有利条件,但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性;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但也可能有低创造性;低创造性可能具有较低的智商,但也可能有较高的智商;高创造性必须有中等以上水平的智商。
(2)个性。
教育学万能简答题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2、简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道德规范要求。
答:“八荣八耻”荣辱的主要内容:(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答: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答:《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6)学位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5、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
教育法律法规简答题
教育法律法规简答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实施于哪一年?该法律的目的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该法律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教育权利,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于哪一年?该法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开始实施。
该法律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了义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保障师生权益、加强学校管理等内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实施于哪一年?该法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于1998年开始实施。
该法律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定高等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高等学校的设置和管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未成年人法》实施于哪一年?该法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未成年人法于1991年开始实施。
该法律的主要内容包括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制裁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和关怀等方面的内容。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卫生法》实施于哪一年?该法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卫生法于1995年开始实施。
该法律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卫生的目标、基本要求和保障措施、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学校卫生的责任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实施于哪一年?该法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4年开始实施。
该法律的主要内容包括规定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师的培养和教育、教师的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教育工作者的劳动权益保护有哪些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保护教育工作者的劳动权益,规定了工资报酬、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合同和劳动纪律、职工代表大会等方面的内容。
特别是对工资报酬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保障教育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教育法律法规简答题
教育法律法规简答题教育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非常重要的领域,为了保障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权益,各国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
本文将回答一些关于教育法律法规的简答题,旨在增进对教育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认识。
1. 什么是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规范教育活动、保护教育权益、维护教育秩序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
它们对于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家长等相关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和保障,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2. 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教育法律法规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
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确保公民都能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 维护教育秩序和教育质量。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规范教育活动,维护教育领域的良好秩序,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
- 保护教育工作者的权益。
教育工作者是教育事业的主要推动力量,他们的权益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以激励他们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
-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法律保障。
3. 举例说明一项关于学生权益保护的教育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一项关于学生权益保护的教育法律法规。
该法确定了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明确了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该法,学校应当提供基本的学习条件,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学校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虐待或者其他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学校应当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做好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和创造力,不得歧视、侮辱或者虐待学生;教育工作者应当尽力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意外事故负有责任。
通过该法的规定,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了法律的保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教育法学
教育法学一、判断选择题1.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具有法学与教育学边缘性质的法学分支学科,最初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西德、美国和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教育法学是运用法学理论研究和解释教育法律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法学分支学科。
3.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法律现象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
4. 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可分为三个层次:本质层面实践层面理论层面。
5.在全球范围内,教育法学的研究以德国、美国和日本为强。
6.我国的教育法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7.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起点是198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率先开设的教育法学讲座和此后的各地高等师范学院陆续开设的教育法学课程。
8.研究教育法学的方法是:历史考察的方法分析比较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案例研究法系统研究法9.教育行政是为了实现国家目的,运用各种方法制定、运行国家法律、权力。
10.我国教育行政有两层含义:执行国家意志的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教育事务的决策、组织和调控等活动或过程,以执行国家意志,即通常所说的国家教育行政管理。
11.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1)国家意志性(2)专业性(3)教育行政相对方的自治性12.依法治教可定义为:广大公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教育及其它教育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教育事务,保证国家各项教育工作都依法进行。
13.正式意义上的国外教育法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14.国外教育法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习惯法阶段、成文法的早期阶段、成文法的体系化阶段。
15.习惯法阶段是国外教育法的萌芽阶段,即奴隶制教育法阶段。
16.成文法的早期阶段是随着大规模的教育立法而到来的发展阶段。
17.成文法的体系化阶段是二战以后国外教育法发展的新阶段,是教育法制化阶段。
18.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开始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
19.《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的指导方针,即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实施普及的义务的免费的教育方案,提高民族觉悟的程度。
教育学必背简答题,名词解释
(一)现代教育特征? 答: 1.教育形态发生重大变化 2.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与结合,职业教育多层次的发展 4.精英化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同时推进 5.国际教育与交流日益频繁 6.终身教育体系正在逐步构建 (二)从教师与管理的层面来看,教师的职业角色的多样性有哪些? 1. 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2. 是教学过程的合作者和参与者。 3. 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拓展者。 4. 是学生集体的管理者和组织者。 (三)学生的本质是什么? 1.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身体和身心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2.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断整合的过程。 3. 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4. 学生是独特的人。 5. 学生具有独立义务的人。 ( 四)教师的任务? 1. 教好功课。 2. 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3. 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4 .参与学校管理。 5.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和各种进修活动。 6.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 (五)学生的义务?
)
4
A.20 世纪 80 年代 B.20 世纪 90 年代 C.20 世纪 70 年代 D.21 世纪初 39.课程与教学是( A ) 。 A、有机共生 B、相互排斥 C 相互平等 D、相互转化 40.我国建国后共进行( D )教育改革。 A、5 次 B、6 次 C、7 次 D、8 次 41.不是班级授课制的特点的是( B ) 。 A、班 B、年级 C、课 D、课时 42.对复式教学说法有错误的是( D ) 。 A.适合于农村山区等学生少、老很长一段时间。D.它不是班级授课制的体现。 43.、不是教学评价内容的是( C ) 。 A、教学结果 B、教师的教学行为 C、教师评价 D、学生的学习行为 44.不是教学疾病的是( D ) 。 A、教学失衡 B、教学失范 C、教学失控 D、教学环境 45.教学艺术不包括( D ) 。 A、教学方法优化艺术 B、教学活动应变艺术 C 教学情境创设艺术 D、教师教学艺术
教育法学3
教育法学作业3一、填空题1、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某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并以此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所取得的主体资格。
2、我国学校目前实行的内部领导体制主要有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负责制、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3、教师资格的取得要件包括:国籍要求、思想道德要求、业务要求、学历要求或资格考试要求4、教师职务制度是指国家对教师岗位的设置及各级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和程序等方面的有关规定的总称。
5、学生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注册并由其记录学生档案的受教育者。
6、我国《教育法》对中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养成良好品德。
努力学习。
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
二、选择题1、我国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实行登记注册和审批两种程序性管理制度。
其中。
审批制度一般包括审核、批准和(C)三个环节。
A、登记B、注册C、备案D、测评2、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教育法》中列举的学校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之一?(D)A、招生权B、学籍管理权C、教师聘任权D、设施占有权3、在《教师法》中,将教师身份明确表述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D)”,从而在法律规定上确立了教师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
A、工作人员B、人类工程师C、技术人员D、专业人员4、教师聘任制的运行是指教师聘任合同具体发生法律(B)的过程。
A、影响B、效力C、作用D、功能5、在《教育法》中,规定了学生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D)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起诉讼”的权利。
A、生命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隐私权D、人身权、财产权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称的“严重不良行为”是指(D)的违法行为。
A、严重危害社会B、严重危害社会,需要进行弄事处罚C、需要进行刑事处罚D、严重危害社会,不需要进行刑事处罚三、简答题1、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教育法》为保证学校的公益性,规定了设立学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1)、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教育法
教育法学(一)1、简述教育法与教育法学的联系与区别。
答:教育法是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存在依托,教育法学则为教育法提供学科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部分,而教育法学是法律科学的分支学科。
2、简述教育法的特性。
答:教育法的特性是指由教育法特定的调整对象和特定的内容所决定的不同于其他法律的个性特点。
如果将教育法作为法律整体的一部分而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较,它便具有一般法的强制性、普遍性和规范性的特征。
如果将教育法作为一个独立组成部分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教育法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是调整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
3、简述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不同特点。
答:(1)主体不同。
教育权的主体主要是以国家、机构或组织的身份存在的,受教育权主权是以公民的身份存在的;(2)来源不同。
国家教育权是公民所赋予的,是一种权力,是不可以放弃和转让的,受教育权是来源于人的生命权,是由于人的存在而存在。
4、简答教育法学的特征。
答:(1)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指向性;(2)教育法学具有较强的社会性;(3)教育法学具有综合性;(4)教育法学具有边缘性。
5、简答教育法学的发展特点。
答:(1)教育法学逐渐从行政法学中脱离出来;(2)教育法学的研究内容更为系统;(3)出现了教育法学的专业学术组织和专业学术杂志;(4)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开设教育法学课程;(5)出版教育法学著作。
6、简答教育法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1)教育法的理论。
具体包括教育法学的基本原理、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性质、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的运行等;(2)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具体包括我国现行教育基本制度体系,学校、教师、学生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权利与义务等。
(3)法律责任与救济。
具体包括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责任方式,教育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法律救济等。
7、简述教育法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简答题(全)
一、填空〔10×1’〕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即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
2、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根底是〔马克思主义〕。
3、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交往活动。
4、教育部【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5、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
6、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标准〔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7、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8、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9、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它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开展它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0、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开展〕的过程,这就是教学过程的本质。
1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2、品德心理学的研究说明,〔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开展的根底和源泉。
13、人的开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人的开展中起〔动力〕作用。
14、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它的根本职能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传递〔生产劳动经验〕。
15、人的开展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开展,二者紧密相连。
16、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
它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方案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使他们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17、教学原那么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要求〕和〔指导原理〕,是广阔教师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18、构成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19、思想品德形成和开展的动力是〔道德情感)二、选择题〔10×1’〕1.【大教学论】作者是〔夸美纽斯〕。
教育学简答题
教育学简答题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和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的三个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有三种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答:(1)教育终身化(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
6、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美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理论,苏联赞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
7、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
这个变化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飞跃;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增长和单纯的量变,而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从旧的质到新的质的为断变化的过程。
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承的,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教育学简答题(整理汇总58题)
简答题汇总二1简述教师专业化需要的基本条件?教师专业化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条件:(1)专门的知识技能(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地基本特征?(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3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有:(1)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2)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3)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4)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4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根据子女情况,制定家庭教育的计划和措施,并与学校密切配合做好教育工作(2)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
(3)为子女学习创造良好条件;(4)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5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特征有哪些?(1)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产业的建设人才(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6学生申诉制度的特点是什么?(1)法定性(2)专门性(3)行政性7简述课程设计的层次:(1)宏观的课程设计工作()中观点课程设计工作()微观的课程设计工作8教学的任务是什么?(一)传统的关于教学任务的认识主要是以下三方面:(1)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3)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二)现代教学任务的表述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小学教学实践的迅速发展及与世界各国教学理论的交流,目前在国内的教学改革中,对教学任务的表述做了许多的改革,将思想感情和能力的培养置于教学任务中居前的位置,同时将学习知识的任务放在靠后的位置。
9学校咨询的目标是什么?咨询者的直接目标是使学生解除心理困扰,顺利度过当前的危机,但咨询者还应牢记他的跟根本的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后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不动就寻求咨询者的帮助。
第十三章++教育法制
4、法律救济P423 法律救济P 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 法律救济是指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 也就是说,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 也就是说,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从法 律上获得自行解决, 律上获得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及其他机关 给予解决,使受害者的权益得到补救。 给予解决,使受害者的权益得到补救。 教师申诉制度P 5、教师申诉制度P424 教师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 构及有关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 构及有关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侵犯其 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 权益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 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
2、法律责任p405 法律责任p 法律责任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违反了法律规定的 义务时,在法律上应当承担的责任, 义务时,在法律上应当承担的责任,是由于违反教育法 规定的行为所产生的一切法律效果。 规定的行为所产生的一切法律效果。 3、学校事故p414 学校事故p 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内, 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内,以及虽在学 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之外, 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之外,但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 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 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校、教师的疏忽没有预见而 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 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事故。
4、教师的权利与义务。P401-403 、 P401教师的权利 教师除了享有国家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一般权 利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利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 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和实验; 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 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中小学教师招聘必考)
《教育学》问答题汇总这些是经过千挑万选整理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必备的《教育学》精选的简答题汇总,不但适合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同样适用,而且以下这些简答题都是往年必考的内容,在考试中,不管是选择题,名词解释题以及简答讨论题都会涉及到这些简答题,平时只有熟练记识这些简答题,在考试中才会胸有成竹,至不败之地。
最后,附上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常识记识以及题型与答案。
祝各位好运!1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考试大纲》 P4)答: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 、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P8)答: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4 、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10)答: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 、简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P10)答:教育民主化是对言教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7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P22)答: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P24)答: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9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P26)答: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三
教育法学试题及答案三《教育法学》综合练习题(一)(总论部分)一、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教育法2(教育法的规范3(社会教育权4(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5(教育法的遵守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教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12(教育法的效力包括教育法的三个方面。
3(《教育法》中“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的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 __ ___ 原则。
4(教育权是法律赋予一定主体的 ;受教育权是法律赋予一定主体。
5(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立法程序包括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三、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1(( )年,德国学者黑格尔撰写的《学校法学》一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
A. 1932B. 1947C.1957D.19682(《职业教育法》属于( )。
A. 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3(( )性规范是指人们在法定条件下,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A. 义务B.禁止C.授权D.惩罚4.( )中规定:“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在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区别。
”A. 《宪法》B.《儿童权利公约》C.《儿童权利宣言》D.《世界人权宣言》5(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具有制定( )的权限。
A. 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 教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D.教育规章四、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5分)1(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包括( )三部分。
A. 假定B. 处理C.奖惩D. 授权2(国家教育权的分配在横向上一般分为( )。
A.教育立法权B.教育行政权C.教育司法权 B.教育监督权3(下列各项中( )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A. 学校B. 教师C.学生的隐私权D.学校的仪器设备(教育法的非正式解释是指( )对有关法律所作的法理性或学术性解释。
考题-_教育学_第十三章_教育法制
教育学考题-------------------第十三章教育法制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分,共40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分,共20分)1.如果学校或教师在工作中有某些过失,但这些过失不是构成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而仅是发生事故的一种条件,则学校或教师( C )责任。
(03.4)A.完全不承担B.几乎不承担C.承担部分D.承担全部2.在学校事故中应负法律责任的学校,如果不具备法人资格,应由( C )承担赔偿责任。
(04.1)A.校长B.教师C.上级主管部门D.学生本人3.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A )。
(04.4)A.1985年B.1989年C.1993年D.1995年4.依据法律对权利冲突的解决,表现在法律上自行解决,或请求司法机关或其他机关给予解决,使受损害权益得到补救,即为( B )。
(04.10)A.学校事故B.法律救济C.法律责任D.法律义务5.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 A )。
(05.10)A.教师申诉制度B.学生申诉制度C.学校事故D.法律救济6.教育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一种______法律责任。
( A )(06.4)A.行政B.民事C.经济D.刑事7.1980年,我国颁布了( A )。
(06.10)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8.1986年颁布的是( A )。
(07.4)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9.以下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基本特征的是( B )(07.4)A.学校与学生B.学校与家长C.学校与教师D.学校与政府10.在我国的教育法体系中,比部门教育法低一层次的是( B )。
A.政府教育规章B.教育行政法规C.部门教育规章D.教育基本法律11.学校事故就其性质而言,主要适用(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中小学生学习的常规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1)制定学习计划2)做好课前预习3)提高上课效率4)记好课堂笔记5)回答老师提问6)重视课后复习7)完成课外作业8)科学安排时间
49指导学生提高上课效率包括哪些方面
课前准备 专心听 仔细看
善于想 敢于问 勤于解 重点记
8加涅把学习按照从不知到知的的过程分成那几个阶段
学习的过程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得过程、知识的转换过程、对知识的评价过程
9.布鲁纳结构课程和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
认为学生的认知经历着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达三个发展阶段
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44运用讨论学习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做好谈论的准备工作2)正确选定讨论的主题3)积极参与讨论过程4)做好讨论的小结
45调研学习法的种类
参观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查阅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
46实际学习法有哪些方式
实习作业活动;课外与校外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生产劳动活动;科学实验活动
47简述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
14简述合作教育学的学生观。
第一,最明显的一点是突出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展。第二,还强调保护学生的独特性。第三,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责任心,这是培养民主个性的基础。
15简述巴班斯基的教学原则。
1)教学的目的性原则2)教学的科学性与生活、实践性相联系原则3)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原则4)可接受性原则5)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知识需求的原则6)积极性、自觉性、独立性原则7)各种教学方法最优结合原则8)各种教学方式最优结合原则
52.钻研课程标准包括哪些步骤?
1) 通读整个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的学科体系 2)了解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个学科之间的横向关系3) 精读课程标准的每一部分
53编写教案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教学目的要写得具体明确,切忌空洞抽象;有创造性,即依据教科书,又不要照搬教科书;要反复检查和修改教案。
17简述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2)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3)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4)顿悟学习本身就具有奖励的性质
18简述信号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1)学习都是有目的性的2)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3)中介变量4)潜伏学习
19简述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
59课堂结课的意义和作用
能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具有强化主题,明确要旨的作用
能使学生增强记忆 巩固知识
提高升华、开拓创新的作用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训练技能应遵循的原则
目标性原则;引导性原则;针对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延伸性原则;多变性原则;精要性原则
1)从真实的问题开始(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2)提供学习资源3)利用合同(使用合约)4)利用社会进行实践性学习5)选出小教师(同伴教学)6)进行分组(分组学习7)建立会心团体8)自我评价
22简述人本主义思潮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1)从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到关注人与人的关系2)从重知识到重人格3)从重视客观外显的行为到重视内心世界4)从单纯看重知识经验到同时重视经验对个人的意义
30建构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创新的原则 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原则 全程参与的原则 突出学生主体原则 开放的原则
31“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诱导—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尝试—探究知识的尝试
归纳—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
变式—变式练习的尝试
回授—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
1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 2教材内容和学科性质特点 3学生的实际情况 4教学原则 5教师的素养条件 6教学目标 7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学校的实际情况 8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4.选择教学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注意反馈调控优化课堂结构2)注意灵活性和调控性3)注意科学性与艺术性4)注意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调节—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32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积极参与策略 情感交融策略 人际合作策略 教学相辅策略
33暗示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创设优雅的教学外部环境
学前动员
采用各种暗示手段
34探究训练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1)呈现疑难情境2)提出假设和收集材料3)提出结论
35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26简述教学模式的功能。
构造功能 解释功能 启发功能 推断功能
27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综合性 发展性 递补性
28在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运用的策略。
启发指导策略 检查督促策略 辅导策略 激发思维策略
29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出示尝试题 自学课本 尝试练习 学生讨论
教师讲解
7简要回答启发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启发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的主动研究,实现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1)教学目的观: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的相互统一2)教学过程观:启发式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双边互动的过程,是知情意和谐发展的过程,是解决知与不知矛盾统一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过程,是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无论在我国还是西方,作为一种课程领域的研究性学习,其实质是一种基于课题、项目或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既可以融合到各门具体的课程之中来实施,也可以独立设课来实施。
40学习方法指导内容有哪些
1、创设学习条件的方法指导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3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导 4学习各环节的方法指导 5学习各具体学科的方法指导
12发现学习有哪些优点
一是有助于开发利用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三是有利于学生掌握发现的方法,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端正其创造发明的态度;四是有利于保持学生的记忆。
13简述布鲁纳提出的最有效的学习心理倾向的基本要求。
一是将教学过程有损学习者身心的危害因素缩小到最低程度;二是使学习者从学习失败的体验中获得最有益的教训;三是尽量排除家庭、社会、种族等世间陈规陋俗对学习者求知欲的影响。
38运用读书指导法的要求有哪些?
第一,教育学生爱好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二,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第三,要教会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书,善于使用工具书,培养他们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第四,教会学生一些作读书笔记的方法,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39研究性学习的实质。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61扼要说明板书的意义和作用。
1)从关注外部输入到关注内部生成2)从个体化式学习到社会化学习3)从概括性学习到情境性学习。
25简述布鲁纳提出的有助于掌握学习的良好条件。
1)学习者必须清楚地理解教学目标,即学习任务2)学习者必须具备顺利地进行该项学习任务所必要的知识与技能3)学习者必须具有掌握该项学习任务的愿望,不惜花费时间与精力。4)教师要对学习者要学习的材料提供有关线索,保证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过程,对他们的成绩给予强化、反馈、矫正。5)适当地采用“小先生教学”,鼓励学生互教互学。
教学法简答题
1.教学方法制约着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
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制约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 2)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制约学生智力的发展3)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负担,制约学生身体的发展
2.中小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发展性、情感性、主体性、多样性、技术性。
3简要回答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可以通过提供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围
50简要回答教学技能的特点。
1)教学技能具有目标指向性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3)教学技能是学习与训练的结果4)教学技能具有可操作性
51. 备课包括哪些内容?
1.做好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2写出三种计划: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16简述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即一个人在显示给他的大量范例中选择什么来进行观察2)保持过程,即把观察的经验转换成表象或言语符号保持在记忆中3)动作再现过程,即把观察学习到的动作复制出来4)动机过程,即观察获得的行为在动机控制下,才能再现出来,如果没有足够强的动机,观察学习不会完成
41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互动观、目标观、师生观、形式观、情境观
42读书学习法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
43谈论学习法有哪些优点。
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养成积极探讨问题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它可以使学习者即当学生又当先生,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它可以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它可以使学习者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疑难问题和实际问题,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可以促进知识信息交流,使学习者增长知识和才干。
5简要回答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1)运用教学方法要树立完整的观点2)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3)要善于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6简要回答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趋势。
由以教为重心逐步转移为以学为重心
教学方法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
各种教学方法从彼此独立发展到相互结合
54简要回答提问的作用与意义
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有利于评价反馈、师生交流;有利于组织课堂教学;能够提示学习重点;能够培养学生参与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