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假新闻分析18页PPT

合集下载

假新闻案例及失实原因分析

假新闻案例及失实原因分析

假新闻案例及失实原因分析一、深圳最美女孩”给街边乞丐老人喂饭3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了一则《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的新闻。

报道称,在深圳打工的90后某女孩,3月24日下班回家路上,女孩看到老人盯着快餐店里的盒饭后便掏钱为老人买来了盒饭,然后亲自喂饭。

经深圳媒体证实,整个行为其实是某商业展的炒作。

附近一位目睹拍摄过程的报刊亭老板称,女孩只喂了几口饭,便随拍照的男子离开。

此后,策划者出面致歉,承认照片是摆拍。

失实原因:记者未严谨地核实新闻事实,没有善尽一个新闻记者的责任。

炮制出虚假新闻,无中生有。

二、温州乞丐流浪9年回家获700万拆迁补偿4月7日,江西《信息日报》刊发该报记者的报道《流浪9年回家瞬间变“富翁”》。

报道称,2004年7月,家境贫寒的温州男子朱景,远离家门闯荡自己的事业。

因为连连亏本,朱景9年来风餐露宿乞讨流浪,甚至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

今年3月27日,经过50天的治疗后,萍乡救助站将病情好转的朱景送回家乡浙江温州。

悲喜交集中,哥哥朱忠告诉失踪9年的弟弟,前几年家乡搞城中村开发,他已获得700余万元的土地补偿金。

4月8日,《现代金报》刊发报道称“这是一起假新闻,报道称,该男子并非叫朱景,而是叫朱景修,家住平阳县昆阳镇后垟村。

在朱景修离家前后,老家的房子没有任何变化,离家期间也未有征地和拆迁。

实际上,他当时是因赌气离家出走的。

这9年来,他开过出租车、当过保安,进过黑砖窑也挖过煤。

直到2010年,他才因肺结核病重而开始行乞。

失实原因:其广为传播可能更多地折射了房地产开发、一夜暴富等这样的社会焦点话题,导致了传统媒体、媒体官方微博等在假新闻面前集体沦陷。

记者未做深入核实,信息日报社把关不严,导致报道失实。

三、2014年放假安排2013年11月13日傍晚起,多家媒体新闻客户端以及官方微博纷纷发布据称来自中国政府网的“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的消息。

按照这条放假消息,2014年元旦放5天,春节放9天,元宵节放假2天,清明节放假3天,劳动节放假5天,端午节放假3天,中秋节放假3天,国庆节放假9天。

专题一 转载虚假新闻的法律责任 ppt课件

专题一 转载虚假新闻的法律责任 ppt课件

若未注明来源侵犯了当事人的人格权利
(1)应当承担侵犯著作权的责任。
(2)侵犯当事人人格的,应当推定为原始作品,并承担与 原始作品同等的责任。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应当承担与原 始媒体同样的法律责任。
2020/12/27
9
刊载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刑法》
第222条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 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 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0/12/27
6
转载虚假新闻
转载作品是指新闻单位对已经在其他新闻媒介 和出版物上刊登的作品,再次予以刊登的行为。包 括全部转载和部分转载。
1、署名转载: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的,而且还受 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和鼓励,鼓励信息传播与交流。 出现失实则视主观过错情况而定。
2、无署名转载:属于剽窃,是严重的侵权行为。 失实后应当推定为原作者,承担相同法律责任。侵 犯著作权的,要追究其侵犯著作权责任。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法律依据:《刑法》(新)
第221条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 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1
最新规定
2007年7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 闻出版总署——
新闻单位要认真核实,严格审批,不得刊播、 转载、转摘未经核实的来稿和信息。转载、转播违 规报道和虚假新闻,扩大恶劣影响的,也要承担相 应责任,依法依纪作出处理。

假新闻案例分析

假新闻案例分析

假新闻案例分析一、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刊播媒体】《人民政协报》等【发表时间】2009年6月19日【作者】雷新【“新闻”】收入问题牵动人心,财富问题则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

近几年,随着富豪榜的纷纷出台,中国财富的“集中度”在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专题讨论会上受到常委和委员的热切关注。

“我国在社会财富增长加速的同时,出现了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的倾向。

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

这种大部分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格局,导致了我国消费的不足,甚至产生了畸形的消费。

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奢侈品最大的市场。

”蔡继明委员说。

【真相】经查,2006年10月20日,《上海证券报》刊登的这篇文章采用的部分数据系境外反华网站刻意编造。

2009年6月,某专家在一次专题讨论会上称,“国外一家研究机构估计,中国0.4%的最富裕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

《人民政协报》未经核实,将此虚假数据在6月19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不是“杀富济贫”》报道中刊出,并将“国外一家研究机构”改成“中国权威部门”。

6月25日,广东《时代周报》网络版刊发题为《贫富分化急遽扩大的危险》的报道,此文以《人民政协报》《上海证券报》报道中的虚假数据等为基础展开述评。

《时代周报》的报道刊发后被浙江《青年时报》及一些网站引用或转载。

新闻出版部门对上述4家报纸刊登虚假新闻提出严厉批评,下达警示通知书,并责成报社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

【点评】虽然新闻出版总署点名批评了这4家报纸,但只要上百度搜索一下,就会发现,近年来刊登过类似报道的,绝非这4家报纸,我们可以开出一长串的名单。

只不过这4家报纸被监管部门抓了“现行”,只能束手就擒,“就地正法”。

但反思一下,为什么新闻媒体对这类所谓的“调查数据”深信不疑,不加调查核实就轻率引用?除了采访不扎实外,最关键的还在于我们的记者编辑缺乏主见和学养,盲目相信某些专家学者,对那些貌似非常精确的调查数据深信不疑,拿来就用。

2001至2010年十大假新闻分析

2001至2010年十大假新闻分析

客 观 原 因
3、受众的猎奇心理和对媒体的高度信任是虚 假新闻产生的社会原因 2、激烈的媒介竞争是虚假新闻产生的主要原因
4、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为虚假新闻的 科技的发展、 孳生提供了捷径 返回
由小人物假新闻向名人假新闻过渡 由小人物假新闻向名人假新闻过渡
题 材 变 化
硬性假新闻增多 2007年开始, 2007年开始,电视假新闻开始增多 年开始 2007年开始,正面假新闻开始增加 2007年开始, 年开始 国际假新闻增多 炒作新闻增加 网络假新闻层出不穷,2010年微博造假开始 网络假新闻层出不穷,2010年微博造假开始 兴起
从性质上来说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 从性质上来说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 来说可以将它们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过失造假 另一类则是故意造假 过失造假, 故意造假。 一类是过失造假,另一类则是故意造假。 过失造假大多是新闻工作者本身受知识 受知识、 过失造假大多是新闻工作者本身受知识、 情感和经验等因素的限制, 情感和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对新闻事件和 信息缺乏正确的识别水平和判断能力, 信息缺乏正确的识别水平和判断能力,不 能客观、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而导致的新 能客观、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而导致的新 闻失实; 闻失实;故意造假则是新闻工作者和媒体 因为过分追求名利 有意杜撰、捏造的。 过分追求名利, 因为过分追求名利,有意杜撰、捏造的。
主 观 原 因
专业根源:专业意识虚弱,专业观念淡薄, 专业根源:专业意识虚弱,专业观念淡薄,专 业态度歪斜,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思维迟钝, 业态度歪斜,专业知识缺乏,专业思维迟钝, 专业眼光浑浊,专业技能不足,专业程序缺环, 专业眼光浑浊,专业技能不足,专业程序缺环, 如此等等, 如此等等,是导致虚假新闻得以广泛传播的专 业根源。 业根源。 认知根源:新闻事实的复杂性,认识能力的局限 认知根源:新闻事实的复杂性, 新闻传播自身的特殊性要求, 性,新闻传播自身的特殊性要求,以及各种传播 环境条件的约束和限制, 环境条件的约束和限制,都可能使新闻传播者报 道一些不全面、不准确、不客观的新闻。 道一些不全面、不准确、不客观的新闻。

3965671_新闻失实现象分析___

3965671_新闻失实现象分析___

2013年第6期2009年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三条中规定: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然而,直到现在,新闻失实的现象还屡屡发生。

本文列举最近在雅安地震中比较火的几个假新闻来分析。

一、现象列举及简析最近四川雅安发生地震,人们急切地想知道灾区人民的状况,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面对此次灾难,微信、微博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为电话线路被阻断,但网络亦可用,灾民通过微博、微信与外界沟通。

微博还有寻找离散亲人、号召公众捐款捐物等,更重要的是对问题进行反思,对媒体报道过于煽情的批判,对救灾队伍过高速还收费的谴责等等。

这说明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参政议政的功能。

虽然微博传递了很多正能量,但是社交媒体还存在自身固有的缺陷,假新闻的衍生和传播速度非常惊人。

案例一:关于西南交大的新闻:“雅安地震发生时,成都震感强烈,但参加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西南交通大学考生,仍在余震中完成了考试。

8时45分开考后,余震不断发生,震感强烈,考场有人起身跑下楼,但监考老师以怕泄题为由,劝阻了他们,部分同学当场被吓哭。

”但事后西南交大在官网声明称,经该校调查,“经参加考试的学生证实,没有任何考场发生因监考老师怕泄露考题,不准学生离开考场的情况。

”在灾区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际,媒体却制造出这样的不实信息,使广大网友在虚拟化、碎片化的数字时代难以明辨是非,以讹传讹,导致最后真假难辨。

案例二:雅安地震十大假新闻:1.寻找徐敬回家2.磁铁预报地震3.一条搜救犬反复“被牺牲”4.“地震解密之祖”预测地震5.雅安又一救灾军车坠崖6.多张雅安地震现场图7.“不捐500万不能进灾区”8.地震局内部消息成都9.2级地震9.地震期间大吃大喝10.航空公司坐地起价某些媒体为了吸引大众注意,抱着“宁求其奇而不求其真”的心态,炮制出惊世骇俗的假新闻。

假新闻的危害很大,从小的方面来说会危害个人,往大的方面说会危害一个地区的安全,甚至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稳定。

如何辨别虚假资料PPT课件

如何辨别虚假资料PPT课件
规格为椭圆形,横径为4.5CM, 竖径为3.0CM
二、常用资料真伪鉴别
2.公章--核实要点
看字体
看颜色
核实 要点
看形状
看方位
看角度
二、常用资料真伪鉴别
2.公章--鉴别方法
1.看字体
公司的印章,包括公章、合同章、财务章、法人章,都必须在公安局指定的刻印社制作,国家对公章 的字体也有标准的要求,对于境内一般的公司企业最常见的是宋体或者仿宋体,虽然不是绝对的,但 是假如使用了其他字体,请保持怀疑的态度,提高警惕。
如何辨别虚假资料
目录
资料鉴别的重要性
01
常用资料真伪鉴别
02
其他类资料说明
03
课程回顾与总结
04
Part
01
资料鉴别的重要性
一、资料鉴别的重要性
1.重要性
防患于未然、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
种可能性,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重 要 性
一、资料鉴别的重要性
2.鉴别要求
一方面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和
课程回顾与总结
二、常用资料真伪鉴别
1.身份证--鉴别方法
长城 图标
❖ 观察“长城”图案,该图案在证件正面的左上角。 ❖ 查看定向光变色“长城”图案。自然光条件下,垂直观察看不到图案;当垂直于光源旋
转图案观察时,图案反射光颜色依次为橘红色、绿色、紫色。(如图)
二、常用资料真伪鉴别
1.身份证--鉴别方法
CHINA
07
看印章
核实要 点
04
看防伪底页
05 06
看缩略文字
看内页用纸
二、常用资料真伪鉴别
4.房产证--核实要点
1
看封皮

浅谈网络媒体虚假新闻的危害、成因及其对策课题 ppt课件

浅谈网络媒体虚假新闻的危害、成因及其对策课题  ppt课件

ppt课件
15
理论意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世界的本质 是物质的 ,人们的一切意识和精神都是物质 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应。坚持唯物论的反映 论,就是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方法去观察事务、分析事务、反映事务 报道事务。要从物质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出发实事求是,辩证的描述事实。如实地反 映客观事务的本来面貌。
ppt课件
5
2014年7月9日,郭美美在世界杯期间涉嫌网络赌球被北京 警方抓获,8月4日央视新闻频道《起底“网络红人”郭美美》, 指出“郭美美澳门欠2.6亿赌债”是炒作。警方查明,这纯粹是 一条虚假新闻。
自2011年因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在微博上炫富引发 轩然大波以来,郭美美已经谙熟于通过炒作获取利益。在央视播出的新 闻中,警方就表示,不论是炒作红十字会,还是“2.6亿赌债”,以及为 郭美美量身定制的网络电影《我叫郭美美》,甚至郭美美因赌博被抓后, 其母亲配合北京警方调查时网上出现的“郭母连夜从日本飞回国”等不 实消息,都疑似有幕后推手进行网络炒作。在每次网络炒作中,都不乏 大量媒体的主动参与,甘于成为将郭美美“制造”为网络名人过程中的 推波助澜者,可鄙、可悲乎!
ppt课件
10
选题背景
一、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成分、 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 化,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 异性明显增强;
ppt课件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14 年我国 网民 6.49 亿人
选题背景
二、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主 的新媒体,在传播业中快速发展,互联 网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放大器;
ppt课件
互联网普 及率达 47.9%
12

网络虚假信息PPT课件

网络虚假信息PPT课件
• 媒体过分追求点击量,疏于查证
➢ 部分网站把关不严,报道弄虚作假 ➢ 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错误复制(以讹传讹) ➢ 信息存储和传播中的误差
01
传播特征
意见领袖
传统媒体
社交平台 普通用户
商业网站
3天引爆期 1天证伪周期
生、政策法制
68.9% 公共安全类、国际关系类 85.2% 虚假信息在两天内被证伪
证伪时间较长:社会民
中国互联网治理 01
02
互联网治理
的内•容通和过背景网络媒体传播
• 不以客观事一实、现为状依:据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治理成效越来越明显 • 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偷梁换柱
• 治理部门层级逐渐提高,协调性逐渐增强
• →假新闻
• 法律法规逐步健全、政策措施逐步细化 • 多方力量齐抓共管、社会治理效果初显
03
中国互联网治理 措施和法律
法律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 五部委:《互联网危险物品信息发布管理规定》 央行:《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国务院法制办:《快递条例(征求意见稿)》 央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三部委:《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
➢用词标签化, 有意挑起内讧或者仇恨 ➢谣言泛滥, 加大了管控难度 ➢助力实际的恐怖行动 ➢舆论影响广泛
03
网加强详细内容
舆论控制方案
(1) 时间上要早发现涉恐舆论事件, 不能错过
• 通过网络媒监测体与治理传播
黄金处理时间
(2) 空间上要实行线上线下全面监控
03
中国互联网治理 措施和法律
02

《新闻记者》2001—2010年“十大假新闻”样本分析

《新闻记者》2001—2010年“十大假新闻”样本分析

3..假新闻的重灾区是社会、文化教育、体育类新闻,这与中国新闻语境下的新闻控制机制有关,也与受众日常新闻偏好有关。近年来,新闻娱乐化趋向日益明显,“眼球”新闻泛滥成灾。在这过程中,假新闻频频发生。相对而言,时政、财经等“硬新闻”造假的比重不太大。值得关注的是,在近几年,时政类假新闻有上升趋势。
从统计数据中发现,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假新闻的生命周期相对短暂,在7天内得到纠正的比例最高。
10. 假新闻生产主体的认错、纠错情况
假新闻的产生是一种职业过失行为。假新闻制作可分为“有意过失”与“无意过失”两种情况。不管是出于故意,还是无意,新闻作假作为一种职业过失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带来不利的社会后果。假新闻发生后,行为主体采取怎样的姿态和行动面对公众和传媒共同体?采取鸵鸟策略者有之;狡辩、赖账者有之。而主动认错、纠错者也有较大比重。在100个假新闻样本中,能够有明确认错、纠错表示的有28个。在早期假新闻中,有认错、纠错表现的并不多见。近年来,认错、纠错的情况渐渐多了起来。
2001-2010年“十大假新闻”的统计、分析
1.假新闻首发媒体
2001-2010年不同类型媒体“十大假新闻”分布情况
报纸类型
机关报
都市报
广播电视
专业报
络媒体
其他媒体
假新闻数量
6
63
2
12
13
4
所占百分比
6%
63%
在2001-2010年的100篇“十大假新闻”中,出自特约记者、自由撰稿人、实习生、通讯员,甚至无署名作者的文本占了不小的数量,达到13篇之多。出自实习生之手的假新闻,可能由于业务能力不济,造成新闻真实性的失守;而特约记者、通讯员、无署名作者可能因为责任不到位,缺乏刚性约束,这些人可能会心存侥幸,蒙混过关。

从文化工业理论看假新闻的滋生——以2013年“十大假新闻”为例

从文化工业理论看假新闻的滋生——以2013年“十大假新闻”为例

和接受为价值规律所统摄,纳入了市场交 换的轨道,具有了共同的商品形式的特 性。③2013 年的 “十大假新闻” 之一, 《“深圳最美女孩” 给街边乞丐老人喂 饭》无疑是一次赤裸裸的商业炒作。新闻 中描述的在深圳打工的 90 后某女孩单膝 跪地给残疾乞丐喂饭,起初在各大新闻网 站与微博上疯转,得到众多网友的赞扬, 但很快就被网友指出是策划团体的炒作。 最终经深圳媒体证实,整个行为其实是经 某商业展精心策划后的产物。
伦理道德视域下 新闻评论的失范现象及对策
○张丹灵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大众传播异常活跃,也出现了新闻评论的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如新闻侵权、诽谤、敲诈、欺骗等行为的发 生等。提高媒体公信力,防范伦理道德失范,需要提高社会各阶层的道德修养,改善相关法律法规,以让新闻评论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闻评论 伦理道德 道德失范
了媒介信息生产、加工与传播的同时,又 造成信息的泛滥与谬用。其中受众群体最 多,影响最大的无疑为假新闻。
近年来我国假新闻日渐猖獗,一方面 与新的通讯技术与传播手段的发展有关, 另一方面则与市场化过程中,新闻逐渐成 为了待价而沽的商品,被越来越多个人与 媒体通过发布一些假新闻和不实信息来 换取公众的注意力,获取利益有关。本文 从文化工业的特征和技术两个方面对其 影响进行分析。
二、新闻评论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及原 因
1、新闻评论的失范现象
伦理就是人与人、人与物相处的各种 道德行为准则,拥有伦理道德观就是拥有 对正当行为、规范行为的反思能力。目前
对新闻评论伦理问题的判断并没有一个 确切的标准。个人伦理道德价值观和社会 伦理道德价值观是影响其的主要因素。在 个人层面,新闻评论的伦理道德表现在不 诽谤他人名声,不侵害他人利益,不危及 他人身心健康;在社会层面,则表现在不 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破坏社会安定 和谐,不损害国家社会团体利益。

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及治理年度十大新闻”内容分析

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及治理年度十大新闻”内容分析

参考内容二
新闻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十年分析报告之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 速发展和自媒体的日益普及,虚假新闻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 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揭示当前我国媒体界存在的虚假新闻现象,我们选取了 “十年百条虚假新闻的样本分析”作为研究课题。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2011 年至2020年间的虚假新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
一、假新闻的传播机制
假新闻的传播主要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这种传播方式具有速度快、范围广、 影响力大的特点。在网络时代,人们往往更加注重速度和便捷,这使得假新闻 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同时,社交媒体的交互性使得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 分享和传播信息,从而扩大了假新闻的影响力。
此外,假新闻的传播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往往在人们无意中浏览网页或社交 媒体时,假新闻就会趁虚而入。由于人们对新闻的接受程度因个人喜好和立场 而异,因此很难通过人的主观意识来判断一条新闻是否真实。这使得假新闻的 传播更加难以防范。
2、道德约束无力: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新闻从业人员忽视了社会责任 和道德信息的辨别能力有限,往往容易被虚假信息所 迷惑。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假新闻的传播。
四、应对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强对假新闻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 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及治理年度 十大新闻”内容分析
目录
01 一、假新闻的传播机 制
03 三、结论
02
二、治理年度十大假 新闻的措施
04 参考内容
标题: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及治理 年度十大新闻内容分析
在信息时代,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然而,随着互联 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假新闻的传播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假新闻的传播不仅误导公众,扭曲事实,而且还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和政治动荡。 因此,对假新闻的传播机制进行深入理解,并探讨如何治理年度十大假新闻, 对于维护社会公信力和新闻行业的声誉具有重要意义。

从近年来的十大假新闻反思我国的新闻道德与法规

从近年来的十大假新闻反思我国的新闻道德与法规

从近年来的十大假新闻反思我国的新闻道德与法规作者:赵鹏飞来源:《新闻传播》2016年第18期【摘要】近年来,传媒行业迅猛发展,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日渐式微,而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则日渐“走红”,传媒市场竞争已然白热化。

面对社会的各种诱惑,新闻从业者出现了违反新闻法规和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

为了片面追求点击率,某些媒体甚至不惜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夸大其词的评论,甚至是假的图片,造成新闻报道失实,从而使新闻失实现象不断增多。

本文以两大媒体的“2015年度假新闻”为案例,列举了假新闻的特点,剖析了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闻失实;新闻自律;去中心化;把关人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2004年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栏目俄罗斯人质危机有奖竞猜事件、2006年广州“注水西瓜”事件、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2008年山西临汾矿难中40余名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事件……这一系列的媒体造假事件不仅给整个新闻界带来了极坏的影响,而且也一度引起社会各界对新闻法规以及新闻职业道德的关注和反思。

2015年12月5日,人民网首先评出了“2015年度最受网友关注的十大假新闻”①;无独有偶,2016年1月4日,《新闻记者》杂志也评出了“2015年十大假新闻”,这已是该杂志第14次推出年度十大假新闻评点②,通过梳理,近几年的假新闻大致有如下特点:1.导致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并未改变,与10几年前的假新闻相比,故意造假的新闻并不多见,新闻失实或者假新闻的出现还是由于媒体的主客观原因造成。

2.新媒体出错的概率更高,也越来越成为假新闻的发源地和滋生假新闻的“温床”。

人民网“求真”栏目评出的10大假新闻中,有三分之二都是来源于微信朋友圈和各网络平台和论坛。

3.曾经的假新闻经过“包装”重出江湖。

2013年11月,各网络论坛流出的一篇帖子称丈母娘在医院门口逼迫女儿堕胎,并指责玩游戏的女婿不务正业,谁知后者当场下跪并掏出近百万存款。

导论

导论

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
1543年在科学史上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哥白尼 1543年在科学史上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哥白尼 的《天体运行论》出版, “太阳中心说”的 天体运行论》 太阳中心说” 诞生,标志着天文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 出来,自然科学从此获得新生,这是在近代科 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大事。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标志着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加快了步伐。
人民网-传媒- 新闻记者》 2004年十大假新闻盘点 人民网-传媒-《新闻记者》:2004年十大假新闻盘点-- 9. 年十大假新闻盘点-大批“毒面粉” 大批“毒面粉”流入黄石
【刊播媒体】《楚天都市报》等 刊播媒体】《楚天都市报》 【发表时间】2004年10月10日 发表时间】2004年10月10日 【作者】张斌、石勇(记者) 作者】
重翻40 重翻40年前的人民日报荒唐年代的经典宣传 40年前的人民日报荒唐年代的经典宣传 报道
——“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 ——“无煤也炼焦,无焦也炼铁” ——“ ——“开展小麦双千斤县、三千斤社、五千斤大面 积丰产田、万斤高额丰产田运动” 积丰产田、万斤高额丰产田运动” ——“ ——“掀起一二五十(即日产一万吨铁、二万吨焦、 五万吨矿石、十万吨煤)运动” 五万吨矿石、十万吨煤)运动” ——“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 ——“全省七天实现煤气化,三天实现超声波化”
数不清的“新民歌”,像“大跃进” 数不清的“新民歌”,像“大跃进”一样,一跃 就没劲了。流传至今的名作不多,就有这首: 稻堆堆得圆又圆, 社员堆稻上了天。 撕片白云揩揩汗, 凑上太阳吸袋烟。
思考
主观意识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