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膜

合集下载

口腔黏膜的名词解释

口腔黏膜的名词解释

口腔黏膜的名词解释
口腔黏膜,是指覆盖在口腔内腔表面的一层黏膜组织。

该组织由多层上皮细胞、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组成,起到保护口腔组织、吸收营养物质、感知刺激和维持口腔内环境稳定等重要功能。

口腔黏膜的主要结构是口腔上皮,它覆盖和保护恶魔黏膜下的结缔组织。

口腔上皮可分为多层鳞状上皮和单层柱状上皮两类。

多层鳞状上皮主要分布在牙龈、颊粘膜和软腭等处,可有效抵抗机械和化学刺激。

而单层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舌腭下面和口腔内的其他黏膜区域,其细胞形态有助于吸收和分泌。

结缔组织是黏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组成。

胶原纤维赋予黏膜强度,而弹力纤维则赋予其弹性。

基质含有丰富的细胞外基质、水和油脂,起到缓冲、润滑和营养供应的作用。

黏膜中的血管和神经系统起到重要的营养和感知功能。

血管系统负责向黏膜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还在免疫防御和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神经系统则通过感知刺激,传递痛觉、温度和触觉等信息,维持口腔功能的正常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口腔黏膜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损伤,如食物过热、辛辣刺激、化学物质或病毒感染等。

如出现溃疡、红肿、疼痛等异常症状,可能是黏膜受损的表现,此时应及时求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综上所述,口腔黏膜在维持口腔健康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的结构和功能相互配合,为口腔提供保护和感知的能力。

保持口腔黏膜的健康状态对于全身健康和舒适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口腔粘膜

口腔粘膜

1、咀嚼粘膜 上皮:有角化, 上皮钉突长。 固有层:致密、 乳头多、长。 意义:在咀嚼时 承受压力。
咀嚼粘膜
2、被覆粘膜 上皮:无角化、 上皮钉突短。 固有层:疏松、 乳头少、短,弹 力纤维多。 意义:富有弹性, 承受张力。
3、特殊粘膜
具有上述两种粘膜的特ຫໍສະໝຸດ 具有四种特殊的乳头结构 有味蕾,感受味觉
郎格汉斯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来源:骨髓 形态:树枝状、有突起、含朗格罕颗粒 功能:类似巨噬细胞
㈢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
上皮嵴(上皮脚、上皮钉突) 固有层乳头 基底膜: 透明板:如果该处分离可形成上皮下疱 密板:和透明板均来自上皮,亦称 基板 ,成 分为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肿瘤时改变 网板:来自固有层,成分为Ⅶ型胶原
菌状乳头
较少.较大
舌尖.侧缘
轮廓乳头 叶状乳头
最少.最大 退化
界沟前 排列成行 舌侧缘后部
口腔粘膜的功能
(1)保护功能 抵抗机械刺激和限制微生物及毒性物质 的侵入 (2)感觉功能 对疼痛、触动和温度作出反应 感受味觉
口腔粘膜增龄变化
(1)上皮变薄、钉突变短,丝状乳头 减少 (2)固有层胶原纤维增加,玻璃样变 (3)小涎腺萎缩—口干
舌背粘膜
舌腹粘膜
丝状乳头
数目多,遍布舌 背,舌尖部最多。
轮廓乳头 的轮廓沟
轮廓乳头 的味蕾
菌状乳头
菌状乳头:数目少,分部于丝状乳头之间,位于 舌側缘,色泽较红呈圆形头大颈细的突起状。
叶状乳头 的味蕾
叶状乳头位于舌側缘后部,在人类为退化器官,呈5~8条 平行排列的皱襞。正常时乳头不明显,炎症时肿大。
表层:扁平细胞,颗粒层 不明显 中间层:同棘细胞,但间 桥不明显,细胞较大

黏膜免疫系统

黏膜免疫系统

粘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tem,MIS)是指广泛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粘膜下及一些外分泌腺体处的淋巴组织,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

1简介粘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整个免疫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独立免疫体系,它在抵抗感染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粘膜表面与外界抗原(比如食物、共生菌、有害病原体等)直接接触,是机体抵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而且,实验证明,通过粘膜免疫后,粘膜局部的抗体比血清抗体出现的早、效价高且维持时间长。

粘膜免疫系统构成了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将外来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外来抗原在侵入机体组织之前被消灭,不至于对机体组织造成损伤。

现将动物粘膜免疫系统作一简要概述,错误和不足之处请读者指正。

2构成与功能粘膜免疫系统由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GALT)、支气管粘膜相关淋巴组织(BALT)、眼结膜相关淋巴组织(CALT)和泌尿生殖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UALT)四部分构成,它们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粘膜免疫系统主要由粘膜结合淋巴组织(MALT)构成。

所谓粘膜结合淋巴组织,即沿着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及某些外分泌腺(哈德氏腺、胰腺、乳腺、泪道、唾液腺分泌管等)分布并广泛存在于上皮下的淋巴组织,是粘膜接触并摄取抗原和最初免疫应答产生的部位。

粘膜免疫系统担负着哨兵的责任,区分无害与有害以决定是放过去(耐受)还是拦下来(免疫反应)。

粘膜免疫系统主要是通过产生分泌型IgA(sIgA)和IgM发挥作用, sIgA可以阻止微生物在粘膜上皮层驻扎繁殖,禁止它们进入上皮层。

特殊的位置、极其重要的作用使粘膜免疫系统形成与外周免疫系统迥然不同的解剖学结构、淋巴细胞和免疫反应分子机制。

从数量上说,粘膜免疫系统是免疫系统中最大的,这里淋巴细胞的数量比其他部分的总和还要多,60%T细胞的工作岗位在粘膜。

3解剖学性质粘膜免疫系统的淋巴组织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接近抗原,二是诱导和效应位点的区域化,以消化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为例:消化道相关淋巴组织由Peyer结(PP)、肠系膜淋巴结(MLN)以及分散在粘膜固有层(LP)和肠上皮中的大量淋巴细胞组成。

胃粘膜

胃粘膜

胃粘膜一、什么是胃粘膜胃粘膜是存在于胃部内壁的一层很薄、很脆弱的粘膜组织,如同一堵天然“屏障”保护着胃壁的安全。

它具有一个损伤与自我修复的动态平衡机制,保护着胃部的正常运作。

一旦外界给予胃的负担过重或刺激过强,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胃酸便开始对胃壁的“自我消化”,继而形成凹入表面的破损。

胃粘膜一旦受损,就很难再恢复如初。

随之而来的就是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一系列胃部不适的症状。

专家指出,保护胃粘膜免受伤害,除了要减少不良因素对胃的刺激外,还需同时修复和保护相对脆弱的胃粘膜,这样才能避免胃病发生和复发二、胃粘膜的作用胃黏膜对胃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但很脆弱,环境因素、饮食、药物、吸烟、酗酒、细菌感染、情绪变化等,都可对其造成伤害。

胃黏膜的损伤与自我修复始终处于动态平衡,如此,胃才能正常运作。

一旦外界给予胃的负担过重或刺激过强,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胃黏膜受损,很难再恢复如初,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胃部不适的症状,常见的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

三、胃粘膜减少的症状常由于化学因素(吸烟、喝酒、浓茶、咖啡及刺激胃粘膜的药品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等)、物理因素(过冷、过烫、过于粗糙的食物或暴饮暴食等)、细菌或其毒素刺激等因素所致。

四、胃粘膜损伤的预防工作1.保护胃粘膜的食物胃贵于“养”而非“治”,适当的饮食内容及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粘膜损伤的重要措施。

应限制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的饮食,并利用饮食减少或增加胃酸的分泌,调节胃功能。

对①胃酸分泌过少或缺乏的患者,可给予富氮浸出物的浓缩鱼汤、鸡汤、蘑菇汤等食物刺激胃酸分泌。

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则应避免上述原汁浓汤、采用煮过后去除原汤的瘦肉、鱼、鸡肉,以及藕粉、淡茶、各种甜的煮水果、浓米汤、米粥等,使胃液分泌减少,并可食用鲜牛奶、豆浆、带碱的馒头干以中和胃酸。

大米或小米熬成的粥具有调理肠胃功能。

2.具有保护胃粘膜作用的保健食品1)以大麦及麦芽为原料或功效成分的保健食品。

口腔粘膜

口腔粘膜

形态:在光镜下染色较角质细胞浅,不易识别。电镜 下细胞质中有致密颗粒,与神经轴突末梢相连


来源:神经嵴或角质细胞
部位:基底层
功能:感受触觉
19
20
上皮/与CT交界
上皮与结缔组织交界:非直线(结缔组织乳头和上 皮嵴镶嵌在一起),二者之间的结构为基底膜区

基底膜的光镜下结构:膜状结构,PAS染色阳性 基底膜的超微结构:透明板、密板(合称基板,来自 上皮)和网板(来自CT)

位于舌侧缘后部,呈5~8条平行排列的皱壁 在人类为退化器官 症时往往肿大,且伴疼痛。
42

轮廓乳头(vallate papillae):

体积、数目约 8 ~ 12 个,沿界沟前方排成一列。 该乳头呈矮柱状,高约1~1.5mm,直径约1~ 3mm,四周有轮廓沟
表面上皮有角化,侧壁上皮无角化,上皮内有 圆形小体,称味蕾
固有层乳头短而不规则 粘膜下层较厚,与固有层无明显界限
32
33
唇(lip):皮肤、粘膜及唇红(vermilion)

唇红(vermilion border)

上皮有角化,细胞中含较多的角母蛋白,透明度 较高
固有层乳头狭长,含许多 毛细血管 唇红部粘膜下层无小涎腺


及皮脂腺,故易干裂。
34
颊粘膜(buccal mucosa/cheek)
承受压力、切力、牵拉力和磨擦力
口腔粘膜还有感觉功能:疼痛、触动和温度和 味觉 吸收与唾液的分泌
50

口腔粘膜的增龄变化
口腔粘膜的增龄性变化

上皮萎缩变薄、上皮钉突变短


舌背粘膜丝状乳头数量减少,叶状乳头可增生

粘膜

粘膜

口腔黏膜的危险区域:口底-舌腹的U形区、颊粘膜内侧三角形口角区、软腭复合体口腔粘膜病学diseases of the oral mucosa:研究口腔粘膜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治的学科。

有关口腔和口周组织的健康和疾病研究的特殊学科,它主要是探讨与口腔疾病有关的内科学原则以及采用药物进行口腔疾病治疗的规律。

斑macule,斑片patch: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直径小于2cm的局限的颜色异常为斑,若斑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的损害为斑片。

一般不高出粘膜表面,不变厚,无硬结改变,颜色较深,可呈红色、红棕色或棕黑色。

红斑为粘膜固有层血管扩张、增生和充血丘疹papule:粘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

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和扁平形。

颜色呈灰白色或红色,消退后不留痕迹疱vesicle:圆形突起,直径小于1cm,表面为半球形。

疱内液体是透明的或微红色的大疱bulla:若疱损害直径大于1cm溃疡ulcer: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

溃疡底部是结缔组织和有多核白细胞渗出的纤维蛋白,边缘不整齐糜烂erosion:粘膜的一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大小形状不定,边界不清,表面光滑结节nodule:一种突起于口腔黏膜的实体病损。

是一个团块,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突起,形成表浅损害,直径5cm,形状不定,颜色从粉红至深紫萎缩astrophy:组织细胞的体积变小,但数量不减少。

可呈现发红的病变,表面所覆盖的上皮变薄,结缔组织内丰富的血管分布清楚可见,病变部位略凹陷假膜pseudomembrane:灰白色或黄白色膜,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它不是组织本身,可以擦掉或撕脱痂crust:常发生于皮肤,也可出现于唇红部,多为黄白色痂皮,如有出血则成深褐色,为纤维素性及炎性渗出物与上皮表层粘连凝固而成鳞屑scale:已经或即将脱落的表皮角质细胞,常由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而来坏死necrosis:体内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较大范围的坏死,又受腐物寄生菌作用而发生腐败,为坏疽gangrene原发性单纯疱疹临床表现:I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

口腔粘膜——精选推荐

口腔粘膜——精选推荐

第五章口腔粘膜(oral mucosa)学习要求:掌握口腔粘膜的定义、基本组织结构(上皮、固有层、粘膜下层)、咀嚼粘膜、被覆粘膜、特殊粘膜的区别和各部位口腔粘膜的结构特点。

熟悉口腔粘膜的功能及组织结构特点的临床联系。

了解口腔粘膜的增龄变化。

覆盖于口腔表面,前借唇红与唇部皮肤相连;后与咽部粘膜相延续。

口腔粘膜的形态结构依所在部位及功能特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口腔粘膜形成保护深部组织的屏障,具有多种功能。

学好口腔粘膜的组织学是进一步学好口腔粘膜病的基础。

第一节口腔粘膜的基本组织结构口腔粘膜:上皮+固有层(导管)。

皮肤:表皮+真皮(皮肤附属器)。

一、上皮(一)角质形成细胞:1、角化鳞状上皮(四层)。

从深层到表面依次为:基底层:又称为生发层。

位于上皮最深面,细胞呈立方形或矮柱状,借基底膜与固有层结缔组织相连。

电镜下为半桥粒结构。

棘层:位于基底层浅层,由体积较大的多边形细胞组成。

胞浆常伸出许多而小的棘状突起与相邻的细胞相接,此突起称为细胞间桥,电镜下见细胞间桥的突起相接处为桥粒。

此层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最活跃。

桥粒对于维持上皮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

颗粒层:位于角化层深面,扁平细胞数层,胞核浓缩,胞浆内含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

角化层:位于上皮最表层,细胞扁平,体积大,胞质内充满角蛋白, 均质,红染。

正角化:细胞器和细胞核消失;不全角化:细胞中有浓缩的未消失的细胞核。

2、非角化鳞状上皮•基底层:基底细胞单行排列。

•棘层:细胞体积大,细胞间桥不明显。

•中间层:为棘层和表层的过渡。

•表层:细胞扁平,有细胞核。

•非角化上皮无颗粒层和角化层。

3、口腔粘膜上皮的更新(1)口腔上皮完整性的维持通过不断的上皮更新完成。

(2)正常情况下脱落的细胞数量与新生的细胞数量保持平衡,如此平衡被打破,将产生上皮增生或萎缩性病变。

(3)细胞从基底层向表面移动过程中,细胞内不断合成角蛋白,目前证实的有20多种。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口腔粘膜上皮内还分布一些不参与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和分化的非角质形成细胞。

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

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

胃粘膜的结构和功能
胃粘膜是胃壁内层的一层黏液膜,具有以下结构和功能:
1. 上皮细胞层:胃粘膜由许多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负责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等消化酶。

2. 黏液细胞层:胃粘膜中含有丰富的黏液细胞,它们分泌黏液以保护胃黏膜不受胃酸的侵蚀。

3. 壁腺:胃粘膜中还有一些特化的细胞群,称为壁腺。

这些细胞分泌黏液、胃蛋白酶和酸性粘多糖等物质,与其他部位的胃粘膜细胞不同。

4. 血管和神经:胃粘膜具有丰富的血管供应和神经支配,可以调节胃酸和黏液的分泌,同时参与胃的收缩和蠕动。

5. 胃小绒毛:胃粘膜表面有许多胃小绒毛,它们增加胃粘膜的表面积,提高胃液的吸收和释放能力。

胃粘膜的功能是保护胃壁免受消化酸和消化酶的侵蚀,同时分泌胃酸、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参与消化和吸收过程。

胃粘膜还具有抗菌、抗炎和修复损伤的能力。

口腔黏膜—口腔黏膜的分类(口腔组织病理)

口腔黏膜—口腔黏膜的分类(口腔组织病理)

12
特殊黏膜——舌背黏膜
➢ 解剖学特点:舌体、舌根 ➢ 组织学特点:分布许多乳头的特殊复层
鳞状上皮,无黏膜下层 ➢ 功能:参与咀嚼、味觉感受
13
舌前2/3分布的四种舌乳头
➢ 丝状乳头 ➢ 菌状乳头 ➢ 轮廓乳头 ➢ 叶状乳头
14
丝状乳头
➢ 数量最多,遍布于舌背,舌尖部最多 ➢ 体积小,末端有毛刷样突起 ➢ 上皮有不全角化,角化层易脱落
19
➢ 舌根黏膜下可见淋巴小结—舌滤泡
20
口腔黏膜的分类——小结
➢ 咀嚼黏膜 • 硬腭和牙龈黏膜
➢ 被覆黏膜 • 唇、颊等
➢ 特殊黏膜 • 舌背:4种舌乳头
21
10
被覆黏膜——唇
➢ 唇红: • 上皮有角化,细胞中含较多的角母蛋白, 透明度较高 • 固有层乳头狭长,含许多毛细血管袢 • 唇红部粘膜下层无小涎腺及皮脂腺,故易 干裂
11
被覆黏膜——颊黏膜
➢ 结构与唇粘膜相似,上皮无角化 ➢ 口角后方颊粘膜咬合线区,可出现成簇
的粟粒状淡黄色小颗粒,为异位的皮脂 腺(Fordyce spot)
乳头较短粗 ➢ 有较疏松的粘膜下层 ➢ 被覆粘膜富有弹性,有一定的活动度
7
➢ 硬腭粘膜:表层角化,钉突长,➢ 软腭黏膜:表层无角化,钉突
固有层纤维粗大而致密,粘膜 短而平,固有层纤维细而疏松,
下层为脂肪
黏膜下层为小涎腺
8
被覆黏膜——唇
➢ 唇:黏膜、皮肤和唇红
9
被覆黏膜——唇
➢ 黏膜: • 上皮为无角化复层鳞状上皮,中间层较 厚 • 固有层乳头短而不规则 • 粘膜下层较厚,与固有层无明显界限
➢ 表面上皮有角化,侧壁上皮无角化,上 皮内有圆形小体,称味蕾

口腔黏膜名词(中医药口腔专业使用)

口腔黏膜名词(中医药口腔专业使用)

1.斑:为粘膜上局限的颜色异常的损害,大小不定一般小于2cm,不高出粘膜表面,不变厚,无硬节改变2.黑斑:基底层黑色素沉着3.红斑:固有层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充血4.口腔粘膜危险区:口底---舌腹的U形区,颊粘膜内侧三角形口角区,软腭复合体,固在此区域的损害发生恶变的危险性较高5.糜烂:粘膜的一种浅表缺损,为上皮的部分缺损,不损害基底细胞膜6.复发型疱疹性口炎(复发性唇疱疹):原发性疱疹感染愈合后,有30%-50%的病例可能发生复发性损害,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部7.手足口病(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8.雪口病(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是口腔念珠菌病一种经典的临床表现,因为病损状如口腔粘膜上的积雪,故称雪口病9.抗生素口炎(急性红斑型念球菌性口炎):是口腔念珠菌病的一种类型,以口腔粘膜萎缩,红斑为主要表现的口炎,该型多由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10.义齿性口炎(慢性红斑型念球菌病):整个义齿承托区黏膜广泛的均匀一致的红斑,多为慢性发作,是慢性红斑型念珠菌性口炎的一种类型11.球菌性口炎(膜性口炎):是急性感染性口炎的一种,临床上以形成假膜损害为特征12.变态反应:机体受到抗原或半抗原刺激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13.固定性药疹:由药物超敏所致的,在同一部位以同一形式反复发生的病损14.接触性口炎:是超敏体质者的口腔局部与药物接触后,发生超敏反应而引起的一种黏膜炎症性疾病15.多形性红斑:由超敏原引起的黏膜皮肤的一种急性渗出性炎症性疾病16.莱氏综合征:重型药物变态反应,患者发生全身广泛性大疱,可波及全身体窍黏膜和内脏17.斯约综合征(重型多行性红斑):患者出现身体各腔孔受累,亦称多窍糜烂性外胚层综合征18.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溃疡灼痛明显等特征。

粘膜组织病理—口腔黏膜(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

粘膜组织病理—口腔黏膜(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

特殊粘膜
(2)菌状乳头 分散于丝状乳头 之间。 草莓舌 光滑舌或镜面舌
特殊粘膜
(3)轮廓乳头 –体积最大、数目 最少 –位于界沟前方, 排成一列,约812个。
口腔黏膜的功能和增龄变化
压力
• 功能: A.抵抗机械刺激 ——保护
切力 牵拉力 磨擦力
B.限制微生物和毒性物质
的侵入
——吸收
如咀嚼黏膜的角化层可 以抵抗较大的摩擦力, 同时,固有层紧密附着 于深部的骨组织,可以 抵抗一定的压力。
与深部组织附着牢固,不能移 动
分类及结构特点
(1)硬腭黏膜:
粘膜浅粉红色
角化层较厚, 脂肪 正角化为主。 区

根据有无粘膜 区 下层可分为四 个区。
牙龈区
中间 区分类及结构特点 Nhomakorabea(2)牙龈黏膜:
属于咀嚼黏膜 由上皮和固有层组成, 无黏膜下层
分类及结构特点
(二)被覆粘膜: 无角化 包括: 唇粘膜、颊粘膜、 口底和舌腹粘膜、 软腭粘膜
分类及结构特点
(1)唇黏膜:无角化,中间层较厚
唇红黏膜:有角化。唇红黏 膜下层无小唾液腺和皮脂腺,故 易干裂
分类及结构特点
(2)颊粘膜: 有时可见白线和福代斯 斑
分类及结构特点
(三)特殊粘膜: 舌背 舌乳头: 丝状乳头、菌状乳 头、轮廓乳头、叶 状乳头
特殊粘膜
(1)丝状乳头 遍布舌背,舌 尖部最多。 青年时期最发 达,至老年逐 渐变平。 地图舌
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为固有层提供营养和支 持。 在牙龈、硬腭大部分区域、舌背无黏膜下层
分类及结构特点
根据所在部位及功能不同,可将口 腔黏膜分为三类:
黏膜
咀嚼黏膜 、被覆黏膜、 特殊

医学知识一口腔粘膜病(全)

医学知识一口腔粘膜病(全)
口 腔 粘 膜 结 构 示 意 图
第一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正常口腔粘膜〔咀嚼粘膜〕
第二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正常口腔粘膜
第三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舌背粘膜
第四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一、根本病理变化
▪ 过度角化〔hyperkeratosis)
▪ 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 棘层增生(acanthosis)
均质性嗜酸性小体,称胶样小体,或Civatte 小体。
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扁平苔藓
〔免疫组化染色:淋巴细胞CD45RO阳 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病因 :不明
▪临床表现:
▪ 患病率 0.5%
年 龄 40~49岁好发
▪ 性 别 女性多见
部 位 颊,舌,唇,牙龈〔常为对称性〕
▪ 体征
▪ 1、白色或灰白色条纹呈网状线状,环状
〔五〕天疱疮 (Pemphigus ,天疱瘡)
▪ 一种少见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疱性疾病。
▪ 四型
寻常性 增殖性
落叶性
红斑性
第九十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牙龈、口唇粘膜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
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腭粘膜为好发部位,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
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腭部上皮剥脱,广泛糜烂。
在上皮棘层或基底层内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
第十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第十一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棘层增生
Acanthosis
棘細胞症
由棘层细胞肥大 或数目增加所致棘细 胞层肥厚。
第十二页,共一百五十三页。
上皮异常增生(Epithelial dysplasia,上皮性異型性)

胃粘膜变薄的原因

胃粘膜变薄的原因

胃粘膜变薄的原因
胃黏膜变薄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饮食不当:长时间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层变薄,还可能会出现胃痛、腹胀等症状。

此外,长期饮酒也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使其变得薄弱。

2. 长期服用抑酸药物:西咪替丁片、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法莫替丁片等抑酸药物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胃溃疡等疾病。

但是,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减少,从而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其变得薄弱。

3.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黏膜感染细菌。

当人体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时,细菌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胃黏膜受损和薄化。

此外,幽门螺杆菌还会分泌多种毒素,进一步损害胃黏膜,使其变得薄弱。

4. 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可能由于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饮食不当等原因引起。

炎症会损伤胃黏膜,使其变薄。

此外,胃炎还可能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症状,进一步加重胃黏膜的损伤。

5.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发生溃疡的疾病,溃疡是胃黏膜受到损伤后形成的创面。

长期存在的胃溃疡可能导致胃黏膜变薄。

此外,胃溃疡还可能导致胃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总之,胃黏膜变薄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饮食不当、长期服用抑酸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炎和胃溃疡等。

如果担心胃黏膜薄化的问题,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建议。

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健康,避免长期饮酒和过度使用抑酸药物等不良习惯。

1。

黏膜 (1)

黏膜  (1)

1.口腔黏膜危险区域:口底—舌腹的U形区,口角内侧三角形区域,软腭复合体。

2.口腔黏膜的结构:(1)基底层:由深至浅表依次为基底层、棘层、粒层、角化层。

口腔黏膜上皮分为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包括黑素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

(2)固有层: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3)黏膜下层(4)基底膜3.口腔黏膜病的基本临床病损:斑(macule)与斑片(patch):都是指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如果直径小于2cm的局限的颜色异常,称之为斑;若密集融合成直径大于2cm的损害,称之为斑片。

红斑可见于维生素C缺乏症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黑斑见于艾迪生病。

丘疹(papule):是黏膜上一种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

可见于扁平苔藓。

斑块(plaque):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其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比较平滑或粗糙,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来。

口腔白斑。

疱可见于病毒感染、药物反应、烫伤、疱性皮肤病。

大疱见于疱疹性口炎、药疹。

溃疡(ulcer):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其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

见于阿弗他溃疡,结核性溃疡。

糜烂(erosion):是黏膜的一种浅表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

见于单纯疱疹,天疱疮。

结节见于纤维瘤或痣。

萎缩见于萎缩性舌炎。

4.单纯疱疹病因:单纯疱疹病毒。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可分为前驱期、水疱期、糜烂期和愈合期。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

5.带状疱疹累及膝状神经节并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表现为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6.手足口病病因: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其中以A16型和EV71型最为常见。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呼吸道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及时发现疫情和隔离患者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黏膜病
1、口腔粘膜病史采集有何基本要求
2、口腔粘膜病体检范围
3、RAU何型最多见?其溃疡形态有何特点?
4、以轻型RAU为例,简述口腔溃疡处理的一般原则,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案。

5、激素类药物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注意点
6、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要点?以重型RAU与肿瘤为例列表说明
7、创伤性溃疡的治疗措施是什么?
8、BD、RS的口腔病损各有什么特征,其全身系统性临床表现特征各是什么?
9、六种唇炎的临床表现各有什么特征?
10、口角炎的病因有哪些?
11、萎缩性舌炎的发病因素和治疗
12、毛舌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
13、沟纹舌、正中菱形舌、地图舌的自我保健措施有哪些?
14、多形性红斑的皮肤-黏膜损害各有哪些特征性表现?
15、口腔白斑的临床分型,病理以及治疗原则
16、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
17、盘状红斑狼疮与口腔扁平苔藓病理的鉴别
18、白色念珠菌病中念珠菌口炎的临床分型
19、OLK与OLP的临床鉴别
20、复发性RAU的分型和临床表现
21、白塞病的临床表现
22、寻常天疱疮在口腔粘膜上的病损特点
(1)松弛性大疱(2)尼氏征阳性(3)揭皮试验阳性(4)探针试验阳性
(5)新鲜糜烂面:无炎症、界限清晰、周围外观正常、假膜少、不出血或少许出血、不易愈合
23、免疫学检查寻常天疱疮的意义
24、口腔扁平苔藓的主要临床表现
25、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的病因、好发年龄、临床表现
26、列举4种溃疡的名称,并描述其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
27、口腔粘膜病有何特点?
(1)性别特点:发病、预后上具有性别差异;(2)年龄特点:不同类型疾病有不同的好发年龄段;(3)部位特点:不同部位的口腔粘膜对疾病的感受性不同;(4)损害特点:A.更迭与重叠性,B.部位的差异性,C.损害的共存性;(5)诊断方法上的特点:临床表现结合病理检查;(6)治疗上的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局部疾病全身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7)转归上的特点:多数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某些损害如癌前病变则需注意。

28、从口腔粘膜的解剖结构特点试述其屏障功能。

屏障功能包括物理化学屏障,粘膜表面和粘膜内的特异性、非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屏障。

(1)唾液屏障:具有机械冲洗作用,排除有毒物质,阻断微生物的粘附。

如粘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等均具有不同类型的功能。

(2)上皮屏障:完整的上皮具有角化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能够阻止异物、微生物进入深层组织,膜被颗粒形成上皮内屏障,基底膜复合物形成了有选择通透性的大分子物质滤过性屏障。

(3)免疫细胞屏障:包括抑制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郎格罕氏细胞等,发挥细胞免疫的功能。

(4)免疫球蛋白屏障:又称体液免疫屏障,SIgA是最重要的免疫球蛋白,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和消化水解酶的蛋白降解作用。

29、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损有那些?每类试举一病名
斑macule:粘膜上较局限的颜色异常损害,大小不定,不高出粘膜表面,不变厚,也
没有硬结改变。

颜色常较周围粘膜为深。

如红斑。

丘疹papule:粘膜上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至5毫米直径不等,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为尖形、圆形或扁平形。

如扁平苔藓。

丘斑patch:一种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损害,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比较平滑或粗糙,可看到有沟裂。

如白斑。

疱vesicle:粘膜内储存液体而形成疱,圆形,突起,直径2到5毫米,表面为半球形。

又分为上皮内疱和上皮下疱,疱内的液体可以是透明或微红色。

如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损害。

大疱bulla:大的水泡性损害,直径5毫米以上,可直接发生或有数个相邻小疱融合而成。

如天疱疮。

脓疱pustule:也是一种疱性损害,其内容物为脓液。

如脓性口炎。

溃疡ulcer:粘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因而其表层坏死而形成脱落。

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糜烂erosion:粘膜的一种浅表性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累及基底细胞层。

大小不定,边界不清,表面光滑。

常见于上皮内疱破裂后,如天疱疮破裂后。

结节nodule:一种突起于口腔粘膜的实体性损害,是一个结缔组织成分的团块,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凸起,形成表浅损害。

大小不等,直径0.5到2厘米,形状不定。

如纤维瘤。

肿瘤tumer:起自粘膜而向外突起的实体性生长物,其大小、形状、颜色不等。

肿瘤按照组织病理学可分为真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后者如肉芽肿。

萎缩atrophy:发红的病变,表面所覆盖的上皮变薄,结缔组织内丰富的血管分布清楚可见,病变部位略呈凹陷,其特有的一些上皮结构消失,被一薄层上皮取代,如萎缩性舌炎。

皲裂rhagades: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于炎性浸润而是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而成,可累及上皮内或上皮下。

如口角皲裂。

假膜pseudomembrane:灰白色或黄白色假膜,有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它不是组织本身,故可以擦除。

溃疡的表面常有假膜。

坏死和坏疽necrosis and gangrene:体内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较大范围的坏死,又受腐物寄生菌感染而发生腐败,称为坏疽。

如坏死性口炎。

30、复发性阿弗它溃疡何型最多见?其溃疡形态有何特点?
轻型最为常见,占80%左右,其形态表现为“红、黄、凹、痛”的特点。

红:溃疡的周缘有1毫米左右的充血红晕带;黄:溃疡的表面覆盖有浅黄色的假膜;凹:溃疡的中央凹陷,基底不硬;痛:有明显的灼痛感。

31、以轻型RAU为例,试述口腔溃疡处理的一般原则、常用药物和治疗方法。

一般原则为消炎、止痛、防腐、促进愈合四个方面。

消炎:消除溃疡所造成的炎症反应,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及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强的松、双氯芬酸钠等。

止痛:消除疼痛的感觉,可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0.5%达克罗宁等。

防腐:防止继发感染,可适当使用一些抗生素,如甲硝唑、头孢菌素等。

促进愈合:促进上皮的生长,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如贝复济、金因肽等。

治疗方法上,要求局部治疗结合全身治疗。

32、试述尼氏征的典型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用手指轻推外表正常的皮肤或粘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或使原有的水疱在皮肤内无痛性移动。

在口腔内,用舌舔及粘膜,可使外观正常的粘膜表层脱落或撕去,这些现象称为尼氏征(Nikolsky征)。

常见于寻常型天疱疮和落叶型天疱疮的急性期。

它的病理基础是棘层
松解,由于存在抗棘层上皮的循环抗体存在,造成了棘层细胞粘合物质的损害而形成。

33、皮质激素类药物在治疗天疱疮中应该如何使用?有什么注意事项?
分为起始、控制、减量、维持四个阶段。

起始阶段要求量大、从速。

该阶段强的松的用量约为1~2mg/kg/d,切忌由低量逐步增加。

控制与减量阶段要求渐进、忌躁。

起始量用至无新发损害出现1到2周后可开始递减,每次减量5mg比较安全稳妥,1到2周减一次,直至10到15mg为维持量。

联合使用其它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常有较好的疗效。

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要注意各种不良反应,常见有消化道溃疡,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34、口角炎的病因有哪些?
包括营养不良性口角炎、感染性口角炎、接触性口角炎和创伤性口角炎。

营养不良性:由于营养缺乏或B族维生素缺乏造成,或有糖尿病、贫血、免疫功能异常等全身因素造成。

感染性:由于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感染而造成。

如无牙颌由于垂直距离过短,造成两侧口角唾液浸润,褶皱加深,引起的真菌感染。

接触性:接触过敏原、毒性物质而造成,因此也称为过敏性或毒性口角炎。

创伤性:急性的创伤或严重的物理刺激造成。

如搏击创伤等。

35、萎缩性舌炎的发病因素和治疗。

贫血:铁质缺乏造成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6、B12缺乏造成的大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如慢性系统性疾病等。

治疗上除再障外,均采用对因治疗的方式,补充相应的微量元素。

烟酸缺乏:补充烟酸。

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因而通常采用免疫抑制剂全身服用加局部治疗的方法。

白色念珠菌感染:主要是抗真菌治疗,口服氟康唑等。

36、口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

治疗原则为去除变应原(过敏原),减少过敏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炎,预防继发感染,口腔局部对症治疗和预防感染为主。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如开瑞坦,皮质激素如强的松,预防感染的各类抗生素,局部可使用硼酸漱口液等。

37、如果某位患者被诊断为RAU,你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病史以确定其患有BD的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