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论卢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摘要】《爱弥儿》是一部充满教育思想的经典文学作品。
在本文中,将探讨《爱弥儿》中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以及塑造爱弥儿性格特点的方法。
通过分析爱弥儿的成长历程和与教育者的关系,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爱弥儿的教育方法,并探讨这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还引领我们反思教育中的一些核心问题。
通过对《爱弥儿》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对教育的独特见解,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启示。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无疑对当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更好的教育平台。
【关键词】爱弥儿、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性格特点、成长历程、教育者、教育方法、现代教育、启示、影响。
1. 引言1.1 《爱弥儿》简介《爱弥儿》是一部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小说,于1913年首次出版。
故事讲述了一个孤单、贫困但坚强善良的农村女孩爱弥儿,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小说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乡村风光和人物形象,情感真挚动人,被誉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之一。
《爱弥儿》虽然是一部小说作品,但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却是深刻而具有启示性的,对于当代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剖析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1.2 作者介绍《爱弥儿》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他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俄国文学的巨匠。
托尔斯泰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在青年时期曾经在欧洲各地旅行,对社会和人性有着深刻的思考。
托尔斯泰是一位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他的作品中经常涉及教育问题。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他的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到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启示
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启示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启示介绍:18世纪启蒙时代的哲学家、政治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阐述了他对于学前教育的思考和理念,即从婴儿时期开始的教育过程对于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并探讨其中的启示。
一、“自然发展”学前教育理念卢梭主张从婴儿出生开始,以自然的发展过程来引导幼儿教育。
他强调孩子需要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来探索世界,而不是受到过早的干预和束缚。
卢梭认为,幼儿应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兴趣和创造力,而不是被外界的规则和期望框限。
这种“自然发展”教育理念在今天的学前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在充满好奇心的探索中,他们能够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包容、创造性的环境,鼓励幼儿自主、主动地学习和探索,让幼儿在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中成长。
二、感官体验与情感培养卢梭提到,感官体验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主张,幼儿应该通过自己的感官去认识世界,通过观察、触摸、嗅闻等方式来获得经验和知识。
卢梭强调,幼儿在感官体验中能够培养情感和美感,进一步加深对于自然和人类的理解。
这一观点对于今天的学前教育也有启示意义。
幼儿通过感官体验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世界,增强他们的情感和美感。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的感官刺激和经验,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其中,让他们在情感互动中感受美好,培养对自然和人类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个性本位与适应社会卢梭认为,学前教育应该以个体的需求和价值为中心,尊重和关注每个幼儿的独特个性。
他反对一刀切的教育方法,主张将教育围绕幼儿的发展和成长展开,培养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卢梭还认为,适应社会并不意味着盲目从众,而是要以个体的需求和能力为前提,在获得自由发展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一思想对于今天的学前教育也有着重要意义。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中国作家巴金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
小说中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和教育方法。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小说所传达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
小说中展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爱弥儿的父亲是一个温和而宽容的人,他对爱弥儿的成长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他在教育爱弥儿时,注重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勇于探索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他在爱弥儿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提供了适当的帮助和鼓励,帮助他克服困难并成长为一个坚强自信的人。
这种积极的家庭教育为爱弥儿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小说中强调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爱弥儿的老师们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他们耐心教导爱弥儿学习知识,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其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他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思考。
在师生的相互尊重和理解下,爱弥儿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逐渐成为一个拥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
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小说中探讨了一种积极、人本、启发式的教育方法。
小说中的爱弥儿在学校和家庭都接受了这样的教育。
按照这种方法,教育者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他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师生关系和教育方法。
这部小说通过展示爱弥儿在这些方面的成长经历,呼吁人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说也强调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积极、人本的启发式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这些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对教育目标和方法的深入思考和反思,对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爱弥儿中的教育观点
爱弥儿中的教育观点卢梭的《爱弥儿》是第一部小说体的教育名著,该著作因其教育思想的丰富、观点的深刻备受推崇,被奉为教育界的经典。
书中,卢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作为爱弥儿的教育导向,并针对不同时期的儿童设计了不同的教育方案。
卢梭将爱弥儿的成长分为五个阶段,通过爱弥儿在落后的封建专制背景下的教育历程,来论证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自然主义教育是《爱弥儿》中最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卢梭认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遵循自然法则,培养自然人。
总体来看,书中体现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必须回归自然、教育应该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的特征、教育应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
1.教育必须回归自然所谓自然并非指人类原始蒙昧的状态,而是指人类的天性。
卢梭将教育的来源界定为三个方面“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物”,即“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
卢梭认为三种教育和谐统一才是最好的教育,统一的方法是将能够被控制的“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配合于完全不能被控制的“自然的教育”之下,以“自然的教育”为发展的中心和方向。
由此可见,“自然”在卢梭的整个教育思想中处于中心位置,具有十分的重要性。
2.教育应该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的特征卢梭认为教育不能违背儿发展阶段的规律,需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
《爱弥儿》中写道:“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从此可看出卢梭认为儿童发展发展是有其独特规律和秩序的,教育过程需要遵循这种规律,不能枉顾儿童的发展特征,进行揠苗助长式教育。
3.教育应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这种“自然人”并非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原始人,而是独立的、自由的、天性得以发展的人。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作家苏珊娜·尚斯特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纯真而无辜的孩子爱弥儿在社会残酷现实中的成长和故事。
作者通过爱弥儿的成长过程,传达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思想,主张以爱与宽容来培养孩子,使其自由、纯真地成长。
首先,《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爱与宽容的重要性。
小说中的爱弥儿是一个天真善良的孩子,她拥有纯真无忧的童年,与人相处时总是以善良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爱弥儿的母亲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她鼓励爱弥儿去理解别人的苦难和需要,并将自己的爱和宽容传递给爱弥儿,让她在爱与宽容中成长。
其次,《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尚斯特认为,孩子应该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通过自由的思考和行动来探索和发展自我。
小说中,爱弥儿在父母的引导下,时常有机会去体验和了解世界,从而发展她的思维和想象力。
爱弥儿的父母没有对她施加任何限制和约束,相反,他们鼓励她独立思考和自由行动,让她尽可能地发挥她的潜能和天赋。
再次,《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理性和感性的平衡。
在小说中,爱弥儿的父亲是一个理性而冷静的人,他通过理性的方式教导爱弥儿去辨别是非、思考问题。
而与此同时,爱弥儿的母亲则注重感性的培养,她通过情感交流来引导爱弥儿理解世界,感受他人的痛苦和需要。
作者通过父母的不同教育方式,传达了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只有在理性与感性的互补下,孩子才能全面发展。
最后,《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对待困境的勇气和坚韧。
小说中的爱弥儿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事情,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勇气,努力面对各种挑战。
她的母亲也时刻鼓励她要保持坚强和勇敢,不被困境击倒。
通过爱弥儿的坚韧和勇气,作者传达了困境中坚持和奋斗的重要性,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并从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综上所述,《爱弥儿》的教育思想主张以爱与宽容来培养孩子,让他们在自由发展和理性感性平衡的环境中成长,并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这种教育思想,既注重孩子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又强调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坚韧,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全面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浅谈《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
浅谈《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1. 引言1.1 引言《爱弥儿》是一部探讨教育问题的经典小说,作者通过主人公爱弥儿的成长故事,展现了他对教育的思考和观点。
故事中,爱弥儿在一个宽容而温暖的环境中成长,作者通过描述爱弥儿的教育过程,探讨了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本文将从作者对于教育的看法、爱弥儿的成长过程、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以及爱弥儿教育经验的启示等方面展开讨论,探索《爱弥儿》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通过深入分析小说中的教育主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为当代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借鉴和启示。
【引言】2. 正文2.1 作者对于教育的看法作者对于教育的看法主要体现在他对爱弥儿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上。
作者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盲目、无意识地进行。
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在《爱弥儿》中,作者通过描述爱弥儿的成长过程,展现了他对教育的看法。
他注重培养爱弥儿的品德修养和个性特质,注重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潜能,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和技能。
作者通过描写爱弥儿的教育经历,表达了自己对于教育目的和方法的独特见解。
作者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贯穿生活始终的过程,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教育,更应该贯穿于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
他强调了教育的终身性和全面性,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塑造人格、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作者的教育观念充满人文关怀和智慧,对当今教育事业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
2.2 爱弥儿的教育过程爱弥儿的教育过程是小说《爱弥儿》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故事中,爱弥儿是一个聪明而叛逆的少女,她的父母在她成长过程中采取了开放包容的教育方式,充分尊重她的个性和独立性。
父母不对她进行严格的约束和限制,而是给予她自由探索和发展的空间,鼓励她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爱弥儿的教育过程中,她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的女性。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作家朱尔·凯恩创作的一部儿童成长小说,也是一部极富教育意义的作品。
本文将从小说所反映出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分析《爱弥儿》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
一、家庭教育小说主人公爱弥儿是一个年龄不大但心思细腻、渴望自由、热爱自然的女孩。
她来自一个富裕的家庭,但却在一个严苛的母亲和一个忙碌的父亲的教育下生活,缺少家庭温暖和关爱,因此她总是感到孤独和失落。
在小说中,爱弥儿的母亲是一个充满规矩和束缚的人,她要求爱弥儿服从她的意志,学会做家务和绣花,不允许她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与此相反,爱弥儿的父亲则是一个慷慨豁达的人,他理解爱弥儿的需求和感受,带她去参观博物馆和公园,鼓励她爱好自然和艺术。
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法迥然不同,这也为小说的教育思想提供了有趣的比较。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爱护和了解孩子需要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并且针对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式。
这样的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才能,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二、学校教育小说中爱弥儿进入的学校是一个传统的女子学院,校规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校规。
在这里,爱弥儿遇到了一些同学和老师,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学习。
在学校里,爱弥儿遇到了一些好朋友,比如艾玛和保罗。
他们互相帮助、支持,共同度过了一些快乐的时光。
同时,小说也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爱弥儿的老师们仅仅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礼仪修养,忽略了学生灵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再次得到体现,完善而个性化的教育更有可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三、社会教育小说中爱弥儿的成长过程也随着她接触到了更广阔的社会。
她去过美术展、音乐会、童话剧和公共图书馆,见过各种人和事,通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经历,她慢慢学会了如何去探索和发现。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的灵魂成长是在美好的展览、亲切的教授、充实的书籍和友好的同龄人的帮助下实现的”。
这段话告诉我们,社会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作家卢梭的重要著作,被誉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书以卢梭的一个虚构的学生“爱弥儿”为主人公,通过描述他的教育经历来探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自由教育、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对《爱弥儿》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
自由教育是《爱弥儿》所倡导的教育方法之一。
卢梭认为,孩子应该享有自由发展的权利,教育者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
在书中,爱弥儿的教育师茂丹娜通过观察、倾听和引导等方式,尊重爱弥儿的个人意愿,根据他的兴趣和能力安排学习内容,让孩子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和时间。
这种自由教育的方法,可使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自我认知和学习的能力。
自然教育是《爱弥儿》所倡导的教育观念之一。
卢梭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紧密联系自然环境,让孩子在自然中学习和成长。
在书中,茂丹娜带领爱弥儿进行了很多户外教育活动,如观察花草树木、走读乡村、参观农场等,让他直接感知自然界的奥秘和生命的美好。
茂丹娜还鼓励爱弥儿亲近动物,与宠物进行互动,以培养他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自然教育的思想强调孩子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
情感教育是《爱弥儿》所强调的教育目标之一。
卢梭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感品质。
在书中,茂丹娜注重培养爱弥儿的感恩之心、友善之心和关爱之心。
她通过让爱弥儿参与公益活动、帮助弱势群体、与他人分享等方式,教育他懂得感恩、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这种情感教育的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规范和良好的社会行为,塑造他们优秀的品质和价值观。
《爱弥儿》通过描写一个理想的教育场景,探讨了自由教育、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思想。
其中自由教育强调孩子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自然教育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情感教育强调孩子的品格和情感发展。
这三个方面的教育思想,共同构成了《爱弥儿》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文学家朱尔·凡尔纳所著的童话,主人公是一位身体先天缺陷、但足智多谋、勇敢乐观的少女爱弥儿。
这部童话可以从教育的角度来阐述,强调了几个重要的教育思想。
第一,个性的尊重与培养。
爱弥儿的形象令人难忘,她虽然身体残疾,但是头脑灵活,创造力丰富,勇敢顽强,这些特点都是她的个性鲜明所致。
这个人物形象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特的、值得尊重的,应该在教育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学校应该尽量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能够顺利发展,成为一个自信、独立、优秀的人。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力。
在《爱弥儿》的故事中,她找到了一些她可以做的事情并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困难。
这表明,教育的目的不是仅仅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时独立思考,采取行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校和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放在教育的首位,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三,鼓励自学和自我发展。
在《爱弥儿》中,主人公虽然只有一只胳膊,但她积极向上、自我学习,不断探寻自己未知的领域,在自我发展的路上走得很远。
这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里,我们要在课外拓展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尝试新事物,开拓视野,不断完善自己。
学校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提供资源和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第四,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爱弥儿是一位充满着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并勇往直前的少女,她从未因自己的残疾而失去信心和勇气,反而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重重困难。
这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学校和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挑战自我,克服困难,建立自信心和勇气。
综上,教育思想是《爱弥儿》的一大特色,这些思想深刻影响着我们,提醒我们在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培养、自我发展、积极心态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浅谈《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
浅谈《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摘要】《爱弥儿》是一部经典的教育文学作品,描写了教师爱弥儿和学生小燕子之间的感人故事。
教育在塑造健康人格、培养自信心、重视心灵成长、倡导爱与理解、注重个性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暗示着当代教育的启示。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完整个体的过程,应当尊重个体的差异和特长,给予学生更多关爱与理解。
通过深入分析教育在小说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为当代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给我们带来了启示,引领我们更好地去实践教育的本质,努力培养出更多拥有全面发展的个体。
【关键词】《爱弥儿》、教育思想、健康人格、自信心、心灵成长、爱与理解、个性发展、启示、完整个体、尊重差异、特长。
1. 引言1.1 概述《爱弥儿》《爱弥儿》是一部寓教于乐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由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创作。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小王子与一个善良的飞行员相遇并成为朋友的故事。
通过小王子和其他故事中的角色,圣埃克苏佩里传达了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在《爱弥儿》中,教育被视为塑造人格、培养品德和培养心灵的重要工具。
作者通过小王子的成长经历、与不同角色的交流以及对爱与理解的探讨,表达了对于健康人格、坚定自信和内在成长的重视。
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一种启发和引导人们发现和发展自身优势的方式。
在这部作品中,教育不仅注重外在表现,更注重内在修养,强调了个体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的价值。
通过《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温暖、理解和关爱。
这种教育理念不仅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完整个体,尊重差异和特长,注重个性发展。
在当今社会,以《爱弥儿》中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1.2 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塑造一个人整体人格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启示
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启示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启示论述卢梭《爱弥儿》中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启示,可以启发人们对于孩子教育的认识,以及从中获得实践和经验的启示。
在这部著作中,卢梭关注的是儿童个体的全面发展,并批判了当时以记忆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本文将从儿童天真、教育的自然性、心灵教育、身体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等角度来阐述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
首先,卢梭强调儿童的天真和独立性。
他认为儿童天性善良,遗憾的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压迫,儿童的纯真和真实被扭曲和剥削。
因此,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儿童的天真和纯真,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环境。
卢梭主张不要提前对儿童进行知识灌输,而是要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鼓励他们自我探索和发展。
其次,卢梭强调教育的自然性。
他反对死记硬背和机械化的教育方式,主张通过自然经验和实践来进行教育。
卢梭认为,儿童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因此,教育者应该为儿童提供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例如户外活动、自然观察等,让儿童身临其境地感受和理解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自己的智力和创造力。
接着,卢梭关注儿童的心灵教育。
他认为儿童的心灵是纯净的,通过对感知和情感的培养,可以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卢梭主张教育者要像朋友一样与儿童亲近,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感受。
同时,卢梭也提倡给予儿童自由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思考和质疑,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儿童可以培养出善良、积极和有责任心的品质。
此外,卢梭还强调了儿童身体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儿童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因此,卢梭主张儿童应该进行体育锻炼和运动,通过与同龄人的互动和竞技,培养他们的体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卢梭还关注饮食的问题,他认为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最后,卢梭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家庭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教育环境,家长要成为孩子最亲密的朋友和引导者。
浅析《爱弥儿》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文档资料
浅析《爱弥儿》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在《爱弥儿》这部著作里,卢梭通过爱弥儿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历程,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卢梭以爱弥儿从小在自然环境中生活,接受自然教育,不断增长知识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一过程阐述了他的道德教育思想。
一、卢梭道德教育思想概述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的。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他所谓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因此,他主张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培养儿童。
(一)道德教育的分阶段理论卢梭认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根据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征,把儿童受教育的身心成长分为四个阶段:婴儿期(出生—2岁),遵循顺应自然的原则,这一阶段应着重进行体育教育,养护身体和锻炼感官,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家庭教育和体育教育。
儿童期(2—12岁),这阶段的儿童处于理智睡眠期,,这时候儿童的心智还处在懵懂混沌的状态,没有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这时期应该以感觉教育为主,发展儿童的视觉、听觉、触觉等。
青春期(12—15岁),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通过感官的体验,感觉能力和感觉经验获得了基础,所以主要对其进行智力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
青春期(15到成人),卢梭认为这是“激情和热情时期”,应该进行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教他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如何去爱、如何控制自己的感情。
(二)道德教育的目的卢梭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公民和爱国主义教育者[2],他对封建主义的宗教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斥责它不顾儿童的自然本性,通过注入式的方法向儿童灌输知识,摧残儿童的天性。
因此,他主张在自然的环境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将儿童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然人,他心目中理想的“新人”就像爱弥儿一样,是个“身心两健、手脚灵巧、自食其力、富有情感和理智、心地善良、个性解放、摆脱传统束缚” [1]的新人。
(三)道德教育的任务卢梭认为道德教育的任务有三个方面:激发善良感情、养成善良判断和培养善良意志。
(完整版)论卢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
读《爱弥儿》一、引言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此言极是。
第一次诚诚恳恳地读完卢梭的《爱弥儿》,虽说有一点雾里看花,但其中表达出来的教育思想,还是给了我很强的冲击力,让我不由得希望仔细分析,好好吸收。
二、主要内容《爱弥儿》是—部小说体裁的教育著作,在这本书里,卢梭通过对他所设想的学生爱弥儿的教育,竭力反对经院主义教育,系统地阐明了他的自然教育的理论。
作者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儿童在这一时期有感觉而没有思考能力,所以这一时期应以身体的养育和锻炼为主。
具体论述了母亲应该让婴儿充分的活动而不是束缚他们;怎样喂食;谨慎给婴儿用药;选择怎样的保姆;婴儿应该生长在纯自然环境中;以及慎重对婴儿进行语言教育等。
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对儿童继续进行大量的感知觉的接触与教育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为日后发展他的智慧。
这一阶段开始培养儿童的个人生活,使儿童懂得一些道德观念。
他对学校教师和家长教育儿童的一些方式如恐吓、理性教育等进行了批判,认为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点给予学生适当的教育,绝不能超越儿童的发展阶段进行下一阶段的教育。
卢梭重视这一时期的感官训练和身体发育,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训练原则和方法。
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即知识学习以及劳动教育等问题.卢梭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并注意通过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对学习内容的要求是有用且能增进人的聪明才智的知识;对智育的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觉自动学习,反对啃书本和长篇大论的口头解释.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自由和独立。
小说中,爱弥儿是一个追求自由和独立的人物。
他热爱大自然,喜欢独自探险,不喜欢受到限制和束缚。
他不受传统礼仪和社会规范的约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直觉。
这种强调自由和独立的教育思想可以看作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主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能力。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注重情感和人性的培养。
爱弥儿心地善良、善解人意,他与人交往时总是保持真诚和温暖的态度。
他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和欢乐,并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帮助他人。
小说中爱弥儿与其他人的关系都充满了情感,这种关怀和同情心可以看作是对人性培养的重视。
从中可以看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使他们具备关心他人、热爱生命的品质。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倡导自由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小说中,爱弥儿喜欢思考问题,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
他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总结出一些独特的见解。
他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使他认识到自然的奥妙和伟大,对生命充满了敬意。
这种强调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的教育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小说中,爱弥儿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儿童。
他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的教育思想,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积极向上的社会成员。
《爱弥儿》这部小说虽然并未明确表达特定的教育思想,但通过对爱弥儿个性特点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与教育相关的思想,如强调自由和独立、注重情感和人性的培养、倡导自主思考和创造性思维、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等。
这些思想都启示了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价值,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卢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论卢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一、本文概述《论卢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及其意义》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教育巨著《爱弥儿》中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对于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深远影响。
卢梭作为18世纪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其教育思想在当时具有革命性,对于后来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首先将对卢梭及其《爱弥儿》进行简要介绍,概述卢梭的生平和教育背景,以及《爱弥儿》一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随后,将重点分析卢梭在《爱弥儿》中所阐述的自然教育观、儿童中心论、阶段性教育等核心教育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背后的哲学基础和理论依据。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评价卢梭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分析其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卢梭教育思想的内涵和精髓,认识到其对于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并为当今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卢梭教育思想概述卢梭,这位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通过其杰作《爱弥儿》深刻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理论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当时社会教育制度的批判。
他坚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自然人,即一个自由、独立、道德高尚的人,而非被社会习俗和偏见束缚的人。
卢梭强调教育应遵循自然法则,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他批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认为那种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和纪律约束的教育方法剥夺了儿童的自由,压制了他们的天性。
相反,他提倡让儿童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成长,通过亲身体验和感知来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卢梭看来,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
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决定了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
因此,他主张通过情感教育、榜样示范和实践锻炼等方式来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同时,他也强调教育者应以身作则,以自身的道德行为来影响和引导儿童。
卢梭还关注到了女子教育的问题。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爱弥儿》是一部具有深刻教育思想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描述小女孩爱弥儿成长的过程,展现了一种健康、积极的教育理念。
本文将从爱弥儿的成长环境、爱弥儿的教育方式以及爱弥儿的性格特点三个方面来阐述《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
爱弥儿的成长环境是她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础。
在小说中,爱弥儿的成长环境是一个充满温馨、美好的家庭。
爱弥儿的父母对她充满关怀和爱护,他们不仅给予她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给予她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父母之间和睦相处,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也对爱弥儿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爱弥儿的成长环境为她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爱弥儿的教育方式也是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说中,爱弥儿的父母采取了一种开放、民主的教育方式,他们尊重爱弥儿的个性,充分尊重她的意见和选择,给予她充分的自由空间。
在与爱弥儿的交流中,他们不会主动干涉她的行为和选择,而是通过引导和启发的方式来教育她。
爱弥儿在自由、平等的成长环境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提升,她拥有了自主、独立的人格和思想。
爱弥儿的性格特点也是她教育思想的重要表现。
在小说中,爱弥儿的性格开朗、乐观,她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对待身边的人和事都充满了热情和善意。
这种积极的性格特点与她所受的健康教育密切相关。
爱弥儿在家庭中获得了充分的爱与养分,她在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得到了精神上的滋养,这使得她拥有了一颗善良、纯真的心灵。
《爱弥儿》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健康、积极的教育理念,它将家庭教育放在了首要的位置,提倡父母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全面的关怀和爱护。
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当从小孩子的角度出发,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引导他们健康、积极地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像爱弥儿一样健康、积极的新一代。
第二篇示例:《爱弥儿》是一部中国古代著名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
浅谈《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
浅谈《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作家卢梭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以故事的形式展示了作者对于儿童教育的思考和观点。
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孤儿女孩爱弥儿的成长历程,通过她与世界的互动和各种经历,反映了作者对于儿童教育的思考和主张。
本文将从作者对儿童的尊重、自由教育的倡导以及以爱心和耐心引导儿童成长等几个方面对《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进行浅谈。
在《爱弥儿》中,作者强调尊重儿童的独立个体性。
爱弥儿是一个有自己思想和意愿的儿童,她不被任何既定的规则和制度所束缚,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生活方式。
作者通过描述爱弥儿的行为和言语,展示了她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尊重,让读者感受到儿童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在教育方面,作者提倡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不对其进行强制性的统一化教育,而是让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性进行学习和成长。
这也体现了作者对儿童天赋的认可和培养,希望通过尊重和激发儿童的个人兴趣和创造力来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者在《爱弥儿》中倡导自由教育的思想。
自由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故事中,爱弥儿的养父母给予她充分的自由,鼓励她进行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考。
作者认为,儿童应该通过亲身实践和探索来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
这种自由教育的理念不仅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由教育,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进行学习和成长,实现个体差异化教育。
在《爱弥儿》中,作者强调了以爱心和耐心引导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爱弥儿是一个有着深厚感情的孩子,她养父母的悉心照料使她感受到了家庭温暖和爱的力量。
在教育方面,爱弥儿的养父母给予她无穷的爱和耐心,对她的行为和思想给予正面的引导和评价。
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强调了对待儿童应该是充满爱心和耐心的,不能对他们进行过度的指责和压力。
爱心和耐心不仅能够让儿童感受到安全和信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和社交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与他人和睦相处。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由卢梭所著的一部关于教育的重要著作。
它从教育的角度探讨了人的天性和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教育思想。
在这部著作中,卢梭强调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提倡以孩子的自然天性为基础进行教育,反对一切对孩子天性的扭曲和压抑。
他还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建议,这些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卢梭在《爱弥儿》中强调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孩子的天性是纯洁而善良的,每个孩子都应该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他提倡父母和教师应当以孩子的天性为基础,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个性,不应该对孩子进行过多的干预和强制。
他认为,家庭和学校应该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最自然的成长和发展。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建议。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通过生活来进行的,而不应该是通过书本和课堂来进行的。
他主张教育应该贴近生活,引导孩子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还强调了教育的灵活性和个性化,认为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世界,教育问题依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卢梭的教育思想提醒我们,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应该以人的天性为基础,尊重孩子的独立和个性,创造一个和谐宜人的教育环境。
他的教育思想也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在创新中培养自己的人格和品质。
我们可以在卢梭的教育思想中找到不少有益的启示,这些启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教育问题备受关注。
我们需要借鉴和吸取卢梭的教育思想,让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建立一个和谐宜人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卢梭《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教育的本质,深入研究教育的规律,不断完善和改进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论卢梭《爱弥儿》的教育学思想
河 南 农 业 2019 年 第 10 期(下)
14 H E N A N N O N G Y E
教育管理
JIA O Y U G U A N L I
的方法,以帮助其去发现世界的秩 序、社会的规则乃至找到自己的人生 伴侣。这种教育观,是一种全人的教 育观,是人的全面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的必然需求。
二、《爱弥儿》 中的“乡村”视角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是 《爱弥 儿》 一书的精华。无论是爱弥儿的生 长环境,还是作者理想的生活场景, 甚至是爱弥儿及其理想伴侣苏菲的相 见、相交和相爱之地都在外省的异 乡,这是有别于作者在文中一再抨击 的“巴黎”的对照物。这种讴歌乡 村、热爱自然,反对城市禁锢人思 想、灵魂、行为和发展的思想是卢梭 自然主义教育观“乡村”视角的鲜明 特征。“由此,从自然状态也即从动物 状态经历漫漫进化而来的现在的人类 的种种特征,如理性、正义感、对朋 友的爱、对荣誉的追求等,这些被视 为人性之基本构成的东西在卢梭看来 不过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偶然事件的结 果,这种结果绝非必然,不是人的本 质,所谓的人性不过是历史的产物。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人的诸多特征也可 以从来没有。这是一种演化论的观 点,也是卢梭信奉近代自然科学的必 然结果。” 第一,乡村是自然主义的代名 词。在卢梭看来,乡村的一切都是宇 宙自然而然的结果,尽管这其中掺杂 了宗教的宿命论色彩,但这种强调自 然环境对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是值得 注意的。尤其是作者大力讴歌了乡村 教育对爱弥儿及其代表的“野蛮人” 的作用,这是今天研究西方教育史所 不得不深思的地方。然而,卢梭的自 然主义又是唯心的,过分强调只要按 照情欲和自然法则就行,“他在十岁的 时候是听糕点指挥的,在二十岁的时 候是听情人指挥的,在三十岁的时候 是只知道追逐享乐的,在四十岁的时 候是只知道追逐野心的,在五十岁的 时 候 是 只 知 道 追 逐 钱 财 的 ”。 通 篇 来 看,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认为,尽 管教育有规律可循,但总体来说,乡 村是要胜过城市的。“城市是坑陷人类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的成长过程可以看作是她在家庭和社会中接受教育的过程。
从剧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聪明、敏感、独立思考的女孩。
她父亲波莱尼斯对她的教育却是过于严厉和控制。
他几乎没有给予爱弥儿自由和独立的发展空间,而是过度干涉她的行为和选择。
波莱尼斯的过分保护和控制使爱弥儿无法体验真正的自由和独立,她对自己的感情和命运也逐渐失去控制。
这一点反映出一种常见的教育误区,即家长对子女的过度保护和干涉,可能会限制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爱弥儿与她的父亲之间的关系也是这部作品中一个重要的教育主题。
从剧中可以看出,波莱尼斯作为父亲对爱弥儿的关爱和期望是真诚的,他希望她能够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
他对爱弥儿的控制和不信任却导致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爱弥儿感到被束缚和压迫,她对父亲的反抗和违抗也成为故事的一个关键点。
由于父亲对她的过度保护和限制,爱弥儿渴望摆脱束缚,追求自己的幸福。
父亲与爱弥儿的关系反映出教育中的权威与自由之间的矛盾,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合理期望与过度干涉之间的平衡问题。
爱弥儿与其他角色的互动也暗示了不同教育观的碰撞。
她与哈密莉亚的亲密关系展示了友情、信任和相互支持的教育观。
哈密莉亚一直支持爱弥儿,鼓励她追求自己的幸福。
相比之下,爱弥儿与克洛尼斯的关系则暴露了教育中存在的虚伪和利用的问题。
克洛尼斯通过欺骗和利用爱弥儿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背叛让爱弥儿陷入了绝望和悲剧。
莎士比亚的《爱弥儿》通过爱弥儿的成长过程、与父亲的关系以及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展示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问题。
这部作品警示着过度干涉和控制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强调了教育中权威与自由、期望与干涉之间的平衡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爱弥儿》一、引言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
”此言极是。
第一次诚诚恳恳地读完卢梭的《爱弥儿》,虽说有一点雾里看花,但其中表达出来的教育思想,还是给了我很强的冲击力,让我不由得希望仔细分析,好好吸收。
二、主要内容《爱弥儿》是—部小说体裁的教育著作,在这本书里,卢梭通过对他所设想的学生爱弥儿的教育,竭力反对经院主义教育,系统地阐明了他的自然教育的理论。
作者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第一卷中,着重论述对两岁以前的婴儿如何进行体育教育,使儿童能自然发展。
儿童在这一时期有感觉而没有思考能力,所以这一时期应以身体的养育和锻炼为主。
具体论述了母亲应该让婴儿充分的活动而不是束缚他们;怎样喂食;谨慎给婴儿用药;选择怎样的保姆;婴儿应该生长在纯自然环境中;以及慎重对婴儿进行语言教育等。
第二卷中,他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时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时期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
对儿童继续进行大量的感知觉的接触与教育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为日后发展他的智慧。
这一阶段开始培养儿童的个人生活,使儿童懂得一些道德观念。
他对学校教师和家长教育儿童的一些方式如恐吓、理性教育等进行了批判,认为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点给予学生适当的教育,绝不能超越儿童的发展阶段进行下一阶段的教育。
卢梭重视这一时期的感官训练和身体发育,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训练原则和方法。
在第三卷中,他认为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智育教育,即知识学习以及劳动教育等问题。
卢梭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并注意通过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对学习内容的要求是有用且能增进人的聪明才智的知识;对智育的基本原则是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觉自动学习,反对啃书本和长篇大论的口头解释。
第四卷中,他认为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开始进入社会,所以主要论述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
卢梭认为道德教育应从发展人的自爱自利开始。
宗教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他指出,没有信念,就没有真正的美德。
此外,还提出了青年时期的爱情教育和性教育问题,并把它们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在第五卷中,他认为男女青年由于自然发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论述对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教育。
卢梭认为,像男孩的教育一样,对女孩也是首先培养健康的身体,但更着重于培养灵巧。
三、思想归类我对卢梭文中的教育思想进行归类,卢梭主要阐述了以下四点:1教育目的“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
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与我们。
”“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
我们的才能的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
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师的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
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良好的教育的。
”诚然教育的目的其实简单点说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来实现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程,卢梭所提出的每个人的三个教师:自然、人和事物,我觉得是很全面的概括了人一身的教育发展。
这三方面互相影响,相互制约,不过我倒是更侧重人的教育,有人说“婴儿就像是一张白纸,老师就是这张白纸的绘画者”由此看出教师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教师是“活”的只有在教育的过程中将自然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合理的整合和运用到教育过程中,才能真正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2培养什么样的人“生活,这就是我要教他的技能。
从我的门下出去,我承认,他既不是文官,也不是武人,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一个人应该怎样做人,他就知道怎样做人,他在紧急关头,而且不论对谁,都能尽到做人的本分;命运无法使他改变地位,他始终将处在他的地位上。
”“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我们一开始生活,我们就开始教育我们自己了;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我们的第一个教师便是我们的保姆。
”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的人?这个问题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各国根据自己国情制定出培养人的方案。
卢梭的观点就体现出它的自然教育法,我倒是比较认同,因为不管一个人承担着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有一点是肯定的,你不能脱离这个社会而存在,做为一个社会人,你必须得首先学会怎样做人,我觉得应该就是我们的德育了,德才兼备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无得有才终究是不会被社会所认可的,所以现在我国的教育培养方案也是将学生的德育的培养放在了首要的位置,然后才是智育,我觉得是很正确了,因为这样才会培养出能够生存并且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3怎样教学生“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问题不在于防他死去,而在于教他如何生活。
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那就是要使用我们的器官,使用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们感到我们的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现代社会,每个人的压力都不小,特别是中国的孩子,从小就面临学业的巨大压力。
好不容易辛苦考上大学之后,又面临就业的压力。
如今大学生、研究生失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前不久还有大学生自杀,去年也有研究生自杀的报道。
这些报道让人看了不由的痛心疾首,到底我们教育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呢?据调查,这些案例中的主人公很多在童年都有过非常的经历,并且有可能从小就给他们埋下了隐患的种子,以至于他们长大后面对社会种种压力,不知道如何去化解压力,于是就走了极端的道路。
卢梭的教育观点是,从小就要培养孩子能吃苦,有承受能力,教育就是要教学生如何生活,如何面对挫折。
这是很中肯也是必要的,只有从小就培养他应对困难坚毅和不拔的精神,他们才能经受住以后残酷的社会考验。
4痛苦教育“我非但不小心谨慎地预防爱弥儿受什么伤,而且,要是他一点伤都不受,不尝一尝痛苦就长大的话,我反而会感到非常苦恼的。
忍受痛苦,是他学习的头一件事情,也是他最需要知道的事情。
……有些人用各式各样的东西把孩子围起来,预防他受到任何伤害,以致他在长大后一有痛苦便不能对付,既没有勇气,也没有经验,只要刺痛一下便以为就要死了,看见自己流一滴血便昏倒过去,弄成这样的结果,我们还能说这一大堆设备有什么用呢?”痛苦教育大概也应该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为什么现代的孩子更是很怕吃苦,因为他们从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小时父母会因为小孩学走路摔了一跤而自责好几天,我觉得这会无形中纵容孩子,我们不能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孩子们受伤,因为受伤总是难免的。
但是我们可以告诉他们避开无谓的伤害或受伤。
比如利器戳到眼睛总不是好事。
但是,有一些伤痛大概再所难免,比如奔跑中的摔倒。
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谁也不能避免痛苦的困扰,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一遇到痛苦就要投降。
不然我们的孩子就会太软弱,太没有力量。
如果被打火机的火花烧了一下手指,他们就知道玩火是危险的;如果手指流血我们就要教他们学会使用创口贴,大概方法是最重要的。
四、思想精髓我认为《爱弥儿》中的思想精髓是“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主张教育归于自然,摆脱封建社会的污染。
教育归于自然就是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表现在教育目的上,就是指教育必须要保持儿童的自然天性,必须培养“自然人”。
“自然人”要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为理想社会的到来而奋斗。
这样就使教育适合于儿童,适合儿童的心理,把儿童看作儿童,把儿童看作教育思想的主体和教育中最积极的因素。
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然发展。
他认为教育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来自自然、来自周围的人们以及来自外部世界的事物。
我们必须去正确看待儿童和尊重儿童。
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宠物和玩物。
他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的人。
作为父母在一定程度上要尊重儿童,按儿童的意愿去做。
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他呼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具有借鉴意义。
其次,要把儿童看成“儿童”。
毕竟孩子就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特有的想法和感情,我们有时不能很好的揣摩他们的心理,也不能了解他们的思想。
因此,当我们把自己认为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在他们的头脑中可能灌入的是许多荒唐和谬误的东西,而非真理。
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如果成人、家长、老师的正面引导不能教育孩子时,我们可以对其采取“自然后果法”,这也是卢梭的一个思想。
另外,在对儿童进行教育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条件下的“直观教育”。
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天性应该让他们直接面对自然这本书,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直接观察来扩展知识范围。
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取的。
我们现在的孩子,有很大一部分被长期关置在家里,不少长期娇生惯养,生活在狭小的空间中,书中所描述的大量知识很难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和想法,也不能够真正了解书中的含义,因此适当的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捕获他们所缺乏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应该让他们“回归自然”,自己去学习和锻炼,如此所得的收获将收益非浅。
卢梭自然教育理论是在批判封建教育的不合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尽管其中有许多偏激与片面之处,但仍然狠狠地冲击了封建旧教育,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制度,是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
他第一次把教育的对象即儿童提到了教育的中心地位,打破了千年因袭的教育的陈规旧习,把儿童变成了一个主动接受教育的活泼的儿童;他要求教育适应自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对后来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的发展是可贵的启示;他强调进行教育要追随儿童的本性,以及让儿童通过生活进行学习的主张,则成为后来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同时,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他主张的摆脱社会制约而率性发展的自然教育其实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教育;他是教育效能的积极肯定者,他甚至试图通过教育来改造整个社会,不过在个人与国家,在培养自然人和公民的取舍中,他把两者截然对立,可见其思想中充满矛盾;他把儿童的发展严格划分为五个时期,主张在一个阶段绝对只能着重发展某种教育,而不允许有丝毫的超前,这难免有些机械化和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