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砖混结构计算书(终稿)

(完整版)砖混结构计算书(终稿)
(完整版)砖混结构计算书(终稿)

办公楼(四层)砖混房屋结构

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 0.000,室内外高差450㎜。地震烈度:7度。

(2)、墙身做法:外墙墙身为普通实心砖墙,底层外墙厚370㎜,其余墙厚240㎜。墙体底层MU15砖,M7.5砂浆砌筑,二至四层用MU10砖,用M5混合砂浆砌筑,双面抹灰刷乳胶漆。

(3)、楼面做法:20㎜水泥砂浆地坪。100㎜钢筋混凝土板,20㎜厚天棚水泥砂浆抹灰。

(4)、屋面做法:二毡三油绿豆砂保护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50mm厚泡沫砼,100厚钢筋砼现浇板,20mm厚天棚水泥砂浆抹灰。

(5) 、门窗做法:门厅,底层走廊大门为铝合金门,其余为木门。窗为木窗。

(6) 、地质资料:砂质粘土层地基承载为特征值fak=190KN/m2,fa=1.1fak。

(7)、活荷载:走廊2.0KN/㎡,楼梯间2.0KN/㎡,厕所2.5KN/㎡,办公室2.0KN/㎡,门厅2.0KN/㎡。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

二、构件初估。

1、梁尺寸确定。

初步确定梁尺寸(取最大开间4500mm):

梁高h: L/12=375㎜,取 h = 500㎜

宽b: h/3=167㎜,取 b=200㎜

3.初选楼板。

楼板为现浇双向连续板,t (1/60)L =75㎜. 取t = 100㎜.

三、结构计算书

一)、荷载计算

(1)屋面荷载

二毡三油绿豆砂 0.35KN/m2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0 KN/m2

50mm厚泡沫砼 0.25 KN/m2

100厚钢筋砼现浇板 2.50 KN/m2

20mm厚板底抹灰 0.34 KN/m2

屋面恒载合计 3.84 KN/m2

屋面活荷载(不上人) 0.7 KN/m2(2)楼面荷载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0.40 KN/m2

100厚钢筋砼现浇板 2.50 KN/m2

20mm厚板底抹灰 0.34 KN/m2

楼面恒载合计 3.24 KN/m2

楼面活荷载 2.0KN/m2

(3)墙体荷载

双面粉刷240mm厚砖墙 5.24 KN/m2

双面粉刷370mm厚砖墙 7.62 KN/m2

木窗 0.30 KN/m2

此办公楼为一般民用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

结构的重要性系数γ0=1.0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γG=1.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γQ=1.4

二)正常情况下墙体承载力验算

1、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表4.2.1“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因本设计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屋盖和楼盖,最大横墙间距9m(小于32m),该房屋属于刚性方案房屋。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表4.2.6“外墙不考虑风荷载影响时的最大高度”,本设计层高3.3m<最大层高4m;房屋总高13.65m <最大总高28m,故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2.高厚比验算

(1)根据M7.5和M5混合砂浆,从《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查得墙体的允许高厚比:首层为[β]=26;2-4层为[β]=24。

(2)内横墙高厚比验算。

①2-4层横墙:

2-4层横墙间距s=9m;层高H=3.3m

根据s=9m>2H=6.6m。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1.0×H=3.3m

h=240mm承重横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μ1=1.0。

横墙无开洞允许高厚比降低系数为μ1=1.0。

于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式(5.1.1)得

β= H0/ h=3300/240=13.75<μ1μ2[β]=24

2-4层横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②首层横墙:

首层横墙间距S=9m;层高H=3.3+0.45+0.5=4.25m

根据S=9m>2H=8.5m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1.0×H=4.25m

h=240mm承重横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μ1=1.0

横墙无开洞允许高厚比降低系数为μ2=1.0

于是

β= H0/ h=4250/240=17.7<μ1μ2[β]=26

首层横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②2-4层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2-4层横墙间距S=9m;层高H=3.3m

根据S=9m>2H=6.6m,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1.0×H=3.3m

h=240mm承重纵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μ1=1.0

纵墙S=9m范围内开窗洞两个b s=4.2m(取较大开间窗洞),开洞后允许高厚比的降低系数为

μ2=1.0-0.4b s/s=1-0.4×2×2.1/9=0.813>0.7

取μ1=0.813

于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β= H0/ h=3300/240=13.75<μ1μ2[β]

=1.0×0.813×24=19.512

2-4层纵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④首层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首层横墙间距S=9m;层高H=3.3+0.45+0.5=4.25m

根据S=9m>2H=8.5m,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得

H0=1.0×H=4.25m

H=370mm承重横墙允许高厚比不提高,即μ1=1.0

纵墙开洞后允许高厚比降低系数为μ2=0.813

于是

β= H0/ h=4250/370=11.48<μ1μ2[β]

=1.0×0.813×26=21.138

首层纵墙高厚比满足要求。

3.外纵墙墙体承载力验算

(1)选取计算单元和确定受荷面积。

因外纵墙有窗洞口,窗间墙承受进深梁传来的集中荷载,故取-个较大开间,即4.5m作为计算单元。其受荷载面积为(近似的按装配式简化)

4.5×3.0=13.5m2

(2)确定控制截面。

每层取两个控制截面:窗间墙顶部截面I—I和窗间墙下部截面II—II。

2-4层墙厚均为240mm,窗间墙宽2400mm,故控制截面面积为

A2=A3=A4=240×2400=576000mm2

底层370mm厚墙的截面面积为:A1=370×2400=888000mm2

墙体轴力及弯矩计算简图

(3)计算进深梁反力对墙体中心线的偏心距。

先确定梁端的有效支承长度a0 ,然后再计算偏距e 。

①有效支承长度a0 ;

2—4层为

a

=183mm<h=240mm

故取a0=183mm。

首层为a0=155.4mm<h=370mm

故取a0=155.4mm

⑨偏心距;

2-4层进深梁反力对墙体中心线的偏心距e1为

e i=0.5h-0.4 a0=0.5×240-0.4×183=46.8mm

首层进深梁反力对墙体中心线的偏心距e1为

e1=0.5h-0.4a0=0.5×370-0.4×155.4=122.84mm

(4)验算各层墙体控制裁面的承载力:

当设计墙和基础时,计算截面以上各楼层活荷载应乘以折减系数,当计算截面以上楼层为2--3层时折减系数为0.85。

1)屋面荷载q1=1.2×3.84+1.4×0.70=5.588KN/m2

2)楼面荷载

静荷载q2=1.2×3.24=3.888KN/m2

活荷载q3=1.4×2.00=2.8 KN/m2.

3)墙体自重

第4层I—I截面以上240mm墙体自重为:

N1=1.2×4.5×0.4×5.24+1.2×0.24×0.30×4.5×25

=21.04KN

第2、3、4层I-I截面至II-II截面240m墙体自重为:

N2=1.2×2.1×2.7×5.24+1.2×2.1×1.8×0.3=37.01KN

第1-4层I-I截面至I-I截面240mm墙体自重为:

N3=1.2×(4.5×3.3-2.1×1.8)×5.24+1.2×2.1×1.8×0.3

=70.97KN

底层370厚墙体自重为:

I-I截面至Ⅱ-Ⅱ截面370mm墙体自重为:

N4=1.2×2.1×2.7×7.62+1.2×2.1×1.8×0.3=53.21KN

底层I-I截面至二层Ⅱ-Ⅱ截面240mm墙体自重为:

N5=1.2×4.5×0.9×5.24+1.2×4.5×0.3×7.62+1.2×2.1×1.8×0.3=39.17KN

Ⅱ-Ⅱ截面以下370mm墙体自重为

N6=1.2×(4.5×1.85-2.1×1.8)×7.62+1.2×2.1×1.8×0.3

=42.92KN

4)大梁自重(线荷载)

q4=1.2×0.2×0.5×25.0=3.0KN/m

(4)内力分析

1)屋面传来的集中荷载

N p1=4.5×3×5.588+3×3=84.44KN

2)楼面传来的集中荷载

当折减系数为0.85时

N p2=N p3=N p4=4.5×3×(3.888+0.85×2.8)+3×3=93.62KN

3)第2-4层墙顶大梁反力偏心距

当M5时0a

e p=d/2-0.40a=240/2-0.4×183=46.8 mm

4)底层墙顶大梁反力偏心距

当M7.5时0a155.4mm

e p =370/2-0.4×155.4=122.84mm

(5)内力组合及截面验算

1)试验算第二层墙体

假定第二层及以上墙体均采用M5砂浆。取两个控制截面进行验算,上截面I—I为窗洞口上部,下截面Ⅱ-Ⅱ为墙体窗洞口下部。

第二层I—I截面的内力组合及承载力验算

N1-2=21.04+2×70.97+84.44+2×93.62=434.66KN

M1-2=N p3e p=93.62×46.8=4381.42KN·mm

当采用MU10砖、M5砂浆时,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1.50MPa。

截面面积 A=240×2400=576000mm2

墙的计算高度H0=3300mm

墙的高厚比β=H0/h=3300/240=13.75

e=M1-3/N1-3=4381.42/434.66=10.08mm

e/h=10.08/240=0.042

由M5,e/h=0.042,β=13.75,查表可得 =0.685

[N]= ?Af=0.685×0.576×1.5×103=591.84>N I-2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

2)第二层Ⅱ--Ⅱ截面内力组合及承载力验算

NⅡ-2=N I-2+N d2=434.66+37.01=471.67KN

MⅡ-2=0

由M5,e/h=0,β=13.75,查表可得?=0.776

[N]= ?Af=0.776×0.576×1.50×103=670.464KN> NⅡ-2

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

3)底层墙体

墙体厚度370mm,A=370×2400=888000mm2=0.888m2

采用M7.5砂浆

底层墙I--I截面内力组合及承载力验算

N I-I=471.67+39.17=510.84KN

M I-1=510.84×65-93.62×122.84

=21705.2554KN·mm

e=M1-1/N1=21705.255/510.84=42.489mm

e/h=42.489/370=0.115

β=H0/h=3950/370=10.67

由M7.5,e/h=0.115,β=10.67,查表可得?=0.4166

[N]=?Af= 0.4166×0.888×1.69×103=765.78KN> N I- 1 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

底层墙基础顶面内力组合及承载力计算

N Ⅱ-1=N I-1+N d1 =510.84+39.17+42.92=592.93KN M Ⅱ-1=0

由M7.5,e /h =0, β=10.67,查表可得?= 0.853 [N ]=?Af= 0.85325×0.888×1.69×103=1280.48KN> N Ⅱ-1 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 4、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1)进深梁梁端无梁垫时的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1)验算二层大梁底:

a 1=

183mm <h =240mm

故取a 1=183mm 。

A 1=a 1b c =183×200=36600 mm 2 压应力不均匀系数η=0.7

A 0=h(2h+b) =240(2×240+200) =163200 mm 2

γ=

1+0.35=1.65<2.0

故取γ=1.65 上部荷载折减系数:

1

A A =16320036600=4.459>3,故取ξ=0 ηγA 1f =0.7×1.65×36600×1.5=63.4095KN <N U +N 1=93.62KN 结论是:局部受压承载力均不满足要求,需设置粱垫。

选梁垫厚t b =200mm,宽a b =240mm, 长度b b =500mm, 垫块两侧各挑出150mm <h b =200mm ,符合规范不宜大于垫块高度的要求。 验算梁垫下砌体局部抗压强度,这时

A 0=h(2h+b) =240(2×240+500) =235200mm 2

γ==1+0.35=1.439<2.0

于是'γ=0.8γ=1.151

N u =A b σu =240×500×162.942402400

?=28.28KN

N u 的偏心距:e 01 =0 N 1 的偏心距:

e 02 =240/2-0.4a 1=120-0.4×183=42.8mm N u 和N 1的合力N 对垫块形心的偏心距: e 0 =01

02

11±+u u N e N e N N =93.62Х42.828.28+93.62

=32.87mm

据0

b e a =32.87240

=0.137和K β≤3查表?1=0.8123

'γ?1Ab f =1.151×0.8123×240×500×1.5=168KN >N U +N 1=121.9KN

符合局部抗压强度要求。三四层梁底也按此设置梁垫。 2)验算一层大梁底:

首层为 a 1=155.4mm <h =370mm

故取a 1=155.4mm 。

A 1=a 1b c =155.4×200=31080mm 2 压应力不均匀系数η=0.7

A 0=h(2h+b) =370(2×370+200) =347800mm 2

γ==1+0.35=2.11>2.0

故取γ=2.11 上部荷载折减系数:

1

A A =34780031080=11.19>3,故取ξ=0 ηγA 1f =0.7×2.11×31080×2.07=95.338KN <178.9KN 结论是: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需设置粱垫。

选梁垫厚t b =200mm,宽a b =370mm, 长度b b =500mm, 垫块两侧各挑出150mm <h b =200mm ,符合规范不宜大于垫块高度的要求。 验算梁垫下砌体局部抗压强度,这时 A 0=h(2h+b) =370(2×370+500) =458800mm 2

γ=

1+0.35=1.775<2.0

于是'γ=0.8γ=1.42 N u =A b σu =370×500×178.92400

370?=37.28KN N u 的偏心距:e 01 =0 N 1 的偏心距:

e 02 =370/2-0.4a 1=185-0.4×155.4=122.84mm N u 和N 1的合力N 对垫块形心的偏心距: e 0 =01

02

11

±+u u N e N e N N =178.9Х122.8437.28+179.9

=101.65mm

据0

b

e a =101.65370

=0.2747和K β≤3查表?1=0.5306

'γ?1Ab f =1.42×0.5306×370×500×2.07=288.534KN >N U +N 1=178.9KN

(符合局部抗压强度要求)

本工程设置梁垫后,局部受压承载力均满足要求。 (三)现浇进深梁计算设计

1、确定计算简图

进深梁计算简图及钢筋配筋图

(1)确定支座类型:

进深梁bh=200mm×500mm,放置在纵墙上,按两端铰支计算。

(2)确定计算跨度:

进深梁的净跨为6000-240=5760mm

进深梁反力对墙体中心线的偏心距分别为46.8(2-4层)和122.84mm(一层),则反力对墙体内侧的距离分别是120-46.8=73.2mm和180-122.84=

57.16mm。于是梁的计算跨度为

l 0=5760+2×73.2=5906.2mm l 0=5760+2×57.16=5874.32mm 取计算跨度为l 0=5900mm =5.9m 。

(3)确定梁上的线荷裁设计值:(200mm×500mm 永久荷载标准值0.62KN/m 2)。

4层顶 (5.58+0.62×1.2)×4.5=28.46kN /m

1、2、3层顶(3.24×1.2+2.0×1.4+0.62×1.2)×4.5 =33.44kN /m

取 q =33.44kN /m 计算。 2.配置纵向钢筋

选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 25 ,f c =11.9N /m 2,钢筋强度等级为Ⅱ级, f y =300 N /m 2,按两排钢筋计算,h 0=500-60=440mm ,据计算弯矩为 M =18q l 2=18

×33.44×5.92=125.52kN·m

查《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手册》中b =200mm ,h =500mm 栏,当M =148.26kN·m 时。需钢筋面积As =1209mm 2。

选筋:6Φ18(As =1527mm 2>1209 mm 2)。 3、配置箍筋

据净跨l 0=5.76m ,计算最大剪力: V =12q l 0=12

×33.44×5.76=96.31KN 查《建筑结构设计实用手册》据β1=0.946,计算

V 1β=96.31

0.946

=101.81 kN 选配箍筋Φ6@200,其受剪承载力是l22.8kN >101.81kN 。

(四)现浇双向板计算设计

1、材料与尺寸

厕所楼板采用I级钢筋,C20混凝土现浇,四边与圈梁整体浇筑,因n=l2/l1=6/4.5=1.33<2,故按四边固定双向板设计,进深尺寸l2=6m,开间尺寸l1=4.5m,板厚h=l20mm。

2、荷载计算

水泥楼面设计值 1.2×1.65=1.98kN/m2

现浇楼板l20厚设计值 1.2×0.10×25=3.00kN/m2

楼面可变荷载设计值 1.4×2.0=2.80kN/m2

合计q=7.78kN/m2

3、配筋

根据长宽比n=l2/l1=6/4.5=1.33<2,判断该板属于双向板。

据n=1.33,查《建筑结构》“双向板系数”得

α=0.70 β=1.9 k=8.21×10-3

并取弯矩折减系数为γ=0.8,板的有效高度为h01=120-20=100mm。

As1=γq l2/k1h0=0.8×7.78×4.52/8.21×10-3×100=153.3mm2/m

选Φ8@200(A s=251mm2)。

As2=a As1=0.7×153.3=107.31mm2/m

选Φ8@200(A s=251mm2)。

AsⅠ=β As1=1.9×153.3=291.27mm2/m

选Φ10@250(A s=314mm2)。

AsⅡ=aβAs1=0.7×1.9×153.3=203.89mm2/m

选Φ10@250(A s=314mm2)。

双向板配筋示意图

(五)现浇雨棚计算设计

设计对象是首层两侧旁门上的雨棚板及雨棚梁。计算简图见附图。

雨棚板及雨棚梁计算简图和配筋图

1、雨棚板计算设计

(1)材料;

材料选用钢筋Ⅰ级,f y=210 N/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 c=9.6N/mm2,f t=1.10N/mm2。

(2)尺寸:

雨棚板悬挑长度l=1.2m=1200mm

雨棚板宽 b=2.1m=2700mm

根部板厚按[h=(1/12)l0计] h=1200/12=100mm

端部板厚 h d=60mm

雨棚梁尺寸 bh=360mm×240mm

(3)荷载。

雨棚板端部作用施工荷载标准值,沿板宽每米Pk=1kN/m,板上永久荷载标准值:

板上20mm防水砂浆 0.02×20=0.4kN/m2

板重(按平均80mm厚计) 0.08×25=2.0kN/m2

板下20mm水泥砂浆 0.02×20=0.4kN/m2

合计qk’=2.8kN/m2

取板宽1m计算,则

q k=2.8kN/m2×1=2.8kN/m2

(4)内力。

固定端截面最大弯矩设计值:

M=1

2q k l2γG +pk lγq=1

2

×2.8×1.22×1.2+1.2×1.4

=4.1kN·m=4.1×106 N·m

(5)配筋。

查《建筑结构设什实用手册》选h=100列,当M=4.55 kN·m时,需钢筋面积As=280mm2。

选Φ8@180,(As=279mm2),将钢筋置于板的上部,并伸入支座内不小于30d =30×8=240mm[注:30d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03—2001)》表6.1.4“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而得,选分布钢筋选Φ6@250。

2.雨棚梁计算设计

(1)计算雨棚梁的弯矩和剪力设计值。

①荷载设计值;

雨棚梁净跨为2.1m,计算跨度按2.5m计算。

由于过道上的预制板搁且在纵墙上,故雨棚梁上不承受粱、板传来的荷载。

雨棚梁上墙体线荷载设计值,按取高度为三分之-净跨范围内墙重的原

则计算,即1

3l0=1

3

×2.4=0.8m范围内的墙重,于是墙重设计值为:

1.2×0.8×7.61=7.31kN/m

雨棚板传来的线荷裁设计值为

γ

G q k

’b+γq P k=1.2×2.8×1.20+1.4×1=5.43kN/m

雨棚梁上线荷载设计值为:

q=7.31+5.43=12.74kN/m

②弯矩:

雨棚梁设计弯矩设计值为

①计算由板上均布荷载在梁的单位长度上产生的力偶设计值为:

M=1

8q l2=1

8

×12.74×2.52=9.95KNm

②剪力

V=1

2q l0=1

2

×12.74×2.4=15.29kN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设计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学生姓名李宇康 学号124100161 系、专业城市建设系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周卫 2015年5 月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1765, M=169KN·m,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800×6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 计值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一: 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1-1 土 层代号名称 厚 度 m 含水 量w (%) 天然 重度 (kN/m3 ) 孔 隙 比 e 侧模 阻力 桩端 阻力液性 指数 I L 直剪试验 (直快) 压缩 模量 E s (MPa) 承载力 特征值 f k(kPa) q sk kPa q pk kPa 内摩 擦角 ?? 粘聚 力c (kPa) 1 杂填土 2.0 20 18.8 2 2 6.0 90 2 淤泥质土9 38.2 18.9 1.02 22 1.0 21 12 4.8 80 3 灰黄色粉 质粘土 5 26.7 19. 6 0.75 60 2000 0.60 20 16 7.0 220 4 粉砂夹粉 质粘土 >10 21.6 20.1 0.54 70 2200 0.4 25 15 8.2 260 附表二: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某实验室多层建筑桩基础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考核成绩:-------------------- 建筑教研室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3) 二、课程设计指导书 (5) (一)课程设计编写原则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指南 1、设计资料的收集 (5) 2、桩型、桩断面尺寸及桩长的择 (7) 3、确定单桩承载力 (7) 4、桩的数量计算及桩的平面布置 (10) 5、桩基础验算 (11) 6、桩身结构设计 (14) 7、承台设计 (15) 三、附录 附录一:课程设计评定标准 (21)

《桩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题目:某实验室多层建筑桩基础设计 时间及地点:2009年月日-- 月日(1周),教室 指导教师: 一、课程设计基础资料 某实验室多层建筑一框架柱截面为400mm×800mm,承担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设计值:轴力F=2800kN,弯矩M=420kN·m,H=50kN。经勘查地基土层依次为:0.8m厚人工填土;1.5m厚黏土;9.0m厚淤泥质黏土;6m厚粉土。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表所示,地下水位离地表1.5m。试设计该桩基础。 表7-35 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土层号土层名称土层 厚度 (m) 含水 量 (%) 重力密 度 (kN/m 3) 孔隙 比 液限 指数 压缩模量 (Mpa) 内摩 擦角 (0) 凝聚 力 (kPa) ①②③ ④⑤ ⑥人工填土 黏土 淤泥质黏 土 粉土 淤泥质黏 土 风化砾石 0.8 1.5 9.0 6.0 12.0 5.0 32 49 32.8 43.0 18 19 17.5 18.9 17.6 0.864 1.34 0.80 1.20 0.363 1.613 0.527 1.349 5.2 2.8 11.07 3.1 13 11 18 12 12 16 3 17 二、设计依据和资料(详见实例) 三、设计任务和要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通过《土力学地基基础》课程的学习和桩基础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基本掌握主要承受竖向力的桩基础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 本课程设计拟结合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层、高层办公楼,已知其柱底荷载、框架平面布置、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建筑物的环境及施工条件进行桩基础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包括桩位平面布置图、承台配筋图、桩配筋图及施工说明。 桩基设计依据为《建筑桩基技术规范》(IGJ94-94)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四、课程设计成果及要求 设计成果包括说明书、桩基础设计计算及施工图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1)、说明书

(完整版)砖混结构计算书(终稿)

办公楼(四层)砖混房屋结构 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 、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 室内外高差450 ㎜。地震烈度:7度。 (2) 、墙身做法:外墙墙身为普通实心砖墙,底层外墙厚370 ㎜,其余墙厚 240 ㎜。墙体底层MU15砖,M7.5砂浆砌筑,二至四层用MU10砖,用M5混合砂浆砌筑,双面抹灰刷乳胶漆。 (3) 、楼面做法:20 ㎜水泥砂浆地坪。100 ㎜钢筋混凝土板,20 ㎜厚天棚水泥砂浆抹灰。 (4) 、屋面做法:二毡三油绿豆砂保护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50mm厚泡沫砼,100 厚钢筋砼现浇板,20mm厚天棚水泥砂浆抹灰。 (5) 、门窗做法:门厅,底层走廊大门为铝合金门,其余为木门。窗为木窗。 (6) 、地质资料:砂质粘土层地基承载为特征值fak=190KN/m2, fa=1.1fak 。 (7) 、活荷载:走廊 2.0KN/ ㎡,楼梯间 2.0KN/ ㎡, 厕所 2.5KN/ ㎡, 办公室2.0KN/ ㎡, 门厅 2.0KN/ ㎡。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

二、构件初 估

1、梁尺寸确定 楼板为现浇双向连续 板,三、结构计算书一)、荷载计算 (1)屋面荷载二毡三油绿豆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50mm厚泡沫砼100 厚钢筋砼现浇板 20mm厚板底抹灰屋面恒载合计屋面活荷载(不上人) (2)楼面荷载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100 厚钢筋砼现浇板20mm厚板底抹灰楼面恒载合计楼面 活荷载 4500mm): 取h = 500 ㎜ 取b=200 ㎜ t (1/60)L =75 ㎜. 取t 0.35KN/m 0.40 KN/m 0.25 KN/m 2.50 KN/m 0.34 KN/m 3.84 KN/m 0.7 KN/m 0.40 KN/m 2.50 KN/m 0.34 KN/m 3.24 KN/m 2.0KN/m 初步确定梁尺寸(取最大开 间梁高h: L/12=375 ㎜,宽b: h/3=167 ㎜,3.初选楼板。 = 100 ㎜.

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基 础 工 程 课 程 设 计 计 算 书 系别:土木工程系 姓名:盛懋 目录 1 .设计资料 (3) 1.1 建筑物场地资料 (3) 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3)

2.1 选择桩型 (3)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3) 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4) 3.1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4) 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4) 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及群桩承载力和 (5) 5.1 四桩承台承载力计算 (5) 6 .桩顶作用验算 (6) 6.1 四桩承台验算 (6) 7 .桩基础沉降验算 (6) 7.1 桩基沉降验算 (6) 8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 8.1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9) 9 .承台设计 (10) 9.1 承台弯矩计算及配筋计算 (10) 9.2 承台冲切计算 (11) 9.3承台抗剪验算 (12) 9.4 承台局部受压验算 (12) 1. 工程地质资料及设计资料 1) 地质资料 某建筑物的地质剖面及土性指标表1-1所示。场地地层条件:粉质粘土土层取q sk=60kpa,q ck=430kpa;饱和软粘土层q sk=26kpa;硬塑粘土层q sk=80kpa,q pk=2500kpa;设上部结构传至桩基顶面的最大荷载设计值为:V=2050kn,M=300kn?m,H=60kn。选择钢筋混凝土打入桩基础。柱的截面尺寸为400mm?600mm。已确定基础顶面高程为地表以下0.8m,承

台底面埋深1.8m 。桩长8.0m 。 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表1-1 编号 名称 H m W % ? kn/m 3 ? ° S r e I p I L G s E s mpa f ak kpa a 1-2 mpa -1 1 杂填土 1.8 16.0 2 粉质粘土 2.0 26.5 19.0 20 0.9 0.8 12 0.6 2.7 8.5 190 3 饱和软粘土 4.4 42 18.3 16.5 1.0 1.1 18.5 0.98 2.71 110 0.96 4 硬塑粘土 >10 17.6 21.8 28 0.98 0.51 20.1 0.25 2.78 13 257 2)设计内容及要求 需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1)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 (3)群桩中基桩受力验算 (4)群桩承载力和 (5)基础中心点沉降验算(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为1.5) (6)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1)、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第4层硬塑粘土为桩端持力层。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为400mm ×400mm ,桩长为8米。桩顶嵌入承台50cm ,则桩端进持力层1.55米。承台底面埋深1.8m ,承台厚1m 。 2)、构造尺寸:桩长L =8m ,截面尺寸:400×4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 c f =14.3MPa 4φ16 y f =210MPa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C20、 c f =9.6MPa 、 t f =1.1MPa 3.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uk

桩基础设计实例计算书说课材料

桩基础设计实例 某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工程中,拟建一幢18层框剪结构住宅楼。场地地层稳定,典型地质剖面图及桩基计算指标见表8-5。柱的矩形截面边长为400mm ×500mm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柱底的荷载为:5840=k F kN ,180=xk M kN ·m , 550=yk M kN ·m ,120=xk H kN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取C30,配置HRB400级钢筋, 试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表8-5 地质剖面与桩基计算指标 解:(1)桩型的选择与桩长的确定 人工挖孔桩:卵石以上无合适的持力层。以卵石为持力层时,开挖深度达26m 以上,当地缺少施工经验,且地下水丰富,故不予采用。 沉管灌注桩:卵石层埋深超过26m ,现有施工机械难以沉管。以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单桩承载力仅240~340 kN ,对16层建筑物而言,必然布桩密度过大,无法采用。 对钻(冲)孔灌注桩,按当地经验,单位承载力的造价必然很高,且质量控制困难,场地污染严重,故不予采用。 经论证,决定采用PHC400-95-A (直径400mm 、壁厚95mm 、A 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十字型桩尖。由于该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区,故采用静力法压桩。 初选承台埋深d =2m 。桩顶嵌入承台0.05m ,桩底进入卵石层≥1.0m ,则总桩长

L=0.05+1.0+10.4+3.5+9.3+1.0≈25.3m 。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①按地质报告参数预估 ∑+=i sia P p pa a L q u A q R ()4596910.1803.9105.3304.1061254.044.055002+=?+?+?+?+???+??? ? ????=ππ =1150kN ②按当地相同条件静载试验成果 u Q 的范围值为2600 ~3000kN 之间,则 1500~13002/==u a Q R kN , 经分析比较,确定采用13502/==u a Q R kN 。 (2)估算桩数与平面布桩 ①初选桩的根数 3.41350 5840==a k R F n > 根,暂取5根。 ②初选承台尺寸 桩距2.14.00.30.3=?==d s m ,并考虑到xk yk >M M ,故布桩如图8-29所示: (a) 平面 (b) 立面 图8-29 承台尺寸及荷载图

桩基础课程设计终稿

目录 1 .设计资料 (1) 1.1 上部结构资料 (1) 1.2 建筑物场地资料 (1) 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2) 2.1 选择桩型 (2) 2.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3) 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4) 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4) 5 .确定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5) 6 .桩顶作用验算 (5) 7 .桩基础沉降验算 (6) 8 .桩身结构设计计算 (7) 9 .承台设计 (8) 9.1 承台抗弯验算 (8) 9.2 承台抗冲切验算 (9) 9.3 承台抗剪切验算 (10) 9.4 承台局部承载力验算 (10) 10.参考文献 (12)

1设计资料 1.1、上部结构资料 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7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底层层高3.4m(局部10m,内有10t桥式吊车,其余层高3.3m,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荷载如图2所示。 1.2、建筑物场地资料 (1)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平面位置如图1所示 图1建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图 (2)建筑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2.1m,根据已有分析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作用。 (3)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2.1 选择桩型 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因转孔灌注桩泥

毕业设计任务书终稿

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任务书与指导书 指导教师: 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教研室 一、毕业设计的性质和任务 毕业设计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完成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检查所

是学生毕业前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重要一环,是知识深化、拓宽教学内容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是实现工科本科培养目标无可替代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和社交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事业心、责任感。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所承担的建设任务奠定基础。 毕业设计的任务是,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设计训练,使学生熟悉电气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般电气(电力)工程及工业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合理地选择实施方案;能熟练地进行有关电气工程诸方面的计算,并设计出符合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和施工要求的电气工程施工图纸。 二、毕业设计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训练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本要求如下: 1、时间要求。毕业设计的时间13周;(第4周~第16周) 2、任务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计算书,并绘制全部施工图。 3、知识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4、能力培养要求。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3)培养学生设计计算、编写设计文件、使用规范手册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4)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和资料及编写技术文档的能力。总之,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和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图表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等。 5、综合素质要求。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严肃认真的科

桩基础工程计算实例详解

桩基础工程 1.某工程用打桩机,打如图4-1所示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共50根,求其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 【解】工程量=0.5×0.5×(24+0.6)×50=307.50m3 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套2-6 定额基价=114.59元/m3 2.打桩机打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长14m,钢管外径0.5m,桩根数为50根,求现场灌注桩工程量,确定定额项目。 【解】工程量=3.14÷4×0.52×(14+0.5)×50=142.28m3 打孔钢筋混凝土灌注桩(15m以内)套2-41 定额基价=508.3元/m3 3.如图所示,已知共有20根预制桩,二级土质。求用打桩机打桩工程量。 【解】工程量=0.45×0.45×(15+0.8)×20m3=63.99m3 4.如图所示,求履带式柴油打桩机打桩工程量。已知土质为二级土,混凝土预制桩28根。 【解】工程量=[×(0.32-0.22)×21.2+×0.32×O.8]×28m3=99.57m3 5.如图所示,求送桩工程量,并求综合基价。 【解】工程量=0.4×0.4×(0.8+0.5)×4=0.832m3 查定额,套(2-5)子目, 综合基价=0.832×(96.18+21×0.63×0.25+1033.82×0.060×0.25)=115.625元

6.打预制钢筋混凝土离心管桩,桩全长为12.50m,外径30cm,其截面面积如图所示, 求单桩体积。 【解】离心管桩V1=×3.1416×12m3 =0.0125×3.1416×12m3 =0.471m3 预制桩尖V2=0.32××3.1416×0.5m3=0.0255×3.1416×0.5m3=0.035m3 总体积∑V=(0.471+0.035)m3=0.506m3 7.求图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打桩工程量,共有120根桩。 【解】V=[(L一h)×(A×B)+×(A×B)×h]×n =[(7-0.23)×(0.25×0.25)+ ×(0.25×0.25×0.23)]×120m3=51.35m3 8.图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现浇承台基础示意图,计算桩基的制作、运输、打桩、打送桩以及承台的工程量。(30个) 【解】(1)预制桩图示工程量: V图=(8.0+0.3)×0.3×0.3m3×4根×30个=89.64m3 (2)制桩工程量:V制= V图×1.02=89.64m3×1.02=91.43m3 (3)运输工程量:V运= V图×1.019=89.64m3×1.019=91.34m3 (4)打桩工程量:V打= V图=89.64m3 (5)送桩工程量:V送=(1.8-0.3-0.15+0.5)×0.3×0.3×4×30m3=19.98m3

桩基础课程设计终稿模版

桩基础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1、上部结构资料 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七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底层层高3.4m,其余层高3.3m。本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 最大轴力组合: 最大弯矩组合: 最大轴力标准值: 2、建筑物场地资料 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2.1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 表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3、设计依据 写你所采用的规范

二 、设计步骤 1、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1) 选择桩型 因为框架跨度大而且不均匀,柱底荷载大 ,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因转孔灌注桩泥水排泄不便,为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的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以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可能性。 (2) 选择桩的几何尺寸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③层是灰色淤泥质的粉质粘土,且比较厚,而第④层是粉土夹粉质粘土,所以第④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 (>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1.88.312123.1h m =+++= 由于第①层后1.8m ,地下水位为离地表2.1m,为了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第②层土0.3m ,即承台埋深为2.1m ,桩基的有效桩长即为23.1-2.1=21m 。 桩截面尺寸选用:由于经验关系建议:楼层 <10时,桩边长取300~400,350mm ×350mm ,由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节,上段长11m ,下段长11m (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1m , 图2-2桩基及土层分布示意图 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的起伏以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如图。 2、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本设计属于二级建筑桩基,采用经验参数法和静力触探法估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Ps 按图确定桩侧极限阻力标准 50p +40 c 801000 g 15a h d 0.0 p s p s (kPa) f e . 025s 251251000. 016p s +20.450.02p s q s k (k P a ) 140120 60 20 b 图 s sk p q -曲线 由于除去杂土外,第②,③,④,⑤层土都是粘土,则采取图中的折线oabc 来确定桩侧极限阻力的标准值: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范本

桩基础课程设计计 算书

土 力 学 课 程 设 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二级学院: 指导老师: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概况] 某城市新区拟建一栋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m ,宽9.6m ,其1-5轴的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所示。建筑场地位于临街地块部·位,地势平坦,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500mm ×500mm ,横向承重,柱网布置图如图1所示。场地内地层层位稳定,场地地质剖面及桩基计算指标详见工程地质资料,如表1所示。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水位埋深为 2.5m 。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地下水无腐蚀性。试按乙级条件设计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1轴荷载:5417;85.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2轴荷载:5411;160.m;53k k k F kN M kN V kN ===。 3轴荷载:5120;88.m;63k k k F kN M kN V kN ===。 4轴荷载:5300;198.m;82k k k F kN M KN V kN ===。 5轴荷载:5268;140.m;60k k k F kN M kN V kN ===。

图1 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 (预制桩基础)--12土木1班 工程概况 某市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长24.0米,柱距6米,宽9.6米,室内外地面高差0.45米。柱截面500×500mm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见表1。 表1 建筑场地地质条件

注:地下水位在天然地面下2.5米处 目录 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 0 -工程概况....................................................................................................... - 1 - 1.设计资料.................................................................................................... - 4 - 2.选择桩型与桩端持力层、确定桩长和承台埋深...................................... - 4 - 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 5 - 4.确定桩数和承台尺寸 ................................................................................ - 6 - 5.桩顶作用效应验算 .................................................................................... - 7 - 6.桩基础沉降验算 ........................................................................................ - 8 - 6.1 求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 ........................................................... - 8 - 6.2 确定沉降计算深度 ........................................................................... - 8 - 6.3 沉降计算........................................................................................... - 8 -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资料 ⑴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十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上部结构传至柱底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荷载如下︰ 竖向力:4800 kN , 弯距:70 kN·m, 水平力:40 kN 拟采用预制桩基础,预制桩截面尺寸为 350mm * 350mm。 ⑵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地区,不考虑地震影响.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 2.1 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表1 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 1. 选择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⑴.选择桩型 由资料给出,拟采用预制桩基础。 还根据资料知,建筑物拟建场地位于市区内,为避免对周围产生噪声污染和扰动地层,宜采用静压法沉桩,这样不仅可以不影响周围环境,还能较好地保证桩身质量和沉桩精度。 ⑵.确定桩的长度、埋深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3层是粘土,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中等,且比较厚,而第4层是粉土夹粉质粘土,不仅压缩性低,承载力也高,所以第4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 (>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h=1.5+8.3+12+1=22.8m 。 由于第1层厚1.5m ,地下水位离地表2.1m ,为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第2层土0.3m ,即承台埋深为1.8m 。 桩基的有效桩长即为22.8-1.8=21m 。 桩截面尺寸由资料已给出,取350mm ×350mm ,预制桩在工厂制作,桩分两节,每节长11m ,(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1m ,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起伏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图如图1。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按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公式为: uk sk pk sik i pk p Q Q Q u q l q A =+=+∑ 按照土层物理指标,查桩基规范JGJ94-2008表5.3.5-1和表5.3.5-2估算的极限桩侧,桩端阻力特征值列于下表:

桩基础课程设计书

桩基础课程设计书 (2013级岩土班) 非常不错的桩基础课程设计,值得一看。 班级:土木135 日期:2017年1月9日

目录 桩基础课程设计书 (1) (2013级岩土班) (1) 1.设计资料 (3) 1.1地形条件及其参数 (3) 1.2设计题目 (3) 1.3设计荷载 (3) 2灌注桩基设计 (3) 2.1单桩承载力计算 (4) 2.1.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 (4) 2.1.2.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4) 2.2初步拟定承台尺寸 (5) 2.3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5) 2.4承台的设计计算 (8) 2.4.1 C轴柱下的承台设计计算(含桩身设计) (8) 2.4.2 B轴柱下承台设计计算(含桩身设计) (16) 2.4.3 A轴柱下承台设计计算(含桩身设计) (21) 2.4.3.1桩承台设计计算 (21) 3设计图纸 (27)

1.设计资料 1.1地形条件及其参数 地层条件及其参数详见桩基设计任务书。 1.2设计题目 灌注桩基础课程设计 1.3设计荷载 题号:荷载6 ,层厚1。 (1)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F k =2175kN,M xk =258kN m ?,V k=155kN。 ○B轴荷载:F k =2480kN,M k =227 kN m ?,V k=160kN。 ○C轴荷载:F k =2700kN,M k =230kN m ?,V k=150kN。 (2)柱底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下。 ○A轴荷载:F k=2780kN,M k=270 kN m ?,V k=199N。 ○B轴荷载:F k=3675kN,M k=240kN m ?,V k=181kN。 ○C轴荷载:F k=3275kN,M k=255 kN m ?,V k=192kN。 设计○B、○A、○C轴柱下桩基。 2灌注桩基设计 建筑物基础设计方案采用混凝土沉管灌注桩,具体设计方案如下:室外地坪标高为-0.45m,自然地面标高同室外地坪标高。根据设计资料,该建筑桩基属丙级建筑桩基,拟采用直径为400mm的混凝土沉管桩基础,选用○5号土层粉砂层为持力层,桩尖伸入持力层0.6m(对于砂土不小于1.5d=600mm),设计桩长15.0m,

现浇箱梁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箱梁模板(盘扣式)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5、《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一、工程属性 箱梁类型四室梁A(mm) 4500 B(mm) 950 C(mm) 1750 D(mm) 1250 E(mm) 250 F(mm) 350 G(mm) 1850 H(mm) 150 I(mm) 1450 J(mm) 700 K(mm) 300 L(mm) 1100 M(mm) 500 N(mm) 2000 O(mm) 250 箱梁断面图 二、构造参数 底板下支撑小梁布置方式垂直于箱梁断面横梁和腹板底的小梁间距l2(mm) 150 箱室底的小梁间距l3(mm) 250 翼缘板底的小梁间距l4(mm) 250 标高调节层小梁是否设置否可调顶托内主梁根数n 2 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ζ0.5 立杆纵向间距l a(mm) 600

横梁和腹板下立杆横向间距l b(mm) 600 箱室下的立杆横向间距l c(mm) 900 翼缘板下的立杆横向间距l d(mm) 900 模板支架搭设的高度H(m) 13.5 立杆计算步距h(mm) 1500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a(mm) 350 立杆顶部步距h'(mm) 1000 支架立杆步数9 次序横杆依次间距hi(mm) 1 350 2 1500 3 1500 4 1500 5 1500 6 1500 7 1500 8 1500 9 1000

桩基础实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建筑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与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 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 = 3200kN, M=400kN m g,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 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 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与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与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与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与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 (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 —S 曲线见附表 (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 c f =15MPa 、 m f =16、5MPa 4φ16 y f =310MPa

桩基础课程设计

目录 1 .设计资料 (2) (一)工程概况 (2) (二)设计资料 (2) 2 .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 (4) 3 .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5) 4 .确定桩数和承台底面尺寸 (6) 5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7) 6 .柱下独立承台的冲切计算和受剪计算 (8) 7 .承台的抗弯计算和配筋 (15) 8 .基础梁(连系梁)的结构设计 (21) 9 .参考文献 (24)

1. 设计资料(本组采用的工况为ACE) (一)工程概况 凤凰大厦为六层框架结构,±0.00以上高度19.6米。底层柱网尺寸如图1所示。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采用(A)400×400mm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或(B)450×450mm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要求进行基础设计。 Z1Z2Z2Z2Z2Z2Z2Z2Z1 Z1 Z2 Z2 Z2 Z2 Z2 Z2 Z2 Z1 Z3 Z3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4 Z3 Z3 123456789 D C B A 图1 底层柱网平面布置图 (二)设计资料 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钻孔平面布置图 1 7 . 5 m 16.0m16.0m16.0m Zk5Zk6Zk7Zk8 Zk1Zk2Zk3Zk4

(2)工程地质剖面图 -1.8-2.0 -2.2-2.5 -5.1(-5.8) -9.5(-10.5) -18.4(-20.4)-3.0(-4.0) -15.5(-17.3) -4.5(-5.3) -8.6(-9.2) -20.5(-21.8) -6.0(-6.5) -9.0(-9.7) -20(-21.2) 杂填土 淤泥 粉质粘土 砾质粘土 -8.5(-9.8) Ⅰ—Ⅰ剖面 -1.8-2.0 -2.2-2.4 -4.9(-4.5) -10.0(-11.4) -14.5(-16.3)-3.0(-4.5) -8.0(-9.4) -17.0(-18.5) -5.5(-6.2) -22.0(-23.0) -6.5(-7.5) -9.5(-11.3) -21.5-(22.0) 杂填土 淤泥 粉质粘土 砾质粘土 -8.5(-10.7) Ⅱ—Ⅱ剖面

水泥砼系统水泥罐稳定性计算书终稿

水泥砼系统水泥罐稳定性计算书 根据测量结果,一、二、三工区水泥罐顶部中心与底部中心偏离最大的是:一工区贵广120楼的直径为3.25m,高度为23.467m的水泥罐,偏离值为15cm。 因此,以罐体直径为3.25m,高度为23.467m的水泥罐为计算对象,计算条件为:12级台风,风速取36.9m/s,且风向与罐体的倾斜方向一致;水泥重量按满载150t计;考虑测量误差,偏离值按20cm计算。 一、风荷载计算 1.计算罐体下部排架的迎风面积S1 罐体下部排架包括立柱、支撑角钢及焊接肋板等 a.Φ219×8×8258立柱4根 0.219×8.3×4=7.271㎡ b.支撑角钢∠75×8×3283型,共8根;∠75×8×1907型,共4根;∠75×8×2834型,共4根; 0.075×3.283×8+0.075×1.907×4+0.075×2.834 ×4=3.392㎡ C.焊接肋板 ①-8×253×403型共4块;②-8×99×250型共4块; ③-8×235×830型共4块;④-8×250×764型共4块; ⑤-8×250×323型共4块;⑥-8×74×250型共4块; ①:(0.09+0.235)×0.403×1/2×4=0.263㎡;

②:(0.099×0.25)×1/2×4=0.05㎡; ③:0.235×0.83×4=0.78㎡; ④:0.25×0.764×4=0.764㎡; ⑤:(0.25+0.09)×0.323×1/2×4=0.22㎡; ⑥:0.74×0.25×1/2×4=0.37㎡; S1=7.271+3.392+0.263+0.05+0.78+0.764+0.22+0.37 =13.11㎡ 2.上部罐体的迎风面积S2 上部罐体可分为三部分:高度7m~9m圆锥体部分、高度9m~23.25m圆柱罐体部分、高度23.25m以上不规则部分,取罐体最大截面积为迎风面积。 a.高度7m~9m罐体部分的迎风面积 1/2×3.25×2=3.25㎡ b.高度9m~23.25m罐体部分的迎风面积 3.25×(23.25-9)=46.313㎡ c.高度23.25m以上罐体部分的迎风面积 (3.25+0.687)×0.217×1/2+0.03×0.657×2 =0.467㎡ d.上部罐体的迎风面积S2 S2=3.25+46.313+0.467 =50.03㎡

深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1)

深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学校:福建工程学院 层次:专升本 专业:土木工程____姓名:林飞____ 2016年09 月16 日

目录 一、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 二、单桩承载力确定 (1) 三、单桩受力验算 (4) 四、群桩承载力验算 (5) 五、承台设计 (6) 六桩的强度验算 (9)

一、 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F= 3000kN 、M = 600kN ·m 、H = 6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 ,截面尺寸:400mm ×4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c f =14.3 N/mm 2 、 4Φ16 y f =300 N/mm 2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 f =14.3 N/mm 2 、 t f =1.43 N/mm 2 二、单桩承载力确定 1、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配筋Φ16) ()() kN A f A f R S y p c 1.25298.8033004003.140.12=?+??=''+=? 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 ①、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L I =0.60,入土深度为12.0m 由书105页表4-4知,当h 在9和16之间时,当L I =0.75时,1500=pk q kPa,当L I =0.5时,2100=pa q ,由线性内插法: 75 .06.01500 75.05.015002100--=--pk q 1860=pk q k P a ②、桩侧土摩擦力: 粉质粘土层1: 1.0L I = ,由表4-3,sik q =36~50kPa ,由线性内插法,取36kPa 粉质粘土层2: 0.60L I = ,由表4-3,sik q =50~66kPa ,由线性内插法可知,

桩基础实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建筑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 = 3200kN, M=400kN m,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400×4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 设计值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二:

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二:设计要求: 1、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 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面布置图; 3、群桩中基桩的受力验算 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 5、桩及承台的施工图设计:包括桩的平面布置图,桩身配筋图, 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工说明; 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工图。 三:桩基础设计 (一):必要资料准备 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 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水无腐蚀性,Q—S曲线见附表(二):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

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 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构造尺寸:桩长L =10.0m ,截面尺寸:300×300mm 3)、桩身:混凝土强度 C30、c f =15MPa 、m f =16.5MPa 4φ16 y f =310MPa 4)、承台材料:混凝土强度C30、c f =15MPa 、m f =16.5MPa t f =1.5MPa (三):单桩承载力确定 1、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1)、根据桩身材料强度(?=1.0按0.25折减,配筋 φ16) 2 ( ) 1.0(150.25300310803.8)586.7p S c y R kN f f A A ?''=+ =???+?= 2)、根据地基基础规公式计算: 1°、桩尖土端承载力计算: 粉质粘土,L I =0.60,入土深度为12.0m 100800(800)8805 pa kPa q -=?= 2°、桩侧土摩擦力: 粉质粘土层1: 1.0L I = , 17~24sa kPa q = 取18kPa 粉质粘土层2: 0.60L I = , 24~31sa kPa q = 取28kPa 2 8800.340.3(189281)307.2p i p pa sia Ra kPa q q l A μ=+=?+???+?=∑ 3)、根据静载荷试验数据计算: 根据静载荷单桩承载力试验Q s -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力 550u kN Q = 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550 2752 2 u k kN Q R = = = 根据以上各种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取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