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诗词鉴赏
《月夜》古诗词鉴赏
《月夜》古诗词鉴赏(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job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月夜》古诗词鉴赏《月夜》古诗词鉴赏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月夜杜甫阅读及鉴赏
月夜杜甫阅读及鉴赏 篇一:月夜杜甫 阅读答案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的意思是 【诗文解释】 今天夜里鄜洲的月亮, 在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看见。
远远想起家中可怜的小 儿女们,还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父亲。
妻子站久了,雾气一定润湿了她的头发, 清冷的月光照在手臂一定会觉得寒冷。
什么时候才能一同倚着轻薄透明的帷幔, 月光一同照着我们两个人,把泪痕拭干。
【词语 解释】 闺中:内室,这里指妾。
解:懂得。
清辉:月光。
双照:互相照见。
1.鄜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这两 句设想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
2.怜:爱。
未解:尚不懂得。
3.夜雾本无香,香从妻子的云鬟中散出;凄清的月光照在妻子的玉臂上,显 得寒凉。
湿、寒二字,写出夜已深而人未寐的情景。
4.虚幌: 透明的窗帷。
双照: 与上面的 独看 对应, 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诗文赏析】 公元七五五年, 安禄山勾结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
第二年六月九日潼 关失守,十三日唐玄宗仓皇逃到了四川。
七月唐肃宗李亨即位,杜甫在投奔唐肃 宗路上被叛军抓住,因为官小,看他破衣啰唆,就把他撵出了军营。
回到住处以 后,看到城中破堪的样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因为强烈地思念妻儿,写下了这 首名作。
诗人望月想念家中的妻子, 充满了深情也满怀忧虑与辛酸。
这无尽的思念与 盼望能双照泪干的愿望正揭示了离乱带给人们的痛苦。
这首诗描写形象, 情深意 切。
此诗选自《杜工部集》,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
如果从自己 方面落笔,一入手应该写 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 。
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 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
所以悄然动容,神 驰千里,直写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这已经透过一层。
自己只身在外,当 然是独自看月。
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 独看 呢?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 长安 一联作了回答。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 忆长安 ,而小儿 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 忆长安 啊!用小儿女的 不解忆 反衬妻子的 忆 ,突出 了那个 独 字,又进一层。
清代描写月亮的古诗《月夜》
清代描写月亮的古诗《月夜》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清代描写月亮的古诗《月夜》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清代描写月亮的古诗《月夜》《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像。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二.月亮的古诗10首一、唐·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译文:光明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似乎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深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二、唐·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蔽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由于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三、唐·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与我相伴。
杜甫月夜原文及诗词鉴赏
杜甫月夜原文及诗词鉴赏杜甫月夜原文及诗词鉴赏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诗鉴赏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八月自鄜州,奔赴灵武(唐肃宗的临时行宫,今宁夏灵武),途中被安禄山叛军所俘,陷于长安时所作。
题为《月夜》,是怀念亲人的诗。
首联,诗人悬想妻子见月忆己,这正是诗人自己见月忆妻的移入。
不说自己想,而说对方在想;不说自己见月思亲,却说对方见月忆人。
这种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不但表现了诗人臻入化境的艺术技巧,而且渲染了诗人怀念亲人的真挚感情,表现了诗人对妻子的真挚而深厚的爱。
次联流水对句转到小儿女作陪衬,以加强上联的情思。
未解忆长安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小儿女不知道想念在长安的父亲;另一层是说小儿女不理解妈妈看月的心事。
后一层意思更深厚些,因为小儿女不理解妈妈的心事,当然就更不懂得去想念父亲了。
这不仅写出诗人对儿女的想念,同时通过对天真的儿女的想象,也加强了诗人怀念的深度。
这两句将只独看突现出来,而长安二字点出自己的所在地;鄜州二字点出所怀念的对象所在地。
遥怜、未解陪衬出独字来。
三联描绘想象中的'妻子的望月之久,忆夫之深,以至夜深不寐,鬓湿臂寒。
是独看的正面文字。
末联写自己的愿望,也就是妻子的愿望。
说何时,实际是茫茫然不可知,但却又想得那么细致和急切,连重逢时望月流泪都写进去。
说重逢时流泪,正映衬现在望月时流泪,说重逢时的泪可以被月照干,正反衬望月思人的泪是照不干的呵!照字应月字,双字应独字,双照与独看,对举成文,由虚入实,回忆过去的欢乐,感伤现在的孤独,将团聚寄托于将来。
语意玲珑,章法紧密,感情深挚,表现出回环不已、一往情深的夫妇之情。
全诗两句写对方,两句兼言彼此,而中心写妻子,层层转折,层层深入,词意婉切,情悲笔丽。
《月夜》文本解读及教材分析
《月夜》文本解读及教材分析《月夜》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杜甫所作的一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富有诗意的表现方式,常常作为文学教材在中学教学中被广泛使用。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了许多学者和学生,下面就对《月夜》进行文本解读及教材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首杰作。
一、《月夜》文本解读1、整体结构这首诗一共五句,每句都是五言绝句。
整体结构简洁明了,给人以一种紧凑而深刻的感觉。
诗中主要描写了作者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仰望皎洁的月光,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
2、具体内容第一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是对江南风光的赞美,也可理解为对传统文化的怀旧之情。
作者借江南这一具体的地域来表达对过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第二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从自然景观的变幻来勾勒出江南的美好,描绘出江南的春景如诗如画,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第三句“能不忆江南?”作者通过问句,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之情,理所当然地让读者产生出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第四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作者在忆江南时,最先想到的是杭州,这表明杭州在作者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五句“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鸳鸯”这句话切入了诗人对“江南”的感怀,写出了一种超越情景描写的审美情趣。
3、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主要体现了杜甫对家国情怀的表达。
他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旧时光的怀念之情。
诗中透露出一种丝丝的愁绪,表现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二、教材分析1、现状2、问题及建议目前许多学生对《月夜》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缺乏对诗中深层含义的挖掘。
部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较弱,导致他们在学习《月夜》时无法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主旨。
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古诗词的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品味,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也要加强对古诗背景的介绍和解读,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上 课外古诗词《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 诗词解读赏析
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朝代】唐译文对照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注释】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长:一直,老是。
达:到。
况乃:何况是。
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赏析】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赏析古诗《月夜》唐 杜甫
创作地点:杜甫在长 安城内的住所附近
创作背景:《月夜》是 杜甫在长安城内的住所 附近创作的,当时正值 唐朝的鼎盛时期,但是 杜甫已经看到了唐朝的 衰败和社会的动荡不安, 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忧 国忧民的情感。
社会背景
唐朝时期,社会动 荡不安,战乱频发, 百姓生活困苦
《月夜》这首诗反 映了杜甫对社会现 实的担忧和对和平 生活的渴望
杜甫的《月夜》被誉为唐 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对后世山水田园诗的创作 产生了深远影响
杜甫的《月夜》被誉为 “诗史”,对后世诗人的 诗歌创作和历史观产生了 重要影响
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被后世诗人所借鉴和传承,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歌风 格
杜甫的《月夜》成为了中 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和欣赏 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赏析古诗《月夜》 唐 杜甫
演讲人
目录
01. 《月夜》的创作背景 02. 《月夜》的诗歌结构 03. 《月夜》的诗歌语言 04. 《月夜》的艺术价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月夜》的创作背景
创作时期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创作时间:唐玄宗天 宝年间
杜甫生平:杜甫生活 在唐朝的鼎盛时期, 他的诗歌反映了唐朝 的繁荣和衰败
04
结构严谨:《月夜》的诗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杜甫的语言艺术
01
诗句精炼:语言简练,字字珠玑
02
形象生动:借助景物、人物等形象化表达
03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深远的意境
04
富有哲理:通过对生活、人生的观察,揭示出深刻的哲理
4 《月夜》的艺术价值
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杜甫诗词《月夜》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这⾸诗借看⽉⽽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
字⾥⾏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之忧熔于⼀炉,对⽉惆怅,忧叹愁思,⽽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下⾯是⽆忧考分享的杜甫诗词《⽉夜》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闺中只独看。
遥怜⼩⼉⼥,未解忆长安。
⾹雾云鬟湿,清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
【译⽂】 今夜⾥鄜州上空那轮圆⽉,只有你在闺房中独⾃遥看。
远在他⽅怜惜幼⼩的⼉⼥,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蒙蒙雾⽓沾湿了你的鬓发;清冷的⽉光使你的⽟臂⽣寒。
什么时候才能在⼀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帘或帷幔旁,让⽉光擦⼲两⼈的思念的泪。
【注释】 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闺中:内室。
看,读平声kān。
怜:想。
未解:尚不懂得。
⾹雾云鬟(huán)湿,清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久⽴,望⽉怀⼈的形象。
⾹雾:雾本来没有⾹⽓,因为⾹⽓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雾”。
望⽉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臂⽣寒。
云鬟:古代妇⼥的环形发饰。
清辉:阮籍诗《咏怀》其⼗四:“明⽉耀清晖。
” 虚幌:透明的窗帷。
幌,帷幔。
双照:与上⾯的"独看"对应,表⽰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泪痕: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 【赏析】 这⾸诗借看⽉⽽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
字⾥⾏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之忧熔于⼀炉,对⽉惆怅,忧叹愁思,⽽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遥怜⼩⼉⼥,未解忆长安。
”颔联是说,可怜幼⼩的⼉⼥,怎懂思念的⼼酸。
妻⼦看⽉,并不是欣赏⾃然风光,⽽是“忆长安”,⽽⼩⼉⼥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的“不解忆”反衬妻⼦的“忆”,突出了⾸联那个“独”字,⼜进⼀层。
在前四句中,“怜”字和“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
⽽这,⼜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品味。
晏殊《蝶恋花》和杜甫《月夜》古诗词比较阅读
晏殊《蝶恋花》和杜甫《月夜》古诗词比较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②,双照泪痕干。
[注释]①鄜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①虚幌:透明的窗帷。
1.两首诗词的主题都是_____________。
2.两首诗歌都刻画了女性形象,但在写法上却各具特色,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1.思乡怀人或思念亲人2.①第一首中,所刻画的女性是抒情主人公自己,通过“正面描写”“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拟人化”等手法,描写女人公的所见所思,生动表现其怀人而不得的孤独寂寞和哀怨之情。
①第二首中,所刻画的女子是杜甫想象出的形象,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或“虚写”(虚实结合)的手法,想象自己的妻子在家中看月思念远在长安的自己,来表达思念亲人(乱世漂泊,家人难聚)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主旨的能力。
先看第一首词,这首词上片描写苑中景物,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根据“明月不谙离别苦”“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等诗句可以知道,诗中的主人公这首词是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再看第二首,这首诗歌的题目是“月夜”,古诗中一般以月寄托思念之情;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说透诗人在长安的思亲心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现诗人想念儿女、体贴妻子之情,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的情绪,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
由此可知,这首诗歌也是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感。
高中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鉴赏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古诗词鉴赏非常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从单纯的字、词到句子的翻译解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内涵。
古诗词鉴赏怎么做会更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2、《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6、《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7、《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描写月亮的七律诗词-月夜原文译文及赏析
描写月亮的七律诗词-月夜原文译文及赏析《月夜》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变化,又是静美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夜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月夜》原文唐代: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译文及注释译文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因为你听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注释⑴更深:古时计算时间,一夜分成五更。
更深,夜深了。
⑵月色半人家: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暗里。
⑶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⑷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⑸南斗:有星六颗。
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月夜》鉴赏唐诗中,以春和月为题的不少。
或咏春景而感怀,或望明月而生情思。
此诗写春,不唯不从柳绿桃红之类的事物着笔,反借夜幕将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点的事物遮掩起来,写月,也不细描其光影,不感叹其圆缺;而只是在夜色中调进半片月色,这样,夜色不至太浓,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种蒙胧而和谐的旋律。
此诗首揭“更深”二字,为以下景色的描绘确定了基调,也给全诗笼罩一种特殊氛围。
“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接下的一句“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于夜空的征象,两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静穆,意境深邃。
月光半照,是因为月轮西斜,诗以星斗阑干为映衬,这就构成两句之间的内在关联。
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
从虫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说明诗人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的根柢。
因此。
这两句非一般人所能道。
没有长期乡村生活经验的人固然说不出;便是生活在乡村,也并非人人都说得出来。
今夜虫鸣,究竟是第一回还是第几回,谁去注意它,这须得有心人,还应该有一颗诗心。
《月夜忆舍弟》杜甫对比诗词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与另一首诗《望月怀远》和《月夜》进行对比,以下是这三首诗的简要介绍和对比分析:1.《月夜忆舍弟》此诗首联即突兀奇出,气象不凡。
语经千锤百炼,罗卓异间生。
思亲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思为:露水从今夜起变白,因为是面对故乡的月亮。
看似脱口而出,却是经过苦思冥想而来的。
前一句说“从今夜”开始,才忽然觉得露水变白,这分明是在时间的推移下先后产生的感受的对比。
后一句说同样的月亮都是相同的,也是强调在场的证据。
这种艺术构思堪称精巧。
颈联转入写景,尾联又转入抒情,转折颇多,却也断续自然。
结构以月光为线索,感情发展回环往复,拿捏准确。
笔力千钧,直透纸背。
2.《望月怀远》此诗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客中夜坐时怀念远方亲人的作品。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照耀始登楼”,再与谢朓之“大江流日夜”相媲美,同为佳境。
次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生情,转入怀远。
第三句“情乃万端生”,曲折层进,展示了作者起伏不定的心情。
第四句“海内存知己”,承上“怀远”,也属“情”字,引出末句“天涯若比邻”。
全诗从“望”、“怀”着眼,把“月”和“远”安排在一句之中,便有了新颖健挺的气格、洒脱不凡的意境、雄健有力的笔势。
3.《月夜》此诗写战乱时人们思念亲人的感情。
前两句写妻子的忧虑和思念。
“独看”写愁绪,“双照”写愁绪难遣。
“不寐”写愁情,“无眠”写愁绪难排。
“遥怜”直抒胸臆,“应叹息”直接将人物的情与景、行与思完美结合。
尾联以想象作结,但它不单纯是诗人对月惆怅,而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此诗抓住“望月”契机,倾诉离情别绪。
所抒之情深婉有致、委婉动人。
在形式上,它很像一首小词,淡雅、别致、精巧。
对月的描写也有新意,“月”仅作背景,重在写人阐理。
综上所述,《望月怀远》、《月夜》和《月夜忆舍弟》三首诗都以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杜甫诗五首(1《月夜》)
五、以月象征高洁的品质。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涉江》)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 。(李白)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的问题。
除夜作(பைடு நூலகம்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知识迁移
诗歌第三、四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 【诗中一、二两句写除夕之夜诗人身处异乡,寒灯伴 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将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悱 恻凄然。】 答:诗人采用想象,从对方设想的手法,以虚写实, 曲笔抒情,三、四两句撇开自己,不说自己思念亲人, 却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 比直写自己深挚的思念之情更为婉曲含蕴。
拓展迁移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一、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 旷达的情怀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拓展迁移
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 乡怀人之感
月 夜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当年, 安史叛军破潼关,接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 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在羌村。七 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 北上延州,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 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 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 下这首诗。
拓展迁移
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寂寞的 情怀。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张继《枫桥夜泊》 白居易《琵琶行》
高中唐宋诗词鉴赏
高中唐宋诗词鉴赏篇1:月夜朝代:唐代原文: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鉴赏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
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
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当作法度。
全词词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
篇2:雨霖铃寒蝉凄切朝代:宋代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鉴赏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
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
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
《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
可见时间大约农历七月。
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
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
他的恋人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
古诗《月夜》(杜甫)赏析
古诗《月夜》(杜甫)赏析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独自闲居在沦陷的长安城中,在月夜思念家人,写下这首情深意切的诗。
此诗构思巧妙,诗人本来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在月下思念自己;本事自己在月下怀念年幼的儿女,却设想天真幼稚的小儿女随着母亲看月还不懂得想念在长安的自己。
诗人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但是妻子身边有儿女陪伴,为什么也是'独看'呢? 下一联随即出了答案:妻子看月,并不是真的在赏月,而是在'忆长安',但是小儿女不谙世事,自然也不明白人间的离别之恨与相思之情,又哪里会懂得'忆长安'呢。
诗人巧妙地用小儿女的'未解忆'来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独'字,情感上又突出了一层。
接下来通过描写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进一步表现'忆长安'。
诗人想象妻子在月下久久伫立徘徊,以至于雾湿云鬟,月寒玉臂。
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
每当想到妻子夜不能寐的情景时,诗人自己也忍不住伤心落泪,由此激起了对于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渴望,于是很自然地表现希望的诗句收束全篇:'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又不仅仅是一般的夫妻离别之情,而是浸透了天下乱离的悲哀,在'独看'的泪痕里。
'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诗人期待四海升平的理想,辞旨婉切,章法紧密,无一字不是从月色中照出,即精丽绝俗,又感人肺腑。
赏读这首古诗词。
沈尹默《月夜》原文及赏析
月夜——(1917年沈尹默创作新诗)沈尹默作于1917年。
这是《新青年》第一次刊登白话诗。
康白情认为这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首散文诗。
诗名:月夜作者:沈尹默诗体:新诗创作时间:1917年出处:《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1号诗歌原文: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诗歌鉴赏:沈尹默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开拓者之一。
1918年元月,《新青年》四卷一号发表了他的三首诗,即《鸽子》《人力车夫》和《月夜》。
后来,他的《月夜》和《三弦》,一直是人们称道的好诗。
康白情说:“第一首散文诗,而具备新诗美德的是沈尹默的《月夜》”,并认为此诗“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足见它一开始发表,就引起了诗界的注意。
此诗写的是一个冬夜,北风呼啸,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冷气袭人。
环境是萧森的,人物孤独的,正好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面对这样的人世,这样的处境,诗人表现了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与高树并排立着,而不是靠着。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正显示出“五四”前夕一代青年的个性觉醒。
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进而唤起国人的觉醒,民族的觉醒,乃是那里先进青年的奋斗目标。
这首诗形象鲜明,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从而表现了个性的复苏和自主精神的增长。
当时的中国,虽然经过了辛亥革命,已经推翻清王朝,但仍然处在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下,广大群众并没有真正觉醒。
封建愚昧、锁闭保守仍旧严重地戕害着我们的民族。
因此,唤起自由思想和个性意识,实在是太重要了。
沈尹默所在的北京大学,就是这种民主思想的摇篮;他所参与的《新青年》,则是提倡新文化运动、推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月夜》中表现的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独立奋进的精神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正是大时代潮流中激起的一朵浪花。
简洁、含蓄的意境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四句诗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简练的白描手法却分明地显示了在寒风中卓然独立的意象,传神写意,颇有韵致。
高中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鉴赏高中古诗词鉴赏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古诗词鉴赏非常熟悉吧?古诗词鉴赏,就是对古诗词进行分析,从单纯的字、词到句子的翻译解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内涵。
古诗词鉴赏怎么做会更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2、《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寿阳曲·远浦帆归》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6、《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7、《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令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夜》诗词鉴赏
《月夜》诗词鉴赏
《月夜》诗词鉴赏1 月夜
唐代: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译文
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
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
那时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注释
⑴鄜(fū)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⑵闺中:内室。
看,读平声kān。
⑶怜:想。
⑷未解:尚不懂得。
⑸香雾云鬟(huán)湿,清辉玉臂寒:写想象中妻独自久立,*怀人的形象。
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
*已久,雾深露重,故云鬟沾湿,玉臂生寒。
杨慎谓:“雨未尝有香,而无微之诗云:‘雨香云淡觉微和。
’云未尝有香,而卢象诗云:‘云气香流水。
’今按:雾本无香,香从鬟中膏沐生耳。
如薛能诗‘和花香雪九重城’,则以香雪借形柳花也。
梁章隐《咏素馨花》诗:‘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
’”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
⑹清辉:阮籍诗《咏怀》其十四:“明月耀清晖。
”
⑺虚幌:透明的窗帷。
幌,帷幔。
⑻双照: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
泪痕: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
创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
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
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
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思家而作此诗。
赏析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
妇离别之情。
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
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
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
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
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
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
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
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
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
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
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不能为她分忧。
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但杜甫不能不念。
从
小孩的“不念”更能体现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
雾湿云鬟,月寒玉臂。
*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
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
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作者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
“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当作法度。
全词词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没有被律诗*的痕迹。
《月夜》诗词鉴赏2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两句是说,不知有几家的人儿趁着月光回来,落月的余辉,将激荡的情思洒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望月怀人之情,惇挚悠永,情景交融,意境深邃。
思念之情,不绝如缕。
诗句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一起,洒落在江
树之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悠长,令人心醉神迷。
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乘月:趁着月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
此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
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整篇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
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
第三部分写了
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月夜》诗词鉴赏3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