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一、本专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岗位分析随着全球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一支既懂管理科学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化、正规化的企业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已是当务之急。

国家人事部也发布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名列第二位。

由此可见不仅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IT人才,其它行业也使 IT 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IT技术在通信、医疗、游戏、教育等各行业的应用,软件、硬件、网络、信息管理类的需求都保持了上升走势。

本专业属于中职教育工科类别的技术性专业,培养具有面向企事业单位,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RFID系统应用,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熟练掌握至少一种软件开发工具,能够参与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以及承担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掌握综合布线及组网技术,能承担网络工程组建及信息安全控制,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多媒体制作、网页制作、二维动画制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方向为:1、信息系统开发:从事企事业单位中小型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设计、编码、调试及维护工作。

2、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管理: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管理、计算机软硬件组装与维护及销售、计算机局域网络组建与管理、数据库系统维护与管理、企业网站安全与管理工作。

3、智能楼宇系统应用开发:从事社区智能楼宇系统应用项目开发工作。

4、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多媒体素材制作从事网页设计、flash动画设计工作,从事广告、装潢设计、多媒体素材制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计划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主要专业之一。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教学与科研梯队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分析学校原有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现状,师资队伍建设将以巩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为主、引进高水平人才为辅的策略。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规划根据2018年04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的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指示精神,按照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的总体要求,在我校升本工作逐步落实的积极背景下,积极推进专业发展与教学改革。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治学方针,为了使“十三五”期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更加适应时代要求和保持专业竞争力,使毕业生更加符合专业人才岗位要求,现对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拟定如下的专业建设规划。

一、人才需求调查显示,目前企事业单位、IT行业特别需求熟悉国家信息产业的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与创新精神;熟悉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与组成结构,能进行一些应用型软件的编制;了解计算机网络在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应用;能进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熟悉办公自动化的操作维护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懂得图像处理软件、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具备一定的自学及跟踪新技术发展的能力,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最新技术,能够进行计算机局域网的设计、安装、调试,能进行日常管理软件及网站建设与管理的专业开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建设目标1.将我校计算机专业建设成本地区教育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具有鲜明特色的示范性领航专业;2.拥有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外聘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优质教师团队;3.具有良好的教学实训环境和校企合作环境;4.能为本地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和熟练专业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设思路着力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内部管理、评价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以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推进“模拟任务+项目教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符合行业规范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根据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正确定位,为本地区培养文字录入、平面设计等IT型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7-2020)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7-2020)

XXXXX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立规划〔2021-2021年〕二0一七年四月专业建立是提高办学质量的一项根底性工作。

为切实提高专业建立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国家、教育部、广东省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和学院“十三五〞建立与开展规划,制定本专业建立规划。

第一章“十二五〞开展的回忆本专业于2004年设立,当年招生155人,现在校生414人。

本专业建立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一、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努力探索并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和“并行排课,技能优先;专业集中,根底模块〞的教学模式。

如以“校中厂〞、“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等形式,开设各类教学实验班,培养具有较强职业适应能力和开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符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体系,对于专业课已经形成“认识实习——理论——环境模拟——顶岗实习——交流总结——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六元一体的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突出的是教学模式的职业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校企合作为工作平台,以专业改革为切入点,开展课程建立、基地建立和团队建立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工作,先后建立“大学生IT创业孵化基地〞、“多迪网络工作室〞,取得了可喜成绩。

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专业理论课与实习实训课的“一体化〞教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并与传统的直观教学、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积极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增加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比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二、专业教师队伍建立成效较好。

一是初步建成了知识构造合理、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年龄构造、职称构造和学缘构造等较合理,能胜任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专业专任教师7人、具讲师职称教师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人、具双师素质教师5人。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根据2014年04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的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指示精神,按照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的总体要求,在我校升本工作逐步落实的积极背景下,积极推进专业发展与教学改革。

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治学方针,为了使“十三五”期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更加适应时代要求和保持专业竞争力,使毕业生更加符合专业人才岗位要求,现对计算机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拟定如下的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现状(一)专业建设的背景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生存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近十年来,始终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点,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物联网、电话信息服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动漫设计)等。

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设备维护与顾客服务、软件开发与硬件维修以及系统配置、监控系统等人才最为短缺。

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通过对全国40个城市的1.8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的劳动力需求调查,发布了“企业岗位、专业人才需要排行榜”,榜单显示,目前企业急需的前10类专业人才依次是营销、机电、计算机、工商管理、经济、会计、机械自动化、法律、国际经贸、电子通讯。

另外,据调查分析,计算机IT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名列第二位。

由此可见,不仅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IT人才,其他各行各业对IT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软件开发、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网站设计、电子商务、平面设计以及动漫设计等类的需求将有强劲的上升趋势。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完整资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完整资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完整资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推动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角色。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高水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规划,包括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内容。

1. 课程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兼顾理论和实践,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又强调应用技能的培养。

在基础方面,应包括数学、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在应用方面,应包括软件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与通信技术等课程。

此外,还应充分考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领域的课程设置,以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需求。

2. 师资队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应当建立一支既有学术造诣又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团队。

师资队伍应包括具有博士学位和相关行业经验的教师,以及一些资深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

此外,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还需要持续进行师资培训,引进国内外的优秀教学资源。

3.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注重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可以建立计算机实验室和项目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

通过实践项目,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学科交叉与创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与融合,创新出更多的领域和应用。

例如,与电子工程、数学、心理学等学科合作,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于智能硬件、人工智能等领域,推动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

5. 国际交流与合作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学生交换项目、教师互访以及科研合作,可以提高专业水平,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也有助于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长期发展。

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与方案1

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与方案1

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与方案1
中职计算机专业建设规划与方案1
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要求,为了满足国家和地方重点发展的中职计算
机专业,结合学校目前的基本条件,制定一套详细的建设规划和方案。

一、建设思路
1.了解当前形势:首先,仔细了解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现状,包括
高考背景、招生情况、师资力量、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程度、教学质量、培
养目标及培养要求等,确定本专业的建设性质,为接下来的建设工作打下
基础。

2.调整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适合本专业的相关培养方案,以实
现更加精准的人才培养。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本专业需要培养的各
类人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招生计划,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形成一套完
整的培养模式,既会满足当前的师资力量及课程质量要求,也能适应未来
发展变化。

3.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调整与修订课程体系,并考虑融入新兴科技
技术,以满足当前市场经济需求,规划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

针对本专
业的人才需求,引进新鲜的课程,以推进本专业的人才培养。

4.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
平台,加强社会灾害预警、智能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丰富专业实践活动。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代码 590101学校名称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 12824 学校举办单位遵义市人民政府学校所在地贵州省遵义市填表日期 2011 年 10 月 1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二○一一年九月一、组织保障学院为此项目专门成立了以院长鞠洪为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学院各部门(包括办公室、教务处、计财处、总务处等)配合,计算机科系领导组织专业带头人与专业骨干老师具体落实,共同完成建设目标.二、项目概述本项目面向贵州互联网产业集群,尤其是发展极为迅速的电子商务及未来的物联网产业,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其专业群(计算机信息管理、图形图像制作、计算机通信)的发展。

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素质拓展教育建设等五个方面。

本项目建设预算投资3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支持23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支持65万元。

资金用途:用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10万元,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60万元,实训实习条件改善90万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校园建设40万元,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40万元,师资队伍建设40万元,实训实习耗材补贴20万元。

三、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为率先建成具有我省地方特色和对地方IT业建设发展的示范性专业,提升特色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为地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终生学习的平台。

根据2010-202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结合贵州省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实际,特制定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建设方案。

本方案围绕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增强辐射能力等目标,在分析学院当前的机遇与挑战,盘点面临的任务和筹划未来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方案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管理系统。
本课程通过深入学习word、excel、
access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提升学生电子
办公软实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制图基本概念、 工程制图技术规范、工程制图基本功训练、计 工程制
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如AutoCAD等) 功能与操 68
学时
34
34
方法,复印机、传真机等的使用与维护,使 学生掌握若干种计算机外设的使用和维护基 本技能。
能够利用ASP创建具有较强交互性的动
态小型网站,对BS结构编程有初步认识。
ASP程序设 HTML基础,ASP脚本语言,ASP编程基础知
36

识,对象、组件的应用,对数据库的操作。
使用ASP开发一个基于网页的简单图书借阅
理、数据通信基本原理、常用通信设备、计
算机网络组成和分类;ISO/OSI局域网原理
和网络互联技术、TCP/IP.
Internet与
Intranet、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等,使学
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操作系统
熟悉常用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使用,熟 悉各操作系统的特点,能根据硬件及使用需 求合理的选择操作系统及配置操作系统。
数据库应 用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可视程序设计的基 本概念,可视化编程的方法,各种简单的数 据结构的表示、操作,建立可视化语言与数 据库的联系等,使学生能正确使用可视化语
学时
54
72
68
51
72
言工具进行简单的软件编程与软件基本维护 等。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 能,熟悉键盘掌握汉字编码方法,熟练掌握一 文字录入 种或一种以上的中文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 36 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汉字录入速度至少达到纸 质文稿录入36字/分钟,30分钟测试。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规划(2012年—2016年)专业建设是中职学校的一项教学基本建设,它决定着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办学特色,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创始于2004年,是为适应我国信息化需要而设立的。

为办出特色精品专业,在学校专业发展规划的框架下,根据学校提出的专业发展规划要求,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建设,特制定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的规划。

一、专业概况计算机应用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十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具备了一定水平和规模的师资队伍,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达千余人,这些毕业生服务于各行各业,在各种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目前计算机教师共18人,其中“双师”教师的教师比例达到了50%以上;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

从年龄结构上看:30-40岁之间的教师7人,30岁以下教师11人。

计算机应用专业除借助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机房)开展教学外,现有计算机组装实训室2个,10个计算机实验室,用于学生计算机技能训练。

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生活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电脑家电化,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种工具,由此产生了对计算机及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维护管理、操作应用等庞大的职业岗位需求,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

技术性人才的需求缺口巨大。

由于中、小企业中不可能配置众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要求毕业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在实践工作中一专多能。

我们专业设置灵活,以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

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以及几乎所有企业、公司、事业单位都需要的技术,本专业在立足于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稳定的前提下,保持专业课程开设的灵活性。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大、中、小企业的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岗位为主,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的应用与维护、计算机设备维修、网页制作、软件编程、销售等,同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三、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据本专业的发展状况,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发展方案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方式
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学习,同时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由企业导 师和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实现学徒和师傅之间的互动。
优点
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也能为企业提供具备实 际操作能力的员工。
实施难点
需要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同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和评 价标准,保证学徒的学习质量和师傅的指导质量。
02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知识和应用技能
的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计算机
03
科学到现在的信息技术和服务。
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计算机应用技术行业是目前发展最快 的行业之一,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技术更新换代、跨界融合、国际化等 方面。
跨界融合方面,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其 他领域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如医疗、 金融、教育等领域。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方式
根据企业需求,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按照企业要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学校 和企业的联合培养。
优点
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施难点
需要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同时需要保证订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出现人才过剩或不足的情况。
强化了师资队伍
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教师 进修和开展科研活动等方式,加 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结构 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团队。
毕业生就业情况与质量
高就业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毕业生就 业形势良好。
优质就业岗位
毕业生就业岗位涵盖了软件开发、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 析等多个领域,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组负责人:冯颖项目组主要参加人员:高洪升、朱雪征、杨运强、邓铁军、刘晓灵参与建设企业:沈阳东华合创数码有限公司沈阳盘古科技有限公司沈阳高新区科希盟电子公司项目说明:本项目是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建设重点,辐射带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图形图像制作专业、林业技术(数字林业科技工程)等专业的协调发展。

项目建设时间2年,投资121.5万元。

一、专业建设基础与专业群概况(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现状(二)专业群情况该专业群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林业技术(数字林业科技工程)等三个专业。

专业及专业群学生基本情况表二、专业定位和建设目标(一)专业定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的职业能力和服务当地社会为目标,采用“三平台多出口”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求构建岗位技能模块,培养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管理及维护、网页开发与设计、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计算机产品销售与服务等工作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围绕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并具有对未来职业变化适应性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信息化人才。

(二)专业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建设,进一步完善可根据市场岗位需求进行选择、调整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稳定实用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一支特色鲜明、专业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专兼结合双师教学团队;整合资源,建立共享型专业资源库,打造功能强大的信息共享和自主学习平台,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把该专业建设成为学院院级示范专业。

2.具体目标具体建设目标一览表三、专业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三平台多出口”人才培养模式见下图。

三平台是:基本素质能力平台,专业核心能力平台和职业岗位能力平台。

前两个平台对所有学生要求基本一致,职业岗位能力平台有多个培训包,可根据学生自身实际和企业需求进行选择。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础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落实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关于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我系办学历史、实力、条件和性质,以及今后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为了保证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良性的轨道上不断发展,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需要制订先进可行,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

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科建设的方向,抓住主要矛盾,使有限的建设资源投入到学科建设的关键任务中去,以便取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跻身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特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目标站在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质量与数量需求的高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开辟和发展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相关新专业。

按照教育部提出的“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通过名牌专业建设,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全面提高专业办学水平、质量和影响,使我系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科研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不断加强和完善现有专业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新专业。

严格教学管理,以确保教学计划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师资队伍建设(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计算机系在校生规模达1500人,专职教师42人,另有外聘教师35人,客座教授8人。

计算机系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多数教师具备“双师”型素质,年轻的教师队伍为专业建设与发展增添后劲。

为启动实施我系名牌专业建设,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教学科研水平,我们将深挖现有潜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现有部分教师。

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规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规划

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艺术方向)专业2015-2019发展规划二零一四年十月一、专业名称与属性专业代码:090100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专业类别:信息技术专业相对应的相关职业领域:平面设计、数码照片处理、装饰装潢设师、影视剪辑合成、影视特效制作、计算机销售维修维护。

对应工种:平面设计师、修片师、装饰装潢设计师、影视剪辑合成师、影视特效师、计算机销售维修维护员。

二、专业建设的背景分析1、计算机应用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2010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相关产业应快速发展,占国名生产总值比将从2015年的8%上升到2020年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

信息网络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具备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而且具备涉及面广,影响大和需求广阔的特征,信息网络的任何技术和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都将带动巨大相关产业发展和最终消费的乘数效应。

2、计算机应用人才需求的行业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现代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行业对计算机应用的人才需求是极为广泛的。

根据调查,主要可分为文秘、网络技术、销售维修维护、电脑可视化(数字媒体艺术)展现、数据处理等几大版块。

其中电脑可视化(数字媒体艺术)展现广泛应用于平面广告设计、网页设计、游戏动漫设计、影视影像设计制作、装饰装潢设计、建筑设计等行业,占整个计算机应用比重超过60%;网络技术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约占25%,销售、维修维护约占计算机应用行业的5%;文秘相关人才需求比例约占计算机应用行业的5%,数据处理及其他约占5%。

3、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的现状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是中职的热门专业,虽然各校不断加大专业建设投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

但各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资源仍存在较大差异和不平衡。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最重要旳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建设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办学水平。

为深入做好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工作,积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旳新形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构造调整对人才培养旳新规定,特制定本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建设旳指导思想和目旳1、专业建设旳指导思想以教育部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旳一系列文献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遵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积极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旳需要,突出专业特色,以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关键,以加强学生旳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分层次地推进专业建设,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旳。

2、专业建设原则(1)积极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旳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方向;(3)发挥行业优势,建设鲜明旳特色;(4)参照示范性专业建设原则,推进示范专业旳培育;(5)努力形成合理旳课程体系,增进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3、专业建设目旳总体建设目旳:到2023年,力争建成具有鲜明特色旳、与区域经济和社会需求相适应旳省级示范(培育)专业,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关键、与职业资格证书相适应旳课程体系。

(1)建设目旳针对区域经济发展旳规定,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积极适应广东加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旳规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旳发展道路。

围绕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旳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承认度;在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强化实践育人、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教学团体、增强服务能力等方面加强建设,凝练专业特色,建设专业品牌。

创新专业建设理念,明确建设目旳,理清建设思绪,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旳办学条件、一流旳师资队伍、一流旳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旳特色专业。

计算机应用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计算机应用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7、学生创新能力强
依托专业办学条件,成立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技、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成果显著。
2011年社团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2010年以来,本专业的学生在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了省级以上奖励18个项,获得五征奖学金1项。
(二)“十二五”专业发展环境及条件
1、机电行业发展的需要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日照市担当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增长极的重任,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
《日照市蓝色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依托“双亿”大港,以做大做强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集中培植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油气储运加工等临港工业,打造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临港产业基地。《鲁南临海产业区总体规划》中提出:重点打造钢铁及配套产业、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造船、汽车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等“十大功能板块”, 建成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的山东南大门“黄金产业带”。都这必将会带动日照及周边地区制造业及其关联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4、实践教学条件较好、功能齐全
本专业已建成实验验证、仿真教学、实践实训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拥有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5个校内实训室。实训设备总值3800多万元,满足学生实践教学教学需求。本专业还建立了山东五征集团、日照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0个校外实训基地,能满足本专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需要,成为专业教学的有效延伸。
5、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施“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办学形式,将职业能力训练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核心课程中的实施。按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订单培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1,2项目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1.行业背景《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产业是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是具有高额附加值、高投入高产出、无污染、低能耗的绿色产业。

计算机应用产业的发展将推动知识经济的进程,促进从注重量的增长向注重质的提高方向发展,是典型的知识型产业。

德州市委、市政府这些年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一直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项重大举措,使城市整体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德州市推出的“十大产业集群培植”计划,将电子信息产业列入三大新兴产业,与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就“智慧德州”建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今后5年内投资35亿元,建设以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无线宽带网“四网合一”为基础的智能型城市。

2.人才需求分析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系统的综合性逐步增强,专业分类更加细化,与具体应用结合越来越紧密,特别是三网融合和物联网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应用深度和广度有了质的飞跃,并且不断出现大量以其为基础的新兴相关产业。

与信息服务业的高速发展要求相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成为一个巨大的缺口。

《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意见》指出,在今后5年要加快培养1)备注1IT类企业近50家年需求软件设计专门人才约500人2中小企业1346家,规模以上企业123户企业年需要信息化技术支持人才达1500余人3软硬件IT产品代理商100余家年需IT产品销售与服务人才约1000人合计年需求专业技术人才共计0.3万人德州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比例见图5-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学院最早招生的专业之一,成立于2001年。

旨在培养掌握平面广告设计、多媒体合成、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建模、网页设计等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程序编写设计能力和数据库开发维护能力的专业人才。

目前,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共14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占XX%,硕士研究生3名,另有兼职教师XX 人,大多是教授,形成了具有较强教学、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双师比例及职称比例有待提高。

09毕业生288人,近三年学生就业率98%。

日常教学中,通过一人一机一位,促进了教学的有利开展,同时建立了三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总体目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界面设计及素材处理能力; Flash特效动画制作能力;音频处理及编辑能力;视频剪辑和3D建模的能力;多媒体软件合成能力。

努力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育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和行业教育特色,培养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技能人才。

积极应对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力争成为设置合理、技术先进、实力强大的特色专业,着力打造专业文化,努力造就一支道德高尚、业务优良、技艺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一批在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骨干、技能高手、专业带头人,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出一大批与企业需求对口的高素质、强技能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将依托学校多年办学优势和人才市场对此类专业的信任,遵照“老专业做大做强”的要求,按照专业质量标准要求,
发展成为河北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类人才的重要基地。

三、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为学生就业时刻准备着的”的办学特色。

主动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培养计算机应用、影视后期制作、动画制作、多媒体技术等实际工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通过专业建设的目标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保实效。

重点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努力为计算机产业与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通过对计算机及相关行业的社会岗位需求及职业能力需求的分析,根据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学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打破传统的学科性课程体系,完成“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了美术基础、创意培养;企业VI设计(快捷酒店);通讯录制作;班级网站设计;校园生活DIY(以图书馆建模展开);小区漫游展示等综合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有机融入职业证书教育元素。

按照岗位要求,学生可考取的技能证书主要有平面设计师、多媒体应用制作技术员、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等资格证书等。

四、带头人建设发展规划
计算机专业带头人能引领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专业带头人能及时跟踪计算机服务产业发展趋势与行业动态,把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模式与方向,对专业和教学团队教师起到示范作用。

同时,本专业带头人具有丰富的计算机操作应用实践经验,具有创新与开发本专业新课程的能力,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与实践服务。

能制定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和措施;能主持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规划专业与课程建设;主讲2门专业核心课程,参与教学设计与实践指导工作并指导青年教师。

通过采用参加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参与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提升与管理、获取职业技能证书、骨干教师进修培训等措施,培养5名专业带头人。

对计划培养的5名带头人具体措施为:定期安排教师参加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师资培训,利用假期派到计算机及相关企业、公司参与项目实践与开发、课程改革与建设、教学资源开发,开展社会服务等。

五、实训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根据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结合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展本专业实训条件建设。

在实训条件建设中,突出体现本专业的职业性、开放性,建立模拟的职业环境,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培养学生的技术服务能力。

(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重点建设校内实训室,并让学生参与实训室项目的创作中来,通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相关专业一起合作,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

推进实施职业技能鉴定。

联合计算机企业、公司,制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评价标准。

拓展计算机服务岗位职业技能鉴定项目,使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完成与实训基地配套的管理制度、实训项目开发、实践教学资源、环境等建设。

制定实训基地岗位职责、实训基地操作规程与规章制度;建立计算机技术实训平台管理办法,制定技能训练规范与管理流程;健全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

建立符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资源,如实践项目、项目案例库、网络教学平台等;编制相关课程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标准、考核标准和操作手册,建立实践教学标准和考核评价体系。

引进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营造职业化学习、实践、工作环境。

(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拓展实训基地,新建5个实习实训基地,努力探索规范的基地建设。

在企业与学校双赢的前提下,让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实训成为选择企业新兴技术力量的优先道路;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工厂观念和职业素质方面都受到极大的教育与提高,从而达到实习实训过程成为宣传学校特色人才培养的最好途径。

六、资源库建设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优势,加强专业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特点,加强专业网站建设,利用网站整合计算机教学资源。

每年需拿出资金5000元订阅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与学术期刊及电子读物,开阔师生视野,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

七、校企合作规划
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联系多媒体技术公司、动漫制作公司等校外实习企业,实现校企间的紧密合作。

专业教师制度性地下到企业工厂学习、参观、交流,提高专业技能,扩大信息量,指导教学。

未来几年,计划将进一步邀请企业高层管理技术人员进校讲学、参与教学探讨。

成立由校方、企业、教育专家等方面人员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指导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