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喷泉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喷泉的基本原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2.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喷泉的工作原理,掌握制作喷泉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喷泉的原理与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塑料瓶、吸管、剪刀、胶带、水、色素等。
2.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确保安全。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喷泉吗?在哪里见过喷泉?生:公园、商场、广场……师:那你们知道喷泉是怎么工作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趣的喷泉。
2.基本原理介绍师:我给大家讲一下喷泉的基本原理。
喷泉是通过水泵将水推送到喷嘴,然后水从喷嘴喷出来,形成美丽的喷泉。
3.制作喷泉师:第一步,将吸管剪成两段,一段插入塑料瓶中,另一段插入水中。
师:第二步,用胶带将吸管固定在塑料瓶上。
师:第三步,将塑料瓶中的水倒掉,然后放入色素。
师:第四步,用手堵住吸管的一端,将塑料瓶倒过来,然后放开手,水就会从吸管中喷出来。
4.观察与讨论师: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制作的喷泉,发现了什么现象?生:水从吸管中喷出来,形成喷泉。
师:那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因为水被水泵推送到吸管中,然后喷出来。
师:很好!这说明我们制作的喷泉原理与真实的喷泉是一样的。
5.拓展活动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用我们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喷泉,看哪个小组的喷泉喷得最高。
(学生分组制作喷泉,教师巡回指导)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喷泉的基本原理,也亲自动手制作了喷泉。
那么,你们觉得喷泉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呢?生:美化环境、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师:很好!喷泉不仅美丽,还有许多实用价值。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发现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喷泉的基本原理,让幼儿对喷泉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在制作喷泉的过程中,幼儿动手操作,提高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彩色喷泉活动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彩色喷泉活动反思前言本文是对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中彩色喷泉活动的反思。
通过对活动过程的总结和评估,旨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幼儿的科学探索提供更好的指导。
活动目标•帮助幼儿了解液体的流动和喷射的基本原理;•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活动准备•材料:瓶子、食用色素、白醋、小漏斗、硬纸板;•器材:桌布、水桶、毛巾、手套、塑料围裙。
活动过程1.介绍活动内容:教师简要介绍液体的流动和喷射的基本原理,引起幼儿的兴趣,并告知今天的活动——彩色喷泉。
2.讲解材料和工具:教师向幼儿展示瓶子、食用色素、白醋、小漏斗和硬纸板等材料,并讲解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小组分工: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幼儿组成,安排每个小组的负责人。
4.组装喷泉:每个小组根据教师的示范,使用材料和工具组装彩色喷泉。
负责人带领小组成员按照步骤依次操作,其他小组成员协助并观察。
5.调整喷射效果:教师指导幼儿们观察喷泉的喷射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醋和食用色素的用量,以达到彩色喷射效果。
6.观察和记录:每个小组观察喷泉的效果,并用手绘或文字记录下观察结果。
7.展示和分享: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喷泉,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心得体会。
8.活动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总结活动中的科学原理,并与幼儿一起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和拓展喷泉的效果。
反思和改进通过本次活动的实施和观察,我得出了以下反思和改进的方向:教师角色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和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思考,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液体流动和喷射的原理。
除了给出正确答案,还可以让幼儿通过实验和探索来发现答案。
活动指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活动指导和组织应更加细致和有条理。
在组装喷泉的环节,可以提前准备好每个小组所需的材料,以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在调整喷射效果的环节,可以提前准备一些辅助材料,例如滴管、一次性注射器等,方便幼儿调整液体的用量。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一、教案概述•目标:通过开展科学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喷泉现象并掌握制作简易喷泉的方法。
•时间:预计活动时间为60分钟。
•资源:大水桶、吸管、饮料瓶、水、色素、气球。
•学习成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掌握喷泉现象和简易喷泉制作的知识。
二、活动步骤第一步:引入1.首先,引导幼儿回想上次关于水的活动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上次我们做了什么活动吗?” “你们喜欢玩水吗?”2.引入今天的主题:“今天我们要进行一个有趣的科学活动,我们将制作自己的喷泉!你们觉得这个活动会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呢?”3.引导幼儿提出他们对喷泉的想法和猜测。
第二步:制作简易喷泉1.展示活动所需的材料,包括大水桶、吸管、饮料瓶、水、色素和气球。
2.向幼儿解释喷泉的原理,简单讲解气体的运动和压力的作用。
3.分发材料并示范制作过程:将饮料瓶装满水,加入几滴色素,用气球封住瓶口,在气球上做一个小洞,将吸管插入小洞中,再放入大水桶中,并确保瓶子底部浸入水中。
4.让幼儿按照示范的方法制作自己的喷泉。
5.观察喷泉的效果,引导幼儿观察喷泉的形状、高度和颜色,并和他们之前的猜测进行对比。
第三步:交流和总结1.引导幼儿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喷泉的制作体验。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水会从喷泉中喷出来?”、“喷泉的水柱为什么能够不断上升?”、“吸管有什么作用?”3.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4.根据幼儿的回答,简单介绍压力和气体运动的相关知识,以加深幼儿对喷泉原理的理解。
5.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科学活动《有趣的喷泉》,幼儿在观察、动手制作和思考中增长了知识。
在引入环节,我通过提问引发了幼儿对水活动的记忆,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在制作简易喷泉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实践掌握了喷泉的制作方法,并观察到了喷泉现象的发生。
在交流和总结环节,幼儿积极参与了讨论,通过互动深化了对喷泉原理的理解。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喷泉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要素;了解喷泉的种类及其实现方式;掌握喷泉的制作方法。
2、技能目标:观察和分析现象,通过操作和实验探究问题;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和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喷泉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要素。
2、掌握喷泉的种类及其实现方式。
3、了解喷泉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喷泉的基本原理和构成要素。
2、如何通过制作喷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展示喷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喷泉的认识和想象。
2、实验环节:(1)实验1:观察水流向上喷射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喷水的原理和要素。
(2)实验2:让学生用多种物质制作不同形状的喷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喷泉的构成要素和实现方式,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选取一种材料制作自己的喷泉,并观察、分析喷泉的原理及其效果。
【教学反思】本次公开课教学我主要围绕喷泉展开,通过实验和制作喷泉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喷泉的构成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
本次课程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知识点讲解和解释。
2、实验设计细节要注意。
实验是本次课程的重头戏,需要事先准备好所需材料和设备,尽量减少操作环节,让学生更加关注实验结果和分析。
3、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和完善,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操作感知孔越多,喷泉喷得越低;孔越少,喷泉喷得越高,乐于参与探究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活动中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探究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操作感知孔越多,喷泉喷得越低;孔越少,喷泉喷得越高。
3、在活动中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一样大小的瓶子、瓶盖(孔的大小相同、数量不同)、大小粗细相同的针管、水、水盆、地毯、报纸、记录表格、抹布。
2、幼儿经验准备:会玩喷泉。
知道用力大,水喷得高;用力小,水喷得低。
活动过程:(一)一个孔和两个孔的喷泉哪个喷得高?1、提出问题:幼儿充分体验玩“喷泉”的乐趣,并提问:“一个孔和两个孔的喷泉哪个喷得高?为什么?”2、幼儿猜想并记录: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3、实验验证: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问题和发现并给以适时的支持与帮助。
预想与对策:(1)玩的过程中存在操作技能上的问题,如喷泉的水柱总是喷到脸上、手上,有时瓶子爱倒:帮助幼儿发现操作技巧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没有注意到要进行比较才能分辨出哪个喷泉的水柱喷得高: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指导幼儿合理的分工与合作,轮流使用操作材料,边操作边观察。
4、结果与讨论: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现和感受,获得一个孔的喷泉喷得高、两个孔的喷泉喷得低的经验。
(二)几个孔的喷泉喷得最高?1、提出问题:出示三个孔的喷泉,并提问:“几个孔的喷泉喷得最高?几个孔的喷泉喷得最低?为什么?”2、幼儿猜想: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能阐述自己的理由。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喷泉教案与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喷泉教案与反思活动简介本次科学活动的主题是喷泉。
在活动中,学生将学习喷泉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并亲手制作一个小型喷泉。
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喷泉的原理和制作方法;2.掌握浮力和重力的关系;3.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小型喷泉。
能力目标1.发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2.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和热爱。
教学准备1.准备基础物理实验器材:水泵、透明水管、多功能喷泉头、盆、水等;2.准备学生学习的资料:喷泉原理图、喷泉制作流程图;3.组织活动的教师需要提前熟悉喷泉制作的方法和流程,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活动难度。
教学过程热身活动让学生自由绘制自己对喷泉的印象图,引导学生讨论喷泉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引入本次活动的话题。
实验探究1. 学习喷泉原理首先,介绍重力和浮力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在水中浮游的物体是如何受到浮力的作用的。
然后,向学生展示喷泉制作的原理图,并介绍水泵、透明水管和多功能喷泉头的作用。
2. 制作小型喷泉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分工合作,制作一个小型喷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小组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做法。
3. 实验结果展示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小型喷泉,并听取同学的观点和改进意见。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小组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
活动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本次实验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学生总结得到的教训。
教师可以用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教学反思1.实验探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活动难度。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活动的难度,以保证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并获得成功体验。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教学背景在大班的科学活动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还能够促进幼儿的好奇心、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此次科学活动主题为《有趣的喷泉》,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幼儿介绍喷泉的形成原理和工作原理,刺激幼儿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和工作原理;2.了解自来水的使用方法;3.掌握将水喷出的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2.培养幼儿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关注生活现象,热爱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2.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幅喷泉的图片,通过感性的方式引入本次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教师问幼儿们是否见过喷泉,那么喷泉是如何喷出水来的呢?幼儿们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二步:讲解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对喷泉的形成原理进行简单讲解,让幼儿可以从表面的现象中了解到其中的原理。
接着,教师介绍喷泉的工作原理,即通过泵抽水送入到喷泉中心,形成一个水柱,在喷泉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往上喷水。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自己思考,如何才能让水成为喷泉的形式。
第三步:实践教师向幼儿们发放自来水管和瓶子,让幼儿们通过实践来感受将水喷出的方法是什么,怎样能够让水喷出来。
教师还可以让幼儿们一起尝试使用水管来喷水,感受自来水的使用方法。
第四步:总结通过实践,幼儿们已经掌握了将水喷出来的方法。
教师可以再次向幼儿们进行讲解,让他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喷泉的形成和工作原理。
接着,教师可以问询幼儿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澄清幼儿的困惑和疑问。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幼儿们梳理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
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和工作原理,掌握将水喷出的方法。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二篇)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教案名称:有趣的喷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喷泉的原理和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制作小型喷泉模型,加深对喷泉的理解。
3. 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者小黑板准备2. 小型喷泉模型制作材料:透明塑料瓶、彩色纸、彩色贴纸、水泥、水、小型水泵、小灯泡、电线等。
3. 实验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安全的实验场地、实验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观看PPT或者给出一些图片,引发学生对喷泉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提出对喷泉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喷泉会喷水?喷泉的水从哪里来?喷泉的水为什么会往上喷?等等。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给学生普及喷泉的原理和工作原理,包括重力、液体压力等概念的介绍。
2. 通过示意图或者PPT给学生展示喷泉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加深他们对喷泉原理的理解。
三、实验制作(30分钟)1. 给学生分发实验材料,让他们按照操作步骤逐步制作小型喷泉模型。
步骤:a. 制作喷泉的容器:将透明塑料瓶剪去底部,并用彩色纸和彩色贴纸装饰。
b. 制作喷泉的喷嘴:用小刀在塑料瓶的侧面钻一个小孔,然后将小型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到喷嘴上。
c. 将喷泉的容器固定在一块水泥板上,并将小灯泡通过电线连接到电源上。
d. 将水泵放入水中,并将电源插上电源插座。
可以看到小型喷泉开始喷水,并且有彩色灯光效果。
四、实验观察(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喷泉中水从哪里来,以及喷泉的水从喷嘴往上喷的原因。
2. 引导学生讨论:水从喷泉喷出时,为什么会形成水柱?喷泉的喷水高度与水泵的功率有关吗?当喷泉的容器不同形状时,喷水效果有变化吗?五、知识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总结喷泉实验的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2. 引导学生回答提前导入的问题,并对喷泉的原理和工作过程进行简单概括。
六、拓展延伸(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其他有趣的喷泉实验,例如:冰柱喷泉、气泡喷泉等,让学生自行尝试制作和观察。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味的喷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味的喷泉》含反思一、教案设计目标1. 了解喷泉的基本原理和构造2. 能够察看喷泉的流动和变化3. 发觉喷泉中的气泡和水的颜色变化4. 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水的运动和喷泉带来的水汽、水滴5. 发挥幼儿的古怪心和探求欲,培育其科学探究本领和察看本领二、教学法及活动布置1. 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2. 活动布置:活动一:探究喷泉的原理1. 介绍喷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察看喷泉的水流动态,让幼儿感受水的流动和泡沫带来的气味3. 搭配图示和实物让幼儿理解喷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活动二:察看喷泉的特别效果1. 引导幼儿认真察看喷泉的水流动态,看看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变化2. 察看喷泉的光谱效果,引导幼儿发觉水的颜色变化3. 察看喷泉中的气泡变化,讨论气泡的大小、形状和运动轨迹活动三:体验喷泉的水汽和水滴1. 引导幼儿站在喷泉旁边,感受水汽和水滴的特点和运动2. 引导幼儿伸手触摸喷泉的水流和水滴,感受水的流动和凉快活动四:小组比赛——谁更高!1. 依照分组,让幼儿分别用两个样品瓶来制作本身的“喷泉”2. 竞比谁的喷泉喷得更高、更多3. 讨论喷泉的工作原理和各自制作中的不同之处三、反思本次教案选取了探究式教学法,先是通过介绍喷泉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到喷泉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然后引导幼儿察看、发觉和探究喷泉的流动和变化,从味道、光谱效果、气泡和水滴等方面,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感受喷泉的特别魅力和效果。
在进行“小组比赛——谁更高!”环节中,让幼儿本身动手制作本身的“喷泉”,培育幼儿实践本领和制造力,通过比赛激发幼儿古怪心。
幼儿能够在充分探究的过程中,发挥本身自动性和探求欲,并在比赛中巩固和拓展学习成果。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觉有些幼儿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行为活跃等问题,让老师在引导和管理上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细致的察看和引导。
此外,本教案呼吁幼儿运用肯定的科学概念和学问来发觉和对现象进行解释,对幼儿的认知程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特性和流动性。
2.探究水流的原理和变化规律。
3.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发展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材料:–多个不同形状的塑料管(长度5-10cm,直径0.5-1cm);–短管连接器–透明小瓶–颜料–纸巾2.数据收集:在活动前搜集关于喷泉的图片和视频以及相应的内容资料。
三、活动过程1. 手工制作教师把材料放在教室中央,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材料,让学生自由组合尝试制作喷泉。
2.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室中央设立工作区,讨论设计并制作喷泉,需要所有组员的配合,共同完成。
3. 舞台展示要求小组按照时间顺序,顺序地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喷泉制作成果。
展示结束后,全体同学和教师评选出最佳的喷泉及提供建议。
四、教学反思这是一次学生参与度极高、知识密度丰富的活动,每个小组的合作和展示都非常出色。
然而,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 活动设计需要更加细化在本活动中,存在一些未确定的细节,例如是否可以使用颜料、制作时水瓶内的水应如何添加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同时在保持探究活跃性的前提下,确保活动的秩序和安全性。
2. 知识体系需要完善对于学生而言,喷泉的展示只能说明他们在制作上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不能充分说明他们对喷泉原理和流动规律掌握的情况。
未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加具体的知识体系,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水流的原理。
3. 学生需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由于活动的性质,学生在制作方面可能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次尝试、注意观察、注重实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喷泉现象;2.学习简单的科学实验流程;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熟悉喷泉现象;2.准备喷泉实验器材;3.分配小组,确定小组人数;4.筹备教学PPT。
学生准备1.学生知道观察和探索是科学的基础;2.在教学启动前,告知学生将做简单的实验,并需认真观察。
三、教学活动1. 启动(5分钟)1.回顾水的基本知识和它的形态;2.向学生展示一个喷泉视频,引导他们观察喷泉现象,并带领学生发现水在喷泉中会以特殊的形态表现出来。
2. 实验环节(25分钟)1.按小组进行实验,每组2-3名学生;2.阐述实验流程,引导学生按照流程进行操作;3.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4.实验内容:将喷泉器的一个端点扣在一个小盆中的水面上,让另一端口向上,即可观察到水割破空气并形成喷泉。
3. 分析解释(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问学生对喷泉现象的看法;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3.引导学生思考喷泉背后的科学知识。
4. 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喷泉实验的过程和结果;2.向学生回顾和强调实验的重点,总结学习收获。
四、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公开课虽简单,但在简单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不仅能理解水的表现形态,更重要的是学习了科学探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时间比较紧,我们没能向学生展示其他的喷泉现象,下次我想让学生自主选题,和小组成员一起探索更多关于喷泉的现象和知识。
教学活动的最后,学生们反馈这次实验很好玩,干得开心。
教师也为学生成功探究喷泉背后的科学知识感到自豪。
这次公开课在学生中掀起了对科学探究的热情,也为教师今后教学实验工作增添了信心。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一、课程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水压力的作用原理。
2.理解溢流喷泉的工作原理。
3.培养探究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课程重点通过实践了解水压的作用原理和溢流喷泉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准备1.实验用的溢流喷泉。
2.填满水的水桶。
3.一个塑料杯子和一根塑料管(约 20 厘米长)。
4.黑板、白板和一些彩色粉笔。
5.大班所需的座位和桌子。
6.讲台和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首先请同学们来到教室前面,学生们坐在同学们的座位上。
2.打开投影幕布,并展示一些有关喷泉的图像和视频。
3.听学生们介绍他们以前去过的喷泉,以及他们所见到的最高的喷泉等。
2. 实验环节1.老师拿出实验用的溢流喷泉,并放在讲桌的中央。
老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喷泉的工作原理,并强调喷泉是如何与水压力和重力作用密切相关的。
2.然后老师将水桶升高,让学生观察到水在杯子中的变化。
学生们可以看到水通过一个管子流出杯子并形成一个水柱,它会由重力不断拉升,直到水柱太长,不能继续承受(水压)压力而垮掉。
这表明水压和重力是影响喷泉的关键因素。
3.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
每个小组需要一个杯子和一根塑料管子来做喷泉。
让学生们互相观察,记录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并总结出水柱高度和流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水压下的喷泉效果等。
4.在实验结束后,让同学们向其他同学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总结。
3.总结环节1.访问学生,让他们分享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新知识,以及对水压和重力的理解。
老师在黑板上标出正确的答案和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
2.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猜测特定条件下会发生什么,并再次进行实验。
他们可以测试不同高度和不同容器的影响,如玻璃、切开的芦笋、洋葱等。
3.让学生再次观察实验现场并再次总结知识,以便加深对喷泉工作原理的理解。
4. 结尾环节1.让同学们互相分享他们对本课所学内容的见解。
2.鼓励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其他科学现象并分享他们的成果。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喷泉的原理。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喷泉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2.喷泉的制作材料及工具。
3.喷泉的美观性及创意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喷泉的原理,并能够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喷泉。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发现喷泉的美观性,并进行创意设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喷泉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喷泉是如何工作的吗?(二)基本环节1.教师讲解喷泉的原理a.喷泉的原理是利用水的压力,将水从喷嘴中喷出,形成美丽的水花。
b.喷泉的制作材料有:塑料瓶、塑料管、胶带、剪刀等。
c.制作方法:将塑料瓶剪去底部,将塑料管插入瓶口,用胶带固定,再向瓶中加入水,水就会从管中喷出。
2.幼儿动手制作喷泉a.教师分发制作材料,指导幼儿按照步骤制作喷泉。
b.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观察并讨论喷泉的美观性a.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制作的喷泉,发现其美观性。
b.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4.创意设计环节a.教师鼓励幼儿在喷泉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设计,如:添加颜色、形状等。
b.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鼓励。
(三)结束环节2.幼儿整理活动现场,回收制作材料。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较为顺利,幼儿参与度高,积极性强。
2.在制作环节,部分幼儿遇到了困难,但通过教师的指导,最终完成了作品。
3.在创意设计环节,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作品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4.本次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鼓励和评价较多,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5.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有趣的科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实验和操作,使幼儿能够理解水压和喷泉工作原理之间的联系。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喷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喷泉》含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喷泉》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探索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小喷泉,初步感知喷泉的形成。
2、运用多种方法探索发现孔的大小与水柱之间的关系。
3、大胆分享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感受其中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瓶子若干(盖子另放,有的有孔、有的没孔)针管、塑料袋、牙签、气球;瓶盖有大小两个孔的饮料瓶;装水的整理箱5个。
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的视频。
《high歌》音频。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提问:你见过喷泉吗?喷泉是什么样的?2、小结:小朋友在广场、公园都见过喷泉,有的向高处喷,有的喷泉是向四周喷的,有的喷泉是旋转喷的。
还有音乐喷泉,它会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而变高变低、变长变短,还有水幕电影,喷泉的水会形成一道幕布,上面会演出电影。
这些都是人工喷泉。
3、提问:你知道喷泉的水是怎么喷出来的吗?4、小结:每个人工喷泉都有一个泵,它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去,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美丽的喷泉。
二、探索用多种材料制作喷泉的方法。
1、观察材料,引导幼儿猜测:哪些材料可以做小喷泉?该怎么做小喷泉?2、幼儿尝试制作喷泉。
3、分享交流制作喷泉的方法。
(1)幼儿展示自制小喷泉。
(2)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喷泉的方法。
4、小结:小朋友刚刚做了许多小喷泉,有的小朋友是一个人做的,有的小朋友还会和别人合作。
有的小朋友用塑料袋、有的用针管、有的用气球、有的用饮料瓶,都是把水装进这些容器里,这些容器上还要有孔,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来,这样我们的小喷泉就做好了!三、探索孔的大小与水柱的关系。
1、观察新的材料,提问:瓶盖上有什么?如果用这个瓶盖做喷泉,大孔喷出的水柱和小孔喷出的水柱一样吗?大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小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2、幼儿将自己的猜想记录在纸上“猜想”一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彩色喷泉活动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喷泉》彩色喷泉活动反思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帮助幼儿了解水可以喷出不同颜色,让幼儿体会到科学实验的乐趣,提高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和发现兴趣。
教学准备1.彩色食用色素2.香蕉沙拉3.清水4.吹泡机5.放大镜6.塑料瓶7.贴纸教学过程导入1.老师和幼儿一起看一段有关彩色喷泉的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2.老师让幼儿思考,为什么池塘、河流、海洋里的水都是蓝色的?孩子们肯定会回答,因为水是蓝色的。
3.老师讲解水并不是蓝色的,只是光线的折射和吸收形成的视觉错觉。
这个环节通过幻灯片和其他教具讲解。
实验1.老师拿出一些食用色素,让它们看一看,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幼儿的回答会比较丰富,有些幼儿会回答:“就是调味的东西,是我们做菜的时候用的”。
2.然后老师拿出盆子,放上适量的水,再放入食用色素。
这时候幼儿可以看到彩色的水,他们会非常兴奋。
3.老师在这个时候可以向幼儿讲解一下,为什么这个水变成蓝色、为什么那个水变成黄色,这个环节可以简短但要让幼儿记住。
4.然后老师拿出塑料瓶子,让幼儿将他们喜欢的贴纸贴在瓶子上,这些贴纸可以是动物、植物、字母、数字或者是幼儿制作的画。
5.老师再拿一次色素液,这一次会先倒在一个玻璃杯里面,然后用电池和铜丝作为引子,让彩色水喷出来,在不同的小瓶子里面形成喷泉。
6.老师把纸黏贴在瓶子上,这样幼儿可以看到“喷泉”喷出的不同的颜色的效果。
结束1.老师请孩子们归类,对喷泉别具特色的瓶子进行观察。
2.老师总结实验内容,让幼儿反思,看看他们从这个实验中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这次科学实验的总体完成度还算不错,虽然在过程中幼儿们很兴奋,在可玩性和趣味性上做得很好,但在某些细节方面还可以优化:1.在引导幼儿知道“水不是蓝色”的实验中,应该选择幼儿们更容易理解的例子。
像“花瓶里的水”“锅里的水”等等例子都可以让幼儿更容易理解水的折射和吸收。
2.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应该先讲解每个步骤的原理,再进行实验,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们的科学兴趣。
大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喷泉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公开课有趣的喷泉教案【含教学反思】1. 教学背景本教学活动适用于大班儿童,旨在通过亲手制作小型喷泉的过程,引导儿童了解简单的物理原理,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2. 教学目标在本次课程中,儿童将能够:•理解水力学和气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如何设计和制作小型的喷泉;•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3. 教学准备•材料准备:塑料瓶、塑料管、输液针头、玻璃球、胶带、自来水、饮料纸杯等。
•工具准备:剪刀、钳子、扳手等。
4. 教学过程4.1 热身教师向学生介绍物理原理和喷泉构成,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进行引导。
4.2 实践操作4.2.1 制作喷泉架1.取一个塑料瓶,用剪刀将瓶口切下,留下底部的圆形部分。
2.将塑料管插入圆形部分中央的小孔中,用扳手固定好。
3.将输液针头固定在塑料管末端,用胶带固定。
4.2.2 制作喷泉喷头1.取一个塑料瓶,将瓶子底部割下,留下中间宽约5~6cm的环形部分。
2.在这个环形部分留下一个小孔,把玻璃球装进去。
3.将该环形部分沿着直径方向切开,并绕到圆周上,制成一个喷泉喷头。
4.将喷头置于喷泉架上,注意和输液针头保持一定距离。
4.2.3 制作水箱1.取一个饮料纸杯,将杯口切下,留下高度约在3cm左右的圆柱形部分。
2.在圆柱形部分的正中央,用剪刀或针尖穿一个小孔。
3.将喷泉架的输液管插入该小孔内,注意不能漏水。
4.2.4 喷泉调试1.高度调节。
将水箱中的水注满,将喷头置于水箱上方,使输液针头的高度和喷泉喷头的高度相等。
查看喷泉能否正常喷出。
对于高度不合适的喷泉,需适当调整。
2.压力调节。
调整水箱的高度和喷泉喷头的尺寸,可以改变喷泉中液体的流速和喷射距离。
需要反复尝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4.3 教学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制作的喷泉进行总结和反思,综合考虑手工制作的过程与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机械观念。
5. 教学反思这堂公开课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创意和好奇心,也让我更加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自我探究的重要性。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案概述1.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喷泉原理”,主要介绍水压力转化为喷泉的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物理知识。
1.2 教学目标1.了解水压力转化为喷泉的原理;2.学习基本物理知识;3.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
1.3 教学时间40分钟。
1.4 教学资源1.喷泉模型;2.一些塑料杯、长竹签等材料。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老师向学生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是否听说过喷泉?它是如何形成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制造出话题气氛。
2.2 示范操作老师向学生展示喷泉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出现的喷泉,并观察喷泉模型中的每个部分。
2.3 实验操作1.老师先拿一毛茸茸的纸团放在一张纸上并用手压住,介绍水的分子数是非常多的,因此我们需要用更大的力量才可以把水压缩成很小的空间。
继续压住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突然松手,可以看到喷泉效果。
2.首先在一个塑料杯子的底部剪出一个小洞,大小根据需要决定,并在杯子里加入一定量的水。
3.在洞口放入一个长竹签,并在竹签上用热熔胶固定,用另一个杯子将空气抽出,制造负压,可以看到水从小孔里流出喷泉效果。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同时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4 教学总结老师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应多关注周围的事物和环境。
三、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实验教学的方式,以喷泉为例,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喷泉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水压力转化为喷泉的原理,同时掌握实验的技能。
通过此次课程,学生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动手能力,提升了生活启示,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和创新精神。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一些问题。
在具体操作中,对于水的压力和分子运动的说明及其量化并不深入,教师应认真查找资料易学习相关原理。
另外,在实践操作中,老师应注意学生安全,提前做好实验材料准备并对实验流程讲解得清晰明白。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教案反思教案反思:大班科学有趣的喷泉在课堂上,我选择了科学实验的方式来教授大班幼儿有趣的喷泉。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们能够对水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实践中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这个教案的反思。
首先,这个实验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喷泉是一个比较有趣和刺激的现象,可以引起幼儿们的好奇心。
在实验开始前,我向幼儿们介绍了喷泉的概念,并且给他们展示了一些图片和视频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幼儿们非常期待实验的发生,并且参与度非常高。
其次,在实验中,我给予了幼儿们足够的自主性。
我准备了一些材料,如两个空塑料瓶、清水、电池、电线、金属导线和纸夹,然后让幼儿们根据指导进行实验。
我鼓励幼儿们思考如何制作喷射器,并且在他们遇到问题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这样的设计使得幼儿们能够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这个教案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没有提前考虑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准备相应的备用材料。
有几位幼儿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地撒了水,但是我并没有备好额外的纸巾或者毛巾来帮助他们擦拭。
这给了他们带来一些不便,并且让他们的兴趣稍微减弱了一些。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并准备好相关的备用材料。
其次,我发现一些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不是很专注,并且有些不耐烦。
一些幼儿会借机四处走动或者跟其他小伙伴们交流,这样影响了实验的进行和其他幼儿的注意力。
这可能是因为实验时间过长,幼儿们的兴趣无法持续很久。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精确地掌握实验时间,并在实验之前做出相应的计划,以保持幼儿们的专注度。
最后,在这个教案中,我没有给幼儿们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
我只是简单介绍了喷泉的概念,并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喷泉。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能无法很好地培养幼儿们的思维和理解能力。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注重给幼儿们提供更多的背景知识,并且引导他们思考实验结果背后的原理。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培养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
2.学习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喷泉的形成原理2.实验操作步骤3.记录实验结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学会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结果。
2.难点:喷泉实验的操作步骤及团队协作。
四、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验材料(水、色素、气球、注射器、塑料瓶等)、记录表。
2.学具:每人一份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导入:激发兴趣,提出问题1.1教师出示PPT,展示各种喷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1.2提问:你们知道喷泉是怎么形成的吗?为什么水会从中间喷出来?2.探索喷泉的形成原理2.1教师讲解喷泉的形成原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
2.2再次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喷泉呢?3.实验操作步骤3.1教师展示实验操作步骤,讲解每一步骤的注意事项。
3.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记录实验结果4.1教师出示记录表,讲解填写方法。
4.2幼儿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5.分享与交流5.1每组派代表分享实验成果。
5.2全体幼儿讨论:哪个组的喷泉最有趣?为什么?6.2提问:你们觉得这次实验有趣吗?学到了什么?六、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幼儿掌握。
2.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3.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探索能力。
4.针对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七、课后作业1.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有趣现象。
2.家长引导幼儿讲述实验心得,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幼儿能掌握喷泉的形成原理,培养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a.了解喷泉的形成原理,知道大气压强的作用。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2篇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精选2篇(一)教案:《有趣的喷泉》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喷泉的原理和构造;2.观察和探索喷泉的工作原理;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喷泉模型或图片;2.水泵和水管;3.小喷嘴和喷头;4.各种颜色的染料;5.小容器。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喷泉模型向学生介绍喷泉的概念和种类,并引发学生对喷泉的好奇心。
2.实验1:利用水泵和水管建立一个喷泉模型。
3.实验2:探究喷泉中喷嘴的作用。
将不同颜色的染料加入小容器中,利用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喷嘴观察喷泉的效果,并让学生解释原因。
4.小结:归纳和总结喷泉的原理和构造,并与学生一起回顾实验结果。
5.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附近的喷泉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参与度。
他们利用实验探究喷泉的原理,发现不同喷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能解释原因。
通过实践和观察,学生对喷泉的工作原理和构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反思中,需要强调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鼓励他们多进行探究和实践。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喷泉》精选2篇(二)大班音乐教案《小动物表演》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动物,并通过音乐和动作模仿它们。
2.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音乐表演能力。
3.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卡通动物图片或玩具2.音乐播放器及相关音乐3.小动物面具或头饰4.教学反思表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喜欢的动物,展示卡通动物图片或玩具,让他们说出不同动物的特点和声音。
2.音乐欣赏(10分钟):播放与动物相关的音乐,如《小跳蛙》、《小猫追蝴蝶》等,让幼儿欣赏音乐,并对音乐中的动物动作进行模仿。
3.角色扮演(15分钟):分发小动物面具或头饰给幼儿,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穿上面具或戴上头饰,并模仿动物的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喷泉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喷泉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探索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小喷泉,初步感知喷泉的形成,运用多种方法探索发现孔的大小与水柱之间的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动有趣的喷泉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探索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小喷泉,初步感知喷泉的形成。
2、运用多种方法探索发现孔的大小与水柱之间的关系。
3、大胆分享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感受其中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同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本身的心得。
活动准备:
瓶子若干(盖子另放,有的有孔、有的没孔)针管、塑料袋、牙签、气球;瓶盖有大小两个孔的饮料瓶;装水的整理箱5个。
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的视频。
《high歌》音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提问:你见过喷泉吗?喷泉是什么样的?
2、小结:小朋友在广场、公园都见过喷泉,有的向高处喷,有的喷泉是向四周喷的,有的喷泉是旋转喷的。
还有音乐喷泉,它会随着音乐的凹凸起伏而变高变低、变长变短,还有水幕电影,喷泉的水会形成一道幕布,上面会表演电影。
这些都是人工喷泉。
3、提问:你知道喷泉的水是怎么喷出来的吗?
4、小结:每个人工喷泉都有一个泵,它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去,这样我们就看到了漂亮的喷泉。
二、探索用多种材料制作喷泉的方法。
1、观察材料,引导幼儿猜测:哪些材料可以做小喷泉?该怎么做小喷泉?
2、幼儿尝试制作喷泉。
3、分享交流制作喷泉的方法。
(1)幼儿展示自制小喷泉。
(2)请幼儿介绍本身制作喷泉的方法。
4、小结:小朋友刚刚做了很多小喷泉,有的小朋友是一个人做的,有的小朋友还会和别人合作。
有的小朋友用塑料袋、有的用针管、有的用气球、有的用饮料瓶,都是把水装进这些容器里,这些容器上还要有孔,给一个足够大的力,让水从小孔里喷出来,这样我们的小喷泉就做好了!
三、探索孔的大小与水柱的关系。
1、观察新的材料,提问:瓶盖上有什么?如果用这个瓶盖做喷泉,大孔喷出的水柱和小孔喷出的水柱一样吗?大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小孔喷出的水柱是什么样?
2、幼儿将本身的猜想记录在纸上猜想一栏。
3、幼儿实验,验证本身的猜测,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操作一栏。
4、分享交流,幼儿讲述本身的发现。
(1)对于结果不同的幼儿要请他当场验证。
(2)记录结果不全面的幼儿,请他当场试验,引导幼儿发现喷泉向上喷才能发现小孔的水柱又细又低,打孔的水柱又高又粗。
5、教师小结:出示记录图,你们看到大孔喷出的水是什么样的?小孔喷出的水是什么样的?依幼儿回答,教师记录。
四、音乐喷泉表演。
幼儿选择本身喜欢的材料,随音乐的凹凸起伏进行喷泉表演。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是在学习了《指南》之后设计的,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选材取自于孩子们常见的喷泉,幼儿都熟悉,但却不必定明白其中的原理,这样有生活经验的基础,又有探索的空间,孩子们很感兴趣。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在演绎着科学家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先猜想,再实验验证本身的想法,最后总结。
老师只是把问题抛给孩子,孩子们便循着这一线索探索起来,每个孩子都是活动的主体,都在积极的参与探索,尤其在最后表演本身的音乐喷泉,都特自豪。
相信他们以后会爱上科学探索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