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知识点检测

合集下载

(完整版)伶官传序检测题含答案经典精典习题,推荐文档

(完整版)伶官传序检测题含答案经典精典习题,推荐文档

《伶官传序》复习巩固一、古今异义1.岂非人事..哉古义: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2.与其..所以失之者古义:今义:连词,比较两件事而决定取舍的时候,用在放弃的一面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今义:干某项事业4.其意气..之盛古义: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5.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今义:表示另提一事二、一词多义1.原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②情有可原.2.恨①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3.归①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③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乐羊子妻》)④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⑤请从吏夜归.(《石壕吏》)⑥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4.举①举.天下之豪杰(《伶官传序》)②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④举.头望明月(《静夜思》)⑤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⑥举.孝廉不行(《张衡传》)⑦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⑧莫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5.盛①盛.衰之理(《伶官传序》)②盛.以锦囊(《伶官传序》)③其意气之盛.(《伶官传序》)④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⑤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6.易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7.告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8.微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②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陈情表》)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定风波》)④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张衡传》)⑤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⑥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9.以(均选自《伶官传序》)①与其所以.失之者②可以.知之矣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10.与(均选自《伶官传序》)①与.其所以失之者②与.尔三矢11.乃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④乃.悟前狼假寐(《狼》)⑤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与蔺相如》)三、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②函.梁君臣之首函:③抑本.其成败之迹本:(2)名词作状语①负而前.驱前:②一夫夜.呼夜:③仓皇东.出东:2.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而告以成功..成功:(2)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忧劳可以兴.国兴:②逸豫可以亡.身亡: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2)形容词作动词乱.者四应乱:4.数词的活用数词作名词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四、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完整word版)《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完整word版)《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完整word版)《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___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骄泰必败,谦虚必盈”。

3.___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___《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安乐之所以为患者,莫过于庸人自扰。

”4.《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得失天下皆因人事”!5.《伶官传序》借___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伶人之祸,不独在唐,亦在晋也?”6.《伶官传序》中,从“盛衰之理,皆在人事”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7.《伶官传序》中,___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一个已死,一个被杀,一个逃亡他乡。

8.《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嗟乎!人之不求自高,不追自远,何必苦苦而追之哉?”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9.《伶官传序》中,___出兵打仗及凯旋之时,用“父命既丧,志犹未已,兴师动众,以复其国”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10.《伶官传序》中,由“兴师动众,卒复无成”和“庸人自扰,不自安其位”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得失天下皆因人事”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___在《伶官传序》中说:“人之不努力,天之不助成。

”12.《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______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扬”的句子是“庸人自扰,不自安其位,而况人之有志者乎?”从而表现他意气的壮大。

14.《伶官传序》中,___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吾有三箭,足以当吾所爱,一箭射天,一箭射地,一箭射吾子,吾子为吾所爱,而天地为吾有。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人生在世,须尽其欢,莫若为乐,莫若为安,而莫若为利。

伶官传序知识点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总结

伶官传序知识点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总结

伶官传序知识点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总结《伶官传序》文言基础知识点姓名一、重点词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举.天下之豪杰抑本..其成败之迹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何其..衰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之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盛衰之.理以以.三矢赐庄宗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俟君子二、词类活用函.梁君臣之首契丹与吾约.为兄弟抑本..其成败之迹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负而前.驱仓皇东.出一夫夜.呼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三、古今异义1.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2.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状语后置请其矢,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3.省略句,补出省略成分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请其矢,盛以锦囊岂独伶人也哉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4.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第一文库网、翻译句子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4.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文言基础知世言晋王之.将终也识点答案助词,主谓之间一、重点词语盛衰之理结构助.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词,的推究/表原因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以.三矢赐庄宗通“尔”,你举.天下之豪杰所有的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本,推究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索其何其..衰也多么,副词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千万,一定,副词,表祈使语气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他,代词之.把,介词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用,介词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介词毋吾以也认为,动词以俟君子来,连词,相当于“而”二、词类活用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名词作动词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名词作动词庙抑.本.其成败之迹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本:推究,名词作动词类官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名词作动词负而前.驱前:向前,名词作状语仓皇东.出东:向东,名词作状语一夫夜.呼夜:在夜里,名词作状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细小的事情,形容词作名词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形容词作名词三、古今异义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2.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2.状语后置请其矢,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省略句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请其矢,盛(之)以锦囊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4.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五、翻译句子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五代史伶官传序》练习 及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练习 及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练习及答案一、解释重点字词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 )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二、翻译下列句子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三、理解性默写。

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2.《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3.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4.《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

5.《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

高中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检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检测试卷含答案

高中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 .仇雠.(chóu) 凯.(kǎi)旋遗.(yí)恨 骄奢.(shē)B .离散.(sǎn) 沉溺.(nì)剔.(tì)除 俳.(fēi)优C .度.(dù)曲 宝藏.(cánɡ)勖.(xù)勉 系.(jì)颈D .囊.(nánɡ)括 发.(fà)誓缱.(qiǎn)绻 伶.(línɡ)人2.下面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②及凯旋..而纳之 凯旋:取得胜利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尔、其、乃:第二人称代词④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⑤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安乐⑥泣.下沾襟 泣:流泪A .①②④⑤B .①⑤⑥C .①④⑤D .③④⑤⑥3.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B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C .家祭无忘告乃.翁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4.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 例:与.尔三矢A .遂与.之俱出B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C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D .无乃尔是过与.5.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而皆背晋以.归梁B .⎩⎪⎨⎪⎧此三者,吾遗.恨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C .⎩⎪⎨⎪⎧此制作之本.意也虽逾本.色,不能复化 D .⎩⎪⎨⎪⎧请.其矢,盛以锦囊请.奉盆缶秦王 6.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盛衰之理.A .自然之理.也 B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C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D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7.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智勇多困于所溺A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 .此三者,吾遗恨也C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8.下面对课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引发对历史的沉痛追问和感慨,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

《伶官传序》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伶官传序》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伶官传序》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盛衰兴废:兴盛和衰微,指人事的发展兴亡。

2.人事代谢:代谢,更迭,交替。

泛指人世间的事新旧交替。

3.谋事在人:谋求事情能成功,需靠自己努力。

4.原始见终: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5.亲冒矢石:见“亲当矢石”,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6.锦囊还矢:谓凯旋告捷。

7.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8.誓天断发:断发向天起誓。

9.指天誓日: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

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10.泣下沾襟: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形容哭得非常悲伤。

11.泫然泣下:泫然,流泪的样子。

泣,眼泪。

伤心地流下眼泪。

12.满招损,谦得益:骄傲自满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1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指的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14.谦虚敬慎:见“谦虚谨慎”,谦虚,虚心,不自满。

谨慎,慎重,小心。

对人虚心,办事小心。

15.惟日孜孜,无敢逸豫:每天都孜孜不倦努力工作,不敢贪图享受。

16.逸豫之心:谓贪图安逸的思想。

17.一豫一游:豫,快乐。

游玩快乐。

指帝王的游乐生活。

18.积于忽微:从细小的事情上累积发展起来。

19.祸积忽微:灾祸产生于疏忽大意。

20.流溺忘反:犹言流连忘反。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二、文化常识1.《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907年至960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代的历史。

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

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2.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引言”、“前言”等类的序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属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议论文。

如《〈呐喊〉自序》《〈指南录〉后序》等。

《伶官传序》小测(附答案)

《伶官传序》小测(附答案)

《伶官传序》小测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2*15=30)1.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3.抑.本其成败之际4.抑本.其成败之际5.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8.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9.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10.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11. 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12.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13.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14. 可以.知之矣15.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二、词性活用(5*8=40)1.函.梁君臣之首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3.负而前.驱4.一夫夜.呼5. 乱者四.应6.忧劳可以兴.国7.逸豫可以亡.身8. 仓皇东.出三、古今异义(4*5=20)1.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4.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5.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四、特殊句式1. 此三者,吾遗恨也2. 请其矢,盛以锦囊3.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4. 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小测二、解释下列加点字。

(2*15=30)1.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推其根本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泛指绳索3.抑.本其成败之际或者4.抑本.其成败之际探求本源,追溯根本5.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所有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语句,相当于“一定”、“应当“7.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连词,相当于“而”8.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当他9.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副词,加强语气,不译10.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代词,他11.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连词,表转折12.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连词,表承接13.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14. 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15.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介词,用二、词性活用(5*8=40)1.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子装,名词作动词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名词做动词,订立盟约3.负而前.驱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4.一夫夜.呼时间名词作状语,在晚上5. 乱者四.应数次作状语,在四面6.忧劳可以兴.国使动用法,使…兴盛7.逸豫可以亡.身使动用法,使…灭亡8. 仓皇东.出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三、古今异义(4*5=20)1.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人为的原因今:有关人员的录用、培养、管理、调配等事宜2.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古:等到他今:连词,连接并列名词或名词性词组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今: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4.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古: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今: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古:气势今:意志和气概四、特殊句式1. 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2. 请其矢,盛以锦囊状语后置3.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状语后置4. 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

《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

《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

《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文学常识〗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北宋时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他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作品。

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2、《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是为了告诫北宋王朝的执政者,以庄宗宠幸伶人,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为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明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文言基础整理〗一、古今异义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人为之事;今义:录用管理人员的工作]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泛指官员;今义:做某种工作]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古义:往前走;今义:前导,先驱者]4、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以至于;今义:表另提一事]二、词类活用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名作动]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订立盟约,名作动]3、函.梁君臣之首 [用木匣子装,名作动]4、抑本.其成败之迹 [探求、考察,名作动]5、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在前面,名作状]6、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在夜里,名作状]7、仓皇东.出 [向东,名作状]8、而告以成功.. [成功的消息,动词作名词]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兴盛;使…灭亡,使动用法]10、祸患常积于忽微..多困于所溺 [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形容..,而智勇词作名词]三、一词多义1、负(1)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官传序》) [背](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辜负](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 [背弃](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使……承担] (5)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倚仗](6)胜负之数,或未易量(《六国论》)[失败](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覆盖]2、告(1)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伶官传序》)[告知](2)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祭告](3)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禀告]3、顾(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面面相觑](2)赢得仓皇北顾(《京口北固亭怀古》)[回头](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拜访](4)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顾念、顾惜](5)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墓》)[顾及](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但是](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考虑](8)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4、归(1)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归附,归依](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归往,奔向](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归向、归属](4)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 [归聚,汇聚](5)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 [归还](6)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使……回去](7)后五年,吾妻来归(《项》) [旧称女子出嫁](8)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 [返回,回来]5、患(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祸患,灾祸](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忧虑,担心](3)今张君不以谪为患(《黄州快哉亭记》)[忧愁](4)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讳忌]6、困(1)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伶官传序》) [围困](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困,困住](3)牛困人饥日已高(《卖炭翁》) [困倦、疲乏](4)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训俭示康》)[贫困,贫乏](5)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困窘、困难]7、驱(1)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伶官传序》) [驱驰](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驱驰(《后出师表》) [奔走效力](3)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 [驱赶](4)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孔雀》) [驱使](5)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孔雀》) [驱逐](6)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追赶]8、盛(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伶官传序》)[强盛、兴盛](2)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装](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伶官传序》)[盛大,雄壮](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职位高](5)太后盛气而揖之(《触詟说赵太后》)[怒气](6)今又盛寒,马无藁草(《赤壁》)[非常](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采草药》) [茂盛](8)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 [丰盛]9、微(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 [细小的事情](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没有](3)微风鼓浪,水石相搏(《石钟山记》) [轻微](4)至微至陋,过蒙拔擢(《陈情表》) [地位低微,卑贱](5)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隐蔽身份](6)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左忠毅公逸事》) [暗暗地](7)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微弱](8)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屈原列传》) [含蓄、深奥](9)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稍微,略微]10、知(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知道](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知识](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懂得,了解](4)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识别](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送东阳马生序》) [感觉,觉得](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通“智”,智慧](7)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主持]四、文言虚词1、而(1)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连词,表递进,并且](2)而皆背晋以归梁[连词,表转折,但是](3)凯旋而纳之 [连词,表承接,接着](4)数十伶人困之,身死国灭[连词,表原因,因而]2、其(1)其后用兵 [代词,那](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祈使,一定](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3、以(1)盛以锦囊[介词,用](2)以三矢赐庄宗 [介词,把](3)而皆背晋以归梁 [连词,表承接,而](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助词,……的原因]4、与(1)与尔三矢[动词,给](2)与其所以失之者 [介词,跟](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通“欤",助词,吗]5、于(1)而皆自于人欤[介词,由于](2)祸患常积于忽微[介词,在](3)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词,被]6、之(1)及凯旋而纳之 [代词,代箭](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代词,代天下](5)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代词,代庄宗]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伶官传序知识点检测资料讲解

伶官传序知识点检测资料讲解

《伶官传序》知识点检测一、指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二、指出重点实词的词义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2、其系燕父子以组3、抑本其成败之际4、逸豫可以亡身5、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 _______________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 ______________ ;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4、负而前驱古义: _________________ ; 今义:前导,先锋队伍,先行者。

5、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 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四、指出各句活用词的类型并解释1、函梁君臣之首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3、负而前驱4、仓皇东出5、一夫夜呼6乱者四应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8、凯旋而纳之五、写出各重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方其系燕父子以组2、以可以知之矣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皆背晋以归梁3、而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而皆背晋以归梁/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而皆自于人欤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及凯旋而纳之/而身死国灭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六、指出各句的句式特点1、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2、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3、请其矢,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5、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6请其矢,盛以锦囊7、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及仇雠已灭9、身死国灭,为天下笑1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七、重点句子翻译: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完整版)伶官传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伶官传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伶官传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检查我的基础1.下面词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李存勖(xù)请其矢(shí)皆自于人欤(yú)B.伶官(línɡ)盛以锦囊(chénɡ)誓天断发(fà)C.抑本其成败之迹(yì)仓皇东出(huānɡ)乱者四应(yínɡ)D.吾遗恨也(yí)智勇多困于所溺(nuò)泣下沾襟(jīn)提示:A项“矢”读“shǐ”;C项“皇”读“huánɡ”,“应”读“yìnɡ”;D项“溺”读“nì”。

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B.C.D.提示:B项,恨:仇恨,怨恨。

原:推究,考查。

C项,抑:或者。

D项,人事: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

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提示:A、B、D三项与例句均是名词用作状语,C项“天下”意为“天下的人”。

答案:C4.选出没有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A.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函梁君臣之首D.序八州而朝同列提示:B、C、D三项中分别有“舍”“函”“序”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A5.下列句中“所以”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提示:A、B、C三项中“所以”表示原因,D项中“所以”为“用来……的”之意,表凭借。

答案:D6.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得不对的一项是……()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二、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1.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3.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名词作状语1.负而前驱前:向前2.仓皇东出东:向东3.一夫夜呼夜:在夜里4.乱者四应四:在四面动词作名词1.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使动用法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2.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形容词作动词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形容词作名词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三、古今异义1.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官名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3.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人情事理四、一词多义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3.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4.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2.状语后置请其矢,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3.省略句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请其矢,盛(之)以锦囊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4.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附带答案附带答案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附带答案附带答案

《伶官传》序1.《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4.《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5.《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6.《伶官传序》中,从“,”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7.《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

8.《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 ,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9.《伶官传序》中,庄宗出兵打仗及凯旋之时,用“,,,,,”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10.《伶官传序》中,由“,,;,,,”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12.《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 , 。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扬”的句子是“,,,,”,从而表现他意气的壮大。

14.《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16.《伶官传序》中,当发现有作乱的情况时,庄宗及臣子们的反应是:,,,。

17.《伶官传序》中,写庄宗上战场时,请箭的方式是“,,”,然后背箭去奋勇杀敌。

18.《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打败敌人意气之盛的句子是:,,,,,,!19.《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20.《伶官传序》中,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来说明得失天下皆因人事。

《伶官传序》练习附答案

《伶官传序》练习附答案

《伶官传序》练习一、积累·整合(一)、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不同含义1、岂非人事..哉 古义: 。

今义: 。

2、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古义: 。

今义: 。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 。

今义: 。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盛衰之理.2、负.而前驱3、及.凯旋而纳之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5、函.梁君臣之首6、抑本其成败之迹.7、举.天下豪杰8、数十伶人困.之9、祸患常积于忽微..(三)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负而前.驱2、函.梁君臣之首3、一夫夜.呼,乱者四应4、仓皇东.出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6、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昆玉所溺(四) 解释下列加点的虚词1、于A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B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C 霜叶红于.二月花D 智勇多困于.所溺2、其A 与其.所以失之者B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 其.后用兵D 其.真无马耶3、之A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B 莫能与之.争C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E 之.二虫又何知F 吾欲之.南海,何如4、与其所以失之者..5、而皆背晋以.归梁6、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五)判断下列句式1、此三者,吾遗恨也。

2、智勇多困于.所溺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六)翻译下列语句1、与尔三失,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2、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八)文学常识1、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晚年号,谥。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倡导人。

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

他写的《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

伶官传序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1]

伶官传序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1]

伶官传序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伶官传序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伶官传序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一、通假字1。

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无"通“毋”二、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2。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3.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4。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二)名词作状语1。

负而前驱前:向前2.仓皇东出东:向东3.一夫夜呼夜:在夜里4.乱者四应四:在四面(三)动词作名词1.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四)使动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五)形容词作动词1。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六)形容词作名词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三、古今异义1.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其:(古义)和他(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2。

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至于:(古义)相当于“以至于"(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3。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5。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所以:(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今义)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6。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文重点知识挖空练习附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文重点知识挖空练习附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文重点知识挖空练习附答案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参考答案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人的作为)哉!原(推其根本)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把)三矢赐庄宗而(表顺承)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表转折)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遗憾)也。

与(给)尔三矢,尔其(表祈使语气)无忘乃(你的)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用)锦囊,负而(表修饰)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正)其系燕父子以组,函(用匣子装)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看),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多么)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或者,还是)本(考察,探究)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五代史伶官传序》分层练习

《五代史伶官传序》分层练习

《五代史伶官传序》分层练习基础练习一、基础训练1.下列是关于欧阳修《伶官传序》的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伶人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

史载,黄帝时伶伦造音乐后称乐官为伶官,后来也将以演戏为生的艺人包括进来,将他们统称为伶人。

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被伶官乱箭射死。

B.太牢、少牢: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另外,古人也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C.忽微:极小的事。

忽,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微,一寸的十万分之一。

D.《新五代史》是我国的“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记载五代(907—960),即唐宋之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的历史。

后人为了把这部书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区别开来,就称为《新五代史》。

2.下列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B.忧劳可以兴国C.乱者四应D.负而前驱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被B.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何其:多么C.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所有的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B.及凯旋而纳之旋:回来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D.盛以锦囊,负而前驱盛:装5.下面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①岂独伶人也哉独:仅仅②及凯旋而纳之凯旋:取得胜利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尔、其、乃:都是第二人称代词④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⑤逸豫可以亡身(安乐)⑥泣下沾襟(流泪)A.①②④B.①⑤⑥C.①④⑤D.②⑤⑥6.小刘同学打算编选一本文集,《伶官传序》最有可能选入以下哪本集子中()A.《赠序名篇》B.《骈赋菁华》C.《醉翁琴趣外编》D.《六一居士论文萃》11.下列句中“相”字的用法,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誓不相隔卿/悔相道之不察B.仰头相向鸣/儿已薄禄相C.久久莫相忘/及时相遣归D.还必相迎取/君臣相顾,不知所归7.与“梁,吾仇也”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而告以成功C.此三者,吾遗恨也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8.请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选修-5.伶官传序 基础知识梳理练习

选修-5.伶官传序 基础知识梳理练习

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书》曰:“满招损,
谦受益。”【《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
得到益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
也。
.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 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
的道理。】
.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因此,当
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及其衰
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 先例
今义 文学体裁的一种 5.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古义 智谋与力量
今义 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 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6.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连词 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 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函.梁君臣之首 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 2.抑本.其成败之迹 名词作动词,推究 3.负而前.驱 名词作状语,向前 4.仓皇东.出 名词作状语,向东 5.一夫夜.呼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6.乱者四.应 数词作状语,在四面
(
)
译文判: 断句
3.请其这矢三,盛者以,是锦我囊到。死还感到悔恨的事情。
(

译介文词: 结构后置句
取出他父亲(留下)的箭,用锦囊装着。
4.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被动句 )
译文: 几十个优伶来围困他,使他丧命亡国,而被天下人讥笑。 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
译文被: 祸动患句常常是在微小的事上积聚起来的,而聪明勇敢的人又
官传》】
.
.
.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解词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 2、秦贪,负其强 依仗 3、又五年,吾妻来归 女子出嫁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5、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 来。 辅佐 6、举类迩而见义远 列举 7、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尽 8、戍卒叫,函谷举 攻占
《伶官传序》知识点检测
一、重点实词、虚词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3、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 告之曰
二、词类活用 1、负而前驱 2、函梁君臣之首 3、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 溺
温故知新
五、写出《〈伶官传〉序》中的四处名句: 1、盛衰之理, , ! 2、《书》曰:“ 谦得益。” 3、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 4、夫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满招损 3、逸豫可以亡身 4、祸患常积于忽微
六、翻译句子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 知之矣。 译: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 道兴衰的道理。 2、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 独伶人也哉? 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有智 慧、有勇力的人常常被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仅 仅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三、解词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秦贪,负其强 3、 又五年,吾妻来归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5、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 6、举类迩而见义远 7、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8、戍卒叫,函谷举
三、解词 9、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0、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 者 11、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 惑。 1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六、翻译 1、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 者,可以知之矣。 译:
2、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 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
一、重点实词、虚词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或者 推究 3、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 告之曰 取独 把
二、词类活用 1、负而前驱 在前面 2、函梁君臣之首 用木匣装 3、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在夜里 向东 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兴盛(灭亡)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形作名,微小的事 智勇的人
三、解词 9、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拜访 10、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只是 11、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我 1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一定 1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还是
四、特殊句式 1、此三者,吾遗恨也 判断句 2、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状后,省略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状后 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省略,状后 5、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状后,被动句
四、特殊句式 1、此三者,吾遗恨也 2、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5、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五 、写出《〈伶官传〉序》中的四处名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盛衰之理, , ! 2、《书》曰:“ 谦得益。” 3、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 4、夫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