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结构分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解读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解读1.时代背景阿西莫夫未满16岁便完成高中学业,1939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48年回校取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阿西莫夫完成博士学业后,成为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生化讲师,从此跟波大建立起终生的关系。
1955年升任副教授。
1958年他全心投入写作后,就不再教书(他写作所得远比任教来得多),但仍争取到保留副教授的头衔。
1979年大学为表扬他的写作,晋升他为生物化学教授。
1965年,应大学莫加纪念图书馆(Mugar Memorial Library)馆长霍华•戈特利布(Howard Gottlieb)之请,阿西莫夫捐赠出他的私人文件。
一共464箱,放满71格的收藏架。
阿西莫夫治学有方,他的科普著作多以史学手法阐述科学概念,尽可能细数从头,理性分析科学脉络。
提及某个科学家时,也会一并附上详细的背景资料,诸如国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并以语源学和发音方式介绍科技名词。
这些特点在他的《科学指南》(Guide to Science)、三大卷的《认识物理学》(Understanding Physics)和《阿西莫夫的科学探索史纲》(Asimov'sChronology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里处处可见。
2.文题诠释《恐龙无处不有》“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答:没有离题;不好;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
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3.主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解析
谜一样的南极恐龙虽然考古学家并未在现在的南极大陆找到过恐龙化石,但是他们在曾经的南极圈——冈瓦纳古陆找到了恐龙化石。
冈瓦纳古陆是奥地利地质学家提出的预言中的超级大陆。
这块古陆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存在于3.5亿到6500万年前,由如今的南极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以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组合而成。
通过对远古气候的研究,古气象学家认为,当时南极圈内的气候要比现在舒适得多,是一个生命乐园。
那里夏季不仅比现在温暖,而且多雨,生长着诸如银杏、蕨类、苏铁、苔藓等植物。
茂盛的植物养育了大量的食草动物,食草动物的繁荣为食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而这样的环境也适合恐龙生活。
然而,当时南极圈的冬季还是很冷的,并且每年还有长达数月的极夜。
被认为不耐寒的恐龙是如何在南极圈里度过寒冬的呢?是迁徙或者冬眠?根据对在澳大利亚(曾紧挨着南极洲)发现的恐龙腿骨化石的研究,古生物学家发现和其他地方的恐龙一样,大多数生活在南极的恐龙并不适合长途跋涉,因此它们基本上常年生活在同一个地方。
这意味着南极恐龙冬天不会迁徙到温暖的地方去。
而古生物学家还发现,体型大的南极恐龙的骨骼一年四季都在正常生长,这说明它们一年中都是正常活动,没有冬眠。
这似乎是合理的,毕竟身形巨大的恐龙要找到适合冬眠的洞穴并不那么容易。
没有迁徙,也没有冬眠,那么南极恐龙的越冬法宝是什么?古生物学家根据化石,做出了推测。
古生物家发现生活在南极的稜齿龙眼眶很大,这说明它们的眼球很大,视力很好。
不仅如此,它们可能还拥有夜视能力,这使它们在极夜中不至于变成“瞎子”。
基于化石的研究,古生物学家还认为,为了抵御寒冷,南极恐龙身上可能长有羽毛,以帮助它们度过寒冷的冬天。
此外,有些恐龙可能还是温血动物,它们自身可以调节体温,这样它们就不会在寒冷的冬天因体温过低而死去。
除了强大的视力,御寒的“装备”,拥有极快的速度也使恐龙适应南极的生活。
古生物学家在大洋洲和南美洲都发现了许多兽脚类恐龙的足迹,其中包括速龙的脚印。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课稿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课稿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说课稿一、说教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课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第3篇课文。
本册书说明文阅读共两个单元,可以说重在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和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提高默读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说明文,两篇短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都有关于恐龙,但是说明的对象又有所不同,又结合班级情况和单元重点。
在重难点上不必面面俱到,只是重在培养他们阅读说明文的能量从而积累知识。
二、说教法说明文是相当枯燥了,因此必须抓住某一方面来提起学生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上必须让学生自己找到感兴趣的问题加以提炼。
故,在教法上我多用默读,让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在相对有难度地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本文作为阿西莫夫——科幻之父的科普问,尤其是语言方面更有许多值得体味的地方。
三、说目标(一)知识目标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
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四、说课时依照目标分为一课时。
五、说准备1、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
(生字词、作者简介)2、准备好多媒体电脑,投影及相关软件。
六、说过程(一)导入新课如今统治地球的是人类,人类的历史也不过几百万年。
在人类出现之前,曾有一种爬行动物统治过地球,这种爬行动物是什么呢(恐龙)然而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突然消失了。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总结归纳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总结归纳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是美国著名的科幻作家,他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想象力而享誉全球。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两篇短文尤为经典,分别是《机器人学问答》和《未来未来》。
本文将对这两篇短文进行总结和归纳。
《机器人学问答》《机器人学问答》是一篇思考机器人伦理道德问题的短文。
阿西莫夫通过描述一个有关机器人伦理学问答的场景,提出了人与机器人之间互动的复杂性和机器人的人性化发展。
首先,阿西莫夫在短文中提到了机器人三大定律:(1)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不得因不采取行动而使人类遭到伤害;(2) 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与第一定律相冲突;(3) 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除非与前两定律相冲突。
这三大定律成为后来科幻作品中伦理道德问题讨论的基石。
其次,短文中通过一个机器人学家和一位法律学家的对话,展示了机器人在伦理道德问题上的局限性。
虽然机器人可以通过计算和逻辑来解决问题,但他们缺乏人类的情感和判断力。
最后,短文还提到了机器人权益的问题。
当机器人逐渐具备了人类的智能和情感时,是否应该赋予他们相应的权益和地位,成为了人们争议的焦点。
阿西莫夫以此引发了读者对于机器人伦理道德问题的深入思考。
《未来未来》《未来未来》是一篇展望科技对人类未来影响的短文。
阿西莫夫通过融合历史、科技和人类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他对未来的独特见解。
首先,阿西莫夫表达了对科技进步的乐观态度。
他认为科技将成为人类进步的引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繁荣。
他描述了未来世界中科技高度发达的场景,包括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等。
他认为科技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幸福。
其次,短文中提到了科技对教育的巨大影响。
阿西莫夫认为,未来的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
他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说明了自己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奇特经历对其创造力的影响。
最后,短文中还探讨了科技对社会和人际关系带来的变化。
阿西莫夫预见了人类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如人类与机器人的交互、人际关系的转变等。
八年级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解读(部编本)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解读(1)时代背景阿西莫夫未满16岁便完成高中学业,1939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48年回校取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阿西莫夫完成博士学业后,成为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生化讲师,从此跟波大建立起终生的关系。
1955年升任副教授。
1958年他全心投入写作后,就不再教书(他写作所得远比任教来得多),但仍争取到保留副教授的头衔。
1979年大学为表扬他的写作,晋升他为生物化学教授。
1965年,应大学莫加纪念图书馆(Mugar Memorial Library)馆长霍华•戈特利布(Howard Gottlieb)之请,阿西莫夫捐赠出他的私人文件。
一共464箱,放满71格的收藏架。
阿西莫夫治学有方,他的科普著作多以史学手法阐述科学概念,尽可能细数从头,理性分析科学脉络。
提及某个科学家时,也会一并附上详细的背景资料,诸如国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并以语源学和发音方式介绍科技名词。
这些特点在他的《科学指南》(Guide to Science)、三大卷的《认识物理学》(Understanding Physics)和《阿西莫夫的科学探索史纲》(Asimov'sChronology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里处处可见。
(2)文题诠释《恐龙无处不有》“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答:没有离题;不好;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
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3)主旨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语言赏析
平实中见准确生动中显通俗——《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语言赏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介绍的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运用了平实的语言,平实中见准确,生动中显通俗,既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准确地介绍了相关知识。
【课文在线】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含英咀华】“确实”是副词,有“的确”“实在”之意,表示情况完全符合实际。
在此句中,肯定了恐龙在世界各地都存在的事实。
【课文在线】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含英咀华】这一句补充交代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惊人的互补性,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就在一起。
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
【课文在线】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含英咀华】括号中用一句半开玩笑的话举例强调说明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文字浅白,通俗易懂。
【课文在线】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
【含英咀华】普通读者一般不知道二氧化硅为何物,但括号里解释什么是二氧化硅,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作“二氧化硅”,这样一来,读者就很清楚地知道二氧化硅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了。
【课文在线】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含英咀华】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
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的,因为金刚石太贵重了。
作者在幽默风趣中,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
八年级下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八年级下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一. 教材分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包括了两篇短文:《倒退的进化》和《被削平的曲别针》。
这两篇短文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探讨了科学领域中的趣味现象和人们的生活智慧。
通过学习这两篇短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和科学原理的理解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科学原理的理解。
2.针对难点的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前准备相关的科学知识,课堂上通过讲解和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的科学知识。
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阅读材料:《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相关科学知识的资料和示例3.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讲解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趣味科学实验或故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文标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回答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重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年级语⽂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两篇》教案⼋年级语⽂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两篇》教案●教学⽬标知识⽬标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
2.了解“板块构造”“⼤灭绝”“撞击说”“⽕⼭说”“斯⽯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章作者的思维⽅式。
能⼒⽬标1.⽐较分析两⽂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度,把握两⽂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体会本⽂语⾔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法。
德育⽬标学习作者运⽤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努⼒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1.把握两篇短⽂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度、多侧⾯的思维⽅法。
●教学难点体会课⽂中的补充说明的作⽤和含义。
●教学⽅法1.⽐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整体感知⽂意;精读课⽂,⽐较分析两篇短⽂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度,深⼊理解⽂章内容;揣摩语⾔,体会作者独特的语⾔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法,引导学⽣留⼼⽣活,思考⾃然和社会,多⾓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设计(⼀)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种奇异的爬⾏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体表⾯覆盖着有鳞⽚的⽪肤。
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
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存恐惧的⽩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物,⼈们给了它们⼀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垩纪的⼀个早晨,草⾷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声巨响,⼀场天翻地覆的⼤爆炸发⽣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最后灭绝。
部编版语文八下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下第6课《阿西莫夫短⽂两篇》知识梳理阿西莫夫短⽂两篇恐龙⽆处不有【原⽂】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影响。
例如,在1986年1⽉,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些化⽯⾻骼。
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冰冻陆地,⾮常靠近南美的南端。
这些⾻头毫⽆疑问属于鸟臀⽬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
这些古⽼的爬⾏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陆联系起来,这⽐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候。
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的两栖动物的化⽯。
恐龙不可能在每⼀块⼤陆上独⽴⽣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洋到另⼀个⼤陆上去的呢?这⼀问题的答案是:是⼤陆在漂移⽽不是恐龙⾃⼰在迁移。
⼏⼗年前,⼈们发现地壳是由⼀些紧密拼合在⼀起但⼜在缓慢运动的⼤板块构成的。
⼀些板块被拉开,⽽另⼀些则挤压在⼀起,⼀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板块下⾯俯冲。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陆,当板块向⼀个或另⼀个⽅向运动时,⼤陆也随之⼀起运动。
每隔⼀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陆汇聚在⼀起,地球此时仅由⼀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陆”。
当板块继续运动时,⼤陆⼜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次完整的泛⼤陆⼤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这个泛⼤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开始显⽰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陆的各个地⽅。
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活。
⼤约在两亿年前,泛⼤陆分裂成四部分。
初中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详细解析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 、科幻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 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中以 《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 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曾获代表科幻界 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是公认的当 今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小行星5020、《阿西莫夫科幻 小说》杂志和两项阿西莫夫奖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他 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
“可能”表示推测,并不完全肯定,这样 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③“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 巨大撞击引起的。”能否把这句话中“所有”删去? 为什么?
不能删。删去后就不能强调只是一部分科学 家持这种观点,就不能突出作者在下文的说明内 容,不符合实际情况。
④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 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 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确实”一词充分肯定了科学家们的检测结 果,语言严谨。
比较阅读
➢ 阅读全文,思考并讨论: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
角度不同,试比较。
第一篇《恐龙无处不在》依据在南极发现恐 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
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 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2.语言简明、严谨、风趣。
作者的语言简明又不失生动。如在《恐龙无处不在》 这篇文章的开头,作者仅用短短的两句议论就把科学领 域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达出来了。作者也很讲究语言的趣 味性。如在《被压扁的沙子》中“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 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 这样做呢”,在幽默风趣中,把事理说得简明透彻。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知识梳理
阿西莫夫短文:人类学的原型与“三大法则”介绍阿西莫夫(Isaac Asimov)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幻作家之一,以其丰富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而闻名。
他的作品贯穿了多个科学领域,包括天文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等。
然而,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他在科幻小说中塑造的机器人形象,以及他提出的“三大法则”。
本篇短文将首先简要介绍阿西莫夫的早期经历和其对科幻文学的贡献,然后深入探讨阿西莫夫提出的“三大法则”,分析其原型所在以及其对人类学的重要性。
阿西莫夫的生平与贡献阿西莫夫于1920年出生在俄罗斯,后移民美国,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的一生。
他在纽约市长大,并于1948年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除了他的科幻小说作品,他还是一位化学家和科普作家,在这些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阿西莫夫的作品数量众多,涵盖了多个主题。
他的小说有时涉及行星间的政治、战争,或者描述了未来科技的进化。
然而,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关于机器人的系列小说,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我,机器人》。
这个系列描绘了未来世界中,由智能机器人和人类共存的情景,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与人类伦理的深入思考。
“三大法则”的原型阿西莫夫在《我,机器人》中提出了著名的“三大法则”,这些法则规定了机器人的行为准则。
这些法则是: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采取行动导致人类受伤;2.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这与第一法则相冲突;3.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这与前两条法则相冲突。
这些法则的核心思想是保护人类的安全和福祉,并避免机器人对人类造成伤害。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形象通常被描述为善良、负责任和顺从的存在,他们始终遵守这些法则。
然而,这些法则的原型并不完全来自阿西莫夫的想象力,而是从人类学中找到的。
虽然阿西莫夫在他的作品中尽量避免直接引用人类学的术语,但他在描绘机器人行为和决策过程时,借鉴了人类学的理念。
人类学的原型“三大法则”有着明显的共通性与人类学中所研究的人类行为规范和伦理准则。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在
梁 龙
鸭 嘴 龙
三角龙
1.理清文章思路。 2.比较分析两篇短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阿西莫夫,美籍犹太人,儿童 时代离开故土俄罗斯去了美国。青 年时代攻读生物化学,后来他投身 写作,成为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
一,曾获代表科幻文学最高荣誉的
“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
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毁
灭性的撞击,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
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
使得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灭绝。
一、默读课文
明确观点
作者认为哪一种学说正确呢?是怎样证明的? 作者认为“撞击说”是正确的。
(1)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分析科学家的证明思路: 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会成为致密的 “斯石英” “斯石英”在自然状态下经历数万年的反 推 断
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 不同科学领 域之间是紧密 相连 (总 起) 恐龙无处不在 恐龙不会迁徙 大 陆 漂 移 学 说 成 立 (总 结)
大陆漂移
(分 说)
逻
辑
顺
序
一、初读课文
探讨内容
分析《恐龙无处不在》。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本文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事实,证明 大陆漂移 假说。 了_________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生物学(恐龙)、 _______________
地质学(板块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 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一、导入:认识作者相信很多同学对《银河帝国》非常熟悉,但是我们对作者却知之甚少。
阿西莫夫是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阿西莫夫(1920 —1992)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
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誉为“科幻圣经"。
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他提出的“机器人学三定律”被称为“现代机器人学的基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短文两篇。
二、速读:内容理解1.快速浏览课文,勾画重点词句,完成填空:(1)《恐龙无处不在》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依据______这个事实,证明了_____这一结论。
(2)《被压扁的沙子》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依据_____这个事物,证明了____ 这一结论。
解析:这两篇课文,说明对象的辨析是一个难点,因为大部分同学习惯了标题就是说明对象,有时标题为了追求新颖生动,不会直接把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除了通过标题了解,我们还可以通过中心句、开头结尾段等方式了解说明对象。
事理性说明文的说明对象需要我们到文中去查找事物的原理、本质、内在联系等。
(1)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恐龙无处不在,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2)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
2.如果让你根据课文内容重新给这两篇文章取标题,你会如何取?阿西莫夫取的标题和同学们取的标题,你更喜欢哪个,说说理由。
解析:第一篇《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说》/《恐龙为什么能无处不有》等,第二篇《恐龙是如何灭绝的》/《撞击说》等。
理由言之有理均可给与肯定。
阿西莫夫的《恐龙无处不有》《被压扁的沙子》都是以某个科学发现作为标题非常新颖,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用这两个科学发现来证明不同的学说,恰恰也说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体现了作者的行文逻辑和深刻的思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教学研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教学研讨内容预览: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
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
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个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它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奇”。
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恐龙无处不在“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文章开头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特别是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作者深入的思考:“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
作者并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由此及彼步步追问:“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到第6、7段,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显然,一部分恐龙正是搭乘这班“航船”来到南极的。
第8、9、10、11段简明地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太长,它们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成了地质演变历史的见证。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赏析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赏析1.阿西莫夫《新疆域》把思维推到边缘以外给你出一道题:怎样才能压扁一粒沙子?这可不是什么脑筋急转弯儿,而是实实在在地“把一粒沙子压扁”。
想想你能使用的各种物理方法吧。
用大锤砸,你不觉得滑稽吗?用大锤去砸一粒沙子,杀鸡用牛刀。
沙子可能会丝毫未损,而不是被砸扁!现在,一个名叫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美国人会慢慢告诉你,你只要把非常干净的沙子放置于超高压的环境中,那么沙子会变扁的。
这其中的奥妙来自于:在超高压的条件下,沙子的构成分子二氧化硅其间的原子距离缩小了。
原子的排列变得非常致密而有规则,这样,沙子就变扁了。
这种变扁的沙子有一个十分好听的名字,叫“斯石英”,是在1961年由一名苏联科学家发现的。
事实上,在自然界中,很多物质都会变扁的。
比如常温下的碳元素,在超高压、超高温的状态下会变成金刚石。
沙子也是一样的,变扁的沙子会更加好看。
那么,变扁的沙子有什么用吗?它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或者说,我们由此能发现什么?艾萨克·阿西莫夫会接着告诉你,在我们地球上,有些地方发现了这种变扁的沙子——斯石英,这暗示了什么呢?既然斯石英只能在超高压的条件下才会出现,那就是说,这些地方曾发生过猛烈的撞击。
是什么会撞击到这些地方并产生超高压呢?小行星、陨石都有可能。
于是,地质学家们通过对地层的研究分析,可以较为肯定地回答你:在6500万年前,地球的确受到了小行星的猛烈冲击,而那个时代正是恐龙突然灭绝的时代。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结论:其一,斯石英的出现成为地球遭受小行星撞击的新证据;其二,由此可以进一步推知恐龙的灭绝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
所以,可不要小看这一粒粒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告诉你:那里面蕴含了地球曾经经历的一场可怕的劫难、一个时代悲剧。
但阿西莫夫所关注的绝不仅仅是一粒沙子。
他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提示我们,对这一切的理解与把握,需要我们不断地对这粒沙子教师提问,不断地超越这粒沙子。
每一次提问,都同时是我们对自己的提问,都暗含着我们对自己的超越;每一次提问,都意味着我们正在触摸人类思维的边缘,拓展人类认知的领域;每一次提问,都意味着我们正面临着更新的未知领域、更加严峻的挑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新人教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筛选主要信息,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理清说明顺序;2.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品味文章的逻辑之美;3.了解文章介绍的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1.提炼文章的逻辑结构,品味文章的逻辑之美;2.引导学生品味阿西莫夫科普文的魅力。
教学方法:1.迁移教学法。
中学生都很喜欢读科普文章,比如《百科知识》、《科技博览》等等,课前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自然迁移到本文中来。
2.导读教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型,在教师有效的导读引领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阅读、探究的能力。
3.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读读写写”,结合课文和课下注释学习生字词。
搜集整理自己曾经读过的科普读物,并总结一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收获。
查阅有关阿西莫夫的生平,课外阅读他的其它作品。
教师:搜集整理阿西莫夫的生平资料及作品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筛选主要信息,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理清说明顺序;2.赏析语言,品味文章的逻辑之美。
教学流程:(一)迁移导入——话科普师:(开场白)据了解,同学们在课外都很喜欢读《科技博览》、《小牛顿》、《十万个为什么》、《有趣的科学》等等,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你读过哪些类似的书籍?并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阅读体会和收获。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话科普)以上这些书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以介绍和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而且能够将深奥复杂的知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这样的文章我们称之为“科普文”,是说明文的一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篇科普文,板书:“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作家作品介绍:阿西莫夫背景补充:恐龙灭绝(二)导读探究——理思路由于本文所探讨的不同科学领域的科学发现能够互相影响的问题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其间贯穿着作者的横向联系、纵向对比等逻辑推理,复杂而深刻,所以,教学本文读懂文章是关键。
因此,教学本文首先要引导学生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提炼文章的逻辑结构,这个过程也是学生逻辑思维得到锻炼的过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只作必要的点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优秀教案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所说明的事理、顺序。
2.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3.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4.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5.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1.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2.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教学难点】1.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件《恐龙无处不有》【课文导入】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
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叠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课堂环节导航】一、出示目标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所说明的事理、顺序。
2.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3.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二、资料链接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
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论。
本课两篇短文就是依据一些科学发现进行科学推理的科学小品文。
三、预习反馈1.读一读字音,注意读准字音。
2.写一写字形。
四、初读感知(一)带着问题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