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舞弊产生原因及治理
会计舞弊的产生机理及其治理
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人员或有关当事人为了谋取经济利益,采取非法手段进行会计处理的一种不法行为。
会计舞弊问题一直是会计、审计职业界、法律界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舞弊对社会经济的危害愈来愈明显,能否对会计舞弊进行切实有效地治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本文试图从会计舞弊的产生机理出发,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一、会计舞弊的产生机理关于舞弊产生的研究,综观中外,主要有以下观点:根据美国舞弊审核师协会的研究,形成舞弊必须满足三个前提条件:(1)存在舞弊机会;(2)存在舞弊动机;(3)事后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小。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史蒂文。
阿尔伯雷齐特认为:决定一个人是否舞弊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感受到的压力、舞弊的机会、自我理性。
舞弊的产生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因素。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下属的内部审计研究基金会通过大量的调查工作发现,舞弊的发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为承受某些压力(财务压力、经济压力等);二为舞弊的机会,特别是组织的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
近年来,会计、审计职业界和学术界多从舞弊风险角度来研究审计风险模型,形成了“舞弊风险因子理论”(Theory of Fraud Risk Factors),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GONE 理论。
这种理论的四个因子是:G代表贪婪(Greed);O代表机会(Opportunity);N代表需要(Need);E代表披露(Exposure)。
这四个因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舞弊风险。
以CONE理论为基础,五大会计公司中的毕马威公司基金会研究发现,舞弊是由如下三个最基本的因子共同作用造成的,即环境的压力、舞弊的机会、个人(潜在舞弊者)的品性。
我国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会计舞弊作为舞弊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成因的分析离不开对舞弊形成的研究。
笔者以为影响会计舞弊行为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舞弊主体的动机,它是形成会计舞弊的内在动因;二是会计舞弊的周围条件,它为会计舞弊的形成提供了机会。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已成为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问题之一。
会计舞弊不仅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损害企业的信誉和声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的倒闭。
本文将分析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出现的原因,并从管理、监管、法律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
一、原因分析1. 利益驱动。
企业所面对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市场环境,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和发展空间,可能会采用会计舞弊的手段来突出自己的财务业绩,吸引投资者投资。
2. 管理体系不完善。
企业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也是会计舞弊的原因之一。
企业在管理上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会计核算制度,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舞弊行为。
3. 市场需求推动。
在经济竞争过程中,一些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其财务报表的高低波动,以此来推动其股价走势。
4. 人员管理不当。
企业内部可能存在一些具有违法或违规行为的员工或管理人员,他们通过操纵企业财务数据助长自己的利益,引发会计舞弊事件。
5. 监管不足。
一些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企业能够逃脱监管,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会计舞弊行为的出现。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内部控制。
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引入独立审核机构,并实行有效的财务审计制度,防范会计舞弊行为的出现。
2. 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
公司应该树立诚信经营、依法经营的理念,增强员工的自律意识,培育专业合规人才,建立企业文化的正确导向。
3. 强化法律监管。
从政策和法律层面对会计舞弊行为加强惩戒和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4. 加强信息透明。
企业应该披露财务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便于投资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全面了解和监督,同步增强其自我约束与公众监督。
5. 建立社会责任制度。
企业应该树立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明确集体与个人的社会责任,扎实推进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使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承担其所应尽的社会责任。
总之,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会计舞弊是一项严重的问题,只有合理的管理和监管措施,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会计舞弊行为,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形象,增强企业的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舞弊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还可能对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1. 利益驱动:部分企业或个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取舞弊手段来获取不正当收益。
例如,虚构利润、隐瞒损失等。
2. 内部控制失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如审计制度不完善、财务人员职责不清等。
3. 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企业和个人法律意识淡薄,对舞弊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导致舞弊行为频发。
4. 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舞弊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
同时,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足,也为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舞弊行为提供了便利。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个人的法律意识。
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
同时,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3.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企业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财务人员积极揭露舞弊行为。
4.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加强对企业的检查和审计。
同时,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形成监管合力。
5. 引入科技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防范舞弊行为。
6. 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积极举报会计舞弊行为,对举报人进行保护和奖励。
同时,加强对举报信息的调查和处理,确保举报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通过虚构、隐瞒、操纵财务信息或其他手段,违背会计准则和规范,以达到虚增收入、隐匿亏损、掩盖资产负债、变相挪用资金等不法目的的行为。
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市场环境原因: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追求股价高涨、市值提升,以增加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
为此,有的上市公司会采取违法会计手段,以虚增企业业绩,忽略企业实际盈利能力。
由于市场对高利润、高增长的企业更加青睐,这种违规行为也就更能为一些企业所接受。
二、治理结构原因: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存在着不健全、不规范的问题,容易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在责任界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可能选择采取舞弊手段强化公司业绩,为自己谋取私利。
中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处于较被动地位,对公司运营情况了解有限,也容易受到误导。
三、贪婪和利益驱动原因:一些上市公司管理层和核心人员追逐个人利益,为了获取高额的操盘利润、套现机会或套期利益,不惜采用虚增业绩的方式欺骗市场和投资者,以实现自己的非法利益。
针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带来的风险,应采取以下对策:一、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强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会计核算规则和会计报告要求,规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
建立起完善的会计与审计制度法规,提升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二、强化公司治理: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的建设,完善公司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和合规机制,确保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人员的职责和权责明确,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信息披露与监管力度:要求上市公司及其财务顾问在信息披露中尽职尽责,对公司财务情况进行真实、完整、准确的披露。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定期抽查和审核公司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情况,加大对会计舞弊的执法力度,对于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四、加强独立审计监管:完善独立审计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审计工作的监管,提高审计质量和独立性。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会计舞弊是指工作人员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在财务报告中故意误导性地操纵数据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企业的利益,也损害了投资者和公众的信任,对企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会计舞弊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预防会计舞弊的发生。
一、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1. 法律意识不强在一些企业中,员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后果认识不足,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会计舞弊的想法。
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岗位上的员工,他们往往能够掌握更多的关键信息,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就更为严重。
2. 绩效评价指标扭曲一些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价主要以业绩为指标,而不充分考虑其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
这就使得一些员工为了达到业绩指标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比如故意操纵财务报告数据,虚增收入、减少成本,以此来提高业绩,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奖金。
3. 内部控制不健全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监管不到位。
员工可以利用这一漏洞进行会计舞弊,编造虚假的交易流水,虚增资产价值,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从而谋取私利。
4. 利益冲突在一些企业中,员工可能会面临着利益冲突的情况。
业务部门可能会为了销售额的增长而夸大业绩,并向财务部门施压,要求虚增收入;而财务部门则为了业绩指标的完成而向高层隐瞒真实数据,以达到公司获利的目的。
二、解决对策1. 完善法律法规教育培训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法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对财务管理人员应加强培训,使其了解会计舞弊的危害和法律责任,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守职业道德底线。
企业应对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调整,不仅要考核员工的业绩,还要考核员工的道德品质和工作态度。
只有通过综合考核,才能更全面地评价员工的表现,避免过分强调业绩而忽视道德层面的要求。
企业应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报告的审计和监管,减少漏洞和盲区的存在。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人员或相关人员故意错误记录、隐瞒或篡改财务信息,以误导相关利益方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理解,从而达到个人或团体的非法利益。
会计舞弊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为了获取个人或团体的非法利益,部分企业或会计人员可能会选择进行会计舞弊。
例如,管理层为了达到业绩目标、避免责任或获取更高薪酬等,可能会通过舞弊手段调整财务报表。
2. 内部管理漏洞: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督机制失效,使得会计舞弊行为有机可乘。
如内部审阅、内部审计等环节失效,为舞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二)外部因素1. 法律制度不健全:部分地区的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较低,导致部分企业和个人存在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2. 外部监督不足: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不够,存在监管盲区。
同时,社会舆论监督、媒体监督等外部监督力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对策研究(一)加强内部管理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财务审批、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等环节,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增强其对会计舞弊的防范意识。
(二)强化法律法规和外部监督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会计舞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威慑力。
2. 加强外部监督: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督力度,扩大监督范围,提高监督效率。
同时,鼓励社会舆论监督和媒体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
(三)提高信息透明度1. 公开透明:企业应定期公开财务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让投资者和公众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2. 第三方审计: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是指公司在财务报告中采取手段虚增利润,掩盖亏损等问题,以获得更高信誉度和市场影响力的行为。
虽然这种行为在近年来有所减少,但仍然存在,造成了相当的财务风险和投资风险。
下面从其原因和对策方面分析其原因及对策。
1、利益诱惑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利益争夺,一些管理人员因为个人利益及其他原因,为了实现虚假利润目标及顺利完成上市业绩目标而采取会计欺诈手段,来夸大企业财务报告实现自己的利益。
比如,公司控制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现金报酬通常与公司业绩相关,因此他们可能会将财务数据扭曲来实现预期利润,以获得高额的现金奖励。
而这种以“公司利益”为幌子的个人行为,导致了会计欺诈的层出不穷。
2、监管疏忽当前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了一批上市公司,然而监管机构的监管却相对较少,易导致企业迅速实施会计舞弊等违法活动。
监管机构的监管过程由于其复杂性,监管人员可能无法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也可能因为外部压力和利益诱惑的原因不愿意干涉企业的实际操作,从而放纵了企业不良行为。
3、弱内部审计许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措施体系严重不足,导致管理人员往往能够绕过财务管理规定,将公司财务资源用于个人意图,从而实现企业会计舞弊。
例如,在公司具有独立董事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建立有效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来监督内部管理、外部审计和公司财务状况。
但是,在实践中,很多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并不实际行动,并没有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充分的审查,从而为管理层开展会计舞弊等行为提供了空间。
上市公司在防范并减少会计舞弊方面,需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规范管理针对管理人员的个人行为,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同时,还需规范外部管理,并通过严格的财务审计等制度,来防止管理人员通过财务数据舞弊等行为膨胀自己的成果。
此外,管理层应设立有效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便更好地监督公司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保证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整个公司财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这有助于提高财务部门的专业性和管理水平,并且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把握公司财务状况,避免因财务管理不善而带来的风险。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
会计舞弊的原因及防范提要:会计舞弊作为一种企业行为,在经济生活中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它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热点。
本文主要论述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会计舞弊;原因;防范一、会计舞弊的主要表现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的特征主要有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
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客观性,就是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确凿可以验证。
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严重背离了客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1、虚构业务。
例如,有的企业为套取现金而虚构出差业务,以差旅费的名义从银行多提现金;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虚构支出等。
2、隐匿或篡改原始凭证。
例如,有的企业会计人员为了多报出差费用,篡改住宿费等原始单据,或者在其他有关系的旅店开住宿发票,多报费用侵吞公款;有的企业为隐瞒收入而隐匿销货发票或开具“大头小尾”的发票等。
3、与他人串通进行舞弊。
例如,材料采购人员与材料核算人员、仓库保管人员串通,在材料的采购、定价、核算方面做文章,利用出入库方便,侵吞单位材料。
4、真账假算。
就是会计核算反映的内容是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但不按有关会计法规、制度、准则正确核算,这是会计造假的常见和多发现象。
它主要是以调节企业盈亏为目的,人为增减当期不应增减的成本费用,如把库存商品、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其他应付款等作为调节盈亏的蓄水池。
5、设内外两套账。
就是指针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信息。
主要指一些企业设内外两套账,一套是内部用的财务账册;一套是供外部用的账册。
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为达到不同的目的,又有区别。
报税务部门的是微利或亏损,以少交税收;报银行部门则虚增资产和利润,打肿脸充胖子,为贷款创造方便。
二、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1、会计政策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
任何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会计实践中的一切业务,它们只能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规范和原则,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或制度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
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治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四)强化舞弊审计执行力。舞弊审计执行力取决于专业人员的基本素 养、审计技术和职业判断。全球惟一专门对舞弊予以查核的专业性组织 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该协会要求其会员不仅要具备会计学 和审计学领域的专业知识,还应通晓犯罪侦查学、社会学、心理学及管 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必要时还应熟悉搜集、提供法律辩论的证词、证 据的程序,以解决法律上有关的财务问题是否涉及犯罪。此外,企业应 定期更换舞弊审计的机构或人员,防止舞弊审计人员与企业内部人员交 往过密而丧失独立性。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作,并获得上一级管理层的支持。 (二)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着眼于企业的内在价
值、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不能只关注单一的、静态的会计数据和财 务比率。否则,会导致管理层为迎合投资者喜好而追求诱人的会计数 据,进而导致短视行为,忽视长期发展战略。
(五)识别可能引发舞弊的迹象。舞弊行为发生前后或发生时总有一些 蛛丝马迹,包括:会计人员一反常态地长期独自办公、在家办公、周末 办公或拒绝休假;插手本应该由其他部门负责的工作,如无故介入公司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会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故意违反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通过伪造、变造、隐瞒或错误记录财务信息等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虚假陈述或误导性陈述的行为。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还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
因此,研究会计舞弊的成因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因素1. 利益驱动。
企业或个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如提高业绩、获取融资、逃避税收等,可能进行会计舞弊。
2. 内部控制失效。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导致财务信息失真、舞弊行为频发。
3. 道德观念缺失。
部分企业或个人缺乏诚信意识,为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顾长远发展,甚至铤而走险进行舞弊。
(二)外部因素1. 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2. 监管力度不足。
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导致舞弊行为频发。
3.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导致部分企业或个人失信成本较低,敢于进行舞弊。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一)完善法律法规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会计准则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提高违法成本,使舞弊者付出沉重代价。
2. 强化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二)加强内部控制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审批、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环节,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加强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企业应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三)提高监管效率1.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监管协作。
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会计舞弊产生原因及治理
会计舞弊产生原因及治理关键信息项:1、会计舞弊的定义及表现形式2、会计舞弊产生的内部原因3、会计舞弊产生的外部原因4、治理会计舞弊的内部措施5、治理会计舞弊的外部措施6、对会计舞弊行为的监督与处罚机制11 会计舞弊的定义及表现形式会计舞弊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11 虚构交易或业务,编造虚假的收入、成本、资产等数据。
112 篡改会计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以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113 隐瞒或不披露重要的财务信息,如重大负债、关联交易等。
114 滥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以操纵利润。
12 会计舞弊产生的内部原因121 企业管理层的利益驱动。
管理层为了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职业声誉或满足业绩考核指标,可能指使或纵容会计人员进行舞弊。
122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内部监督机制失效,董事会、监事会等未能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导致管理层权力过大,缺乏制衡。
123 企业文化和道德缺失。
企业缺乏诚信文化,员工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对舞弊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124 财务压力。
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偿债困难等财务压力时,可能通过舞弊来获取资金或掩盖财务困境。
13 会计舞弊产生的外部原因131 监管制度不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存在漏洞,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不足以形成有效的威慑。
132 审计监督不力。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不足,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揭露会计舞弊。
133 市场竞争压力。
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可能通过舞弊来美化财务状况,吸引投资者和客户。
134 信息不对称。
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难以获取企业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21 治理会计舞弊的内部措施21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权力制衡机制,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
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会计舞弊是指会计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为了谋取个人私利,利用手段和方法从事不正当的会计行为,从而达到蒙骗他人、违背道德和伦理的目的。
会计舞弊不仅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研究会计舞弊分析及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会计舞弊的类型及分析会计舞弊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假造凭证:假造收支凭证、发票等虚假文件,以虚增或少报营业收入、费用支出等来达到误导他人的目的。
2. 虚增或少报成本:通过虚增生产成本,少报销售和管理费用等手法来掩盖企业实际业绩,从而获得企业内部、外部资金或者增加企业利润。
3. 虚增或少报资产:通过虚增或少报资产,包括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来掩盖企业实际财务状况,误导外部利益相关方。
4. 资金盗用:会计人员通过伪造虚假凭证、修改账簿等手段,将企业资金转移至自己或他人控制的账户,个人私利达到利用企业资源。
5. 虚构业务:通过编造企业不存在的业务,进行操作虚假交易,虚增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蒙骗投资者和债权人。
会计舞弊的原因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不善、监管不力和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
管理不善导致企业内部的监管制度不健全,从而为会计舞弊创造了条件;监管不力使得一些会计人员有机可乘,利用漏洞从事舞弊行为;人员素质不高使得一些会计人员缺乏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容易受到金钱诱惑,便产生了会计舞弊。
二、会计舞弊的解决对策针对会计舞弊的存在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下是一些解决对策的建议: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力度,提高企业内部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减少会计舞弊的产生。
2. 提升人员素质: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念,使其客观、公正、诚信地履行职责,避免出现会计舞弊行为。
3. 增强外部监管:政府及监管机构需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审核和监管,杜绝会计舞弊现象。
企业会计舞弊动因及防范措施
防范难度加大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的 不断完善,一些新的会计舞弊手 段和方式不断涌现,使得防范和 打击会计舞弊的难度不断加大。
02
企业会计舞弊的动因分析
内部动因
经济利益驱动
01
企业高管或会计人员受到经济利益驱动,通过舞弊手段获取不
正当的收益,如虚增利润、隐瞒债务等。
内部控制缺陷
02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为会计
提交报告
将调查结果和证据提交给相关部门 或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监管机 构、司法机关等。
会计舞弊查处应注意的问题
保护举报人
为保护举报人的权益, 应采取措施确保举报人 的身份得到保密,并防 止报复行为。
遵循法律程序
在查处会计舞弊过程中 ,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和程序,确保合法合规 。
提高专业能力
提高会计和审计人员的 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 加强对舞弊行为的防范 和识别能力。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建立政府监管机制
建立政府对企业会计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职责,确保政府对企 业会计行为的监管到位。
加强审计监督
加强审计机关对企业会计的审计监督,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及 时发现和纠正企业会计中的舞弊行为。
提高监管效率
积极推进监管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管效率,实现对企业会计舞弊 行为的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
2. 舞弊手段
该公司通过虚增收入、隐瞒成本和费用、虚构交 易等方式,达到欺骗投资者和操纵股价的目的。
4. 防范措施
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会 计人员职业道德和素质,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管 和问责。
案例二
1. 背景介绍
某会计师事务所为一家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未能发现该公司 的会计舞弊问题,导致审计失败。
会计舞弊原因和对策分析
会计舞弊原因和对策分析
一、会计舞弊原因
1、贪婪:会计人员贪婪的情绪会导致他们把公司的资金拿去贪婪,最终可能会违反公司的利益,以及法律和会计准则。
2、监管不足:如果公司管理方式中没有及时有效的监督,会导致会计舞弊行为的增加。
3、职业心理:受到来自同事和上司的压力,开始贪婪,对会计准则违反,进而导致会计舞弊的行为。
4、忽视会计准则:如果会计人员不去重视会计准则,就会容易做出不正确的会计判断,导致会计舞弊。
5、政治倾向:如果会计人员有政治倾向或者具有政治背景,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正确判断,而从而导致会计舞弊。
6、财产消失:如果会计人员财务处理不当,会导致财产移失或者偷窃,从而导致会计舞弊。
二、会计舞弊对策分析
1、加强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应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让他们更加认识到道德规范,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有助于减少会计舞弊的发生。
2、加强会计人员的监管:会计部门应对会计人员的工作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会计舞弊行为,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3、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产生的动因及防范措施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产生的动因及防范措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是指公司内部人员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在财务报表中故意虚报利润、隐瞒负债等违规行为。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声誉和利益,也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的稳定。
会计舞弊的产生有多种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管理层的诚信缺失、利益驱动、内部控制不完善、财务制度设计缺陷等。
要有效防范会计舞弊,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监督和检查,促进公司治理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下文将从动因和防范措施两方面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进行探讨。
一、会计舞弊产生的动因(一)公司管理层诚信缺失公司管理层的诚信度直接影响着公司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如果管理层缺乏诚信,往往会不惜一切代价来虚报利润,掩盖亏损,以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
这种行为不仅有损公司自身利益,也会对投资者和市场造成严重的伤害。
公司管理层一旦诚信度低下,就容易产生会计舞弊的动机。
(二)利益驱动公司管理层往往受到各种利益的驱动,如股价波动、自身奖金激励、业绩考核等。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管理层可能会通过虚报财务数据等手段来实现。
特别是在股权激励计划中,一些管理层为了获得更高的奖金或激励,可能会通过不正当手段来操纵公司的财务数据,导致会计舞弊的产生。
(三)内部控制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完善是会计舞弊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够严格,监督不力,就容易给一些员工留下可乘之机,从而产生会计舞弊。
例如,如果公司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完善,财务人员可以通过操纵账目来隐瞒负债或虚报收入,轻而易举地实施会计舞弊。
(四)财务制度设计缺陷财务制度设计的不合理也是会计舞弊的产生原因之一。
如果公司的财务制度设计不够科学,会计处理方法不够规范,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就容易导致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侵害。
例如,如果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系统和费用核算系统,就容易导致资金的流失和虚报财务数据,从而导致会计舞弊的发生。
二、防范措施(一)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是防范会计舞弊的关键。
探讨会计舞弊成因与治理措施
探讨会计舞弊成因与治理措施嘿,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会计舞弊这档子事儿。
我记得之前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小型企业的财务座谈会。
会上,企业老板大倒苦水,说他们公司的财务报表总是有些不对劲,可又找不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后来一查,原来是会计在里面搞了鬼,弄了些舞弊的手段,把公司的账目弄得一团糟。
那为啥会有会计舞弊这回事呢?原因可多了去了。
先说经济利益的驱动吧。
有些会计人员或者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钱,那真是不择手段。
比如说,为了达到业绩指标,拿到高额的奖金,就会在账目上动手脚。
就像一个贪心的小孩,为了多吃一块糖,不惜撒谎骗人。
再说说内部管理不善。
有的企业财务制度那叫一个混乱,审批流程跟走过场似的,监督机制也几乎是形同虚设。
这就给那些心怀不轨的会计留下了可乘之机,就好比家门大开,小偷不进来都觉得对不起这机会。
还有外部压力呢。
比如说市场竞争太激烈,企业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为了能在投资者和债权人面前有个好形象,就指使会计搞舞弊,把业绩做得漂漂亮亮的。
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缺失也是个大问题。
有些会计,根本就没有把诚信和职业操守放在眼里,只想着自己怎么能捞好处,怎么能轻松过关。
那面对这些会计舞弊,咱们得想办法治理啊。
首先,得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
把那些惩罚条款定得严严实实的,让想舞弊的人一想到后果就心里打哆嗦。
企业内部也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从财务的审批、记账、核算,每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规定和监督,不能有一点马虎。
对于会计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让他们明白,做会计不仅仅是算数记账,更是要守住道德底线。
还有就是加强外部审计的监督。
审计人员得瞪大了眼睛,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最后咱再回到开头说的那个小型企业。
经过一番整顿治理,重新建立了严格的财务制度,加强了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和教育,终于把账目理清了,企业也走上了正轨。
总之,会计舞弊不是个小问题,咱们得齐心协力,从多个方面入手,才能把这个“毒瘤”给除掉,让企业的财务账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024年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范文
《会计舞弊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竞争加剧,部分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惜触犯法律和行业道德,进行会计舞弊。
会计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
因此,对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对策,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舞弊的成因(一)内部原因1. 利益驱动: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通过舞弊手段虚增利润、隐瞒损失,以达到某些不正当的目的。
2.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管理者观念偏差: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会计只是记录数字的工具,忽视了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
(二)外部原因1. 法律法规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2. 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存在违规操作的空间。
3. 社会风气影响:社会风气的不正,如追求政绩、盲目扩张等,也会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诱发会计舞弊。
三、会计舞弊的对策研究(一)加强内部管理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2. 提高管理者素质: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会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加强内部审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会计舞弊行为。
(二)完善法律法规1. 加大处罚力度:对会计舞弊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使企业不敢轻易触犯法律。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会计舞弊的定义和范围,为打击会计舞弊提供法律依据。
(三)强化外部监管1. 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发现会计舞弊行为应及时处理并公开曝光。
2. 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会计舞弊原因和对策分析
会计舞弊原因和对策分析【摘要】会计舞弊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对于企业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会计舞弊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对会计舞弊的定义及特点进行了分析。
接着从会计舞弊的原因、对策分析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强调了内部控制和信息技术在防范会计舞弊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总结了会计舞弊防范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防范会计舞弊的有效方法,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会计舞弊、原因分析、对策分析、内部控制、信息技术、防范、发展趋势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会计舞弊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为了谋取私利而采取的欺诈行为。
会计舞弊不仅会损害企业的正常经营和财务稳健,还会影响整个市场的信誉和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舞弊的形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复杂和隐蔽,给企业管理和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会计舞弊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企业诞生之初。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增加,管理者和员工往往会面临着更多的利益诱惑和压力,从而诱发了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
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管机制也为会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防范和打击会计舞弊,成为了企业管理和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会计舞弊的本质和特点,探讨会计舞弊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本文将从会计舞弊的定义及特点、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对策分析及应对措施、内部控制的作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防范会计舞弊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2 研究意义研究会计舞弊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会计舞弊的现象以及背后的原因,有助于加强对会计行为的监管和防范。
研究会计舞弊可以帮助揭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存在的不足,进而改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财务透明度。
深入研究会计舞弊的原因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并实施有效的对策措施,从而避免或减少会计舞弊的发生,保障企业的财务健康和稳定发展。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及对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是指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中采取不正当手段,以获取不实的财务信息或操纵财务报表,以谋取个人或公司利益的行为。
会计舞弊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经济利益驱动: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可能为了虚增利润或掩盖亏损等经济利益的动机而进行会计舞弊。
2.股价和股权激励导致:上市公司高管或股东可能通过会计舞弊的手段来提高股价,以实现个人或股东持股价值的最大化。
3.管理层的压力:上市公司管理层面临来自投资者、监管机构、股东等多方的压力,可能为了满足各方的期望和要求,采取不正当的会计手段。
4.内部控制不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审计制度,容易造成会计舞弊行为。
对于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对策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规行为的成本,加大对会计舞弊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
2.加强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报表的监督和审计,制定明确的会计政策和程序,提高公司内部的监督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3.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上市公司应加强对外信息的披露,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可靠,及时披露重要信息,提高公司的透明度,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
4.加强公司治理: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对高管层和董事会的监督,减少管理层的压力,提高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5.加强外部监管和独立审计: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力度,提高独立审计的效果和质量,减少会计舞弊的发生。
6.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道德和职业操守,加强对会计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培训,增强员工的自律和责任感。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和市场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只有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内部控制,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提高公司治理和员工教育水平,才能有效遏制会计舞弊现象的发生,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公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舞弊产生原因及治理摘要:文章分析我国存在的部分企业会计舞弊现象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当前我国遏制日益严重的会计舞弊现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舞弊;原因;审计对策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舞弊方面的丑闻不断。
从最早的“原野”、“琼民源”、“红光”、“郑百文”、“张家界”等,到2001年的银广厦事件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会计舞弊行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
因此,探讨分析会计舞弊现象、成因,寻求审计对策,对遏制此起彼伏的会计舞弊案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会计舞弊的产生原因分析(一)法律监督不力近年来,我国在规范上市公司经营行为、健全会计核算、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由于企业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刚刚起步,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极不完善,因此,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法制建设明显滞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我国有关主管部门主要不是依靠法律手段而是依靠行政手段来处理会计造假行为,对违法的处罚力度明显不够。
造假即使被查出来了,对造假者的处罚也可以说是不痛不痒,而未被查出则可以获得相当可观的收益,于是违法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的反差,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的管理者甘愿铤而走险,会计舞弊现象屡禁不止。
(二)行政监督管理体制不合理、监督不到位我国目前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一定的权限分别划定监管范围。
财政部门按《会计法》的规定对所有企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进行监督。
审计部门按有关法规规定也只是对涉及国有资产的单位进行审计监督,同时又按国有资产和资金的隶属关系划分了管辖范围,国家审计署对于中央级企业所属的二、三级企业和中央垂直单位在财务会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监督不到位、纠正不及时,许多违法违纪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
证监会在负责股票上市过程中,承担了一个全能的角色,既负责新上市公司的资格审查,也负责日常上市管理,包括对上市公司各种违规行为的查处,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护人”,也不希望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会计信息引发资本市场危机。
银监会、保监会对其监管对象也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实现事事调查,也不应该细管到不会有任何违规发生的程度。
(三)社会监督缺乏有效性从社会监督来看,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等方面不足,使独立审计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一是审计的独立性不足。
独立性是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审计结果得到社会公众信任的基础。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实际由内部人决定,股东大会的批准只是一种形式,由内部人委托事务所审查自身,这无疑易使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受到削弱。
二是收费制度不科学。
在审计工作中,一般而言,所费时间与执业质量呈正相关性。
因此,为保证执业质量,国际通行的做法是按审计时间收取审计费用,但我国目前盛行的收费制度是与公司资产或净资产总额相联系的,而与审计时间脱钩。
在此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为了平衡自身的成本效益,往往有不合理缩短审计时间的倾向,有时还会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以牺牲执业质量为代价换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
三是审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欠佳。
目前国内确实有一些业务素质过硬的注册会计师,构成了审计职业界的中坚力量,但从审计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来看,则不容乐观。
另外,各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重视不够,从而使得不少审计执业人员理论基础不扎实,知识结构单一,职业胜任能力不足。
(四)会计政策前瞻性不够任何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会计实践中的一切业务,它们只能对会计工作提出基本的规范和原则,而且大多数只是对以往会计实践的总结,每当许多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的时候,总是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会计准则或制度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
也就是说,法定会计政策往往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这就使得公司在处理新业务时按照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目标为标准随意地进行会计处理,为滋生会计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一般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在指导实际工作时,需要会计人员的专业理解和职业判断。
当会计人员存在舞弊的冲动时,就会利用对会计政策的不同理解,做出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会计处理,这样的会计舞弊行为往往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五)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所有者、董事会和高层管理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的责权关系而构成的组织结构,是处理公司中各种合约,协调和规范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上市的时问比较短,公司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比较严重,故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具体表现如下:1.股权结构不合理源于公司形成的历史,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占统治地位,“一股独大的现象”非常严重。
“一股独大”的后果是控股股东完全操纵了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因为很多公司的总经理本身就是董事长或董事会的重要成员,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失去对以总经理为代表的公司经营管理层应有的控制作用。
经理人员常常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拥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完全控制了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2.国有股所有者缺位在单一公有制下,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是国家,亦即全体人民。
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产权主体却很不明确,说是人人所有,也可以说是人人都没有,产权主体形成了事实上的缺位,导致了所有者角色的虚置,因而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
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大都是由政府直接委派,但政府委派的只是“代理人”而非真正的“所有者”,董事会对公司管理层的制衡力度较小,导致了中国特色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也使得股东大会徒有虚名。
3.董事会结构不合理由于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股所有者缺位,使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被国有大股东操纵或控制,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成为董事会重要成员,为管理人员操纵企业提供了便利。
“独立董事制度”本应可以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但是这些独立董事大多来自于一些高等学府,与企业没有什么经济联系,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他们并不参与企业的H 常经营管理活动,所掌握的信息,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明显逊色于公司高管人员,充其量只能是“名誉董事”。
二、会计舞弊的治理(一)完善财务报告法律体系,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判断一份财务报告是否虚假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信息的披露是否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准则的要求相符,是否真实、完整。
我国的《会计法》、《公司法》,各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证券监管办法等法律和规范性条例,基本形成了财务报告规范体系。
《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
较旧法有重大突破的是,新法中对法律责任规定得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加大了治理力度,显示了国家对“制止会计造假,提高会计质量”下了大决心。
这样做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要进一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报告规范体系,才不会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
(二)国家应该建立合理的行政监督管理体制我国目前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主要有财政、审计、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而这些监督部门又按一定的权限分别划定监管范围。
各个监督部门所遵循的法律法规的不同,造成了监督不合理不到位。
国家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应该单独设立或者指定其中一个部门监督企业会计舞弊问题,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多头监管,多个上级。
只由一个部门监管,可以增强其专业性,使得监管更加有力。
(三)强化社会审计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由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核验证,以确保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为此,应增强注册会计师实质上的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道德水平,遵守技术规范,优化执业环境,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机制,使注册会计师能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提供鉴证服务,从而提高公开市场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四)制订(修订)较完善的会计准则财政部新制订或修订了38个会计准则,新准则从以下几方面使企业进行利润调节受到限制:第一,存货管理办法变革。
新存货准则下,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
针对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明确,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第三,债务重组方法变革。
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人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
按照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可能极大地提升每股收益水平。
(五)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从源头上杜绝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1.要加速建立和完善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将竞争机制引入上市公司经营者的使命,真正实现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
2.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职责,并互相有效制衡。
3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上市公司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同时要通过外部审计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公司的自我评估报告进行核实评价,并披露相关信息。
通过自查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认真整改,堵塞漏洞,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1]裘理瑾,李若山.痛定恩痛——对“琼民源”事件的一些思考[J].财务与会计,1999,(5).[2]篡好东.会计舞弊的经济解释[J].会计研究。
2002.(8).[3]谢朝斌.股份公司会计舞弊及其制度防范[1].会计研究,2000,(5)[4]叶雪芳.基于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6,(2).[5]郑朝晖.上市公司十大管理舞弊案分析及侦查研究[1].审计研究,2001。
(6).[6]曹立.论会计舞弊产生的原因及识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2).[7]张永宏,韩连民。
王哲.监管与防范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理性恩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6,(3).[8]秦江萍。
段兴民.中外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动机比较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7).[9]耿建新,蒋力,陈英得.对2004年台湾会计舞弊案的思考[J].审计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