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重点及化学方程式

合集下载

人教初三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化学方程式

人教初三化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归纳-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资料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⒉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简记:原子元素不会变,分子、物质一定变,分子个数可能变。

⒊关键词的理解⑴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

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⑵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解题时要注意气体是否参加反应或反应是否有气体生成。

⒋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几个重要实验⑴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①、白磷燃烧时,为什么在锥形瓶瓶底铺一层细沙?答:为了吸收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以防止锥形瓶炸裂。

②、白磷燃烧时,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答:因为白磷燃烧时放出热量,系上小气球,可以防止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而冲开瓶塞,发生危险。

③、白磷燃烧时,玻璃管上的小气球有何变化?答:白磷燃烧时,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因瓶内氧气减少,气压变小,小气球变小。

⑶镁条燃烧(氧气参加了反应,所以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镁条的质量)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⑵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⑶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⑷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考点2:化学方程式⒈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⒉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⑴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是什么)⑵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是什么)⑶反应条件⑷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⑸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⒊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为例)⑴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⑵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⑶粒子: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笔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笔记)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原子重新结合的过程”。

在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 不变;单个原子的质量(电子的变化相对于原子质量可以忽略)和各种原子数目不变→ 元素的质量也不变。

因而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

3、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方程式:1、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例题:2KClO 3 ======== 2KCl + 3O 2↑ (1)表示一个化学反应: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表示物质的微粒数量关系:2个氯酸钾的微粒【K +、ClO 3-】在加热条件下,以二氧化锰 为催化剂,反应生成2个氯化钾微粒【K +、Cl -】和3个氧分子【O 2】。

(3)表示物质反应的质量关系:每【(39+35.5+16×3)×2=245】份的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生成【(39+35.5)×2=149】份氯化钾和【(16×2)×3=96】 份的氧气。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原则:1、 符合客观事实。

2、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1、 根据客观事实写出化学反应式(包括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等)。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调整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变化学式),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相同原子(离子或原子团)的数目分别相等,即配平。

3、 调整完成后,将“——”改为“=====”。

4、 检查生成物状态: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态物质,生成物中出现气态物质,则该气态物质标识“↑”;如果反应物中没有固态物质,生成物中出现固态物质,则该固态物质标识“↓”,其他情况不作标示。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解题步骤:1、分析题目,设出未知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复习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复习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复习
化学方程式是由表示化学反应参与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物官能团的物
质量和物质的物质量之间的关系表示的一类数学表达式,它可以用来表示
其中一物质参与反应的物质量和物质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有四个基本特征:
(1)元素符号表示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
(2)原子数表示的物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用原子数表示物质量;
(3)右枝叶表示的产物:在化学方程式中,用右枝叶表示物质的最
终产物;
(4)反应箭头表示的反应过程:在化学方程式中,用反应箭头(→)表示反应过程从反应前物到反应后产物的转变。

化学方程式有分子式方程式和比例式方程式两种,它们占据了化学反
应和变化的最基本位置。

比例式方程式是由浓度、物质量和物质的物质量之间的关系表示的,
它是以摩尔浓度为基础表示的数学表达式。

比例式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前
后参与物质的物质量和比例关系,以及参与反应物各自的物质量,但不能
表示反应物及其官能团合成的反应产物。

分子式方程式是将比例式方程式升级为参与物质的分子式组成表示的
数学表达式,它可以表示参与反应物及其官能团合成的反应产物。

初三化学 知识点复习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初三化学 知识点复习 第5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二化学反应方程式1、含字母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1】在反应A + B = C + 2D中,2.9g A 和4.9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g 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 29B. 40C. 58D.86【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已知A 的质量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要求A 的相对分子质量,则应求出生成D 的质量。

(1)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D 的质量:m(A)+m(B)=m(C)+m(D),即2.9g+4.9g=6g+m (D ),得m(D)=1.8g 。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r(A)。

A +B =C + 2D Mr(A) 2×18 2.9g 1.8gMr(A)=58答:A 的相对分子为58。

【举一反三】在反应A + 3B = 2C + 2D 中,已知A 和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 与一定量B 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 ,则生成C 的质量为_______。

2、与体积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2】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已知集气瓶的容积为150 mL ,氧气的密度为1.4g/ L ,为了节约药品,理论上所取硫的质量不能超过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解析】先应用密度公式将氧气的体积换算成质量,然后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m(O 2)=ρ(O 2)V(O 2)=1.4g/L ×(0.15L-0.02L)=0.182g答:理论上所取硫的质量理论上不能超过0.18g 。

3、与含杂质的物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计算题【例8】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欲测定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20g 补钙剂与足量的稀盐酸(HCl )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得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为370g ,反应完全后,测得的物质总质量为363.4g ,请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初三化学第五章方程式总结

初三化学第五章方程式总结

第五章重要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CO2
2.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不足)2CO
3.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2CO2
4.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CO2+2H2O
5.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2CO2+3H2O
6、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7、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8、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CaO+CO2↑
10、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CaCO3+2HCl=CaCl2+H2O+CO2↑
11、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1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
13、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4Fe+3CO2↑
1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
1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①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①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①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 (注意:a 、配平 b 、条件 c 、箭号 )3、表示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①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积的比)①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例如:以2H 2+O 2 2H 2O 为例①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①表示氢气、氧气与水的质量比为4:32:36①表示氢分子、氧分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为2:1:24、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2H 2+O 2 2H 2O 为例①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角度: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①从各物质的质量比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36份质量的水①从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水分子。

5、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①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①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①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①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6、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思路:第一步:入手点——找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且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系数。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作质量守恒定律。

2.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这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都没有改变。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指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一定不变”的是指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可能改变”的是指分子的数目和化合价。

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随便臆造化学式与化学反应。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2)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知识点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氧气的性质:1、硫燃烧 2、磷燃烧 3、铁燃烧4、镁燃烧5、氢气燃烧6、一氧化碳燃烧7、甲烷(CH4)燃烧8、乙醇(C2H5OH)在空气中燃烧(二)实验室制取氧气:9、加热纯净物高锰酸钾10、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1、常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三)二氧化碳的制取:1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13、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四)氢气的制取: 1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15、工业上电解水(五)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6、碳充分燃烧 17、碳不充分燃烧 18、碳还原氧化铜 19、碳还原氧化铁20、碳还原二氧化碳 (六)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2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2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七)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25、一氧化碳燃烧 26、一氧化碳氧化铜2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八)其它:28、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29、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30、生石灰与水反应。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即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反应中的“五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五不变:宏观:①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②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保持不变微观: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分子的个数可能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二:实验1.红磷(P)燃烧:化学方程式: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

铺细沙的目的:防止红磷燃烧放热炸裂锥形瓶底玻璃管的作用:导气,引燃红磷小气球的作用:调节锥形瓶内的气压,防止瓶塞飞出为什么要迅速塞上瓶塞:点燃红磷,防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2.铁(Fe)与硫酸铜(CuSO4)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铁钉表面产生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打磨铁钉的目的:出去铁钉表面的杂质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Fe和CuSO4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Cu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

3.盐酸(HCl)和碳酸钠(Na2CO3)反应:化学方程式: 2HCl + Na2CO3 ====2 NaCl + H2O + CO2现象:白色固体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天平偏右的原因:装置不密封,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结论:利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4.镁(Mg )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一、测定红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气球先变大后变瘪,反应前后测得的物质总质量相等。

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事项:1.装置气密性要良好2.反应前锥形瓶的底部铺少量的细沙,防止锥形瓶底部受热不均发生炸裂3.该反应会导致气体受热膨胀,所以实验装置加上缓冲装置(连接一个气球)二、测定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实验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测得的物质总质量相等。

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事项:实验前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防止影响铁与硫酸铜反应的速率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注意事项: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化学变化2.质量守恒,体积等其他物理量不一定守恒3.一定要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保持不变,对于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不一定是守恒的。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反映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反映了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也就是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3.反映了各粒子间的相对数量比例:2H2+O2=2H2O1.从物质的角度: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2.从量的角度: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的氧气完全反映,生成36份质量的水3.从微观角度: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生成2个水分子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该如何书写: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捏造不能实现的化学反应和物质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一致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用等号相连2.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反应物、生成物的原子数目相等3.注明反应的条件4.检查已书写好的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最小公倍数法:首先找出两边化学式中各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其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商标在含有该元素的化学式前面,再配平其他的元素,按照上述方法。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知识点汇总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知识点汇总

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重要方程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点燃Fe3O4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3、铝在空气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实验现象为:铝表面变暗,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自我保护”4、铜在空气中受热:化学方程式为:2Cu+O2Δ2CuO实验现象为:铜表面变黑;金在通常情况下不与氧气反应:即“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5、铁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铁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实验现象为:铁不断溶解,铁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注意:置换反应都生成亚铁化合物6、镁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镁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实验现象为:镁不断溶解,镁表面有气泡产生;7、铝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3H2SO4=Al2(SO4)3+3H2↑铝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注意:Al+3价8、锌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氢气锌与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常见的金属中,镁、铝、锌、铁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铜、银、金等不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9、(湿法冶金、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实验现象为: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溶液)★单质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

10、实验室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实验现象为:红棕色固体逐渐变黑,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1、尾气的点燃:2CO+O2点燃2CO212、焦炭的作用:①做燃料提供热量(方程式为C+O2点燃CO2);②产生还原剂CO(方程式为C+CO2高温2CO)。

初三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

初三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

初三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第五章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1.识记:质量守衡定律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3.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条原则,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内容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关键词语:参加、化学反应、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原因: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释现象,推断化学式,相关计算等。

4.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定量实验分析法。

5.质量守恒定律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6.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用文字表示为:和反应条件生成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反应物生成物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用化学式变回为:C +O2 点燃CO27.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8.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如:4P+5O2点燃2P2O5其质的方面的信息: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量的方面信息:微观上,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宏观上,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练习1.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的是()A.原子的种类B.原子的数目C.分子的种类D.分子的数目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将2g氢气在20g氧气中燃烧,生成18g水B.将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40mlC.将浓硫酸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溶液质量增加D.将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加热,溶液质量减轻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且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5g水受热变成5g水蒸汽B.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成为100g 食盐溶液C.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成为体积小于200ml的溶液D.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条件,箭号。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原理: 4P + 5O 2O 5现象: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气球先膨胀后变瘪。

装置冷却后称量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

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原理: Fe + CuSO 4 = FeSO 4 + Cu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硫酸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反应结束后称量,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

归纳: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① 该定律由大量实验总结得出。

②仅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也就是说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③质量守恒定律只与质量有关,与体积、分子个数无关。

④不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入质量总和。

⑤不参加反应的物质包括过量的反应物、催化剂、杂质。

3.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原理: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现象: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

反应结束后称量,反应前后总质量不相等。

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在敞口容器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了。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原理: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反应结束后称量,反应前后总质量不相等。

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参加反应的氧气未称量。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5.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原子守恒,原子三不变) 课堂练习:1.4g H 2和32g O 2充分反应后,生成H 2O 质量为2.在反应2A + B = 3C + 4D,A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已知20gA 与一定质量的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则在化学反应中B 、C 的质量比为3.在2X + Y 2 = 2Z 反应中,X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Y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Z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现在有10gA 和足量的B 混合加热,A 与B 发生化学反应,10gA 完全反应后生成8gC 和4gD ,则参加反应的A 与B 的质量比是 。

2019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2019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一、硫和二氧化硫(一)硫1、硫元素的位置、结构与性质(1)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ⅥA 族,硫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2价硫的化合物。

(2)与氧元素相比,得电子能力相对较弱,非金属性比氧的弱。

故在富含O 2的地表附近的含硫化合物中,硫常显+4价或+6价,而氧显-2价。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

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3、硫单质的化学性质(1)氧化性表现为与金属、H 2反应:与Fe 、Cu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S +Fe=====△FeS、S +2Cu=====△Cu 2S、S +H 2=====△H 2S ,在这些反应,S 均作氧化剂。

(2)还原性表现为与O 2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S +O 2=====点燃SO 2,反应中S 作还原剂。

注意:(1)硫的氧化性较弱,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

(2)硫与氧气反应,无论氧气是否过量,只生成SO 2。

(二)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溶于水。

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约40体积的SO 2。

2、化学性质(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①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H 2OH 2SO 3。

②与碱(如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2NaOH===Na 2SO 3+H 2O。

(2)还原性SO 2在一定条件下与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的SO 3也是酸性氧化物,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3+H 2O===H 2SO 4。

(3)氧化性SO 2与H 2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2H 2S===3S +2H 2O。

(4)漂白性①SO 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溶液又变红色。

②SO 2的漂白原理:SO 2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完整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完整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复习,推荐文档

2、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4、等 将横线改为等号
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建议收藏下载本文,以便随时学习!
1、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 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 注意: 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应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鼠强”是一种剧毒药物。下列关于它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一个分子由 4 个碳原子、4 个氢分子、2 个氮分子和 2 个二氧化硫分子构成
B.它的分子由 4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4 个氮原子、2 个硫原子、4 个氧原子构成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0
D.它的组成元素碳、氢、氮、硫、氧的质量比为 6:1:7:4:8
⑶、确定含有起点元素的化学式的系数:用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起点元素原子的个数的商作为该化
学式前面的系数。
⑷、确定其它化学式前面的系数的顺序:依次确定含有除起点元素以外,横线两边出现次数由少到多的
元素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⑸、最后将各系数调整为最简整数比。
点燃
举例:配平化学方程式: FeS2 + O2
二、方程式的配平
1、标准: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即配平了
2、配平的原则:在化学式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来保证方程式两边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3、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初中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初中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每日一练)初中化学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单选题1、化学方程式 a C 2H 2+ b O 2c H 2O+d CO 2 配平后 a 、b 、c 、d 之和为 A .15B .14C .13D .10答案:C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定一法等)进行配平即可。

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 2H 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O 2、CO 2、H 2O 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同时扩大2倍,则C 2H 2、O 2、CO 2、H 2O 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5、4、2,则a 、b 、c 、d 等数之和为13,故选C 。

小提示:配平时要注意化学计量数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

2、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 1、t 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点燃52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答案:D解析: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答案:D解析: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2012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归纳(2012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梳理【知识网络】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的理解⑴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

所以必须强调“”,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⑵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反应物和的总质量不变宏观元素的不变(1)五个不变原子的不变微观原子的不变原子的不变宏观:的种类一定改变(2)两个一定改变微观:的种类一定改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元素的化合价。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现象的一般步骤:①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各生成物质量总和③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

4、利用原子、分子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原因解释“质量守恒”要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从新组合成,分子聚集成新物质。

在化学反应中,不论物质分子经过怎样的变化,但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各原子质量也不变。

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5、适用范围:所有的。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3)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得的组成;(4)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6、验证实验:当有气体参加反应或有气体生成时,该反应必须在进行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实验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①红磷燃烧时,为什么在锥形瓶瓶底铺一层细沙?答:为了吸收红磷燃燃烧放出的热量,以防止。

②红磷燃烧时,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答:因为红磷燃烧时放出热最,系上小气球,可以防止瓶内气体,发生危险。

九年级化学第5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5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5章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变化等方面的科学。

在九年级的化学学习中,第5章是关于化学反应的知识点,其中包括反应方程式、化学计量、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1. 反应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参与物质种类、数量以及化学变化的方程式。

- 反应方程式示例:2H₂ + O₂ → 2H₂O,表示2个氢气和1个氧气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 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反应前写在箭头的左边,反应后写在箭头的右边。

2. 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是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与化学方程式之间的定量关系。

- 反应物:参与反应并在反应中被消耗的物质。

- 生成物:反应中由反应物生成的新物质。

-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质量比和摩尔比关系。

3.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

- 反应开始时的总质量 = 反应结束时的总质量。

- 这条定律是化学反应中一个基本的定律,可以用来研究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变化。

4.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电荷状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

-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如2Na + Cl₂ →2NaCl。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如CuO + H₂ → Cu + H₂O。

5.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速率。

- 反应速率受到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 较高的反应速率通常意味着化学反应较为迅速,而较低的反应速率则表示反应相对较慢。

6.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指化学反应达到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恒定的状态。

- 在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比被称为平衡常数。

- 平衡常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平衡态。

以上就是九年级化学第5章的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g + H2 SO4 == MgSO4 + H2 ↑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Zn + H2 SO4 == Zn SO4 + H2 ↑ Fe + H2 SO4 == FeSO4 + H2 ↑
稀 盐 酸 或 稀 硫 酸
反应缓慢,金属逐渐 较慢 减少,有气泡产生,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无明显现象
5、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
检验产生的气体是CO2
澄清石灰水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2.实验室冶炼铁(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高温 反应原理:3CO+Fe2O3===2Fe+3CO 2 3.实验室冶炼铁的注意事项 4.实验步骤 笔记25页 5.点燃熄灭酒精灯的顺序 到26页 点燃 6.工业炼铁 C+O2===CO2
高温 涉及到的化 C+CO ===2CO 2 学方程式: 高温 3CO+Fe2O3===2Fe+3CO2
2、金属与(稀)酸溶液反应
反应物 镁 铝 锌 铁 铜 反应现象
剧烈反应,金属逐渐 减少,产生大量气泡 剧烈反应,金属逐渐 减少,产生大量气泡 剧烈较反应,金属逐渐 减少,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 速度 很快 很快 较快
反应方程式
Mg + 2HCl 2Al + 6HCl Zn + 2HCl Fe + 2HCl == MgCl2 + H2 ↑ = 2AlCl3 == ZnCl2 == FeCl2 +3H2↑ + H2 ↑ + H2 ↑
不反应
3、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实验 现象 铁片表面覆盖 铁片浸 入硫酸 铜溶液 中 点击播放视频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层红色物质,
溶液由蓝色逐 渐变为浅绿色 Fe+CuSO4= FeSO4+Cu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先通一段时间CO后,再加热Fe2O3? 为了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2、实验结束前,为什么还要通CO直至试管完全冷却? 为了防止炽热的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3、将尖嘴导管排出的气体点燃目的是什么? 为了将尾气中有毒气体CO点燃,转化为CO2,防止污染空气. Fe2O3 4、如何验证得到的是铁粉? 用磁铁吸引,若粉末被 吸引,证明是铁粉。
点燃
表面变暗,
失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属光泽
表面由红色变 成黑色
∆ 3Fe+2O2 == Fe3O4 4Al+3O2==2Al2O3 2Cu+O2== 2CuO

Mg 、 Fe 、 Al、Cu能与氧气反应
铝是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而生活中的铝 制品却往往是暗淡无色,知道为什么吗? 原因:常温下,铝就能和氧气发生反应,在其表面 生成一层 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Al2O3)。 4Al + 3O2 = 2Al2O3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反应—化合反应
镁 在 空 气 中 点 燃 铁在氧气中点燃 铝在空气中加热 铜在空气中加热
实验 剧烈燃烧,发出耀 剧烈燃烧,火星 眼的白光,放热, 四射,放热,生 现象 生成白色固体 成黑色固体 化学 点燃 方程 2Mg+O2==2MgO 式 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