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隐性采访中“度”的问题开题报告
论隐性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人 都 可 以 进 行 隐性 采 访 , 别 在 进 行 隐 性 特 访者 说 出 资料 和情 况 。 记者 在 隐性 采访 中所 采 访 的时 候 , 者 不 能 够 充 当政 府 的 官 员 、 记 使 用语 言 是 主 动 还 是被 动 的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人 大 的代 表 、 协 委 员和 人 民警 察 等 。 政 因为 点 , 者 在采 访 的时 候尽 量不 要 太过 主 动 这 些 都 是 特 殊 的 身 份 , 照 法 律 法 规 规 定 记 依 的去 诱 导 被 采 访者 说 出所 知 道 的资 料 。 专 门 授 权 的 , 果 任 何 一 个 人 去 刻 意 的 假 如 例 如 有 些 记 者 在 采 访 卖 假 发 票 的 时 冒 这 些身 份 , 必将 触 犯 法 律 , 且 还 会打 乱 并 候, 可以 首 先假 扮 购 买 者 , 被 采 访 者 主动 整 个 正 常 的 工 作 流 程 。 如 记 者 在 隐 性 采 让 例 说 出 假 发 票 的来 源 , 不 应 该 主 动 去 询 问 而 访 重大 事 件 的 时候 , 冒现 场 指 挥 的 官 员 , 假 对 方 :有 假 发 票 吗 ? 这 种 行 为属 于 记者 主 这 必 将 导 致 现 场 出现 混乱 , 乱 整 个 正 常 “ 打 动 , 可 能产 生诱导 的违法 犯罪行 为 。 的工作秩序 , 至触犯法律 。 很 因 甚 因此 , 者 在 记 此 , 者 应 该 在 隐性 采 访 的时 候 , 量 让 被 隐 性 采 访 的 时 候 , 尽 量 扮演 单 纯 的 旁 观 记 尽 要 采访 对 象 主 动 询 问记 者 : 需 要假 发 票 吗 ? 者 、 人 或 者是 顾 客 , 样 也 不 会 引起 被 采 “ ” 路 这 这 个时 候 被 采 访 者所 提 供的 一 切 资 料 和情 访者 的 疑 心 , 好 的 演 示 自己的 记 者 身份 , 更 更 况 都 是 属 于 正 确 的 方 法 所 获 得 的 , 而 使 让 被 采 访 者 对 其 没 有 戒 备 心 , 加 使 采 访 从
浅析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
浅析隐性采访中的法律问题摘要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之一,在新闻采访报道中被中外新闻工作者广泛运用,然而对隐性采访的合法正当性的问题,社会各界普遍存在争议。
在实践中,常出现隐性采访导致的新闻侵权、新闻诉讼等法律纠纷,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规范隐性采访的问题上,同样应从记者、新闻媒体、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规范一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
《新闻学大辞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中的定义是:“不公开记者的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
一般而言,所谓隐性采访,是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它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次意思:(1)、隐性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重要采访手段之一;(2)、隐性采访是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采集公开采访得不到的真实情况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3)、隐性采访具有不同于其他采访的自身特点。
隐性采访在新闻史上存在由来已久,在美国新闻史上的“掏粪运动”中,隐性采访就曾被大量使用,而曾经撼动美国政坛的“水门事件”、“克林顿绯闻案”等也同样是采用了隐性采访的方式。
就中国而言,央视老牌节目《焦点访谈》、《每周质量报告》,以及每年举办的“3.15晚会”,其中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带回的大量新闻报道,无不给广大受众群体留下深刻的印象。
2010年,震惊全国的富士康员工连环跳楼自杀案件,南方周末记者就是以一名普通求职者的身份,深入到富士康公司的内部,切身体验富士康员工的每日工作和生活,从更为真实、全面的角度来对该新闻事件进行系列深入报道,从而让我们了解了一个相对真实的新闻事实。
实践证明,隐性采访对于新闻媒体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有着十分重要和积极地作用,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简论隐性采访的伦理道德
简论隐性采访的伦理道德前言隐性采访,也称为隐身采访或匿名采访,是一种常见的采访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研究、新闻报道等领域。
但是,使用隐性采访方式存在着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
什么是隐性采访?隐性采访是指采访者隐藏自己的身份,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受访者的隐私,从而获得受访者更为真实的情感和观点。
隐性采访通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全匿名采访,采访者和受访者彼此完全不认识,采访者稍加伪装后进行采访。
另一种是隐身采访,采访者和受访者彼此认识但彼此的身份保持相对匿名,采访者通常使用特殊的设备来隐藏自己的身份。
隐性采访的优势隐性采访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受访者更加真实许多人在面对陌生人时会表现出一定的保护意识,抵制或隐瞒真实情感和观点,隐性采访可以打破这种保护意识,让受访者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更多真实信息由于隐性采访可以打破受访者的保护意识,因此采访者可以获得更多真正的信息。
这可以更好地帮助调查人员和记者了解事件的真相,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
保护受访者的隐私隐性采访可以使用各种方式来保护受访者的隐私,从而降低他们的风险。
由于采访者已经隐藏了自己的身份,因此受访者更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情况。
隐性采访的伦理道德问题尽管隐性采访具有一些优势,但它也存在着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伦理问题侵犯受访者的权利隐性采访可能会侵犯受访者的权利。
由于受访者并不知道采访者的真实身份,因此他们可能会对采访的目的和后果一无所知。
在这种情况下,采访者可能会利用受访者的弱点或隐私来达到他们的目的,这显然是不道德的。
伦理平衡问题隐性采访可能会导致伦理平衡问题。
采访者可能会因为采访的目的而篡改受访者的言论,这将导致受访者在众人面前的形象出现严重扭曲,说话者和被说话者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这样基于隐性信息得到的平衡将被打破。
这种失衡可能会导致受访者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并损害他们的利益和名誉。
道德问题操纵手段隐性采访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来操纵受访者的情感和言论,使其更加符合采访者的利益。
浅析隐性采访中的“度”
浅析隐性采访中的“度”
沈勇
【期刊名称】《新闻通讯》
【年(卷),期】2002(000)001
【摘要】“隐性采访”,顾名思义,是指记者在采访中隐藏自己的身份和采访目的的一种采访方式。
隐性采访往往使媒体能获得其他采访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地逼近事件真相,突现采访环境的原生态和“内幕”后的真实情况,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件的本质。
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就曾用偷拍偷录方式深入山东枣庄某些非法豆制品加工厂,在第一现场拍摄到非法加工者往豆制品中掺滑石粉和大黄等严重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的物品的违法行为,让人触目惊心;《南方周末》摄影记者亦曾用隐性采访方式,深入体验广州火车站周围的流浪汉、吸毒者等边缘人群的生活,并以镜头偷拍记录。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沈勇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1
【相关文献】
1.浅析隐性采访中的法律界限和道德伦理问题 [J], 吴天飞
2.浅析隐性采访中如何规避新闻侵权 [J], 顾祥忠;
3.浅析深度报道中隐性采访的边界问题 [J], 莫梓芫
4.浅析隐性采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南都“卧底替考”事件为例 [J], 崔瀚
5.做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新闻作品——浅议隐性采访中的人文关怀 [J], 吴佳睿;李卓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隐性采访“度”的把握
论隐性采访“度”的把握耿旻斐【摘要】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手段在近年来被大量使用,通过隐性采访而获得的新闻资料以其真实性和揭露性受到公众的支持,也为许多的栏目所采用。
但是,由于隐性采访是在被采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暗访、偷拍等方式来进行的,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游离于法律和道德的边缘,因而在实际的运用中,隐性采访又给记者和被采访对象带来了很多问题,而这种采访方式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如何在保证新闻事实真实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做好新闻报道,我们该如何解决;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该如何去把握,成了新闻从业者和广大受众关注的问题。
本文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详细阐释如何更加合理的应用隐性采访。
【期刊名称】《济南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2页(P118-119)【关键词】隐性采访;侵权;适度;道德【作者】耿旻斐【作者单位】淄博人民广播电台,山东淄博2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12.1隐性采访主要是指新闻记者在不公开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隐蔽手段,秘密的对被采访者进行非常规采访的一种采访方式。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方式,能够捕捉新闻的真实性、鲜活性,深刻地揭露社会的黑暗面,长期受到公众的欢迎和新闻工作者的青睐。
隐性采访在受到人们的支持的同时,由它产生的是非争议也是此起彼伏,被采访者的抗议、公众对于记者道德素质的争议以及由隐性采访引起的一些对于媒体公信力的怀疑也是纷争不断。
虽然隐性采访引发了诸多争议,也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但是作为一名隐性采访记者,掌握隐性采访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技巧、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在不违背法律规定和社会道德的情况下,合理有效地使用隐性采访就显的尤为必要了。
一、隐性采访时记者的角色和法律意识度的把握隐瞒记者身份是隐性采访的重要特征,而扮演另外的身份则是隐性采访时记者隐瞒自身身份的主要形式。
但记者在扮演这些角色、隐瞒这些身份时一定要有清晰的角色定位和法律意识。
隐性采访中的道德问题
职业新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公开的社会活动,应尽可能尽少用非公开的方式、手段。
即使是为了实现新闻监督,为了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共利益,作为隐性的信息获取手段——偷拍、偷录,也只能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且对此也须进行必要的道德预估和道德思考。
新闻采访中关涉的道德问题,突出表现在隐性采访中。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隐性采访整体上作为一种采访方式的道德问题;二是公开采访或隐性采访中一些具体隐性采访手段运用中的道德问题。
这两方面关涉的道德问题有一定的重合性,但我们在具体分析讨论中将加以分离。
采访方式的道德性隐性采访是相对显性采访而言的。
显性采访是指“以记者身份进行的公开采访”;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
”①隐性采访又被称为“暗访”或“秘密采访”。
这就是说,在显性采访中,记者的身份对于社会是公开的,被采访对象能够明确知道记者的行为性质;但在隐性采访中,记者身份对于社会是隐蔽的,实质上的被采访对象无法知道记者行为的真实性质和目的。
隐性采访方式本身有多种类型,诸如侦察型、体验型、验证型等。
隐性采访作为记者获取新闻的一种方式,本身就是特殊的、非常态的方式,因而很难在整体上进行道德评价。
这就意味着,关于隐性采访方式的道德分析,必须动用道德评价的例外原则,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客观上必须采用隐性采访方式的必要性,主要源于这样的理由:通过公开采访方式不可能对一些特殊的事实进行采访,无法获取一些特殊对象的真实信息;如果不运用一些特殊的隐性手段,如偷拍、偷录,就不可能记录或留存一些重要的事实信息;进一步说,如果不采用隐性采访方式,不仅形不成新闻报道,也无法通过新闻手段维护社会正义、维护公共利益。
隐性采访方式之所以必要的上述理由,说明隐性采访要想获得道德上的肯定评价,必须满足这样的基本条件:其一,采访动机应该是善意的,这是前提。
这个善意在一般意义上说,就是为了维护社会正义,为了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
其二,在具体手段上,应该是合法的,不能违背法律规范,因为法律规范其实就是底线性的道德规范。
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研究
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研究【摘要】隐性采访是一种在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但其道德缺失和真实性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探讨了隐性采访的定义、特点以及在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分析了其在揭示真实情况上可能存在的挑战。
文章还总结了隐性采访的优缺点和改进方法,以及道德缺失对研究的影响。
提出了提升隐性采访真实性的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隐性采访道德问题的研究,有望为研究者提供更好的指导,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和实践应用。
【关键词】隐性采访, 道德缺失, 真实性, 优缺点, 改进方法, 影响, 建议, 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隐性采访是指研究者在未经被访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访,通常用于调查敏感或隐秘话题。
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涉及到个人隐私权和伦理标准的问题。
在过去的研究中,隐性采访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但其真实性有时受到质疑。
本研究旨在探讨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及真实性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以提升隐性采访的研究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和真实性问题也愈发凸显,对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研究将通过深入分析隐性采访的特点和优缺点,探讨其在研究中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和真实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揭示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通过对隐性采访的定义及特点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对隐性采访中存在的道德缺失进行揭示和反思,有助于改善研究者在实践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通过探讨隐性采访的真实性问题,可以提出提高研究结果可靠性的建议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为隐性采访的实践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研究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1.3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隐性采访中存在的道德缺失和真实性问题,分析其优缺点及改进方法,并进一步探讨隐性采访的道德缺失对研究的影响,提出提升隐性采访真实性的建议,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隐形采访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隐性采访中的问题摘要:隐性采访是现代媒体所青睐的一种采访方式,通过隐性采访而获得的新闻资料以其真实性和揭露性受到公众的支持,也为许多的栏目所采用。
其中最成功的莫过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栏目。
但是,由于隐性采访是在被采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暗访、偷拍等方式来进行的,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游离于法律和道德的边缘,因而在实际的运用中,隐性采访又给记者和被采访对象带来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法律上的也有道德上的。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该如何去把握?本文主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隐性采访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详细阐释如何更加合理的应用隐性采访。
Abstract:Recessive interview was favored by the media as a modern way to interview,the news obtaines by recessive interview get the support by the public for its authenticity and revealing.also used in many news sections.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is CCTV’S”Focus”and”Investigative Journalism”.However ,the recessive interview began with the unknown of the interviewee,through the way of unannounced visits,to be photographed etc,and there is no clear provision in law.The recessive drifted away from the edge of the legal and moral.Thus in practical use, the recessive interview brought a lot of problems to be interviewed and reports.These problems not only legal but also moral.Faced with these problems, how do we solve? During the recessive interview, how to grasp the focus problom.. In this paper, through specific cases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recessive interview , For These issues,proposed reasonable solutions and explained how to applicated recessive interview in more rational.how the application of more rational recessive interview.关键词:隐性采访;侵权;记者角色;道德约束Keywords:recessive interview;ingringement;role report;moral consraints前言新闻采访的方式多种多样,而隐性采访从出现至今,一直在新闻行业经久不衰。
浅析隐性采访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浅析隐性采访的法律与道德问题【摘要】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隐性采访新闻报道以其真实、鲜活、能够吸引读者眼球的特点,直观迅速、真实可信的优势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媒体所接受,赢得了越来越多一线记者的青睐。
同时社会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清晰,“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一度引起争议,本文就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隐性采访法律伦理道德新闻法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隐性采访新闻报道以其真实直观、信息量巨大、更能够吸引读受众眼球的特点为国内越来越多的媒体和一线记者所青睐。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媒体都有通过隐性采访,来揭露各种违法乱纪或是其他影响公众利益的事件。
著名揭黑记者王克勤的很多名报道,如《山西疫苗乱象调查》,都是通过隐性采访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源。
然而,当今社会法制日益健全,权利界限越来越清晰,“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再度引起争议。
不少人反对隐性采访,是因为即使报道媒体是出于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共利益的目的,也不能淡化隐性采访自身带有的欺骗性。
这种通过欺骗获得的新闻素材,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人身权益。
甚至由于一些记者自身法律道德素质不高,,为了便捷地获得采访信息,无视法律规定和道德界限,滥用隐性采访。
因而,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和道德性问题,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一、隐性采访的概念隐性采访的概念是相对于常规采访来说的。
根据新闻界实践来看,对于常规的正面采访,受访者都是乐于接受的,但是对于反面采访或者批评性质的采访,一旦记者亮出身份,说明采访意图,受访者通常是躲闪回避。
为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监督的职能,新闻界中随即产生相对于常规采访的秘密采访方式,即隐性采访。
通俗地讲,隐性采访是指隐藏身份的新闻记者在被采访对象不知晓的前提下,利用摄、录设备秘密采集新闻事实的一种方法。
理论界至今没有对隐性采访给以明确的界定,从称呼上隐性采访通常又称为隐匿采访、私密采访、偷拍、暗访等等,这些称呼都表达了隐匿的采访特征,新闻界一般称为隐性采访。
论隐性采访
论隐性采访的看法15编导三班李念秀 1510127112摘要:隐性采访因其内容的真是性、鲜活性而颇得新闻媒体的欢迎。
然而,法律并未对此做出明确的规定。
社会各界对隐性采访也各有看法。
本文主要浅析了隐性采访的利弊问题,着重从利与弊两方面对隐形采访展开了详细探讨。
本文的探讨对于媒体记者在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时权衡利弊得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隐性采访;现行采访;偷拍;偷录;采访作风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
是在被访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采获新闻信息的新闻采访活动,通俗来讲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暗访”,它包括偷拍、偷录等手段。
在西方新闻史上,隐性采访就是经常采用的采访方式之一。
在我国的新闻采访实践中隐性采访也得到了越来与广泛的应用:从较早出现的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到如今的各地方台都经常采用这种采访方式来揭露令人触目惊心的社会暗角,从而起到鞭挞受众、净化社会空气的作用,满足了广大民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
当然,隐性采访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一、隐性采访之利1、隐性采访是进行批评报道的重要手段批评报道是体现媒体舆论监督功能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它的目的是对不良现象和违法行为实施舆论监督。
很多情况下,记者如果采用显性采访方式,亮明身份,说明采访意图,一般很难了解到事实真相。
许多成功的批评报道都是采用了隐性采访。
在中国,最具说服力的莫过于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等栏目。
无论是较早时候的央视记者躲进装有特制玻璃的货车内偷拍公路“三乱”情况,还是前段时间央视记者曝光达芬奇家具造假事件等等,无一不是隐形采访的成功典范。
2、隐性采访有利于记者转变采访作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新闻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励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观众,以前的那种找选题,等传真的新闻报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论隐性失实和新闻采访的真实性
论隐性失实和新闻采访的真实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新闻报道作为传递信息和塑造舆论的重要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隐性失实现象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而媒体的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其真实性直接关系到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我们需要深入探讨隐性失实和新闻采访的真实性问题,加强舆论监督,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隐性失实是指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种不真实的报道现象,它不是假新闻那种明显的虚假报道,而是一些细微的、难以识别的、不容易察觉的不真实。
这种失实可能源于记者的主观臆断,也可能是因为消息源的不可靠或者被利益驱动。
而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记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它通过对当事人、专家和相关人员的直接交流获取报道材料。
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却经常受到挑战,因为受访者可能夸大其词、背离事实真相,而记者也可能出于利益或观点的考量,进行不公正的报道。
隐性失实和新闻采访的真实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它可能损害公众的知情权和民主权益,导致公众对媒体报道的信任度下降,从而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隐性失实可能导致舆论的偏颇和误导,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也受到了严重挑战,因为新闻报道不真实可能导致报道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新闻采访的真实性不足可能导致报道的扭曲和曲解。
为了解决隐性失实和新闻采访真实性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新闻媒体要加强内部管理和自律,建立健全的编辑审查机制,对新闻报道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审核。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要提高自身的问责意识和职业道德,不为利益和观点所驱使,坚守事实真相。
加强对消息源和受访者的审核和甄别,避免引入不真实的报道材料。
加强舆论监督,加强对新闻报道的评判和批评,及时纠正报道中的不真实和不准确。
最重要的是,构建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提倡真实、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理念,使新闻报道更加准确和权威。
试论隐性采访
试论隐性采访摘要:在我国,唐朝中期后就已经出现了隐性采访的端倪。
如今,随着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隐性采访作为一种能有效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报道形式,以其突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新闻界大行其道,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但是自身又存在着问题和弊端,是一把双刃剑。
关键词:隐性采访特征受欢迎双刃剑存在问题一、什么是隐性采访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指新闻记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公开身份的采访。
它是与显性采访相对而言。
这种采访的优点是不会因为记者的采访而改变采访对象活动的原貌。
是隐藏记者的身份与采访目的的采访方式。
只适用于某种特殊场合、特殊题材或特殊采访对象。
运用这种方式,目的在于减少采访障碍和干扰,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务必十分慎重,一般应控制在法律和新闻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或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切勿滥用。
二、隐性采访的特征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采访方式,有自己较为显著的特征:记者主动出击。
隐性采访是记者主动出击进行采访的行为,记者采访时一定始终在新闻发生的现场,否则隐性采访就无法完整地进行。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记者也有可能出现在突发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
有的时候,记者还有可能直接成为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例如记者乘坐的汽车发生车祸等,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目击新闻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隐性采访,因为记者是被动地介入了新闻事件。
隐性采访进行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从采访计划的设定,到采访设备安排,都应精心计划,可谓有备而来,不容有所闪失。
1、新闻事实周详对于准备作正面报道的新闻,也可以采取隐性采访的手段,但这种选择并不是唯一的,因为通过公开采访进行正面报道,一般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但对社会不良行为的采访却正好相反,通过隐性采访抨击社会不良,进行舆论监督,效果比公开采访好。
关于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几点探讨
f 2 ) 严 格 遵 守 国家 的法 律 法 规
传 媒 义不 容 辞 的 社 会 责 任 。 相 对 于 “ 扶 正 ”而 言 , “ 祛邪” 更 加 困难 重 重 , 而 媒 体
特 殊 性 、隐 蔽 性 及 调 查 难 以深 入 等 特 点
些 煤炭 矿 区发生 的透水 事 故 . 瓦
f 3 ) 要 有 社 会 责 任 感 及 人 文 关 怀 记 者 的 职 责 首先 是 客 观 报 道 新 闻 事 件, 即 记 者 对 自己 报 道 的对 象 是 人 . 要 有 基 本 的 人 文 关 怀 ,对 社 会 的发 展要 有 责 任 感 。只 有 这 样 , 受 众 才 能 认 同记 者 所 要
斯、 煤炭爆炸事故 的只能采取隐性采访 。
才达到了揭露事实真相的效果。
2 .隐性 采 访 是 新 闻记 者 记 录现 实 的
要 求
有 时 并 不 能 保 证 偷 拍 的 情 况 不 是 偶 然 性 的, 若 把 它 作 为 必 然 性 的 东 西 表 现 出来 ,
就会以偏概全 , 背 离 新 闻的 真 实 性 。
记 者 在 隐性 采 访 中可 能会 临 时 更 换 自 己的 身 份 ,但 不 管 用 哪 种 身 份 .不 能 “ 越位 ” , 不 能 冒 充 具 有 公 职 权 力 身 份 的 人物 , 不 能 超 越 法 律 所 赋予 的 权 限 . 更 不 能 在 其 中充 当角 色 , 干涉事 件的进展 . 影 响 事 件 的进 程 .否 则 轻 则 有 制 造 新 闻 的
特 定 的原 因 . 不 公 开 自己 的 身 份 , 或 在 不
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
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度”的把握作者:王静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年第20期【摘要】媒体行业之间的竞争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激烈,及时获取真实的第一手新闻资料,是电视新闻记者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之间占据优势地位的前提,因此隐性采访成为了当今电视新闻记者获取所需新闻资料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隐性采访方式隐蔽性的特点,极易出现一些法律方面的纠纷,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在隐性采访中把握好“度”,提高新闻采访的价值。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隐性采访;限度把握隐性采访指的是记者在采访对象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语言或行为进行偷录或偷拍以及隐瞒自己记者的身份深入采访对象的生活,获取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新闻信息的采访形式。
主要目的是为了直观有效地批判或揭露一些新闻事实和现象。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381. 隐性采访的特性分析1.1 主动性一般来说,电视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之前,会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及全面准备,有目的地开展隐性采访,通过与被采访者的接触,从被采访者无意识的交谈中,获取新闻信息。
新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进行的充足准备体现出主动性特点;1.2 隐蔽性隐性采访的前提就是电视新闻记者隐瞒自己的記者身份以及采访目的,所以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采用的摄像设备及录音设备都会被隐藏起来,避免被采访者发现电视新闻记者的真实身份,使被采访者在无意识的状况下将事件的真实状况告知给新闻记者,还原新闻事件的真相,由此可以看出,隐性采访具有显着的隐藏性特点。
2. 电视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优缺点2.1 隐性采访的优点电视新闻记者采用隐性采访的方式能够提高新闻信息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使其具备较高的可观性,更能获取公开采访难以得到的新闻信息,创造较高的新闻价值,所以在信息时代迅速发展,人们对第一手资料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的前提下,隐性采访因为具备挖掘深度新闻素材和独家新闻信息的优势在广大电视新闻媒体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论隐性采访的法律和道德问题.doc
论隐性采访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论隐性采访的法律和道德问题——新闻学章昊辰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隐性采访作为一种新兴的采访方式,越来越受到新闻从业人员的亲睐。
媒体的公众性质决定了其独有的特质,也造成了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而隐性采访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了缺陷,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下面就对隐性采访的认识、应注意的问题、法律地位以及记者的道德来对隐性采访这一形式所涉及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隐性采访;合法性;职业道德一、对隐性采访的基本认识(一)什么叫隐性采访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是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电视节目的舆论监督中隐性采访已成为一种较常使用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种形式,尤其在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的手法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
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大有“无片不隐”的趋势。
在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中往往就要运用隐性采访。
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就经常会运用隐性采访来进行批评性报道。
所以说隐性采访就是指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可考虑是否用相对来说值得研究的手段来采访新闻。
二、隐性采访应注意的问题(一)记者用隐身的替代身份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记者用隐身的替代身份只能是一般公民依法可以充当的角色而不能是法律特别授权的,拥有某种特殊权利的特殊身份。
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为了采访山东菜农进京所遭遇到的种种路障和非法收费问题,巧妙拍录了许多真实的镜头。
记者扮演“菜农”,“顾客”等其实也就是充当了替代身份。
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记者为了获得可靠信息,为了方便接触采访对象,往往假扮一些身份进行隐性采访。
论隐性采访的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制衡的开题报告
论隐性采访的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制衡的开题报告隐性采访是指采访对象不知道自己正在接受采访的情况下,暗中记录对话内容和行为的采访方式。
隐性采访在新闻、社会科学研究、调查报告等领域中广泛使用,但它涉及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如隐私、伦理、诚信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探讨隐性采访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提出双重制衡的解决方案。
一、隐性采访的道德问题隐性采访涉及许多道德问题,例如:隐私、伦理、诚信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问题:1. 隐私问题隐性采访可能涉及采访对象的隐私权。
采访对象有权决定自己是否愿意被采访,以及如何被采访。
如果采访对象并不知情,那么采访者就可能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权。
此外,隐性采访往往会记录私人谈话和活动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公之于众,就会影响个人的形象和声誉。
因此,通过隐性采访获得的信息必须谨慎对待,不能随意曝光。
2. 伦理问题隐性采访可能涉及伦理问题。
例如,采访者可能会误导采访对象,让其发表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言论。
隐性采访者还可能会篡改记录内容,使采访对象的言论变得更为极端。
采访者必须意识到这些问题,采取措施来避免伦理问题的出现。
3. 诚信问题为了保持采访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信任,采访者必须保持诚信。
如果采访者在隐性采访过程中使用了假名或伪装,那么整个采访就会失去真实性和可信度。
采访者必须诚实地告诉采访对象采访的目的和记录的内容,以保证采访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二、隐性采访的法律问题隐性采访可能涉及一些法律问题。
例如,隐性采访可能会侵犯采访对象的隐私权、知情权等合法权益。
此外,在特定情况下,隐性采访也可能违反法律规定,如刑事诉讼和立法。
因此,采访者需要了解有关法律和规定以规避法律问题。
三、隐性采访的双重制衡解决方案隐性采访对于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非常重要,但由于存在道德和法律问题,必须寻找解决方案来避免。
以下是双重制衡解决方案:1. 遵循道德标准采访者必须要遵循道德标准,如遵循隐私、伦理和诚信等规定。
采访过程中应尽一切可能避免伤害采访对象的利益,保障其合法权益。
隐性采访注意的问题
什么叫隐性采访所谓隐性采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
隐性采访是一种特殊的采访形式,在电视节目的舆论监督中隐性采访已成为一种较常使用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一种形式,尤其在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的手法越来越受到记者们的垂青。
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大有“无片不隐”的趋势。
在采访对象弄虚作假或者批评性报道中采访对象拒绝接受采访甚至对记者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特殊情况下,电视新闻中往往就要运用隐性采访。
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焦点访谈》就经常会运用隐性采访来进行批评性报道。
所以说隐性采访就是指记者出于特定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记者身份,或在不通知被摄对象、不申明采访目的等情况下,对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也有人称之为暗访、偷拍。
隐性采访作为采访方式的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完成显性采访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隐性采访毕竟只是显性采访的一种辅助手段和工具。
既然是辅助性的,那么就应该有一个“度”的问题。
隐性采访一定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将其凌驾于法律之上。
当前的媒介上,隐性采访似乎有过滥之嫌。
有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无法或不能公开采访,或者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特定情况下,才能不得已而为之。
新闻工作者只有在用尽了一切合法的、毫无争议的手段之后,才可考虑是否用相对来说值得研究的手段来采访新闻。
隐性采访应注意的问题记者可以在普通公众可以自由出入的公共场所,如公路、商场、车站、公园等,也可以假冒身份,秘密“进入”他认为需要进入的公众场所进行隐秘采访。
但不能秘密设置一个引人入彀的“陷阱”欺骗被采访者进入后再采访,或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和判断,主动假装去为其提供犯罪客体,这样的话倒有诱发犯罪的嫌疑。
例如:为了获得有关被采访对象做假的情况,记者冒充订货者、采购者深入“虎穴”采访新闻,或者记者以欲接受黄色服务的人的身份,对舞厅、茶楼进行偷拍,与采访对象讲“正题”,使被采访对象在不知不觉中中了圈套,这无意间是在诱导被采访对象。
关于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几点探讨
关于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几点探讨作者:陈磊蒋成丽来源:《活力》2014年第10期[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必要性,提出了隐性采访存在的问题与采访要求。
[关键词]电视新闻;隐性采访;新闻记者隐性采访即暗访,指记者出于某种特定的原因,不公开自己的身份,或在不通知被采访对象不明采访目的的情况下,进行隐蔽的信息搜集的采访方式。
一、隐性采访的必要性通常隐性采访都是公开进行的,记者为什么要进行隐性采访呢,这里因为:1.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舆论监督的要求现实生活充满着美与丑、正与邪、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等各冲突。
扶正祛邪是传媒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对于“扶正” 而言,“祛邪”更加困难重重,而媒体的公开曝光是邪恶所恐惧的武器,所以,面对记者时,邪恶势力总是千方百计来掩盖事实真相。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还以记者公开的身份来采访,势必遭到种种阻挠,难以获得真相。
因此,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为了揭露黑暗、进行舆论监督的必然选择。
一些煤炭矿区发生的透水事故,瓦斯、煤炭爆炸事故的只能采取隐性采访。
才达到了揭露事实真相的效果。
2.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记录现实的要求在被采访者知道自己正在接受采访或者有摄像机正对准他们的时候,不免有些紧张、局促、防范的心理障碍,他们会以谨慎、被动的姿态接受采访,即使在重复和往常一样的行为时也会表现出细微的差别。
记者的参与,可能会影响当事人的状态,这时,运用隐性采访可以达到一种 "真实"的效果。
二、隐性采访的适用空间1.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批评报道目前记者在运用隐性采访时面对最多的情况。
在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不正之风以及违法行为、犯罪活动等进行揭露、曝光的时候,如果以自己的真实身份来采访,难以获得真实的情况. 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合理运用隐性采访,能完成采访任务,还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了解某些社会人群的生活及生存状态这也是适合隐性采访的重要领域。
记者应按特定的目的来隐蔽摄像机,拍摄画面以及广场、街道等公众场合的镜头,或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3.采访先进典型事迹和正面人物,有时也可用隐性采访隐性采访并不仅仅适用于负面报道. 在某些正面报道中运用隐性采访反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能有效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报道形式,以其突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新闻界大行其道。然而,隐性采访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能记者能采集到必要的新闻信息,揭露社会的丑恶面;另一方面,它对每个信息传播环节的主体都难以避免地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隐性采访中要做到有意识的扬长避短,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回到隐性采访的现状中,提炼并分析出隐性采访的优点,最重要是把握好采访的“度”,“对症下药”,才能从中找出最适当的趋利避害的方法。
5.已查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要参考文献
杨秀国《新闻采访学通论》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
周明涛:《谈电视隐性采访》
刘月雷:《论“隐性采访”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新闻知识》
徐迅:《隐性采访的“三公原则”及其运用》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系或专业审核意见
1.通过;2.完善后通过; 3.不通过
负责人:
年月日
在中国,较早采用隐性采访的记者是范长江,范长江的长篇通讯《西蒙行》,是1936年秋,范长江担任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其间,通过秘密采访考察西北地区写成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隐性采访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新闻工作中,尤其是涉及到批评性和揭露性的新闻报道中。
1992年7月,中央电视台记者根据群众举报对河北无极县假药市场进行了暗访,这是中央电视台历史上第一次隐性采访。
2.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1890年,当时的纽约《世界报》记者伊丽莎白•科克伦化名内利•布莱,假扮成一名精神病人住进精神病院,亲身体验精神病人受到的待遇,成功调查之后以《疯人院的10天》为题写下了三篇报道,她被视为隐性采访的最初实践者之一,也因此成为美国新闻界历史性的人物。
(2)国内研究现状
湖北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论隐性采访中“度”的问题
姓名学号2009221102210529
专业年级2009级新闻学
指导教师职称
2012年12月16日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隐性采访在各国得到新闻界的认可,而且被越来越频繁的使用,是因为新闻媒体通过隐性采访,可以获取其他采访手段难以获取的新闻事实,可以更好地进行舆论监督,打击不法行为,隐性采访才得到公众的支持和新闻界的亲睐。从现实出发,隐性采访具有采访效果的真实性、采访内容的揭露性、对公开采访进行补充等。
1993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张勉之对北京街头出售假发票现象进行暗访,隐蔽使用录音机获得成功,作品获得中国广播奖三等奖。
1995年4月,《焦点访谈》开播一周年之际播出的特别节目《在路上》,通过隐性采访的方式,报道了道路乱收费的现象,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到如今,像《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每周质量报告》等电视栏目以及各类报纸中,通过隐性采访的方式报道的轰动性节目不胜枚举。这些节目直面社会丑恶现象,对打击犯罪、弘扬正气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极大的发挥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进度计划:1、搜集与阅读整理材料阶段:2012.06.15——2012.11.01
2、撰写开题报告阶段:2012.11.01——2012.12.20
3、撰写成文阶段:2012.12.22——2012.03.30
4、论文修改定稿阶段:2012.03.31——2012.05.
5、论文评阅答辩阶段:2012.05——2012.06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隐性采访的类型
旁观式介入式
2、隐性采访的作用
3、隐性采访中的侵权问题
(1)、侵犯隐私权(2)、侵犯肖像权(3)、侵犯人格尊严
4、隐性采访是权力还权利?
5、如何平衡隐性采访中的冲突
6、隐性采访的道德约束
7、隐性采访误区
8、央视《新闻调查》浙江电视台《目击》度的把握
4.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