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的成因与解决之道
南海问题的成因与解决之道
![南海问题的成因与解决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cb6aeeb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3.png)
南海问题的成因与解决之道南海问题的成因与解决之道摘要:南海争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
自古以来,南海就是我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
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
南海争端的成因有很多,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以至于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
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南海的历史南海争端的成因各国的主张南海问题的解决之道一:南海情况概述(1)南海地理从东海往南穿过狭长的台湾海峡,就进入汹涌澎湃的南海了。
南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整个海区南北绵延1800公里、东西分布900多公里,水域面积约36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广东省那么大。
其中属于中国的海域有大约21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海区面积最大的海。
南海也是邻接我国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比大陆上西藏高原的高度还要大。
它背靠华南大陆,东临菲律宾诸岛,南接印尼、文莱等国,西邻越南、马来半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其分布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南至曾母暗沙;西起万安滩、东至黄岩岛,从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四大群岛,已经命名的岛礁有258座。
南海海底地形复杂,主要以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
中央海盆位于南海中部偏东,大体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大陆架沿大陆边缘和岛弧分别以不同的坡度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积最广。
在中央海盆和周围大陆架之间是陡峭的大陆坡,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南海海盆在长期的地壳变化过程中,造成深海海盆,南海诸岛就是在海盆隆起的台阶上形成的(2)南海历史概况我国在汉代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198a5242f60ddccda38a0d4.png)
浅析南海争端问题及中国的对策一、中国与邻国南海争端的起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
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南海争端的实质南海问题实为中美关系问题,中美关系问题解决了,南海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否则南海问题会愈演愈烈,不仅会趋于多边化,国际化,而且会导致冲突,进而使中国卷入没完没了的纷争之中,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将因此被打乱,事实上,这是美国幕后操纵南海问题的真实用意。
那么中美关系的问题是什么呢?简单地讲中美关系问题就是中国崛起了,而美国衰退了,所以美国想压制中国,所以美国在中国周边制造些麻烦。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和国际体系的主导者,所以它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是维持其世界的领导地位,任何崛起的大国或者小国,都是美国可能的威胁,所以美国必须加以遏制。
冷战结束,随着前苏联的瓦解,美国首先遏制的是其盟友日本,日本第一,让美国神经紧张,于是在美国的压制下,日本很快陷入了经济低迷的十年;接着是普京执政时的俄罗斯,美国加速北约扩建,把它压制在欧洲的顶端;然后美国打击的是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朝鲜,即所谓的邪恶轴心国;接着是走向一体化的欧盟,希腊债务危机使欧洲一蹶不振。
在搞乱了中东,欧洲之后,繁荣的亚洲和崛起的中国自然就成了美国的下一个战略目标,目前亚洲是整个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亚洲的繁荣,一体化进程以及去西方化,特别是中国的崛起,显然是美国不能容忍的,于是美国还未等阿富汗事情解决,就匆匆将全球战略目标转向亚洲,锁定中国。
首先,美国鼓吹中国威胁论,制造舆论,引起亚洲国家对中国崛起的警惕和忧虑,其次,宣称美国在亚洲太平洋的利益,其三,拼凑联盟,大搞价值观外交,其四,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将区域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国际化,藉此将中国推入没完没了的纷争中。
南海问题的由来、实质及应对之策
![南海问题的由来、实质及应对之策](https://img.taocdn.com/s3/m/8a6fd9f5af45b307e87197d9.png)
南海问题的由来、实质及应对之策近年来,随着各国对海洋资源的日益重视,南海的海洋资源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南海问题也随之而来。
文章首先梳理了南海问题产生的由来,指出南海问题表面上是中国与沿海国之间的主权争端,其实质是中国与美国海权的较量。
针对这一看法,提出解决南海问题的措施,即通过协商解决争议、在南海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加强海上巡逻力度、加快实际开采步伐。
标签:南海问题;主权;海权南海,又称南中国海,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南沙群岛陆地面积虽然只有2平方公里,但是整个海域面积达823000平方公里。
[1]近年来,随着各国对海洋资源的日益重视,南海的海洋资源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南海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的。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1、中国通过“先占原则”取得了南海的领土主权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国家可以通过时效、添附、先占等方式取得领土。
中国自古代以来就依照国际法的“先占原则”取得了南海的主权。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发现了南沙群岛,此后许多的文献中都有关于南海的记载。
例如三国时期万震所著的《南洲异物志》和康泰所著的《扶南传》,都对南沙群岛的地理位和基本情况进行了记载。
中国历代政府也对南沙群岛给予管辖。
永乐年间,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过程中,就已经对南沙群岛的地理特征进行记载,这一历史事实说明中国政府自古以来就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政府收回南海主权二战期间,日本通过不平等条约占领了中国南海。
1943年和1945年签订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则明确规定日本通过武力夺取的中国领土战后必须归还。
20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益基本未受到挑战。
越南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海的领土主权,马来西亚等国也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
1968年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组织了一次从黄海到南海的科考活动,这次活动发现南海蕴藏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南海群岛领土主权纷争由此开始。
南海问题的由来
![南海问题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3ffe22e381c758f5f61f6731.png)
南海问题的由来、现状和解决之道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丁立教授近来,围绕南海主权和权益之争的南海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
那么,南海问题从何而来?现状如何?中国在此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以及解决南海问题的前景如何?我们请专家做一番分析。
——编者1 中国历代宣示主权沿海诸国关注资源问:南海问题从何而来?答:南海是我国南部的陆缘海,也是世界第三大陆缘海。
所谓陆缘海,是指四周大部由半岛、岛屿或陆地所环绕的大海。
在英语中,南海也被称为“南中国海”。
因此,在中文里面,“南中国海”与“南海”并称的语汇。
环南海国家包括中国以及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东盟国家。
这些国家中的一些对南海的一部分,有重叠性的主权声索,并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以来沿用《公约》的专属经济区概念,对其近海的200海里地区的海洋与矿产资源纷纷提出唯一拥有权的主张,这同我国的主权主张发生冲突。
事实上,邻近的一些东盟国家的彼此主张也发生矛盾。
文莱与印尼、泰国与柬埔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印尼、以及越南与菲律宾等方面也都存在争执。
我国自汉朝开始,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于海南设珠崖(今海南三亚市)及儋耳(今海南儋州市)两郡,此后历代都诉诸了对南海的主权。
汉、南北朝时将这一海域称为涨海、沸海,唐代以后逐渐改称为南海。
直至20世纪中期,我国历代政府一再明确宣布对南海所拥有的主权,并未引起他国争议。
目前具有不同看法的国家在上世纪中期或之前出版的地图中,事实上有一些与我国的诉求表示一致。
随着世界范围非殖民化的发展,东盟国家逐渐取得独立,产生了一些新的国家,如新加坡和文莱。
政治独立后的这些国家在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中,在经济上也在取得快速进步,从中还涌现出东亚的“小龙”或“小虎”。
这同时意味着这些国家将更加关注资源获得以维护经济发展,东盟那些沿海与岛屿国家的资源出路必然是向海看。
自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以来,各沿海国的海洋权利普遍得到扩大,不仅一些国家的3海里领海扩大到12海里,它们还得到了与大陆架相关的排他性海洋经济权利。
南海问题的由来_有哪些解决的方法
![南海问题的由来_有哪些解决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07cab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6d.png)
南海问题的由来_有哪些解决的方法南海问题是怎样由来的?为何中国领土的南沙群岛会形成主权争议导致如此复杂的南海问题呢?下面店铺分享了南海问题的由来,南海问题分析以及南海问题的应对策略,一起来了解吧。
南海问题的由来其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澳洲来往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
南海北部的台湾海峡和西南端的马六甲海峡十极具有战略价值的海上要道,国际上一直有观点认为,谁控制了南海,谁就控制了东南亚,从而控制了西北太平洋和澳洲大陆。
就南沙群岛来说,通过它的航道是一条“宝路”。
它位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腹地,周边国家都力图以南沙群岛为依托来扩大战略纵深。
此外,南沙群岛海域还有许多“宝物”。
专家保守估计,南沙油气储量超过200亿吨,占南海油气资源的一半以上,有“第二波斯湾”之称。
南海石油不仅含硫量低,而且基本位于200—1000米之间的易开采层。
(6)。
今年,科学家又在南海发现大量的俗称“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并有望在2015年进行试开采。
介入南沙争端的几个国家对油气依赖度都很大,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
其二,与国际法存在的缺陷有关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公约》在一定程度的公平意义上确立了海洋秩序,但它引入“专属经济区”的新概念时,却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
它允许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存在多条分界线,其结果是,由于各方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界定不同,就为冲突埋下了隐患。
《公约》还规定,一个岛屿(涨潮时露在海面的岛屿)可以为一国提供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这样,有关国家就有了“理由”并不属于他的岛屿。
其三,中国长期以来未能对南沙群岛实施有效管理,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二战后,中国虽然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只在其中的太平岛上驻军。
后来,逐个发生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大陆和台湾省无力全面管辖治理群岛的尴尬局面。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b6fd1452d380eb62946de6.png)
南海问题南海问题产生原因1、能源问题是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
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这里还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
2、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
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控制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
3、战略价值。
南沙群岛扼两洋、制八方,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如果我国能控制南沙海域,我军防御纵深将增大上千千米。
中国应当向广阔的海洋寻找出路,但是向北、向东、向南的所有海上交通要道都不在我控制之下,美国在太平洋设置了“第一岛链”封锁线围堵中国,中国东海、黄海外是日本本土四岛,钓鱼岛也处于日本实际控制之中,台湾以东的海域可以直接进入太平洋,但这一出海口更是限制重重,南海现在又被东南亚国家所包围。
我们如果失去了南海,中国有相当一段海上生命线将失去控制。
国防线将被压缩到海南岛一线,南部出海口将被封死。
各方态度1、美国美国主张南海问题国际化1),使南海问题国际化,自己混水摸鱼。
或借机军事进入东南亚,或借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捞点南海石油。
2),使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恶化,并挽回一下朝鲜问题的面子。
3),通过制造事端,使中国不能安心发展。
远的说,中国目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转型期,近的说,处于经济复苏的关键期。
如果和东盟国家引起战争争端,无疑对国家发展不利。
2、越南态度越南主张南海问题东盟化1,中越陆上边界已经划定,海上边界非常复杂。
越南当然想霸占所有岛屿,故希望问题扩大化。
2,越南力量薄弱,无法与中国抗衡,自然希望借东盟的力量对抗。
3,东盟不答应以东盟的名义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他只好找另一靠山美国了。
南海问题的解决之道
![南海问题的解决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3801f190680203d8ce2f24fa.png)
南海问题的解决之道南海问题由来已久,要真正的解决它就得从源头入手。
我国与越南和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争斗最为激烈,南海问题大致有以下起因。
第一,历史性因素。
二战前列强就先后侵占过南海诸岛,二战时被日本长期占据,日本战败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国恢复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但美国单方面纠集其他国家故意模糊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问题,并故意制造事端离间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关系。
第二,美苏争霸的影响。
越南战争期间美国支持南越政府企图威胁社会主义阵营,中苏北越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苏联联合美国对付我国,挑起南海事端。
第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南海连接着太平洋与印度洋,是国际黄金水道和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
第四,资源的丰富性。
经探明南海蕴藏着包括石油,天然气,各种重要矿物质等丰富的资源,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南海周边部分国家就想着在南海这一个聚宝盆上分一杯羹第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推波助澜。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订了相对完善的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但并未就“历史性水域”“历史性海洋权利”作出明确的解释。
菲,越就趁机曲解公约,声称他们所谓的对南海的权利,并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地挑衅中国,企图攫取一部分在南海的利益。
第六,美国,日本等国的介入。
中国的壮大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使以美国为首的盟国们感到了不安,美国积极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积极拉拢我国周边的亚太国家,并派驻大量军队,大量部署军事设施,寻求各种机会挑衅我国,日本作为盟国积极追随借此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政治博弈俨然成为了南海争端的一大起因。
第七,我国周边的部分国家对我国崛起感到不安。
部分国家因害怕中国的发展威胁到自己国家的发展,中国的势力扩大自己不得不低头的心理,急需要找强大的力量制约中国。
所有的这些因素杂合造就了今天的南海争端,更生出了南海仲裁案这一菲律宾主导的闹剧。
我个人认为解决南海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加快我国朝向强国的步伐,增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与现状分析
![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与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47e2b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e.png)
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与现状分析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南海拥有广阔的海域。
然而,南海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
这篇文章将深入分析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和现状,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1、主张领土主权的历史纷争南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被认为是中国的领土。
在历史上,中国曾通过各种方式对南海进行控制,例如航行、贸易和领土统治等。
但是,在19世纪后期,欧洲列强的崛起和日本的侵略,使得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了严重破坏。
去殖民化和抗战时期,日本曾单方面宣称对南海的主权。
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九段线图》,宣布对南海拥有主权。
2、国际法和标准的角度在国际法和标准的角度,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基线是所有沿海国家的主权线。
领海宽度在12海里以内,海洋渔业和石油勘探等资源属于沿海国家的管辖范围。
领海以外的200海里内,是该国的专属经济区。
这意味着,沿海国家至少在12海里范围内对该海域拥有绝对管辖权和权利。
3、国际市场清晰性南海拥有丰富的能源、渔业和其他自然资源,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备受关注。
沿海国家都主张自己对该地区的领土主权。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认为,南海是其领土,并进行了海洋勘探和开发。
而中国也主张自己对南海有主权要求。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1、中国与越南之间的海洋争端中国和越南在南海的海洋争端始于20世纪90年代。
越南主张其在南海的主权,反对中国把海洋领土划为“九段线”。
2009年中国和越南在南海的海域出现了严重摩擦,中国公开发表了有关南海问题的白皮书,认为该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越南则认为中国的主张是违反国际法和标准的。
自此,在南海的海域,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海洋争端逐渐恶化。
2、中菲之间的海洋争端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海洋争端源于南沙群岛和黄岩岛的争议。
2012年,菲律宾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出申请,要求判定菲律宾在南海的领土和经济权。
然而,中国拒绝接受这项申请,并坚持其对南海的主权主张。
对南海争端的看法分析与建议
![对南海争端的看法分析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fa0ff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8.png)
对南海争端的看法分析与建议南海争端是指围绕着南海诸岛、南海海域以及相关水域资源的争议,涉及到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等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和海洋权益争议。
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领土、渔业、海底油气资源和航行自由等方面。
针对南海争端,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建议。
首先,南海争端的根源主要是历史原因和地缘政治因素。
南海地区存在着复杂的历史纠纷,各国对领土归属的立场存在分歧。
此外,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潜在的油气资源,各国对这些资源的争夺也加剧了南海争端的复杂性。
地缘政治因素也加剧了南海争端的敏感性,国际大国在南海地区展开的战略竞争对争端的解决增加了不确定性。
其次,南海争端应以和平解决为主导。
各国应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相关国际法律法规,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尤其是直接当事国应加强对话与合作,通过协商达成双赢的解决方案。
同时,应避免使用武力、威胁和恶化形势,避免激化争端,为地区和平与稳定创造有利条件。
其三,建议设立南海争端的多边机制。
南海地区涉及多个国家的利益,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关于南海的规则与机制。
这样的多边机制可以帮助各国进行沟通与协商,并在南海问题上找到最广泛而公正的共识。
这样的机制应该坚持公平、公正和透明原则,使各国通过对话而不是对抗来解决争端。
其四,加强南海地区的合作与发展。
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各国应该在平等合作基础上共同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同时,各国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环境污染、海洋灾害等共同挑战,推动南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国际社会也应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南海争端的解决提供帮助和支持。
可以通过建立国际观察机制,加强对南海地区局势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挥协调和调解的作用。
同时,国际社会可以通过经济合作和发展援助等方式,提供各方共同发展的机会和动力,为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南海争端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和平解决为主导,通过对话与合作寻求共识。
对妥善处理南海问题的建议
![对妥善处理南海问题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aee63acd1f34693daef3e02.png)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
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非法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
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
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一直没有平息过。
尤其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在美国的支持下以军事手段占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大规模的资源开发活动并提出主权要求。
1974年1月19日,西沙海战爆发;1988年3月14日,南沙海战爆发;1991年,越军侵占西卫滩;1998年,越南宣称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其领土;2000年5月26日,菲律宾海军开枪射杀1名中国渔船船长;2009年5月,马越引发南海“划界案”;2011年6~7月,南海诸国更是频繁军演。
二、为妥善解决南海问题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原则:1.以和止战,以公理对强权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
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主权属我不容置疑。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必须理直气壮,虽然目前南海诸国在南海动作频频,对我国领土部部蚕食,但是南海问题牵涉到中国、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台湾,五国六方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目前的主要目标还是发展国内经济,只要不改变现状,和平稳定的大局不被破坏,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谈判解决,中国必须保持克制,以和止战,以公理对强权,主动担负起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任。
2.外交协商是解决之道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必须坚持通过与有关国家的双边直接谈判和友好协商,以和平方式妥善解决南海争议和分歧。
切实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双边谈判解决南海问题是唯一的现实方案,诚如中国领导人所言,“双边渠道是处理南海争议的合适途径”。
南海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南海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b0409b42af90242a895e5a1.png)
南海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导读:南海问题分析:我国是海洋大国,日益突显的海洋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国主张管辖的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在广泛的海洋利益背后,面临着严峻的海洋问题。
南海问题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五国六方”的海洋争端。
虽然南海局势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近年来,区域外势力的干涉,不稳定因素的增多,让南海问题的不可控性增加。
因此,维护南海稳定、和平是新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海洋利益冲突加剧,周边国家强化了南海主权声索南海问题出现以来,南海岛礁一直处于争议的状态。
各当事国家纷纷发布主权声索,宣誓南沙岛礁主权。
并且,随着海洋战略利益的日益凸显,南海争端的“争议”状态也逐步发生转变,转而以“管辖权”的争议发展。
无论是2012年的“黄岩岛事件”,还是2012年越南将“南海”纳入所谓的主权范围,都说明南海问题越演越烈。
各周边国家对南海岛礁及附近海域的主权声索,甚至是主权管辖,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南海局势的不稳定性。
(二)美、日等的介入加剧了南海的政治竞争近年来,南海问题有升温的趋势,特别是美国等区外势力的介入,让区域性的南海问题国际化。
美国区域战略的调整,同盟战略关系的缔结,无形中加剧了南海的政治竞争。
美采取“分而治之”的亚太政策,在防范与排挤中国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亚太的军事影响力,进而使南海问题成为牵制并制约中国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
到2020年,美国60%的军力将部署于亚太地区,通过与菲律宾、越南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形成战略合作关系,部署前沿军事,进而对中国形成包围的政治态势。
(三)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不稳定局势加剧南海问题国家化、多边化是新时期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菲律宾、越南等国试图依托“东盟”,实现对南海主权的声索,进而形成“东盟一体化”,对中国实行牵制。
菲律宾、越南等国通过与区域外的大国建立多边协商机制,将南海问题推向国际化,从而借助区域外大国的力量,与中国进行抗衡,进而获取所谓的“主权”。
南海问题的成因与解决之道
![南海问题的成因与解决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a7717bd2a58da0116c174962.png)
南海问题的成因与解决之道何谓“南海问题”呢?其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与领海、大陆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
南海,亦称为南中国海,是一个半封闭式的海域。
南海地处低纬热带,海域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南部岛礁密布;南海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扼守两洋海运的要冲,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
南海自古以来就隶属于中国。
远在秦汉时代,中国人民就已经频繁的活跃在南沙诸岛之中。
发现这些岛屿暗礁,并为之命名。
中国可谓是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且得到国际社会长期认可的国家。
溯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也没有哪个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群岛主权而提出任何质疑。
但近年来为何南海频频出现领土争端的现象呢?南海问题的成因何在,引人深思。
针对南海问题的成因,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一、南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首先,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且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南海可谓是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
其次,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二、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南海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南海的资源虎视眈眈,从而激化了南海争端。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近年来不断地通过非法途径对南海进行掠夺,并依靠由此手段所获得的财富来扩充军备,从而加快其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
三、中国对南海的治权无法落实到位二战后,国民政府虽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国共内战促使中国对南沙群岛的全面驻守实力降低。
迄今为止,中国虽已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中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过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
如何解决南海问题
![如何解决南海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9d79caed630b1c58eeb55b.png)
如何解决南海问题如何解决南海问题如何解决南海问题我以南海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引起南海争端的原因中分析和寻找解决方案。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印度、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虽然从产生至今也就四十多年的事情,但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及其外部势力的长期介入,使得南海问题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首先,让我们分析引起南海争端的主要原因,从岛礁归属之争、海域划界的争端、资源的争夺等三个方面因素展开讨论。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黄沙群岛”和“长沙群岛”, 于 1975年被越南侵占,对两群岛进行所谓“行政管辖”,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也侵占了一些岛屿。
且在2021年 5月 6日,越南与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度等国联手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了200海里外南沙群岛及其陆架划界方案,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或全部或部分提出领土要求,并要求在南海海域的开采油气。
之所以南海被众多国家争夺,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是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这一海域均以基盘为火成岩的海底山为主,山与山之间均有因沉积物形成的盆地,且盘地边缘均向上尖灭,形成地层封闭。
海坪周围的地层封闭,有储积大量油气的可能性。
虽然此次探测所用的仅为普通性质的闪电反射法震测,必须做出更详细的地球物理勘测才可确定,但是此项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
第二的层面是南海是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和美、日的能源之路,是一条重要的海上要道。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各国对石油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各国之间的贸易也飞速增加,南海成了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南海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南海问题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5cea2e1e009581b6bd9eb90.png)
中国南海问题及其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海洋问题日益凸显。
这其中,有历史遗留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受到了大国的插手干预。
能否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南海争端,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利益。
因此,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南海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的对策来化解我国同南海有关国家的矛盾。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首先,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而南海地区的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矿产资源。
这对于南海周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无疑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加油站,因而成为许多国家竞相觊觎的对象。
其次,南海地区是海上重要的运输通道,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每年有大量的石油经过南海北上,运送到中国和日本,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再次,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 海里。
这一规定,导致许多国家的经济专属区重叠,各国从本国的利益出发,采用对本国有利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最后,由于中国对南海部分岛屿的实际控制力不足,再加上某些大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背后支持南海周边国家侵占原本属于中国的岛礁。
这些岛屿被占领的时间长,实际控制权大都属于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从而导致南海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二,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对策第一,在提升本国经济实力的同时,积极发展同东亚,东南亚等南海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
这样不仅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也使这些国家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增强,从而扩大我国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
同时,中国应当积极与东南亚努力建立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开发的合作机制,在不同的国际市场梯次中实现进一步的合作,以达到互利共赢。
第二,应当积极发展海空军,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提升我国军队在南海地区的威慑力,使南海周边国家不敢轻举妄动。
第三,加强同南海周边国家的交流,表明我国用和平手段解决南海问题的积极态度。
南海争端的现状_原因及对策
![南海争端的现状_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e70a3a4b0717fd5360cdc91.png)
南海争端的现状、成因、实质及其对策
目前南海诸岛的情况是,越南占了29 个,占据最多;菲律宾占了8 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了5 个,占据得最肥。
还有印尼和文莱分别占了2个和1个。
中国实际控制9 个,大陆8 个,台湾1个。
现在看来此地已被掠夺得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
南沙群岛惹得各国垂涎是因为:第一是经济价值,南沙海域是聚宝盆;第二是南沙海域是黄金通道。
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控制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
;第三是战略价值,南沙群岛扼两洋、制八方,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南海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中美关系问题,利益之争。
美国想南海问题会愈演愈烈,不仅会趋于多边化,国际化,而且会导致冲突,进而使中国卷入没完没了的纷争之中,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将因此被打乱,事实上,这是美国幕后操纵南海问题的真实用意。
我们的对策是:一,落实南海行政建制刻不容缓;二,统一我国的海上执法队伍,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海上执法力量,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当务之急;三,解决海权争端,立法要跟上来。
我国的相关法律比较陈旧,不太适应新的形势,执行度也比较小;四,建设强大的海军。
南海问题的原因及其必然解决之道
![南海问题的原因及其必然解决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6371a40aa6c30c2259019e72.png)
国际形势与政策题目:南海问题的原因及其必然解决之道姓名:Rosenberg学校:院系:专业:年级:学号:南海问题的原因及其必然解决之道摘要:南海,又称南中国海,遍布大小岛屿,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
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非法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
南海争端争执的焦点就在南沙群岛。
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
南沙之争,其本质是围绕着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天然气政治”问题。
南沙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之间的政治角力。
关键词:南海争端解决机制事件回放:1、菲律宾: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潟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潟湖内的中国渔民,幸运地是被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所阻止。
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
中方为表达善意,将两艘渔政船于22日下午撤离黄岩岛附近海域,并表示愿通过友好外交磋商解决黄岩岛事件。
2、越南:2007年3月份,越南宣布在越南北部海防市东七十多公里的海域发现石油储量丰富的安子油田,并公开邀请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的公司进行公开招标,同时邀请俄罗斯作为南沙石油的开发伙伴。
4月份,越南正式启动与英国石油公司(BP)推进在南沙建设天然气田和管道的计划。
2月12日,越南外交部发言人就南沙群岛的所有权公开发表声明,称“有充分的历史根据证明越南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
2007年4月,越南政府进一步划定了南沙部分油气招标区块,并将在南沙举行所谓“国会代表”选举;越南还将和英国BP公司合作在南沙修建天然气输送管道。
南海争端与维权之道
![南海争端与维权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61cd2712e87101f69e31959b.png)
(一)我国基本立场
• 3、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
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 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 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渲 染南海局势紧张,是与事实相违的。甚至是别有用
心的。
(二)南海诸国立场
(四)南海问题之中国政策
1、“搁置争议,主权在我,共同开发” • 基本含义:(1)主权属我;(2)对领土争议,在不 具备彻底解决的条件下,可以先不谈主权归属;(3) 对争议领土进行共同开发;(4)通过合作增进相互了 解,最终为主权归属创造条件。 • 原因:(1)1978年改革开放,需要和平环境,集中精 力发展经济;(2)中国在国力上够不着南海岛屿,尚 不具备能力去开发南海诸岛。
30
马来西亚 • 1、低调。 • 2、倾向于多边谈判和国际 法解决。
• 3、最后一个卷入南海争端。
• 4、开采石油最多的国家, 已经打出90多口油气井。
31
文莱 • 1、国小势弱。 • 2、不愿在南海问题上得罪中 国。 • 3、南通礁,约44万平方公里。 • 4、已经开采出13个油气田, 其中8个位于我传统海域内。
• 20世纪70年代以前,南海在世界政治版图上的地位 并非这般显著,但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拥有丰富油 气资源、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的南海开始成为 世界热点争议地区。
• 周边国家已在南沙群岛海域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 油气构造200多个和油气田180个,现已投入生产的 500余口油气井中,100多口位于我南海断续线内, 参与采油的国际石油公司超过200家。
48
(二)南海问题的考虑因素
• 我国目前考虑收复南沙有以下几个因素,客观因素: 1、目前我国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需要有个安定的周 边环境,还不能拿出大部分的精力去解决南沙问题。战 争会加重经济负担,恶化周边环境,对我发展经济的重 任造成阻力。 2、我国目前还没有从南海得到真正的,切实的利益。 到现在为此我们还没有在南海开采过一桶石油,还没有 投入巨资开发南海。如果把几十亿,几百亿元军费去解 决南沙,并不能得到现实的回报。(这恰恰是我们的软 处) 3、南沙群岛远离祖国大陆,与南海各国相距近尺。从 军事角度讲,我们劳师远征。尽管我们的海军力量超过 这几个国家的总和,但南沙群岛易攻难守。我们撤退之 后他们又会卷土重来,容易形成一系列的拉锯战,战争 的规模不容易控制。防空能力一直是我们海军的弱项。
南海问题原因、策略及解决方案
![南海问题原因、策略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d4011e6bd97f192279e9e6.png)
吕晓伟:南海争端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海洋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边界、国防和海洋权益。
近代,清王朝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了所有中国人忽略海防将导致怎样的结果。
直到今天,东海钓鱼岛、南海争端、台海问题,仍在折磨着每一个中国人。
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弱势显而易见,没有航母并不是最大缺憾,领土不完整才是中国最大的痛。
放眼南眺,祖先留下的蓝色海洋现在还好吗?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上,有争议的有150万,其中相当部分已经被外国实际控制或蚕食分割,丢失的海洋国土面积相当于上世纪沙俄从中国割去的陆地疆域的总和。
一半海疆被明抢,中国什么时候变成了唐僧肉?这其中,情况最严峻的要属南海诸岛。
一、现状:好岛屿被周边瓜分殆尽,海疆“九段线”名存实亡目前南海诸岛的情况是,越南占了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占了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了5个,占据得最肥。
还有印尼和文莱分别占了2个和1个。
中国实际控制9个,大陆8个,台湾1个。
现在看来此地已被掠夺得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
最近,中国南海争端又起,风云突变。
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划入自家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先是抗议我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又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
美国调查船被围堵事件一波未平,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波又起,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这一轮抢占南海小高潮的导火索,就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前向联合国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相关要求不予承认。
这就给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试图通过法律手段为自己的圈地运动抢得先机。
当人类已经从圈地走向圈海,南海就貌似是蓝色圈地的最后空间。
于是展开了新一轮的口水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海问题的成因与解决之道
摘要:
南海争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
自古以来,南海就是我国固有领土的一部分。
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
南海争端的成因有很多,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以至于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
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南海的历史南海争端的成因各国的主张南海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南海情况概述
(1)南海地理
从东海往南穿过狭长的台湾海峡,就进入汹涌澎湃的南海了。
南海是中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整个海区南北绵延1800公里、东西分布900多公里,水域面积约36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广东省那么大。
其中属于中国的海域有大约21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海区面积最大的海。
南海也是邻接我国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比大陆上西藏高原的高度还要大。
它背靠华南大陆,东临菲律宾诸岛,南接印尼、文莱等国,西邻越南、马来半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其分布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南至曾母暗沙;西起万安滩、东至黄岩岛,从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四大群岛,已经命名的岛礁有258座。
南海海底地形复杂,主要以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
中央海盆位于南海中部偏东,大体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大陆架沿大陆边缘和岛弧分别以不同的坡度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积最广。
在中央海盆
和周围大陆架之间是陡峭的大陆坡,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南海海盆在长期的地壳变化过程中,造成深海海盆,南海诸岛就是在海盆隆起的台阶上形成的(2)南海历史概况
我国在汉代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
元代史料更是将“千里长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岛)划入海南岛的管辖范围。
明代郑和下西洋曾途经西沙和南沙,并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图。
到了现代,我国在南海主权的最主要依据是传统疆域线,即“九段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接收了南海诸岛。
1946年,国民党当局有感于南海海域地图混乱,展开了南海划界工作。
当时负责划界的一艘军舰名为“永兴”——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就因此得名。
1947年,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即“九段线”。
这条线最南到北纬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今天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
黄岩岛也在“九段线”中国领海范围内。
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另一个佐证是,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时,以北纬118°划界,以北为菲律宾领海;但是黄岩岛的位置约为117°48’,在法理上也在菲律宾国土以外。
此外,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
例如,1955年在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民航组织太平洋地区航空会议通过的第24号决议,要求中国台湾当局在南沙群岛加强气象观测,会上没有任何一个代表对此提出异议或保留。
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也都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
例如,日本1952年由外务大臣冈崎胜男亲笔推荐的《标准世界地图集》,以及1962年由外务大臣大平正芳推荐出版的《世界新地图集》,1954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出版的《世界大地图集》,1956年英国出版的《企鹅世界地图集》,1956年法国出版的《拉鲁斯世界与政治经济地图集》等都明确标注南沙群岛属于中国。
越南1960年、1972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及1974年出版的教科书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二十世纪以来,许多国家权威性百科全书,如1963年美国出版的《威尔德麦克各国百科全书》,1973年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和1979年日本共同社出版的《世界年鉴》都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二:南海争端的成因
(1)南海地区资源丰富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
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
而且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冷战时期,东南亚是美国和苏联争霸的重要目标之一,南海地区一度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
冷战结束后,周边国家不顾南海诸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抢占岛礁,开采油气。
美国、日本、印度等国乘机挑拨离间,使这一地区矛盾冲突加剧
(2)南海争端的历史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海诸岛主权屡受侵犯。
中国地方政府和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为维护南海诸岛主权,以各种方式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1933年7月,法国非法占领南沙群岛中的9个小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强占了中国南海诸岛。
战后,根据《开罗宜言》和《波茨坦公告》确定的原则,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郑重宣布拥有南海诸岛主权。
(3)南海争端的加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许多国家觊觎南海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
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并依靠南海油气资源获得的巨额财富不断扩充军备,加快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
(4)中国管治权南海长期无法落实
二战后期,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
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期坚守。
三:南海争端的各方主张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方针,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倡导和谐世界。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愿意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
判妥善解决争端。
中国政府处理南海问题的主导思想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但是各国都对南海所有权问题眼红,蠢蠢欲动:
越南带头在南海抢占地盘,不断加强政治造势。
1998年9月,越南首次公开发表《越南国防白皮书》,强调南海争端是越南安全所面临的四大威胁之一,“潜伏着冲突危险”,叫嚣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越南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菲律宾政府极力谊染“中国威胁论”,诬蔑中国“推行海上霸权主义”;马来西亚利用与南海接触面宽的优势,希望通过不断抢占小岛礁实现“主权”要求;印度尼西亚为“平衡中国在本地区的影响”。
主张由美国出面调停南海争端;美国以维护亚太地区安全和保护其“航行自由”为名,由“保持中立”和“不介入”转为“介入但不陷入”的立场,并明确偏向与中国有主权争端的东盟国家日本在政治军事大国的野心驱使下,千方百计插手南海事务;日本在政治军事大国的野心驱使下,千方百计插手南海事务。
四:争端的解决之道
(1)加强国家经济实力建设
从总体上看,要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一是可以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可以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
从局部来看,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对东盟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地区性经济,从而增加东盟一些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对我国的依赖性,进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家的制约能力。
(2)“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
“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仍然是目前中国解决南海问题最佳方法,一方面我们在主权问题上绝不让步,坚持南海岛礁为中国主权,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目前南海现实和中国和平崛起的总体战略,尽量引导南海问题和平解决。
为了有效化解各争端方矛盾,避免武装冲突,共同开发南海争议地区油气资源也是消除南海矛盾、控制南海矛盾有效方法。
南海既然是中国核心利益,中国又是发展迅速主权意志坚定的大国,中国就有在南海制定规则和捍卫规则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