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1. 中国营造学社创立时间1930年元旦,创始人朱启钤2. 清代木构架单体建筑的特点.平面、台基、构架、屋顶、装修单体建筑平面1. 构成要素:间、出廊2. “间”的组合面阔方向:取决于开间的数量.官式建筑:皇宫、衙门、大的寺庙.在面阔方向坚持用“阳数”:1,3,5,7,9开间为最高规格.民间建筑:住宅、寺庙等.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进深方向:取决于间的架数.1,3,5开间,2,4开间也有.官式、民间都不强调阴、阳之分单体建筑平面的基本型:一明两暗.优点:提供适宜的居住面积,满足必要的分室要求,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获取良好的日照、通风,可用规整的梁架结构,有利组群的整体布局3. 单体建筑的“正式”和“杂式”正式:在古建筑中,平面投影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悬山、庑殿或歇山做法的砖木结构的建筑标准化杂式:其它形式的,常用作亭、榭、塔自由化台基台基的作用:防水避潮:结构、生活,稳固基础,调适构图,扩大体量,调度空间,等级标志,独立建坛.台基的构成:台明:台基的主体;台阶:台基的踏步;栏杆:台基的栏杆—台基较高时设勾栏;月台:台明的延伸—高等级的建筑才有.台基的组合一、单台组合体:单一的基座与台阶、石栏的组合.单台组合体中的最高体制:明长陵祾恩门台基.二、月台组合体:在单台组合体中增加了月台的组合.此时月台的形制与基座的形制完全一致.三、重台组合体:重叠台基的做法.台基中的最高体制,只用于皇家最隆重的主体建筑构架: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立贴式一、两种构架的不同特点1. 抬梁式构架:梁柱支承体系,靠自重来稳定建筑;多用于官式建筑和北方民间建筑.特点: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跨度,但是对材料要求比较高2. 穿斗式构架:檩柱支承体系,靠穿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多用于南方民间建筑.优点:尽量以竖向的木柱来取代横向的木梁“横担千,竖担万”;尽量以小材来取代大材;简化了屋面用料;简化屋檐的悬挑构造;增加构架的空间整体性;增加构架的灵活适应性.局限性:密柱导致的小跨度,不能适应大空间的需要;小规格用料和简便的构造,难以适应厚重的荷载.3. 二者的互补机制1 适用范围的互补机制:抬梁式:主要适用于官式建筑,适合作为宫殿、坛庙、陵寝、苑囿、衙署、大型寺观、大型宅第等建筑类型,以及北方地区厚墙厚顶的民间建筑的构架.穿斗式:主要适用于南方的民间建筑以及一些小型寺庙2 单体建筑构架的互补并用二、抬梁式构架的基本构件:柱、梁、檩桁、枋三、大式做法和小式做法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斗栱作用:增加挤压面的作用、支承挑檐檩、联结柱网、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抗震、装饰作用、等级标志、模数作用类别根据部位:柱头科—柱头铺作清代平身科—补间铺作宋代角科——转角铺作根据做法清式一斗二升交麻叶与一斗三升斗栱.用于外檐和隔架翘昂斗拱.常用于外檐品字斗拱.用于楼房和城楼平座之下或天花藻井四围隔架科斗拱.用于室内梁、枋空档之间镏金斗拱.用于外檐.等级最高雀替:是置于梁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减少梁枋之间的净跨距离.作用:增加挤压面、减少净距、改善节点构造,取得艺术上的过渡,美化了柱与枋的关系对木构架的评析一、木构架的技术特点木构架是梁柱支撑体系,不同于承重墙体系梁柱框架体系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建筑功能宫殿、民居、亭子可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北方、南方可以搭配使用各种地方材料石材、竹、土可以适应不同的造型轻巧、浑厚构架系统有严格的模数制优点:易设计,易建造,易备料、雇工,易普及,水平有保证缺点:程式化走向僵化,不利于创新达到高度成熟水平二、木构架的技术局限没有形成三角杆件体系,梁架之间缺乏联系榀与榀之间,梁架和基础结合得不密切,梁的断面后期不合理,耐久性差:水、火、虫屋顶屋顶的构成要素:脊、庇脊:是由于对庇的交接线和边沿线的特殊处理而产生的. 形态:呈线的形态类别:按所处位置不同分为正脊、垂脊、戗脊、博脊等按其不同做法分为大脊、过垄脊、清水脊等组成:脊身、脊兽等级形制:大式:吻兽、琉璃屋脊;小式:无吻兽、黑活屋脊.正式建筑的屋顶: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杂式建筑的屋顶:攒尖顶、盔顶、盝顶、勾连搭、组合式屋顶卷棚式:卷棚硬山、卷棚悬山、卷棚歇山、庑殿顶没法做卷棚重檐: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屋顶的形态:深远的出檐、凹曲的屋面、反宇的檐口、翘起的翼角、突出的脊饰、丰富的瓦件.屋顶的作用:排水、调节阳光、结构稳定屋顶反映的传统:理性传统:指功能需要、工程技术、审美要求的三者有机结合;惰性传统:指某一构件的出现之初,其既有功能需求,又符合审美要求,发展到后来,从功能、技术上不需要了,但还被保留下来,变成了虚假的构件:功能语义—>文脉语义,结构语义—>等级语义.屋顶的性格序列:庑殿顶性格——宏大、壮观;歇山顶性格——华丽、丰美;悬山顶性格——舒放、大方;硬山顶性格——朴素、拘谨;攒尖顶性格——高耸、活跃;变体:卷棚——弱化了硬山、悬山、歇山的性格,重檐——强化了庑殿、攒尖顶的效果.屋顶组合:明清回归至以基本型为主.装修:装修的类别:外檐装修:用于室内外的空间分隔、围护.包括门窗、栏杆、大门.内檐装修:用于内部空间自身的分隔、围护.包括罩、博古架、天花板.装修的多元功能:通与防护的双向功能:通:人、物品、阳光;防护:挡风、防寒、隔声;内部空间组织的基本手段—室内空间的界面;室内外装饰的重要构成;建筑性格的点染因子;文化内涵的信息载体:等级语义、习俗语义.单体建筑用色特点:善于把握冷暖变化,用色既单纯又丰富,善于处理辉煌效果:红绿相间、金朱交错、青绿点金.清代官式彩画:是当时建筑管理部门按照当时的等级制度直接组织官式工匠制作的一种定型的彩画.1. 和玺彩画上伍彩是清代的最高等级彩画,主要用于宫殿、坛庙、陵寝的主体建筑.主要以运用形构成彩画大线为突出特征.2. 旋子彩画3. 苏式彩画3. 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表明:茅茨土阶的构筑方式,单体殿屋已存在“前堂后室”的空间划分,庭院构成形成廊院式布局.4. 副阶周匝:出廊的特殊形式——副阶周匝:宋代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称为副阶周匝.5. 台明做法的种类,等级从样式上可分为1. 平台式——普通台基构件组成:垂带石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象眼石用三角石砌成的垂带石侧面、砚窝石埋在台阶地下,用以抵抗阶之推力、柱顶石、阶条石、角柱石、陡板石、土衬石分类:根据包砌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砖砌台明:台帮部分用细砖,镶边包角用石活或仍用砖作——属低等次台基.满装石座:整个台明包括台帮全用石活——属中等次台基.台明的长宽尺寸要求:“下檐出”小于“上檐出”2. 须弥座:很隆重的做法,主要用于重要组群的重要殿座——属于高等次台基.宋式清式层次构成分层多,9—12层分层少,6层体量权衡主次分明无明显主体个别线脚不合理线脚形式推敲合理格调韵味秀挺、精细、洒脱敦实、粗壮、庄重全部光素的只在束腰雕饰在束腰和上枋雕饰全部雕饰6. 宋代材分制,清代斗口制宋代材分制:斗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材.材的高宽比为3∶2材分八等:据等级之别而用:一等材6寸x9寸八等材3寸x4.5寸柱径大小已被确定:2个足材到3材即42分…45分之间清代的斗口制:取平身科大斗开口的大小.一个斗口为10分比宋计算方便材分十一等:1-4等:没用过;5-6等:大殿;7-8等:厅堂;8-9等:亭、榭.9-11等:给装修用7. 中国建筑屋顶形式中正式建筑的种类,等级屋顶等级正式建筑而言从高到低: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庑殿单檐、歇山、卷棚歇山、悬山、卷棚悬山、硬山、卷棚硬山8. 卷棚概念:中国古建筑中的一种形式.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卷棚顶建筑由于没有正脊,因此没有吻兽.另外,吻兽还包括合角吻,位于围脊四角,由两个正吻组成,直角相接、单面向外.后两坡瓦陇贯通,又称“过陇脊”.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卷棚硬山、卷棚悬山、卷棚歇山、庑殿顶没法做卷棚9. 晋祠圣母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奎文阁、北京紫禁城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天坛祈年殿、长陵祾恩殿的屋顶形式晋祠圣母殿、重檐歇山顶;曲阜孔庙大成殿、重檐歇山;奎文阁、三重檐二重楼“三滴水”重檐歇山;北京紫禁城午门:重檐庑殿;太和门、重檐歇山顶;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中和殿、四角攒尖;保和殿、重檐歇山顶;天坛祈年殿、鎏金宝顶三层出檐的圆形攒尖式;长陵祾恩殿重檐庑殿顶10. 穴居的形态演变顺序1 原始横穴:宁夏海原林子梁遗址F132 深袋穴:河南偃师汤泉沟遗址H63 半穴居:a、圆形洛阳孙旗屯遗址b、方形、长方形西安半坡遗址F21c、吕字形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半穴居遗址意味着土木相结合的构筑方式,从以土为主逐渐向以木为主的方向过渡11. 奴隶社会时期两种不同城市规划思想A、考工记的城市规划思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反映了奴隶社会后期城市规划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为奴隶主服务的规划思想: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反映出规划中的“择中”的思想意识.荀子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吕氏春秋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中论”B、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道路不必平以准.”“凡士者近宫,不士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因势论”临淄齐城遗址、燕下都遗址、邯郸赵城遗址、临淄齐城遗址、燕下都遗址、邯郸赵城遗址12. 阙门,代表建筑-午门13. 宫殿建筑的礼制要求,在北京紫禁城中如何体现占据最显要的地段,从总体布局上体现了“择中立宫”的思想;采用了宏大的规模72万㎡;从布局来看采用了很严整的布局:突出了中轴的空间序列,采用了层层封闭的规划形象,尺度处理上也很严谨;体现了一整套的礼制要求:择中立宫”、“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外朝部分:组成:太和门;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内廷部分:中路: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西后宫:东六宫,西六宫;养心殿东路: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乾隆花园西路:慈宁宫,慈宁花园;寿安宫,寿康宫其他:斋宫,东五所,西五所,南三所14. 宫殿建筑的发展过程,不同时期的代表建筑茅茨土阶”的阶段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晋、南北朝:东西堂制主殿中央用于大朝,两侧用于常朝.始于西汉,三朝隋:三朝五门,东西堂制至隋代结束唐:三朝五门,强化中轴线,宫阙制,大花园大明宫含元殿大明宫麟德殿宋:御街千步廊制度,工字殿,广场元:千步廊,金水桥,工字殿,石桥,棂星门明清:千步廊,金水桥,三朝二宫北京故宫15. 天坛建筑中冬至祭天和孟春祈谷的建筑是哪两组:圜丘组群、祈年殿组群明清北京天坛和明清北京紫禁城占地面积比4:1天坛建筑面积:960m ×760m,是北京故宫的四倍.紫禁城城南北长961m,东西宽753m,占地面积达780,000㎡,有房屋8700间16. 陵墓建筑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地上陵体、地下部分、陵园建筑地上陵体:早期顶是平的,没有坟体周代:产生祭祖,出现坟冢、封土坟头,后来演变为三种形式且建筑化:方上:秦汉以人工夯土建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形成的陵体为方上依山为陵:唐以后以正方的神墙围隔,四向辟神门圆形宝城宝顶:明清以后地面建筑走向人工化地下部分:木椁墓室:木枋构成:先做一大棺材,再把装人棺材放进去黄肠题凑:黄肠-柏木心,题-头,凑—聚砖石墓室:砖拱技术陵园建筑祭祀建筑:献殿、享堂前朝后寝神道:石象生、牌坊、门阙17. 兵马俑的基本情况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骊山北麓、渭河南岸的平原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园——中国历史上形体最大的陵墓秦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处.共4座俑坑:1号:12600㎡ 2号:6000㎡3号:520㎡ 4号:仅有三面围墙18. 我国历史上首个两位皇帝共葬的陵墓建筑:乾陵19. 明十三陵陵区神道建置位于天寿山主峰下,依山顺势修筑神道,长达七公里,构成整个陵区的主轴线;始建于永乐年间,后经几代增建修筑,直到嘉靖朝才基本完成.大石牌坊——大宫门大红门——碑亭——石像生——棂星门龙凤门石像生-------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卧立各一对,武臣、文臣、勋臣各四尊20. 不同朝代陵寝中的侍奉仪式21. 干阑式民居分布地区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岛、四川、台湾等地区22. 北京四合院的构成要素:大门、倒座、垂花门、正房、厢房、耳房、抄手游廊、后罩房23. 云南一颗印、浙江民居、围拢屋、东北大院的平面布局方式云南地区环境特点:低纬度、高海拔,风力大、地震多、太阳高度角大,雨水充沛.构筑特点:房屋毗连;以柁墩代替瓜柱;降低层高、增加柱数、认真扣榫、加厚土墙、多用串枋、合柱;墙体:夯土墙、土坯墙、卵石墙砌滑墙、条石墙;内长外短的双坡屋顶,腰檐.浙江天井院:环境特点: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山多水多.构架形式:以穿斗式为主.几种基本类型:三间两搭厢、十三间头、轻薄围护、室内轻薄隔断围垅屋:“三堂两横”东北大院以“一正四厢”的两进院为基本形态的离散式布局构筑特点——华北民间木构架体系杦,厚墙厚顶墙体:土坯墙、厚砖墙、拉哈墙、“内生外熟”墙、“前浪后不浪”坐地烟囱火炕屋顶:起脊瓦顶、起脊草顶、碱土囤顶冬季严寒土地辽阔礼制约束有所削弱满汉民族住居习俗相互渗透、影响24. 西南干阑建筑的特点及其分类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海南等省,是傣、壮、侗、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住屋形式.基本特征:楼面架空作用:避免贴地潮湿、有利楼面通风、防避虫兽侵害、便于防洪排涝分类:傣族高楼干阑:主要靠通风来防暑,内部梁架结构;景颇族低楼干阑:倒梯形屋面,楼面离地约60~100cm,平面形式均为长条形,主要靠遮阳来防暑;广西壮族麻阑.25. 客家土楼的分类及其特点大家族聚居:同宅、同楼聚居同居异财超大规模的大家族聚居平等聚居向心聚居几种类型:围垅屋“三堂两横”花胎天井福建土楼大的直径可达81米八卦楼方楼五凤楼:前低后高,层层跌落,由上堂、中堂、下堂和两侧的厢房组成26. 窣堵波做法27. 塔的类型及其特点,讲过的塔属于哪种按功能分:①佛塔②经塔③舍利塔④墓塔⑤风水塔按形式分:①楼阁式塔②密檐塔③喇嘛塔④金刚宝座塔⑤亭阁式塔⑥花塔⑦过街塔和塔门①楼阁式塔汉在中国古塔中历史最悠久、体型最高大、保存数量最多多层楼阁的形式江苏苏州虎丘塔宋初、江苏苏州北寺塔②密檐塔:数量和地位仅次于楼阁式塔.塔身只有一层,上面为密檐.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河南登封法王寺塔③喇嘛塔覆钵式塔主要流行元代以后山西五台山塔院寺白塔、西藏江孜白居寺菩提塔④金刚宝座塔⑤亭阁式塔:喇嘛塔与亭阁建筑相结合的一种古塔形式.外形象亭,单层,有时加建小阁.⑥花塔塔身上半部装饰繁复,用来表现佛教中的莲花藏世界.数量不多,造型独具一格.⑦过街塔和塔门:修建在街道中或大路上的塔,下有门洞可以通行.元朝开始出现.北京居庸关过街塔塔座元29、绘制正式建筑四种屋顶的简单透视图、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平立面、祈年殿平立面、长陵祾恩殿平立面图、南禅寺大殿正立面图、佛光寺大殿平立面、北京四合院平面佛光寺大殿平立面南禅寺大殿立面图太和殿平立面祈年殿平立面祾恩殿平立面30、所有带“最”的建筑南禅寺大殿——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位于山西省五台县李家庄,中唐时期建造,是一座禅宗寺院佛光寺——容晚唐大殿、金代配殿、北朝墓塔和两座唐幢于一寺,堪称荟萃中华古建瑰宝的第一寺过街塔和塔门——在中国古塔中历史最悠久、体型最高大、保存数量最多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塔的实物,也是唯一一座平面十二边形的塔.应县木塔—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全木构的木塔,是世界现存的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67.31米最高规格的太和殿9开间我国最早的住所是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岩洞距今约50万年穴居是最适合黄土地带的原始构筑方式辽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是国内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祭祀建筑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华夏文明第一殿曲阜孔庙是中国现有古建组群中历史延续最悠久的一处,已有2400余年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陵园中国历史上形体最大的陵墓茂陵是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陕西兴平县城东15公里处长陵——在十三陵中,建成时间最早,规模最大。

中国古代建筑史 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建筑史 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建筑史纲复习提纲(2011年)一、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中国古代主要建筑体系(四种)1.生土建筑体系①窑洞式建筑—黄河中上游②土墙平顶、土坯拱顶建筑—新疆干旱少雨地区2.石构建筑体系碉楼式建筑——西藏、青藏高原等多山地区3.毡包式建筑体系蒙古包——内蒙古、新疆等游牧民族4.木构架建筑体系。

①分布于汉、满、回、侗、白等民族②宫殿、坛庙、陵墓、佛寺、道观、住宅等③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建筑类型2、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主要形式(四种,特点+简图)抬梁式木构架—多见于北方穿斗式木构架—多见于南方井干式木构架—东北、西南等林区干阑式木构架—炎热潮湿的山区或水域一.穿斗式(串逗式)特点①用穿枋将柱子串联,形成一榀榀的房架②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③沿檩条方向用斗枋将柱子串联二.抬梁式特点①柱子上搁置梁头(有斗栱时,则梁头搁置在斗栱上)②梁头上搁置檩条③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3、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优缺点优点①取材方便,易于积累储备材料②工期短,易施工③便于修缮、搬迁、扩建④承重与维护结构分工明确⑤有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⑥适应性强(气候、地形、功能)缺点①木材消耗量大,致使生态环境恶化②易遭火灾、腐蚀(白蚁)、腐朽③简支梁体系,空间体量和功能受限④存在技术局限4、庭院的作用及其多元功能作用:①营造宁静、安全、私密的生活环境②方便采光、通风、排泄雨水③提供室外活动场所④种植花木,美化生活庭院式布局的多元功能:空间聚合、气候调节防护戒卫、场所调适礼仪伦理、审美怡乐自成天地、引入自然5、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主要特点(四项)1 简明①平面以间为单位(多为单数)②柱网和结构布置简洁明确2 真实暴露梁架、柱子等部件,结构可见3有机①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满足不同功能②室内、外空间相互流通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4平面、结构、造型①三者的不可分割性②建筑外观须和平面、结构同时考虑③决定进深时要考虑屋架梁长度和檩条数量④画立面时要确定剖面梁架,得出屋顶高度6、中国古代建筑两种发展模式1 官式建筑①工官掌管建造②官员统一掌管设计、预算、施工等③建造有图纸、法式和条例加以约束④建筑式样统一,无地区差别性⑤人力、财力、技术集中⑥反映当时全国的最高技术和艺术水平2 民间建筑①各地工匠参与设计并承担施工②因地制宜,地方特色鲜明③建筑式样变化多端④呈现我国古代建筑丰富多彩的面貌7、李诫、《营造法式》、样式雷、烫样(基本概念)李诫编修《营造法式》①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方面的法规性政书②推动中国建筑模数制和标准化进程③是可操作实际经验的总结④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清——样式雷家族①始祖雷发达②其家共有六代人供职于清廷③责建造故宫、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西陵等“烫样”施工前用1/100 或1/200 的模型作设计8、牌坊、华表(基本概念)牌楼与牌坊①一种标志性建筑物②面阔一到七间③基本组成柱、梁枋、斗拱、屋顶④没有斗拱和屋顶的牌楼称为牌坊华表①一种标志性建筑②位于重要建筑群大门之外,或桥头和建筑的四周二、第1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茅茨土阶(基本概念)①夯实素土台阶,茅草屋顶②实例:郑州商城宫殿遗址茅茨土阶,四阿重屋2、高颐太守墓石阙(立面简图)书P343、河北赵县安济桥(概况、建造者、立面简图)①位于河北赵县城南,横跨洨水南北两岸②隋代石匠李春建造③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敞肩拱桥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桥⑤装饰雕刻精美,造型平缓舒展、轻盈流畅概况: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

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中国建筑史提纲一、选择题(15分)二、填空题(10分)1.中国古代木结构类型?叠梁,穿斗,井干古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3个建筑类型?佛寺、佛塔、石窟2.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间拱桥是哪座桥?谁干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匠师李春3.中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艺术的论著及作者?《园冶》计成斗拱的构成构件有哪4种?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4.5.从建筑的功能布局上看,石窟分为哪3类?塔院佛殿僧院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是什么?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6.最高的呢?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又称应州塔三、名词解释题(20分)1.比较“间”与“开间”的区别(适当作图)2.平身科3.材契制4.举架法5.踏跺6.斗拱斗栱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

两者合称斗拱。

7.楼阁式塔楼阁式塔的建筑形式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

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传统习惯,利用人们对多层楼阁通天的寄托,以楼阁形式作为礼佛的纪念性建筑物。

特征是具有台基、基座,有木结构或砖仿木结构的梁、枋、柱、斗拱等楼阁特点的构件。

塔刹安放在塔顶,形制多样。

有的楼阁式塔在第一层有外廊(也叫“副阶”),外廊加强了塔的稳定性,8.通进深9.举折法10.侧脚四、简答题(30分)1.简述汉代砖石建筑的技术与艺术成就。

2.北京天坛的建筑空间布局特色。

唐代建筑的主要成就和特点。

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83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长安大明宫规模也很大,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清明故宫紫禁城总面积3倍多。

其他府城、衙署宏敞宽广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

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

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中国建筑史复习题要点提纲

中国建筑史复习题要点提纲

中国建筑史复习题要点提纲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____穿斗__ 与_抬梁_____两种。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变体和局部利用__斜杆__ 组成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做法2. 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____干阑__ 式建筑。

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___井干___ 式建筑。

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___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__干旱少雨__ 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清真寺则用___穹窿___ 顶。

3. 中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__榫卯结构__ ,加之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使整个木构架具有较强的___抗震性__ ,经受过大地震的著名辽代木架建筑如__天津(草鱼刀)县独乐寺观音阁___、__山西应县佛宫寺塔___ 都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就是有力的证明。

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历朝都很重视,有吴王派伍子胥_相土尝水__,建造阖闾大城,即今___南京_。

4. 中国古代很早就采用了模数预加工拼装体系,唐宋采用____材制___制、明清采用__斗口____制,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明成祖兴建北京宫殿和十王府等大规模建筑群,从备料到竣工只有___十几__ 年。

嘉靖时重建紫禁城三大殿也只花了_____3____ 年,而西苑永寿宫被焚后仅“十旬”(__百日___ )就重建完成。

5.榫卯节点有__可卸性__ ,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异地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

___山西永济县永乐宫____ ,是一座有代表性的元代道观,整组建筑群已于20世纪50年代被迁移至芮城县境内。

6.到宋代,建造宫殿所需的大木料已感紧缺,因此《营造法式》用法规形式规定了大料不能小用,长料不能短用,边脚料用作板材,柱子可用小料拼成等一系列节约木材的措施。

明永乐时造北京宫殿,不得不从远处___西南___和江南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采办木材。

中建史复习提纲

中建史复习提纲

中建史复习提纲古代部分基本特征概况一章1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做法的主要区别142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特点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1.分隔2.按人分区为主3.微型宇宙4.室内外合作5.主从单元的串联6.线形公共空间7.接合而非转化8.正格与多格并存9.人工与自然分离10.室内的两套尺度11.简单的背景12.二维线条的构图13.带故事的形式3中国传统木构架结构体系的类型和各自特点4单体建筑与群体组合特点5传统建筑的工官制度,著名的工官工匠及主要作品,相关建筑著作发展概况一章1原始社会时期穴居和巢居的代表建筑遗址2什么是干阑式建筑,什么是版筑3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安阳小屯山晚商殷墟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的主要特点4高台建筑(台榭式建筑)的出现,其主要特点及盛行时期5汉代砖石建筑技术的发展P296汉阙的特点及代表实例P307佛教传入后在魏晋时期带来建筑风格上哪些转变318古代从席地而坐的矮足家具向垂足而坐的高足家具的转变339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桥河北赵县安济桥,其设计建造者李春10元代著名的天文建筑遗址及设计者河南登封观星台郭守敬11明代砖的普及带来建筑建造和建筑类型上的改变4512明代的琉璃技术及重要建筑实例南京报恩寺塔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北京的琉璃门、琉璃牌坊13汉至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官式建筑的木构架技术的转变及建筑风格上的转变1. 两汉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①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②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都已出现③高台建筑被多层木楼阁建筑取代④建筑组群已达到庞大规模⑤斗栱在汉代已普遍使用⑥屋顶形式多样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东南地区城市建设和建筑活动的繁荣②佛教的传入使佛教建筑发展:佛寺、佛塔和石窟③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有了较大发展④高坐具、高家具的出现使建筑内部也随之增高⑤在石刻方面技术水平比汉代有了进一步提高3. 唐代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展的成熟期:①建造规模宏大②建筑布局水平提高③木构技术进入成熟阶段,解决了前期大体量木构架技术问题④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⑤砖石建筑取得进一步发展⑥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4. 宋代建筑发展特点概要:①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的变化②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模数制③建筑群与建筑空间的组合④建筑装修与色彩大有发展⑤砖石建筑有了新的发展⑥造园活动多5. 明代建筑发展概要:①砖普遍用于民居砌墙②琉璃面砖、琉璃瓦的应用③形成新的定型木构架强化整体结构性能\简化施工\斗拱装饰化④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⑤明代后期私家园林发达⑥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6. 清代建筑发展概要:①园林达到了极盛期②藏传佛教建筑兴盛③民居建筑百花齐放④简化单体木构设计⑤建筑技艺有所创新14唐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天台庵广仁王庙、宋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转轮藏殿河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太原晋祠圣母殿、辽、元山西永乐宫三清殿山西洪洞县广胜下寺、明清的现存代表木构殿堂(阁)建筑及主要特点城市建设一章1《周礼·考工记·匠人》中规定的都城规划制度是什么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及其对历代都城规划的影响2城郭之制,典型实例春秋淹城“三城三河”的特点513古代城市形态发展沿革以及汉至明清各朝代都城规划布局的主要特点(包括西汉长安、曹魏邺城、北魏洛阳、隋唐长安、北宋汴京、元大都、明清北京)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发展沿革:第一阶段: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夏商周)以龙山文化晚期的筑城活动为开始,以防御和保护私有制为目的,以夯土和版筑为技术手段。

中国古代建筑简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建筑简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建筑简史复习提纲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经历了哪几个朝代?2、中国木构架的三种类型,各主要特征。

3、中国古代庭院组合方式包括合院式和廊院式,合院式又包括哪些,各主要特点。

4、我国最古老的居住形式有哪几种?5、我国仰韶文化时期重要的村落遗址及其主要特点。

6、高台建筑图示,发展历程。

7、最早的工程图8、汉长安城的主要布局特点及形成背景。

9、唐代建筑成就和特点。

10、明代建筑成就11、清代建筑成就12、我国古代城市发展阶段分哪四个,简述。

13、汉长安布局特点。

14、隋唐长安城规划特点。

15、宋东京规划特点。

16、明清北京城规划特点。

17、中国古代宫殿的发展经历的哪几个阶段。

18、北京故宫布局特点。

19、简图说明北京故宫中轴线上空间处理的三个高潮六个闭合空间。

并标明名称。

20、佛塔类型及各代表实例,建造年代。

21、北京天坛艺术处理手法。

22、云南一颗印23、福建土楼24、窑洞住宅25、“阿以旺”住宅26、朝鲜族民居27、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寺。

28、“伽蓝七堂”29、我国佛教的三大类型,四大佛教名山。

30、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空间划分特征、立面特征。

31、天津蓟县独乐寺32、道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的特征、举例说明。

33、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经历了哪两个文化时期,表现在建筑上有什么特点?遗址有几处,在何地?34、砖、瓦、三合土分别在哪个朝代发明使用的?35、考古发现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在哪个朝代?遗址在何处?36、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在哪个朝代,为何图?37、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进行了哪些改革?进行了哪些大规模的建设活动,有何特点?38、汉代建筑方面的成就是什么?3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有很大发展,说明石窟有几种类型。

40、隋唐的都城建设有几处,各有何特点?41、赵州桥是由哪个朝代何人设计建造的?结构上有何特点,成就如何?42、唐代建筑群体布局日趋成熟的特征,实例说明。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new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new
的三倍。
4.宋朝宫殿 (1)创造性发展是御街千步廊制度; (2)另一特点:使用工字型殿。
5.轴心舍 即工字形殿的唐代名称,用于官署。
6.元代宫殿喜用工字形殿 受游牧生活、喇嘛教及西亚建筑的影响,用多种色彩的琉璃,金
红色装饰,挂毡毯毛皮帷幕。
(三)坛庙
1.坛: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
元至正年间重修,公元1341~1370年,保持外来影响。 (7)布达拉宫——西藏拉萨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重建,最大的喇嘛教寺院。 (8)席力图召 ——内蒙呼和浩特
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重建,汉藏混合式喇嘛庙。
5.中国佛塔的主要类型(要举例、绘示意图)
(1)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辽代(公元1056年),俗名应县木塔。现存年代最早且是独一无
“一颗印”外围均为高墙,用夯土或土坯筑成;也有用内土外砖形式 筑成者,称为“金包银”。“一颗印”通常形式为“三间四耳”,即正房 三间,耳房(厢房)东西各两间,均做成两层楼房。
c.大土楼—— 在福建永定县,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圆楼 。 客家的土楼有好几种样式,较为常见的有圆的、方的以及被称为“五
凤楼”这三种。典型的客家圆楼中每间房间大约为10-13平方米大小,较 大的有15平方。围屋的所有朝外的窗口都是非常的小,而朝里的窗则是尽 可能的大,在底层一般都不会有朝外的窗口。 2.窑洞式
山门前,塔可有可无。
(2)明、清佛寺建筑典型布局
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配殿,藏经楼,另附道场);2)四川峨眉山(普贤);
3)安徽九华山(地藏);
4)浙江普陀山(观音)。
2.道教
(1)道教名山:江西龙虎山、江苏矛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山

最新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完全版

最新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完全版

古代部分基本特征概况一章●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做法的主要区别官式建筑:木构架承重的建筑(抬梁式木构架)民间建筑: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清真寺则用穹窿顶;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大森林有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特点一、多样性与主流中国传统建筑主流是以木构架建筑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二、延续性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是延续的,演变是延续中的变异●中国传统木构架结构体系的类型和各自特点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

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

当柱上采用斗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可采用跨度较大的量,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井干式:用木材层叠成房屋,实体空间受材料限制,多用于林区。

●单体建筑与群体组合特点单体建筑的特点:1、平面:平面以“间”为单位,间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因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

2、立面: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3、屋顶: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第五立面。

4、室内空间灵活分割5、结构构件与装饰构件的统一6、油漆彩画7、建造程序(筑台基—立柱—支木构架—铺瓦—砌墙—安装门窗—油漆粉刷—铺设地砖)群体组合特点:1、庭院构成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中心2、建筑群体两种平面布局方式:①中轴线对称式布局②自由灵活式布局●传统建筑的工官制度,著名的工官工匠及主要作品,相关建筑著作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中外建筑史》中建史复习提纲《中国建筑史》第六版中国古代建筑特征P2中国古代建筑特征1.中国建筑体系是一个独立的连续的系统2.2.以木料为主要构材3.3.梁柱框架结构体系4.4.独具特色的外部轮廓5.5.用院落形式组织建筑群体6.6.礼制与建筑(建筑观念)7.7.风水与建筑(建筑观念)8.8.重师徒传授不重书籍:木构建筑的优缺点:⑴.取材方便,加工容易;⑵.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⑶.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⑷.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⑸.抗震性能好;⑹.不耐火,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

P3-4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结构体系及特点主要特点:墙倒屋不塌;模数化,标准化,坐标化,装配化;作为结构构件,装饰构件,尺度单位的斗拱。

主要结构体系:1.穿斗式:特点:穿枋将柱子串联,形成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用斗枋把柱子串联,形成整体框架。

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

2.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层叠而上。

当柱上采用斗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拱上。

多用于北方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3.井干式::P6图0-4了解各开间名称古建筑基本单位,间架开间名称何为斗拱斗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不同位置的斗拱名称柱头铺佐---柱头上的补间铺作---两柱之间的转角铺作---角柱上的P7何为收分、梭柱、卷杀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梭柱:即柱子上下两端均有收缩,略如梭形卷杀:即将拱端切削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形,其轮廓由折线或曲线组成P7了解屋顶的基本形式,会画庑殿、歇山、硬山、悬山、攒尖这五种屋顶P15了解古代几个着名的建筑规划师及其作品隋代宇文恺:隋都大兴城(古代城市建筑史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唐之长安城)、仁寿宫(唐之九成宫)、洛阳城。

用1/100比例制作“明堂”图样和木模型。

中建史复习纲要(详细版)

中建史复习纲要(详细版)

中建史复习纲要(详细版)第⼀章绪论1. 简述⽊构架的优缺点(为什么⽊构架建筑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P2⽊构建筑优点:1) 取材⽅便、易于加⼯2) 适应性强、部空间灵活3) 有较强的抗震性能4) 施⼯速度快5) 便于修缮、搬迁缺点:1) ⽊材成才周期较长,对⽣态环境的破坏⽐较严重2) ⽊材易引发⽕灾,是⽐较⼤的缺点,历来⽐较重视消防,重视中⽤⽔中动植物作为装饰3) 简⽀梁体系难以满⾜更⼤更复杂的空间需要4) 易腐朽、易遭受⾍蚁等破坏2. 简述中国⽊构中穿⽃式与抬梁式结构的区别,并画简图表⽰。

(按照结构体系,⽊构建筑可以分为哪⼏种?)P3穿⽃式:⽤穿枋把柱⼦联系起来,形成⼀榀榀屋架,柱上直接放檩条,在沿檩条⽅向,⽤⽃拱把柱⼦串起来形成框架,整体性好,空间⼩,⽤于等南⽅地区,徽居⼀般⽤抬梁与穿⽃相混合。

优点:⽤材较⼩,⼭⾯抗风性较好,缺点:室柱密⽽空间不够开敞抬梁式:柱上搁梁,梁头搁檩条,梁上再⽤短柱⽀起较短的梁,柱上采⽤⽃拱时,梁头搁⽃拱上,梁可达3—5根,主要⽤于北⽅及宫殿、庙宇等⼤规模建筑。

井⼲式:最古⽼的形式,将圆⽊或半圆⽊两端开凹榫,组合承矩形⽊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

以圆⽊或者矩形六边形⽊材平⾏层叠,接头⽤榫卯交叉咬合,主要⽤于东北林区、西南林区、⽤材量⼤,⾯阔和进深都受到⽊材长度的限制,外观也⽐较厚重,⼀般⽤于盛产⽊材的林区。

3. 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拱的演变:P4⽃拱是中国⽊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所⽤是在柱⼦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古代的殿堂出檐可达3⽶左右。

唐宋以前,⽃拱的结构作⽤⼗分明显,布置疏朗,⽤料硕⼤;明清以后,⽃拱的装饰作⽤加强,排列丛密,⽤料变⼩,远看檐下⽃拱犹如密布⼀排雕饰品,但其结构作⽤仍未丧失。

名称:宋代称为“铺作”清代称为“⽃科”或者“⽃拱”宋: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铺作阑额清:柱头科、平⾝科)、⾓科额枋4.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特点:P5简明:平⾯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提纲完全版

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提纲完全版

古代部分基本特色大体一章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做法的主要差异官式建筑:木构架承重的建筑(抬梁式木构架)民间建筑:南方天气酷热而润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子,清真寺则用穹窿顶;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大森林有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特色一、多样性与主流中国传统建筑主流是以木构架建筑为主要的构造系统二、连续性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是连续的,演变是连续中的变异中国传统木构架构造系统的种类和各自特色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通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通起来。

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

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这样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 根。

当柱上采用斗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可采用跨度较大的量,以减少柱子的数量,获取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井干式:用木材层叠成房子,实体空间受资料限制,多用于林区。

单体建筑与集体组合特色单体建筑的特色:1、平面:平面以“间”为单位,间由相邻两榀房架组成,所以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构造部署都十分简洁明确。

2、立面: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3、屋顶:强烈的视觉收效和艺术感染力,第五立面。

4、室内空间灵便切割5、构造构件与装修构件的一致6、油漆彩画7、建筑程序(筑台基—立柱—支木构架—铺瓦—砌墙—安装门窗—油漆粉刷—铺设地砖)集体组合特色:1、庭院组成中国古代建筑集体布局的中心2、建筑集体两种平面布局方式:①中轴线对称式布局②自由灵便式布局传统建筑的工官制度,出名的工官工匠及主要作品,相关建筑著作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系统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创立的详细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重视要的影响。

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1

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1

一、中国建筑史部分〈一〉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概念部分1、穿斗式汉时成熟,南方各省多用。

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

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2、抬梁式春秋时成熟,北方各省多用。

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

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梁柱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3、井干式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组合成矩形的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

它耗材量大,建筑面阔和进深受木材长度限制,外观厚重,应用不广。

4、间中国建筑的“间”是两榀屋架所围合的空间。

以“间”为基本单元,不同的间组成一栋建筑,直到一座城市;这就是由“间—栋—院—群—组群—街坊—城市”的形式。

各间具体名称是:尽间-又梢间-梢间-又次间-次间-明间-次间-又次间-梢间-又梢间-尽间5、工官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6、司空自周至汉,国家最高工官称作“司空”7、将作汉代以后,“掌握作宗庙、路陵、宫室、陵园土木之工”称做“将作”8、将作少府秦至西汉,将作的称谓。

9、将作大匠东汉以后,将作的称谓。

大匠的副手称为“少匠”。

10、将作监唐宋时期,将作的称谓。

监的副手称为“少监”。

11、工部隋朝开始设置的,用以掌管全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和屯田、水利等各项工务的机构,其职务范围比将作大很多。

12、营缮司(营造司)明清时期,在工部下设营缮司,负责朝廷的各项工程的营建。

清康熙以后,改为在内务府设营造司,负责宫殿和园囿的营造。

13、都料唐朝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称“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房屋的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并以次为生。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干阑式 :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为了避免贴地潮湿,使楼面通风,防避虫兽侵害,防洪排涝,随形就势等原因.形成了一种上下两层的建筑,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

2、工官制度3、井干式:将木材层层相叠,既是围护结构,又是承重结构 4、穿斗式:②这是用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

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南方使用普遍,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开阔。

④它有时和叠梁式构架混合使用.适用不同地势,基本构件,柱檩穿挑。

①又称立帖式。

5、抬梁式 :①(叠梁式)是一种梁架结构体系,水平构件为梁,垂直的为柱,梁是受弯构件,靠自重稳定建筑。

②就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在置梁。

梁的两端并承檩;如是层叠而上,在最上的梁中央放脊瓜柱的承脊檩。

③这种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官式和北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更是如此.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6、僭越7、无梁殿8、坞壁9、一颗印 :云南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

10、抱厦 ::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

十字相交的叫十字脊。

(正定隆兴寺)11、舍宅为寺 12、里坊13、垂花门:是指檐柱不落地,悬在中柱穿枋上,下端刻花瓣连珠等富丽木雕。

屋顶用勾连搭。

多用于北京四合院第二道门。

14、倒座 15、影壁 16、抄手游廊17、茅茨土阶 18、外八庙 19、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域 20、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21、金箱斗底槽内外两圈柱。

中国建筑史复习重点内容提纲

中国建筑史复习重点内容提纲

中国建筑史复习重点内容提纲中国建筑史课程复习(上)一、名词解释1、三朝五门沿着纵深轴线布置层层门禁的宫殿布局制度。

2、里坊制中国从春秋至宋以前在大多数中原城市实行的城市管理制度,以宵禁和集中设市为基本特征。

古代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组成单位。

3、一颗印云南地区的民居形式。

4、因山为陵唐代盛行的帝陵修建形式,将墓室主体开凿在自然山体中,以此显示其宏伟气势。

5、明楼宝顶以明朝明孝陵为代表开拓的明清帝陵建筑形式,宝顶为突出的圆形,下部为地宫,明楼为宝顶前方的仿城楼建筑,6、庑殿顶古代屋顶基本形制中最高规格的一种,四坡五脊。

7、楼阁式塔来源于楼阁形式的古塔,是我国古塔的主流,特征为塔的造型吸收了楼阁的造型特点。

8、斗拱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独特构件,初期为立柱上方承托屋檐出挑的力学构件,后演变为建筑规格等级的装饰构件。

9、北京四合院北方传统的民居布局形式,以内向,中轴对称的传统院落为主要特征,突出中国文化中长幼尊卑,内外有别的文化特征。

10、坛庙祭祀自然神灵和祖先先贤的礼制类建筑。

11、反宇飞檐指代中国古代大屋顶形式,以屋檐的起翘舒展为特征。

12铺作层即斗拱层,在殿堂式构架做法中,斗拱以水平框架层出现,强调整体性。

13、前堂后寝古代宫室布局制度,前为公共政治性领域,后为生活起居场所。

14、园冶中国第一部关于园林建设的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明朝,作者为计成。

15、金箱斗底槽一种底面柱网结构,由内外两圈柱组成,形成回字形平面,内外等高。

16、福建土楼指闽西南地区独有的民居建筑形式,特征为强调群居性和防卫性。

17、须弥座来自印度,为安置佛像的台座,后成为中国古代高规格的台基形式。

18、牌坊封建社会为宣扬礼教,标榜功德,荣宗耀祖,表示贞烈的纪念性建筑小品,通常为建筑组群的标识。

19、黄肠题凑西汉时期的帝王级别的墓葬结构,指在陵寝棺椁四周用木材搭建的框架结构,以保护墓室。

20、方城明楼明清帝陵布局形式,为在宝城宝顶前的城台和城楼式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简史复习提纲18页

中国古代建筑简史复习提纲18页

中国古代建筑简史复习提纲18页中国古代建筑简史复习提纲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过了哪⼏个阶段?各阶段经历了哪⼏个朝代?1、原始社会阶段(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1)原始⼈群阶段(2)母系社会—仰韶⽂化(3)⽗系社会—龙⼭⽂化2、奴⾪社会阶段(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476年)夏、商、周、春秋3、封建社会阶段(公元前475年—公元1911年)(前期)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中期)隋、唐、五代⼗国、宋(辽、⾦)、(后期)元、明、清2、中国⽊构架的三种类型,各主要特征。

⽊构架按结构类型分为:抬梁式、穿⽃式、井⼲式特点:抬梁式----便于形成较⼤的室内空间,室内划分灵活。

穿⽃式---a、⽤较⼩的柱与“穿”,组成相当⼤的构架。

b、室内柱⽹较密;c、建柱构件尺⼨较⼩,形成轻盈通透的建筑形式。

井⼲式---井⼲式建筑既可直接建于地上,⼜可建于⼲阑式建筑之上。

3、中国古代庭院组合⽅式包括合院式和廊院式,合院式⼜包括哪些,各主要特点。

合院式:在纵轴线上安置主要建筑。

中轴两侧布置次要建筑,形成︻或H形-----三合院中轴两侧布置次要建筑加上倒座,形成正⽅形或长⽅形庭院----------四合院纵轴线上建主要建筑及其对⾯的次要建筑,再在院⼦左右两侧,⽤[形与]形回廊将前后两座建筑联系为⼀,因⽽称为“廊院”4、我国最古⽼的居住形式有哪⼏种?1)天然洞⽳旧时器时期实例:北京周⼝店(2)⽳居黄⼟地—黄河流域⽳居、半⽳居实例:陕西临潼姜寨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3)巢居潮湿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实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5、我国仰韶⽂化时期重要的村落遗址及其主要特点。

1、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特点:1、防御特点:壕沟2、区域布置:(1)分区(2)向⼼2、陕西西安市附近半坡村遗址特点:不仅有半⽳居,还有地⾯建筑,并且有套间房屋。

平⾯:长⽅形、圆形墙体:采⽤⽊⾻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屋顶:树枝扎结⾻架上涂泥承重:屋顶中部的重量常⽤⽊柱(树⼲)作⽀撑,数量不等,柱⼦与屋顶承重构件采⽤绑扎法。

中国建筑史考试复习提纲分析

中国建筑史考试复习提纲分析

中国建筑史考试复习提纲绪论部分(重点)1、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根本原因(论述题)结构体系的合理与技术发展木结构的优点1. 取材方便——木材易于加工,利用工具即可完成砍伐、开料、平整、作榫卯等工序。

2. 适应性强——木架建筑是由柱、梁、檩、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的,墙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

使用的灵活性大,适应性强。

3. 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榫卯结合,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加上榫卯节点有一定程度的可活动性,整个木构架在消减地震力的破坏方面具备很大的潜力。

4. 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比石料快,使用了类似今天的建筑模数制的方法,各种木构件的式样也已定型化,因此可对各种木构件同时加工,制成后再组合拼装。

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

劳动力与社会制度的发展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由此产生不同的建筑态度、不同的对技术方案选择的标准。

? 1. 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等客观条件并不是使用和发展木结构的基本原因。

? 2 .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也不是决定在房屋建筑上使用木结构的因素。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同样可以调动十分庞大的劳动力。

? 3. 社会制度和生产力也不是决定在房屋建筑上使用木结构的因素。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同样可以调动十分庞大的劳动力。

? 4. 中国建筑之所以长期采用木框架混合结构主要原因就是一直都被确认为最合?理的构造方式,是一种经过选择和考验而建立起来的技术标准。

? 5. 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由此产生不同的建筑态度、不同?的对技术方案选择的标准。

2、木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的两种基本形式穿斗式与抬梁式(教材图片)穿斗架是由柱子、穿枋、斗枋、纤子、檩木五种构件组成。

3、单体建筑的构成名称平面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提纲
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2、考古发现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在哪个朝代?遗址在何处?有什么特
点?默画平面图
3、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在哪个朝代,为何图?有什么特点?简单描
述。

4、汉代建筑方面的成就是什么?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有很大发展,说明石窟有几种类型,并举出
几个实例?
6、隋唐长安都城建设有何特点?
7、赵州桥是由哪个朝代何人设计建造的?结构上有何特点,成就如何?
8、唐代建筑群体布局日趋成熟的特征,实例说明。

9、自唐代以来砖石结构的塔主要有三种形式,说明其结构特点并举例。

10、宋代在建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什么?
11、明中叶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
面?
12、清朝在沿袭明代传统的基础上,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试简述之。

13、我国封建社会的城郭制度在《周礼·考工记》中是如何记载的,如何解
释?
14、在古代选择都城时,比较注意解决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15、我国封建社会主要朝代的都城哪几个是新建的,哪几个是改建的?
16、以元大都和明清北京为例,简述我国古代都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何
在?
17、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体制(三朝五门制)是何时形成的?试以北京故宫
为例,简述宫殿建筑群体的成就。

18、试以天坛建筑群为例,简述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成就。

要求绘制简图。

19、我国古代帝陵的体制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试以唐乾陵、明十三陵和清
陵为例,说明其特点与历史发展的规律?
20、我国古代宗教建筑中保存下来最古老的佛教建筑、道教建筑、伊斯兰教
建筑代表作品(哪个省,哪个市,那个寺祠或庙,哪个殿)
21、佛塔有几种形式?结构特点是什么,每种类型列取实例。

2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住宅建筑有几种形式?试简述其特点并绘简图。

23、简述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特征,并绘简图说明。

24、我国古代造园艺术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的地位
如何?
25、江南私家园林在造园的传统布局与手法上有哪些特点?结合实例说明。

26、试以颐和园为例,阐述其布局特点,与造园成功之处。

27、我国古代木结构有几种形式?其结构特点是什么,试绘出简图说明。

28、试绘出简图并说明我国古典建筑屋顶形式的类型,并说明其适用范围。

29、我国古代开间名称是如何排列的?(清代的名称)
30、何谓面阔、通面阔、进深、通进深?
31、以佛教寺庙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为例,简要说明唐代建筑的特点。

32、我国木构架建筑在宋、清两代的标准计量单位是什么,分几种,具体尺
寸是多大?
33、何谓举架、推山、收山?
34、清代的彩画有几种,并说明适用范围。

35、清代的斗栱依其位置不同分几种?它由哪五个构件组成的?(斗、拱、
升、翘、昂)
36、建筑材料砖、瓦、三合土分别在哪个朝代发明使用的?
37、我国发现最早的总面图是哪一个,什么时代,在哪里发现,有何特点。

38、现存最早的楼阁建筑是什么朝代什么建筑?
39、名词解释:
(1)柱础
(2)须弥座
(3)斗口
(4)雀替
(5)台明
(6)象眼
(7)步架
(8)五架
(9)九举
(10)李诫
(11)计成
(12)花架椽
(13)一整二破、喜相逢、勾丝绕
(14)马槽沟
(15)金箱斗底槽
(16)分心槽
(17)侧脚
(18)生起
(19)抱厦
(20)平棋
(21)平闇
(22)阙
(23)鸱尾
(24)叉手
(25)托脚
(26)勾阑
(27)乌头门
(28)方城明楼
(29)两厦
(30)八架椽
(31)马槽沟
(32)舍宅为寺
一辈子活得就是这一颗人心!
但是善良,要有个度,因为总有人利用你的善良伤害你。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好,心好,有好报
为人行善,你把善良给对了人,别人就会对你感恩;
为人行善,你把善良给错了人,那么别人就会让你寒心。

真心待人,你把心软给对了人,别人会感谢你情深意重;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我人生的第一个手机还在,诺基亚1208,里面的倒数第二条是她发给我的。

接收时间是2008年5月12日12点46分22秒:真希望快点考完,累死了。

我回的,“我也是。

这边比北川还要累。


最后一条是妈妈发给我的。

接收时间2008年5月12日18点52分07秒:强娃子,你要听话哈,妈挺不住了。

这两个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从此再也没见到过。

我已经买了20个全新的诺基亚1208,作为我第一个手机配件的供应。

我能把这个手机拆卸成零件再组装上去。

我要在有生之年都要这个手机能开机看到这两条短信。

当时我看了后很感动。

灾难让他与母亲永远地告别了,一条短信是他们间唯一的联系。

他苦苦守护着今生最贵重的东西。

而我,却差点随手删掉了。

我曾有很多和老妈聊天的机会,却一点都不知道珍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