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专科药学毕业论文【5篇】
![专科药学毕业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b77fb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0.png)
专科药学毕业论文【5篇】转眼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众所周知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5篇《专科药学毕业论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将不胜荣幸。
专科药学毕业论文篇一[关键词]中药师;临床药学服务;重要作用临床药学是临床工作与药学相互连接的纽带,两者之间的密切结合是提高医疗质量、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临床药学已有近二三十年的历史,目前普遍存在进展较慢,发展不均衡等许多问题,临床药学的价值和重要性没有体现出来[1]。
中药师要为中医的临床工作提供更多、更新的药学服务,就要求中药师不断拓宽专业知识、熟悉现代管理的模式、规范药品的管理,还要不断研发新技术、新剂型,提高中药专业整体素质,充分密切配合临床工作,还要积极开展临床药师工作,全方位发展,才能为中医临床提供更好的支持[2]。
实践证明,临床药学的核心是“临床”,是医、药结合共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现代药学的服务模式是将药学与临床有机地结合,充分合理利用药学领域中的知识为临床诊断、治疗服务[3]。
其目的也就是要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笔者就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讲述药学服务在临床药学活动中必须考虑的几点问题。
1 .中药师必须符合临床药学服务中的要求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中,中药师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能应付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
中药师是指国家在中药生产和中药流通领域实施执业中药师资格制度。
中药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能力,对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药保健品的各个环节非常了解,对中药的原料、产地、炮制、保存等,通过实践工作,能够非常熟悉。
在医师和患者之间起到连接作用,能够协助医生在正确的时机为患者开具药物和剂量正确的处方,还要避免药物间不良相互作用,能够解决影响药物治疗的相关因素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患者,能够帮助其充分了解处方的使用方法、药物的炮制和服用方法,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d0c460195f312b3069a587.png)
范文一:中西药配伍禁忌探讨摘要: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也是临床药师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合理配伍用药安全引言:中西药配伍,已成为当今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中西药配伍,有此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但有些却降低疗效或产生毒副反应,中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实践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中西药的配伍禁总在临床上却重视不够,常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现从药理化学和药理学两方面讨论中西药的配伍禁忌。
一、理化性质改变。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形成沉淀含有鞣质的地榆、石榴皮、五倍子、大黄等中药以及麻仁丸、利胆片等中成药与某些西药制剂联用会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与四环素类、红霉素等甙类,麻黄素、阿托品等生物碱以及亚铁盐制剂、碳酸氢钠制剂联用会产生沉淀,影响吸收。
2、形成络合物含有槲皮素的中药柴胡、桑叶、槐角及含有这些中药的制剂与含各种金属离子的西药合用会形成络合物,影响吸收。
3、酸碱中和五昧子、女贞子等酸性中药与氧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西药合用,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碱性中药与胃蛋白酶合剂、乙酰水杨酸等酸性西药合用都会起中和反应,使药效降低甚至失去药效。
二、药理变化。
导致疗效降低或毒性增加1、药动学变化(1) 硼砂、海螵蛸、瓦楞子、皂角等碱性中药及其制剂与心得安、氯丙嗪、硫酸亚铁等联用会使其吸收降低,与奎宁、氯奎、强力霉素、新斯的明联用会使其从尿排出,促使血药浓度降低,与奎尼丁联用会导致排出减少,血药浓度增加而引起中毒。
⑵碱性中药如硼砂、煅牡蛎等,使尿液酸化药等解离增多,排泄加快,使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降低。
(3) 中西药配伍后,不同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使药物的血药浓度有所变化,从而影响其组织结合。
药学毕业论文
![药学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49a7b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e.png)
药学毕业论文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精选8篇)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供大家参考。
药学毕业论文篇1一、实验室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一)规模较小实验室隶属于教研室,只供教研室开设的教学课程使用。
各个实验室自成体系,彼此独立分散,致使实验室在数量上不断膨胀,规模小,且重复建设多,综合优势难以形成;由于资金短缺,各实验室无法购买较高级的大型仪器设备,无力更新过时的设备,只能重复购置小型仪器设备,无法形成教学、科研上的综合优势。
这种管理体制落后、小而全、资源利用率低的实验室模式造成了人、财、物资源的重复投入,已无法适应现代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实验室资源管理效率低,管理制度不明确实验室各种资源的使用、配置、统计与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用手工操作工作量会很大,而且准确性低,容易积压浪费。
特别是低值易耗品的耗材统计,不可能每学期采购的都刚好够用,手工账本无法体现出结余之后的进账,变成每次进账都几乎在写同样的内容。
(三)不重视实验室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以往的管理中,实验技术人员主要做辅助性工作,没有明确的工作量考核办法,现有的职称评定标准又很难认定他们的工作量;加上科研任务少,高水平的论文和科研成果难以产出,职称难以晋升,导致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职业发展动力;工作职责一刀切,分类管理措施不到位;实验技术人员的进修和业务培训一直得不到应有重视,缺乏系统的培养培训机制,发展严重受限,致使实验技术人员总体水平下降,跟不上教学改革发展需要。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对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制约。
二、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一)进行实验室重构整合,优化实验教学体系为了保障各项药学实验更有质量、更有效率地进行,应建立药学系精密仪器室,为师生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将原来的基础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与天平室进行重构整合,使其成为能同时服务多门学科的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
本科药学毕业论文
![本科药学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9be603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f.png)
本科药学毕业论文医疗机构的药学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临床药学的兴起和发展,医疗机构的药师逐渐涉足临床用药的领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本科药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本科药学毕业论文范文一:药学研究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摘要】创新精神培养和研究方法掌握是研究型教学的目标,以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临界胶束浓度(CMC)为研究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研究’的特点,转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型’教学为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为主的‘研究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和能力[1]。
药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对于上述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转变的需求不言而喻。
以SDS临界胶束浓度测定实验为例,探讨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2],为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积极性探索。
1药学专业研究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建立的必要性物理化学实验是药学专业课程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其学习特点和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倚重比较强,着重于逻辑思维习惯的考察和对高等数学工具的运用[3]。
目前实验课教学模式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验证,教学方法和实验过程基本固定。
学生依照实验教材,按部就班地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不主动,实验效果差强人意。
(2)限于教学时数和时间安排,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不能与理论课程同步,造成理论和实验脱节,学生不能很好的对实验内容进行思考,也不能利用实验内容来理解理论知识。
(3)相对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实验课程和药物化学、药理学等专业实验课程,药学专业的学生对于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度不同。
(4)现有的实验教材和实验内容涉及药物的实验比重偏低,没有解决基础和专业的有机结合,学生对于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兴趣不高。
药学毕业论文6000字模板范文
![药学毕业论文6000字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89efe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9.png)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1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
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
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
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
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2]。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
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
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
药学毕业论文优秀3篇
![药学毕业论文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9f65e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e.png)
药学毕业论文优秀3篇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
那么要是要写药学的论文3000字该怎么写?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药学毕业论文3000字,山草香整理分享了3篇药学毕业论文。
摘要:药学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级应用型药学人才,吉林医药学院在四年制本科生中探索开展药学综合实验教学,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药学;综合实验;教学一、引言药学是以现代医学、化学为主要理论指导,研究、开发和生产用于治病防病药物的一门科学,涉及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及微生物与生化制药学等多门学科[1]。
近年来,随着药学行业的飞速发展,药品企业对于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传统的药学教学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多伴随各自的理论课开设,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已不能满足当代人才培养的需要[2]。
面对这一新的变化、新的形势,吉林医药学院从2023年开始对传统的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物分析等课程内容进行精选和整合,在药学、药物制剂和临床药学本科学生中开设药学综合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药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基本构建第一,药学综合实验内容的选择。
药学综合实验在实验设计上按照从天然药用植物中开发新药和通过化学合成研发新药两条主线进行。
吉林医药学院组织相关课程专家、教授对现有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和反复论证,最终选取“三黄药片的制备与质量检查;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鉴定、含量测定及其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盐酸小檗碱控释片的制备及释放度的测定”三个实验作为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内容。
[3]第二,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安排。
其一,开设时间。
药学的毕业论文
![药学的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e08f1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2.png)
药学的毕业论文药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培养职业能力,实践教学是药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药学的毕业论文篇1探讨影响中药毒副作用的因素摘要: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药作为一种天然药材,虽然相对安全,但也不是绝对安全。
本文主要讲述了六个对中药毒副作用有影响的因素。
关键词:中药;毒副作用;影响随着我国中医药的发展,中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
然而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却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例如有的人认为中药不存在毒副作用,有的人却又认为中药有很强的毒性。
这两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我们不能够夸大中药的疗效与毒性,也不能够说其不存在任何毒副作用。
1对中药毒副作用的认识中药的毒性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中药的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只要是药物就会有一定的偏性存在,由此可见毒性具有普遍性。
金代医学家张子和曾经说过:“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
”从狭义上讲,中药的毒性指的是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性,许多药物是无毒的,因此,药物毒性具有特殊性,是少数毒药才具有的性能。
在《神农本草经》中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其根据就是中药有毒、无毒来进行分类的,由此可见对于中药的毒副作用的认识并不是从现代才有的,古代的医学家对此早有认识。
我国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将中药的毒性划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就是依据狭义的中药毒性而划分的。
2影响中药毒副作用的相关因素2.1药物品种中药的毒副作用有很多都是因为药物品种的原因所引起的。
中药中将有些不同种的药物冠以同一名称,导致一些医者将一部分有毒的药物与无毒药物混用,常出现此类中毒事件。
例如木通有多种,有关木通、川木通、木通这三个品种,它们都蕴含有有毒成分马兜铃酸A、B、D及衍生物,但是其含量却是依次递减。
还有一些中药本身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却有可能因为生长的环境而成为有毒的中药。
药学论文范文大全8000参考(通用6篇)
![药学论文范文大全8000参考(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f674c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a.png)
药学论文范文大全8000参考(通用6篇)【摘要】药学服务是一种实践,不仅仅只停留在理论上,同时必须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并获得效果,不管是预防性的,治疗性的或恢复性的,无论是在医院药房还是社会药房,无论是住院患者还是门诊患者,急诊患者,药学服务要直接面向需要服务的患者,渗透于医疗保健行为的方方面面和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药学服务、医用指导。
1、医用指导的必要性:2、病人用药指导:为了获得最好的医疗保健,病人有权利清楚地了解自己所用药物的基本知识,药学销售人员也有责任向病人说明药品的用法。
用药指导的内容应该包括:正确的服药方法、服药的适宜时间、用药注意事项、潜在的不良反应等。
病人用药的依从性:掌握药品的服用方法,是病人正确服药的关键。
在多数情况下,由于药房顾客多,因此药学人员往往只局限于照方取药,在药袋上写用药方法。
而顾客在离开医院时,对拿到手的药不知道怎么服用并没有完全的了解,在服用时要注意什么,病人也不是很清楚,或者说是似懂非懂,这可能会导致病人不能完全或完全没有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如下情况:由于药效不明显,病人感觉已经好转,或者由于一些不适的副作用,病人可能会过早停药,这就导致了病人不依从性的产生。
这些情况在内服药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当病人自己感到症状减轻或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而导致病情反复、耐药性的产生、病程的延长等,造成病人不必要的痛苦。
对于药学人员在药袋上所写的服用方法:如需要时不能完全理解而导致病人不依从性的产生。
例如用阿托品这种药时,如果病人体温在39℃以上,用此药必须先降温,否则,因本药抑制汗腺分泌,使散热困难,不仅难降温,还可能使体温更加升高。
药物的用法用量:药学人员在发药的同时如讲解一些药物保健和服药小常识,就会使病人掌握科学的服药方法,获得用药知识,有益于疾病的痊愈。
内服药物:对于一些内服药物,在服用时有特别注意事项的,就要求药学人员在配方发药时交代一句,引起病人的重视。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78d6aa9e31433239689363.png)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
药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一:解痉平喘药物主要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类和炎症介质拮抗剂等;抗炎治喘类药包括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炎症介质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等。
现就几种常用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的合理使用报道如下。
一、茶碱茶碱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药理作用。
本品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时易于诱发心律失常,应谨慎使用并适当减少剂量。
茶碱的治疗窗窄,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死亡,有条件时应监测茶碱血药浓度,其有效、安全血药浓度为6~15mg/L。
影响茶碱代谢的因素较多,如发热、妊娠、肝脏疾患、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合用甲氰咪胍或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应引起重视。
多索茶碱的作用与氨茶碱相同,但不良反应较轻。
茶碱缓(控)释片口服后昼夜血药浓度平衡,平喘作用可维持12~14h,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症状的控制。
由于血药浓度平稳、维持时间长,比普通剂型的茶碱安全、有效,与糖皮质激素和抗胆碱能药物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类可分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糖皮质激素。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
通过吸气过程给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小,且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血液的药物大部分被肝脏灭活,而使全身不良反应较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使用1w方可奏效。
溶液型和气雾型制剂可造成患者声音嘶哑和口咽部真菌感染等症状。
目前上市的药物中丙酸氟替卡松和布地奈德的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被推荐作为长期治疗持续性哮喘的首选药物。
当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无效时,应尽早改用口服剂型。
可选用半衰期短的泼尼松、泼尼松龙或甲基泼尼松龙等,采用每天或隔天清晨顿服的给药方式,以减少外源性激素对脑重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
药学方面的毕业论文
![药学方面的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f1bb9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0.png)
药学方面的毕业论文随着我国药学学科的发展,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方面的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药学方面的毕业论文篇1浅谈生物制药技术摘要:现代生物制药技术是一项与制药产业结合极为密切的高新技术,不断为医药行业提供新产品、新剂型,为制药界开创一条崭新之路,正在改变生物制药业的面貌,为解决人类医药难题提供最有希望的途径。
文章分析了几项生物制药技术,并对生物制药的展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一、生物制药技术简介1。
基因工程技术:激素和许多活性因子是调节人体生理代谢与机能的重要物质,其活性强,临床疗效明显,但这些物质自然界甚为稀少,从人体及动物中提取难度大,来源有限,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而现代生物制药技术却为临床提供了这类廉价、高效的药品。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激素类药物,一般从动物中提取,其资源缺乏,价格昂贵,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将人或动物胰岛素合成基因分离后移植到微生物细胞中,并实现基因表达,这样用基因工程手段得到基因重组微生物被称为基因工程菌,利用基因工程菌在200L发酵灌中产生10克胰岛素相当于450千克胰脏中提取的产量。
人生长激素(简称HGH)是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由191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类激素,分子量为22000D。
以前,人生长激素只能从人脑垂体前叶中分离纯化,应用深受限制,而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动物细胞工艺可得到,并且与人生长激素相同,临床用于治疗垂体前叶HGH分泌障碍引起的侏儒症,促进烧伤及骨折等创伤性组织的恢复,也用于改善老年性肾萎缩的症状及治疗胃溃疡。
2. 酶及细胞固定化技术:微生物转化及酶催化工艺早已在制药工业中广泛应用。
酶与固定化技术结合弥补酶的不足,在制药界取得显著发展,如用大肠杆菌酞化酶生产6一APA、犁头霉素生产氢化可的松、乳酸菌转化蔗糖制备右旋糖醉等。
原西德BeohringerNannhein公司在青霉素酞化酶固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们用聚丙酞胺凝胶包埋法制成微型小球状固定化酶已投人生产,其表面活性为100一150U/g,1kg固定化酶可生产500kg6一APA,能连续反应300次,他们用第二代工程菌的固定化酶转化率达到85%一90%,反应次数达900次,有人用固定化后活力可维持100天以上,固定化细胞、特别微生物细胞在抗生素、激素、氨基酸等药物的合成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
![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a2a70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7.png)
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药学是现代国际交流中我国独具特色的优势之一。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篇1浅探如何规范药房管理提高药房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药房管理的机制、体制必然会向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法制化管理转变,真正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安全、价廉的药品。
门诊药房、病区药房、药库等医院药房系集技术、管理、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
应该来说,药房在医院的经济活动和医疗业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药房的管理渗透于药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房管理的机制、体制必然会向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法制化管理转变,真正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安全、价廉的药品,在坚持创造最大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阐述了提升药房管理水平的具体途径,提升药剂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提升药剂人员服务水平的具体内容。
现报告如下。
1 提升药房管理水平1.1 规范药品采购行为。
医院药房药品质量的重要保障渠道就是着力规范药品采购行为。
医院药房所购进的药品其供应商、生产商必须要具备药品经营生产资格。
尤其要优选GMP认证企业生产的药品,建立药品购进与验收制度,要把GSP认证的药品经营企业作为主供货渠道,所采购的药品必须符合《药品管理法》规定,坚决杜绝购进和销售假冒伪劣药品。
药品采购必需专人负责,专人审批,医院其他人员都不得擅自购入药品。
1.2 规范药品管理措施。
首先要规范有效期药品管理。
认真执行药品有效期登记制度,药房工作人员须定期检查库存药品的有效期,以书面化的形式,列出即将在本月过期的药品,从而为药物的调配使用提供最新的信息。
其次要规范药品存贮管理。
药品存贮要采取先进先出、推陈贮新的原则,避免发生药品的积压过期的情况,确保医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第三要规范贵重药品的管理。
药房必须要清点库存贵重药品数量、使用量,库存贵重药品必须做到登记数量与实际数量数目一致,做到账物相符。
药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药学类毕业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66d53c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1.png)
药学类毕业论文范文撰写毕业论文不仅可培养了本科药学学生撰写药学论文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同时对编辑的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类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药学类毕业论文篇1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摘要】动物细胞培养基是体外细胞培养的重要因素,能够影响细胞生长。
它是利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来生产生物产品,或者作为发现和测试新的工具。
为此本文就动物细胞培养基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生物制药;动物细胞培养;应用一、动物细胞的特点及生长特性动物细胞虽可像微生物细胞一样,在人工控制条件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大规模培养,但其细胞结构和培养特性与微生物细胞相比,有显著差别:①动物细胞比微生物细胞大得多,无细胞壁,机械强度低,对剪切力敏感,适应环境能力差;②倍增时间长,生长缓慢,易受微生物污染,培养时须用抗生素;③培养过程需氧量少;④培养过程中细胞相互粘连以集群形式存在;⑤原代培养细胞一般繁殖50代即退化死亡;⑥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生产成本高,但附加值也高。
二、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发展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生产大分子的生物制品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是为了满足生产疫苗的需要。
后来随着大规模培养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人们发现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来生产大分子药用蛋白质比原核细胞表达系统更有优越性。
因为重组DNA技术修饰过的动物细胞能够正常地加工、折叠、糖基化、转运、组装和分泌由插入的外源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而细菌系统的表达产物则常以没有活性的包含体形式存在。
随着大量永生性细胞株的创建,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并被应用到生产实际。
动物细胞培养主要用于生产激素、疫苗、单克隆抗体、酶、多肽等功能性蛋白质,以及皮肤、血管、心脏、大脑、肝、肾、肠等组织器官。
它在医药工业和医学工程的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3篇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a3d18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9.png)
药学本科毕业论⽂范⽂3篇本科药学专业毕业论⽂⼀、药学专业毕业本科论⽂⼯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指导教师科研⽔平参差不齐。
以我学院为例,随着国家招⽣政策的变化,学⽣⼈数扩招,近年来每年招⽣的⼈数均较多。
药学专业2014届和2015届本科毕业⽣⼈数分别为180⼈和250⼈,⽽我学院教师⼈数仅仅⼤约为60⼈,平均每位教师需要指导4~5⼈,精⼒上⽆法保证,且我学院教师50%以上为近⼏年毕业的青年教师,⾃⾝指导论⽂的知识匮乏,没有指导学⽣完成论⽂设计的科研能⼒。
此外,毕业论⽂的指导⽼师⼤都是⾻⼲任课教师,除了每天⽇常的教学授课⼯作之外,还要进⾏科研课题的申请和开展实施、科研⽂章撰写、课题结题等⼯作,在毕业论⽂每⽣⼀题的形势下,与学⽣接触很少,仅仅通过Email或电话指导,指导教师和学⽣根本没有在⼀起共同解决论⽂中相关问题的时间,造成学⽣的毕业论⽂质量不⾼。
2.毕业论⽂时间安排不合理。
我学院毕业论⽂⼯作的安排是⼤四上学期进⾏开题,这时学⽣仍有⼤量的专业课程未完成,学习时间紧张,且学⽣⾯临研究⽣考试的压⼒,很多学⽣重⼼放在理论课程学习和研究⽣考试上,准备毕业论⽂的时间少之⼜少,查阅⽂献、收集相关资料、总结资料的⼯作不能⾼效地完成,使毕业论⽂的开题不能到达预期⽬的。
次年1⽉⾄5⽉是学⽣毕业实习以及研究⽣⾯试的时间,也是学⽣求职就业的黄⾦时间,很多学⽣会积极参与招聘单位的考试,从⽽没有⼼情顾及毕业论⽂的设计和实验;⽽我学院学⽣真正的毕业论⽂实验时间只有三周左右,在短暂的时间内,学⽣根本⽆法保质保量地阅读⼤量⽂献、完成实验操作以及撰写出⾼⽔平的论⽂,严重降低了本科毕业论⽂的质量。
3.教学资源不能满⾜需求。
⽬前,⾼等院校⼤多⾯临资⾦的压⼒,在实验设备资⾦投⼊上以能基本满⾜教学需要为原则,教学资源相对滞后。
⽽毕业论⽂数据和结论都要通过实验来获得和验证,因此实验室是毕业论⽂完成的前提保障。
实际很多⾼等院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可以提供给本科毕业⽣进⾏论⽂设计。
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e14f2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8.png)
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药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篇1药学信息服务对合理用药的价值分析摘要:药学工作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已经逐渐由简单药品保障的供应模式向以患者作为中心的模式转变,目前药学信息的服务工作已经成为所有药学服务工作的基础和中心。
所以药学信息对于合理用药所产生的价值成了很多临床医药管理人员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临床合理用药是医院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医院的合理用药这一方面,很多药师都开始主动探索药学信息对于合理用药所产生的影响,以便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性,进一步提高医院的药学发展与药物治疗的水平。
本文就药学信息服务对于合理用药产生的价值问题做了相关描述,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医院药学;药学信息;合理用药;价值分析1 药学信息服务概念与必要性所谓药学信息的服务就是指药师或者医师所进行的药学信息收集,保管,整理,评价,传递,提供与利用等涉及药学服务的活动[1]。
近些年来随着中西合成的药物及中成药种类的增加,由于医生对药物信息没有充分掌握,导致了很多用药差错问题的出现,容易导致医疗事故[2]。
所以过去的那种只靠医生个人经验以及零星的医药服务信息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临床医疗工作的实际需要,系统、正式药学服务工作被提到了议程之上,并且成为药房提供医药服务的基本职能。
2 药学信息服务对合理用药的意义医药学事业的发展使得药品种类越来越多,药品的推陈出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些因素的综合性致使现代的临床用药与解决用药的问题将更多的依赖药学服务[3]。
如果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药学信息服务,那么,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医护工作人员及时的解决对病人的用药问题,医务工作者就可以根据这个药学信息服务做出更好的治疗决策,及时的知道如何合理用药。
也就是说,建立一个完善的药学服务信息,可以有效的帮助医院完善体系,还可以有效的给病人一个保障,让病人可以很安心、放心的将自己的生命交予医院。
药学基础论文(5篇)
![药学基础论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0e2ff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a.png)
药学基础论文(5篇)药学基础论文(5篇)药学基础论文范文第1篇1.1丰富实际案例,模拟实训在中药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校供应的有限资源,开展好模拟实训课。
设置情境,引导同学进入情境后争论、讨论详细问题,完成学问学习。
老师可利用一些常见疾病,如头疼、咳嗽、感冒等设置好案例,让同学分角色扮演患者及医生,扮演患者的同学要体现疾病的临床症状,扮演医生的同学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检、分析、小组争论,并从药架上搭配好处方药物的整个过程,最终由老师组织同学进行案例总结,使同学把握所用中药的性能、功效、配伍等系列学问。
1.2将实践课堂延长到野外同学在学校中见到的中药绝大部分是成品或半成品,对野生草药的了解并不多。
若同学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是医疗设施相对落后的地方时,其所学的理论学问便无用武之地,因此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充分利用所在地区山林的中草药资源,将实践课堂搬到野外,如此不仅能巩固同学所学学问,还能熬炼同学野外采药的技能。
1.3开展中药爱好小组活动中药学课程学问点丰富,如单靠老师的力气,同学学习的内容将非常有限。
老师应鼓舞同学建立中药爱好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和讨论中药学问。
由学校供应中草药栽培场地,同学自行栽培种植中药,弥补野外实践熟悉中草药品种不全的缺陷,使同学通过实践丰富中药学问。
2敏捷教学,提高学习效率2.1转变方式,提升教学质量中药使用历史悠久,目前记载的能作药用的资源已超过12000种,本科目教材在经过高度概括、浓缩后,所涉及的药物也仅有400种左右。
老师上课时若将精力平均分布在400多种中药材的讲授上,授课任务将非常繁重,同学听课也会感到郁闷、无趣乏味,学过便忘,毫无效果可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敏捷运用教学方法,重新梳理教学内容,突出每节课的重点,如此能大大提升教学效率,理清主线,同学理解记忆也会变得有章可循。
笔者在教学中,先将第一章中的中药理论及每章节对药物的概述作为重点内容讲授,后将同药效的中药归纳后集体讲授,从中选取一到两种代表药物重点讲授,其他药物略讲。
药学学位论文六篇
![药学学位论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677e7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a.png)
药学学位论文六篇药学学位论文范文11 药学服务的意义药学服务就是药师利用药学专业学问向社会公众供应与药物使用相关的各类服务。
药师的工作中心主要围绕“药品”;而绽开,但药学进展的要求和方向盼望药师的工作是“以患者为中心”;,药师直接参加临床用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不再满意于药师为他们供应平安有效的药品,而是要求提拱有效的药物治疗。
药学服务可为患者排忧解难,提拱专业性的用药服务。
药学服务可发挥药师的专业特长,为平安有效的用药质量把关,促进药物治疗的平安性,削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 药学服务的内容首先要求供应的药品是合格的、优质的,不仅是在内在质量还是外在包装上。
在供应给患者时,应保证药品在该次治疗的服用期间处于平安的有效期内;药学人员应正确指导患者合理用药要求药剂人员对所供应的药品的适应证,作用原理、作用途径、作用特点、作用强弱、使用方法、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性能均有全面的了解,为患者供应与药物使用相关的服务。
药师有义务预防和解决与药物有关的问题,确保患者依从适当的用药方案。
只有专心地把药学服务做好,让患者能够感受到人性化服务,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3 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教育向糖尿病患者介绍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危害,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血糖掌握不好时消失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长期血糖掌握不抱负时消失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四周血管疾病等,及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4 口服降糖药的选择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磺酰脲类和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仪-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
药师应娴熟把握各种降糖药的特点,针对患者详细状况选用药物。
磺酰脲类及双胍类仍旧是最经济的治疗药物;二甲双胍不会引起体重增加,是特殊适用于肥胖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长效制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缓释片每日只需服用1次,可以增加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胰岛素反抗的患者,应当选择具有胰岛素增敏效果的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瑞格列奈低血糖发生率低、平安性高,掌握餐后血糖明显优于磺酰脲类;阿卡波糖(拜糖平)对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HbA1C有明显疗效,有益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药学毕业论文范文
![药学毕业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4341e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b.png)
药学毕业论⽂范⽂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的职责。
毕业论⽂,按⼀门课程计,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等教育⾃学考试本科及研究⽣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集中进⾏科学研究训练⽽要求学⽣在毕业前总结性独⽴作业、撰写的论⽂。
药学毕业论⽂范⽂1 [摘要] 中药凝胶剂是⼀种新型的中药外⽤制剂。
本⽂从中药凝胶剂基质的选择、释药机制研究、渗透促进剂的应⽤、质量控制等⽅⾯阐述中药凝胶剂的研究近况,并对中药凝胶剂的未来发展进⾏了展望。
[关键词] 中药凝胶剂;释药机制;渗透促进剂;质量控制 中药凝胶剂是⼀种新型的中药外⽤制剂,具有涂展性好,⽆油腻感,易于清洗,透⽪吸收好等特点。
凝胶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制剂[1]。
中药凝胶剂常⽤于⽪肤或黏膜给药,⽤于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局部⽌⾎等[2-3]。
⽬前,中药凝胶剂研究取得了较⼤的发展,在医院制剂中⼴为应⽤。
本⽂对中药凝胶剂近年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职称论⽂: 1 基质材料 中药凝胶的基质材料根据其性能不同,可分为⽔性凝胶基质与油性凝胶基质。
⽔性凝胶基质的构成⼀般为⽔、⽢油或丙⼆醇与纤维素衍⽣物、卡波姆和海藻酸盐、西黄蓍胶、明胶、淀粉等;油性凝胶基质则由液状⽯蜡与聚氧⼄烯或脂肪油与胶体硅或铝皂、锌皂构成。
必要时可加⼊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透⽪促进剂等附加剂[1]。
不同的基质材料的释药特性和临床应⽤不同,因此,需结合药物特性和临床应⽤选择合适的基质材料。
⽬前,⽔溶性凝胶基质应⽤较多,主要代表为卡波姆及纤维素类。
李秀青等以卡波姆940、PEG4000、⽢油为基质制,以辣椒碱,苦参碱为主药,研制了瘢痕⽌痒凝胶,药效学实验表明其烧伤烫伤愈后瘢痕⽌痒及各种⽪肤瘙痒症具有较好的效果。
王芊等制备丹参酮凝胶,以羟丙基纤维素、卡波姆、聚⼄烯吡咯烷酮(PVP)为混合基质,不仅使凝胶剂的黏附⼒得到了提⾼,还可对丹参酮的释药速率在⼀定范围之内进⾏调节。
专科药学类专业论文范文(推荐4篇)
![专科药学类专业论文范文(推荐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c78e2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4.png)
专科药学类专业论文范文(推荐4篇)专科药学类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中药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学科,该学科实际上已经存在了数千年。
而现代意义上的学科专业发展,不过仅有数十年的时间。
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而且其作用机理也具有不完全明确性,因而限制了其在当今世界的发展。
随着医疗模式由单纯的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模式的转变,中药在重大疾病防治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给人们带来新希望和新启示。
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_中央、_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也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的作用。
应该说,未来社会的发展将对从事中药学学科专业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药学学科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任务,其作为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专业门类,应充分利用21世纪科技进步带来的先进理念、思想、技术以及发展的机遇,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处理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形成中药学学科专业人才辈出、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另外,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药学学科专业的发展必须适应国家的战略需求,遵循学科内在的逻辑和规律,主动作为,谋求协同发展。
二、中药学学科专业协同发展的对策1.坚持顶层设计理念,制订宏观战略规划学科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们对此要有个清醒的认识。
学科作为专业建设的根基,为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而专业作为学科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是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的载体,专业建设需求拉动了学科的发展,应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战略规划,促进中药学学科专业的协调发展。
从短期来看,中药学学科专业的协同发展因涉及资源配置等问题,可能会存在所谓的“冲突”。
而从长远来看,应实现学科专业的协同发展。
药学学术论文范例精选6篇
![药学学术论文范例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fe312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5.png)
药学学术论文范例精选6篇药学学术论文篇一报道医药卫生科技领域中的原始性创新成果,包括提出新发现、新思路、新认识、新理论;或者修正、补充、否定已有理论;或者提出具有重要学术探讨价值的新问题;或在研究方法上有较大突破,或有较高学术价值,代表学科发展前沿、趋势和方向;或提出具有超前思维和重要科学依据的预测、预见和展望等。
2.科学性反映本学科学术水平和发展动向,理论依据充分,方法先进,设计科学,数据准确,结果正确,结论可靠。
实验研究设计符合随机、对照、重复三原则和统计学要求及其他各种有关规范、标准。
临床科研设计符合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原则。
在逐步实行临床试验注册制度后,相关临床试验应经过注册。
3.导向性充分利用自身作为信息源的优势,为促进医学科研工作自主创新、加速医学成果诞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等发挥导向作者。
药学学术论文篇二一、理论框架近年来,体裁及体裁分析已成为语言学及外语教学领域研究者分析非文学类语篇时最常用到的理论框架,也是指导写作、阅读及教学实践的重要工具。
研究者将体裁理论分为三个学派,以Swales和Bhatia为代表的ESPSchool、以Martin为代表的澳大利亚学派和以Miller 为代表的新修辞学派。
ESPSchool认为,体裁由一系列交际事件组成,参与其中的社会成员可通过体裁来达到共同交际的目的,其中,交际事件包括语篇和事件的参与者,以及语篇的作用和产生及接受语篇的环境,包括历史及社会文化因素。
澳大利亚学派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框架,认为体裁是一种有步骤的、以交际目的为导向的社会交往过程。
新修辞学派认为体裁是一种社会活动模式,强调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下了解及分析体裁。
可见,三个学派虽然在体裁概念的表达上不同,但是都认为体裁是社会交际模式,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和习惯性,受不同社会文化及语篇变量的影响。
从分析方法看,三个学派体裁分析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ESPSchool为文本驱动;新修辞学派则是情景驱动;澳大利亚学派则基于系统功能语法把社会语境作为研究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学毕业论文范文论文非甾体类抗炎药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与思考申请人:刘先玲学科(专业):药学指导教师:邹雅敏xx年1月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三、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指导教师: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2.硫杂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3.奥沙普嗪的化学结构修饰研究4.分蘖葱头中甾体皂苷成分的分离和鉴定5.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6.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酶的研究进展7.吡唑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8.呋喃酮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9.硫杂杯芳烃的研究进展10.氯化镉对人体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1.某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12.感冒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1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14.某院某科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15.xx年我国抗生素市场分析16.某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17.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18.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19.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20.临床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21.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22.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23.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新进展24.铂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25.某医院调查报告26.某药厂调查报告27.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28.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9.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30.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31.药物分析在药学各领域的应用32.某药检所调查报告33.分析仪器公司调查报告34.某医院药剂科参观报告35.中国本土制药企业新药研究开发发展的研究 36.某药品的质量研究方法37.某中药制备工艺的研究38.现代药品分析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39.试论中药及天然产物在某领域的研究进展 40.关于加强中药质量控制的一点探索41.唐松草研究的现状42.西洋参中奥克梯隆型皂苷的研究43.藜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44.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45.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研究的概况。
46.绿色化学。
47.烯胺酮化合物简介。
48.天然药物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
49.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50.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51.甜菜树茎叶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52.甜菜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53.仙人掌研究概况。
54.枸杞子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55.猪毛菜的研究现状。
56.藜科植物菠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
57.菠菜的研究进展。
58.玉米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59.葱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60.葱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1.洋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2.薤白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3.大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4.苦碟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5.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6.西洋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7.玉米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8.红姑娘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9.中药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70.银杏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71.五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72.枸杞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73. 洋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74. 玉米须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75. 山药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76. 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77.苜蓿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78. 绿豆的研究进展79. 桔梗的研究进展80. 山楂的研究进展81. 荷叶的研究进展82. 松子(叶)的研究进展83. 复盆子的研究进展84. 艾叶的研究进展85. 水杨梅的研究进展86. 罗布麻的研究进展87. 甘草的研究进展88. 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89. 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90. 中国古代药剂学的发展。
91. 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
92. 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93. 中药新剂型的发展。
94. 洋葱的研究进展。
95. 制剂新剂型的研究进展。
96. 硫酸软骨素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97. 氨基葡萄糖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98. 碳酸钙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99. 复方新诺明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100. 感冒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101. 板蓝根冲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10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03.小分子IGF-1R抑制剂的研究104.抗哮喘药物的研究进展105.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及危害106.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107.门诊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概况108.手性药物的研究进展109.生物电子等排在药物结构修饰中的应用 110.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111.某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112.降血糖药物的市场调查分析113.某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 114.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的研究进展115.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116.Me Too药物(仿制药物)的研究进展 117.以CCR4为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18.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119.抗乙肝药物的研究进展120.具有喹啉结构药物的研究进展药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其核心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医药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三甲医院已普遍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的内容主要以有关血药浓度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的西药临床药学为主,但对于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我国独特资源优势的中医药的重视还不够,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的规范标准及方法存在一定缺陷[1]。
当前,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如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等理论),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的再研究;二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新制剂的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来研究中药[2]。
但相比西药的临床药学工作,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更复杂,更有挑战性[3],由此中药临床药学在开展过程中不免存在一些问题。
1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问题1.1相关法规不完善尽管我国卫生部在xx年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但其对临床药师的义务和责任规定的不够明确,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
加之临床药师工作形势和内容也无标准化规范,使得介入临床用药工作的途径比较模糊,只能在《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中的法规许可范围内工作,无处方权及修改处方权,临床药师工作时难以摆正自身位置,导致临床药学的实施难以践行。
1.2人才培养工作不到位由于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中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是目前临床中药师最为缺乏的,加上中医强调个体化用药方案,这些又增加了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药师的作用。
虽然我国已经在大部分中医药院校成立了有关中药临床药学的重点学科,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但这些中药临床药学的人才培养工作才刚刚起步,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制不够长,难以安排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缺少像西药临床药师那样的培训基地,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较缺乏等等。
中药临床药学人才培养工作的不足使得药学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中药从业人员普遍存在第一学历和职称结构偏低,知识面较窄、知识运用率不高,专业知识老化等问题,专业人数和人才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实际工作需要,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如不努力进行自我强化训练学习,并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医院从组织、经费上予以重点保证,难以造就高水平临床中药学人才。
1.3中药安全性认识不足目前中药应用情况较为混乱,不仅多种中药同服、中药与西药同服现象非常普遍。
首先,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存在不足。
本来中药的成分有很多还不明确,在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在连续用药时中间追加间隔液,但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力度不够强,在临床实际使用时大部分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其次,当前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大多是为了新药的开发而开展的,且大多是在动物体内进行的,对人体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及真正为临床开展用药监测的研究目前还很少,限制了进一步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展开。
再次,全国各地医院开展中成药的处方点评工作不太多,对中药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难以把握,在“中药安全无毒”的错误思想影响下,中药及中成药超剂量、超时间使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归咎于我国对中成药和中药安全性在的认识不足。
2发展中药临床药学的对策2.1重视和遵循中医药的独特理论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模式,因为中医辨证有寒热虚实,中药有四气五味,治病要辨证施治,中医药是具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的,所以要想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就必须依据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
采用现代方法对传统中医药理论进行研究时要注意应采用不同方法多方面进行考察,多学科联合进行研究。
由于中药的有效成分比较复杂,质量标准的制订仍不完善,所以一定要提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加强监管,尤其是对中药注射剂和中药传统剂型改造的新剂型[4]。
降低中药用药风险,规范临床使用,遵循中药配伍禁忌。
2.2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应积极参与临床内容仅供参考。